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发展对策探究论文

2022-04-25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给大连市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带来重要的历史机遇,也带来了诸多挑战。本文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大连市绿色海洋经济的发展机遇以及挑战,提出了大连市绿色海洋经济的发展转型路径:构建“生态+”绿色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加强海洋生态技术创新、推进海洋环境资源市场化、优化绿色金融创新与供给、加强海陆统筹建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洋经济发展对策探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海洋经济发展对策探究论文 篇1:

海洋经济特征及发展路径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建设,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海洋经济的开发。在新世纪的海洋开发浪潮中,机遇与挑战同时存在。我国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其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更加需要通过积极合理的手段促进海洋积极的发展,让我国海洋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重大优势。基于此,本文对海洋经济特征及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能够有效促进海洋经济建设的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海洋经济;经济特征;发展路径

前言

中国经济的发展从传统经济的发展进入到新型经济的建设,各个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战略发展目标,构建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我国在发展新型经济过程中,不断探索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业、信息网络等等产业,并取得较好的成绩。而与此同时,海洋能源产业、海洋材料化工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等等也成为沿海省份和城市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探究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态势,探究扶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新路径,让中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

一、海洋经济概念

早期国内普遍认为海洋经济就是与海洋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比如海洋生物资源的生产交换等。这种观点缺乏全面性,因为其不包括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的活动,也漏掉了一些与海洋間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也赋予了海洋经济新的概念,其主要划分为三个层次:狭义海洋经济、广义海洋经济、泛意海洋经济。狭义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所形成的经济海洋资源包括海洋水体和海洋空间。广义海洋经济是指包括与海洋资源相互产生上下接口的对应产业,还有陆海通用设备制造等在内的海洋开发提供便利条件的经济活动。泛意海洋经济是指与海洋相连接的海岛内陆上的产业、沿海内陆的内核经济,包括海岛经济和沿海经濟。随后国务院颁布了官方的海洋经济的概念,其是指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海洋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因此,国内海洋经济的概念主流观点就是指与海洋相关的经济内容,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相关都称为海洋经济。

二、海洋经济特征

1.资源依赖型特征

海洋是不同于陆地的资源载体,其有着独特的性质,相比陆地而言海洋系统受到破坏或者污染将很难进行回复或治理,所以在开展海洋经济之前就应该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确保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个国家的海洋经济对海洋区域有一定的依赖性,如果没有海洋区域,那么海洋经济就不存在,所以海洋区域的大小决定着海洋经济的潜力,海洋区域越大,所拥有的海洋资源海越大,海洋资源质量越高,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所以海洋经济的发展对海洋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

2.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高风险特征

现代的海洋经济产业分为两大类:像海洋造船和运输,港口发展业这样的传统产业,这些传统产业不断进行结构改变,组织创新和管理升级,如今有了新的变化,展现出新的面目。还有一类向海洋油气业、海洋能源业等的新型海洋产业,其则是依靠高薪科学技术为基础开发出来新型海洋产业。但是无论是传统的海洋产业还是新兴海洋产业都作为海洋经济的核心内容,帮助海洋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由于海洋技术开发的增加,导致资金投入不断增多,给海洋经济带来了高风险。此外发展海洋经济还有其他方面的风险,比如创新失败导致高投入没有达到预期回报的风险,再就是不可抗力因素所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海啸、飓风、赤潮等海洋自然灾害,还有地震带来的损失。随着全球的气候变化,环境压力逐渐加大,更多的自然灾害发生,加大了海洋经济发展的风险。因此,在发展海洋经济时,要充分考虑风险防控、规避、防范等方面的问题,强化此方面的课题研究,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

3.国家主导型特征

目前我国海洋资源的控制权都在国家手中,但是国家又不能直接的进行海洋资源的开发和经营,所以必须转接给个人或者地方政府来开发和经营,所以在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需要合理的分配和利用。然后政府部门作为监管部门,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起到一个监督和主导的作用。为了促进海洋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海洋管理部门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职能,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生态破坏、损坏海洋经济健康发展等。因此,不断完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体制,才能确保海洋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国家的制度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对海洋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路径

1.海洋资源开发,优化产业布局

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相对于国际上发达国家还很落后,所以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合理规划开发海洋资源,全面优化海洋产业布局。首先,从从海洋经济概念的辨析入手,分析海洋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特点,探求一种能够合理开发海洋资源的方案,规划好未来5年甚至10年的海洋资源发展计划。其次,对目前的海洋计划进行改革,解决海洋发展计划中与环境保护矛盾的部分,致力于统一一个发展目标,优化海洋产业的整体布局,不能因小失大。最后,提高国民对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为我国未来的海洋经济健康稳步持续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2.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实现海洋跨越发展

国家的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各种关于海洋政策还不够健全,政策内容也不够完整、清晰、统一,同时也缺少创新体系和完整的体制。在海洋高速跨越发展的今天,没有创新的体系很难支撑其更快更好的发展。因此国家需要制定一套专属的策略,解决海洋经济发展、资源保护问题。把现有的技术结合最先进的理念进行科技创新,形成高效的管理体系,一方面保障我国海洋经济的长久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为以后的进阶提供重要的经验和梁海的基础。

3.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工程建设

目前我国对海洋工程的投入相当不足,因为海洋经济的技术要求国家必须加大对海洋科技和工程研究的投入,才能奠定海洋经济的科技基础,保持其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为保证国家在重点海域进行海洋方面的投入,可以设立专项海洋研究资金,加大提高在海洋领域的投入研究力度,重视研究项目,由浅至深不断探索研究。当然对目前研究形式比较落后的中国,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来引入人才,提高其相应的福利待遇,促使其致力于海洋科学的研究开发。

4.启动海上安全战略,优化海洋经济服务

海上安全关系到我国海洋权益和海洋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海洋面积将近300万平方海里,许多岛屿与海域受到邻国的侵扰,相当一部分的海域已经收到国外的分割或实际控制,所以我国必须加强海上军事力量的建设,保护我国海洋权益不受侵害。因此,目前国内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加强保卫我国海洋权益和海洋经济发展,海上运输安全战略应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中国应当一方面严厉打击海盗,一方面强调整合区域资源,加强各国务实合作,共同打击海上犯罪行为,在保证海上环境安全的基础上强化海洋经济建设。

结语

加快海洋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海洋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要求。现代化海洋经济的发展要积极探索新的路径,创新国家海洋政策,坚持合理、科学的海洋资源开发,注重对海洋的开发和养护,让海洋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保证我国经济的发展可持续进行。

〔参 考 文 献〕

〔1〕秦月,秦可德,徐長乐.流域经济与海洋经济联动发展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11):1405-1411.

〔2〕刘大海,葛佳敏,纪瑞雪,李晓璇.中国沿海和内陆高技术产业发展差异及变化趋势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01):14-20.

〔3〕张永波,辛峻峰,王继业.山东省游艇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03):14-19.

〔4〕滕欣,徐伟,董月娥,胡恒.区域承载力与海洋产业集聚的动态效应——以天津市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01):27-32.

〔5〕王双,张雪梅.沿海地区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以天津为例〔J〕.理论界,2014,(11):35-40.

〔6〕狄乾斌,高群.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11):74-78.

〔7〕王显丽,姜国强,王君丽.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04):107-112.

〔8〕孙瑞杰,杨潇,于保华.国家与沿海各地区海洋经济发展预期比較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02):77-79.

〔9〕孙才志,李欣.基于核密度估计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动态演变〔J〕.经济地理,2015,(01):96-103.

〔10〕洪伟东.海洋经济概念界定的逻辑〔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10):97-101.

〔11〕滕欣,董月娥.海陆经济竞合协同演化模型及策略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09):90-95.

〔12〕李彬,韩增林.辽宁省海洋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评价〔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04):93-97.

〔13〕张少峰,张春华,邢素坤.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04):103-106.

〔14〕蔡先凤.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安全保护:重大挑战与制度创新〔J〕.法治研究,2012,(10):108-116.

〔15〕刚晓丹,韩增林,彭飞,等.陆海统筹背景下的沿海地区经济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异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04):19-26.

〔16〕陈艳丽,王波,王峥,等.在环境约束下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01):21-26.

〔17〕刘堃,刘容子.欧盟“蓝色经济”创新计划及对我国的启示〔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01):64-68.

〔18〕王会军,韩增林,林晓.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02):85-89.

〔责任编辑:孙玉婷〕

作者:侯斌

海洋经济发展对策探究论文 篇2:

“一带一路”背景下大连市绿色海洋经济的发展转型路径研究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给大连市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带来重要的历史机遇,也带来了诸多挑战。本文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大连市绿色海洋经济的发展机遇以及挑战,提出了大连市绿色海洋经济的发展转型路径:构建“生态+”绿色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加强海洋生态技术创新、推进海洋环境资源市场化、优化绿色金融创新与供给、加强海陆统筹建设。本文旨在有效拓展大连市海洋经济发展新空间,促进大连市绿色海洋经济的可持续、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大连市;海洋经济;绿色海洋经济;发展路径

本文索引:张宸瑜,张云霞,刘明.“一带一路”背景下大连市绿色海洋经济的发展转型路径研究[J].中国商论,2021(19):-009.

1 提出问题

“十二五”期间,大连市的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成为大连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十三五”期间,在“一带一路”及我国经济调整加深及东北地区再振兴的大背景下,大连市海洋经济的发展应当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推进大连市海洋经济发展转型。“一带一路”是大连市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历史机遇。大连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一带一路”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枢纽,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因此,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在更多领域、更高层次的合作,有效拓展大连市海洋经济发展新空间。

2 “一带一路”背景下大连市绿色海洋经济的发展机遇

2.1 国家战略的高度支持

自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有超过60个国家加入其中。“一带一路”总线路的一端是中国领头的东亚经济圈,另一端是发达的欧洲国家组成的经济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市场、资源、劳动力等优势,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给大连市绿色海洋经济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历史机遇。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因此,大连市绿色海洋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支持,具有明显的战略优势。

2.2 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禀赋

大连是一个因港而生、因海而兴的城市,海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丰富的海洋资源禀赋给大连市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大连市许多临港、临海工业区的建设初具规模,充分彰显了海洋色彩。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大连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禀赋,能够为绿色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源优势。大连市海域辽阔、岸线曲折、三面环海,海洋资源总量是整个辽宁省沿海城市之首,具有巨大的开发

潜力。

2.3 良好的海洋产业形态

海洋经济是大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与特色。近年来,大连市一直在深入挖掘海洋产业的发展潜力,长期将其视为经济增长的重点领域。大连市贯彻实行《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还制定了《大连市海洋功能区划》,加强对大连市诸多高校优势创新资源的整合,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与开发,形成了一批诸如大连海洋渔业集团等拥有科技创新能力,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技术龙头海洋企业。与此同时,大连市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渐合理,进一步巩固了大连市海洋第一二产业的优势地位,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在逐渐上升。另外,大连市海洋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国际运输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并且形成海陆联动发展的重要动脉,为大连市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3 “一带一路”背景下大连市绿色海洋经济的发展挑战

3.1 金融支撑较为薄弱

目前大连市对海洋产业的相关金融支持缺乏法律保障,使得各金融机构投资海洋产业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制度保障。由于海洋产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也就使得保险行业对海洋产业相关保险产品的开发较少。另外,涉及海洋业务再保险机制不健全,不能够有效地分散保险公司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涉海保险规模的扩大。加之相关监管部門为了降低整个资本市场的风险,提高了上市企业的要求,使得部分涉海企业难以从资本市场中获得融资,只能通过商业银行满足融资需求。

3.2 信息管理体系不健全

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对社会生产与生活产生了诸多影响,也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加强信息服务体系是全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信息化建设,将与我国实施的大数据、智慧城市、宽带中国等政策一道,为我国互联网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大连市缺乏专业机构收集整理和分析境外市场信息,导致许多涉海企业缺乏了解信息的正规权威平台。同时,大连市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收集整理企业发展状态、营商环境以及合作意向并对外宣传的平台,导致外界难以系统性了解当前大连市的海洋产业,也就使得大连市诸多涉海企业错失合作良机。

3.3 港口物流与城市发展协同程度低

近年来,大连市港口的进出口与港口的物流发展呈反向增长状态,使得港口物流与大连市城市发展的协同程度较低。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海上丝绸之路”必将给大连市港口物流带来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如果仅将发展的目光聚焦于港口,而忽视港口与城市之间的互动与协同,就难以促进大连市整个经济的发展。

4 “一带一路”背景下大连市绿色海洋经济的发展转型路径

4.1 构建“生态+”绿色海洋经济发展模式

海洋经济的发展依托于以传统的海洋自然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为主的资源型海洋产业,发展基础和构成主体是在海洋不可再生资源生产、加工等活动基础之上形成的海洋产业体系。按照产业结构理论以及创新升级理论,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就是对传统的海洋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及优化创新,也是有效促进大连市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驱动力。大连市绿色海洋经济发展转型的本质,是全面推进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绿色生态为导向,进一步促进资源型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基于“生态+”融合理念来创新大连市绿色海洋经济发展模式,从国家层面构建与完善绿色发展体系,达到突破海洋生态困境的目的。“生态+”融合理念有助于释放大连市绿色海洋经济的发展潜能,促进大连市海洋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水淡化等绿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逐渐引导大连市海洋经济从资源型、粗放型的模式朝着生态化、绿色化以及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4.2 加强海洋生态技术创新

绿色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离不开海洋生态技术的创新,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进一步落实《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通过绿色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促进大连市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约型、生态型的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海洋产业的低碳化、绿色化是绿色发展理念在大连市海洋经济领域的具体实践与集中体现。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大连市绿色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应当以高新技术为基础,加强盐化工、重化工等传统产业以及工艺流程的改造与升级。此外,还应当从技术创新视角出发,推进新兴绿色产业的培育与创新,例如,加强海洋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相关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推进大连市海洋产业结构朝着协调化、绿色化和高端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进一步加强海洋绿色科技创新。通过科学技术为大连市海洋传统产业的升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重塑大连市绿色海洋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大连市绿色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应当以绿色科技创新为依托,注重绿色产业核心技术以及海洋环保新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加大对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海洋生物技术等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尤其是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视野与优势,加快与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推进与环境修复、海洋资源绿色开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相关核心技术的引进与消化,不断积聚大连市海洋绿色科技创新要素,为海洋经济的绿色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动力。

4.3 推进海洋环境资源市场化

加强对大连市海洋环境资源的市场化,对于调动社会参与海洋生態保护的主动性大有裨益,对于强化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具有积极作用。在推进大连市海洋环境资源市场化的过程当中,充分激发涉海企业的创新活力,发挥涉海企业的发展潜力,增强涉海企业的绿色发展意识,加强技术创新以及绿色海洋产品创新,通过市场的导向作用,提高大连市绿色海洋产品的供给质量与效率。

4.4 优化绿色金融创新与供给

绿色金融是大连市海洋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助推器。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大连市海洋经济的绿色转型,需要进一步加强绿色金融创新与供给,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制度层面,加强绿色金融相关制度以及政策保障。具体而言,可以通过绿色融资担保以及绿色信贷贴息等政策激励方式,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以及保障功能,引导社会资本流入大连市海洋经济领域。第二,产品层面,应当进一步加强绿色金融服务以及产品的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大连市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现实要求,加强海洋绿色金融产品的开发以及创新,为大连市绿色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供给。第三,业务层面,应当逐渐加强绿色金融与海洋绿色产业的合作,进而促进绿色金融与大连市海洋经济的深层次融合。加强产业融合对接平台的创新及长效合作机制的创新,能够为大连市海洋经济绿色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具体而言,建立健全大连市海洋绿色企业信息对接清单以及重点项目库,能够提高绿色金融服务精准度,进一步加强产业融合对接平台的建设,积极引导绿色金融资本,为大连市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4.5 加强海陆统筹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能够促进大连市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可以促进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的联动发展。因此,大连市应当在充分利用天然的地理优势以及海洋资源禀赋的同时,朝着腹地依托型口岸转型,加强海陆互动,实现东北亚的高效联动。例如,通过完善“辽海欧”“辽满欧”“辽蒙欧”三条国际运输大通道,逐渐形成以跨境物流为方向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同时,根据海陆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机制,构建以大连市海陆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引导海洋产业链的延伸,实现海陆产业的有效对接,进而形成纵横交错的海陆产业联动产业网络,实现海陆产业结构的协同升级。

5 结语

目前,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正处于瓶颈期与转型期,“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东北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大连市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连接亚欧大陆桥与关内的重要枢纽,因此,加强对大连市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本文探讨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大连市绿色海洋经济的发展机遇以及挑战,提出了大连市绿色海洋经济的发展转型路径:构建“生态+”绿色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加强海洋生态技术创新、推进海洋环境资源市场化、优化绿色金融创新与供给、加强海陆统筹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与大连市沿海经济发展以及东北腹地发展充分结合,更加有利于大连市海陆产业的联动发展以及“生态+”绿色海洋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参考文献

刘畅,盖美,王秀琪,等.大连市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2):4-5.

朱婵,杨伦庆.广东落实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若干思考[J].当代经济,2020(6):31-33.

张吉东.渤海湾发展蓝色海洋经济“生态对策”[J].农家参谋,2020(11):197.

陈美伊.新时代海洋金融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J].区域金融研究,2020(5):55-59.

侯磊.我国东北地区海洋经济的区域协同发展探究[J].知识经济,2020(10):8-9.

徐胜,张双,唐佳婕,等.绿色金融促进海洋经济绿色转型的驱动效应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25-39.

李博,田闯,史钊源,等.辽宁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空间特征及影响要素[J].地理科学进展,2019,38(7):1080-1092.

Study on the Transformation Paths of Dalian’s Green Marine Econom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Liaoning Ocean and Fisheries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ZHANG Chenyu  ZHANG Yunxia  LIU Ming

作者:张宸瑜 张云霞 刘明

海洋经济发展对策探究论文 篇3:

广西海洋科技竞争力分析、前景及对策研究

摘 要:基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广西海洋发展情况及规划要件,以及《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运用文献综述法等对广西海洋科技水平的现状做出总结与评价,关注向海经济动向,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东盟等相关政策,利用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指标等对广西海洋科技发展前景做出综合评价,分析影响当地海洋科技竞争力的因素,以及对广西海洋科技竞争力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海洋科技;广西;竞争力;“一带一路”;向海经济

本文索引:龚旋,米先艳.<标题>[J].商展经济,2022(07):-129.

我国毗邻太平洋,海岸线绵长,沿海地区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这几十年,其着重点主要在于陆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丰富的海洋资源有所忽视,但其实不然,海洋与陆地同样重要,应好好利用我国本就丰富的海洋资源,发挥海洋资源的固有优势。

广西是我国离东盟最近的出海口,海岸线长达1600多公里,海域面积多达40000多平方公里,海洋资源丰富,港口条件也十分优越,区位优势明显。2021年出台的《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提出使海洋经济成为推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把广西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区域影响力的海洋强区。

若要提高海洋资源的利用,就不得不提到海洋科技竞争力,目前,对于海洋科技竞争力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Chen Zhang(2019)研究发现海洋与科技之间相互联系的基础因素。因此,将广西海洋科技竞争力独立出来进行专门评价和分析,对各地区认识本地海洋科技竞争力的地位,制定有效的海洋科技发展战略和对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学者在海洋科技竞争力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王波、韩立民(2017)基于VES模型探索探究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王艾敏(2016)对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协调互动机制进行研究,发现目前无法达到理论上两者相互促进的良好结果,同时说明我国的海洋经济和海洋科技并未发挥出较大的协调能力。于思浩(2013)结合十八大报告会议,研究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下的政府海洋管理体制并提出建议。殷克东、卫梦星通过熵值法、灰色关联分析、PCA、AHP等方法分别构建了测度模型, 研究中国海洋科技发展变迁的关键因素及其内在关联效应。李仁君(2012)对海南省海洋产业竞争力进行现状评价和综合评价。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同样,海洋科技在现代海洋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关键的基础性角色,它对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基于目前对海洋科技竞争力的研究基础上,本文的关注点在广西地区的海洋科技竞争力,在各种利好政策的引导下,广西地区将如何发展海洋经济?将如何提升海洋科技竞争力水平?海洋科技的前景是否具有期待性?

1 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1.1 广西海洋科技水平发展现状

广西对于海洋发展及开发一向是极为重视的,从20世纪的90年代就有了“广西海洋开发规划”的文件出台,尤其是2021年出台的相关政策,比如广西组织编制了《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广西向海经济发展战略规划(2021—2035)》这两个关于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文件,为进一步优化海洋空间布局和海洋产业结构,谋划一批重大改革事项、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这个文件指出在“十四五”期间,要大力完善广西海洋治理体系,以及提升广西海洋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使向海经济成为推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根据既有的学者研究,张少丹(2019)发现广西海洋科技发展存在经费不足、成果产出较少、海洋科研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舒银燕(2020)研究发现“十三五”以来,广西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但仍存在海洋科技创新主体能力储备不足、研发投入不足、海洋科技人才培养能力滞后等问题。以上两个学者的研究结果共同表明广西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研发投入不足,这就包含研发成本、研发可供资金等;二是研发成果不足,这就包含研发的创新能力较弱、产出较少等;三是研发人员人数及素质问题,这方面既包括从事海洋研发的科研机构与人数问题,也包括这些研究机构与科研人员本身的科研创新能力水平。

综上所述,虽然广西从20世纪起就关注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迄今为止,广西海洋研究仍然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由于重重问题的存在,导致目前广西海洋科技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准,在全国仍处于落后位置,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不足、开发程度不够、海洋科技人才储备不足,海洋科技竞争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1.2 广西海洋科技水平发展前景

“一带一路”近些年始终是热点话题,作为连接国内外的丝绸之路,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无论是陆地的丝绸之路还是海洋的丝绸之路,我们都应两手抓,如此才能发挥“一带一路”的最大效益。近些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当前更好发挥交通运输支撑引領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意见》《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等政策等陆续出台,为“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广西作为“一带一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的定位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另外,广西从古至今与东盟存在源远流长的深厚情谊与经济合作,比如近期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落下帷幕,本届博览会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中国—东盟创新共同体”为主题,东盟各国政要齐聚一堂,共商发展,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合作成果。大力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提高对广西海洋资源的重视,广西海洋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潜在力量,应顺应历史潮流,为构建广西—东盟的新发展格局做好准备。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十四五”规划等相关文件表明:“十四五”期间,广西将紧紧立足于“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国家发展需要,着眼于广西区位优势、资源储备、产业基础和科技力量,按照 “陆海统筹、协同发展”“产业集聚、融合发展”等基本原则,以海洋经济为依托,大力发展向海经济。

综上所述,广西将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多方有利政策的出台,广西海洋科技水平必然会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提升,关注广西海洋科技水平的提升是重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由之路。

2 影响广西海洋科技竞争力的因素

2.1 当地的经济实力

虽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要发展海洋科技,必然与当地的经济实力有着密切联系,科技的发展需要资金与资本力量的扶植。当海洋科技成长于经济土壤优渥的大环境时,海洋科技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必然会处于优于经济土壤劣质的地区。广西想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水平,第一要义就是要关注自身GDP增长,发展好经济才能成为科技发展的助力,在利用当前有利政策着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营造一个培养海洋科技人才和发展海洋科技的大环境,为广西向海经济的未来奠定基石。

2.2 科研水平与人才

科技竞争力的竞争核心就是人才,该地区原有的科研水平是基础,一个地方固有的海洋科技人才、科研机构与海洋科技竞争力的提升息息相关,增加海洋科技投入(比如R&D经费等),打造好科研的土壤环境,吸引优秀的科研人才,对于海洋科技竞争力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图1所示,海洋科技的产出与海洋科技投入息息相关,投入产出效率可以用来衡量科研效率。一般而言,效率指标在竞争力的评价中应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科技产出相对于科技投入而言,具有或长或短的时滞效应,许多科技投入并不能很快就见到直接效果,特别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更是如此。因此,培养海洋科技人才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要统筹考虑、长远规划,合理分配海洋科技投入,提高海洋科研的投入产出效率,从而推进海洋科技的产出,抓住提高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是提高广西海洋科技竞争力的关键。

2.3 军事实力

我国包括领土、领空、领海,海洋往往是保卫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许多战争都发生在海洋上,因此在国外许多临海等地区或者国家,十分珍惜和依赖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上的军事科技能力与我国领海安全息息相关,每个地区领海的军事实力与海洋科技密不可分,领海军事实力强的地区必然拥有先进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积极研究海洋科技,能为增强军事实力锦上添花。

2.4 外部因素

由于历史原因或其他外部因素,目前广西整体经济在全国仍处于靠后的位置。广西之前更为重视陆地经济,效果一般,应对陆地经济与海洋经济一视同仁,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陆地经济需要得到大力支持和发展,陆地经济的发展会促进海洋经济的开发利用,两者互为唇齿才能为海洋科技研究构建坚固基石。

3 建议与对策

3.1 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海洋污染防控

目前国家倡导“绿色经济”“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广西在发展海洋经济、开拓海洋资源的同时,更应该积极推进海洋生态的保护和修复,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筑牢沿海绿色生态屏障带,只有将开拓海洋经济与环境保护维稳做到有机结合、相互统一,这样海洋经济才能持续稳定得到新发展。

3.2 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拓展海洋经济新空间

关注发展自身,从横向比较来看,广西应积极学习其他地区发展海洋经济的成功经验,积极与海洋产业、海洋科技发展好的地区进行交流与学习,将自身的陆地经济与海洋经济积极融合,相互促进。同时,从纵向发展来看,广西可以关注与海洋产业相关的其他产业,积极拓展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的新空间,将海洋产业规模化、系统化、链条化。若能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做到两手抓,拓展广西业务范围、提高广西合作平台的高度、发展具有广西特色的海洋经济指日可待。

3.3 加快海洋文化高质量发展,关注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因此,在提高广西海洋科技竞争力的过程中,关注海洋文化软实力对于加强广西海洋文化高质量发展也是重要举措,比如积极提高海洋文化软实力打造广西海洋文化特色品牌。“十四五”期间,广西要大力提升海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将向海经济发展成推动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海洋强区,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之梦”贡献海洋力量。

3.4 提高群众对于海洋经济发展的意识,从娃娃抓起,积极培养海洋科技人才

广西应不断加强海洋思想的宣传教育工作,比如可以关注海洋延川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一次性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海洋特色文化宣传活动;举办普及相关海洋知识的教育讲座;开办与海洋经济相关的专业,提高海洋人才的专业度培养等,以上相关举措可以提高本土对海洋经济开发的重视、对培养海洋人才的强度,为未来广西海洋科技的拓展提供储备力量。

参考文献

舒银燕,谭顺平.广西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分析及提升对策探讨[J].时代经贸,2020(22):91-92.

张少丹.广西海洋科技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9):294-295.

李世泽,甘日栋,李桂森.加快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研究[J].桂海论丛,2017,33(2):49-56.

王双.我国海洋经济的区域特征分析及其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2012,32(6):80-84.

王泽宇,刘凤朝.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5):42-47.

李晓光,崔占峰,王少瑾.蓝色经济区城市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2):60-64.

谭晓岚.论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理论框架、影响因素[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27(7):67-71.

白福臣.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6):159-160.

伍业锋,施平.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科技竞争力分析与排名[J].上海经济研究,2006(2):26-33.

王波,韩立民.中国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沿海11省市的面板门槛效应回归分析[J].资源科学,2017,39(6):1182-1193.

王艾敏.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协调互动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8):40-49.

于思浩.中國海洋强国战略下的政府海洋管理体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作者:龚旋 米先艳

上一篇:政府财政法律控制研究论文下一篇:阿尔茨海默病护理指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