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与绿色物流

2022-08-07

第一篇:低碳经济与绿色物流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考试题

1、()是中国促进低碳转型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政策手段。

A、规划引导

B、法律手段

C、市场途径

D、经济激励

2、 广义的()则包括在能源的生产及其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和污染物零排放或排放很少的能源,如天然气、清洁煤等。

A、化石能源

B、绿色能源

C、可再生能源

D、替代能源

3、低碳经济理念是在()的背景下产生的。

A、经济危机

B、气候变化

C、全球合作

D、知识经济

4、发达国家中,()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美国

B、日本

C、挪威

D、英国

5、 基于配额的碳金融市场,其市场原理是:()

A、资金—交易

B、限额—交易

C、商品—交易

D、基准—交易

6、 1962年,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所撰写的()的出版,拉开了”生态学”的序幕。

A、《增长的极限》

B、《21世纪议程》

C、《我们共同的未来》

D、《寂静的春天》

7、主要的化石能源中,按照碳排放强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石油、煤炭、天然气

B、煤炭、石油、天然气

C、天然气、煤炭、石油

D、煤炭、天然气、石油

8、CDM是()。

A、清洁能源机制

B、合同能源管理

C、清洁能源管理

D、合同能源机制

9、自从1974年联合国第六次大会特别联大要求WMO(世界气象组织)承担气候变化的研究,到1979年在()召开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气候变化第一次作为一个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A、丹麦哥本哈根

B、日本东京

C、瑞士日内瓦

D、印尼巴厘岛

10、 ()的甲烷排放源包括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及工业废水处理。

A、废弃物处理

B、废水处理

C、废气处理

D、垃圾处理

11、()是具有强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主要由CF4和C2F6构成,这两种气体在大气中的生命期达5万年和1万年,其GWP达5700和11900。铝工业是目前产生PFCs的最大源头。

A、二氧化碳

B、氮氧化物

C、氟利昂

D、全氟化碳

12、火力发电过程中,()的排放量最大。

A、粉煤灰

B、脱硫石膏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

13、 1988年()建立,开始了负责对世界上有关全球气候变化进行最好的现有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评估。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B、世界气象组织(WMO)

C、世界贸易组织(WTO)

D、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14、()是随着近年来节水观念的加强和具体实践而逐渐形成的。节水农业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是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工程。

A、节肥农业

B、生态农业

C、有机农业

D、节水农

15、2007年,我国由()部门牵头联合13个部门制定了《应对气侯变化科技专项行动》。

A、国家科技部

B、国家环境保护部

C、国家发改委

D、国家气象局

16、 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17、()是指一种用作比较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度单位,各种不同温室效应气体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度皆有所不同。为了统一度量整体温室效应之结果,又CO2为人类活动最常产生之温室效应气体;因此,规定以二氧化碳当量为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一种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是通过把该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当量

C、一氧化碳

D、温室气体当量

18、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挪威

D、英国

19、在世界文明史上首先获得大规模利用的化石能源是()。

A、石油

B、煤炭

C、天然气

D、水力

20、2007年发布了《中国新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09年出台了《中国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明确了新能源的战略定位:()年前后,新能源占到能源消费的15%左右。

A、2020

B、2025

C、2030

D、2050

21、节水农业包括()。

A、节水灌溉农业

B、旱地农业

C、蓄水灌溉农业

D、湿地农业

22、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主要体现在:()。

A、工业方面,高效率的生产和能源利用

B、能源结构方面,可再生能源生产将占据相当高比例

C、交通方面,使用高效燃料,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公共交通取代私人交通,并且更多地使用自行车和步行

D、建筑方面,办公建筑与家庭住房都采用高效节能材料以及节能建造方式

23、 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下列哪些难以克服的问题()。

A、节能减排问题凸显

B、能源结构严重高碳

C、产业模式极不合理

D、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过多

24、政府需要的绿色管理是以科学、明确、合理的绿色管理标准为依据,具体方面如()。

A、制定绿色产品标准,目前国际组织关于绿色标准已经有部分成型的认证体系

B、政府内部实施绿色政绩考评机制,围绕绿色经济发展这一中心,按照科学合理、客观公正、权责统一的原则设置绿色政绩考核内容和标准

C、将”绿色”统计核算体系的内容和主要指标纳入各级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D、强制绿色投资,要求投资的一定比例用于绿色管理

25、 发达国家提出碳关税的主要目的有()。

A、提高本国竞争力,维护经济霸权,削弱发展中大国的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

B、增加本国碳税收

C、通过征收碳关税,维护其国家经济利益

D、建立世界公平碳排放环境

26、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通过提供()等要素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CDM项目。

A、资金 B、人力

C、技术

D、资源

27、实现低碳转型的政府政策工具大致包括()。

A、法律规范

B、行政命令

C、规划引导

D、市场途径

28、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韩国政府提出了绿色增长国家战略,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发布了《绿色能源技术开发战略路线图》和《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新的可再生能源视为绿色技术产业的增长新动力之一

B、计划到2030年,将新再生能源普及率由2007年的2.1%提高到11%;将新再生能源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由2007年的0.7%提高到15%

C、新再生能源产值由2007年的5亿美元提高到1300亿美元,使韩国跻身世界能源强国之列

D、2010年4月,韩国政府正式实施了《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其主要内容是在2020年以前,把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温室气体排放预计量(BAU)”的30%

29、要实现”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需要在()等方面付诸行动。

A、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B、推动提高能效水平

C、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

D、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30、作为履行《气候公约》的一项重要义务,中国政府特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

A、具体目标

B、基本原则

C、重点领域

D、政策措施

31、绿色能源的”绿色”含义在于()。

A、开发绿色光合作用能源

B、利用现代技术开发干净、无污染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

C、化害为利,同改善环境相结合,充分利用城市垃圾淤泥等废物中所蕴藏的能源

D、积极开发利用核能

32、低碳经济是要求尽可能地(),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A、增加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B、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D、增加温室气体排放

33、 属于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清单范围的是:()。

A、水泥和石灰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

B、钢铁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

C、半导体生产过程氢氟烃、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排放

D、燃煤发电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34、中国在如何实现能源开发利用的清洁低碳方面也做了()等方面的工作和努力。

A、2010年中国能源战略与”十二五”能源发展论坛上提出,当前中国能源战略的重点就是抓实节能减排,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煤炭的绿色开采和清洁利用

B、”十二五”期间,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为实现2020年能源结构调整和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C、2011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其中提出了包括资源综合利用、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等在内的50条节能减排措施

D、大力开发核电,形成从化石能源向低碳能源的过渡

35、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减排政策来看,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途径是()。

A、发展核电

B、发展可再生能源

C、石油代替煤炭

D、天然气代替煤炭

36、目前,对”低碳排放”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主要基于以下()三种原则。

A、国际合作原则

B、国际公平原则

C、人际公平原则

D、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原则

37、《京都议定书》虽然在1997年就已以面世,但由于()等国迟迟不愿批准而未能尽早生效。 A、英国

B、美国

C、俄罗斯

D、澳大利亚

38、对于中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条件,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水电的技术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为5.4亿千瓦,经济上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为4亿千瓦

B、我国的风能资源分布较广,风电开发资源有保障

C、我国的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就地开发利用

D、核电是目前重要的替代能源

39、“绿色经济”的理念早在1989年于皮尔斯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被提出,其政策实践例如()等,已在部分国家取得成功先例。

A、”绿色GDP”核算

B、循环经济

C、绿色政府

D、生态产业 40、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近70%来自于()等部门。

A、能源

B、工业

C、交通

D、住宅与建筑

41、二氧化碳排放量一般指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该产品时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

正确

不正确

42、低碳经济希望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正确

不正确

43、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是无碳能源。

正确

不正确

44、中国无法继续与国际社会合作,去寻求低碳技术和资金。 正确

不正确

45、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是”全国低碳日”。

正确

不正确

46、发达国家历史欠帐多,现在排得也多,应该有更大的责任率先减排

正确

不正确

47、工业文明的发端与发展,及其物质财富爆炸式增长等均是以高能耗、高碳排放为代价的,因此必然受制于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

正确

不正确

48、发展低碳经济的外部压力是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国际竞争力。

正确

不正确

49、CDM市场的碳信用交易除了具有传统远期合约交易的一般特征外,还对市场参与者的能力提出了特殊专业的要求。

正确

不正确

50、氧化亚氮浓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农业。

正确

不正确

51、1987年公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主要分为”共同的关切”、”共同的挑战”、”共同的努力”等三部分,并将注意力集中于人口,粮食,物种和遗传,资源,能源,工业和人类居住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正确

不正确

52、现阶段,低碳经济的发展又处于从理念倡导、局部试验向全面实践推进的起步阶段。

正确

不正确

53、作为一个低碳城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方面要能够横向比较各城市或经济体离低碳城市目标有多远,另一方面要能够纵向比较各城市或经济体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努力程度。 正确

不正确

54、石灰生产行业不属于高耗能行业。

正确

不正确

55、交通领域的能源消费比30年前增加了一倍,其排放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占到全社会排放总量的30%。面对不断恶化的气候和环境,交通运输领域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实施低碳交通是必然趋势。

正确

不正确

56、履行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和承担本国经济发展的责任,两者是互相矛盾而不可调和的。

正确

不正确

57、从中长期来看,气候变化问题有可能成为促成能源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个契机。

正确

不正确

58、IPCC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第四次评估报告也表明,”最近50年的气候变化是由人类活动产生”这一结论的可信度已经获得提升。

正确

不正确

59、经济就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

正确

不正确

60、GDP增长速度和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属于我国”十一五”规划所列出的约束性指标。

正确

不正确

61、2008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已经超过200万千瓦,而国内市场需求仅为4万千瓦左右,占总产量的2%,市场规模很小。以另一清洁能源风力发电为例,其市场需求也正在明显减少,同时由于竞争激烈,风机整机的造价已经从2008年的6500元/千瓦,下降到了3000元/千瓦,行业利润十分微薄。

(1)、我国低碳能源产业尽管发展迅速,但仍然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而没有形成健康而可持续性的发展态势。

正确 不正确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能发电设备产业在我国获得快速地发展。

B、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可以降低该领域技术的成本。

C、我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目前还难以承担领导中国占据国际可再生能源利用大国的责任。

62、《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为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规定了标准,即:在2008年至2012年间,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要低5.2%,同时规定,发达国家从2005年开始承担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则从2012年

(1)、《京都议定书》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正确

不正确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签订《京都议定书》是被强制而非自愿。

B、中国虽然暂不需承担减排义务,但是却积极参与温室气体的减排努力。

C、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需要全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 6

3、太阳每秒钟放射的能量大约是116×1023kW,一年内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总量折合标准煤共约11892×1013千亿t,是目前世界主要能源探明储量的一万倍。地球上的风能资源高达每年53万亿千万?时,而世界电力需求预计到2020年会上升至每年25.578万亿千万?时。因此,只要利用地球上50

(1)、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潜力丰富,因此完全在短期内实现从化石能源向低碳能源的转型,同时满足人类发展需要。

正确

不正确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推动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B、虽然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蕴藏量丰富,但是要实现大规模高效率的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C、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需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建设。

64、“巴厘岛路线图”共有13项内容和1个附录,并明确规定,《公约》的所有发达国家缔约方都要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同时还强调了另外三个在以前国际谈判中曾不同程度受到忽视的问题:适应气候变化问题、技术开发和转让问题以及资金问题。在”巴厘岛路线

(1)、”巴厘岛路线图”将美国也纳入承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范围,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历史中的一座新里程碑。

正确 不正确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巴厘岛路线图难以对发达国家产生制约。

B、巴厘岛路线图是对之前国际气候谈判的深化。

C、中国在巴厘岛路线图中承诺履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责任。

第二篇: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区别与联系分析

关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区别

与联系性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一些环境污染、破坏和能源需求等迫切性问题的出现,亟待地要求我们去解决。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均又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它们既密切相关,又各有侧重。因此,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三大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对实现我国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本文结合我国情况从三大经济的概念开始介绍,最后论述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表明我国实施三大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必要性。 关键词: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绿色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深入到人类发展的各个层面,特别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模式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几大热点经济充斥在媒体和大众的视野,造成了一定的混淆。其实,它们都是近几十年产生的新的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特别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陷入资源、环境和生存危机后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

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概念 1.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和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即“3R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资源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因此回收废金属、废电子、废塑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对于企业来说,香港回收这些废品又比国内回收更具有经济意义,以为为企业减少关税支出,同时又环保节能,可谓一举多得。 循环经济的实施必须有五大体系支撑。

1、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撑。

2、技术的支撑。

3、资金的支撑。

4、管理和监督的支撑。

5、循环经济链条中的企业必须有经济效益的支撑,必须盈利,必须不断地增值扩大,才能保证循环经济持久广泛地开展下去。 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从资源流动的组织层面来看,主要是从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三个层面来展开;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来看,主要是从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三条技术路径去实现。 在我国主要由以下几点相关研究方向:

主要观点1 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抓住了当前我国资源相对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症结,对解决我国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主要观点2 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 主要观点3 循环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和环保问题,循环经济是一系统工程。而且还必须注意连接物质、能量循环利用在时间——空间配置上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主要观点4 我们应根据中国国情和各地实际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还需要经历一个资源消耗阶段。 主要观点5 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注重从不同层面协调发展。即小循环(企业层面)、中循环(区域层面)、大循环(社会层面)加上资源再生产业(也可称为第四产业或静脉产业)。

总之,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强调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循环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和环保问题,而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它要求人文文化、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等社会发展的整体协调。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它可以为优化人类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整体性的思路,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简称ECO,又称为生态经济,,“ECO”取自“经济的(economic)”和“生态的(ecological)”两个英文单词的词头,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 指导下,通过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 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 煤炭 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 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人类社会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化石能、核能等的开发和利用,逐步从原始社会的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然而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化石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后果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随着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酸雨等的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常规能源的利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2]即摒弃20世纪及以前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二氧化碳有三个重要的来源,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电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增长最快的则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特别是在我国汽车销量开始超越美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筑排放占比27%,随着房屋数量的增加而稳定的增加。内涵低碳经济:是一种从生产、流通到消费和废物回收这一系列社会活动中实现低碳化发展的经济模式,具体来讲,低碳经济是指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经营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以及增加低碳或非碳燃料的生产和利用的比例、尽可能地减少对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同时积极探索碳封存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途径,从而实现减缓大气中CO浓度增长的目标,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低碳经济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重要途径之二,是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 重要途径之三,是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 重要途径之四,是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 低碳经济的发展意义

生态资源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3.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

“绿色经济”由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在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次提出。绿色经济实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环境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绿色经济可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清洁生产工艺等众多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理念和技术结合在一起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绿色经济指能够遵循“开发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一致、宏观有控”等五项准则,并且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绿色经济”既是指具体的一个微观单位经济,又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甚至是全球范围的经济。

绿色经济是一种融合了人类的现代文明,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市场化和生态化有机结合的经济,也是一种充分体现自然资源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经济。它是一种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有机结合的良性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绿色经济的范围很广,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环保产业、绿色服务业等。绿色经济与传统产业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产业经济是以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损害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损耗式经济;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经济。

绿色经济的价值分析:

首先,绿色经济模式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一体化发展。 其次,绿色经济能够体现出自然环境的价值。 再次,绿色经济的自然资源利用具有公平性。 第四,绿色经济可以引导产业结构的优胜劣汰。

总之,绿色经济是一种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为主要内容,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方式集约的一种经济形态。绿色经济综合性强、覆盖范围广,带动效应明显,能够形成并带动一大批新兴产业,有助于创造就业和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走出危机“泥淖”和实现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同时,绿色经济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重要特征,以经济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为内涵,包括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在内的高技术产业,有利于转变我国经济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集约式发展和可持续增长。

三、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1.三大经济的联系

(1)产生背景相同。它们都是近几十年来产生的新的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陷入资源、环境和生存危机后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它们都是相对于传统经济发展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2)理论基础相同。它们的理论基础都是生态经济理论和系统理论,以生态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为核心,以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大系统为研究对象,借鉴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原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索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这几种经济形态都强调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的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3)依靠的技术手段相同。它们都依赖于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实现清洁生产的生态化技术,如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能效技术等。

(4)发展环境相同。它们都需要以技术创新为支撑,都需要市场机制、法律制度等为保障条件。

(5)其他相同点。他们在消费观念上都倡导绿色消费理念,都强调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的改变,反对盲目、奢侈、过度的物质消费。

2、三大经济的区别

(1)研究的角度不同。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 低碳经济主要针对能源领域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重点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入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建立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机制和发展模式。

绿色经济通过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满足。

(2)核心内容不同。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利用,通过各种物质的循环利用,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耗费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的最大化。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形态,包括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绿色GDP、绿色核算、绿色信贷、绿色金融、绿色投资、绿色资本、绿色网络等。

(3)实施控制的环节不同。循环经济从资源的输入端和废弃物的输出端来研究经济活动与自然系统的相互作用。同时,循环经济还关注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低碳经济强调经济活动的能源输入端,通过减少碳排放量,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不再发生显著变化,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绿色经济更多关注经济活动的输出端,即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重点在环境保护。

(4)推动力不同。循环经济:通过物质的循环利用使投入成本降低,为进行循环经济活动的个体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使循环经济具有推动其自身不断发展的内生力量。

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在目前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还不够、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的大背景下,推动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强制力的介入方能实现。

(5)评价体系不同。

循环经济:根据《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发改环资[2007]1815号),我国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从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排放4个方面入手,在宏观和工业园区两个层面上分别规定了22个和14个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宏观层面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于对全社会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状况进行总体的定量判断,为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要用于定量评价和描述园区内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为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指导。

低碳经济:目前中国没有一个专门针对低碳经济的评价体系,但从低碳经济的定义上就能很直观的看出,其主要从社会生产的结果入手,以碳排放量作为评价指标。

绿色经济:鉴于绿色经济本身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对其评价必然包括生产、生活、生态等多个领域。目前中国也没有一个专门针对绿色经济的评价体系。据悉,目前广州发改委正研究制定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生产领域绿色化主要通过人均GDP增速等8个指标来反映;生活领域主要通过轨道交通运量占公共交通总运量的比重、人均日产生活垃圾等7个指标来反映;生态领域包括空气质量优良率等7个指标来反映。

(6)政府干预不同。低碳经济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全球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大系统,各国都对温室气体排放负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从1997年签署、2005年才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到2009年发表的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都说明国家的政治意愿决定着低碳经济的实现幅度和推广程度。只有通过国家政府间的合作,才能实现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主旨的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则更多是在无国界限制的话语体系下推行绿色环保经济模式,没有蕴含政治色彩。

四、总结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将引起现代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支撑这场变革的重要条件:绿色科技的进步,市场机制的建立,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的改变,生态经济伦理形成都需要时间。我国也面临着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应理性地对待,清醒地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克服盲目地不切实际地攀高。因此,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也就是说,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 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 国际经济评论,2010. [2] 袁男优.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 天津: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 [3] 杨运星.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之辨析[J], 前沿,2011. [4] 李伟.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D], 西北大学,2009. [5] 刘旌. 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 天津大学,2009. [6] 任勇,吴玉萍. 中国循环经济内涵及有关理论问题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 [7] 朱婧,孙新章,刘学敏,宋敏. 中国绿色经济战略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 [8] 王金南,李晓亮,葛察忠.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现状与展望[J], 环境保护,2009. [9] 苏振锋.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联系与区别”等三则[J], 中国集体经济,2010.

第三篇:低碳经济与绿色金融创新论坛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和上级行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贯彻落实“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的经济发展要求,深入开展绿色金融创新,推进“绿色信贷”工作,积极发展低碳经济,进一步助推“两型社会”建设,决定举办一次“低碳经济与绿色金融创新”论坛,为切实举办好本次论坛,特制订本方案。

一、论坛主旨

通过举办本次论坛,进一步深化绿色金融创新工作,率先在长株潭“两型社会”示范区深化绿色信贷和金融创新工作,调整优化信贷结构,调整经济产业布局,促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新能源开发,不断发展低碳经济,满足“两型社会”发展需要。

二、组织形式

主办单位:湘潭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人民银行湘潭市中心支行、湘潭市环境保护局、湘潭市金融学会。

协办单位:共青团湘潭市委、华菱湘钢股份有限公司、湘电集团、农业发展银行湘潭市分行、工商银行湘潭分行、农业银行湘潭分行、中国银行湘潭分行、建设银行湘潭分行、邮政储蓄银行湘潭市分行、湘潭市商业银行、省农信联社湘潭办事处、交通银行湘潭支行、招商银行湘潭支行、兴业银行湘潭支行、中信银行湘潭支行、湘乡市村镇银行、韶山光大村镇银行、方正证券湘潭营业部、财富证券湘潭营业部、湘潭市保险协会。

三、论坛时间

定为4月7日上午8:30开始,时间一天,上午举办论坛活动,

1

下午视察重点企业。

四、论坛地点

湘潭市盘龙山庄大酒店大会堂。

五、邀请与会领导及专家、学者

(一)邀请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叔红、湖南省政府副省长韩永文出席论坛;

(二)邀请人总行金融市场司、金融研究局等司局主要领导出席论坛;

(三)邀请中国金融学会秘书处领导出席论坛;

(四)邀请长沙中支行领导出席论坛;邀请长沙中支办公室、货币信贷处、金融研究处、湖南省金融学会等领导出席论坛;

(五)邀请《金融时报》、《中国金融》领导出席论坛;

(六)邀请部分湖南省级金融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出席论坛;

(七)邀请湖南省发改委、两型办、经委、环保、社科联等领导出席论坛;

(八)邀请省内或国内专门从事低碳经济、金融创新、绿色信贷、环保等领域研究,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教授1-2人出席论坛。

六、其他与会人员及单位

(一)邀请湘潭市委、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出席论坛;

(二)邀请省内部分人民银行中支的主要负责人以及信贷、金融学会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论坛;

(三)市银监分局、市发改委、经委、两型办、环保、财政、科技、社科联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论坛;

2

(四)各协办企业以及九华、高新区等部分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论坛;

(五)各协办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办公室、信贷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论坛;

(六)邀请相关省市媒体对论坛进行采访、报道。

七、论坛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论坛方面

1、理论方面。主要从理论层面阐述发展低碳经济,深化金融创新,推进绿色信贷工作的目的、意义、标准等,探讨如何通过绿色信贷促进发展发展方式转变,研究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及新能源开发,发展新兴工业和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2、实证实务方面。主要介绍近年来我省及部分地州市政府、企业、银行发展低碳经济,开展金融创新和绿色信贷工作取得的成效,在探索过程中积累的一些成功经验,探讨在金融创新和绿色信贷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进一步深化、推广金融创新和绿色信贷工作的思路、措施、方法、途径等,发布湘潭市低碳经济与绿色信贷宣言,发布人民银行与环保部门绿色信贷共享机制,出台湘潭市绿色信贷政策目录指引,深化绿色金融创新,率先在全省打造绿色信贷工作品牌。

(二)活动方面

视察华菱湘钢股份有限公司、湘电集团以及九华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等企业。

3

八、论坛主要议程

论坛主持人:湘潭市委常委、副市长周放良。

(一)湘潭市委书记陈三新致欢迎辞;

(二)人行长沙中支周晓强行长、张庆昉副行长作主旨演讲;

(三)湘潭市人民政府市长吴奇修演讲;

(四)省级金融机构负责人代表演讲;

(五)省环保部门负责人演讲;

(六)专家、学者演讲;

(七)湘潭市金融创新及绿色信贷实证;

1、人行湘潭市中支金融创新和绿色信贷工作典型发言;

2、企业代表发言;

3、发布湘潭市低碳经济与绿色信贷宣言;

4、发布湘潭市金融与环保部门信息共享机制;

5、出台绿色信贷指引;

(八)人总行司局领导讲话;

(九)湖南省人大、省政府领导作指示。

4

第四篇:关于我县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赵永耀聂道彬

镇安地处秦岭南麓中段,属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类型,生物、水力、矿产、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野生动物300余种、野生中药材480余种,水力资源蕴藏量32.6万千瓦,已初步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金、银、铜、铁、铅、锌、锰等金属矿14种,石灰石、大理石等非金属矿19种。我县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也是实现县域经济率先突破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发展现状

一是绿色、低碳经济示范项目逐步建立。以提高资源附加值为重点,策划启动了一批绿色、低碳经济项目。利用铅锌尾渣生产水泥项目成为全县低碳经济示范企业,恒泰木塑项目已成为我县低碳经济示范项目,免烧砖、彩砖彩瓦等项目已投产,并取得了明显效益;创盛肉食品公司利用养猪粪便作为菌床生产菌丝养殖、生产沼气的生态环保型养殖项目正在建设,尧柏集团利用工业废渣2500t/d熟料水泥循环利用项目已启动建设,张米黄金工业园区利用尾矿生产微晶玻璃、铁红等产品的尾矿综合利用项目规划已完成初审,即将付诸实施。

二是绿色、低碳型企业迅速成长。企业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探索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之路,尧柏集团、创盛肉食品公司、恒达公司、天坤恒泰塑业等一批基本成型的循环型企业,成为全县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典型。

三是资源综合利用逐步提高。将传统工业生产中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矿渣、余热、废水等,回收利用 “变废为宝”。以金矿、铅锌矿的尾矿渣作为水泥、免烧砖、彩砖彩瓦的原材料,节约了粘土、石灰石等资源,大大减轻了尾矿库的压力,消除了安全隐患,也有效缓解了环境污染。尧柏集团一年利用尾矿渣18万吨,可节约粘土15万吨,节约用煤3500多吨,节约用电350万度,直接节约成本资金400多万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四是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县上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主要途径,取得良好效果。2009年,全县万元GDP综合能耗1.071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4.42%;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达到1.98吨标准煤,低于任务0.02吨标准煤。

二、主要做法

一是明确了发展定位。为了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以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为支撑的特色产业集群,县委、县政府出台了《镇安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全面阐述了我县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以及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保障措施,为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建立了促进机制。改革了考核制度,把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作为对各乡镇、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情况监测机制,准确把握。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和各种政策、方案的执行情况和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建立健全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跨部门综合决策与管理机制,落实各部门职责,依法加强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监督管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执法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依法查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初步形成了有利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制氛围。

三是制定了优惠政策。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企业行动,形成促进绿色经济、低碳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重点项目在立项审批、用地计划、信贷资金、保证用电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相关财政专项建设资金予以重点支持。税务部门对使用符合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节水、清洁生产、环保产业设备的企业,落实了税收优惠政策。

四是搭建了科技平台。鼓励和帮助企业引入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所需的科技和人才,对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绿色、低碳经济相关技术的创新活动给予政策倾斜,建立绿色、低碳经济信息交流平台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为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撑。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取得了可喜成绩,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够。还没有形成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共识,少数部门和单位工作积极性不够。二是政策扶持不够。支撑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土地、金融等政策及其他行政措施还不健全、不配套。三是规划指导不够。社会管理层面管理体制不畅、部门职责不明,缺乏强有力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四是科技支撑不够。科技水平落后,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科研投入不足,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步子不够大。

四、对策与建议

一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强组织领导。必须提高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把发展观统一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来,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进一步加强领导机构和技术服务机构,定期会商和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落实责任主体,实行问责制,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工作合力。

二要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扶持政策。加强对全县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专题研究,把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纳入“十二五”规划和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中,抓紧研究制定《节能降耗专题规划》、《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题规划》、《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专题规划》等;进一步细化促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金融、用地、用电等激励政策。

三要加快园区建设,搭建发展平台。工业园区是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要以科技为支撑,以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为手段,着力促进园区内各类产业、企业进行废弃物交换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水资源逐级利用和循环利用。特别是在引进入园项目上,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关联度,把好入口关,不仅要求环保达标,而且要看项目的科技含量、看项目在园区产业发展中的“链接性”,特别要注重引入具有“补充链条”和“延伸链条”作用的项目,形成一批相互对接、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互为

依托、互为供求、综合利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发展、“三废”循环利用的绿色、低碳型工业园区。

四要制定优惠政策,完善约束机制。要逐步完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政策扶持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尽快出台鼓励扶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激励办法,充分调动企业主体走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的积极性。建立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对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重点企业和示范项目,给予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支持,落实优惠的价格、收费政策。同时,对于发展前景好、社会贡献大的企业,政府给予重奖,促进企业观念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要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规范经济主体行为,并通过实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企业和广大消费者逐步形成符合低碳经济发展方向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要建立低碳经济统计制度和科学评价制度,加强对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量和综合利用情况的统计监测工作,促进我县低碳经济的发展步入快车道。

五要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建设。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加快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抓紧制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深入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大力发展水电等新能源。力争到2015年,全县重要生态功能区和重点资源开发区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80%的乡镇基本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绿地率达到5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 9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森林覆盖率达到65%,充分发挥森林的碳汇作用,加强低产低效林的改造和天然林的保护,实施能源林建设工程,建成陕西省低碳经济示范区。

六要强化科技支撑,增强创新能力。采用各种鼓励和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提高我县科技创新能力。按照企业投资、社会参与、政府支持的思路,组织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力争在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与处理技术、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等方面有所突破,加快我县重点领域低碳经济发展。要转变招商引资观念,变招商引资为招商引“智”引“技”,努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技术装备新、生产工艺先进的项目。要以项目为依托,推进低碳经济技术装备的

更新和改进。通过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的改进和管理进步,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七要加强宣传引导,转变消费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增强全社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宣传文化部门、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社团组织要加强社会层面的宣传引导,广泛宣传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对推进镇安率先突破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引导和动员全县上下把绿色经济理念、低碳经济理念,以及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使低碳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理念。

第五篇:绍兴继续教育考试《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题库最全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

2015年绍兴市专业技术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考试试题(2015年必修课之一-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A)是人类迄今为止面临的最重大环境问题

A.全球气候变化 B.冰川融化 C.地震频发 D.厄尔尼诺现象

2.全球变暖的一个基本表现就是大气中以(C)为主的温室气体的浓度在急剧升高。

A.一氧化碳 B.三聚氰胺 C.二氧化碳 D.三氯甲烷

3.温室气体大量排放造成(B)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A.马太效应 B.温室效应 C.囚笼效应 D.花房效应 4.(B)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 A.温度 B.气候 C.水分 D.湿度 5.(D)是目前能源的主要形态

A.绿色能源 B.有色能源 C.黑色能源 D.化石能源 6. 最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是(A)。 A.英国 B .美国 C.德国 D.日本

7. 国际社会确立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准则是(B)。 A.人类共享生存权和发展权 B.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C.南北双方共同合作 D.自愿互利

8. 下列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C)。

A.《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巴厘路线图 B.《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 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 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巴厘路线图、《京都议定书》 9.(D)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A.2007年10月29日 B.2008年10月30日 C.2007年10月30日 D.2008年10月29日

10. 中国是(A)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 A.最早 B.第二个 C.第三个 D.第六个

11. ( A )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占全球总量的24%。 A.2007 B.2009 C.2008 D.2005 12. 中国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B) A.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B.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C.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D.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13. 狭义上说,低碳经济就是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以(A)为特征的经济运行模式。 A.降低CO2排放 B.避免CO2排放 C.降低化石能源消耗 D.避免化石能源消耗 14. 改善能源结构,降低能源的(C),即单位能源中碳的含量。 A.碳存量 B.碳密集 C.碳密度 D.碳容量

15. 2009年12月19日,(B)气候大会落下帷幕。这次大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 A.巴厘岛 B.哥本哈根 C.苏黎世 D.巴塞尔 16. 1930年,(C)马斯河谷发生环境灾难。 A.意大利 B.荷兰 C.比利时 D.英国 17. 2001年(A)退出《京都议定书》。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澳大利亚

18.《京都议定书》允许发达国家通过灵活机制,以(A)方式在全球减排温室气体。

A.碳交易 B.碳汇 C.碳补偿 D.资金援助

19. 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视为一体,采取有的减排、有的增加排放的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这个被称之为(C)。 A.团体方式 B.欧盟路径 C.集团方式 D.并联方式 20.《京都议定书》明确要求减排(C)温室气体。 A.所有 B.8种 C.6种 D.4种

21. 巴厘岛会议正式通过的决议被称之为(C)。 A.巴厘协议 B.巴厘路线图 C.巴厘岛路线图 D.巴厘岛协议 22. 哥本哈根是(A)城市。 A.丹麦 B.瑞典 C.挪威 D.荷兰

23. 哥本哈根会议是《京都议定书》第(B)次缔约方会议。 A.四 B.五 C.六 D.七

24. 被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B)。 A.巴厘岛会议 B.哥本哈根会议 C.罗马回忆 D.坎昆会议

25. 哥本哈根会议确定的升温控制目标是,确保全球平均气温的升幅不超过(B)摄氏度。 A.1 B.2 C.3 D.4

26.《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认为,(A)的减排目标应该做到“三可”。 A.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 C.南方国家 D.北方国家

27. 从总量上看,发达国家排放的温室气体已经占到全球总排放量的(A)。 A.80% B.75% C.90% D.85%

28. 美国人均碳足迹大约为每年(B)吨温室气体排放。 A.15 B.20 C.21 D.25

29. 欧盟认为,发展中国家到2020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影响,每年需要(C)亿欧元资金。 A.1200 B.1100 C.1000 D.900

30.(B),我国发布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A.1991年8月 B.1992年8月 C.1993年6月 D.1992年6月

31. 2006年1月,我国颁布(D),明确规定了政府和社会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发展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32.(A)是中国第一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国家级评估报告。 A.《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B.《全球变暖评估报告》

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D.《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33. 中国共产党第(C)次全国代表大会首先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A.十五 B.十六 C.十七 D.十八

34.(C)报告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A.十五 B.十六 C.十八 D.十七

35. 哥本哈根会议上我们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C)。

A.30-40% B.35-45% C.40-50% D.45-55%

36. 哥本哈根会议上(D)发表了《凝聚共识、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讲话。

A.贾庆林 B.胡锦涛 C.习近平 D.温家宝

37. 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B)亿立方米。 A.12 B.13 C.14 D.15

38. 我国能源结构以(C)为主。 A.水力 B.电力 C.煤炭 D.石油

39.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发达国家累计排放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排放量的(B)。 A.3/5 B.4/5 C.5/6 D.5/7

40. 哥本哈格会议决议设立(B)用以支持发展中国家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 A.蓝色基金 B.绿色基金 C.共同基金 D.低碳基金 41.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以(D)为支撑。 A.植树造林 B.银企合作 C.技术合作 D.科技进步

42. 2011年德班气候大会上决定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德国和(B)分别注资4000万和1500欧元作为其运营和首笔资助资金。 A.美国 B.丹麦 C.法国 D.加拿大

43. 能源约束和气候变化这两大主导因素使得(B)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

A.绿色经济 B.低碳转型 C.节能减排 D.信息革命

44. 1990-2005年间,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已经下降(D)。 A.40% B.42% C.45% D.47%

45. 整个低碳经济的核心引擎在(A)上。 A.技术进步 B.行政强制 C.政策鼓励 D.市场机制 46. 低碳转型的一个核心标志就是(B)。

A.技术进步 B.能源革命 C.零排放 D.温室气体含量下降 47. 低碳经济并不意味着降低生活水平,而是( A ) A.反对奢侈浪费,提倡绿色消费低碳生活 B.提倡奢侈浪费 C.提倡根据消费能力进行的消费 D提倡节省资源 48. 目前我国的总能耗是美国的(B)。 A.1/2 B.3/4 C.4/5 D.5/6

49. 低碳经济最终归属为(C)问题。 A.经济 B.技术 C.政治 D.生活方式

50.(A)是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 A.技术创新 B.替代能源 C.发展方式转变 D.南北合作 51. 低碳经济首先必须在(A)上实现突破和创新。 A.技术 B.观念 C.管理 D.成本

52. 人们对现代工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和批判,表达了对以(C)为核心的“后工业时代”的憧憬和向往。

A.绿色发展 B.和谐 C.环保 D.崇尚自然

53. 从历史的逻辑看,低碳经济是(D)的演进和合法化。 A.大国政治 B.霸权政治 C.绿色壁垒 D.碳政治

54.(B)为推行其世界主义,将环境问题推向世界政坛。 A.美国 B.欧洲 C.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 55.(B)就成为“碳政治”的核心内容。

A.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B.控制二氧化碳排放 C.政治力量的相互妥协 D.经济捆绑政治

56. 低碳经济是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对全球政治和经济利益的(A)。 A.再分配 B.彻底颠覆 C.竞合 D.扬弃

57.(D)使人类的目光由传统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 A.全球变暖 B.土壤酸化 C.石油危机 D.美元危机

58. 截至2007年,至少有(D)多个国家制订了促进可持续能源占能源总使用量20%的目标。 A.50 B.52 C.55 D.60 59.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几月几日?(C)

A.3月12日 B.3月21日 C.6月5日 D.6月25日 60. 2014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A) A.向污染宣战 B.提高你的声音而不是海平面 C.同呼吸 共奋斗 D.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 61. 最早利用风力发电的国家是(D)。 A.中国 B.英国 C.荷兰 D.丹麦

62. 据估计,到2015年风能行业产能将比目前水平(A)以上。 A.翻两番 B.增长50% C.增加两倍 D.增加三倍 63. 目前全球核电站的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C)千瓦。 A.5亿 B.4亿 C.3亿 D.2亿

64. 被成为“二氧化碳中性能源”的是(C)。 A.核能 B.氢能 C.生物质能源 D.太阳能

65. 据统计,每年地球上的植物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消耗矿物能的(A)倍。 A.20 B.25 C.28 D.30

66. 自然界中,大部分氢元素以(D)的形式广泛存在。 A.岩石 B.液态氢 C.氢气 D.水分子

67. 氢气是从化合物中提取的,因此被称为(A)。 A.二次能源 B.三次能源 C.初级能源 D.人工能源 68. 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的(C)。 A.板块 B.地壳 C.岩浆 D.地幔

69. 据统计,我国沿海可开发的(D)资源至少有5亿千瓦。 A.风能 B.盐度差能 C.潮汐能 D.波浪能 70. 地铁的百公里人均能耗是轿车的(B)。 A.3.4% B.5% C.8.4% D.11%

71. 素有“自行车王国”之称的国家是(C)。 A.朝鲜 B.丹麦 C.中国 D.荷兰

72. 自行车普及率世界第一的国家是(D)。 A.朝鲜 B.丹麦 C.中国 D.荷兰 73. 荷兰人均自行车达到(D)辆。 A.0.8 B.0.9 C.1 D.>1

74. 制定《推广自行车利用综合对策》的国家是(D)。 A.荷兰 B.英国 C.中国 D.韩国

75. 目前,城市垃圾主要采用(C)的方式处理。 A.填海 B.回收 C.填埋 D.焚烧

76. 长期来看,( C )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对节能减排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A、水电 B、风电 C、可再生能源 D、太阳能

77. 低碳经济是一种具有低能耗、低污染、( C )的节能环保型经济形态。 A、低消费 B、低碳汇 C、低排放 D、低代价 78.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是(B )。

A、低碳发展 B、节能减排 C、碳中和技术 D、扩大碳汇

79. 中国在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A)年下降40%-45%的承诺。 A、2005 B、2006 C、2007 D、2008

80. 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 A ) A. 低碳革命 B. 绿色革命 C. 科技革命 D. 产业革命

81.(C)作为建设低碳乡村和生态新农村的重要一环,在解决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已经环保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A.生态农业 B.绿色农产品加工 C.生态旅游 D.乡镇企业

82. 在生态民居的建设中,生态民居、低碳乡村还需要有绿色的(B)。 A.生产方式 B.生活方式 C.交通方式 D.娱乐方式

83. 创新低碳技术是实现技术性减排的一项(B)工作。 A.核心 B.基础 C.高层 D.内部

84.(C)是低碳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A.旅游 B.教育 C.IT D.节能

85. 围绕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所有内政外交的焦点表面上是能源环境问题,实质上是( A )问题。

A.发展 B.能源 C.霸权 D.资金

86. 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A)。 A.25% B.35% C.38% D.38.5%

87. 威胁人类生存的根源是(A)。

A.环境日愈恶化 B.伦理败坏 C.资源枯竭 D.人类过度欲望本身 88. 2008年金融危机的实质是整个(A)发展模式的问题。 A.高碳经济 B.信用经济 C.信托经济 D.虚拟经济 89. 我国因环境污染引起的群体性事件近几年以年均(A)的速度递增。 A.29% B.30% C.31% D.32%

90.“碳汇”是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D)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

A.飞禽走兽 B.污水处理厂 C.江河湖泊 D.森林植被 91. 核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属于( B ) A.降碳技术 B.零碳技术 C.消碳技术 D.高碳技术

92.在多种能源中(B)污染物排放量最大,它的大比例使用是造成国内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铁矿石

93.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A)的排放量。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三聚氰胺

94. 在(A)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A.哥本哈根 B.巴厘岛 C.京都 D.多哈 95. 碳关税的征收对象是(B)。

A.进口的低能耗产品 B.进口的高能耗产品 C.进口农产品 D.进口食品

96.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的官方文件是(C)。 A..西班牙学者乌恩鲁2000年发表的《能源政策》 B.2007年英国出台的《气候变化框架战略》 C .2003年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D .2006年英国发表的《斯特恩报告》

97. 2010年4月1日我国实施的关于低碳转型方面的法律是(C) A.《循环经济促进法》 B.《清洁生产促进法》 C.《可再生能源法》 D.《节约能源法》

98.2010年7月我省( A )市被列为我国第一批低碳试点城市。 A.杭州 B.宁波 C.嘉兴 D.湖州

99.2012年12月列入我国第二批低碳城市试点的共有( 29 )个。 A.8 B.29 C.36 D.22

100.2009年6月《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第一次提出了“碳关税”相关条款,规定自(B)年起,对来自未采取措施减排温室气体国家的钢铁、水泥、玻璃和纸张等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 A.2015 B.2020 C.2030 D.2025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ABC)和高效益为基本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

A.低能耗 B.低排放 C.低污染 D.低成本

2. 改变人类传统的(CD)生产和生活方式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A.高掠夺 B.高浪费 C.高排放 D.高污染

3.(B)和(C)应该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 A.热带雨林的消失 B.森力资源的大幅减少 C.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 D.人类的生产活动

4. 全球升温导致海平面上升是因为(CD)。 A.降雨增多 B.加快蒸发 C.海水热膨胀 D.冰川融化 5. 将受海平面上升威胁的国家包括(BD)。 A.土库曼斯坦 B.荷兰 C.南非 D.马尔代夫 6. 全球变暖会使(ABCD)等自然灾害加重。 A.干旱 B.高温 C.热浪 D.热带风暴

7. 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BC)将会有很大变化。 A.产量 B.稳定性 C.分布状况 D.种类 8.(ABCD)等问题都是生存权的内容。

A.营养问题 B.健康问题 C.住房问题 D.生计问题 9. 人类环境的两个方面是(BC)。

A.利用方面 B.天然方面 C.人为方面 D.保护方面 10. 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是(AB)。 A.求生存 B.求幸福 C.求自由 D.求财富

11.(AC)已经成为妨碍公众幸福感以及未来可持续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A.环境污染 B.资源浪费 C.资源不断衰竭 D.全球变暖

12. 对减少碳排放西方国家态度消极,在(ABC)等问题上缺乏诚意。 A.量化减排 B.资金支持 C.技术转让 D.技术研发

13. 由于受(ABD)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国是最容易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

A.人口众多 B.经济发展水平低 C.国土面积巨大 D.生态环境脆弱

14. 我国将以主动和积极的身份参与涉及世界发展新格局的国际规则的(BCD)。 A.建议 B.谈判 C.博弈 D.制定

15.(ACD)是中国发展的自我约束,也是全人类的根本利益。 A.节约资源能源 B.抑制地下水污染 C.保护生态环境 D.削减温室气体 16. 我国愿意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推动世界实现(ACD)而不懈努力。 A.和谐发展 B.绿色发展 C.清洁发展 D.可持续发展

17. 过去三十年的历史表明,中国对人类作出了(BCD)的重大贡献。 A.全球发展 B.全球减贫 C.全球经济增长 D.全球贸易增长

18.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还需要对人类发展作出(AD)等两大贡献。 A.知识 B.环保 C.节能 D.绿色

19.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十分巨大,但(ABC)等其他问题的严重程度丝毫不亚于此。

A.环境污染 B.海洋酸化 C.物种灭绝 D.重金属污染 20.(AC)是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另两个元凶。

A.农牧业的盲目扩张 B.人工气体的使用 C.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D.重化工业的扩张 21. 英国、美国等国家在20世纪就完成了(BC)的历史任务。 A.信息化 B.工业化 C.城市化 D.金融化

22. 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涵盖了(ABCD)等几个层面。 A.技术 B.产业 C.制度 D.观念

23. 胡锦涛主席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我国要发展(BCD)。 A.民营经济 B.绿色经济 C.低碳经济 D.循环经济 24. 工业革命带来了(ABD)等一系列问题。 A.资源过度消耗 B.环境污染 C.人口剧增 D.生态破坏 25.《京都议定书》要求减排的温室气体包括(ABCD)。 A.甲烷 B.氧化亚氮 C.六氟化碳 D.全氟化碳

26.《京都议定书》引入(BCD)等灵活机制,允许发达国家通过交易完成减排任务。

A.集团方式 B.联合履约 C.清洁能源机制 D.排放贸易

27. 关于《京都议定书》第九条的评审结论,巴厘岛会议确定了评审的(ABC)。 A.目的 B.范围 C.内容 D.方式

28.《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强调要立足国情发展(BD)。 A.环保经济 B.绿色经济 C.森林经济 D.低碳经济

29.2009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通过大力发展(CD)等,增加我国非化石能源比重。 A.农村沼气建设 B.生物酒精生产 C.可再生能源 D.积极推进核电建设 30. 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最大的挑战是(A)和(B)之间的矛盾。 A.温室气体减排 B.经济发展 C.成本递增 D.资金短缺 31.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以(ABC)为重点。 A.节约能源 B.优化能源结构

C.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 D.加大生态经济对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

32. 我国本着(CD)的原则,积极参加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 A.平等协商 B.合作共赢 C.互利共赢 D.务实有效 33. 低碳的起因包括(ABCD)。

A.资源浪费 B.能源约束 C.气候变化 D.环境污染

34. 低碳路线图中的低碳目标确立后需要从以下几种机制加以实现(ABD)。 A.行政手段 B.市场机制 C.法律规范 D技术进步.

35. 要大力降低碳基能源的使用比例,提高(ABD)等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A.核能 B.风能 C.氢能 D.太阳能

36.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通过创新以及由此而引发的(ABD)。 A.产业结构调整 B.制度创新 C.管理方式创新 D.人类消费观念的转变 37. 就目前的研究,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途经有(ABC)。

A.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B.发展碳捕捉和封存技术C.发展清洁能源D.转化二氧化碳成固态 38. 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BCD)。

A.提升管理水平 B.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C.发展新兴工业 D.建设生态文明 39. 发展低碳经济的本质就在于建立(ABD)的经济发展模式。 A.高效能 B.低能耗 C.高产出 D.低排放 40.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包括(ACD)等模式。 A.生产模式 B.分配模式 C.消费模式 D.国际贸易关系 41. 传统的家庭垃圾分为(AB)。

A.可燃垃圾 B.不可燃垃圾 C.食品垃圾 D.包装垃圾

42. 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与目前大力推行的(CD)有着密切的联系。

A.低碳城市建设 B.节能减排 C.清洁生产 D.循环经济

43. 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将扩大(AC)的利用规模作为应对碳挑战的战略举措。 A.清洁能源 B.氢基能源 C.无碳能源 D.核能 44. 技术性减排主要是通过采用(ABC)技术。 A.低碳技术 B.节能技术 C.减碳技术 D.无碳技术 45. 一般意义上,低碳技术包括(ABD)。 A.减碳技术 B.无碳技术 C.去碳技术 D.受碳技术 46. 一般来说(BD)的产业都属于低碳产业。 A.资本密集 B.知识密集 C.劳动密集 D.技术密集 47. 文化产业属于(AB)型产业,是一种低耗能、低污染的产业。 A.智力密集 B.技术密集 C.资本密集 D.劳动密集

48. 以(AC)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就是低碳技术。 A.低能耗 B.低排放 C.低污染 D.低成本 49. 低碳观念包括(ABCD)

A.节约观念 B.惜物观念更新 C.体劳观念 D.敬天观念 50. 以下对低碳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A.低碳是一种生活态度 B.低碳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C.低碳就是过紧日子 D.低碳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

1.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正确

2.中国在巴厘岛会议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正确

3.2010年博鳌论坛温家宝总理做了《携手推进亚洲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讲话。 错误

4.保护生态环境将制约生产力的发展。 错误 5.改善生态环境也是发展生产力。 正确 6.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属于公共产品范畴。 错误

7.抓住低碳转型机遇,共赢绿色幸福未来,是中国发展的战略任务。正确 8.现代自然灾害的频发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仍无定论。 错误 9.全球气候变化是19世纪以来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挑战。 错误 10.温室气体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 正确 11.水稻种植过程不会释放温室气体。正确 12.农田开垦会导致热带雨林退化。 正确

13.海平面上升会威胁占世界人口1/4的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 错误 14.全球变暖将是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正确 15.发展权可以被理解为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 错误 16.碳排放超量直接引发全球变暖。 正确

17.联合国于1972年通过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 错误 18.污染引起的疾病对人类的杀伤力远比碳排放严重。 错误 19.贫困的国家和人们之间更容易发生争夺自然资源的冲突。 正确 20.气候变化会加剧水源的短缺。 正确

21.我们目前的发展是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发展权为代价的。 正确 22.环境优良是人类幸福的前提条件。 正确

23.柏拉图指出,幸福是指生活优裕、行为美好。 错误

24.社会发展和谐与否更应该关注社会总体主观幸福感的增长情况。 正确 25.具体就业和工作条件是影响幸福的经济因素。 错误 26.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影响幸福的体制性因素。 正确 27.数据表明目前中国1/5的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 错误 28.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是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正确 29.原生态的大自然可以给人以深深的喜悦。 正确

30.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人的性格和理性得以丰富健全的发展。 正确 31.从根本上大幅削减温室气体只依赖于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行动。 错误 32.地理环境绝对不是影响人类发展途径和国富国穷的重要因素。 正确

33.富国财富的增长是以穷国资源和市场被瓜分掠夺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 正确 34.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不一定会挑战富国已经取得的优越地位。 错误

35.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原因是外部压力而不是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错误

36.对我国而言,参与气候谈判的焦点是如何获取话语权成为新规则的领导者之一 。正确

37.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角逐核心是发达国家要不要继续率先减排。 正确

38.《可再生能源法》已颁布实施。 错误

39.巴西是世界上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错误 40.中国不是IPCC的发起国之一。 错误 41.中国尚难被称为亚洲“绿色经济巨人”。 错误 42.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制造国。 错误 43.建设“生态文明”被写入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错误 44.过度排放让中国成为世界的“众矢之的”。 正确

45.在荷兰环境评估署发布的二氧化碳排放报告中,俄国占到总排放量的8%。 错误

46.珊瑚不是外骨骼海洋生物。 错误

47.地球平流层温度的升高会导致对流层温度的下降。正确 48.目前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达到危险值。 正确

49.人类应对环境问题的挑战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 正确 50.低碳概念源于《气候行动和一揽子行动计划》。 错误 51.降低碳排放强度已经成为保护地球的客观需要。 正确 52.英国在20世纪就走过了大量消耗化石能源的发展阶段。 正确 53.后工业化阶段,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 错误 54.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大部分的产业的领域。 错误 55.美国经济学家斯特恩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错误

56.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 正确 57.迄今,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和中国制定了各自的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错误 58.1952年12月年英国曼彻斯特烟雾事件造成超过4000人死亡。 错误 59.20世纪40年代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的烟雾呈浅紫色 错误 60.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产物。 正确

61.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圣保罗召开。 错误 62.1997年,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会议代表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错误 63.《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减排的态度是“鼓励”。 错 误 64.我国于1998年5月核准了《京都议定书》。 错误

65.美国是目前游离于《京都议定书》之外的发达国家之一。 正确

66.《京都议定书》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以国际法的形式对排放量做出定量限制。 67.巴厘岛会议切实解决了《公约》所遗留的所有问题。 错误 68.美国直到会议最后一刻也未赞成 “巴厘岛路线图”。 错误 69.“巴厘岛路线图”大幅降低了硬性减排标准。 错误

70.哥本哈根会议上美国没有对二氧化碳排放做出承诺。 错误 71.哥本哈根会议最终未能确定各国减排义务的大体框架。 正确 72.巴厘岛会议使得气候谈判真正成为世界性的大会。 错误

73.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74.中国是亚太清洁发展计划的正式成员。 错误 75.美国不是《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 错误

76.七十七国集团和中国曾在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上相互支持。 错误77.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错误 78.数据统计全球煤炭的可供开采量只有147年。 错误 79.能源革命不包括生产、运输环节的技术进步。 错误

80.《京都议定书》对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态度是强制性减排。 错误 81.生物质能是一种无害能源。 正确 错误

正确

82.低碳之路非走不可。 正确

83.低碳经济中的创新包括能源创新和减排技术创新。 正确 84.植树造林不存在明显的技术瓶颈。错误

85.既得利益集团通常会阻止一些新技术的大规模推广。 正确 86.发展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要调整传统经济结构。 正确 87.1972年伦敦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发表。 错误 88.碳资产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舶来品。错误

89.仅仅依靠技术力量,低碳经济不可能走得太远。 正确

90.不断生产毒素的工业经济模式是当代人类文明危机的根源。正确 91.当今世界的消费模式基本是趋同的。 正确

92.发达国家民众放弃高消费模式是建设低碳经济的前提和基础。 错误 93.低碳经济是一个政治话语权的争夺问题。 正确 94.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局部问题。 错误

95.在长达50年的国际气候谈判中,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掌握着国际话语权。 96.低碳经济的实施必须依赖于追求本国私利最大化的各国主体。 正确 97.低碳经济,简单定义即为含碳量少或者非碳基能源。 错误 98.低碳能源意味着全生命周期的低排放。 正确 99.能源的传输方式不被包含在低碳能源范畴内。 错误

100.生物质能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存在着极大的发展空间。 正确 正确

2015年绍兴市专业技术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考试试题(2015年必修课之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A)是人类迄今为止面临的最重大环境问题;A.全球气候变化B.冰川融化C.地震频发D.厄尔;2.全球变暖的一个基本表现就是大气中以(C)为主;A.一氧化碳B.三聚氰胺C.二氧化碳D.三氯甲烷;3.温室气体大量排放造成(B)的加剧

2015年绍兴市专业技术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考试试题(2015年必修课之一-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A)是人类迄今为止面临的最重大环境问题

A.全球气候变化 B.冰川融化 C.地震频发 D.厄尔尼诺现象

2.全球变暖的一个基本表现就是大气中以(C)为主的温室气体的浓度在急剧升高。

A.一氧化碳 B.三聚氰胺 C.二氧化碳 D.三氯甲烷

3.温室气体大量排放造成(B)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A.马太效应 B.温室效应 C.囚笼效应 D.花房效应 4.(B)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 A.温度 B.气候 C.水分 D.湿度 5.(D)是目前能源的主要形态

A.绿色能源 B.有色能源 C.黑色能源 D.化石能源 6. 最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是(A)。 A.英国 B .美国 C.德国 D.日本

7. 国际社会确立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准则是(B)。

A.人类共享生存权和发展权 B.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C.南北双方共同合作 D.自愿互利

8. 下列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C)。 A.《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巴厘路线图 B.《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 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 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巴厘路线图、《京都议定书》 9.(D)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A.2007年10月29日 B.2008年10月30日 C.2007年10月30日 D.2008年10月29日

10. 中国是(A)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 A.最早 B.第二个 C.第三个 D.第六个

11. ( A )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占全球总量的24%。 A.2007 B.2009 C.2008 D.2005 12. 中国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B) A.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B.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C.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D.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13. 狭义上说,低碳经济就是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以(A)为特征的经济运行模式。

A.降低CO2排放 B.避免CO2排放 C.降低化石能源消耗 D.避免化石能源消耗 14. 改善能源结构,降低能源的(C),即单位能源中碳的含量。 A.碳存量 B.碳密集 C.碳密度 D.碳容量

15. 2009年12月19日,(B)气候大会落下帷幕。这次大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 A.巴厘岛 B.哥本哈根 C.苏黎世 D.巴塞尔 16. 1930年,(C)马斯河谷发生环境灾难。 A.意大利 B.荷兰 C.比利时 D.英国 17. 2001年(A)退出《京都议定书》。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澳大利亚

18.《京都议定书》允许发达国家通过灵活机制,以(A)方式在全球减排温室气体。

A.碳交易 B.碳汇 C.碳补偿 D.资金援助

19. 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视为一体,采取有的减排、有的增加排放的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这个被称之为(C)。 A.团体方式 B.欧盟路径 C.集团方式 D.并联方式 20.《京都议定书》明确要求减排(C)温室气体。 A.所有 B.8种 C.6种 D.4种

21. 巴厘岛会议正式通过的决议被称之为(C)。 A.巴厘协议 B.巴厘路线图 C.巴厘岛路线图 D.巴厘岛协议 22. 哥本哈根是(A)城市。 A.丹麦 B.瑞典 C.挪威 D.荷兰

23. 哥本哈根会议是《京都议定书》第(B)次缔约方会议。 A.四 B.五 C.六 D.七

24. 被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B)。 A.巴厘岛会议 B.哥本哈根会议 C.罗马回忆 D.坎昆会议

25. 哥本哈根会议确定的升温控制目标是,确保全球平均气温的升幅不超过(B)摄氏度。 A.1 B.2 C.3 D.4 26.《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认为,(A)的减排目标应该做到“三可”。 A.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 C.南方国家 D.北方国家

27. 从总量上看,发达国家排放的温室气体已经占到全球总排放量的(A)。 A.80% B.75% C.90% D.85% 28. 美国人均碳足迹大约为每年(B)吨温室气体排放。 A.15 B.20 C.21 D.25 29. 欧盟认为,发展中国家到2020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影响,每年需要(C)亿欧元资金。 A.1200 B.1100 C.1000 D.900 30.(B),我国发布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A.1991年8月 B.1992年8月 C.1993年6月 D.1992年6月

31. 2006年1月,我国颁布(D),明确规定了政府和社会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发展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32.(A)是中国第一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国家级评估报告。 A.《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B.《全球变暖评估报告》

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D.《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33. 中国共产党第(C)次全国代表大会首先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A.十五 B.十六 C.十七 D.十八

34.(C)报告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A.十五 B.十六 C.十八 D.十七

35. 哥本哈根会议上我们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C)。

A.30-40% B.35-45% C.40-50% D.45-55% 36. 哥本哈根会议上(D)发表了《凝聚共识、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讲话。

A.贾庆林 B.胡锦涛 C.习近平 D.温家宝 37. 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B)亿立方米。 A.12 B.13 C.14 D.15 38. 我国能源结构以(C)为主。 A.水力 B.电力 C.煤炭 D.石油

39.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发达国家累计排放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排放量的(B)。 A.3/5 B.4/5 C.5/6 D.5/7 40. 哥本哈格会议决议设立(B)用以支持发展中国家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 A.蓝色基金 B.绿色基金 C.共同基金 D.低碳基金 41.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以(D)为支撑。 A.植树造林 B.银企合作 C.技术合作 D.科技进步

42. 2011年德班气候大会上决定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德国和(B)分别注资4000万和1500欧元作为其运营和首笔资助资金。 A.美国 B.丹麦 C.法国 D.加拿大

43. 能源约束和气候变化这两大主导因素使得(B)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

A.绿色经济 B.低碳转型 C.节能减排 D.信息革命

44. 1990-2005年间,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已经下降(D)。 A.40% B.42% C.45% D.47% 45. 整个低碳经济的核心引擎在(A)上。 A.技术进步 B.行政强制 C.政策鼓励 D.市场机制 46. 低碳转型的一个核心标志就是(B)。

A.技术进步 B.能源革命 C.零排放 D.温室气体含量下降 47. 低碳经济并不意味着降低生活水平,而是( A ) A.反对奢侈浪费,提倡绿色消费低碳生活 B.提倡奢侈浪费 C.提倡根据消费能力进行的消费 D提倡节省资源 48. 目前我国的总能耗是美国的(B)。 A.1/2 B.3/4 C.4/5 D.5/6 49. 低碳经济最终归属为(C)问题。 A.经济 B.技术 C.政治 D.生活方式

50.(A)是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 A.技术创新 B.替代能源 C.发展方式转变 D.南北合作 51. 低碳经济首先必须在(A)上实现突破和创新。 A.技术 B.观念 C.管理 D.成本

52. 人们对现代工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和批判,表达了对以(C)为核心的“后工业时代”的憧憬和向往。

A.绿色发展 B.和谐 C.环保 D.崇尚自然

53. 从历史的逻辑看,低碳经济是(D)的演进和合法化。 A.大国政治 B.霸权政治 C.绿色壁垒 D.碳政治

54.(B)为推行其世界主义,将环境问题推向世界政坛。 A.美国 B.欧洲 C.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 55.(B)就成为“碳政治”的核心内容。

A.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B.控制二氧化碳排放 C.政治力量的相互妥协 D.经济捆绑政治

56. 低碳经济是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对全球政治和经济利益的(A)。 A.再分配 B.彻底颠覆 C.竞合 D.扬弃

57.(D)使人类的目光由传统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 A.全球变暖 B.土壤酸化 C.石油危机 D.美元危机

58. 截至2007年,至少有(D)多个国家制订了促进可持续能源占能源总使用量20%的目标。 A.50 B.52 C.55 D.60 59.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几月几日?(C)

A.3月12日 B.3月21日 C.6月5日 D.6月25日 60. 2014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A) A.向污染宣战 B.提高你的声音而不是海平面 C.同呼吸 共奋斗 D.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 61. 最早利用风力发电的国家是(D)。 A.中国 B.英国 C.荷兰 D.丹麦

62. 据估计,到2015年风能行业产能将比目前水平(A)以上。 A.翻两番 B.增长50% C.增加两倍 D.增加三倍

63. 目前全球核电站的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C)千瓦。 A.5亿 B.4亿 C.3亿 D.2亿

64. 被成为“二氧化碳中性能源”的是(C)。 A.核能 B.氢能 C.生物质能源 D.太阳能

65. 据统计,每年地球上的植物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消耗矿物能的(A)倍。 A.20 B.25 C.28 D.30 66. 自然界中,大部分氢元素以(D)的形式广泛存在。 A.岩石 B.液态氢 C.氢气 D.水分子

67. 氢气是从化合物中提取的,因此被称为(A)。 A.二次能源 B.三次能源 C.初级能源 D.人工能源 68. 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的(C)。 A.板块 B.地壳 C.岩浆 D.地幔

69. 据统计,我国沿海可开发的(D)资源至少有5亿千瓦。 A.风能 B.盐度差能 C.潮汐能 D.波浪能 70. 地铁的百公里人均能耗是轿车的(B)。 A.3.4% B.5% C.8.4% D.11% 71. 素有“自行车王国”之称的国家是(C)。 A.朝鲜 B.丹麦 C.中国 D.荷兰

72. 自行车普及率世界第一的国家是(D)。 A.朝鲜 B.丹麦 C.中国 D.荷兰 73. 荷兰人均自行车达到(D)辆。 A.0.8 B.0.9 C.1 D.>1 74. 制定《推广自行车利用综合对策》的国家是(D)。 A.荷兰 B.英国 C.中国 D.韩国

75. 目前,城市垃圾主要采用(C)的方式处理。 A.填海 B.回收 C.填埋 D.焚烧

76. 长期来看,( C )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对节能减排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A、水电 B、风电 C、可再生能源 D、太阳能

77. 低碳经济是一种具有低能耗、低污染、( C )的节能环保型经济形态。 A、低消费 B、低碳汇 C、低排放 D、低代价 78.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是(B )。

A、低碳发展 B、节能减排 C、碳中和技术 D、扩大碳汇

79. 中国在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A)年下降40%-45% 的承诺。

A、2005 B、2006 C、2007 D、2008 80. 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 A )

A. 低碳革命 B. 绿色革命 C. 科技革命 D. 产业革命

81.(C)作为建设低碳乡村和生态新农村的重要一环,在解决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已经环保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A.生态农业 B.绿色农产品加工 C.生态旅游 D.乡镇企业

82. 在生态民居的建设中,生态民居、低碳乡村还需要有绿色的(B)。 A.生产方式 B.生活方式 C.交通方式 D.娱乐方式 83. 创新低碳技术是实现技术性减排的一项(B)工作。 A.核心 B.基础 C.高层 D.内部

84.(C)是低碳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A.旅游 B.教育 C.IT D.节能

85. 围绕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所有内政外交的焦点表面上是能源环境问题,实质上是( A )问题。

A.发展 B.能源 C.霸权 D.资金

86. 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A)。 A.25% B.35% C.38% D.38.5% 87. 威胁人类生存的根源是(A)。

A.环境日愈恶化 B.伦理败坏 C.资源枯竭 D.人类过度欲望本身 88. 2008年金融危机的实质是整个(A)发展模式的问题。 A.高碳经济 B.信用经济 C.信托经济 D.虚拟经济

89. 我国因环境污染引起的群体性事件近几年以年均(A)的速度递增。 A.29% B.30% C.31% D.32% 90.“碳汇”是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D)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 A.飞禽走兽 B.污水处理厂 C.江河湖泊 D.森林植被 91. 核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属于( B ) A.降碳技术 B.零碳技术 C.消碳技术 D.高碳技术

92.在多种能源中(B)污染物排放量最大,它的大比例使用是造成国内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铁矿石

93.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A)的排放量。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三聚氰胺

94. 在(A)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A.哥本哈根 B.巴厘岛 C.京都 D.多哈 95. 碳关税的征收对象是(B)。 A.进口的低能耗产品 B.进口的高能耗产品 C.进口农产品 D.进口食品

96.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的官方文件是(C)。 A..西班牙学者乌恩鲁2000年发表的《能源政策》 B.2007年英国出台的《气候变化框架战略》 C .2003年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D .2006年英国发表的《斯特恩报告》

97.2010年4月1日我国实施的关于低碳转型方;A.《循环经济促进法》B.《清洁生产促进法》;C.《可再生能源法》D.《节约能源法》;98.2010年7月我省(A)市被列为我国第一批;A.杭州B.宁波C.嘉兴D.湖州;99.2012年12月列入我国第二批低碳城市试点;A.8B.29C.36D.22;100.2009年6月《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

二、多项

97. 2010年4月1日我国实施的关于低碳转型方面的法律是(C) A.《循环经济促进法》 B.《清洁生产促进法》 C.《可再生能源法》 D.《节约能源法》

98.2010年7月我省( A )市被列为我国第一批低碳试点城市。 A.杭州 B.宁波 C.嘉兴 D.湖州

99.2012年12月列入我国第二批低碳城市试点的共有( 29 )个。 A.8 B.29 C.36 D.22 100.2009年6月《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第一次提出了“碳关税”相关条款,规定自(B)年起,对来自未采取措施减排温室气体国家的钢铁、水泥、玻璃和纸张等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 A.2015 B.2020 C.2030 D.2025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ABC)和高效益为基本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 A.低能耗 B.低排放 C.低污染 D.低成本

2. 改变人类传统的(CD)生产和生活方式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A.高掠夺 B.高浪费 C.高排放 D.高污染

3.(B)和(C)应该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

A.热带雨林的消失 B.森力资源的大幅减少 C.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 D.人类的生产活动

4. 全球升温导致海平面上升是因为(CD)。 A.降雨增多 B.加快蒸发 C.海水热膨胀 D.冰川融化 5. 将受海平面上升威胁的国家包括(BD)。 A.土库曼斯坦 B.荷兰 C.南非 D.马尔代夫 6. 全球变暖会使(ABCD)等自然灾害加重。 A.干旱 B.高温 C.热浪 D.热带风暴

7. 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BC)将会有很大变化。 A.产量 B.稳定性 C.分布状况 D.种类 8.(ABCD)等问题都是生存权的内容。 A.营养问题 B.健康问题 C.住房问题 D.生计问题 9. 人类环境的两个方面是(BC)。

A.利用方面 B.天然方面 C.人为方面 D.保护方面 10. 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是(AB)。 A.求生存 B.求幸福 C.求自由 D.求财富

11.(AC)已经成为妨碍公众幸福感以及未来可持续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A.环境污染 B.资源浪费 C.资源不断衰竭 D.全球变暖

12. 对减少碳排放西方国家态度消极,在(ABC)等问题上缺乏诚意。 A.量化减排 B.资金支持 C.技术转让 D.技术研发

13. 由于受(ABD)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国是最容易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

A.人口众多 B.经济发展水平低 C.国土面积巨大 D.生态环境脆弱

14. 我国将以主动和积极的身份参与涉及世界发展新格局的国际规则的(BCD)。 A.建议 B.谈判 C.博弈 D.制定

15.(ACD)是中国发展的自我约束,也是全人类的根本利益。 A.节约资源能源 B.抑制地下水污染 C.保护生态环境 D.削减温室气体 16. 我国愿意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推动世界实现(ACD)而不懈努力。 A.和谐发展 B.绿色发展 C.清洁发展 D.可持续发展

17. 过去三十年的历史表明,中国对人类作出了(BCD)的重大贡献。 A.全球发展 B.全球减贫 C.全球经济增长 D.全球贸易增长

18.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还需要对人类发展作出(AD)等两大贡献。 A.知识 B.环保 C.节能 D.绿色 19.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十分巨大,但(ABC)等其他问题的严重程度丝毫不亚于此。

A.环境污染 B.海洋酸化 C.物种灭绝 D.重金属污染 20.(AC)是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另两个元凶。

A.农牧业的盲目扩张 B.人工气体的使用 C.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D.重化工业的扩张

21. 英国、美国等国家在20世纪就完成了(BC)的历史任务。 A.信息化 B.工业化 C.城市化 D.金融化

22. 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涵盖了(ABCD)等几个层面。 A.技术 B.产业 C.制度 D.观念

23. 胡锦涛主席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我国要发展(BCD)。 A.民营经济 B.绿色经济 C.低碳经济 D.循环经济 24. 工业革命带来了(ABD)等一系列问题。 A.资源过度消耗 B.环境污染 C.人口剧增 D.生态破坏 25.《京都议定书》要求减排的温室气体包括(ABCD)。 A.甲烷 B.氧化亚氮 C.六氟化碳 D.全氟化碳

26.《京都议定书》引入(BCD)等灵活机制,允许发达国家通过交易完成减排任务。

A.集团方式 B.联合履约 C.清洁能源机制 D.排放贸易

27. 关于《京都议定书》第九条的评审结论,巴厘岛会议确定了评审的(ABC)。 A.目的 B.范围 C.内容 D.方式

28.《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强调要立足国情发展(BD)。 A.环保经济 B.绿色经济 C.森林经济 D.低碳经济

29.2009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通过大力发展(CD)等,增加我国非化石能源比重。 A.农村沼气建设 B.生物酒精生产 C.可再生能源 D.积极推进核电建设 30. 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最大的挑战是(A)和(B)之间的矛盾。 A.温室气体减排 B.经济发展 C.成本递增 D.资金短缺 31.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以(ABC)为重点。 A.节约能源 B.优化能源结构

C.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 D.加大生态经济对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

32. 我国本着(CD)的原则,积极参加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 A.平等协商 B.合作共赢 C.互利共赢 D.务实有效 33. 低碳的起因包括(ABCD)。

A.资源浪费 B.能源约束 C.气候变化 D.环境污染

34. 低碳路线图中的低碳目标确立后需要从以下几种机制加以实现(ABD)。 A.行政手段 B.市场机制 C.法律规范 D技术进步. 35. 要大力降低碳基能源的使用比例,提高(ABD)等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A.核能 B.风能 C.氢能 D.太阳能

36.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通过创新以及由此而引发的(ABD)。 A.产业结构调整 B.制度创新 C.管理方式创新 D.人类消费观念的转变 37. 就目前的研究,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途经有(ABC)。

A.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B.发展碳捕捉和封存技术C.发展清洁能源D.转化二氧化碳成固态

38. 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BCD)。

A.提升管理水平 B.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C.发展新兴工业 D.建设生态文明 39. 发展低碳经济的本质就在于建立(ABD)的经济发展模式。 A.高效能 B.低能耗 C.高产出 D.低排放 40.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包括(ACD)等模式。 A.生产模式 B.分配模式 C.消费模式 D.国际贸易关系 41. 传统的家庭垃圾分为(AB)。

A.可燃垃圾 B.不可燃垃圾 C.食品垃圾 D.包装垃圾

42. 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与目前大力推行的(CD)有着密切的联系。

A.低碳城市建设 B.节能减排 C.清洁生产 D.循环经济

43. 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将扩大(AC)的利用规模作为应对碳挑战的战略举措。 A.清洁能源 B.氢基能源 C.无碳能源 D.核能 44. 技术性减排主要是通过采用(ABC)技术。 A.低碳技术 B.节能技术 C.减碳技术 D.无碳技术 45. 一般意义上,低碳技术包括(ABD)。 A.减碳技术 B.无碳技术 C.去碳技术 D.受碳技术 46. 一般来说(BD)的产业都属于低碳产业。 A.资本密集 B.知识密集 C.劳动密集 D.技术密集

47. 文化产业属于(AB)型产业,是一种低耗能、低污染的产业。 A.智力密集 B.技术密集 C.资本密集 D.劳动密集

48. 以(AC)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就是低碳技术。 A.低能耗 B.低排放 C.低污染 D.低成本 49. 低碳观念包括(ABCD)

A.节约观念 B.惜物观念更新 C.体劳观念 D.敬天观念 50. 以下对低碳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A.低碳是一种生活态度 B.低碳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C.低碳就是过紧日子 D.低碳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 1.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正确

2.中国在巴厘岛会议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正确

3.2010年博鳌论坛温家宝总理做了《携手推进亚洲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讲话。 错误

4.保护生态环境将制约生产力的发展。 错误 5.改善生态环境也是发展生产力。 正确 6.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属于公共产品范畴。 错误

7.抓住低碳转型机遇,共赢绿色幸福未来,是中国发展的战略任务。正确 8.现代自然灾害的频发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仍无定论。 错误 9.全球气候变化是19世纪以来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挑战。 错误 10.温室气体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 正确 11.水稻种植过程不会释放温室气体。正确 12.农田开垦会导致热带雨林退化。 正确

13.海平面上升会威胁占世界人口1/4的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 错误 14.全球变暖将是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正确 15.发展权可以被理解为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 错误 16.碳排放超量直接引发全球变暖。 正确

17.联合国于1972年通过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 错误 18.污染引起的疾病对人类的杀伤力远比碳排放严重。 错误 19.贫困的国家和人们之间更容易发生争夺自然资源的冲突。 正确 20.气候变化会加剧水源的短缺。 正确

21.我们目前的发展是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发展权为代价的。 正确 22.环境优良是人类幸福的前提条件。 正确 23.柏拉图指出,幸福是指生活优裕、行为美好。 错误

24.社会发展和谐与否更应该关注社会总体主观幸福感的增长情况。 正确 25.具体就业和工作条件是影响幸福的经济因素。 错误 26.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影响幸福的体制性因素。 正确 27.数据表明目前中国1/5的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 错误 28.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是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正确 29.原生态的大自然可以给人以深深的喜悦。 正确

30.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人的性格和理性得以丰富健全的发展。 正确 31.从根本上大幅削减温室气体只依赖于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行动。 错误 32.地理环境绝对不是影响人类发展途径和国富国穷的重要因素。 正确 33.富国财富的增长是以穷国资源和市场被瓜分掠夺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 正确 34.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不一定会挑战富国已经取得的优越地位。 错误

35.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原因是外部压力而不是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错误

36.对我国而言,参与气候谈判的焦点是如何获取话语权成为新规则的领导者之一 。正确

37.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角逐核心是发达国家要不要继续率先减排。 正确

38.《可再生能源法》已颁布实施。 错误

39.巴西是世界上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错误 40.中国不是IPCC的发起国之一。 错误 41.中国尚难被称为亚洲“绿色经济巨人”。 错误 42.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制造国。 错误 43.建设“生态文明”被写入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错误 44.过度排放让中国成为世界的“众矢之的”。 正确 45.在荷兰环境评估署发布的二氧化碳排放报告中,俄国占到总排放量的8%。 错误

46.珊瑚不是外骨骼海洋生物。 错误

47.地球平流层温度的升高会导致对流层温度的下降。正确 48.目前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达到危险值。 正确

49.人类应对环境问题的挑战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 正确 50.低碳概念源于《气候行动和一揽子行动计划》。 错误 51.降低碳排放强度已经成为保护地球的客观需要。 正确 52.英国在20世纪就走过了大量消耗化石能源的发展阶段。 正确 53.后工业化阶段,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 错误 54.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大部分的产业的领域。 错误 55.美国经济学家斯特恩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错误

56.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 正确 57.迄今,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和中国制定了各自的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错误 58.1952年12月年英国曼彻斯特烟雾事件造成超过4000人死亡。 错误 59.20世纪40年代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的烟雾呈浅紫色 错误 60.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产物。 正确

61.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圣保罗召开。 错误 62.1997年,超过150 个国家和地区的会议代表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错误 63.《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减排的态度是“鼓励”。 错 误 64.我国于1998年5月核准了《京都议定书》。 错误

65.美国是目前游离于《京都议定书》之外的发达国家之一。 正确

66.《京都议定书》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以国际法的形式对排放量做出定量限制。 67.巴厘岛会议切实解决了《公约》所遗留的所有问题。 错误 68.美国直到会议最后一刻也未赞成 “巴厘岛路线图”。 错误 69.“巴厘岛路线图”大幅降低了硬性减排标准。 错误

70.哥本哈根会议上美国没有对二氧化碳排放做出承诺。 错误 71.哥本哈根会议最终未能确定各国减排义务的大体框架。 正确 72.巴厘岛会议使得气候谈判真正成为世界性的大会。 错误

73.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74.中国是亚太清洁发展计划的正式成员。 错误 75.美国不是《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 错误

76.七十七国集团和中国曾在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上相互支持。 错误77.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错误 78.数据统计全球煤炭的可供开采量只有147年。 错误 79.能源革命不包括生产、运输环节的技术进步。 错误

80.《京都议定书》对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态度是强制性减排。 错误 81.生物质能是一种无害能源。 正确 错误 82.低碳之路非走不可。 正确

83.低碳经济中的创新包括能源创新和减排技术创新。 正确 84.植树造林不存在明显的技术瓶颈。错误

85.既得利益集团通常会阻止一些新技术的大规模推广。 正确 86.发展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要调整传统经济结构。 正确 87.1972年伦敦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发表。 错误 88.碳资产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舶来品。错误

89.仅仅依靠技术力量,低碳经济不可能走得太远。 正确

90.不断生产毒素的工业经济模式是当代人类文明危机的根源。正确 91.当今世界的消费模式基本是趋同的。 正确

正确

92.发达国家民众放弃高消费模式是建设低碳经济的前提和基础。 错误 93.低碳经济是一个政治话语权的争夺问题。 正确 94.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局部问题。 错误

95.在长达50年的国际气候谈判中,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掌握着国际话语权。 96.低碳经济的实施必须依赖于追求本国私利最大化的各国主体。 正确 97.低碳经济,简单定义即为含碳量少或者非碳基能源。 错误 98.低碳能源意味着全生命周期的低排放。 正确 99.能源的传输方式不被包含在低碳能源范畴内。 错误

100.生物质能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存在着极大的发展空间。 正确 正确

低碳经济80分试卷答案

1.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清洁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机制

B、技术创新

C、制度创新

D、发展观的根本转变

2. ()我国提出转变增长方式

A、“九五”

B、“十五”

C、“十一五”

D、“十二五”

3. 政府低碳责任的带动失力原因没有()

A、生态责任不明确

B、发展观不正确

C、生态伦理缺失

D、追究制度不严格

4. 解决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下加强和健全环境法制建设的主要障碍和“瓶颈”因素不包括()

A、环境法律制度的创新

B、环境法律机制的调整

C、多立法

D、环境法律观念的进步

5. 可再生能源不包括()

A、石油 B、太阳能

C、风力能

D、水力能

6. ( ),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在9至10月平均臭氧含量减少50%左右,并周期性出现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7. 地球表面( )被水覆盖,因此有人把地球说成是蓝色星球,又叫水球

A、50% B、60% C、70% D、80% 8. 延长原料或产品使用周期,通过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是指()

A、替代技术

B、减量化技术

C、再利用技术

D、资源化技术

9. 清洁能源,包括()

A、煤

B、石油

C、太阳能

D、汽油 10.电动汽车产业的财税扶持政策重心要向()领域倾斜

A、消费市场

B、生产市场

C、研发部门

D、销售部门

11.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加倍时,全球平均气温将增加( )

A、1~2℃

B、3~4℃

C、5~6℃

D、7~8℃

12.太阳能资源的特点不包括()

A、清洁

B、无污染

C、可再生

D、有污染

13.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

A、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

B、低碳发展

C、节能减排

D、碳中和技术

14.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是()

A、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

B、低碳发展

C、节能减排

D、碳中和技术 15.()是用来衡量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结构状况

A、水资源利用指标分析

B、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

C、能源利用指标分析

D、废弃物再生利用指标分析

16.严刚提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是指()

A、目标层

B、要素层

C、指标层

D、进度层

17.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指的是()

A、恒温消费

B、经济消费

C、安全消费

D、环保消费

18.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力量()

A、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机制

B、加强法律体系建设

C、构建低碳技术创新机制

D、能源技术创新

19.( )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500多人死亡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 20.从( )起,对流层中消耗臭氧层物质浓度开始下降

A、1992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5年

21.(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其中对海洋环境保护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

A、1981年

B、1982年

C、1983年

D、1984年

22.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是( )

A、二氧化氯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氮

23.()不是三大光伏消费国

A、西班牙

B、德国

C、中国

D、日本

24.()是指利用太阳能加热工作介质,产生过热蒸汽或高温高压空气,驱动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

A、太阳能光发电

B、太阳能热发电 C、光伏发电

D、风能发电

25.要实现节能降耗,首先,要继续大力发展第()产业,调整

一、

二、三类产业的格局

A、一

B、二

C、三

D、四

26.臭氧层厚度减少( ),可使大豆减产20~25% A、22% B、23% C、24% D、25% 27.循环经济的特征不包括()

A、观念先行性

B、技术先导性

C、物质循环性

D、主体单一化

28.近百年来中国的气候也在变暖,以西北、华北、东北变暖最明显,其中( )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

A、西北

B、华北

C、东北

D、西南

29.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应遵循路径不正确的是()

A、能源技术进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上一篇:电视台技术工作总结下一篇:第三章练习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