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区工业化农业发展论文

2022-04-27

摘要:河南省传统农区的经济发展能带动辐射周边的地区,其产业结构调整对周围省份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障碍,提出要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创新,加快农村土地流传,加大高新技术创新。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传统农区工业化农业发展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传统农区工业化农业发展论文 篇1:

新农村建设下的传统农区主导产业选择探析

摘 要:我国传统农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与其他类型的地区是不同的,因此为了保证传统农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有效把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在一起,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培育传统农区主导产业。因此,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指导下,传统农区必须认清自身的优劣势,根据自身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优化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环境,引导主导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促进传统农区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传统农区 主导产业 产业培育

传统农区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其优势主导产业,是实现农业向高效农业、循环农业转变的有效途径,是农区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农区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必由之路。

主导产业部门是对经济具有带动作用和革新的力量。根据目前对主导产业部门的认识,一般认为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某一阶段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导向作用和带动作用,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产业部门,它是一定时期内某个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所依托的重点产业,该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较大比重,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其他产业发展具有强烈推动作用的产业或若干个产业共同担当组成的产业体系。实际上,对于传统农区来说,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与我国其他类型的地区是完全不同的,因此选择传统农区主导产业必须因地制宜,才能有利于传统农区的健康发展。

一、传统农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第一,传统农区具有的优势条件。传统农区之所以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就是因为具有较为优越的社会和经济、环境条件。(1)传统农区自然资源丰富。传统农区是我国农业的精华地带,区内平原面积大,光、热、水、土条件组合较好,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粮棉油是该类型区传统优势产品。同时,草山草坡、水面面积较大,气候条件较好,生产潜力大。(2)农业生产基础较好。传统农区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棉油产区,农业生产基础坚实,生产发达,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农田水利条件较好,抗灾能力强,广大平原地区基本上已成为旱涝保收的高产区。农田旱涝保收系数较高,抗灾能力较强。农业机械化发展有一定的基础。(3)地理区位优越。传统农区地处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落后封闭地区的过渡地带,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承东接西的作用。随着梯度发展的推进,传统农区在东部向西部地区转移产业的过程中处于中间有利的地位,已成为联结广大西部内陆地区及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心纽带。

第二,传统农区面临的困难。由于农业属于弱势产业,所以对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农区来说,一般属于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地区,仍处于现代化起步阶段,在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方面存在很多制约因素。(1)农业经济实力比较低。传统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大省经济穷省,一半以上的粮食大省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大省农民收入增长落后于农业产量的增长,制约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资金投入。(2)产品市场与发达地区相比处于弱势。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地区梯度差异。相对于东南沿海地区而言,传统农区市场经济起步晚、起点低,市场基本上被沿海发达省份占领。(3)现代农业、工业技术落后。特别是园艺技术、养殖技术以及工业应用技术都相当缺乏。无论是技术的供给状况,还是居民对技术的接受能力都明显不足,严重影响传统农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的传统农区产业结构的特点就是工业化进程低,第一产业在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特别是第三产业,处于较低水平;具备一些基础雄厚的优质传统产业,但也存在竞争能力差,技术开发不足等问题。同时传统农区这些产业可以吸纳大量的资金与劳动力,如果摒弃,不仅会丧失传统农区自身优势,还会造成资本的浪费以及使已经较为严重的就业问题变得更为困难和复杂。因此,传统农区必须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状况等方面,并结合区域主导产业的特点,选择和培育传统农区主导产业。

二、新农村建设下的传统农区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的对策

第一,积极发展区外市场和引进区外资源,培育主导产业。传统农区作为国家的重要生产基地,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参与国际间的产业转移和合作,积极吸纳发达国家或者地区转移出来的较先进产业,取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积极推广电子商务,实行贸易方式,银子方式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加快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要主动适应体制改革要求,进一步加快外经贸和机制的改革步伐,逐步建立公开、规范、透明的市场运作体制和服务机制,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增强主导产业的企业活力,吸引外来投资。

第二,提高科技创新和引进能力,推动主导产业升级。推动科技进步,提高主导产业科技含量,加强其竞争力。各行业核心企业和龙头企业都要加大对研发经费的投入,积极引进、培养高技术人才,建立研发机构,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利用中原城市群科技、人才基础雄厚的便利条件,加强相关企业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联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通过与世界先进大企业的合作,推动技术进步。加快建立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公共技术平台,建立技术、人才培训相结合的创新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设备,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带动”的发展道路。

第三,加快企业发展步伐,实现主导产业内部的良性循环。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实现主导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和合理化,从而促进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加大培育重点骨干企业的同时,也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找准市场定位,发挥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势。

同时努力造就一批现代企业家队伍,实现主导产业的科学管理和规划。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尽快培养一支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管理知识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显得尤为迫切。重视一代就是要充分发挥第一代创业者们的潜力和优势,努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为县域经济发展再立新功;提高二代就是要加强对现有年轻企业家的培养和教育,通过考察、培训、深造等手段,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掌握最新科技知识和管理知识,提高其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培育三代是后继有人的保证,必须从早着手培养一大批既有开拓创新精神,又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企业管理人才,逐步形成阶梯式企业家队伍。

第四,创新运作机制,配套完善服务网络。按照专业化、社会化协作要求,鼓励传统农区内部各个实体积极组建和参与各个专业协会,协调主导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使得专业合作组织真正成为连接主导产业与市场的中介和桥梁,提高主导产业的生产组织化程度,发挥主导产业的关联效应,促进相关产业、基础产业和关联产业的同时发展,促进传统农区的经济高速发展。

建立和完善主导产业服务体系,即树立系统观念,统筹规划,齐抓共管,通过科学合理的机制实现。一是要强化主导产业服务的物质基础建设。从主导产业服务体系形成的前提条件来看,应不断地提供和完善相应的物资、技术和资金条件,使主导产业服务体系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二是完善主导产业服务网络系统。在主导产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上,要针对目前各类服务组织存在的问题,按照“改造官办组织,强化官办组织作用,发展新型合作组织,扶持引导民办服务,规范混合型和一体化服务”的原则,进行分类指导,发挥国家有关部门、集体、个体经济和各类服务组织的特长和作用,逐步建立起以主导产业为基础,以专业协会和自办为补充的多种经济成分,形成一个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社会化服务网络,实现经济运行的组织化,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搞好主导产业服务的宏观调控。在建立主导产业服务的进程中,政府要转变职能,改变过去靠行政手段直接参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的做法,注意发挥经济杠杆在服务体系中的作用,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扶持服务体系的建设,从而使服务体系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好服务功能。四是营造主导产业服务的良好环境。主导产业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是主导产业服务体系得以正常发展的根本保证。凡有意为主导产业服务的各种所有制的组织和企业,都可以参与进来,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百花齐放”的局面,在平等竞争中求发展。但是要加强管理,对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一视同仁,防止不正当竞争。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主导产业社会化服务的法律保障,对各种服务组织的性质、地位、作用给以相应的法律和法规确认。

参考文献:

1.罗其友.WTO框架下我国传统农区农业结构调整[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5)

2.唐鹤松.传统农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难点与对策[J].农村经济,2001(10)

3.郑家喜.从蔡甸区看农业结构调整中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壮大特点探讨[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2(8)

4.田建新.营造传统农区市场经济制度的创新方式与主体[J].决策探索,2005(3)

5.梁贤,李达球,林涛.传统农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6(4)

6.姜丽凡.东北三省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7.刘红梅.区域农业生态经济适宜性主导产业的选择[D].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5

8.刘建铭.发展畜牧业是传统农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现实路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

9.吴国萍.企业并构:西部主导产业培育的有效途径[J].学术论坛,2005(2)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2)

(责编:贾伟)

作者:方丽云

传统农区工业化农业发展论文 篇2:

河南省传统产业结构调整障碍及对策探究

摘 要:河南省传统农区的经济发展能带动辐射周边的地区,其产业结构调整对周围省份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障碍,提出要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创新,加快农村土地流传,加大高新技术创新。

关键词:河南省传统农区;产业结构调整;障碍

0 引言

传统农区作为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主体,是粮食主产区、人口大区,是小农思想较为严重和最为保守的区域,经济相对落后,其发展关系到整个传统农区人们的切身利益,也是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議题之一。

产业结构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其调整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对经济的增长已经从单纯要求速度和总量,转变为更看重经济发展的质量。产业结构调整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自我更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间流动,产业内部也进行分化,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传统农区由于其历史以来就是农业主产区,所以传统农区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河南传统农区地处内陆,经济发展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其经济“塌陷”问题值得关注,其产业结构问题更为突出。河南传统农区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升级对于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选择河南传统农区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自古以来河南省就是农业区,有着广袤的土地和较为优越的自然条件,其大部分地区都符合耿明斋教授所界定的传统农区的特征。而且,河南省在传统农区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且其米字型高铁横贯东西,纵联南北,它的经济发展可以辐射到周围区域,“研究河南省是研究传统农区的问题升华”(张玺,2014)。

1 河南传统农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障碍分析

作为传统农区的河南省要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就要发挥后发优势,调整产业结构,这需要对河南省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障碍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1.1 第一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障碍分析

1.1.1 第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比重过大

河南传统农区的农业和牧业的优势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其中,农业部门又占据着绝对优势,如表1所示。

2010-2017年,农牧业比重的差距多数维持在20%和30%之间,和前一个9年相比,差距有扩大趋势,这说明河南省农业的发展快于牧业。

林业和渔业所占比重小。2010-2017年间,林业和渔业在一产中的比重之和都在4%以下。

这说明河南省作为传统农区,其农、林、牧、渔业比重不够合理,这可能是路径依赖的原因所致。

1.1.2 农业发展整体缺乏发展优势

河南省作为传统农区,其农业发展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河南虽然以农业为主,但其农业技术落后,河南省科技含量高的名、优、特、新产品少,农业经营水平低下,农业专业组织数量少。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的北京郊区,有着“一村一品”工程,并围绕着农业产业形成了种植、采摘一体的观光业,并有着各种各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纵观国内外,农业科技的应用已经成为农业竞争的关键因素。如表2所示,河南省存在过度施肥的现象,这会导致农产品的品质低下,进而使得农业生产竞争力弱。

河南省农业生产没有迈进技术集约的阶段。从表2可以看出,河南省的单位耕地面积从业人员数接近全国单位耕地面积的从业人员数的两倍,而且自2010年以来,河南省单位面积从业人员数基本不变,而全国单位耕地面积的从业人员数每公顷减少了近1.5个人。这说明河南省农业生产仍然是劳动集约型的,农业科技的应用不足。河南省单位耕地面积的用电量也低于全国水平,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河南省农业生产没有使用大量的电力机械,农户对技术的应用没有其他地区普遍。

另外,河南省土地零散,没有形成集约化的生产方式。河南省单位耕地面积的化肥施用量是全国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的两倍,说明河南省存在着过度施肥的现象。而土地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承载某些技术,所以过度施肥现象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河南省土地不够规模化,游离的单个小农户只能依靠大量施肥来提高农作物产量。

1.2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障碍分析

1.2.1 工业创新能力弱

河南省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薄弱。2017年,河南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为2.04件,低于全国6.72的平均水平,在中部六省中也处于垫底。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人均7423.15元,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在中部六省中仅比山西省高。

这一方面是因为R&D活动投入强度低。R&D活动工作量投入少,如表3所示,河南省规模以上企业的万人均R&D人员全时当量仅为12.93,低于全国和一线城市水平,在中部六省中位居第四。R&D活动经费投入也少,河南省人均R&D经费不到500元,而全国平均水平为800多元,上海市人均R&D经费最高,为河南省的4倍多,在中部六省中也排名靠后。

1.2.2 工业能源消耗多

分行业来看,河南省工业能源消耗占比最大,其次为第三产业能源消耗占比。

如表4所示,河南省工业能源消耗占比都在70%以上,这说明河南省能源消耗密集型行业比重较大。三产能源消耗占比在10%到30%之间,一产能源消耗占比则偏小,皆在4%以下。从时间趋势来看,河南省工业能源消耗占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0年该数值为76.56%,2016年工业能源消耗比重为7047%。建筑业和三产能源消耗比重虽然不高,但都呈逐年增加趋势。一产能源消耗比重基本保持不变。

标升至9708.36万吨,这也佐证了河南省工业绿色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3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障碍分析

1.3.1 河南传统农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第三产业分为四个层次: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商业饮食、物资供销和仓储属于第一层次,也即流通部门。房地产业、金融业、旅游业、居民服务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第二层次。科教文卫、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电视广播等为提高居民素质和科学素养的为第三层次。军队警察、社会团体以及国家党政机关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为第四层次。

如表5所示,在河南第三产业中,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住宿餐饮、金融、房地产和教育等传统服务行业的产值比重较大,而信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會工作、文化体育娱乐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产值比重较小。也就是说,河南省第三产业产值多集中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第三层次和第四层次的产值比重较小。

1.3.2 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不足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也是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第三产业的调整优化又是一个现代服务业比重逐渐增加、传统服务业比重逐渐减少的过程。由于现代服务业往往是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的科技含量相对较高,则第三产业的调整优化需要高质量的人力资本能够在知识结构、劳动技能等方面与之相匹配,人力资本尤其是技能型劳动力的集聚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

河南传统农区人力资本存量充足,但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缺乏。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或者技能培训,很多人即使从农业转移,由于缺少专业技术和技能,也只能从事简单的服务活动,进入家政行业、消费服务业等,在河南某些山区甚至出现整村外出务工者皆为女性,且十有八九进入家政行业。再加上近些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就业不满意问题的出现以及外出务工人员劳务报酬的大幅攀升,使得农村地区“读书无用论”再次兴起,这也使得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后续供给不足。

2 河南传统农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2.1 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创新

河南传统农区发展的成就众所周知,作为全国的粮食基地之一,为工业化、城市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居民对优质、安全农产品需求的增加,河南第一产业发展与之不相匹配的问题开始暴露。要提高农林牧渔业产品的供给水平,就要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优化第一产业结构,建立结构合理的产业体系。

2.2 加快农村土地流传

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规模小,劳动效率低,制约了第一产业的发展。河南省传统弄清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行传统农业调整升级,以规模化和机械化发展破除小农分散经营体系。

要促进土地有序流转,一方面,政府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发挥保障作用,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制定土地流转政策和法规,对具体流转过程采用程序化的步骤,保障农民权益不受损害。另一方面,土地交易状况、交易主体以及交易价格都应公开透明,土地流转价格要由市场来决定。

2.3 加大高新技术创新

河南传统农区已经进入全面工业化阶段,要在坚持农业生产发展为主的前提下推进第二产业协调稳定发展,促进河南传统农区工业调整升级。这就要加大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培育新的增长动力,提高竞争力,逐步淘汰高能耗的粗放型工业企业。

参考文献

[1]戴宏伟,王云平.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分析[J].当代财经,2008,(02).

[2]曹博,赵芝俊.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17).

[3]曾博,李江.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现实考量与制度构建[J].江西社会科学,2017,(12).

[4]郭栋,邸敏学.发挥好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政府作用[J].理论探索,2017,(03).

[5]杨朝均,呼若青.环境管制工具对工业绿色工艺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J].现代经济探讨,2017,(08).

[6]史丹.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兼论十九大深化绿色发展的政策选择[J].当代财经,2018,(01).

作者:张雪莲

传统农区工业化农业发展论文 篇3:

传统农区现代化路径探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哈尔滨 150025)

[摘要]农区现代化涉及多层面经济主体的复杂利益关系,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领域的系统工程,核心是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协同推进。本文对黑龙江省传统农区在农业产出能力、农业机械化水平及技术推广服务、土地流转速度及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农民组织化程度、城镇化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建议从完善和创新各项配套改革措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深化农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农区治理框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升农业支持水平,推进城乡联动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方面探索黑龙江省农区现代化路径。

[关键词]传统农区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

一、引言

中国作为传统农业国,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受技术条件限制及政府“农本”产业政策影响,农区村落内部以农户为基本单元,以亲缘、地缘、业缘为连接纽带,成员数量不多且相互依存度高,单一村落地域范围较小、边界清晰[1],属于封闭的传统熟人社会类型,生产力低下,生产方式落后。由于皇权不下郡县,村落治理以宗族长老控制机制为主,村民行为受宗族礼教、村落认同感、鬼神信仰等道德伦理软规范约束。改革开放前党务机构和行政机构全方位的政治性治理延伸至村一级,宗族长老控制机制崩解,但由于“以农养工”的发展策略,对农业剩余过高提取,农业与农村发展缓慢,农民生活水平低下。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公社瓦解,政府行政控制力弱化,尤其是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人员流动性增强,维系原有“熟人社会”存续的社会结构,无论从性质、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农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全方位蜕变。我国目前正经历的农村改革及现代化过程综合性强,涉及的利益关系复杂、目标多元、影响因素多样。农村现代化过程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还应包括村落治理方式的现代化,适应现代公民社会的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在农民生活中约束力的确立。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2013年末耕地面积为1 586.6万公顷[2]173,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1.7%根据2013年年底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全国耕地面积共20.3亿亩。;粮食产量6 004.1万吨[2]310,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0%[2]310。黑龙江省农区包括农垦系统的113个农牧场和800多个乡镇[2]41,其耕地面积2013年末分别达到288.5万公顷和1 298.1万公顷[2]323。由于农垦系统的各农牧场人均耕地面积大、物质基础好、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生产组织程度与组织形式不同于传统农区,故本文研究的传统农区现代化相关问题不包括农垦系统。黑龙江省传统农区受区位条件限制,接受域外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辐射的方便程度弱[3],虽长期过度偏重农业,但农业现代化程度低,第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区现代化任务艰巨。基于此,探索一条适合黑龙江省传统农区实际的现代化路径,现实意义重大。

二、黑龙江省农区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省土壤面积4 437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3%,耕地和林地面积居全国第1位,牧草地面积居第7位[2]173。黑龙江省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为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面积是全国平均的3倍左右。但黑龙江省农区第二、三产业不发达,农产品深加工占比小,产业链短,产品附加价值低,且农区乡村社会治理水平较沿海发达地区低。农区现代化是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关系到诸多层面经济主体的复杂利益关系,黑龙江省传统农区存在的问题不是个体孤立的。

(一)农业产出能力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区粮食作物产出水平不断提高,但油料、亚麻、甜菜等经济作物产出水平不断下降。具体情况见表1。

表1黑龙江省农业产值及农产品产出总量与速度指标

数据显示,黑龙江省粮豆薯产量从2001年至2013年呈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放缓,其中除水稻、玉米持续增长外,大豆和薯类产量均有下降且下降速度明显加快。其他农产品中,除水产品产量呈增长趋势外,其余均不同程度下降,尤以亚麻及油料作物产量下降速度明显。不计农垦系统,黑龙江省农区包括主粮在内的农作物产量近些年基本呈下降趋势。该问题是由多种因素累积造成的:首先,小地块粗放式的种植方式在农村仍较为普遍,很多青壮年劳动力每年只是在春种和秋收时回来忙上十几天,然后又回到城市打工,农村作物的日常管护由老人、妇女完成。其次,国家种粮直补的对象与实际粮食耕种者分离现象较为普遍,对于粮食耕种者的激励作用不明显。另外近年来粮食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市场粮食价格持续走低的原因有:国际粮食、能源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影响,其中国际市场三大主粮价格与2011年相比跌幅在40%~50%,能源价格下跌使粮食运费大大降低,以美国墨西哥湾散装货运到中国广州黄埔港的粮食运费为例,2008年1吨粮食运费是135~138美元,目前为35美元;人民币汇率总体坚挺上升,近几年升幅在28%左右,导致以美元计价的进口粮食价格降低;国内粮食供给持续上升,到2015年,国内粮食产量连续12年增长(陈锡文: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聚焦五大领域,国新办就《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举行新闻发布会,2015年11月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农户种粮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今年玉米的临储价格首次下调,这将给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带来后续影响。

(二)农业机械化水平及技术推广服务

黑龙江省绝大多数耕地平坦、连片,适宜机械化作业,近年来机械化装备及精细化作业水平不断提升。具体见表2。

表2黑龙江省主要农业机械拥有量(年底数)

项目2013年总量2003年总量2013年比2003年增长百分比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4 848.71 807.7168.22农用大中型拖拉机(台)873 32299 462778.05小型拖拉机(万台)64.569.5-7.19农用柴油排灌动力机械(台)250 817188 78832.86农用电动排灌动力机械(台)131 23651 363155.51联合收割机(台)91 33017 756414.27机动脱粒机(台)168 739133 80926.10农用运输车(量)158 895153 2153.71化肥施用量(吨)5 789 762农村用电量(万千瓦时)669 533数据来源:黑龙江省统计年鉴2014光盘版,11-5主要农业机械拥有量及11-6分地区农用化肥施用量

数据显示,黑龙江省农用机械数量近年来增长迅速,小型拖拉机数量减少,说明机械化水平在提升,规模化种植面积增加。但与现代化耕种方式配套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相对滞后,影响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速度与水平。其主要原因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原有村集体组织力与动员力衰退,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虽然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组织和动员广大农户的作用,但众多中小农户生产与生活原子化倾向明显,具有公共品特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成为广大农户需要、但又无力也不愿意承担成本的事情,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管理机制不健全,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断层。目前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投入保障机制、奖励评价机制和知识更新机制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

(三)土地流转速度及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

农业规模化经营可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民的劳动生产率,这关系到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国家的粮食安全。从耕地流转情况看,2013年初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经营耕地11.85亩,年末为13.57亩,平均每人经营耕地流转及规模化提升14.51%[2]232。截至2014年10月,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量为6 507万亩,较上年增长16.2%,土地规模经营面积为5 971万亩,较上年增长17.1%[5]。黑龙江省土地流转速度及规模化经营面积增长较快,但土地流转以转包和租赁为主,入股方式占比依然不高,农业规模化经营层次相对较低。

(四)农民组织化程度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机制的渗透,人口流动性增强,农村社会的封闭性被打破,农村基层政府在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中的控制力与影响力不断下降,其所附带的社会保障功能丧失。加之个体农户盖房、婚丧等事宜的解决由主要依赖于宗族关系转向市场交易[6],维系原有“熟人社会”存续的社会结构,无论从性质、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的组织程度急剧降低,中国农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全方位蜕变。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量涌现。截至2014年10月,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6.9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行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7],其产生与发展的本因是对自然与市场风险的组织抵御及对稳定的高收益的追逐,其本性是经济趋利性[6],从利益获取角度其存在提高了个体农户的组织程度,但其功能定位决定了它不能也不应承担农区社会治理及公共品提供与维护的责任。

(五)城镇化发展速度与程度

2013年年底黑龙江省人口总数为3 835.0万人,其中城镇居民2 201.3万人,占比57.4%,乡村人口1 633.7万人,占比42.6%[2]68。与全国同期乡村居民占比46.27%[2]67相比,黑龙江省城镇化比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2014年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55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2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和9.3%[8]。

三、推进黑龙江省农区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农区现代化是系统工程,核心是农业现代化,同时必须有工业化、信息化及城镇化的协同,涉及农村产权制度、农业经营形式、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社会治理及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等,需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

(一)完善和创新各项配套改革措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现代化的滞后性最为显著。加快农业现代化,使之与工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是“两个百年”目标实现的关键。黑龙江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在于建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经营机制,强化现代农业要素,提髙农业科技利用率,以提髙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农产品商品率及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9]。

1.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务是创新符合现代农业产业特点及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的农业经营体系与机制,在延长农业产业链中发挥家庭经营制度、合作经营制度和公司经营制度的各自优势,并促进其有机联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应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为核心,加快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使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适应。

2.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创新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

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水平,完善其内部治理机制,并不断创新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发挥现代农业组织引领农户进入市场、服务广大农民生产的作用,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3.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完善和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

家庭经营在相当时期内仍会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力量[10],这种经营模式需要周到便利的社会化服务,将其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健全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业公益性服务机构作用。制定专门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吸引年轻人务农,改善现有农区劳动力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深化农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农区治理框架

目前,由于农区集体产权长期不明晰,包括土地在内多项集体资源与设施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受益权模糊,应属于广大农户享有的集体利益被侵占、公共设施长期缺乏维护、农村集体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缺位等问题长期存在。在土地确权过程中,应根据黑龙江省实际,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保护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探索符合黑龙江省农区实际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进一步发挥集体经济优越性,进一步调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积极性。要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与村民自治组织制度共同构成农区社会治理的基本框架,为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基本的制度支撑[11]。

(三)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升农业支持水平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区现代化,从政策上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是必要的。受 “黄箱”政策限制,政府对农业支持的重点应放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服务体系的支持与培育方面。具体包括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建立农业经营者的进入与退出机制,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及农业补贴制度,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梳理政府对农业与农民的各项支持政策,明确支持重点,提高农业支持政策的实施效率。

(四)推进城乡联动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实现城乡一体化进而实现农区现代化,关键是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尽快实现进城人口在就业、医疗、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障及教育等基本社会福利方面与城市居民的权利平等与利益共享,并消除地区间的差异。同时,深化与农村户籍密切相关的包括农地、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等在内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使农民在农村的基本权益尤其是土地权益和住房权益明晰化、财产化和可交易化[12],推进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实现城乡人口和其他资源要素的自主、自由和合理流动。

[参考文献]

[1]高庆鹏,胡拥军.集体行动逻辑、乡土社会嵌入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基于演化博弈的分析框架[J].经济问题探究,2013,(1).

[2]黑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黑龙江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3]陈卫平,郑适.传统农区农业现代化的操作机理:吉林例证[J].区域经济,2012,(10).

[4]姚笛.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与农区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EB/OL].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国知网.

[5]孙佳薇.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土地规模经营效益显现[EB/OL].新华网,2014-10-23.

[6]李桃.经济理性、生存智慧与行为逻辑——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中小社员“搭便车”行为探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4,(2).

[7][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8]2014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2015-08-08.

[9]胡鞍钢.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1949--2012年)[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3).

[10]陈锡文.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Z]//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41.

[1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EB/OL].新华网,2015-11-02.

[12]黄祖辉,邵峰,朋文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13,(1).

〔责任编辑:曲万涛〕 2015年11月 知  与  行   Nov. 2015

作者:李桃 过仕明

上一篇:空调与建筑材料选用事项论文下一篇:大学生实践爱国主义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