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国民经济统计分析论文

2022-04-22

摘要:近年來,随着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商贸物流业变得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商贸物流起步较晚,与之相对应的商贸物流统计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本文结合我国商贸物流现状,着重阐述构建商贸物流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原则及具体要求。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物流与国民经济统计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物流与国民经济统计分析论文 篇1:

我国物流统计指标体系构建分析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网上购物方式成为主流购物方式,随之带动物流行业兴起,物流行业也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中重要支撑。物流行业高速发展与时代发展相契合,能够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建设使物流企业经济发展更进一步。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也是物流经济指标考核的重要方式。本文立足国家及企业角度,站在宏观及微观层面构建物流指标体系。

关键词:物流;物流统计;统计指标;企业统计

物流企业作为我国十大振兴产业之一,被定义为物质消耗低、劳动力利用率高、经济效益高的行业。自二十一世纪开始,我国便出台物流发展的各项针对性建议,并将物流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增长点。在物流行业发展相对快速的同时,物流统计发展速度却与物流行业发展背离,相关统计学资料比较缺乏,无法站在物流发展方面对企业发展进行策划及分析。物流统计需要物流大环境不断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统计分析法的含义

统计学为科学、合理的方法,也是展开论证的一种方式,将数量特征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采集、整理相关数据作为参数,对实践对象展开分析,明确不同变量间的关系。比如规模、程度、数量间的关系,通过参数关系能够观察事物发展的方向。统计分析应当具有辅助决策、咨询、监督等作用,经过对数据的不断分析,能够得出相关结论,使分析结果更加合理。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当保障数据完整性,若存在数据不完整问题,容易对整个统计结果造成影响。

二、物流统计指标体系构建的作用

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物流统计建设为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物流统计指标相关体系建设能够使物流企业发展进入新的里程碑,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构建,才能满足现代物流的发展需求。

第一,国民经济发展中构建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为必然趋势。物流行业被国家定义为第三大经济支出及利益源泉,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较大比重。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统计核算,不只是企业发展的基本需求,也是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要求。将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纳入国民生产总值核算中,可以使物流企业及产业发展有更加明确的方向,使决策与国家政策相契合。

第二,新时代的物流行业发展应当积极构建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使其需求系统的统计体系对决策等进行辅助,科学的经济计算方式能够有效将问题解决。使物流活动整体流程更加全面及透明的体现。使物流发展中的供求关系、产业结构变化等得以良好的分析。因此,建设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为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物流企业想将自身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应当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建设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只有相对完善的物流指标体系才能将物流企业绩效完整的反应,使企业管理者能够将经济效益准确分析,明确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式,使企业发展走向正确的道路,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我国物流统计发展现状分析

1.我国物流统计与物流业发展失衡

我国物流统计下分为两个层面,分别为储运统计及物资统计。两者在1980年便已经被应用,统计思想及统计内容与当年国家经济状况相关联。储运统计所设定落脚点为政府计划及宏观调控,对物流进入量及供销等方面进行统计,但是对企业效益等并未进行反映。现阶段国家经济体制中,物流行业若想快速发展经济,应当将物流成本做好相关管理,如此才可保障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经过相关分析看,未采取改变的物流企业,在企业规模及发展活力上已经远远落后经济转型企业,这种情况对物流业发展造成一定的限制。

2.未构建规范化物流统计体系

我国物流业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反映出行业划分条块化状态。仓储、运输、交通等相关部门已经构建交通运输统计、物资统计、市场统计等相关统计部门,但是各个部门独立管理,致使统计口径变得狭隘,与现代物流理念相背离,无法对物流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反映。我国市场经济不断转型,物资统计、储运统计成为物流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物流企业并未重视,使物流统计停留现状,无法得以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只有部分基本货运量及货运周转量具有相关统计指标,而其他物流相关指标则是明显缺失,使整个物流企业发展受到阻碍。

3.物流统计无法体现经济活动过程

物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已经与传统物流行业显现出差别,传统物流行业发展与时代发展需求不相符。传统物流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主要经营包装、运输及仓储几个环节,现代物流则是提出综合管理的发展方向,使整个物流过程能够具有透明化。现代物流与先进计算机技术融合,管理技术及经营活动更加先进,使不同物流活动紧密相连,最终保障物流管理合理化。我国物流统计则是与物流行业发展背离,统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现阶段依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并未构建现代物流发展需求的指标及统计方法,无法对现代物流的整体工作流程进行反映。

四、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建设

1.宏观物流统计指标建设

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体,站在推动物流企业发展视角,应当对企业网点等信心进行讨论,最终将整体调控架构完成。

(1)物流企业及物流网点统计指标

对物流企业及企业物流网点统计指标进行规划,可以使国家对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具有全面认识,涉及到三方面统计指标。

首先,物流企业统计指标,其中包括物流所需要的设施及运营情况。物流所需设施及运营情况中涵盖企业仓库数量、货物车辆、装卸设备等指标。企业物流在计算成本时会对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包装成本、人力成本等进行计算,所以这些不同成本便是统计中的参数。

其次,物流网点统计指标,对物流网点及物流网点密度等方面进行深化研究。物流网点数量在计算过程中应当根据平均量分布情况分析。物流网点密度则是根据城市物流网及农村物流网进行统计。在此過程中,需明确农村物流网测试时,应当将居民居住地网点数量及面积进行对比,最终确定指标或者参数。

最后,物流网点能力指标。其中包括基本指标及程度指标。基本指标涵盖市场经营面积及仓库建设面积、简易料棚建构面积、运输能力。对上述指标进行分析能够确定物流企业发展情况,对程度指标进行确定,进一步了解企业发展走向。

(2)物流总成本统计指标

国家在宏观调控过程中需要站在多角度看,物流成本能够对社会供求关系及规模进行体现。能够将物流总成本规划在物流成本一栏,其中将包装等流程所消耗的成本涵盖。内容较为多样。库存成本需要自订货数量确定;运输成本则是通过不同车种运输方式确定;管理成本根据物流发展情况分析,信息从成本则是站在仓储管理及运输管理等方面确定最终需要信息。业务拓展成本需要根据物流发展现状,对其中消耗的广告费用等进行分析。环境污染所消耗成本根据大气污染等方面确定。

(3)宏观物流经济效益统计指标

立足宏观物流视角,物流经济效益对企业盈利效益等进行综合指标测量,能够使國家更加准确的对企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所以,应当站在效益视角进行分析。企业利益指标及经济指标会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企业获得的利益越高,经济效益越高,若利润低,那么企业也无法获得较多利益。企业发展情况与企业经营范围等息息相关。物流产业在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应当计算其中的利润,标准统计指标的准确性。宏观物流经济能够划分三个方面,首先为利润增长情况,针对企业盈利指标计算。其次为资金收益情况,对债权人及投资方经营情况进行分析。最后为销售利润率等,对企业盈利现状及能力进行统计。

2.微观物流统计指标构建方式

站在物流企业统计管理角度,可以自四个层面对微观物流统计指标体系构建方式进行分析,为物流企业统计管理做出参考。

(1)物流业务及生产指标

物流企业业务生产相比标准为企业在市场中提升竞争力的根源,对此方面进行研究,才能使企业发展具有参考数据。物流业务及生产作业情况指标涉及到八个层面内容。①仓促统计指标,对仓库面积、仓库建筑系数、库房现代化程度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内容共计涵盖11项。②运输统计指标,对货物运输量及运输效率、效益评价等指标进行衡量。③装载、卸载指标,这两项指标衡量需对装卸量,货品完好程度、货物价值等确定。④货物包装指标需要对货物包装所消耗成本及效率等统计,能够计算其指标。⑤流通加工指标,对增值指标及品种规格等进行计算才能明确。⑥信息服务指标,将网络中的订单计算,并计算改签等相应的费用,计算工作节约费用。⑦安全生产指标应当计算安全生产的时间以及员工出现工伤等花费的成本。⑧物流服务指标在统计过程中,应当对交货效率及水平进行统计。

(2)物流人力资源统计指标

对物流企业职工进行调查,其中包括职工人数及职工薪酬两个方面。职工人数统计中需包括有期末职人数及固定职工人数的平均数、临时职工人数。职工报酬中需对职工均工资、均实际工资、奖金等三方面进行评价。工资中的奖金部分还应当划分奖金额度、奖金率等几方面。

(3)固定资产统计指标

固定资产统计指标为物流统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涵盖对固定资产、结构等。可以使管理者具备决策依据。其中包括六项指标:①固定资产及实际物统计,为仓库占地面积及建筑面积。②全部资产价值量计算,对固定资产及固定净资产指标进行统计。③对固定资产程度进行统计,其中包括对仓库应用情况及设备应用情况进行统计。④对设备故障及完好设备进行统计,对设备完好率及故障率进行统计。⑤固定资产变动统计,对固定资产受到的损伤及有用率等指标进行统计,明确系数变更对资产的影响。⑥对全部资产及综合应用率统计,其中包括固定资产产出率及固定资产应用率及利税率。

(4)微观物流经济效益统计指标

对企业物流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使企业领导人员能够对企业盈利情况明确。其中统计指标可划分为六种:①劳动生产率指标统计,对全体职工工作效率及生产效率及增长率进行统计。②物流费用评价指标,对物流企业费用率及单位吞吐量费用指标、物流业务费用涨幅率等指标进行统计。③资金占用指标,对固定资产产出率及资金周转率、资金利用率等指标进行统计。④经营效益指标,对市场占有率及总资产报酬率等指标进行统计。⑤利润评价指标,对利润总额及费用成本利率等进行统计。⑥偿债能力评价指标,对资金流动率及资产负债率等进行统计。

五、结束语

物流企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物流统计指标体系需建立一套完善的体系才能与物流企业发展相契合,对物流企业发展起推动作用,反映出物流活动整体情况,使企业领导做出正确决策。我国现阶段物流统计体系尚未完善,存在物流统计及物流业发展存在落差、物流统计无法体现活动过程等问题,本文站在宏观及微观视角,采取物流企业及物流网点统计指标、物流总成本统计指标、宏观物流经济效益统计指标、物流业务及生产指标、物流人力资源统计指标、固定资产统计指标、微观物流经济效益统计指标等,对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使我国物流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与现代物流发展接轨。因此,构建物流统计指标体系,需立足科学视角,结合社会物流总量,合理建设物流统计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敏彦.构建我国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策略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5(07):133.

[2]王伟明.我国上市仓储物流公司财务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43-47.

[3]王萌,许慧萍.浅析我国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J].物流技术,2012,31(13):152-154.

作者:高霖涛

物流与国民经济统计分析论文 篇2:

浅谈商贸物流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摘要:近年來,随着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商贸物流业变得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商贸物流起步较晚,与之相对应的商贸物流统计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本文结合我国商贸物流现状,着重阐述构建商贸物流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原则及具体要求。

关键词:商贸物流;物流统计;指标体系

商品流通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商贸物流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商品流通的效率。在现阶段商贸流通业飞速发展,贸易方式日趋多元化,伴随而来的物商贸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构建商贸物流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一、构建商贸物流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商贸物流是指在商业贸易中产生的物流过程。具体来讲,商贸物流是指与批发、零售、餐饮等商贸服务业及进出口贸易有关的物流服务活动。商贸物流统计作为一项新型物流统计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工作有待我们去研究解决,构建完善的商贸物流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商贸物流企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是全面认识商贸流通业的基础。要全面了解商贸中的物流状况,为做好商贸流通工作,特别是商贸中的物流工作,就必须要有一套的商贸物流企业统计指标体系。

(二)构建商贸物流企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是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需要。商贸流通是国民经济统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商贸物流又是商品贸易的重要环节,商贸物流与资金流和信息流关系十分密切。在商品贸易过程中,物流情况尤其是物流成本等主要物流统计直接影响到商贸的费用水平,必须进行实时监控。由此可见,建立一套完善的商贸物流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是商贸流通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建商贸物流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我们开展商贸流通问题的研究。从国民经济整体角度来讲,商贸物流依附于商贸流通,属于第三产业,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做好商贸物流统计工作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及时掌握商贸流通发展趋势和规律,探索商贸流通业发展新路子,促进商贸流通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构建商贸物流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商贸物流的统计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涉及商贸物流的方方面面。进行商贸物流统计评价时要考虑众多因素的影响,构建商贸物流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对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构建商贸物流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应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才能保证整个研究方向的正确性。不然所构建的统计指标体系不符合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需要。

(二)可比性原则

目前商贸物流统计工作仍处在起步阶段,各地基本上是根据自身需要开展物流统计工作,设置自身需要的统计指标体系。这样一来,同一指标在不同地方的内涵、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不同,不便于直接对比。所以在构建商贸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考虑指标的可比性。

(三)完整性原则

商贸物流涉及运输、仓储、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包装等多项业务。在构建商贸物流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应从整体出发,充分考虑各环节之间的联系,选择合适的统计指标,防止出现片面性。

三、商贸物流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商贸物流的运行包括各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等多方面的问题。商贸物流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从运作能力、经济效益、服务质量和发展前景四方面加以考虑。

(一)物流运作能力评价指标

商贸物流运作能力评价指标可选择以下指标:货物运输量,货运周转量、货物率配送量、货物存储量、货物吞吐量、货物运输率费率、货物仓储费率、货物配送费率等。

(二)商贸物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主要用来评价商贸物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从事商贸物流工作的部门和企业,都必须考虑自身经济效益。一般来说,商贸流业的物流经济效益指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总资产报酬率、利润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利润率、资本积累率等指标。

(三)商贸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

商贸物流服务质量指标反映了商贸物流业的内部作业能力。在物流服务过程中,客户对商贸物流服务质量有三个基本的关注点:服务是否按时履行,服务过程中的差错率,服务过程中的损坏率。因此,可将物流准时率、物流正确率和物流安全率作为反映物流企业的业务运营绩效指标。

(四)商贸物流发展前景评价指标

商贸物流发展前景是指商贸物流业的优势所在以及其在未来时间内的发展态势。发展前景指标体系由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新客户开发能力、设备投入增加率、研发费用增长率、员工培训比例。

四、结束语

商贸物流企业统计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处于探讨阶段,国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出台,各地做法也不一致。本人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出发,提出以上肤浅的看法.但愿能对做好商贸物流工作起到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正钰.农产品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分析[J].科技风2016(11).

[2]高霖涛.我国物流统计指标体系构建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8(18).

作者简介:

胡军强,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作者:胡军强

物流与国民经济统计分析论文 篇3:

新常态资源型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 资源型工业经济是府谷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基于“增速放缓、结构优化、动力转向”的经济新常态背景,面对现行经济下行压力,县域资源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发展,已然成为一个新的挑战。本文通过调研,根据府谷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县域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使府谷县域工业经济向更高阶段“新常态”跨域,促进县域经济稳步发展。

【关键词】 资源型县域  工业经济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府谷县

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府谷县坚持打造西部经济强县的战略思想,以“新常态”统领县域工业经济工作,按照以“项目园区化,园区工业化,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思路,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力实施“四转四升”的战略,建设“一县三区”的目标,加快建设陕西省规划的煤电化载能工业基地和物流园区建设,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增长,促进县域经济平稳增长。

一、府谷县域工业发展现状

1、县域工业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2013年,府谷县地区生产总值435.38亿元,较2010年增长169.41亿元;2013年县域有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0家,较2010年增加3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9.3亿元,较2010年增加147.84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372.91亿元,较2010年增加149.12亿元;实现工业利税135亿元,较2010年增加22.24亿元。

2、县域煤炭等支柱产业逐步壮大

2013年,府谷县煤炭产业完成工业产值3861900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1.79%;煤炭产业增加值2827000万元,占工业增加值75.81%;发电产业完成工业产值821699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3.15%;炼焦工业完成工业产值602184万元,占工业总产值9.63%;金属镁产业完成工业产值428395万元,占工业总产值6.85%。煤炭产业占工业绝大的比重,属于典型的矿产资源型工业。

3、县域工业园区初步建成

为了促进县域工业集群发展,实现县域园区带动战略,2006年府谷县规划建设工业园区,现已建成总面积58平方公里的四大工业集中区(清水川、皇甫传、庙沟门、郭家湾)、总面积31平方公里的八大兰炭产业区,以及三个循环经济工业小区(黄河、恒源、东山)的煤电化载能工业基地发展平台。新型工业化园区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建立了先规划,再储备,最后洽谈并实施的梯次推进园区项目的运行机制,实行项目带动集群效应,吸引了大批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集中园区发展,成为县域建设煤电、煤化工、煤电载能新型工业化体系的生力军。

4、县域民营经济贡献率高

县域民营经济是以能源化工产业为主体,涉足煤炭、化工、电力、冶金、商贸服务、房地产、交通等诸多领域的产业。2013年底,府谷县共有民营经济17838户,较2010年增加705家;全县非公有制或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78.94亿元,较2010年增加99.7亿元。据该县2010—2014年县域国民经济统计,全县非公有制或民营经济产值约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65.8%,占县域工业增加值比重76.69%。由此可看出,县域民营经济在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占据主导地位。

二、府谷县域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工业经济主导,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资源型县域是县域经济体系的特殊群体,基于资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三大产业结构失调严重,2013年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3∶86.5∶12.2,据该县2010—2014年县域国民经济统计,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86.68%左右,工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在99.04%左右。由此积累的县域工业产业结构矛盾问题突出。由图1可看出,府谷县工业产业结构单一,煤炭产业所占比重较大,非煤产业(金属镁、兰炭)等能化产业比重小,生产较低端,发展速度慢。传统的煤炭采掘业和煤化工产业主要以初级加工利用方式为主,产业链条短,资源转化率低,产品多为初级或中间过渡产品,附加值低,一定程度影响了其工业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

2、煤炭产业一业独大,经济波动大

煤炭产业的发展是府谷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由图2可看出,2010—2014年这五年,府谷县煤炭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77.58%左右。近年来,府谷县煤炭企业基础设施规模逐步扩大,煤炭产量持续增加。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受国内外煤炭市场价格走低影响,县域煤炭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县域工业下行压力不断增加。2013—2014年这两年以来,基于工业经济低位运行影响,煤炭价格急剧下跌,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县域煤炭经济形势急剧下降。

3、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粗放

府谷县工业以煤炭为龙头,兰炭、发电、金属镁等资源产业发展为基础。2013年起,县域开始计划建设两个省、市级研发中心及示范基地,以解决镁节能、镁合金等关键技术难题。由于县域企业技术开发资金投入不足,缺乏技术创新所需的人才、技术、设备,导致产业链条短,产品科技含量少,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经济增长仍建立在资源生产“耗能多、污染重、排放高”的粗放方式上。据统计,2013年末全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34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396人,占总数的4.9%。县域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比重整体较低,尤其是资源型实体企业。加之县域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和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也加大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的难度。

4、县域工业企业融资问题突出

县域民营企业融资难是县域发展的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尤其对于多数中小民营企业,产业聚集程度低,经营管理状况一般,担保条件不足,金融部门无法从容放贷。县域依靠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企业甚少,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矛盾突出。自2013年以来,府谷县煤炭产运销系统受价格下跌和销售下降双重因素的影响而失衡。资源型实体企业面临市场需求不足、工业产品严重滞销等困难,流动资金短缺、融资成本高成为县域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的最大“瓶颈”。

三、促进府谷县域工业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1、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多元发展

积极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提升能源化工产业的高端化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多元发展体系。依托煤炭基础,探索煤、煤泥、粉煤灰、煤热解等新工艺;高效环保发展电力化工,推进热电联产,实现绿色生产;做精煤电、煤电载能、煤焦化三大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延伸电石、金属镁等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发展非煤产业,建设镁产业园区,开发镁铝合金新材料,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煤层气、秸秆制气等生物制能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抓住机遇,推动煤炭产业延伸发展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启动并实施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十年规划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战略。规划明确了支持资源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方针政策,为推动县域煤炭产业延伸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据此,府谷县应当调整经济发展规划,统筹兼顾,突出优势,科学布局,协调推进以煤炭为龙头,电力为基础的产业升级。加快煤炭资源整合力度,大力发展煤化工和载能工业等深度转化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突出资源、品牌、区位三大比较优势,推进县域煤炭经济发展的新升级。

3、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循环工业

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加强企业和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大力引进、组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县域矿产资源深度加工技术和化工企业工艺技术的改进和研发,延长建设配套金属镁产业链条,打造“煤—电—铝”配套产业链。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生产原则,推进不同企业通过产业链的延长和耦合,实现资源最大化循环利用,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4、构建多渠道融资平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政府作为信用主体,应组织、建设民间资本融资担保机构,盘活民间资本,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局势;政府应成立金融办,制定相关金融政策,加强与金融部门合作,构建民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强化金融协调与管理,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建立银企合作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召开银企座谈会,研究解决企业融资问题,成立民企脱困小组;鼓励企业自己寻找融资通道,通过政府融资担保,积极协调、洽谈银行落实放大倍数政策,多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问题。

【参考文献】

[1] 温景会: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6).

[2] 余林:民营经济发展的“府谷样本”[EB/OL].http://www.719

499.com/news/newsshow-12268.html.

[3] 周励:研判府谷[J].西部大开发,2013(6).

[4] 叶飞:府谷民营资本“涌流”新农村[J].当代陕西,2010(4).

[5] 王劲苍:陕西县域竞争新态势[J].当代陕西,2012(6).

[6] 杜俊娟、李姚矿、夏业鲍、张克宏:转型期资源型县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基于典型资源县域繁昌县的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6).

[7] 陕西省府谷县统计局:府谷县统计年鉴[Z].2013.

[8] 李高飞:府谷多措并举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和市场难题[EB/

OL].http://www.fg.gov.cn/Item/15853.aspx.

[9] 雷兆丰: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划研究——以府谷县城规划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10] 邬跃飞:市政协调研组来府调研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EB/

OL].http://www.719499.com/news/newsshow-24607.html.

(责任编辑:胡婉君)

作者:郝小红 刘守江 李先静

上一篇:高校审美能力下美术教育论文下一篇:企业会计核算会计电算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