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想象翅膀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联想和遐想在想象作文教学中运用得很多,让学生对眼前的故事情境产生联想,并有条理、生动地表达。引领学生在想象的领域里,超越时空的距离,组合不同时空中的表现,创造新的形象。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作文想象翅膀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文想象翅膀管理论文 篇1:

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摘要:想象力贯穿了整个作文教学之中,没有想象力,学生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空洞,立意不新。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象去创造,思路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语文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

关键词:作文教学 想象力 培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理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想象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意义,是作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作文教学与想象力的关系

想象力在科学发明和艺术创造中起决定性作用。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力。用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运用想象力云观察生活、积累材料。如见到了“水”你会联想到什么?有的同学说:“水,汹涌奔泻,如箭(飞驰),如马(奔腾),如虎(下山),威力无比,势不可挡。”有的同学说:“水如一面明镜,清流澈见底,如我们的心灵,洁净无瑕。”由此可见,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然而,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如何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呢?

二、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写作能力涉及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在语言习得方面最基本的是语言的积累;在思维方面,最基本的是联想和想象力的培养。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内容,二者密不可分。教学大纲把语言材料的收集和积累,联想和想象力的培养作为作文训练的基本要求。

作文教学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学生从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到产生感情,产生思想,直至构思文章,写成文章,是一个完整的积极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取材、构思,都要突出一个“新”字。而想象力正是这个“新”字的具体体现。没有想象力,学生的作文也就失去了灵性。

1.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所谓“感”就是观察、感受;所谓“悟”就是体悟、思考。观察感受是基础,体悟、思考是升华。“感悟”包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对文学、艺术的感悟,也包括对现代科学思想的感悟。感悟既是情感的体验,也是理性的思考。没有情感的文章是苍白的,没有理性的文章是肤浅的。因此,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

感悟自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灵性。小至花鸟虫鱼,大至山川河流,非大自然不能陶其情,非大自然不能冶其性。回归自然,感受自然,就是回归人的天性。古人周敦颐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种形象中,悟出人之“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毛泽东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通过对鸡鸣的感悟,说明了黑暗必将过去,黎明一定到来的社会发展规律。朱自清的《春》确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他通过对春天花、草、风、雨的观察描写,提炼出对人青春的“新”、“美”、“力”的高度赞美的新的主题。

教师的激发引导,可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有一位同学在家偶然发现了“蚂蚁搬蜻蜓”这一现象,他感到十分奇怪,一只蜻蜓的体积比一只蚂蚁的体积何止大上千倍,但极少数的蚂蚁就可以抬走一只死蜻蜓。通过观察、思考,他悟出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人生的哲理。有一次,我出了一道“由菟丝子所想到的”作文思考题,让同学们到种豆的田地里细致地观察并向老农们请教,了解菟丝子的性能。后来我们仅用一堂课的时间,让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认为:(菟丝子本身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它把根扎在豆子身上,靠吸取豆子的营养来养活自己而导致豆子的死亡。大部分同学最恨它,说它是寄生虫、剥削者,务必要斩尽杀绝。有一位同学却不以为然,认为可留不可杀,理由是:菟丝子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可以明目、滋肝、补肾、止泻(因为这位同学的父亲是位中医)。通过观察、思考这些感性材料,通过联想想象,一篇篇立意较新的文章脱颖而出,如《助纣为虐,死有余辜》、《发家的财神,救命的菩萨》(因母病欠债,后收购菟丝子而发富)、《他山之石,可筑我巢》(从菟丝子借助豆子的营养来养活自己,发展自己,使其家庭千秋万代,源远流长这个角度联想到我们今天借助外国的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经营方式来发展我国的经济)。从这个教学实践来看,我们领悟到,感悟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的发展,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创造力。

感悟的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感悟自然,并且要培养学生去感悟社会,这是开拓学生的生活视野的重要途径。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还要培养学生去感悟人生,让他们去认识到人,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理想。

2.利用原形启发,培养想象力

所谓“原形”就是起启发作用的事物。人的创造发明,创立新事物的形象,常常受类似事物或模型的启发。鲁班从丝茅草割手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如何提供“拟想”的原形是想象力训练的关键。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生活或学习中熟知的事物中选择具有启发价值的原形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在这一原形的启发下,学生立即打开了想象的大门,结果不少同学超越常规的思维模式,写出了不少蕴涵哲理的文章。也使学生认识到观察事物这种感性形象,通过想象,就会成为生活的哲理。

3.创设情景,引发想象力

创设情景是引发联想和想象的重要手段。情景的创设对表象的浮现起着重要作用。情景的创设要注意暗示表象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由此及彼地建立起表象之间的联系。例如,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作文题:

树上有十只鸟,打死了一只,还有几只?

根据这一情景,同学们展开合理想象,立意新颖即可得满分。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智力题,我要求同学们除掉枪响打死一只,其他的鸟全惊飞了这一答案进行想象。同学们兴趣盎然,各自打开想象的闸门,通过几分钟的思考,便展开讨论,其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收获匪浅,总结如下:

(1)树上还有九只鸟。理由是:树上十只鸟中有两只老鸟(一公一母),八只小鸟。公鸟被打死,母鸟用翅膀在窝里保护着八只小鸟。立意:体现出伟大的母爱。

(2)树上还有八只鸟。理由:树上十只鸟中母鸟被打死,公鸟逃之夭夭,只剩下八只小鸟。立意:批判贪生怕死之徒。

(3)树上还有七只鸟。理由:树上十只鸟中一只小鸟被打死,两只老鸟惊飞,还剩下七只鸟抬头怒视。立意:团结一致,奋力抗争。

三、结语

总之,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首推联想和想象。所以,作文教学必须紧紧抓住想象力培养的这根主线,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打开思维的闸门,迸出思想的火花,创作高质量的作品。

作者:闫素霞

作文想象翅膀管理论文 篇2:

浅谈联想和遐想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联想和遐想在想象作文教学中运用得很多,让学生对眼前的故事情境产生联想,并有条理、生动地表达。引领学生在想象的领域里,超越时空的距离,组合不同时空中的表现,创造新的形象。

关键词:故事联想;未知遐想;作文

有没有这样的体验,看电视或者看书,动情处会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然后莫名其妙地想到很多伤心的往事?有没有看到某种情节或者画面,或入神入定,觉得就像自己也在追随其间,甚至想象“我”要是主人公会怎么样?这就是联想,遐想。有时候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发呆”。合理利用它们,也会让孩子写出有意思的作文来。

一、由故事联想到丰富多彩的人生

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听到的许多故事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故事讲完后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让我们想象和猜测人物的结局该怎样,我们可以以《皇帝的新装》为例:游行大典那天,皇帝什么也没穿,就在大街上耀武扬威地走起来,到底让一个孩子说出了实话:“他什么也没穿呀!”老百姓也纷纷议论,是啊,他什么也没穿。到这时以后的情节该如何发展呢?我们可让学生发挥想象有几种结局呢?首先这个皇帝固执己见、一意孤行,他坚持认为自己穿的是最漂亮的衣服,谁说他什么也没穿,他就杀谁的头,连那些背后偷偷议论的人也被杀掉,全国处在一片血雨腥风中,一个侍者无意中说了声:“皇上,酒别弄湿了您的胸膛!”皇帝很生气,这样也被杀了头。因此,国家越来越衰弱,最终被其他的国家灭亡了。这个皇帝也许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确实被那个骗子给骗了,于是派人把那两个骗子逮住了,投进大牢。从此以后,他不再每天换衣服,而是精心管理自己的国家,关心老百姓的生活,训练自己的军队,终于使这个一度衰落的国家再度振兴起来,成为一个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富强的王国了。我们也学过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他的最后结局该怎样呢?他被人打折了腿爬出店门,从此以后伙计再也没有找到他,他到底去了哪里呢?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想象,一种结局是他一路讨饭,过着乞讨的生活,当时穷人都缺吃少穿,哪有剩余的东西给他呢?富人们一个个为富不仁,才不肯拿出一点东西施舍给别人呢!在那种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的社会中只能悲惨地死去。另一种结局是他写得一手好字,读过几年书有点学问,被一些有钱人家看上了,邀请他做教书先生,于是他每天教孩子写字、读书,生活也有了着落,从此过上吃穿不愁的生活。再后来,他有了点钱到京城去考取功名,终于他榜上有名,中了举人,从此便多了一个官员孔乙己,他不再贪吃酒,而是兢兢业业地为老百姓办事,成了一个受人敬仰的地方父母官。再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也很富有戏剧性,菲利普夫妇在船上遇到了落难的于勒,如果我们让学生做与课文相反的情节想象,那么将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例如,菲利普夫妇遇到的不是水手于勒,而是绅士于勒,同学们可以想象当菲利普夫妇看到于勒在请两位阔太太吃牡蛎,那心情是多么高兴呀,他一定会惊喜地叫了声:“于勒,我的亲弟弟,我们终于把你盼来了!”克拉丽丝也会高兴地跑上来握住于勒的手,激动地说:“好心的于勒呀,你可是我们的福星,我们将会给你举办一个盛大的欢迎晚会!”

然而于勒的态度又会怎样呢?他见到亲人会高兴吗?不一定,也许会高兴,也许会冷淡地说:“你们怎么还这样穷啊!你们可不能把发财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你们应该通过诚实的劳动来致富,我把欠你们的钱还给你们,你们好自为之吧!”然后留下一点钱扬长而去。

二、用未知領域的遐想让他们长出翅膀

在想象的领域里,时空的距离不能束缚住学生的想象,可以组合不同时空中的表现,创造新的形象。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启迪学生的智慧,让他们在想象中创造新的思维空间,让生活中看来平淡无奇的面貌因为有了想象而充满绚丽的色彩。我们可以以“天空”为例,想象天空中变幻莫测的现象,想象天空中丰富多彩的世界会是怎样。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看见空中时而群星闪烁,时而乌云密布,时而月朗星稀,时而雷雨大作,我们能想象这是为什么呢?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不了解大自然,认为一切自然现象都是神在主宰,于是有了风神、雨神、玉皇大帝在天庭上统领诸神的传说,皎洁的月光中,我们仿佛看到嫦娥手抱玉兔在广寒宫中散步;群星灿烂中,我们仿佛看到牛郎织女在诉说衷肠,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再相信这些迷信传说,我们可以想象聂海胜、费俊龙登上太空、仰望太空是怎样的一种壮阔景象,如果我们自己也登上太空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神舟”号是我国载人航天试验飞船,假想有朝一日,同学们能乘坐它遨游太空,会想到什么呢?会做些什么呢?有什么人间奇迹会发生呢?同学们有什么惊心动魄的太空故事呢?一定要展开假想的翅膀,“畅想”开去,语言一定要流畅、热情洋溢,有音乐的美感。不能因猎奇而违反科学常识地胡编乱造,也不要平铺直叙,不像个“畅想曲”。可以让学生自由抒发自己的感想,用笔去描绘美丽的太空。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这句话说明了创造需要想象,而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想象力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这就是跨世纪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思维素质——丰富的想象能力。学生的作文要想从平淡无奇的“丑小鸭”升华为令人称道的“金凤凰”,就必须具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想象能力。严格地说,作文是与想象分不开的。因此,只有培育学生的想象力,才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拓展生命的体验、去创造新思维的空间,只有在他们的主动参与中,我们的作文教学才会取得质的飞跃!面对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我们教师要积极想办法,把我们身边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只要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一定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编辑 张珍珍

作者:王颖

作文想象翅膀管理论文 篇3:

头脑风暴:激活“无理而妙”的想象

张祖庆 浙江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秘书长,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2台《东方名家》特约讲师,下城区“张祖庆智慧空间站”领衔人,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远程培训特聘讲师,“浙派名师”学科导师,曾获“全国多种风格流派教学观摩特等奖”。在儿童创意写作与儿童阅读领域有独到的探索与建树,所拍摄的《创意写作阶梯课程》《大单元读写课程》以及相应的课例合计8小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2台《东方名家》播出。应邀赴北京、台湾等28个省市讲学四百余场。编著有《张祖庆讲语文》《小学生萧红读本》《新经典日日诵》等,在《人民教育》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

教学理念:过一种完整幸福的语文生活和儿童共读共写,就是我——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的幸福生活。童书中的儿童和读着童书的儿童,是幸福的天使。童书世界的曼妙想象,未经污染的纯净童心,会让我们“复归于婴儿”。一个幸福的语文老师,一定是和儿童一道痴迷于阅读,并用五彩的笔,描写多彩的语文人生的人。如此,语文生活的每一天,便充满着劳作的诗意。

敢于想象,是儿童的生命表征。但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却往往人为地设置过多的想象障碍,让儿童的想象不能持续流畅地展开。学生作文课上的想象,也因教师或伙伴间的干扰,合理有余、创意不足,沉重有余、灵性不足。

一、“想象合理”与“无理而妙”

一次公开课上,一位老师给学生读了意大利罗大里的童话《糖果雨》,接着老师让孩子想象:“假如你的天空会下一场神奇的雨,你最希望下什么雨呢?”孩子们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有的说:“会下钞票雨,手一伸,就是一把一把的钞票。”有的说:“我会下一场作业自动写作机雨,写作业就不用发愁了。”有的说:“会下金猪雨,黄金做的小猪一只只掉下来,可好玩了!”……孩子们的想象五花八门、异彩纷呈。老师接着追问说:“你认为谁的想象是不合理的呢?”

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逐一否定了同伴的想象:

“老师,下钞票雨是不行的,那会让这个世界的人都变成懒汉的。”

“老师,下作业自动写作机雨是不行的,那样我们就再也没人交作业了。”

“老师,下金猪雨是不可能的,因为黄金做的猪掉在头上会砸死人的。”

这个案例,很鲜活地告诉我们:儿童的想象力是怎么被扼杀的!一个原本非常巧妙的想象话题,理应能引发学生更多精彩的想象,却因为“谁的想象不合理”这一糟糕的问题,引发了孩子们之间的相互干扰乃至相互否定,刚刚开启的想象之门,悄然关闭。

其实,这种创造性的想象作文,学生想象不能过度地用成人的“理智”去衡量。“想象合理”不应该是成人世界的“合理”,也不应该只是生活的常理与逻辑。想象作文的“合理”,本质上就是“合情”。“想象作文时写儿童的梦幻生活,是儿童对明天美好世界的一种追求,是对现实生活中缺憾的善意的补充和解说”(葛永藤)。在想象作文中,儿童看似荒诞不经、不合生活常理的想象,却符合儿童内心生活的本真,流露他们内心的向往、梦想和对现实的遗憾。诚如叶黎明教授指出:想象作文,应该追求“无理而妙”。“无理”,张扬想象的大胆、不拘一格;“妙”则追寻大胆想象背后的有情有趣,而不是胡思乱想,更不是恶俗不堪。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想象要合理”的解读,是有问题的,表现为不太尊重学生的独特视角、不太尊重学生的真实情感,人为地割裂了想象作文“情”与“理”的联系。片面地强调想象要合乎规范、合乎道德、合乎逻辑……这些看似“合理”的要求,极大地打击了学生想象的热情,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天性。

上述案例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学生真实生活状态中的“自由想象”和作文教学状态下的“奉命想象”,呈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品质。前者无拘无束,灵动轻盈;后者合情合理,沉重板滞。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源,在教师!教师以成人的想象逻辑,要求学生。学生的真实想象世界和作文过程中的想象世界,没能很好地合二为一,亦即没有“融通”。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架设“融通”的桥梁。教师要尽可能地减少干预,制造宽松、民主的想象氛围,引发学生更多的基于生活和内心的“无理而妙”的想象。

二、头脑风暴,让每一个学生“脑洞大开”

以下呈现的,是我所执教的《创意图书馆》的教学片段——

(课的前半部分,教师让学生们观看视频《荷兰图书馆智能椅》,让学生们感受高科技智能椅给读者带来的方便,并让学生们利用学过的说明方法,将这些智能椅介绍给更多的人,接下来让学生展开头脑风暴,设计未来的图书馆。以下是教学环节片段。)

师:同学们,就让我们当一回图书馆的设计师吧。在你的心目中,未来的图书馆会有哪些全新的创意设计?让我们展开“头脑风暴”!“头脑风暴”就是围绕着一个话题,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彼此不否定。这样,奇思妙想会不断地涌现。张老师给大家提示一下(屏幕提示创意思路):

环境:有哪些全新的设计?

管理:有哪些人性化举措?

技术:有哪些突破性创新?

……

只要你敢想愿想,未来的图书馆就诞生在你的创意中。同学们先在自己的位置上思考,用一张小纸条,把自己的创意写下来,如果你喜欢画画,也可以把自己的创意画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教室里响起了欢快的曲子,学生沉思一分钟后,把自己的创意在小纸条上写了下来,之后,把小纸条贴在海报纸上,大家各自交流自己的创意,气氛热烈。5分钟后,组长把大家的创意进行梳理、整合。)

师:现在,让我们开始“头脑风暴”!由组长带着组员发布你们的创意。

生1:我觉得图书馆应该放几个机器人。如果你想拿书,就可以请机器人帮你找出那本书。比如说你想找《小豆豆频道》,就可以输入“小豆豆频道”这些字。这样机器人就能帮你找出这本书。

生2:我认为现在的图书馆可以贴一些可爱的墙纸,这样就比较温暖。而且椅子也要多种多样的,这样就不会显得单调了。这样更人性化,更有人情味儿。

生3:我认为每一种书都要放在一个特定的房间里。如果我想找太空的书,就可以进入“太空的房间”,里面很黑,还有一块晶莹透亮的玻璃,里面是宇宙,是我们至今发现的所有星球的位置。你要书的时候,可以躺在那里,舒舒服服地等着,就能让书来找你。在等书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郁闷,不要紧,在你看书的地方会放几盏灯,这样,你就不会感到黑暗和害怕了。

生4:我会把图书馆的基座设计成一艘船,房子就像一本打开的书,就像张开的帆,让人一看就联想到,乘着书的船,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

生5:我觉得当今世上,有太多太多不能上学读书的盲童,他们不知道社会上的一草一木。所以我认为在图书馆里装上一些按钮,一按,就可以读出故事的一波三折,以及主要内容,让盲童们在书海中遨游,让他们知道自然知识、天文地理、鸡毛蒜皮。

生6:现在的图书馆是分屋设计的。若是你要找一本关于宇宙的书,就进入“宇宙屋”。在黑洞洞一片的环境里,你不用害怕,只要请旁边的“询问台”服务员给你一副眼镜。当你跳下“无底深渊”时,你会飞起,这就是航天员练习的氢气。当你想找书时,只要打开眼镜上的灯,就能来到书架旁找书看了。

……

这个教学片段,我引入了“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技术。因此,课堂上,学生能无拘无束地畅想,富有创意的“无理而妙”的想象持续不断地涌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头脑风暴”是由美国创造学家亚历克斯·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又称智力激励法。“头脑风暴”经各国创造学研究者的实践和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发明技法群,如奥斯本智力激励法、默写式智力激励法、卡片式智力激励法等等。这些发明技法,其共同的特征就是,一个群体在一种既紧张又活泼的心理氛围作用下,借助于高强度的思考,通过灵感激发与碰撞,各种奇思妙想纷纷涌现。套用时下的流行语,头脑风暴,可谓让学生“脑洞大开”。

近年来,“头脑风暴”理论被引进各国中小学作文教学,成为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如英国查尔勒斯·莱兹出版社出版的约翰·巴博(Jone Barber)编写的英语教科书,在“写作”单元中,提出了“头脑风暴”的概念。这一概念含义很玄妙,编者为了说明这个概念,配置了下面这幅图画:

图前一行文字写道:“头脑风暴?一个正在爆炸的头脑图像,是不是很疼痛?”形象的图画,醒目的文字,既使学生好奇,又使学生对这一术语有了初步的形象感知。

头脑风暴非常适用于作文教学,尤其是在启迪习作思路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话题情境,在一段时间内让学生的大脑毫无拘束地就某一个主题进行密集的想象和思考。例如,前文所引述的《创意图书馆》教学片段,学生围绕着“未来的图书馆有什么样的创意设计”这个感兴趣的话题,针对当下图书馆的不足,进行快速构思,各种奇特的意念不断涌现,且没有一个学生是重复的。教师在一旁不做任何解释和提示,而是面带微笑地看着学生。这种脑力活动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能够激发学生持续不断的创造意念,鼓励学生大胆地将个人的意见和想法清楚明确地表述出来。这种智力激励方法,尤其是在写作思路指导的时候,往往起着事半功倍的奇效。

三、头脑风暴法的实施原则

“头脑风暴”实施起来很简单,只要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想象,无所顾忌地表达就可以了。但若操作不当,完全有可能由于因袭的教学原则与手段,使得“头脑风暴”流于形式或效果打折。那么创意作文课上,“头脑风暴”的实施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第一条原则:想象无错

教师要告诉学生,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任何人的发言,都是无错的,哪怕觉得很荒谬,也不要轻易评论。禁止评论他人意见的好坏,禁止私下交头接耳。实践证明,人在安全宽松的心理氛围中,最容易产生奇思妙想。因此,当教师宣布,“头脑风暴”是永远无错的,那么学生就会无所顾忌地张开想象的翅膀。

第二条原则:最狂妄的想象是最受欢迎的

教师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告诉他们不要笑话狂妄的想象,很多时候,最狂妄的想象,往往是最有创意的、最受欢迎的。这样一规定,学生往往非常兴奋。他们会忘我地投入,各种奇思妙想纷至沓来。也许,在成人看来,不少点子是经不起推敲的。但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自己会认真地比较大家的方案,选择最合适最有创意的办法的。容许出格的想象,是为了引出更妙的想象。

第三条原则:延迟评价

“头脑风暴”的核心,是鼓励参与者任意想象、自由畅谈,提出的想法越多越好。因此,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要允许参与者大胆表达,主持人要延迟评价。假如让学生想出200种不同口味的冰激凌,想出50种时,就进入了创新阶段,后面的150种就会比前面的50种更新颖更有趣。每一种想法,就是不同的种子;每一粒种子,在适当的水分和土壤的作用下,都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如果想让孩子们的习作充满创意,就必须播种大片的种子。延迟评价,就是播下种子。

第四条原则:数量至上

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要重数量不重质量,即为了追求最大数量的灵感。任何一种构想都可被接纳,并鼓励利用别人的灵感加以想象、延伸、扩展、改变、重新组合等等,以激发更多更新的灵感。通常的做法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先独立进行思考,不要一开始就进入“头脑风暴”状态。开始时,在纸片上用尽可能多的词语记下一闪念的灵感,哪怕用一些简单的符号都可以。不要担心书写潦草,不要担心语法错误。当许多灵感陆续被激发出来,而参与者也呈疲惫状,灵感激发速度明显下降时,教师可以“最后再提3~5个点子就结束”之类的话结束“头脑风暴”。

不断重复以上四大原则进行智力激励法的练习,可以使学生渐渐养成弹性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其求异思维能力。思维的大门一旦开启了,那么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就会有更多持续的创意。“无理而妙”的作文,也就源源不断地从学生笔端流出。

作者:张祖庆

上一篇:我国历史发展分析论文下一篇:公益广告发展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