职校毕业论文范文

2022-05-11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职校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近年来,随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为社会广泛关注。职校以培养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合格技术工人为主要办学目标,既要求学生有熟练的职能,又要求他们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以及成熟的社会观念和充分的职业准备。

第一篇:职校毕业论文范文

创新职校校园文化 彰显职校育人特色

摘 要:优质、开放、多元、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有效地促进职业学校的文化建设,提升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内涵,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活力和文化魅力,进而更有效地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创新 职业学校 校园文化 育人

2010年11月27日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在该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制定并印发《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求学生具有进入企业就能立足、生存和发展的综合职业素质,而这恰恰正反映了职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因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更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

一、在环境建设中着力打造校园精神符号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载体,它由学校整体形象以及教师、学生、教育教学活动等载体提炼、整合而成。

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自己的文化标识,以此来凝聚、激励学生。

二是各楼层墙壁上的标语也应力图突出职校特有的文化符号。教室走廊应张贴学校一些优秀毕业生的照片、事迹,让我们的学生感到自己与他们并不遥远,只要努力进取,也会和他们那样取得成功。班级管理也要借鉴企业的管理模式,创设类似企业的管理机构,组织学生参与对班级事务的商讨、决策、组织实施、监督等日常管理工作,同时通过不同的企业角色定位,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企业的管理氛围。

三是在实训车间实习时,学生和教师必须统一着装,用企业的质量意识来要求学生的实习训练。车间墙上也要张贴一些企业的工作要求和规章制度,让学生在学校能感受企业文化的熏陶。

四是校园里应布置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家、劳动模范、优秀技工的寄语,让学生置身于浓厚的企业文化之中,这样可以使整个校园充满智慧与创造、积极与进取的氛围。

二、在活动开展中着力弘扬特色校园文化

马卡连柯说:“只有当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有合理组织的、有纪律的、坚韧不拔的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活动的时候,性格才能培养起来。”因此学校可利用校园活动来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可利用各种重大节日、社会实践活动、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假如我是校长”“我是职校生,也是新职工”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创新的活动为载体来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学校可利用艺术节、技能节和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并以此来塑造职校生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外在形象和好学、创新的内在品质。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自我管理与校园文化所带来的精神力量一定会形成合力,真正展现职校的魅力。

三、在对外交流中着力提升校园文化品牌

中职学校以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己任,因而职校的服务能力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明显地得到了增强,学校的知名度也得到了提升。

学校一要广泛参与各项社会文化活动,如学校与社区共建志愿者服务、广场文艺演出等,来推动校内外的文化合作和交流,旨在宣传职校形象,展示学生风采。二要主动与对口企业联系,把学有所长的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工学结合,展示学生的能力,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三要邀请优秀毕业生代表回母校作报告,汇报工作成绩,交流在企业工作、学习、成长的经验,激励在校学生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总之,职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既要遵循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建设规律,又要反映职业教育的自身办学特点,使校园文化真正成为职业学校办学的助推器,成为职业学校质量立校、特色立校的文化基石。

参考文献:

[1]沈曙虹.文化力: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J].人民教育,2006(3).

[2]叶澜.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参考,1996(5).

[3]朱发仁.高职院校应建立企业化的校园文化[J].职教论坛,2004(9).

[4]池卫东.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作者:马玲

第二篇:中职校毕业生就业前的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随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为社会广泛关注。职校以培养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合格技术工人为主要办学目标,既要求学生有熟练的职能,又要求他们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以及成熟的社会观念和充分的职业准备。但经调查发现,职校毕业生对自己的个性普遍缺乏全面认识,也缺少对未来职业的了解及必要的就业常识;对即将要步入社会,转换角色,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问题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以致就业后在工作中偶有小挫折,稍遇不适应,就灰心丧气、停滞不前,缺少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及自信心。因此,对中职校毕业生在就业前进行心理准备教育,是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积极措施。

一、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环节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有的学生形成了任性、懦弱、自卑等心理问题,而在目前的教育中,学校和家长都比较忽视心理教育。所以有些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稍遇小挫折就自暴自弃。在调查中,我们就发现一些学生就业时间短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在职业教育中,对即将要步入社会的学生,必须要加强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和压力,培养他们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勇敢面对现实,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当面临困难、问题时,不能总想依赖别人的帮助,要培养社会所要求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敬业精神,克服独生子女身上的弱点。

其次,中职生必须有坚强的个性和意志品质,有信心面对困难和遇到的挫折。只要坚持不懈,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充分挖掘自己的智力潜能,做到不怕困难,正视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承受挫折,冲破阻力,才有可能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再次,从职校毕业后所面临的职业一般属第三产业,具有服务属性。在服务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或突发事件,这需要我们耐心、细致、果断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多注意结合相关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提前适应处于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之下,应如何冷静地分析处理问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学会处理社会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

就业,意味着学生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不可能再像学校环境那么单纯,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也不像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那么简单明朗,容易相处。要引导学生重视人际交往,懂得与人团结合作的原则,处理好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

1.要让学生认识到,协调、融洽人际关系的原则是以诚待人,为人处世要以诚信为准则。现代社会的发展,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诚实、守信的人最容易被社会所接纳,背信弃义的行为是人们所不齿的。

2.要教育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宽容与忍耐,摒弃自私自利与霸气,强调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应采取谦和及忍让的态度,消除偏激,避免将矛盾激发。

3.要提醒学生注意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目前,中职校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却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学生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职业道德教育对自己从业后的持续影响的重要意义。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要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操守教育,而且也要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在中职教育中,传授知识、技能很重要,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更重要。同时,学技术、长知识也是学会做人和做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把教育中职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放在首位。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中等职业教育要加强职业精神、协作精神和诚信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学会尊重别人,讲究礼貌礼节,从小事做起,养成文明交往的良好习惯,从而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处于一种和谐、温馨、真诚的氛围之中,为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活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三、加强自信心培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

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目前,许多毕业生面对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市场很茫然,无所适从,在择业上处于被动状态,缺乏自信。在学生面临被选择时,要让学生知道:单位选择只是单方面的,学生自己也有选择单位的权利,使双方有一个平等地位,树立信心、消除自卑感和怯场心理。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客观评价自己,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走出择业误区。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是由于学生就业素质低,出现简历不会写,表不会填,不知如何进行自我推销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应注意加强对毕业生系统介绍有关材料的准备(如推荐信、求职信、个人简历等),讲授自我推销、应聘面试的求职技巧以及有关社交礼仪方面的常识,也可通过举行演讲会、辩论赛、礼仪训练、模拟自我推销强化训练,帮助学生提高求职技巧和能力。只要在各方面树立了信心,战胜自我,就可迈出走向社会的坚实的第一步,前途就充满希望。

四、要有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注意适应能力的培养

从小学到中等职业学校,很多学生习惯了轻松的学习生活,养成了依赖心理和自律不严的习惯。就业后,学生的身份即转为员工,严肃认真不讲情面的主管、经理替代了循循善诱的教师,陌生的同事关系替代了熟悉、亲密的同学关系,必须严格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担负起员工的责任和义务,角色的迅速转换使很多学生感觉很不适应,精神压力大。有的学生受到主管的批评后,就会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认为社会是冷酷的,人与人之间是无情的,甚至负气行事。在调查中我们收集的一些学生的反馈意见都是这份工作很受气,这位主管很严肃等问题,从中反映出学生的这种适应社会的能力非常差。所以毕业前,必须引导学生做好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注意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管理人员,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走出从学生到员工的误区,从而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更好地投入工作。

总之,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曾指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随着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尤其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好学生在学习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冲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做好适应社会,走向社会的心理准备。

参考文献

[1]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王国华,刘合群.职业教育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夏祖浩.浅谈大学生就业能力标准与竞争优势[J].中国教育报,2006.

[4]刘穗恩.职业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黄 晓)

作者:庞 英

第三篇:小议职校生创业教育

摘 要:在当前严峻的社会形式下,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就业型教育,同时也是一种创业型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人才的使命。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内涵;创业能力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带来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巨大的就业压力就是其中的一个颇为头疼的问题。而每年中职学校都有大量的毕业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这在这种强大的就业压力下,能顺利地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我觉得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职业教育,应该把职业教育引领到一个新的高度,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就业型的教育,更应该是一种创业型的教育。

什么是创业教育呢?它是培养被教育者的创业意识、思维以及技能等各种创业所要求具有的综合素质,并最后让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对于中职学校来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强化他们的专业实践教学,最终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基础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创造能力的自觉创新创业者。

中职学校如何能在这么短的三年时间之内就培养出学生各方面的创业基本素质呢?

我们首先要解决一个关键的问题: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中考的失败者,在初中时常常是被别人嘲笑轻视的对象,所以必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天生我材必有用”,他们也是可以通过创业获得成功的。

曾经有调查称,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来自“三无”家庭,所谓“三无”就是指既无钱、也没权、更无势,所以在创业时他们不会有太多的强有力的后盾去支持他们,所有的困难都要靠他们自己去解决。

正因为以上的一些因素,作为职业学校更应该注重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去弥补他们“先天的不足”。如何做呢?我们应该根据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以加快以下四个方面为抓手,来不断地向目标靠近。

一、加快教学与课程内容的更新

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和手段是课程,而处于教育教学改革核心地位的就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所以我们开展创业教育设置教学与课程内容时应该以“加厚基础、掌握技能”为主要原则。对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要详细研究,例如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如何联系,实训课与专业理论课之间怎样结合等。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和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的有机的创造性的组合,加强教材中对于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内容的积极地开发,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多设计一些具有创造性思维或能力的环节,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创新思维的教育,启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合理设置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内容,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

二、注重专业技能水平的培养

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其实都离不开过硬的专业技能,职业学校的中心任务就是专业技能水平培养,专业技能更是学生参与激烈社会竞争的根本。在这种情况下职业学校应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方式,转变原先的重视理论知识传授为重视培养专业技能水平。在培养的过程中应努力提供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及反复现场操作、揣摩技能的机会,通过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创业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职校生除了具有基础理论知识之外,更掌握了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在顶岗实习时也练就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能够自我创业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三、营造创业教育的氛围

比如说可以在校园内开展一些跳蚤市场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加,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创业的艰辛;也可以请已毕业学生中的创业者来为学生做讲座,介绍他们创业成功的过程、体会,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知道创业是艰苦的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为学生树立走创业道路的信心;还可以开展一些系列就业指导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看到,就业形势严峻,竞争越来越激烈,激发一些具备创业能力的学生敢于走创业道路。也可以开展一些主题为创业的活动,结合各个专业不同的特点,确定一些创业特色内容,给学生营造出特有的创业教育的氛围,形成颇具特色的学校校园文化。

四、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虽然职校生在某些方面比普高类的学生要落后一些,但我们应该相信每个人身上都有无限的潜力,职校生也不例外,他们也具有创造的能力。职业学校只要能够对学生内在潜力进行充分的挖掘,对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进行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就能被充分的激发,从而实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当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就是创业教育,它是伴随着知识经济的降临而萌发的。同时它也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因为它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更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当职业学校面对挑战时,想要扩大创新创业意识在学生中的影响,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积极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努力营造人人思创新、个个能创造的良好氛围,这样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才能成功。

参考文献:

[1]李志刚.网上创业理论与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3.

[2]姜国荣.创业导论-创业意识与企业家精神.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04.

[3]侯慧君.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1.

作者简介:朱荣娟,女,1981年12月生,本科,就职于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研究方向:计算机教学。

作者:朱荣娟

上一篇:民族问题论文范文下一篇:扶贫工作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