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心理学的教学艺术论文

2022-04-30

摘要:教学过程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有着清晰目标和方向的艺术,因而教师非常有必要将课堂设计得更加的艺术化、人性化,当然,这是基于科学有效基础之上的,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获取知识,快乐地成长。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基于教育心理学的教学艺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基于教育心理学的教学艺术论文 篇1:

基于“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建构研究

基于“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旨在教师能用诗画般唯美的语言演绎课堂,用诗画般独特的思想建构课堂,用诗画般灵动的情感诠释课堂。诗情画意的课堂既是追求唯美的课堂,又是追求智慧与开放的课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与成长,收获的不仅是语文知识,还有人格魅力、语文素养、丰富语感和睿智思想。

一、溯源:基于“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的应然需求

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使我们无法停下脚步来细细品味语文教学的美与诗意,脱离了语文的美与诗意,我们的教学就容易偏离正常的方向和轨道。由于生活条件优越,学生很少真正参与社会实践,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束缚。教师怎样以儿童的视域更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的智慧和想象得到充分的发展呢?

笔者认为,基于“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可以做到。统编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佳作,这些语言优美、含义深厚的文字,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承载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是强调了它的工具性。基于“儿童诗意表达”的课堂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是对语文教育本色的一种回归。优秀的语文教学必定是诗意的。通过充满诗意的语文教学,教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还能唤起他们热爱文学的激情,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对当前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重点从教师如何创建基于“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这一角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从而让语文课堂诗意浓浓。希望通过对基于“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的研究和实践,让学生在洋溢着诗意的语文课堂里收到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基于“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教育教学的智慧,还要把握好抒发激情和诗意的最佳时机,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诗意的课堂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全学生的完美人格,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才会更高。

二、矫正:基于“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的实践优势

(一)当下语文教学的普遍状况

现在的语文课堂已经形成了一种较为固定的模式:一成不变的授课形式,缺乏变化的教学结构,重复乏味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的突破、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完全控制,它更多的是关注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按照预先的设计来进行,这样的教学过程往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基于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的建构优势

1.诗意浓浓。诗意课堂首先应该是兴趣盎然、其乐融融的心灵之旅,是宽松和谐、温馨愉悦的精神家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没有强制,有的只是自由自在的思维、无拘无束的展示、无时不在的快乐。

2.真情流露。作者把无限的情感隐藏于文章深处,流淌在字里行间,强烈地感染着学生;教师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教学中,挥洒在课堂上,以真情打动学生;作者、学生、教师的情感,如涓涓溪流交融欢唱,碰撞出动人的浪花。

3.美不胜收。语文教材以其丰富的审美价值成为美的载体、美的源泉;教师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智慧,成为美的引导者、美的传播者;学生则应以美的眼睛去发现美,以美的心态去挖掘美,以美的心灵去创造美。

三、建构:基于“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建构原则

1.快乐原则。诗意语文主张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差异,形成和谐、快乐的关系。在学习共同体中,既要学会自信与表达,又要学会欣赏与倾听。

2.美的原则。教師用诗意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活泼有趣的教学体验,建构完美的课堂形象,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完成精神的洗礼。

(二)建构策略

所谓“诗意”意在语文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以师生的共同合作、创造为基础的美学追求、生命精神追求。“诗意”缘于“情意”。语文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对于一个人的认知活动具有调节功能,所以只有充满“情意”的语文课堂,才有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诗意”栖息。

1.读中彰显语文课堂诗意韵味。“三分文章七分读。”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朗朗书声,犹如盲人骑瞎马,奔不远,跑不快。读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语文教学就是“读读、说说、写写”,但是,怎么读、怎么讲、怎么写却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读不是枯燥乏味地读,写也不是机械重复地写,讲也不是人云亦云地讲。语文学习的底气来源于阅读。经典的诗歌与文章要大量背诵、大量阅读,课堂中不需要纷杂、疲惫不堪的设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语文味”。

(1)“映日荷花别样红”——朗读感知文本。

语文教学中,对文章的感知靠读,感悟靠读,理解靠读,情感的熏陶也靠读。可以说,对于文本,初读有感受,再读有感悟。尤其是对于文本中那些值得学生品读的词句,更是“读” 演绎的舞台。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读得熟,才能悟得深。从上课一开始就渲染气氛,有意识地让教材蕴含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相连接、沟通,让学生披文入情。在自读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轻言细语慢慢读,须字字认真,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误一字。通过自主读、小组交流互读、课堂展示精读等方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文章,形成正确的语感和丰富的语言,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以王崧舟老师执教《威尼斯的小艇》为例:

师:多美的夜晚!多美的威尼斯!多美的意境啊!这么美的意境,作者是用怎样的文字写出来的呢?我们一起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去细细品味。先读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看看从这两段话里你能读懂些什么。

在这一课中,王老师带领学生重点品读课文第2、3自然段。在朗读、思考的过程中,王老师鼓励学生圈点批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并指导学生在全班交流读懂的句子,分享思考成果。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表看法,争相展示自己对语句的理解及感悟。王老师由“新月”一词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引导学生品味、分析“好像”“仿佛”两词的异同,探究文本用词的“味道”,指导学生读写结合,以读悟写。学生在仔细研读、深入探究文本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最重要的是激起了质疑探究、细读文本的兴趣,从中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体悟到了语文之美。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对于一篇课文,教师的任务不是茫然地把打包好的知识装入学生的脑袋,而应该把理解、揣摩文本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对课本之外的文本阅读也能做到主动揣摩、自主解读、深入文本内涵,从中感悟到阅读之乐、语文之美。

(2)“此时无声胜有声”—— 默读升华情感。

语文课须书声琅琅的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现在的语文课堂不缺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也不缺精彩的朗读指导,语文课堂有的是活力和生机。然而,蓦然回首,语文课上若只有朗读似乎也缺少了一种韵味。

朗读很重要,默读也不可或缺!就语文本质而言,默读与朗读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朗读引出情感的共鸣, 默读让情感升华。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文章本是有情物,教师指导学生默读,让学生静下来体会,一定要引导学生注入真情,甚至幻化成作者,和作者同呼吸,共命运。

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经典作品,往往含有很多熠熠生辉的精妙句子,都值得学生反复体会,玩味再三。例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句,诗人先对景物具体描绘,笔锋逆转,立马升华到对哲理的概括,这是所谓的诗眼之所在,景与理跃然纸上。教师除了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感性上把握庐山的整体形象外,还应让学生用默读来感受诗意,让学生体味到作者虽从多个角度看庐山,还是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貌,只有跳出庐山看庐山。进而在理性的角度上悟出要全面、多角度,正确地认识事物的哲理。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充分吸收文本的情感养料,涌动生命的情感源泉,人生体验得以丰富,生命空间得以扩充。

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真实意境,就是“欣赏”与“感悟”可共生,“感知”与“内化”能和谐,“动”与“静”能平衡,这就是默读的效果。读让文字有了生命,读让语文课堂有了天籁般的声音,读让课堂有了“春色满园关不住”的诗意。

2.疑中拨寻语文课堂诗意星空。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意为学生有了“愤”“悱”的心理状态,教师就可以开导指引。我发现身边语文教得好的老师,教学上大都有一两手“一招鲜”即教学艺术。师生配合好, 这样的语文课堂不仅有滋有味,而且诗意盎然。

(1)以异求异,引导思辨。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变通,有变通才有创造。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的内驱力,质疑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往往喜欢崇拜书本和老师,往往认为只要是书上写的、老师说的就一定是正确的。教师应鼓励和培养学生思辨的思维品质。如以下案例:

一日,和往常的午后一样,我躺在阳光下,眯着眼享受着阳光的味道。突然,几个孩子围了过来,躺在我的身边。其中一个孩子爬了起来,趴在靠我头部的地方问道:“老师你是不是很热啊?”

我好奇地回问说:“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觉得我很热,所以你也应该很热啊。”

我:“你為什么很热啊?”

生:“因为太阳好热啊。”

我:“哦,可是老师却感觉不热。”

旁边另一个学生也翻过身来解释道:“老师不怕热,老师没有出汗。”

生:“老师,身上会出汗,心里会不会出汗啊?”他急忙又追问道,“身上出汗可用电风扇吹干,心里出汗怎么办呢?”

我突然之间一愣,也不知道哪儿冒出了一句:“晒晒太阳,心里的汗就蒸发了!”

……

多么诗意的想象啊,带着某种哲学的思辨,这是学生的大胆想象。“心里出汗怎么办?”一个二年级学生带给教育的思考,这是多伟大的学生啊!教师在学习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包容以及对学生自尊心的照顾让人印象深刻。课堂中体现的平等和宽容让整节课的氛围非常愉悦。

(2)授之以渔,引导想象。

想象,是思维的特殊表现形式。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诗歌具有丰富的情感,学生通过吟读能很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所以,有人说:“诗歌的学习如果缺少了朗读,就如同一部优美的舞剧缺少了音乐。”对于诗歌学习而言,单就字面解释一通,味同嚼蜡,没多大滋味;通过吟读体会情趣,滋味才能隽永。

笔者在执教《西湖》一文时,想象诗意跃然于心灵。

师:而夜幕初垂的时候——

生: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漾。

师:看,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

生: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师:把华灯的光倒映在水中比作是无数的银蛇在游动,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美妙的、灵动的、活泼的……

师:是啊,给水面增添了几许生机。听,在那遥远的地方传来了,传来了一曲优美动听的声音,那是钟声,悠远而又浑厚的钟声;那是琴声,悠扬而又绵延的琴声;那是……人们泛舟湖上,真是——

生:船在湖中走,人在画中游。

师:在这祥和美的月色中,微微的风声、悠扬的琴声、淡淡的笑声,甚至整个天上人间全都——

生:(齐)溶化在月色里了。

师:这就是西湖。她的美是我们无法抗拒的诱惑,那份写意、隽永,如纯洁的少女一般,虽然素洁却无法掩饰她们的青春朝气。所以,若干年后,当白居易重游西湖的时候,感慨地写道——

生: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画中的文、文中的诗浸渍在文字的诗中、文学的诗中、文化的诗中,语言的微妙将诗萦绕在学生的心头。

3.动中构建语文课堂诗意平台。学生呼唤语文课堂中与老师平等对话,希望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可以无话不谈,没有隔阂。只有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教师才能真正倾听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听出学生对文本真正的理解,听出学生内心深处的需求是什么,听出学生对某一事物真正的评价和看法。课堂上的互动应是师生全员参与,以学生为中心,以平等、尊重为原则,在教学中促成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相互激励、启发和分享。如此,课堂便充满愉悦的情趣和美妙的回味。

(1)以情动情,平等交流。

教师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学生是主角,教师当导演,正视师生关系的换位。尊重学生新奇的想法,学生才能大胆发挥聪明才智,才会在学习中得到愉悦的体验,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享受,从而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在备课《游山西村》这首诗时,笔者就感叹于诗人用词的精练、准确。基于学生学习古诗的基础,上课时, 我先让学生自读古诗,质疑问难,抓住关键词理解诗句的意思。如理解“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时,抓住“莫笑”“足”等词。“足”是什么意思?指什么足?想象一下,村民会怎样招待客人?在作者眼里,这里的“足”难道还单单指酒菜足吗?那还指什么足?你能把村民的这份淳朴、好客充分地朗读出来吗?“莫笑”是什么意思?不要笑什么呢?村民招待客人会说些什么呢?相信此时此刻诗人已被村民的这份淳朴、热情深深打动了。最后通过朗读把诗人内心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

这样通过理解“足”“莫笑”等词语,学生能体会农家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2)多元互动,共促生成。

有效地进行多元互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十分有效的。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经常表现在提问和回答的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活动中启发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独辟蹊径,对学生的回答及反应要予以恰当的反馈,对有标新立异的观点及时肯定,强化学生的创造理念。

教师应创设多向交流、全员参与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进行的是多向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甚至学生的认知、情感等是在自我意识系统的调节下所进行的内部交流。多元互动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用独到的眼光,激发学生生成的主动性,让学生有新的发现,在悱愤中求突破,从问题中“化茧为蝶”。让语文课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让课堂的生命流光溢彩。

基于“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主张以价值引领为灵魂,以文化传承为血脉,以精神诉求为旋律,以生命唤醒为光华,以感性复活为情怀,以个性张扬为风采,以智慧观照为神韵,以心灵对话为境域,主张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诗意语文,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一种教学形态,一种教学流派,倡导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真正抓住语文教学的本真。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責任编辑 杨壮琴

作者:吴明红

基于教育心理学的教学艺术论文 篇2:

课堂教学——带着艺术走向有效

摘 要:教学过程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有着清晰目标和方向的艺术,因而教师非常有必要将课堂设计得更加的艺术化、人性化,当然,这是基于科学有效基础之上的,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获取知识,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课堂教学;艺术化;有效性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21世纪,很多国家都在极力推进教育改革,试图通过基础课程改革来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增强本国的国际竞争力。2001年,我国也正式拉开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帷幕。古语云:“君子自幼育,大业从微起。”所以,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就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基础教育改革必须有适应时代发展的改革思想和理念来作为指导,更重要的是必须深入教学领域。研究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这才是人才培养革命最基础、最核心也是最紧迫的任务。美国学者罗伯特·特拉费斯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于任何其他的表演艺术,这是由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教学过程既然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有着清晰目标和方向的艺术,那么,如何科学有效地演绎这门艺术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师生关系的艺术化

(1)艺术化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相互依存的对话关系。教师要有平等意识,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每一个学生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园。教师以共同参与学习的姿态、以平等对话的方式与学生在情感上形成共鸣,共同获得学习探索新知识的愉悦。

(2)艺术化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着眼于彼此的内心,注重对人的整体精神和生命的深切关怀。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坚信教师对学生的真正的爱是一种强烈的不可抑制的愿望,这是一种你认为是自己身上最好的东西奉献给学生的愿望。哪里有这种爱,哪里的教师本人就是吸引集体和每个学生的巨大力量。”

(3)艺术化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在彼此间的精神体验之中、共同体验心灵感悟的升华、生命力量的展示、情感世界的融合的关系。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因此,教师要及时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励自信心,要时刻考虑到学生的精神体验。

二、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说话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功效。中国著名作家梁斌先生曾对教师语言做出了如下比喻:“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知识信息的载体。它对教师这一职业尤为重要。语言,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连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师完成历史使命、履行神圣职责的重要条件和基本手段。”如果说一节优秀的教学课是一条美丽的珍珠项链,那么教学语言就是串联这些珍珠的那根线。教师要想演绎好这根神奇的“线”,就要深刻把握好教学语言的以下特点:①科学性。教学语言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媒介,因此首先必须严谨、缜密且富有条理。教学语言如果不够严谨,就很有可能“误人子弟”。②简洁性。课堂教学就像是演电影,教学内容好比剧情。一部电影的时长是有限的,要把一个完整的故事展示清楚,就必须注意语言的简洁与清晰。倘若语言冗长啰唆,电影的质量自然会降低。③启发性。教师的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学语言相应地应当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富有启发性的艺术效果。④趣味性。就像上述所言,课堂教学就像是拍电影,如果这部电影中缺乏学生感兴趣的“趣味点”,那么学生很难完全投入到剧情之中。⑤情感性。课堂是知识传输的平台,更是情感交流的港湾。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师生感情产生共鸣时,教学过程会变得更加的轻松愉悦,教学效果也越好。因此,教师有必要用富有情感的言语来感化、吸引学生。⑥主导性。教师是“导演”,其语言应具有掌控教学流程的功效。⑦个性化。一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往往具有自己的教学个性,即教学风格。教学个性是教学艺术得以高度发展的结晶,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完美结合。当一名教师拥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时,教学才真正成为塑造学生灵魂的艺术。

三、提问与引导提问的艺术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的方式方法直接会影响问题的质量和问题表达的效果。因此,教师本身要注意提问的方式方法,并引导学生掌握提问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自己找出发人深思的问题。

1.问题的发散性、多维性

提问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对知识了解得更加的透彻、更加的全面,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体现问题的丰富性、发散性,在设计问题时,就要注意改变和选择提出问题的角度、提问方式,变化问题的维度和层次。要通过角度、维度、层次和方式的变化,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问题的精练性、可答性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故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设计和提出问题时就必须考虑时间的限制。教师在备课时,应在众多的问题中,选择最能体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性问题,选择当前最为热点的问题,选择最能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的问题。如果选择的问题过多,不但不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点,反而会使学生在众多问题面前感到“迷茫”,失去探究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同时,还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思维水平,问题的难度要适当,要具有可答性。

3.问题的可延伸性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人,然后让他去热爱生活,造福社会。因此,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现有的课本知识上,而应当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教师在提问后,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提出更广泛、更深刻的问题,促进学生知识的发散和延伸,使学生对大自然、社会生活和人生的重大问题产生兴趣,从而走向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探索问题之路。

四、板书的艺术性

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或形象的图表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良好的教学板书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不仅能理清教学内容的思路,而且可将教学内容精简化、结构化,给学生以知识框架和整体印象。板书的艺术化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理清知识脉路,突出重点难点

一堂课的板书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知识系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构成这个系统的是一堂课的“精华”部分,是相关知识体系重、难点的“大汇集”。这些“精华”所构成的系统应该是有序合理、层次分明的。学生看到板书,就可以理清这节课的知识脉路,掌握重、难点之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浓缩提炼,并准确判断出重、难点。

2.布局力求科学

科学性是地理教学中板书设计的根本原则。只有符合科学性的板书才能准确无误地、高效地传递知识和信息。板书布局的科学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内容的准确。体现在用字遣词准确无误,概念叙述、公式推导、原理表述科学严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概括缜密全面。第二,符合学生的审美。科学的板书布局应该首先符合学生的“口味”,因为板书的最终效果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布局合理的板书给学生的空间感受应该是美观、严谨且大方。

3.形式因课制宜

板书的设计形式有很多种,如提纲式板书、结构式板书、表格式板书、图文式板书、联系式板书等。教师选择板书的设计形式时,应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例如:在设计高中地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板书时,可以选择表格式板书,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速度、方向等进行列表比对,这种板书的特点是突出了差异与联系;在设计“三圈环流”的板书时,比较适合的是图文式板书,即画上示意图再附上文字标明,这种板书的优点是便于理清“过程”。

五、教学设计的艺术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外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基于设计的研究(Design-Based Research,简称DBR)得到了广泛的应用。DBR创始人柯林斯(Collins)曾说过:“正如航空学要研究不同的设计是如何帮助升空、缓行和机动性一样,教育中的设计科学是设计合理的学习环境以促进更好地学习、合作和动机激发。”教学设计通常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学情境的设计,二是教学流程走向的设计。

1. 教学情境的设计

教学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精心创设的特殊环境。其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在所设计的情境中以一种愉悦的方式掌握教材内容,而且能力和情感都得到提升。基于这个终极目标,笔者对艺术化的情境设计有以下几点思考:①情境的激励引导性。最佳的课堂教学情境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并在强烈的求知欲下积极思考,进行自主探究,从而解决困惑,获得知识。②情境的课标吻合性。教学情境的设计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在忠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再综合考虑具体的教学条件进行设计。③情境的思想教育性。“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知识分子所尊崇的信条。正心与修身位其前列,可见,一个知识分子的思想素质是多么重要。因此,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过程中,应该也必须时时刻刻把提高人的品德素养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2.教学流程走向的设计

教学流程的设计是在教学情境设计完成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教师统筹考虑教学目标与学生的情况设计好情境之后,接着就要安排情境内该如何一步步地实施教学操作。具体的流程走向安排应遵循3个原则:①内容的流畅性。教学的流程实际上就是知识点的串联,这其中必须考虑知识点串联的有序性和渐进性。②师生的有效互动性。课堂有效的师生互动,离不开教师课前精心的流程设计。因为教师只有在流程设计环节进行全面的考虑,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感到自己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③创新性。这一点是新课改以来教师讨论的热点话题。一名好的老师,学生难以猜到他的下一步“棋”是什么,他自己却“走”得游刃有余,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悬念,很好地吸引住学生。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做到教学流程的不断创新,不断地给学生带来惊喜。

六、作业的艺术化

《教育大辞典》把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课堂作业是指教师在上课时布置学生当堂进行操练的各种类型练习,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际操作练习等,其作用在于加深和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巩固,进一步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教师也能从中及时发现学生知识或技能的缺陷,并作必要的纠正。课外作业也称家庭作业,是根据教师的要求,学生在课下独立完成的学习活动。一般认为,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助于巩固完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并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1.科学的作业设计

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考虑到作业的思维灵活性。为了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作业应当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械性,增强启发性,作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分层化。某些文科作业还可以尽量“生活化”,让学生尽量拓宽自己的思维广度。另外,为了激发学生各自的兴趣和潜力,还可以设计出不同角度的作业供学生进行选择。例如:语文《荷塘月色》的作业设计(选做其一):(1)忠于课文描述,创作一幅画。(2)连词成文:袅娜、凝碧、幽僻、风致、倩影。(3)学了课文后,请你做一回小导游,介绍一下荷塘的风光,写一段导游词。(4)如果李白来到荷塘边,他会写下怎样的好诗。设计作业时还可以借鉴美国“长期专题作业”的形式,这种作业是围绕某个主题来展开的,时间跨度较长,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优质优量的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要有明确的目的,哪些题是为巩固知识的,哪些题是为学新知识做准备的;哪些题是为了培养能力的,哪些题是为掌握基本概念的;哪些是必作题,哪些是选作题,都应让学生心中有数。教师布置作业时要考虑本学科教学时数与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的适当比例,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切实提高作业质量;布置作业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和满足学生需要,使学生树立积极进取、勤奋求知的动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不断变更作业的形式,保持作业的新异性,是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和保持学习兴趣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3.人性化的作业评价

依据新课标,作业的评价应注重过程,而不要只注重结果;应注重发现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不要固守答案;应注重发现作业完成的亮点,而不要紧紧盯住缺陷;应注重师生观点的交流,而不要单向地讲授。

现代课堂面临着多重挑战,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育出一个人格健全、情感丰富的人,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现在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繁多,压力很大,因而教师有必要将课堂设计得更加的艺术化、人性化,当然,这是基于科学有效基础之上的,要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获取知识,快乐地成长。新时期,教师要带着艺术走向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带着笑脸走进知识的殿堂。

[参 考 文 献]

[1]走进高中新课程编写组.走进高中新课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加涅著,皮连生等译.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符 洁)

作者:胡二伢

基于教育心理学的教学艺术论文 篇3:

学习科学视域下农村教师基于网络学习模式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学习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农村教师通过国家投资百亿的农远教育网络开展教师学习。国内的农村教师学习主要是由国家教育部门组织架构的学习体系为主,在基于互联网的学习科学理论引领下,目前的农村教师学习模式主要有混合学习和各种与建构主义理论相适应能力社会化协作学习为内核的共同体学习模式等。

【关键词】教师学习;学习科学;农远网络;学习模式

【收稿日期】2014-06-27

【作者简介】朱春俐(1969-),女,广西柳州人,北师大教育学部访问学者,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和教师教育。国家投资百亿建设的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为全国农村项目校基本配备了信息技术设备,旨在解决农村教师的学习问题。然而,对农村教师通过农远网络如何开展学习的系统研究不多。本研究拟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等进行学习科学视域下系统的解读,分析研究农村教师的学习模式,以期探讨基于信息网络的农村教师真实发生的学习。

一、教育部门或机构主导的基于网络的农村教师学习体系关于教师学习,目前有不同的理解和使用。在西方,与教师学习对应的英语是“learning to teach”或“teacher leaning”,使用时常与“教师发展”同义,指一个新手教师成长为熟练教师、专业知识技能不断增长的过程。国内学者刘学惠、申继亮(2006)认为教师学习是指在一定人为努力或外部干预下的教师专业知识、能力的生长变化。综合以上观点,对基于网络的农村教师学习活动可以做以下理解:是由教师个人或外部组织干预下的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农远信息网络主动获取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知识意义的建构活动或过程。

农远工程建设的总体建设有教学光盘播放点(模式一)、卫星教学收视点(模式二)、中心学校计算机室(模式三)3种模式。模式一和模式二教学点都配套有一系列教学光盘供播放使用,模式二也配置有一些计算机。为确保农远项目的应用效能,教育部安排了对各项目校的技术人员、骨干教师基于项目应用的培训,为基于农远网络的教师学习提供了人力资源环境。

教育部专门成立基础教育资源中心,配合农远网络三种模式做了相应的资源建设。项目建设初期就向社会征集、审核了5200多张的光盘资源,组织人民教育出版社研发了配合教材的相关光盘。中国教育网“空中课堂”每天播出11个小时,内容包括“同步课堂”和“教师培训”等。资源中心还建设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服务平台”免费向中小学教师提供网络教育资源。教育部—李嘉诚西部教育扶贫项目建成了教学资源库,这个资源库的内容将作为卫星数字专用频道向农远教育工程学校免费开放。《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进一步提出建设完善一批国家、省级教育数据资源中心建设。总体而言,国家教育部门对农村教师的学习组织上起到了充分的主导作用。

二、学习科学理论视域下农村教师基于网络学习策略与模式学习科学是研究教与学的跨学科的领域。它基于多学科视角,融和了各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是一门关于学习的科学。它的理论基础来自教育心理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信息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帮助学习者进行有效和深入的学习产生重大影响。

(一)混合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多样性开放性教师学习策略

混合学习理论的提出源于在线(或远程)学习的兴起,是人们对纯技术环境学习的反思而提出的一种学习理念和学习策略。美国学者Singh和Reed认为混合学习就是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需要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设计合适的学习流程,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从而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混合学习理论关键在于对学习者、设计者和管理者的所有要素进行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是网络学习和传统课堂学习的相互结合和互补。

考虑到农村教师在学习时间和地点上多样化需求,各地在农村老师学习上有不同的策略。有的实施方案突破了单一集中面授的封闭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录像等教学手段,将课堂学习与远程学习结合,学习与实际工作任务相结合,学习与教学研究相结合,推动实现教师学习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1.集中培训和校本学习,现场集中学习与后期专家远程或巡回指导结合的学习策略

为教师提高提供预设的有目标有计划的系统培训,有利于某些问题的集中解决,这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教师教育活动。教师通过课堂上理论注入式系统的专门学习,可以较短时间内解决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成人教育研究者博希尔(R.Bosmer)认为,成人学习动机分为成长动机者和匮乏动机者。通过精心组织的集中培训,转变教师学习理念,激发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的动机因素,集中解决一些学习上的组织管理、学习策略和方法路径等问题。

依照知识建构主义理论,教师培训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并不能直接转化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而且整齐划一的集中培训不能很好满足和适应教师不同需要的广泛性、多样性。农村教师学习受时间空间限制,利用网络优势,把部分学习内容交由网络环境下开展,有效拓展了教师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沈阳等地方制定的农村远程教育教师培训周期较长,管理者设计了传统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互补的学习策略。培训机构先集中受训教师通过接受媒体应用技能和相关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同时对教师将要开展的网络学习进行指导和帮助,扫清教师学习的技术性障碍,掌握浏览网页平台内容(或交互式电视节目内容)的技巧,通过视听设备观摩教学案例,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研讨,提升自我反思的能力。项目三的教师还要学会利用计算机网络在平台与其他成员协作完成作业并提交、撰写反思日记等。帮助教师掌握获得学习支持的渠道,为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或者构建学习共同体或协作学习小组提供有效的帮助,提升教师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集中学习结束后,项目一或二的受训教师后期通过单向远程媒介卫星电视、播放器等不断获得学习资源继续研修,开展自主学习或校本学习。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可以利用学习共同体或后期的专家巡回或网络指导中交流研讨。

2.“三位一体”(机构培训、校本培训和网络培训)学习策略

偏远农村中小学校由于师资、管理等环境因素,自主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等并不容易。一些地区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设计有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利用三种模式的设备,推行光盘播放、网络研训直播课堂和双向交互课堂三种形式,把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学校,用于个别化学习和教师专业研修等。

传统的面对面的学习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面对面学习有便捷的协作、交互、即时反馈和易于把握进度进行监管督促等优势,同时也能获得真实情境的学习体验。在网络兴起阶段,媒体交互功能不能满足学习者的交互需要或者说利用媒介进行交互的功能不为大家熟悉掌握或习惯,多数人更愿意选择面对面的学习。利用媒体技术有可能创设虚拟的面对面的学习情境。浙江项目学校在农远设备基础上开发建设了网络双向直播课堂,通过一点(主会场)对多点(分会场)双向音视频系统向农村项目校实时直播优质课、研讨课,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主会场将教研活动实时的全程向分会场直播,各分会场的教师与主会场的专家如同置于同一课堂中共同学习。利用双向交互式直播课堂,城市优秀教师还可以同时对城乡的学生进行授课,以真实情景的教学案例启发教师反思。

3.基于联通主义学习观的教师自主学习策略

联通主义学习观是加拿大George Siemens基于网络时代学习提出的学习理论,他指出知识是网络化联结的,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自主学习不是完全个人的学习,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学习的起点在个人,学习者在与学习内容交互与其他学习者交互中完成个人知识的建构。信息技术的成果支撑了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利用网络学习环境的支持,教师可以主动寻求自主学习完成自身素质的提升。自主学习是学习型社会对作为终身学习践行者的教师提出的基本任务。自主学习对学习者的要求较高,要有较强的学习原动力和持之以恒的学习耐力,要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在纷繁的学习资料中用适当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具有利用多种信息手段与专家或其他学习者协商和交流的能力。

“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和“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以及各高校的培训学习网站等是可供农村教师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各网络中心和地方电教中心都逐步建立了优质培训课程资源库。农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学习资源库或平台开辟的教师远程学习的专栏和答疑讨论区及其他教师学习论坛、社区等开展自主学习。

(二)情境观和社会观引领下的多元化多维度教师学习范式

学习科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是情境性和社会性的。与建构主义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学习模式中,媒体不再是帮助老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

1.真实情景中的校本学习

校本培训是一种职后的参与式的教研活动,是把学习放在本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与真实任务情境挂起钩来,将学习嵌入工作,以工作任务和教学场景来设计学习,使学习更加贴近教学的实践需要,促进学习的转化和应用。农村中小学的校本学习主要由受过培训的学校领导或教学骨干教师组织,以学校为单位,立足于本校、本岗,有针对性地围绕学校发展目标任务或教学实践问题开展研讨,教师同侪之间在本校的共同情景下进行教学实践的分享。教师将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促使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校本学习促使教师不断深化体验过程,加快积累教学经验,培养反思,推动教师教学行为发生变化、学校发展目标有可能得以实现。一些学校定期请专家参加校本学习活动,专家适时地点拨、总结和提升。

2.基于问题解决的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坊)

农村教师之间基本处于同一层面和视野,要达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如果只是教师和教师间交流,没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的引领,其学习效果会受到影响。专家教师对教师学习者的引领、示范和持续不断的指导对教师的学习成功有很大的示范效应。

浙江省经济较发达,农村学校配备计算机室的较普及。2011年1月由杭州师大组织设计在“浙江教育资源网”平台组建了30个特级教师工作室。工作室以特级教师为责任人,带领几名骨干教师组成核心团队,共同负责工作室的工作。每个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一般设有“名师课堂”、“观点聚焦”、“研修在线”、“在线交流”等栏目。每个工作室根据教育发展和教师实际制定学习目标,定期组织教学或教研活动,更新上传教学资源。农村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工作室观摩到特级教师的教学艺术,还可以得到专家对自己教学或教研工作的点评。至2014年4月,特级教师工作室总访问量达到980万人次,资源总数2万余个。农村教师学习者占70%左右,覆盖的农村校占浙江省70%以上。

3.技术支持下学习共同体:城乡互助协作校、网络学习社区 、学科协作组

协作学习,进行同伴协商、讨论被认为是促进深层学习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手段。借助媒体支持的农村教师学习可以利用媒体技术为处于不同教学场域的教师创设情境,发展以共同体为核心的多维度、多样化的学习模式。农远教育项目网络中农村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范式主要有 “城乡互助协作校”“网络学习社区”“学科协作组”等。

(1)城乡互动协作校:校本学习是有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有效模式之一,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随着学习向纵深处发展的需要,教师只在内部成员间交流合作,长期处在一种狭小孤立、封闭的范围内开展研讨不能满足老师专业快速成长的需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平台开展教研合作,有可能很好地实现远程资源、校本资源、人力资源的三者结合,扩大远程网络的功能和作用,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地区教育部门或机构组织,把城市中优质资源学校与乡村学校结成城乡互动协作校。发挥城市实验学校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为本地区乡村学校提供更直接、更切合本土实际的帮助。广东省推动“千校扶千校—信息帮扶活动”,利用香港优质教育基金会资助计划的“视像基金”项目,通过网络视频系统在实验学校和项目校间开展远程交流和教学活动。实验学校和项目校的教师相互上课、观课、评课,相互之间开展经验交流活动等。“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选择了51所项目学校和50所伙伴学校。来自农村的项目校与来自中心城市的伙伴校教师主要通过互联网搭建学习平台或专题网站等结成学习共同体,围绕专题或问题解决开展网络协作学习。

(2)网络学习社区:借助计算机信息网技术,各教师专业学习机构为农远工程网络的模式三的农村教师建立了专业学习的平台,网络学习社区成为一种新的有效的学习途径。目前一些高校机构等在开发的网络平台上都开设有学习社区平台,如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网,东北师大主办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主办的中西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师培训网等,这些网站都无一例外地为教师学习交流设置了论坛或交互的空间。一些地方教育部门或机构也有在其他社交网站上开设网络研修社区 、Blog等教师社群。教师通过博客等虚拟学习社区的经常性的教学反思能够促进教师日常实践积累的隐性专业知识显性化。

(3)学科协作组:由于各学科的不同特质,泛学科性质的交流学习有其局限性,以学科为类别构建学习共同体成为必然。国内网络学科协作组主要是搭建在网络学习社区或利用即时通讯软件MSN、人人网等。如区域性网络学习社区“海盐教师博客”就有“小学数学”“初中信息”等学科基地 。2010年浙江推行“农远工程”资源建设“学科协作组”项目。该项目以学科教学研究为重点,利用互联网在网上搭建“学科协作组网络教研平台”,构建学科教研团体,基于互联网开展学科网上研讨和学科资源开发工作。至2014年4月建设有20多个学科协作组,学科资源26万余个,开展网络教研活动1500余次,活动成果1300余个,参与活动42万人次。

三、基于网络的农村教师学习模式的思考教师学习是否成功与学习者知识是否增加、行为是否因为学习发生改变以及对学习发展目标是否有帮助有关。真实发生的学习是学习者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根据我国国情,今后长时期内基于远程网络的学习仍将会是农村教师学习的主要形式,且仍将会以教育部门或机构组织主导的外部干预式的学习为主。农村教师的学习成功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情感、动机和信心。实践证明,外在的压力和强制力只有转化为教师内在有自我需求的动机,才是教师学习持续开展最终达到教师的自我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教育部门和机构需要有更多的引导,不断地为农村教师学习提供适宜的基于网络学习的设计、适当的指导和过程的监控,鼓励教师参与各种学习体验类项目,更为重要的是激励教师学习的需要,教会教师学会学习。

从总体学习绩效而言,农村教师利用信息媒体技术开展个体实践学习走向教学实践共同体学习将是未来的教师学习发展趋势。教育部门或机构要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氛围,建立相互计划的机制,评估教师学习方面的需求,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促进形成教师学习持续专业发展的网络体系,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平台。同时要注意在基于网络学习设计的学习模式上,避免教师被置于预设的流程中,流于形式,呈现有“量”没“质”的现象,看起来热闹却没有达到实际学习目标。没有得到学习者的积极响应的任何学习模式都是效果有限的。

目前各地推行的农村教师学习模式都是在积极探索试验。不同区域在如何科学利用学习理论指导教师学习方面有较大差异,同时由于学习者原有经验存在多样化和个体差异,意味着不可能有成就教师学习的唯一处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无线掌上设备的普及,农村教师的学习有可能超越目前的较为简陋的信息技术设备,获得更便捷的有支持的协作学习环境。如何利用新的学习科学理论和日益优化的信息网络技术环境因地制宜,设计出适应本土特色的、多种模式相互结合、互相补充的多元的农村教师学习模式将是教师教育研究者和设计者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R.基思·索耶主编.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10.

[2]张敏.教师学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黄涛,王继新,林迎迎,妮丽. “农远工程”百校五年调查与绩效分析[J]. 中国电化教育,2013,(4):52-55.

[4]刘学惠,申继亮. 教师学习的分析维度与研究现状[J]. 全球教育展望,2006,(8):54-59.

[5]薛苏琴.“农远工程”模式三项目学校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研究[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0-53.

[6]王佑镁,祝智庭. 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J]. 中国电化教育,2006,(3):5-9.

[7]钟伟. 2004年教育信息化之关键词[N]. 中国教育报,2005-01-10.

[8]赵健. 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

作者:朱春俐

上一篇:素质教育观指导下初中英语论文下一篇:高中班级管理模式下新课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