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的工业设计论文

2022-04-22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库,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重大。在高职教育中,提升高职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课程思政”的结合点,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融入路径,再以恰当的方式有机融入,能够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向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弘扬传统文化的工业设计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弘扬传统文化的工业设计论文 篇1:

《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传播特点及优化策略研究

【摘要】纪录片是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在各种文化不断涌现风行之时,国内纪录片也在不断进行内容及传播形式的创新来吸引受众,以期实现传统文化更好地弘扬和传播。在此情形下,《如果国宝会说话》一举打破以往纪录片深沉厚重的风格,使用多变的表达形式,利用新媒体优势进行宣传与分发,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以这部纪录片前三季为研究对象,对其传播特点进行分析,并基于“社会遗产传承功能”“议程设置”以及文创的开发、VR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对节目的进一步优化提出了建议,以期能为未来相关题材纪录片的制作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内容。

【关键词】《如果国宝会说话》;微纪录片;传播特点;优化策略

一、《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介绍

2018年1月1日,国家涵养工程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在央视网首播,此节目共分四季播出,每季25集,每集5分钟讲述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100件国宝中的一件文物。[1]第二季于2018年7月23日播出,第三季于2020年6月13日播出,目前第一季豆瓣评分为9.4分,第二、三季均为9.5分。微博平台的相关超话#如果国宝会说话#已达到2.2亿阅读量,央视网和腾讯网均达数千万的播放量,口碑俱佳。

二、《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传播特点分析

(一)微纪录的传播形式

新媒体畅行时代,短视频成为潮流,碎片化的信息形式更容易被接受与消化,有利于实现广泛传播。《如果国宝会说话》一改以往“长篇论述”的纪录片形式,积极顺应网络平台传播内容精短小、快准狠的特点,将自身形式定位为多个短视频的组合,给予更多受众“快速充电”的机会,在闲暇之时即可观看,由此可减少受众的抵抗心理,增强他们的尝试性与主动性,短时间内了解更多国宝文化及背后的寓意。同时,100集分四季播出也是“微结构”的一种表现,节目以每25集为一个节点,以历史纪年串起整部影片,构建“中华文明视频索引库”,[2]在保证纪录片整体完整性的同时,也保证了每一集的精彩程度和传播特性。

(二)融媒体下的多渠道宣传

该纪录片积极利用新媒体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线上多平台宣传与分发,线下制作生动海报,迎合受众的喜好与需求,实现贴切、广泛的传播。

节目提前通过“议程设置”影响大众关注的内容,借助网络媒体造势赢得关注度,扩大影响力。诸如播出前期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通过大量海报图片、微视频等进行节目预告;依托央视网、多家报社以及网络媒体进行专访报道,多重“微传播”齐聚合力进行宣传;节目利用七夕契机在微博平台发布为国宝量身定做的爱情宣传片,举办“转发微博得国宝周边”抽奖活动,获得“1+1>2”的传播效果;节目方联手音乐界制作“铭合符银带钩”同名原创歌曲,将历史文物与古风歌曲相融合,进行跨界宣传。

在线下平台,节目组在各大城市人流量高的场所,张贴精心设计的海报进行宣传,文案使用年轻人喜欢的网感化词语,利用其“猎奇心理”来收获关注;由抖音、今日头条等发起的“Give me five”大众UGC活动,使得用户对宣传片进行二次创作或线下制作文物视频,随后发布到社交媒体平台,获得转发与分享,扩大了传播范围。

(三)融媒体下的多平台分发

在当今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影视节目逐渐走向多屏传播。该节目积极借助各种传播渠道,首次由央视CCTV-9纪录频道播出,同时央视网在线播出,央视客户端、中青网、今日头条等APP上均可观看,爱奇艺、优酷、腾讯、B站等多家视频网站纷纷加入。多平台的合作播出,使节目面向更廣泛的受众群体,扩大了传播面。

短小的结构有利于通过多渠道进行碎片化多级传播,形成“长尾效应”,积累式的形成更大数值的传播量。在社交媒体开放式传播环境下,受众的主体性和表达意愿越来越强。由网友转载或剪辑的视频在抖音和B站上发布,进行“二次传播”,使更多年轻人有机会看到此纪录片的视频,在多个平台上进行互动,在制作者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的多向互动下,文物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纪录片传播的内容和空间也得到了极大的延伸。[3]

三、《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的优化策略研究

此纪录片从评分、平台播放量等来看,均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但相较于高流量的热门节目仍有一定的差距;其次,在传播过程中,官方微博的评论、点赞、转发量较少,对于网友疑问型的留言和评论,节目方少有回应;加之如今海外文化抢夺市场竞争激烈,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发展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通过参考其他优秀节目的制作与传播优势之处,并基于人工智能、VR得到发展的传播环境下,提出以下传播优化策略,希望能为此类纪录片发展提供些许可参考之处。

(一)注重“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拉斯韦尔在讲述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时讲到“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和创造。①”在如何更好更广泛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上,纪录片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节目在内容制作上要更加注重文化传承,保证文化成分所占的比重,将文物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传达给受众。只有内容质量在受众心中得到肯定,才可能进行后续的传播与延伸解读,促进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节目的立意应达到直击人心的精神层面的高度,产生受众的反思和社会反响,这是其传播的意义所在之一。

(二)注重发挥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节目前期的各种线上线下活动,以网络平台的各种话题为由来设置节目相关议程,为节目带来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及后期,同样应该充分利用相关网络平台,借助智能技术分析网民的评论及所附带的情感,选择出其可能会感兴趣的议题,通过举办线上活动或发布相关议题,在能够把控议程走向的基础上在网络平台设置“公众议程”,效仿前期C位选拔活动,主要集中在年轻受众群体中制造话题性产生话题效应,[4]借势营销,增强受众的参与感,打造持久影响力。

(三)虚拟现实技术下增强用户体验

该纪录片的主人公是一百件珍贵的“国宝”,在介绍文物过程中,运用数字化技术360°无死角动态呈现文物的每一处细节,并遵从“影像本体论”中再现事物原貌的本质,给予了观众很好的视觉体验。[5]但随着VR技术的发展及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现场的体验感,影片于受众而言仍旧是停留在视觉效果层面。对于此问题,可以在进一步完善VR技术的基础上,在除博物馆之外的地方增设“VR”体验馆,借助VR让更多的受众与文物进行近距离接触。在“使用与满足”理论下,受众通过现场沉浸式体验,情感需求和求知欲层面得到满足,对于文物及文化的感知度及了解进一步加深,有助于增强传播的效果。②

(四)借“文化衍生品”扩大文化传播范围

在“万物皆媒”的环境下,传统文化及纪录片的传播手段可以更加多元化。此纪录片的主人公多是“国宝”实物,对于节目播完后如何留住其在受众心中的记忆,文化衍生品可以成为一个有力的方式。对于该纪录片而言,可以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基于众多“网红国宝”发展其文创产品,充分利用符号语义传达产品文化属性,正确地将语义编码运用到文化衍生产品设计中去[6],在发挥着自身作为产品价值的同时又可以将文化得以延续发展,有助于实现“以文养文”的目标。③文创产品对于受众而言,可以唤起传统文化在其心中的印记,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符号代表,蕴藏着文化精神,其价值具有广泛性和非私密性,存在于受众日常生活中,无形之中强化受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印象,起到了增强传播效果、广泛传播文化的作用。

(五)借助智能技术优化传播与互动

随着社交媒体平台在数字时代的广泛影响力,节目方应积极主动与受众进行双向互动和长期有效的沟通交流,连接受众与节目,延长影片留在受众心中的时间与印象。[7]对于受众的疑问及时回应,满足其认知与求知需求,有助于受众更好地了解影片的文化内涵,在转发时添加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赋予影片一部分新的内容,完成个人的“议程设置”,实现影片及传统文化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借助智能技术对用户话语进行分析,了解用户背后的依据和情感态度,对于合理的意见进行采纳,然后针对性地进行节目调整和传播手段的优化,帮助节目实现内容与传播形式的升级,更加符合受眾的接受习惯,进而提升节目传播效果,促进文化的传播。

注释: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00-101页。

②焦婉平:《媒介技术视野下的虚拟现实新闻生产及其影响研究》,上海师范大学论文,2018年。

③李智、王学军:《参数化符号学视阈下航天文创产品设计意义探析》,《工业设计》2018年第11期,第58-59页。

参考文献:[1]杨骁.《如果国宝会说话》:文明之根开出艺术之花[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1-11.

[2]刘阳.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再掀文化遗产热[N].人民日报,2018-1-18.

[3]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37-238.

[4]王琨,胡智峰.中国电视剧的话题性研究[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7(01):97-105.

[5][7]贾安民.微电影传播特点及优化策略分析[J].出版广角,2019,(17):71-73.

[6]毛榕宁.故宫文创品牌传播的符号学解读[D].广西大学,2019.

作者简介:张薇,女,汉族,河北保定人,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

作者:张薇

弘扬传统文化的工业设计论文 篇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 “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库,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重大。在高职教育中,提升高职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课程思政”的结合点,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融入路径,再以恰当的方式有机融入,能够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向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课程思政;融入路径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每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是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民族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中华传统文化是保留在中华民族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是中华名族团结奋进的结晶。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各种思想的交锋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尤其是三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对培养青少年家国情怀、道德规范、品格修养等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寻找到其与各门课程的结合点,并将这些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融入各门课程的“课程思政”中,能够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协同育人作用,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全方位理念,与显性的思政课程形成合力,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尤其是对于理工科类专业多,文化素养类课程少,学生文化素养和思政素养普遍偏低的高职院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科教育中,梳理出各学科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高职知识体系教育的全过程,意义重大。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课程思政”的现状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系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习近平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并在多个场合强调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意见》指出,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高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地。上至党中央,下到地方政府,都已明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中,受到极大的重视。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自身教学都有很大帮助,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具有较大的可能性。但受调查对象普遍认为难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实际教学过程中。究其根本,在于教师本身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了解不够,自身文化素养不足,难以找到融入点。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极受重视,但各方心有余而力不足。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引起了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他们从自身任教的学科出发,更加注重传统文化在学科教学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但就目前来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是注重单一课堂的融入,缺乏系统的构架,不够全面,缺乏整体设计。二是研究不够深入,停留于表面层次的融入,只重引入但忽略解读,学生反应甚微。三是重视传统文化目标的设定,但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够多样化,融入方式比较僵化,学生不易接受,无法做到润物无声。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并提出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教材编写等方面“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单纯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是不可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应该是全方位、全过程的。

1.提升高职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有“课程思政”的意识和决心;其次是熱爱传统文化,对其内容比较了解,才能更好将之融入“课程思政”。因此,要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的思政价值,教师必须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教师要加强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积极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同时,还应将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师风师德培训、教学能力专题培训、业务学习等集体研修学习中,营造学习氛围,提升教师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培训学习习惯,让传统文化的学习常态化,从而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2.梳理思政元素,找出结合点

中华传统文化的范畴极为广泛,涉及哲学、文学、德育、宗教、语言文字、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医学、武术、建筑、服饰、民宿、美食等诸多方面,这些内容蕴藏在公共基础课程中,蕴藏在文史哲类、经管法类、教育学类、理工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等七类专业课程中,蕴藏在实践类课程中。可以说,每一门公共课程、每一门专业课程、每一门实践类课程中都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在其中找到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不难。

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分为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自然科学公共基础课,实践环节公共基础课。教育部发布的指导性意见提出,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25%,比重较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怀、高尚道德修养、先辈们的奋斗精神等均可潜移默化融入其中。

每一个学科专业都有不同的特色和优势,每一个专业知识体系中都蕴含了丰富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可以融入丰富的传统文化。在文史哲类专业中,可以融入天人合一、贵和尚中的文化;在经管法类专业中,可以融入仁、义、礼、智、信的德法兼修的文化;在教育类专业中,可以融入正心修身、仁义爱人的君子文化;在理工类专业中,可以融入古代大师止于至善的工匠精神、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在农学类专业中,可以融入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在医学类专业中,可以融入儒家的仁者爱人的儒家文化;在艺术类专业中,融入中华贵和尚美的美育精神。比如《新时代背景下宋朝“八德”文化在保险实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一文梳理出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核心的“课程思政”内容,并提出了重点措施,比较具有代表性。

教育部发布的指导意见强调,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50%以上,专业实践类课程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此,必须充分运用传统文化中的劳动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品质和意志作为此类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重点。比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农耕文化、《礼记》中“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的劳动教育规范以及中国古代的家训、诗歌中的劳动教育内容均可列入其中。又如《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尚书》中的“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警世通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传统文化中的吃苦耐劳、卓绝奋斗的内容是“课程思政”的重要来源。

3.科学构架,完成课程设计

找到契合点,还要进行科学的构架,“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难点即在于此。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的系统活动,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内容、组织、实施、评价等工作过程。基于“三全”育人的理念,“课程思政”的设计也应该融入课程设计的全过程中,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精心组织和实施,形成体系。目前,很多高校已经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作为教学考核的重点。那么,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内容融入其中呢?具体可以参考如下设计:

首先根据课程体系确定章节内容,根据教学内容设定恰当的德育目标,再在传统文化中去寻找实现德育目标的相关素材,落实到教学大纲的修订、教材的编审等方面,贯穿于教学的各环节,进行春风化雨般融入。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积极组织开展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活动,精选出30个专业(类)的优秀教学设计,从课程基本情况、德育教学设计及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效果等四大板块进行系统设计,并集合成册进行出版发行。

“课程思政”的融入贵在“无声”。当教师带着说教的态度给学生灌输思想教育,学生肯定会抵触,所以,传统文化的融入,应该采用隐性的方法,渗透到课程设计的每个部分。如在《管理学原理》讲解学习管理学的意义时,可以通过讲解传统文化中的“以民为本”和“天下为公”引导学生强化担当意识和使命责任,通过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辩论等方法,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百家争鸣、和而不同,深刻体会传统文化中儒、道、法为代表的治国之道、为官之道、为君之道。

4.科学评价,推广优秀案例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全面了解教和学的情况,及时进行诊断改进,同时还能起到监督和强化作用,有效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课程思政”背景下的课程评价,不仅是评价知识的习得和能力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思想境界和精神的提升。评价内容上,注重融入与学科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评价方式上,强化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关注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以及思想政治素养的变化;开展评价的过程中,不单纯是定量评价教师的问卷,也不单纯是定量评价学生的试卷。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课程思政的考核更多的是通过深入教师的教学,感受课堂是否充满“中国味”,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学生的学习感悟、学生的行动表现等,察看学生是否富有“中国心”,是否饱含“中国情”等。

科学的教学评价可以推选出优秀的教学案例,只有将这些优秀的案例进行宣传和推广,供同行参考和借鉴,才能够发挥研究的最大作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联盟持续关注高校(包含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并整理了一大批可供学习的案例进行分享,其中不乏传统文化的融入,给广大高校教师提供了学习平台。

“课程思政”有助于“立德树人”总目标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格的健全、三观的形成和对民族认同、文化自信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融入高职教育全过程,将有效推动高等院校成为社会主义文明高地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英龙、曹茂永等.课程思政——我们是这样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7月版.

[2]崔小云、冼梨娜.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教学课程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20(11).

[3]李瑞萍.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开发与思考[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3).

[4]王星远.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研究[J].浙 江 工 贸 职 业 技 術 学 院 学 报,2020(04).

[5]李红梅、鹿存礼.新时代“课程思政”研究:综述与展望[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01).

[6]缪煜清.在化学课程思政中融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教育的途径[J].高教论坛,2020(05).

[7]郁 涛.地方“红色+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4).

[8]张永康.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的价值意义与实现路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6).

[9]冯莉.工业设计类课程思政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J].科教文汇,2019(12).

本论文为泸州职业教育研究中心2020年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LZJY-2020-0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良勇(1983-),女,四川泸州,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文化文学。

作者:李良勇

弘扬传统文化的工业设计论文 篇3:

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进中小学实施路径探究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1]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生命力都将进一步凸显,在校园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发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民低龄化的趋势加剧,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中小学生群体由于自身判断能力有限,极易受到各种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中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启蒙阶段,是青少年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青少年思想文化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是我们党和国家需要重视的重大命题。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为中小学生打造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环境是实现立德树人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进中小学的现实意义

1. 新时代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论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关系问题,强调“传统文化的弘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彰显了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和国家对继承和弘扬中華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深刻地揭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2]新时期推进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引导学生价值选择、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2014 年,教育部出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不仅提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更具体地指出了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在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五个阶段设置不同的教育重点,提出了建立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师资、评价等多元支撑保障体系。[3]纲要特别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教育活动,依托少先队、共青团、学生党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进一步指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向和道路,要求推进国画、书法、戏曲等进校园。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充分说明在基础教育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实现路径,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命题。

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进中小学,正是基于当前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势提出的,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优势,将高校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词鉴赏、民乐、书法等传统文化社团活动融入中小学文化教育,是新时代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途径。

2. 当前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补充

在党和国家的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全国各地中小学校普遍开展了相关活动,这不仅丰富了教学体系,也加强了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但不可避免,一些不足之处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在教育内容上,以知识性内容为主,启示性内容较少。当前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上,以唐宋古典诗词及《三字经》等启蒙类读物为主,热衷于开展各种经典诵读活动。而在教学实践中,也普遍存在重背诵轻理解的倾向,只强调知识性内容的传授,而不注重对学生的发散式教育,启示性内容较少。

在教育方法上,以讲授性方法为主,体验性方法较少。全国各地学校都广泛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但很多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都存在“形式化”的问题,大多浮于表面,重形式轻内容,重展示轻体验。[4]缺少浸入式和体验式的方法,课堂教学就难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长此以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将出现接受度差、实效性弱、学生了解程度低等问题,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难以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这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初衷是相背离的。

在相关保障上,师资、场地、教材、协同机制等均比较匮乏。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不足和教师传统文化素养较低是目前传统文化进校园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大部分中小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或校本课程都由语文或音乐、美术老师兼任,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由于教育经费有限,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还面临场地和教学资源缺乏等问题。同时,许多地区的教育部门也未能建立起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协同教育机制。

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进校园有助于缓解当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这些困境。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进入中小学校园,通过举办多样化、专业化的活动,开设“参与式”的学生社团兴趣课程,可有效强化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提升其人文素养。此外,大学生不仅可以发挥榜样作用,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创建传统文化社团并举办社团活动,建立学习传统文化的“翻转课堂”,培养合作探究精神。同时,传统文化社团进校园活动有利于大学生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养成社会服务意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进校园也是高校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作贡献,不仅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切实帮助中小学校解决实际问题,以此为契机,建立起学生、学校、社会三者之间良性互动的机制,可谓一举多得。

二、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进中小学实施路径探析

“大学生社团作为文化传播的主体,具备弘扬民族文化不可估量的优势”[5]。高校传统文化类学生社团既是学校独特的文化标志,也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承担着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与责任。近年来,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发展迅速,在政策保障作为支撑、学生需求基础广泛的情况下,高校师生组织了各类社团,依托专业教师指导,社团活动的专业性、实践性、连续性不断提升,成为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

基于以上问题和需求分析,高校传统文化社团进中小学具有良好的需求基础和可操作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实施。

1. 强化组织基础

要推动高校社团进中小学校园,首先需要组织机制的保障,要构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高校中小学协同、群团组织联动的组织体系和协同机制。

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和社会管理者,可从调查研究、制度供给、经费保障、搭建平台四方面统筹推动高校社团进中小学。一是通过广泛调研准确掌握中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需求和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的优势,搭建精准对接工作平台;二是出台如《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明确工作导向、责任分工和考评体系等政策保障;三是统筹经费保障,设立专项经费,加强对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发展的支持,明确中小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志愿服务补贴”等方式为活动提供经费保障。

高校要做好辅助和保障工作,明确传统文化类社团进中小学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部分,要发挥好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广泛动员学生参与活动。第一,做好双向联系,一方面联系对接中小学校,帮助社团进入,提供实践平台;另一方面,依托学科优势,联系校内教师为社团提供专业指导,提升社团活动质量。第二,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建立专项工作组,统筹对接学生往返中小学校的交通安全等工作。第三,构建激励保障机制,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中小学校作为社团服务的接收方要提供一系列支持,包括参与服务的路径平台、场地资金、管理培训保障。一是中小学要做好内部协调工作,激发中小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需求,在课外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领域为传统文化类社团进校园提供路径和平台。二是中小学应该为高校社团提供必要的场地和经费支持。三是对大學生开展学生管理、课程教学等方面的培训,帮 助他们完善课程内容、修改课程教案,提升传统文化社团进校园活动的质量。

2. 拓展实践路径

高参小。当前不少高校都开展了“高参小”项目,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建立起了合作的渠道。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可以借助“高参小”项目进入中小学校园,并且依托已有的资源和活动经验,更好地开展活动。其实不少“高参小”项目都与传统文化教育有关,且有借助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的力量。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南山诗社,就是借助文学院老师的“高参小”项目进入中小学举办活动,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三点半课堂。

“三点半难题”是指孩子放学早、家长下班晚而不能及时看管的问题,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教育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当前中小学校和家长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学界存在诸多争论,本文仅讨论其中一种可能路径,即延长学生的留校时间,由学校负责管理。为避免“三点半课堂”成为日间授课的简单延续,背离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初衷,许多学校在这段时间安排体育、艺术、科技、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然而实际操作中,学校很难在“三点半课堂”有效组织起多样的课外活动,大部分只是简单的“照看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让高校社团的学生在“三点半课堂”开展传统文化类活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如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南山诗社、松风琴社、书法协会、围棋社等十六个传统文化类社团,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如国学诵读、硬笔书法、趣味围棋等。

社团联动。为实现素质教育,当前中小学校都会鼓励学生成立兴趣社团,并且设立社团活动日。中小学组建的社团多种多样,其中不乏传统文化类社团。高校的社团可以在社团活动日进入中小学校园表演、教学,帮助中小学生开展社团活动。

校本课程开发。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可参与中小学的校本课程设计,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创意、课程资料以及人力资源。

借助以上路径,可以发挥高校社团种类繁多、专业性强、灵活性高的优势,开设国学诵读、古诗词品鉴、书法赏析等兴趣课程,帮助中小学生积累国学知识,通过“浸入式”学习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这不但可以有效减轻教师负担,还能发挥大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3. 创新活动形式

高校社团进入中小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要发挥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的活动,克服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些弊端。

经典诵读。以中国古典诗词和古代散文为主,依据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特点,制订情景诵读方案。在引领诵读前,高校学生依托所学专业和社团性质,选取合适的诵读内容并进行讲解,使参与者能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入情景诵读。着眼“熏陶”,注重“感悟”,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注重理解诗意,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文人的情趣与心境,使学生熟读成诵、耳熟能详。

传统文化文艺展演。民乐合奏、汉服展演、舞台剧、古诗词吟唱等传统文化艺术活动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参与度高、趣味性强。高校民乐类、话剧类社团、传统文化类社团成员可以共同合作进行技能指导、节目编排,避免出现学生完全自娱自乐、重形式轻内容、排演效果差等情况。

仪式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简单的传统仪式教育,是使学生深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实际讲解和示范过程中,会更加注重讲解传统礼仪中合理的部分,不强调烦琐、腐朽的礼节,更注重传统礼仪对千百年来中国人格塑造的意义,强调其背后所含的深层文化内涵。

知识性内容讲授。活动的开展需要理论的支撑,知识性内容的讲授是开展活动和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前提。可通过集中讲授、日常讲座、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多层面、多角度、持续性地开展高校社团与中小学校之间的交流活动,将传统文化知识有针对性、创造性地整合起来讲授,实现课堂联动。结合一些活动的讲授,能够使传统文化知识更好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助力学生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参考文献

[1]吴冬玲.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产品设计[J]. 工业设计,2011(11).

[2]杨瑞森.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题: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几点体会[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

[3]程红艳,周金山. 传统文化复兴与教育中国化的探索[J]. 教育科学研究,2018(3).

[4]杨启慧,罗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乱象及其破解[J]. 教学与管理,2018(8).

[5]王运东,谢媚帆. 高校学生社团在弘扬民族文化中的作用[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3)

作者:于小雷 孙宏业 王鹏

上一篇:审计学课程质量完善分析论文下一篇:中国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