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世界经济论文

2022-04-16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的引擎,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和科技全球化极其重要的驱动力量,正在超越国家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体。21世纪的今天,在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的强烈冲击下,跨国公司正在经历全球性的经营战略调整,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最新发展趋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跨国公司向全球公司转型。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跨国并购世界经济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跨国并购世界经济论文 篇1:

高技术产业领域主要跨国公司发展策略研究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的引擎”,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和科技全球化极其重要的驱动力量。在信息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下,跨国公司正在进行全球经营战略的调整,重组全球各个经济体和各种经济关系。这种变化将对未来的世界经济竞争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及时把握跨国公司战略调整的脉搏和方向,制定适时的经营策略,才能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及制药、仪表设备制造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中,巨型跨国公司主宰着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方向。高技术领域跨国公司表现出以下的共同特征:规模大;技术创新能力强;全球生产一体化程度高。

一、高技术领域跨国公司发展策略的主要趋势

(一)以知识为基础,整合市场和技术,实现全球生产网络的转型

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在组织形式上主要是通过在全球生产网络(GPN)来布局和实现的,即以跨国公司总部为核心,根据价值链分工或者全球供应链的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从而形成以跨国公司作为旗舰企业的全球生产网络。

在高技术领域,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技术能力和创新速度。在竞争压力的影响下,跨国公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面临重要的选择,内部化还是外部化,专业化还是多元化?国际生产体系发展的趋势之一是走专业化道路,集中资源以加强核心竞争能力。在生产价值链的技术开发、产品制造和市场营销三大环节中,跨国公司更多的是“抓两头”,即紧紧抓住技术创新、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新产品的开发和升级,同时,控制产品销售渠道,在品牌管理、市场营销甚至售后服务几个环节上不惜重金。非核心职能,如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密集型部分、不太复杂的产品装配、产品分销的物流组织等则被外包到低成本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全球生产体系的建立是以实现技术优势为前提的。以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英特尔为例。英特尔通过整合其生产体系,使其达到“将特定的活动部署在最合适的地方”的战略部署。英特尔将半导体成本结构中的高附加价值部分——硅片生产与加工以及核心技术的研发活动留在美国,而将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装配和测试活动转移到低成本地区。目前,英特尔大约2/3的制造劳动力在美国、11%在马来西亚、8%在菲律宾、4%在爱尔兰、3%在以色列、1%在中国。英特尔因此保持了其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内部化。英特尔的许多竞争对手如摩托罗拉、飞利浦、东芝、NEC等也先后以同样的企业内部分工为基础,重新组织自己的国际生产体系。

(二)技术创新全球化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高科技产业的跨国公司加快了技术创新国际化的步伐,一改以往单一在母国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做法,根据不同国家在科技实力以及科研基础设施的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特点,在全球范围内有组织地进行研究与开发合作,以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研究分散化意味着跨国公司体系将自己的发明能力与东道国的技术力量结合在一起,创造了更多的技术,增强了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竞争优势。跨国公司的跨国R&D活动显然正在随着跨国公司其它职能的全球化与一体化而走向全球化,尽管速度要慢一些。随着跨国公司建立新的沟通与组织系统,内部交易与协调成本的不断下降,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增长必然导致更多的国外(适应性和支持性)R&D努力。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全球分散化。如日本佳能公司在5个国家建立8家研究中心和实验室,摩托罗拉在7个国家建立14家研究机构。随着海外研发机构的增多,跨国公司海外R&D投入也大幅增长。二是以技术为主的战略联盟成为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研究与开发具有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性,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单独承担研发的成本及风险。

以医药行业为例。医药跨国公司之间战略联盟的90%表现为国际技术战略联盟。现代生物医药的研发过程表现为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对资金投入、技术、人才以及组织管理等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表明,跨国医药公司研发一种新药需要3—8亿美元的投入,研发周期为7—10年。

当然,高科技产业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也表现出国际分工的阶梯性特征。一般而言,母国研发机构主要面向全球市场进行基础性研发,核心技术仍然被保留在其总部;设立于海外的研发机构则侧重于开展能够满足当地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的研发或是为了降低研发成本以及利用其他国家的丰富资源等,这种动机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为内容的“归核化”

近十几年来,跨国公司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经营业务进行调整。有人把它称为“归核化战略”,即把公司的业务归拢到最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上;把经营重点放在核心行业价值链中自己优势最大的环节上;强调核心能力的培育、维护和发展;通过实施战略性外包以扩大公司的差异性竞争优势。归核化战略不等于专业化战略,而是“围绕核心能力的适度多元化战略”。

在高技术产业领域,跨国公司实施归核化战略是通过三个途径实现的:第一,将市场前景黯淡、盈利能力差的业务部门“砍掉”。第二,通过兼并与收购,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第三,对附加价值低的业务进行战略性外包。

(四)以战略联盟为主要形式的企业间合作进一步加强

战略联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相长、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战略联盟多为长期性联合与合作,是自发的、非强制的,联盟各方仍旧保持着原有企业管理的独立性和完全自主的经营权。战略联盟或各种各样的合作成为众多软件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选择。

可以预见,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企业间的合作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软硬件企业间、不同层次上的软件企业间甚至同一层次上的直接竞争对手之间,各种类型的战略联盟、技术合作、市场合作等将日益增多,呈现出一种交叉型的立体网络化态势。

(五)强调企业的灵活性和应变速度——组织结构扁平化、网络化

面对变化,跨国企业分别进行了称为“企业流程再造”及“企业X再造”的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公司组织结构更趋网络化、扁平化,管理层次大幅度减少,授权和分权更为普遍。一方面,这种组织结构缩短了信息流程,促进了信息的充分利用,使公司管理层更加贴近市场,易于做出符合市场发展要求的理性决策;另一方面,这种管理结构使跨国公司总部可以抛开具体的管理事务,集中精力研究和把握公司的整体战略,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目前世界知名的大型跨国公司均已采用网络管理结构。

(六)注重并购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

20世纪末,兼并收购取代新建投资成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主要形式。在高技术产业,跨国公司的兼并与收购更是在强强之间进行。

(七)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处于高技术产业跨国公司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

高科技企业的成功来源于更有效和更快速地获取、整理、传播、利用知识。在这种情形下,知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知识管理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发挥人们的创造力成为管理努力的方向。因此,在高技术跨国公司各项企业管理工作中,知识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处于核心地位。

二、高技术领域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升级,但也造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外资和外国技术的依赖加深

中国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从竞争的内在需求出发,开始加大了对中国技术的投入,加快了对中国技术转让的步伐。这种投资战略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对华单项投资额的大幅度增长、投资技术含量水平的提高及建立了研究开发→生产→现地销售→售后服务的一条龙式全方位投资上。当中国成为重要的制造基地和消费市场以后,为了使产品适应中国市场的特点,加快产品当地化的步伐,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究与开发基地就成了必然选择。目前,跨国公司已经成为我国高科技领域新技术的主要供给者,从而带动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升级。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是,随着跨国公司对华战略的调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外资和外国技术的依赖加深。据统计,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专利申请中三资企业所占比重呈增长趋势,而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则逐年下降。2002年,在我国的发明专利中,外国人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是本国人的3倍。跨国公司独资化的倾向也加强了对核心技术的控制从而降低了技术外溢的可能性,这将拉大在高科技领域中资与外资的技术差距。如何缩小技术差距将是中国高科技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有利于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但主要仰仗三资企业

目前,跨国公司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的主力地位已经确立,并表现出继续上升的势头。2004年1—6月,三资企业占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7.3%,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分别占8.8%和2.3%。

我国的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电子与通讯设备、医药、自动化数据处理设备等高技术产业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一些技术密集型产业,外国子公司出口贡献率接近九成。

(三)加快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战略重组和战略联盟

随着我国市场更加开放,以及并购政策的放宽,跨国公司在高技术产业的并购意图明显增加。例如,在医药行业,国际上排名前20位的大型跨国医药巨头中已有18家进入我国,通过独资、合资、合作以及收购兼并等方式在国内站稳脚跟,已占据国内近50%的医药市场份额,且呈稳步上升趋势。另一方面,更多的跨国公司扩大在中国的投资,也给中国企业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为中国企业缩小与外国企业的差距提供了有利条件。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产业集中度的提高。

(四)我国高技术产业内分工中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处于弱势地位

由于在企业规模、利润水平、技术能力、品牌价值、管理水平等各方面,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在高技术产品制造业内的分工处于下端。跨国公司掌握资本、技术、营销网络、品牌、标准、供应链等关键资源,其经营活动集中于高收益率部分——研究与开发、设计、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生产以及最终产品的销售和服务。我国的一些高技术企业在分工中主要集中于低收益率部分——产品的组装和加工。中国市场和本土企业成为向跨国公司提供源源不断利润给养的“超级吸盘”。中国本土企业的角色更多的是“加工车间”。由于企业的行业地位被锁定在微利的低端,更难以形成自己的品牌和技术能力。如何打破这一恶性循环,是中国高科技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五)技术产业人才资源竞争加剧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人才本土化。随着跨国公司加大在华投资的力度,并加强了在中国的研究与开发的功能,这势必造成企业间对高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争夺。跨国公司先进的用人理念、用人机制和优厚待遇,将从中国的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吸引大量高级人才,从而导致逆向技术扩散问题。

三、启示与建议

启示之一: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实现企业决策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产权不清晰”、“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等公司治理的弊端仍是直接影响高科技国有企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只有加快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公司治理改革,才能为企业决策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基础。

启示之二: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流程,实现组织管理创新

企业组织与管理架构的变革,始终是全球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尖端课题。对于高技术企业而言,组织管理的安排必须有利于市场、研究与开发和制造部门之间的跨职能交流,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微软、IBM、波音、西门子、索尼等一批企业先后对组织结构和组织管理进行调整。其共同的特征是:(1)以产品为中心,把事业部的思路运用到最基层;(2)发挥小型团组作用,如产品单位、程序开发等的作用,充分授予他们经营管理权限;(3)简化部门和结构,把直线单位和职能单位合并在一起,降低协调和管理的复杂度。

启示之三:立足国内市场,面向海外市场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也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企业“走出去”应立足国内市场,发挥比较优势,扩大经济实力,面向海外市场。

启示之四:逐步实现由模仿创新到自主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使研究与开发靠近市场

技术的变革往往给“后来者”提供赶超的机会。基于模仿基础上的创新为“后来者”赶超先进企业带来“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和模仿的最终目的是培育企业创新的能力,形成自有技术优势。

启示之五:以资本运作为手段,通过兼并、改组、联合等方式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

启示之六:通过竞争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的双赢局面

启示之七:以人为本,激发企业的创造力

启示之八:创新的价值在于技术与市场的结合

建议:

(一)实现国家科技战略与企业战略的有机结合

(二)要逐步建立完善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和政策,将知识产权政策、产业研发政策和标准化政策协调起来

(三)科技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应向企业倾斜,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四)健全高技术产业的融资体系

(五)必须提高高科技产业政策效率,提高透明度,加强政策实施过程的协调和监督管理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

作者:鲁 桐

跨国并购世界经济论文 篇2:

当代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启示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的引擎,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和科技全球化极其重要的驱动力量,正在超越国家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体。21世纪的今天,在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的强烈冲击下,跨国公司正在经历全球性的经营战略调整,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最新发展趋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跨国公司向全球公司转型。当代跨国公司这种新的发展趋势将会对世界的未来经济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世界新兴经济体成员之一的中国,能够及时把握住当代跨国公司最新发展的脉搏和趋势,对于中国更多的企业成功地走出去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

一、当代跨国公司的最新发展趋势

具體而言,当代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的影响下,突出地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一)经营理念日趋全球化、绿色化

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加速推动下,面对迅速形成的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前所未有的进行经营理念与经营战略的调整或转变,它们从过去以母国为中心的跨国经营转向多中心网络型的全球经营,从以母国文化为中心向全球多元文化型转变,从简单一体化战略向全球本土化战略(glocalization strategy)过渡。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决策者越来越以“地球村”作为公司的长远战略市场,谋求在全球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吸纳整合各种有形、无形的优质资源,金字塔式的、公司总部拥有绝对决策控制权的中心辐射等级制管理模式在转变为在全球若干重点国家或地区拥有地区总部的、多中心多结点式的全球网络管理模式,这种全球网络模式有利于跨国公司针对动态、复杂、多变的全球经营环境迅速地做出相应地反应,以有效地利用全球资源。另一方面,跨国公司渐渐淡化公司的母国国籍,民族中心文化潜移默化为全球多元文化,本土化观念日趋增强,整合地方文化特性于管理理念之中,寻求全球一体化与本土化的一个协同效应,这有利于吸纳与有效激励全球各地最优秀的人力资源,加速促进跨国公司向全球公司方向迈进,客观上也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再者,随着全球人类作为一个“地球村”上的整体,正日趋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和人类生存危机,当代跨国公司在寻求全球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己必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从过去的股东价值最大化提升到包括股东、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在内的全球公司责任体系,推崇绿色管理,以期逐步改善全球经营环境,并给社会和公众留下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促进公司全球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这也标志着跨国公司向全球公司转型的完成。全球经营将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常态。

(二)生产经营体系日趋全球化、网络化

随着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全球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欧盟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以及互联网革命带来的时空距离的缩短与拉近,全球市场竞争强度不断加大,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驱使跨国公司在追逐规模经济性与范围经济性的同时,更加看重速度经济性与网络经济性。在遵循全球本土化战略的思维模式和全球产业价值链最优配置的原则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行了诸如“公司重构”、“外部流程再造”、“企业X再造”等内外部管理体制的变革,通过兼并收购、战略联盟与战略性外包等手段,跨国公司将经营重点转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附加价值最大的研发与营销服务环节,放弃或退出附加值低的某些制造组装环节,将其转移到全球新兴市场或最适合加工组装的国家、地区,并按照自己的标准合资或发包给经过认证的海外企业。将来甚至也会把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信息化、产品设计等由自己完成的服务业务部分或全部外包给其它企业进行。这样,跨国公司全球内部生产经营网络与外部生产经营网络有机融合,形成全球生产经营网络体系,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最大限度优化配置生产经营资源,跨国公司的速度经济性与网络经济性的优势得以充分释放出来。

(三)R&D体系日趋创新化、网络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当代跨国公司能否在技术这一战略要素上取得主宰或主动权,直接关系到其全球动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构建与维持。技术创新全球化作为当代跨国公司的一种战略行为,主要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知识的创造、转移与利用,整合全球的技术和知识资源,以达到实现和保持其全球竞争优势的目标。为达此目的,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制造组装业务的全球转移或扩散,跨国公司也开始把研发设计业务向全球转移,一改以往在单一母国进行研发活动的做法,依据全球各个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科研实力、市场需求以及公司的全球生产运营网络体系的战略规划等因素,在全球范围内有组织地R&D分散化,进一步形成全球化的R&D网络,来加速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而增强跨国公司的全球持续、动态的竞争优势。

R&D网络全球化表现为两种形态:内部R&D网络全球化与外部R&D网络全球化。内部R&D网络全球化是在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这个平台的基础上,在服从于公司全球本土化战略的基础上,通过在海外有潜在巨大市场或发展空间的区域自建研发中心,或通过兼并收购东道国的现有研发机构或企业,以快速获得东道国当地的关键技术、科研人才等资源,并把这两种形式的研发机构与公司总部的研发中心网络化,形成公司的全球一体化与全球本土化相结合的内部R&D网络体系。外部R&D网络全球化主要通过组建跨国战略联盟来实现,结盟的企业大多是在全球性行业竞争中占据统治地位或优势地位的国际寡头垄断公司。目前,跨国战略联盟涉及的领域主要是资本、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如汽车制造、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高科技行业,研发周期长、投资巨额、风险高等特征,任何一家跨国公司都无法单独承担研发的成本及风险,寻求全球性的战略联盟无疑是最好的途径。内部R&D网络与外部R&D网络有机地相融合,从而形成全球R&D网络体系。

二、中国企业走出去现状及存在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着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大力开拓“引进来”战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中赢得了一席之地,全球500强中的400余强企业纷纷云集开发中国这一巨大的东亚市场,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中心。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GDP年均增长速度为9.6%,约为同期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3倍;未来10~15年中国GDP预计还将保持10%的年均增长速度。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刺激了对境外资源及市场的巨大需求,也因此历练、造就了一批有能力或有潜力进军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像中石油、海尔、奇瑞等能源、消费电子、汽车领域的很多中国企业正逐渐成为全球市场的有力角逐者。

但是,中国二十多年来的这种“引进来”战略实际上是以跨国公司为首的外国企业在整合中国的产业和资源,使其成为它们全球产业价值链上附加价值最低的一个环节,是以跨国公司为主导、服务于跨国公司的一种全球整合模式,是一种被动的中国企业国际化。而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则以中国企业为主导,服务于中国企业的一种跨国战略整合模式,无论是基于开拓市场空间、优化产业结构、获取全球领先的创新技术资源,还是突破贸易壁垒、培育中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走出去”战略都是一种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然而,时至今日,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走出去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弱,普遍缺乏一支熟悉国际市场运作规则、准确感知国外客户需求、拥有全球运营经验又能驾驭本公司企业文化的优秀管理团队,而且绝大多数还没有形成全球性的组织躯体,还没形成全球性的规模与范围优势。同时,相对于欧美国家企业比较成熟的品牌管理、拥有众多的全球品牌而言,中国拥有全球品牌的企业寥寥无几。在2005年《商业周刊》与咨询公司Interbrand联合发布的世界前100名全球品牌中,中国无一家企业入选;2007年,这两家公司又联手进行了针对中国品牌认识的网上调查,也仅仅有联想、青岛啤酒、海尔、华为和奇瑞五家企业是“已获得相当认可”的全球企业。跨国公司正在利用对全球领先的R&D网络、全球化品牌、全球生产运营网络、全球化营销网络等垄断性资源的控制,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主体,在全球市场获取超额的垄断利润。另外,中国整体经济所处的弱势地位、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健全、金融监管机制的不健全以及政府运作效率的相对低下均不同程度地阻碍了中国企业加速“走出去”的战略步伐。所以,中国企业总体上还处于转换机制、学习和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阶段,还处于被动挨打的防御型思维阶段。中国企业必须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在政府的扶持下,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这个便捷有利、有相对竞争力的信息平台,积极寻求与海外厂商的战略合作、绿地投资或跨国并购,以尽快地摆脱全球产业价值链低端的制造者角色,造就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跨国公司、全球公司。

三、加快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全球化公司

正是认识到跨国公司在全球化时代的巨大竞争优势,实现国际化经营、甚至全球化经营正已成为中国更多企业必然的战略选择。中国要想真正成为世界经济与贸易强国,必须尽快拥有一大批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全球公司。这些企业不仅具有世界级的规模,更重要的是要拥有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能力与高效执行力的企业领袖和全球经营管理团队,有自己领先的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有全球认同的品牌和信誉,有集成和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成为全球产业价值链的组织者和系统集成者。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培育中国未来的跨国公司、全球公司。

(一)着力培养全球化的战略意识与眼光

综观当代全球知名跨国公司,无不具有超常的战略意识与眼光。全球化是一种世界意识,未来中国的主流企业和经济支柱将无一例外地与西方发达国家一样,由一批世界级的“全球化企业”组成。中国企业的竞争环境将不再是全运会或亚运会而是奥运会。要不要搞国际化或全球化,现在已不仅仅代表着一种企业发展路径的选择,世界迟早会向它们走来。全球化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出口或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附加值低的环节,一个全球化的企业需要具备全球运营能力、全球创新能力、对全球市场的深刻理解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全球产业价值链竞争中获取最大收益。要扭转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受制于人的尴尬、被动局面,转变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只能生产低质低价低附加值产品的负面形象,中国企业必须从“民族工业思维”上升到“全球思维”、“全球视野”,迎合世界新经济的出现和把握全球产业转移的大势,积极参与全球的产业分工体系,通过走出去,扎堆于全球跨国公司R&D网络最密集、市场需求最旺盛或商贸市场比较成熟的区域,学习、模仿、创新,致力于全球动态核心竞争优势的构建,逐渐向全球产业价值链这个哑铃型的两端——研发与营销服务——靠拢,中国成为世界“创造中心”将会指日可待。

(二)尽快制定做大做强的全球化战略

对于后进的发展中国家,收购兼并无疑是一最好的战略选择。20世纪末,收购兼并已取代绿地投资成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最主要形式。尽管兼并收购的失败率很高,全球大约有61%跨国并购以失败而告终,但能够加速企业全球化进程,特别是在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领域跨国兼并收购近几年来非常普遍,并因此而形成了一大批超大规模的跨国公司、全球公司。战略联盟也是近年来跨国公司打造全球产业链条、拓展全球外部网络体系的一种战略手腕。作为全球最大新兴经济体的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对于那些快速成长、管理能力较强的中国企业——要想成功地走出去,尽快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分得一杯羹,必须尽快地做大做强,在保持“围绕核心主业的适度多元化战略”的基础上,通过兼并收购,或战略联盟等战略手段,实现强强联合,风险共担,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吸纳整合全球范围内的优势资源,从而快速地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中赢得主导或优势地位,造就一大批中国自己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全球公司。中国联想收购美国IBM公司PC事业部便是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成功典型个案。

(三)加快全球技术创新网络的构建

创新应是众多中国企业决策者考虑的首要问题。面对高度竞争、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创新是企业生存并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而技术创新能力是保证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条件。全球企业间技术创新竞争的背后是对全球技术创新资源的争夺。所以,中国的企业必须走出去,在全球R&D最密集区域、或市场需求潜力最大的区域自建研发中心、或并购整合当地的研究机构,以捕捉技术创新的最前沿、快速迎合本土化的顾客需求、或吸纳全球最优秀的技术人才,并借助国际互联网这个技术平台,构建企业内部的全球技术创新网络,否则中国永远都不会与全球优质的技术创新资源沾边。近些年来,微软、IBM、英特尔等公司都纷纷在包括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印度等国家设置地区性的研发中心或研究院,无不说明了这一点。除了需要构建企业内部的全球技术创新网络外,引入外部机构——甚至与研究人员个人开展合作——共同创新也是一明智的举措,以期构建外部的全球技术创新网络。IBM就是这方面的优秀范例。由于在芯片行业,设计、工程与制造的成本高达数十亿美元,投资大、风险高、创新难,IBM自2001年开始,先后与索尼、东芝、Chartered半导体、三星、AMD等公司展开了战略合作,形成旨在分担巨额研发费用、降低研发风险和加速创新的全球创新网络。以上两种网络体系的有机融合便把公司内部创新能力与外部创新能力完美结合起来,形成企业全球技术创新网络,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力度和产品投放全球市场的速度。

(四)切实提升企业的执行力

中国企业要想成功地走出去,除了具备俯瞻全球的战略意识与眼光、切实可行的国际化战略外,还需要具备高效执行力。和当代西方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最迫切需要在全球优秀管理团队组建、全球知名品牌建设、全球运营模式设计等方面加强执行力。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要加快开发优秀的全球经营管理团队。支撑一个跨国公司的关键是跨國公司的组织能力,以及它所拥有的技术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智慧为代表的企业无形生产要素越来越成为企业最最重要的战略性资产,没有优秀的全球经营管理团队,卓越的组织能力、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能力、富有远见的全球化战略无从谈起。所以,基于全球化的视野,从企业内外部招募优秀的国际化人才,组建企业的全球经营管理团队,并展开卓有成效的知识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保持全球动态竞争优势的关键。

总之,中国企业要想尽快走出去,形成一大批在全球市场上与当代跨国公司同台竞技的中国跨国公司、全球公司,还需要面临艰巨的挑战,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只有那些紧密捕捉时代脉搏、具有前瞻性的全球视野、战略定位清晰、能够精准驾驭复杂的全球网络、具有不断创新能力与组织学习能力的中国企业才能有望成为未来领先的跨国公司、全球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志乐.跨国公司向全球经营战略转变——机遇与挑战并存[N].光明日报,2007年08月28日第五版.

2、[4] 毛蕴诗.全球公司重构——案例研究与中国企业战略重组[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美)帕达克,巴贾特,卡什拉克,(中)石永恒著.国际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鲁桐.高技术领域:跨国企业七大发展策略[N].经济日报,2005年4月4日第七版.

6、窦志达.中国经济发展的八大趋势.东亚经济评论,2007年2月8日:http://www.e-economic.com/info/ 9567- 1. htm

7、(美)罗谷.中国品牌的国际化挑战[J].商业周刊/中文版,2007(10):14-18.

8、(美)史蒂夫·哈姆.大胆的协力合作——IBM创新工厂带来的经验教训[J].商业周刊/中文版,2007(10):25-30.

作者:刘 飞

跨国并购世界经济论文 篇3:

跨国公司: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者

[摘要] 二战后,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跨国公司作为当今世界经济舞台上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跨国公司对某一区域所进行的国际化生产、直接投资、贸易等活动大大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区域经济一体化 直接投资

一、问题的提出

世界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一体化的历史。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带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不可能仅仅依靠本国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市场,从生产活动到资本运动再到生产要素的移动都突破了国家的疆域,实现了国际化。

在这种国际化的浪潮中,区域性的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国际化的重要表现。这种区域性的国际经济一体化最初起步于二战后的50年代后期。它首先出现于西欧,随后,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效仿,在短短几十年间已经遍及世界所有大洲和各大重要区域,以至于哈伯勒(Haberler, 1964)将我们的时代概括为“一体化时代”。

在经济一体化这个炙手可热的舞台上,跨国公司当仁不让地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扮演着世界生产组织者的重要角色,并且伴随着一体化进程而迅速壮大。进入21世纪,跨国公司的发展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2003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布的《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出口竞争力》披露,主宰全球经济局面的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公司。

随着国际化大生产的发展,跨国公司作为跨国投资、经营和管理的组织载体和国际市场的行为主体,在经济生活国际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比较而言,联系各国经济的传统渠道,如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的重要性正在日益相对下降。因此,不论从全球范围来看,还是从某一地区来看,跨国公司都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对旨在加强区内各国间分工与合作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析,就不能不涉及到跨国公司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二、跨国公司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

纵观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条极为有趣又极为重要的线索:现代世界的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上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说,是由微观层次上的企业生产一体化和宏观层次上的国家政策协调一体化导致的,国际经济一体化正是这两种层次上的一体化的统一。前者可以称为功能性的一体化,后者可以称为制度性的一体化。

微观层次上的企业导向型的一体化,指的是以跨国公司作为主导力量而推动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利用地区区位优势可能带来的规模效益进行跨国界的投资生产等活动,它的这些活动必然会对该区域内的国家的经济生活产生影响,促进和加强该区域内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这种跨国公司导向型的一体化是企业行为的结果,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发展的客观结果,是功能性的一体化,而不是由政府行为造成的。

而所谓宏观层次上的政策协调导向型一体化,是指地区内各国政府间在政策上通过协调,建立超国家的协调机构,推动成员国达到经济一体化的状态。这种一体化主要是通过建立国际性的经济协调组织,人为地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非贸易壁垒,甚至制定统一的对外关税,来实现各个成员国之间贸易、人员、资本以及各种生产要素地自由流动,达到本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目的。这种政策协调导向型一体化的重要特征,就是制度性机构的一体化先于实际的企业生产一体化。

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和政府都是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这两种推动力量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能促进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推动国际分工的深化和规模经济的实现,推动生产要素价格在全球范围内的均等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向前发展。Dunning and Robson(1988)指出,通过跨国公司运作的跨国商业一体化和地区性经济一体化之间有着本质性的关系 。这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跨国公司作为微观层次上的组织,是通过自身的行为和市场的力量,以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为主要形式,通过从事国际规模的生产和销售来代替通常的商品出口来推动经济一体化的。而政策协调导向型的一体化则属于宏观经济一体化的范畴,是成员国政府基于自身的需要,通过签订协议为生产力和生产要素在本地区的流动和扩张扫除障碍,促进本地区分工深化和创造本地区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合作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都是二战后世界经济中的重要现象。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随着这两种现象的繁荣发展,学术界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对这两种现象的研究基本上是相对独立进行的。邓宁撰文称,迄今为止,人们很少尝试将这两种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系统的分析二者之间的互相影响;有关这一问题的经验资料的搜集也是很不够的。

作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微观主体的跨国公司,它的行为在客观上必然会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那么,跨国公司的微观行为,究竟如何影响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跨国公司的行为又是通过哪些渠道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产生影响的呢?笔者认为,对上述问题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研究并做出回答,正是写作本文的目的所在。

三、跨国公司的市场行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1.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生产一体化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也是世界各国之间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一国内部的社会分工超越国界向纵深和广阔方向发展的产物,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国际分工主要是宗主国与殖民地、工业国与初级产品提供国之间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工,二战后的国际分工随着国际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向深度和广度上扩展。

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的配置、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来实现的。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合成为“不可分”资源、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更强大的生产能力,并将国家间的生产分工和协作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企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通过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营活动,引起世界各国生产、交换、分配等各方面经济联系的不断融合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发展进入了复合一体化阶段。在复合一体化战略下,跨国公司在生产经营进行细分,如研究与开发、采购、零部件生产、加工、装配和财务等,并将不同的生产经营职能配置在公司整体需要且最能发挥作用的国家或地区,形成跨国界的价值链。设在世界各地的跨国公司子公司与母公司、其他子公司互相配合,执行整个公司的某项或全部职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跨国公司更多的不再是一个层级结构,而是一个网络结构。例如,美国福特公司的菲斯塔(Fiesta)汽车在欧洲的生产组织情况就是一种典型的区域性网络化生产,欧洲福特公司设在英国不同地方的子公司分别生产充电器、配电器、仪表盘、油表、水表、插座、火花塞和绝缘器等;在比利时亨克生产车身部件、车轮;在德国维尔弗拉特生产变速器、引擎;在科隆生产车身底盘;在法国波尔多生产变速器;最后在西班牙巴伦西亚和德国萨尔路易进行组装,产品主要供应欧盟市场。不仅如此,福特公司还逐步将其部分研究设计、人员培训等职能配置在不同国家,建立起复杂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

由此可见,战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是全球范围内一体化国际生产体系建立的主要因素之一。

2.跨国公司的并购推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跨国公司因为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跨越各国的贸易壁垒等原因,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不同地区设立了生产机构。这种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和区域内经济一体化的加深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战后欧洲的经济一体化就和西欧跨国公司在本区域内的直接投资有着密切联系。以英国、德国为例:1962年~1988年间,英国对前欧共体的直接投资增长了19.2倍,而同期对全球直接投资总额仅增长6.1倍。德国的跨国公司多年来一直把前欧共体视作其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投资比重大体维持在30%左右,投资总额从1976年的15.8亿马克上升到1988年的64.5亿马克。与此同时,英国和德国也成为欧共体其他成员国资本投资的热点地区。1962年~1978年,前欧共体公司(不包括石油公司、银行及保险部门)对英国的直接投资从1.34亿英镑提高到20.32亿英镑,年均增长18.5%,比同期外国公司对英国直接投资总额年均增长率高出5个百分点。1986年,前欧共体其他成员国对英国的直接投资额为24.41亿英镑,1989年上升到45.78亿英镑,分别占同期英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0.5%和53.6%。1962年~1985年末,前欧共体对德国直接投资累计额达294.8亿马克,占同期全部国家在德国直接投资总额的39.1%。

正是这种跨国公司的区域内部的交叉直接投资,将传统的国家间分工转化为企业内分工,加深了区域内各个经济实体之间的协作的依赖,为日后政府间签订经济一体化条约提供了内在的经济凝聚力。因此,跨国公司在区域内部的直接投资对该区域的国际经济一体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跨国公司通过对区域内的直接投资促进区域内外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进一步扩大了区域内的贸易量

由于国内市场的狭小制约了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随着企业跨越国界的扩大经营,区域内相互投资增加,贸易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国际区域内各国相互之间的贸易流量的大小是理解该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主要因素。

我们以欧盟为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在欧盟内相互投资的增加,欧盟内部贸易额也持续增长。有资料显示,欧盟内部贸易额占当年贸易总量的比重逐年扩大,从20世纪60年代的34.5%上升到2000年的64%,几乎翻了一番。

4.跨国公司对区域内的投资深化了区内市场

比较优势、国际分工和规模经济仅仅是形成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潜在条件,而拥有一个巨大的或潜在的购买力市场,则可以将潜在条件转化为现实条件。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投资是自己与东道国之间的互利互惠,区域内的大规模相互投资将使区内市场深化和扩大,从而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得以加深。

5.跨国公司的发展加剧了世界市场的垄断和竞争,而当代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正是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外在动因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扩张,它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其他经济组织。目前,跨国公司已控制超过40%的世界生产和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90%,其贸易量超过全球贸易额的三分之一,并掌握了世界上80%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垄断了75%的国际技术贸易,在国际金融领域和劳务领域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显然,今天的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原料贸易、制成品贸易和技术贸易。因此可以说,今天国际市场竞争已经主要体现为跨国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

这种日趋激烈的竞争,使一些经济实力薄弱的小国和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国际市场上的剧烈变化。因此,它们一方面要组建本国的跨国公司,另一方面有必要与实力雄厚的经济大国结成联盟,彼此协调。那些实力雄厚的经济大国为了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保持其在某一领域的垄断优势,也需要联合中小国家的力量,协调行动。

四、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确实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跨国公司通过对区域内的直接投资,趋同了国际经济规则、促进了区域内经济活动的国际化、扩大了区域内的贸易量、深化了区域内市场、加剧了世界市场的垄断和竞争。通过这一系列的方式,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加速了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高乐咏: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与企业——市场开辟与市场替代的统一[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2]茆训诚:跨国公司在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J].上海经济研究,1998(6)

[3]万建强:跨国公司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J].经济纵横,2001(8)

[4]汤碧文:欧盟进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2004(4)

[5]陈继勇: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彼得·罗布森:国际一体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作者:陆 芳

上一篇:继续教育发展对策论文下一篇:我国西部发展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