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审计工作思考和建议论文

2022-04-22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成为各个行业关注的焦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使财务审计工作更高效、快捷,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提醒传统审计模式应及时改革,仅依靠传统的线下审计早晚会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我国企业审计工作应该在哪些方面寻求突破,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成了研究热点。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财务审计工作思考和建议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财务审计工作思考和建议论文 篇1:

强化财务审计对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

摘 要 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提升,使得全国都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农村地区也是如此。经济是一切发展的基础,财务审计工作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强化财务审计机制,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是当今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但现今我国农村地区在财务审计中存在着多种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对于强化财务审计对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浅谈在农村财务审计出现的实际问题,探讨强化农村财务审计机制的措施,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财务审计;农村;财务管理

1 强化财务审计对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保障国家政策的落实

国家大政方针的实施要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对于农村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都需要进行财务的审计与规划。强化财务的审计工作,能够避免出现严重的错误和不必要的财政支出,减少国家和农民的损失,同时将财物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从而保障农村人民的利益,使得国家的政策方针能够真正地作用于民,利于民,进一步完善农村财务的管理。

1.2 有利于财政情况的公开,加深与民众的联系

强化财务审计,使得财务的使用情况更加合理合法,更加贴近于农民生活的所需所用,可以切实地保证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并对村民宣传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从而让村民更加明晰自己的收支情况,帮助村民更好地打理家庭的财产。与此同时,财政审计对于财政的使用进行了调查与审理,可以保证财务使用的准确性,使财务的具体情况向村民进行公开,使村民对于村内的财务收支有所了解,不仅保障了自身的利益,还使得村民与村干部之间加强了交流,加深了双方之间的联系,从而更方便开展村内的财务管理工作[1]。

2 农村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完善的审计制度

1994年8月31日,我国颁布了《审计法》,规范了我国审计工作的流程。经过多年的实施,其中部分条款已经不适用于现今的情况,于是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于《审计法》中的34项条文进行了修改。但在现今农村中,农村财务审计没有按照审计法的条款进行,使得农村的财政审计工作无法可依。在审计工作过程中,监督工作进行的不到位,力度不足,尤其是在一些陈年旧账的问题上,无法进行快速准确的调查取证工作。同时,在大多数的农村中,审计监督的工作是由村干部来负责,当审计工作中出现的失误涉及村干部自身时,出于对于自身利益及安全的考虑下,会对相关的资料进行销毁等,使得审计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另外在审计处理过程中,还存在不按规章法律的相关条款办事,将审计工作的正常程序不断消减的现象,使得审计工作的有效性降低,降低了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也使人们对于财政审计失去了信任。

2.2 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问题

近些年来,国家对于农村地区的财务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视,但由于农村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较低,专业知识不牢固,许多审计的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使得审计工作在实行的过程中错漏百出。这几年,国家为了解决人才问题,积极向全国各大高校征集义务赶赴农村当村官的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其中不乏具有专业财务审计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但所占的比例过小,对于改善整体的审计工作没有大的影响。

2.3 经费问题

经费是影响审计工作进行的主要现实问题之一。农村当地对于财务审计没有明确的概念,上级政府部分对于农村审计工作的忽视,使得审计工作无法得到及时的宣传,审计人员的培训与知识的再次获取都受到了影响,从而降低了审计工作工作效率,减缓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实施。

3 强化农村经济审计职能的相关建议

3.1 加强农村经济审计立法的步伐

针对目前农村审计工作有法不依的现象,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的相关法律,加快农村经济审计立法的过程,以此来明确经济审计工作在农村发展中的实际地位。在这样的过程中,其重点是需要通过国家所制定的法律体系来发挥出农村经济审计的实际作用,同时需要注意经济审计工作中的监督作用。通过经济审计立法,使审计的方法和流程趋于规范化,同时也可以保证审计的结果处于公正公开的地位,在审计结果出来之后,需要根据相关的责任制度,对于其中有违法乱纪行为的人员,要严肃处理[2]。

3.2 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

审计工作的进程不断加快,新知识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村内与上级政府应重视对于审计人员的能力提升问题,应为审计人员提供定期的学习与培训,为审计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为审计人员的成长提供便利,同时还可以与其他村子或是上层的审计专业人员多进行技术上的交流,开展技能交流大会、资源分享小组等形式的活动,让审计人员之间能够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量,从而增加自身的专业性,更好更有效的进行审计工作的开展。

3.3 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1)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在聘任审计人才的过程中,部门应提高招聘要求,选择一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能够对于新事物快速的学习与掌握,加快培训部门的培训进度。在分配工作岗位时,还必须明确其职责范围,并提出严格的扫盲要求。2)加强日常工作管理[3]。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审计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实施人事审计。人事审计系统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定期审查和评估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对于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效率进行记录,并且整理在案。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容易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对于错误的地方进行记录和改正,方便对于后期进入工作的人员进行教育。

3.4 加大農村经济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

农村基层干部需要提高对农村经济审计的重视程度,同时结合相关部门,加强对经济审计工作的宣传,使基层群众能够深刻认识到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能,并且使其明白审计结果与自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充分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同时,也能够扩大审计工作的影响力。在经济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已经深入到基层群众当中后,审计结果的执行情况也会相应的得到改变,在出现违法乱纪的情况下,能够较为顺利执行审理结果,以此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丽.强化财务审计机制对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思考[J].山西农经,2018(3):45.

[2] 肖入熙.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及其优化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5.

[3] 程雅珺.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村财务监督问题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胡幸福

财务审计工作思考和建议论文 篇2:

企业财务审计信息化的思考与探析

【摘 要】近年来,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成为各个行业关注的焦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使财务审计工作更高效、快捷,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提醒传统审计模式应及时改革,仅依靠传统的线下审计早晚会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我国企业审计工作应该在哪些方面寻求突破,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成了研究热点。该文章首先分析信息化优势给企业财务审计带来的机遇,其次结合当前审计信息化的问题、风险、挑战,提出解决对策、途径及优化方案,为信息技术在财务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部审计;财务审计信息化;审计流程;信息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业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信息技术已成为发展审计产业、开展审计工作的重要工具。审计人员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管理工具(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开展审计工作,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全面收集和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目前常用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大多以验证程序为对象,是面向系统的。此外,还有面向数据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也称为电子数据审计,主要侧重于对电子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是我国审计信息化的重点,它不直接查询、分析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而是将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拷贝到审计单位的计算机上,再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从而发现审计线索、审计要点,获取更全面的审计证据。

“审计信息化”将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运用于传统审计业务中,改善传统业务流程,并由此诞生相关新技术。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块链审计”“云计算和云审计”“大数据审计”和“人工智能(AI)审计”4项技术上[1]。此外,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云计算为特征的新兴技术“大智移云”也是研究焦点。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提醒传统审计模式应及时改革,在现场审计无法进行时,如何进行线上审计成为当下的研究焦点。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一部分企业进行现场审计,突显了现场审计的优势,但暴露出一些问题,推动了线上审计的发展。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也高度关注电子数据分析技术。可见,如何全面实现电子数据审计,审计工作中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让审计工作跟上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是目前国内外审计领域关注的重点。

1 审计信息化的优势及信息化为审计提供的机遇

1.1 企业内部审计转型,建设企业信息化高效管理审计平台

传统审计模式存在效率低、系统性差、审计信息失真、主观因素占主导地位等问题。随着审计数据的增加和电子化管理,传统审计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审计的需求。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审计工作可以利用数据库等软件,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规范地完成大量的数据采集、预处理、分析、证据收集、编制审计报告等审计工作。

企业内部审计是以企业整体为审计范畴,需要各个部门协调合作,不能局限于某一部门或环节。企业内部审计的转型与升级过程中,财务审计信息化具有高效、全面、高质量等优势。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审计人员能够快速获取大量、精确、全面的数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发展进行更精准的分析。

1.2 审计证据更充分,审计结论更有效

获取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利用信息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是电子数据审计的重要方式。在电子信息化环境下,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数据更全面、更精准,审计单位可以利用SQLserver等大数据软件,建立集中统一的数据库平台,将各个部门的数据载入该平台,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传统审计方法得出的结论多数是主观判断、人为决定。但是在大数据时代,运用各种财务软件进行审计得出的结论是以收集到的数据为基础,采用建模、电子分析等方法,结论更客观、更具科学性。

1.3 更多数据分析技术可供选择

审计信息化需要将审计方法、审计理论、审计思想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发展更加智能化的技术,如图像识别技术(OCR)在电网企业审计现场的应用,实现现场取证纸质文件的电子化、结构化,对文件合规性进行在线评审,对智能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基于OCR技术的酒店住宿超标审计模型,用于识别和分析电网企业员工出差和酒店住宿的发票[2]。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实施效果显著,审计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专门用于数据分析的可视化技术也为电子数据审计提供了更多机会。可视化审计分析方法可以提高审计人员分析大量数据的效率,并帮助审计人员交互式分析数据,从而更快、更准确地发现审计线索。此外,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数据可以实现实时审计和在线审计,突破了传统审计在定时审计和现场审计方面的局限性,达到了持续审计的目的。

2 审计信息化的问题、风险、挑战及其原因

2.1 审计人员能力有待提升

在审计信息化时代,审计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还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审计信息系统日益更新,更新过程中会出现功能升级,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要求较高。所以,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大部分审计专业能力很强的员工缺乏计算机知识,或者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员工缺乏审计专业知识。尤其是在与审计、会计相关的财务系统种类多,操作日益困难的信息化时代,人才的缺失愈加明显。为解决该问题,高校大学课程应加强对审计、会计专业学生计算机操作课程的教授,在课程设计上让学生多接触当下流行的(如ERP等)财务系统,培养出更能满足信息化时代审计工作要求的人才。对于员工来说,企业应基于自己的财务信息化能力,设计员工需要学习的课程,加强相关计算财务系统的培训[3]。

2.2 审计大数据的真实性有待验证

信息化审计自动处理数据化使得會计凭证自动生成,对其进行篡改也容易做到不留痕迹,即便生成本月账单或年度账单之后才发现存在问题,也很容易对其进行修改,但同时容易制造假账,其隐患不容小觑。此外,由于信息化可塑性、可变性强,若企业高管与系统开发商合作进行舞弊,审计工作人员更难发现问题,影响数据的真实性。

科技日新月异,信息化软件也在不断升级改进,所以应加强财务信息化软件功能的健全性、严密性,避免系统滞后。同时,要指定且规范财务信息化相关流程及操作手册,降低财务数据被篡改的风险。加强监督管理工作,提拔兼具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审计能力的人才,保证系统出现问题时能得到及时解决。

2.3 审计监督标准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审计监督业务还没有完全信息化,有效性不足。人工审计监督严重制约了审计工作的效率,而目前的财务审计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造成资源浪费。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纸质资料,还要对数据进行人工分析,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容易导致人工复查、监督和记录,主观因素多。同时,与前一阶段的审计工作难以衔接,造成不同阶段工作方法和工作效率不平等的问题,浪费资源。特别是在资金预算、分析和监督方面,审计信息化程度低、审计监督效果差,将导致企业财务报告难以准确、及时生成。

建立有效的信息化审计监督标准,不仅对潜在的风险起到识别、防范和引导作用,还可降低审计工作人员所搜集到的数据的不对称率。通过数据分析、整合、处理得出的结果对经济决策更有效,而且有效的信息化审计监督标准也有助于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能力进行评估和预测。

3 相关对策、优化途径及建议

3.1 建立健全审计信息化组织机构,提高审计质量

为了应对企业信息化趋势,审计信息系统要不断完善审计系统功能。此外,审计工作要避免滞后,企业信息化组织机构的完善和控制也是促进企业信息化审计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条件。若企业能做到规范其信息化组织和日常财务工作中的相关业务流程,也能降低企业风险。

如何提高审计质量一直是审计界的热点话题,信息化环境使得会计凭证容易造假,篡改财务报表数据越来越容易。因此,审计工作不仅要面临传统审计存在的舞弊等风险,还要面临信息化环境所带来的风险。对此,不仅要提高审计质量,还要防范潜在或可见风险。由于存在舞弊、造假等隐蔽性风险,信息使用者很难根据相关信息资料做出正确决策,所以审计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4]。现代企业的财务岗已经不再是简单做账,企业内部审计也难以保证企业整体安全,因此要加强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风险防范意识,应建立实用性、预防性的企业信息化组织结构,对于可能发生的(如信息篡改、信息传输中遭舞弊等)风险,要有严格的防范意识。为此,要做好网络监督工作,企业可以将财务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等作为审计监督信息的来源,构建审计监督平台,监督该企业系统软件的授权、操作是否规范,其系统的密保性、安全性是否达标等。

此外,要建立审计监督标准,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预防和管控,为审计工作起到引导作用。

3.2 培养复合型人才

目前,人才市场缺乏既具备过硬的审计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人才。年龄稍大、专业知识牢固的工作人员,学习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难度;而真正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人更多的是从事软件开发等工作。这是因为传统财务、审计等工作不需要较强的计算机能力,仅限于简单操作及运用计算机。因此,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应培养兼具财会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人才。首先,应在大学财会专业系增加计算机课程、财务软件操作课程,使学生提前熟悉市上通用的财务软件,体会财会理论知识如何实现信息化。其次,企业应针对财务工作人员设计本企业的财务软件操作相关课程,通过分批、分组的方式,对不同年龄、不同阶段、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得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适应企业信息化所带来的改变,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实现企业价值。

当前的审计组织方式不再以小单位进行,而是以团队为基础,将之前的离散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信息共享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审计工作需要团队合作,以提升信息价值和利用效率。

3.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更先进的审计软件

财务核算工作的性质已经转向管理型,财务工作的功能逐渐强大,结构也日益复杂。虽然在市场中,通用性财务软件所占的份额比例较大,但是很难应付极具个性的新型企业,比如互联网企业。而且未来会出现更多极具特色的企业,所以会有更多企业向往于使用更符合企业特色和业务、更具独特性的财务软件。为此,通用性软件在开发时,应保证软件的灵活性,留出更多的测试通道,留下企业可以对其进行改造的空间。而且,在审计工作中,收集信息和确保其正确性一直是难点。目前,OCR技术实现了现场取证,通过扫描对纸质文档合规性进行审查、分类和整理。新冠肺炎疫情过后,会有更多的可实现线上审计的技术被开发出来,因此不仅要开发和设计出更适用、更符合当前信息技术的财务和审计软件,还要不断地引用和学习,掌握使用方法[5]。

4 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倒逼审计工作人员改革传统的审计模式。因此,开发出更多可以实现线上审计的软件及方式迫在眉睫。政府部门已经在政府审计上运用大数据进行审计。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集团公司审计部采用远程审计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6]。

可见,只有未雨绸缪才能在真正面临时代变化、环境变化时稳住阵脚,只有解放思想、采用新技术、跟进科技发展的步伐,才能为审计发展做出贡献。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很多还没有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会计师事务所濒临倒闭的风险,提醒审计工作需要未雨绸缪。因此,审计工作人员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现场审计观念,坚定大数据的步伐,形成“审计云”,实现审计全覆盖。

参 考 文 献

[1]于兰英,田书源.“大智移云”信息技术对内部审计的影响研究[J].商业会计,2020(19):44-46.

[2]黄妙红,何胜,王珏,等.OCR技术在审计现场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6):81-83.

[3]吕红兵.变危为机 推动审计方式全面转型[J].中国石化,2020(6):72-73.

[4]李洪亮.财务审计信息化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0(9):199-202.

[5]尹志彬.财务审计信息化应用创新与实践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0(16):171-172.

[6]吴修进.刍议审计风险因素及信息化审计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4):66-67.

作者:木妮然·阿不都

财务审计工作思考和建议论文 篇3:

财务会计与审计相关性发展探讨

企业的发展和正常运营是以资金为基础的,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过程中,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明显激烈。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重视企业的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至关重要,这是企业健康运行的根本保证。企业的财务工作和审计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统一范畴,但是却有着明显的不同,对于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的相关性进行思考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会计工作和审计工作是企业经营发展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这两项工作能够保证企业安全稳定的运转,能够保障企业日常活动和资金安全。财务和审计工作的目的都是以企业发展和进步为前提,为企业正常運转的基本保证。因此,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财务会计和审计的工作都至关重要,对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企业的不断发展扩大和市场竞争环境激烈程度的不断提高环境下,企业的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处理好企业财务和审计工作之间的关系,是每个企业都需要解决的问题。财务和审计工作能够保证企业安全平稳的运转,分析财务会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明确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有利于企业发展和管理。

一、企业财务会计与审计内容概述

(一)、财务会计概述

会计是对经济体的经济数据进行梳理整合分析,并取得的一种适合企业发展的信息的经济管理方式,其基本的计量单位事货币。而财务会计属于会计的一个种类,主要面向财务管理,属于财务管理工具范畴,传统的会计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准则、规章制度等作为约束条件,使用多种方式方法,将企业或者具体单位的经济往来等相关数据进行综合的整理和分析,并得出一定的结果。这种结果服务于企事业单位,用作基础数据信息,为企业和单位的运行管理等提供支持,将企业或者单位的发展作为目标,进行湿度调整,实现企业或者单位的最佳运用状态。

(二)审计概述

审计也是一种用于规范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财务方法,具有监督和检查的执行效力。审计是独立部门或者专设机构,有着专职和专业人员岗位,因此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并不是一种依附的状态,而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审计工作主要的重点在于审查,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经济行为等进行审查,对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等内容进行审查,并依据审查的结果对于企事业的运营情况进行判断和掌握。具体来说,审计又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但是审计的内容、审计的目的,审计的重点不同,根本区别在于审计的执行者不同。

(三)企业财务活动分析

企业的财务和会计工作之间是相互关联的,这种关联形成于资本主义市场时期的经济活动,经常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仍然备受企业的重视。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重要活动之一就是财务活动,可以说,财务的发展历程也是经济管理控制的一种发展过程。企业财务会计活动的一种主要工作形式是核算,核算是价值管理的一种范围,而财务活动的主体是财务人员,财务人员主要的作用是辅助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资金进行核算和管理,同时分析和整理企业经营运转过程中的财产情况。财务人员相当于一个企业的眼睛,能够将企业的财务现状及时的汇报反馈给企业的管理人员。同时能够科学的管理企业的财产,监督企业的资金流向,从而保障企业的财产安全。

(四)审计活动分析

传统意义上,财务工作的重点关注在于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有效的使得企业管理人员的需求得到各种的满足,同时得到足够的审计证据。审计的需求的一般性和审计证据获得过程的困难性等特点,对于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工作,基本上是以财务结果的审计作为主要审计内容。审计过程中,需要调取获得的众多的信息和资料都是用于补充财务结果的,审计人员通常是通过其本身的专业素养、专业知识及经验来审核出现的非正常数据,并进行初步判断,追溯财务的结果,分析是否存在重大的风险点等。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一些新兴的模式不断涌出,如以数据驱动为主的跨界模式,平台式的商业模式等,这些都促进的数据之间的融合和关联。同时云计算的技术使用,也可以帮助审计的主体将一下海量的数据信息有效的转为可靠的可信的审计证据,这种大数据时代和模式的出现,打破传统的审计主体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信息屏障,审计人员的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此外,审计的需求也开始发生变化,个性化逐渐替代一般化的审计需求,这样也是的审计类型的转型提出了高标准和要求。在大数据的环境下,审计的类型转型转为管理审计,这种审计以过程为导向。管理审计是审计人员对所审计的单位的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的审计检查、审计分析,管理审计是一种监督评价的活动。

二、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关联性分析

(一)财务会计与审计之间工作内容的相关性分析

审计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变得复杂多变,因此,对于审计人员的能力水平和业务素养等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审计人员面临着多元化复杂化的大数据情况表,需要综合考虑思考的方面都比较多,同时对于被审计方,也就是利益的相关者的利益性也是需要统筹考虑的,只有这样,才能收集整理数据的时候具有针对性,从而使得审计信息的获得保证充足性。因此可以说,企业的审计活动的基础则是企业的会计活动,审计工作中对于企业会计活动的评价和审查的直接依据则是审计活动。

(二)、财务会计和审计的工作职能关联性分析

财务会计的原则是统一管理,对于经济活动过程中进行管理,同时对经济活动进行约束和监管,对于企业经济利益等方面的实现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经济活动等方面是否符合规则。而财务的审计工作原则是独立性客观性原则,主要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结果进行合法性的审查和判断,属于事后的一种监督管理方式。财务会计工作与审计工作有一部分在职能方面具有一致性,就是对于工作的监管。但是财务会计工作的监管是审计监管工作内容的一个基础部分,实际上,在审计过程中的监管和监督对财务会计的监督又起到了一种再监督的作用。二者的监督和管理都是为了加强对于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管,从而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

(三)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之间的业务关联性分析

财务会计的业务内容和管理的基础是会计资料的真实有效性,而审计工作要求会计资料真实的基础之上,还要求财务信息的真实有效,以此来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的审计判断,从而真正的发挥审计的只能作用。在政策的财务会计管理过程中,财务会计对于财务资料要进行记账和核算,而审计要参考财务资料对财务会计工作过程进行审查和监督并进行分析和评价,两者之间都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有效性要求较高,具有一定的业务关联性。

(二)财务会计和审计之间工作的统一性分析

企业的经营活动与未来发展的良性运行基础在于会计工作和审计工作,两者之间具有一致的统一的目标,也就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障企业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下运行。会计人员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发展优势,并结合企业的理念的财务大数据等对企业进行未来发展趋势问题,从而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在企业发展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到矫正回避,这样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经营模式结构能够有效的进行优化和调整。

三、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差异性分析

(一)二者本质内涵不同

广义上,包含企业资金的具体使用和流向。审计活动需要对财务活动指定的资金使用规划进行系统分析和管理,二者其本质上具有差别。

(二)二者工作侧重点存在差异

会计活动是管理和使用企业的财产。审计工作则重在监督和评价,具体对企业财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进行监督,二者工作侧重点存在差异。

(三)二者监督内容不同

财务监督指的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日常监督,其涉及内容相对较浅,而审计工作需要監督企业涉及的所有经济活动,其涉及内容相对较深。

四、审计方法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采用审计观察加强财务会计监管

随着大数据的推广和应用,审计的需求也逐渐的增加,审计的服务也越来越以人为本,这种情况下,在审计工作的时候,就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新更多的要求,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的工作的时候,以相关需求来完成审计等工作。要及时深刻的掌握审计的目标,选择适合的审计方法来完成审计工作。在财务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对审计观察,严格的核查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化监督管理,减少责任人之间互相推卸责任等情况;同时,在企业承担财务工作的人员,也应当以审计监察的方式监控财务工作,以真实有效的证据为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服务。

(二)建立明确的具体的财务会计审计的流程

审计组织培养人员的要求要具有综合性,要以多元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为目标,能够分析复杂的数据,具有较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审计人才能够对于审计的证据的收集和分析、审计风险的辨别和预警、审计客户的交流和分析等方面,能够不断的的开展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大数据应用活动,不断的提高审计人员对于数据 深度分析和挖掘的综合能力。同时,审计团队要不断的进行优化和完善,将大数据背景下的云审计模式作为审计的主要发展模式,高效有序的建立虚拟审计团队。只有在审计的数据平台建设的基础之上,才能够逐渐的为审计人员打造共同的相似的工作环境,联系不同地点工作人员协同办公,打破空间区域的壁垒,共同完成审计工作。

通常情况下,财务会计的审计工作流程涵盖四个过程。第一是准备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保证财务顺利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过程是具体实施过程,这个过程是在第一个过程中顺利完成的情况而开展的具体的落实过程。第三过程是总结报告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形成审计报告的过程,并进行强化的监管。第四阶段,也就是审计工作终结过程,这个过程也意味着财务会计审计工作的完成和结束。相关的人员应当对这四个过程进行严肃认真的执行,并尽力降低财务审计工作的失误。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作者单位: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冯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