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文化建设论文

2022-04-20

【摘要】现今,衡水的城镇化在飞速发展,各项城乡建设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关注人的居住环境问题,使城镇的建设活动更好的为人服务,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城市生态文化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城市生态文化建设论文 篇1: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及保障措施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在加快城市园林的发展,许多园林绿化施工技术都得到了提高。由于园林绿化面积的扩大和园林绿化技术的限制,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给城市带来了负面影响。阐述了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园林绿化建设的技术要点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保障措施

1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1改善空气质量

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园林绿化是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城市环境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创造一个有利于休闲娱乐的环境,消除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此外,绿色植物作为园林景观建设的核心要素,可以提高绿色植物的覆盖率,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空气的整体质量。

1.2降低城市噪音污染

现在生活质量在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随着城市大型建筑数量的增加和城市环境的逐渐恶化,人们的压力是无形的。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绿化工程目标,需要扩大种植面积,有效降低车辆噪声,营造安静、舒适、绿色的生态环境和工作环境,确保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确保人民的工作质量和福利。

2园林绿化工程种植要求

2.1土壤要求

幼苗生长期间,对土壤条件的要求较低。一般来说,只要满足幼苗生长所需的酸碱和盐分。然而,一些贫瘠和受污染的盐碱地不適合种植表层树木。如果有必要在这些土地上种植,可以种植有机肥料,以增加土壤营养,满足种植需要。此外,幼苗生长还需要土壤硬度。定期松土,降低土壤硬度,提高苗木成活率。

2.2水质要求

苗木种植完成后,后期的管理和维护也非常重要。主要是灌溉幼苗。在苗木灌水过程中,应注意保证灌水水质和水量。在水质方面,要保证灌溉水的酸碱度适中,无污染。在水量方面,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满足苗木的生长需要,为苗木根系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源保证。此外,应保证及时灌溉,并根据苗木生长情况合理制定灌溉方案。不同种类的幼苗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和生长习性,因此灌溉方案也应因幼苗而异。

2.3采购要求

购买苗木时,选择根系生长良好的苗木,这样可以提高移栽后苗木的成活率。同时,在选择苗木时,除根系生长外,还需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抗病性强的苗木,并根据绿化带的设计综合选择。原则上,应选择大于设计规范的植物,以便于后期修剪和造型设计。

3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

3.1表土回填技术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表土中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需的元素和微量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一般来说,土壤是一种颗粒结构。在园林绿化植物生长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注意在土壤转化过程中对土壤的详细了解。同时,在植物移植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全面考虑施工条件和环境,并注意在去除植物后及时种植合适的品种。填筑过程中,不得选择雨后种植,填筑时应保证土壤干燥。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不要损坏土壤。因此,可以使用铲子等工具来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如果底土条件不好,可以改善土壤条件,以满足对植物的需求。在施工过程中,员工必须进行合理规划,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回填时,应指定专人对测量标志进行测量和保护。最后通过测量确定碾压遍数、回填厚度等参数。

3.2 园林绿化定点放线

定点放样是园林施工成败的关键,需要科学合理的定点放样技术。定点放线前,应认真研究设计图纸和现场地形、地上物体、障碍物的实际情况,确保工程质量。定点放线的主要标准是确定基准点,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如绿色栅栏、彩带、彩色标志等,以防止线路被侵蚀。所有工作都应安装固定线路,然后做好工作。注意树木的植被线,其大小是否与位置相符。如果在种植过程中使用了正确的路线图,则有必要确保在开挖和开挖过程中每棵树的清晰位置。

3.3园林绿化苗木移植

育苗技术是移栽苗成活的关键。在对指定工厂进行取样时,有必要提前确定位置,特别是根据具体规模和工厂规范。移栽前适当修剪可以去除一些老叶,然后修剪移栽后的机械损伤,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最大限度地提高植物成活率,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保证地上和地下的平衡。此外,修剪时,必须确保植物的原始形状不会改变,并且不会损坏植物部分。及时避免植物入侵。如有必要,可在植物切块表面涂上防腐剂,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种植土球苗时,应移去包装,浇水应充分彻底。做好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

3.4做好肥水管理

在树木生长过程中,土壤提供了必要的生长条件。随着大气变暖,城市的温度很高,水蒸发得很快。在树木养护中,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并根据树木的生长特点合理浇水,保证水分的吸收。除了确保充足的水分外,养分还应满足树木的生长需要。在园林绿化中,大多数树木都是人工栽培的。在原始树木生长期间,树木管理者将定期向树木补充养分。确保树木健康生长。补充养分时,员工应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补充适量的养分。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树木的生长。

4园林绿化施工技术保障措施

4.1 严格控制苗木质量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选择合格的绿化植物苗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园林绿化工程的采购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遵守工程验收标准,确保苗木质量符合园林绿化工程标准。此外,采购的绿色植物应有“两证一签”。在花园种植绿色植物之前,确认合适的幼苗。现场检查后,必须及时上报,复检无误后方可进行植物栽培。这种做法避免了花园中不合格的苗木,确保了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

4.2完善设计图纸及技术交底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的实际情况,实施设计图纸的目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它减少了后续项目中设计图纸突然变更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花园的计划建设节省了施工时间。此外,项目开工前,相关人员必须做好技术准备。为避免工程中出现技术问题,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另外,项目参与者不能在项目过程中随意地更改施工设计。定期检查设计图纸,及时进行科学检查。为保证施工的稳定性,应正确调整实际工程和图纸。

4.3加强人员素质建设

员工素质是保证园林绿化质量的关键。因此,人才建设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在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工作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具有丰富的经验,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为了使员工能够按照既定标准完成所有工作,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培训。定期进行培训,整合专业知识,提高技能,促进绿色生态园林的成功。特别注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充分认识绿化施工安全对自身和他人的重要性。加强项目安全管理,严格控制作业流程,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4.4落实成品验收工作

为了监督园林绿化工程的验收,全面完成各项工作和质量检验标准,验收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之一。为了开展具体的验收活动,必须保证整个周期的严格性和科学性,并对员工进行检查和验收。项目应始终执行项目,并努力控制质量问题的发生。同时,在工程监理过程中,要坚持严格、公正、平等的立场,及时发现问题。此外,在建设中要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对个人素质负责,有效降低园林建设的不合格率,全面提高园林绿化建设项目的质量。

结语:

总体而言,绿色园林建设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运行效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园林工作者应积极参与现代绿色城市的建设。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通过适当的保障措施提高绿化技术,确保绿化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永华.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及保障措施[J].农技服务,2020,37(09):110-111.

[2]王利.浅谈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及保障措施[J].山西农经,2020(12):94+96.

作者:李晓晓

城市生态文化建设论文 篇2:

对推进衡水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思考

【摘要】现今,衡水的城镇化在飞速发展,各项城乡建设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关注人的居住环境问题,使城镇的建设活动更好的为人服务,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衡水市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现状,从城市规划、产业转型、城市整体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推进衡水市新型宜居城镇化建设的有效对策,旨在改变传统的城市发展理念,切实提高衡水市的城镇宜居性。

【关键词】城镇化 生态宜居 衡水市 建设

【基金项目】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宜居理念下的衡水市城镇化建设研究”,编号为:2018026。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宜居城市”逐渐成为了全新的城市发展观,所谓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较高,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本文以河北省衡水市为研究范例,从宜居城市发展理念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视角出发,深入分析如何做好宜居城市建设工作,以增强城市发展活力,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提高城市的宜居质量,以期对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宜居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可借鉴方法。

二、衡水市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现状

衡水市位于我国华北平原中北部、河北省的东南部,是华北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城市之一。这里四季泾渭分明,文化底蕴深厚,资源矿产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京九铁路、石德铁路等八条铁路或规划铁路途经衡水,被称为“黄金十字交叉处”。境内的衡水湖为华北平原上仅次于白洋淀的自然洼淀,有“华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的美誉。

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底,衡水市城镇常住人口达到225.71万人,较上年增加8.0万人。城镇化率达50.60%, 实现城镇人口过半的跨越,并呈现逐年上升状态。目前,衡水市将城市建设重点从经济、交通、产业等方面转向了城市文化、公共设施、环境等方面,逐渐从“能居”、“适居”向人民“乐居”迈进。经过区划调整后,衡水市的城市面积在不断扩大,人口数量也在日益增长,衡水市在经济、产业、教育、卫生、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环境友好程度、城市发展程度、社会和谐程度是衡水生态宜居城市的关键所在,从这一发展态势看来,衡水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已经展示了其在宜居城市建设上的成就,具备了发展宜居城市的先决条件。

三、衡水市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策略

(一)完善衡水城市规划,有效融入宜居理念

衡水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需要根据衡水市的实际建设情况,制定合理的战略发展规划。具体而言,首先,居住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衡水市应该为居民提供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其次,进一步改善市区交通环境,有效缓解人流高峰期的交通拥堵现象;最后,切实考虑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人等各个年龄段的不同精神需求,构建不同层次的休闲中心,充分满足居民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二)合理利用旅游引导,切实实现产业转型

衡水湖是衡水市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载体,基于衡水湖独特的地理与资源优势,衡水市提出了“一湖两城”绿色生态系统的新型城市建设理念。加强衡水湖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项目建设力度,构建“以湖带城”的立体化生态格局,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发挥旅游商品優势,切实优化衡水市的产业发展结构。如以滨湖休闲度假为核心,精心打造以旅游度假、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修身养性、会晤洽谈等为主要内容的一条龙精品旅游项目,全力打造衡水市旅游精品。开发建设要尊重保留衡水湖的原始风貌,因地制宜,使当地居民获得收益,激发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协调宜居城市建设

要想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加强衡水市的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第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经济发展成为自然环境建设的坚实保障,同时使自然环境反哺经济发展。第二,真正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衡水市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尽可能兼顾医疗、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方面的发展。第三,合理规划城市发展格局。突出规划引领,统筹开发各功能区的居住、生产、公共配套服务等设施,方便居民生活。同时,应缩短城市中各功能区间的交通距离,减少资源、能源的浪费,鼓励绿色出行,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注重经济与城市的协同发展。要想切实打造高质量的生态宜居城市,除了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之外,更要注重该城市的整体规划与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从而将衡水真正打造为城乡一体、资源节约、产业互动、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

参考文献:

[1]李家孰.中国宜居城市建设与改造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2]梁晓辉,郭晓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生态文化建设——以衡水市为例[J].考试周刊,2016(37)

[3]赵洁,范文国.徐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对策建议[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8(2)

作者:刘晓慧 刘振兴 孙超

城市生态文化建设论文 篇3:

以“三个同步”实现绿色崛起

作为西部内陆城市和广西传统工业城市,柳州秉持生态环保理念,坚持生态优先战略,把生态宜居作为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核心价值追求,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导向,在理念、政策、体制上不断探索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城市绿色变革与转型,探索出一条“工业发展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工业城市生态建设道路。2015年柳州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欧盟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专项试点示范城市”,成为全国10个试点示范城市之一。

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在“十一五”期间提出柳州工业“创新、绿色、循环、节约、开放”的新目标,努力探索以自主创新和生态环保为标志的有柳州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把经济发展引入科学发展轨道,提出了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宜居城市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的“三个同步”发展理念。在“十二五”期间柳州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将建设生态先进城市、打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打造山青、地绿、天蓝、水碧、家园美的生态园林城市。

工业和生态文明同步协调发展

工业是柳州的立市之本,但工业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当前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柳州充分利用环境保护的倒逼机制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新型工业化战略的突出位置,推动柳州由传统工业城市向现代工业城市转型、由传统生产型城市向现代宜居城市转型,使工业经济走上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是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从2013年起,柳州市启动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工业再上新台阶”3年计划,围绕产业升级、产品结构优化、创新能力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在汽车、冶金、机械传统支柱产业不断巩固壮大的同时,一手抓优势传统产业改造、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大力发展以“低碳化”为特征的机电仪一体化与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及环保、生物及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工业经济的增长点建立在优化结构、增进效益、节能环保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工业经济“绿色增长极”。同时,科学调整工业布局,推动市区企业入园进区发展,将一批重污染企业先后迁出市区进行异地技术改造、重建或扩建,关停了一批重污染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把“低碳”理念贯穿到生产各个领域。每年安排市财政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节能技改、污染物减排、建筑和科技节能减排等在内的“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建设。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盲目扩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统一规划建设电镀工业园区,改变电镀生产“散、多、乱、污”的局面。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利用柳州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行业齐全,大中型企业相对集中的条件和优势,投入约5.5亿元推进柳北、鹿寨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柳钢烧结余热利用工程以及柳化富氧连续气化改造等循环经济建设项目,构建工业区循环经济网络,拓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比较完善的循环型产业体系。四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将冶金、化工、电力、造纸、制糖、水泥等重污染行业中的199家企业列为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引导企业逐步建立清洁生产的机制,并通过技术改进实施清洁生产,形成一批“零排放”企业和清洁生产园区,使资源利用效率与优化产业结构有效统一。五是发掘生态资源,搞好生态旅游。当前旅游业已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柳州围绕“百里柳江,百里画廊”科学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精心打造旅游精品景观。以贵广高铁开通为契机,融入粤桂黔高铁旅游经济圈加快发展,创建三江县程阳八寨国家5A级景区,完善融水元宝山——贝江景区旅游配套设施,打造一批生态好有特色的农业旅游示范村,形成了自然景观、人文风情、观光农业三位一体的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

“碧水蓝天”工程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柳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深入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努力打造“中国工业生态文明城”。一是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建设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市建设,以打造千里绿色走廊为契机,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绿满八桂”“绿满龙城”造林绿化工程等项目。二是实施“生态花园、五彩画廊”工程,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充分利用柳州山水景观独特的自然条件,围绕沿江“百里画廊、流光溢彩”,道路“一街一景、四季花开”,公园“一园一品、各具特色”,石山“生态优先、竞翠叠彩”,努力建设花园城市,让市民感受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三是扎实开展“美丽柳州·生态乡村”活动。坚持规划先行,以片区为单元、以县级为主体单位开展连片规划,绿化村屯400个,分类建设产业带动、有民族民居特色、格调鲜明的美丽乡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更多运用市场机制调动社会资本,以点带面提升农村绿化整体水平,形成“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乡村生态格局。四是以保护柳江河为重点,突出抓好水环境综合治理,划定柳江河饮用水源保护区。

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生态文化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动力支撑,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灵魂。同时,城市生态文化建设又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形成长效机制。柳州围绕“生态立市、生态兴市、生态强市”理念,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每年开展“百万人民种百万棵树”活动,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控体系,在市区设立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站,率先在广西进行PM2.5的空气质量检测,对全市所有国控重点污染源实现了24小时实时在线监控。把“低碳”理念贯穿到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企业要低碳生产,市民要低碳生活,社会要低碳消费,实现由高碳排放的工业文明向低碳消耗的生态文明全面转型。积极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用水、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良好氛围,使生态文化成为公众的生活时尚、保护环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近年来先后开通了快速公交(BRT),公共自行车、水上巴士相继投入运营,逐步建立起以“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水上巴士、公共自行车为特色、出租汽车为补充”的城市绿色出行体系,以倡导绿色出行使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增强全民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逐步形成投入多元化、参与社会化、生态建设创新化的良好体制机制。

绿色崛起是一个涵盖自然、人、社会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概念,青山、绿水、蓝天……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绿色崛起的生命线。只有坚持转型升级,以最小的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和最合理的资源消耗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地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崛起。

(作者系广西柳州市市长)

作者:肖文荪

上一篇:高血压规范化护理论文下一篇:汉字异化平面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