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心理环境研究论文

2022-04-17

摘要神经科学揭示出德育课程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与心理环境的育人机理,推动着德育课程环境创新。知觉符号理论揭示了德育课程物质环境育人的神经路径,凸显可感知、隐喻化与实践化的特点。据此,德育课程物质环境的创设需要丰富多感官环境要素,挖掘环境道德隐喻,以实践外显隐喻内涵。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德育心理环境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德育心理环境研究论文 篇1: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德育策略

摘 要: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德育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研究生德育,以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德育 研究生 创新能力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研究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人才重要来源,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骨干力量和中坚力量,其创新能力在竞争中至关重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需要,是迎接时代挑战的客观要求。研究生德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研究生德育在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思想、政治、道德、个性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期望的品质的教育活动。德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重要途径。那么,创新能力是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实践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主要表现为人的思维能力、心理品质、思想境界和专业水平等。它的形成依托于各学科专业知识学习的掌握。但是作为一种精神状态和综合素质,创新更表现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知识智力两方面结合的产物。[1]因此,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德育的参与。德育在培养研究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中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应该如何通过德育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呢?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转换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素质,注重师德师能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千百年来,“天地君亲师”因袭相传,发展下来,“师道尊严”已成为教师心中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和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有时难以形成。然而,培养创新情感,创建宽松的心理环境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师生之间实现朋友式交往,教学达到同频共振,创新的火花才有可能迸发。[2]因此,建立和谐、民主、友善的氛围,真正体现民主型的师生关系,研究生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和“别出心裁”的念头,其独创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培养。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学识无不对研究生产生影响。教师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通过言传身教及对研究生的耳濡目染就会使研究生在教与学的双向活动中,不仅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会受到种种启迪,领悟到种种创新的方法和途径。[3]

二、加强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突出德育培养创新个性的导向作用。

世界观、人生观决定了创新的价值标准。要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其前提是使他们有正确的人生方向,崇高的信仰,而这是需要通过德育来确立的。世界观提供了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看法,为确定人生目的和态度提供了根本性观点。一个人有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指导,就能正确地认识和了解社会、人生和世界,就能塑造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这样,研究生的精神和思想个性才会发展完善,创新才能获得强大的心理支柱,进而促进他们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信仰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核心。德育可以确立研究生崇高的社会主义信仰,而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力量源泉。崇高的信仰不仅能激励研究生努力学习、致力于科学研究,而且是指引研究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指路明灯。此外,研究生的思想正处于趋于成熟的特殊时期,对这一阶段的重视和把握是研究生德育不能忽视的。而现代研究生所处的环境亦会对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深远影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多元文化并存,人们的思想也变得复杂多样。这势必会对研究生的个性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使得研究生的思想呈现多种可能性,既可能朝着正确的、有利于创新的方向发展,又可能向着错误的、阻碍创新的方面变化。这就要求德育担负起应有的引领作用,使研究生在创新的道路上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一定要认识到研究生德育在研究生创新个性形成中的导向作用,加强研究生的德育。

三、注重德育渗透,凸显课堂教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优势。

无论是德育课堂教学,还是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都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这是培养研究生知识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来看,仅仅依靠课堂的培养是不够的。德育不仅要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而且要渗透在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也可以承载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它作为校内课堂的合理延伸和有效补充,对树立科研理想、培育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意识、养成创新品格、锻炼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

事实证明,传统教育忽视学生主体性,学生难以有自己的见解,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研究生教育不仅注重课堂教学,更应该让研究生学会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善于获得新信息,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使研究生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因此,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社会实践都应注重德育渗透,培养研究生的主体思想意识、顽强进取的精神,鼓励他们标新立异,独辟蹊径,不断刺激他们的创新意识。[5]

四、坚持评价的导向性和判断性相统一,发挥德育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引领作用。

研究生群体有着自己独特的群体特征,他们文化知识丰富,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和自我实现的欲望都十分强烈,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等也已基本形成。研究生教育可以通过德育的导向性评价,引导研究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学校所倡导、所规范的方向发展或约束自己。尤其在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方面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评价。[6]研究生的工作需要创新,“学术创新”是要有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等,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研究,更不是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剽窃和抄袭。因此,在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时,也要注意进行学术道德教育或学术诚信教育,现实中,我国有些研究生在科研论文的写作中,抄袭现象较为严重,不仅败坏了学术风气,更抑制了创新。所以,研究生德育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以各种形式组织研究生学习学术道德规范,并将之贯彻到日常管理、学位论文不端行为检测等工作当中,同时应制定相应的制度来规制学术不端行为。学校在制定各种评优、奖励制度时,应适当融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项,这样就可以在导向上起到引领作用。与此同时,评价要与导向相适应,使得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生得到相应的奖励和表彰。唯其如此,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增强,创新激情才会持续高涨,创新素质也就伴随各种创新活动不断提升。

五、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教育能力。

个体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环境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社团、校风学风等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民主平等、宽松、稳定、开放的学校人文环境有利于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研究生德育在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和条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生德育要为他们的创新发展创造一个相对自由、宽松和开放的环境。

研究生德育要注重创新环境的培育与营造,强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举办研究生论坛、学术节、社团文化节等各种类型的学术创新活动,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打造高品位的适合研究生群体特点的精神文化平台,提升研究生的思想素质,培养他们的信心,唤醒他们的创新意识。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敢为天下先的氛围。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使研究生敢于标新立异,避免盲目迷信权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只要我们营造出学术自由的宽松环境,鼓励学生探索和发现,就能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7]

六、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境界,发挥德育优化心理环境的创新潜力开发作用。

优化研究生的心理环境,最重要的措施是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境界。一个人唯有不断追求道德的完善,才能排除各种不良刺激,保持平和的心态,情绪稳定,生活乐观,积极进取,才能产生新思想、新想法,保持旺盛的创新精力。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当代研究生受社会和自身因素的影响,心理世界始终交织着冲突和碰撞、动荡和不安,会引起心理的一些不良情绪。一般而言,一个思想、心理不健康的人很容易缺乏上进心,不能自我纳悦,心胸难以开阔,患得患失,或者做事偏激,不能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去学习,也难以承担繁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更难以有创新。反之,心理健康、有着良好思想道德境界的人,性格开朗,乐于助人,人际关系协调,能充分体验人生的乐趣,在与同学及群体的友好交往中汲取力量,并能积极地纳悦自己,信心十足,定位准确,学习效率高。另外,他们积极追求真、善、美,对未来充满憧憬,理想远大,动机强烈,心理平静泰然,能潜心向学,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对问题认识深刻。如此,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创新潜能得以有效发挥。因此,加强研究生的德育工作,优化他们的心理环境,塑造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就能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形成创新意识,从而奠定创新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冷树青,杜慧萍.德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要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7.1.

[2]周双娥.创新教育中德育教师角色转换探析[J].教育探索,2006.2.

[3][6]夏宏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障碍因素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

[4]冯润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德育创新契合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4.

[5]武晓峰,王磊.学术第二课堂: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2.

[7]韦成良.高校德育要充分关注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作者:李妍 李巧玲

德育心理环境研究论文 篇2:

德育课程环境创新:来自神经科学的启示

摘 要神经科学揭示出德育课程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与心理环境的育人机理,推动着德育课程环境创新。知觉符号理论揭示了德育课程物质环境育人的神经路径,凸显可感知、隐喻化与实践化的特点。据此,德育课程物质环境的创设需要丰富多感官环境要素,挖掘环境道德隐喻,以实践外显隐喻内涵。神经科学研究揭示了道德规范的神经表征方式与遵守规范的动机机制,表明了创设外在约束性与内在自觉性的德育课程制度环境的重要性,环境创新策略主要是建立弹性奖惩制度与创设道德实践环境。三位一体伦理理论与神经科学研究呈现了德育课程心理环境通过影响个体情绪状态,从而诱发不同道德行为倾向的过程。对此,应创设心理安全和关系亲密的环境,具体措施有营造民主尊重的氛围,创设情感安全环境与构建情感表达空间。

关 键 词 神经科学;德育课程环境;德育课程

文献编码A

①本文系广东省青年文化人才创新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案例创编和文化宣传”(粤财科教〔2019〕154号)成果之一。

德育课程的学习发生在校园环境之中,这就形成了围绕在学生周围并促进其道德品质发展的德育课程环境,[1]对学生道德认知、情感与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环境承载意蕴深厚的学校文化,具体可分为三类:有形可见的物质文化;由规章制度与管理条例构成的制度文化;蕴含在师生交往行为与价值观念之中的精神文化。[2]作为学校道德文化载体的德育课程环境同样呈现出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与精神环境三类形态。其中,精神环境所承载的价值观念通过物质与制度环境而外显出来。本文对精神环境的探讨主要侧重于学校师生、生生交往所营造的心理环境。德育课程环境中的道德学习是指个体基于环境中接收到的道德价值性刺激而形成神经活动与结构,具体表现为新道德经验或行为的获得。[3]神经科学研究成果将这种内隐于大脑神经之中的道德学习机制清晰呈现出来,为揭示德育课程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与心理环境如何育人提供了可能,从而助力德育课程的环境创新。
一、基于知覺符号理论的德育课程物质环境创新

德育课程物质环境体现为校园内绿化、建筑等蕴含道德意蕴的物质设施。知觉符号理论(Perceptual Symbol Theory)作为德育课程物质环境育人的神经原理,启发教育工作者创设具有可感知、隐喻化与实践化等特点的德育课程物质环境。

(一)德育课程物质环境育人的神经原理

校园物质环境由可观、可感的物质设施组成,倾注了环境创设者对学生品德发展的期望,但其德育影响往往是“看不见”的。知觉符号理论阐明了基于身体知觉形成认知表征的神经机制,揭示了德育课程物质环境育人的神经路径。

传统身心二元论思想将身体视为环境刺激的感受器与行为效应器,强调大脑、身体与环境之间相互独立。[4]具身认知思潮的兴起向身心二元论思想发起挑战,强调个体对环境感知经验塑造着个体认知内容、方式与结果。[5]受此启发,有学者认为认知是在感知过程中形成的,提出知觉符号理论以描述大脑如何利用感觉运动机制实现概念系统这一高级功能。知觉符号,是对感知引起的神经冲动的记录。大脑感觉运动区域能从外界环境和自身知觉中获取信息,在感知体验、躯体感受和内省过程中形成相关“知觉符号”。它们以特定“结构”存储在大脑中,组成一个对过去感知经验的“模拟”,使认知对象不在的时候仍能产生过去感知经验。[6]蕴含在物质环境中的德育信息,通过学生的身体感知,以知觉符号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能激发学生模拟特定的身体经验与行为倾向。该理论还阐明了理解抽象概念的机制:人们在需多个情境组成的事件序列中,把握与抽象概念相关的核心部分并在大脑中形成对事件的“模拟”,在类似重复的事件中将模拟与真实感知的情况进行对比,以形成对概念的理解。[7]可见,理解诸如友爱、诚信、勇敢等道德观念同样需在类似的情境中反复感知与体会,不断调整自身观念与行为以达成对概念切身的理解。

(二)德育课程物质环境的形态特点

知觉符号理论启发我们,学生对环境中的道德概念的理解不仅需要通过身体感知活动来实现,而且还需要在类似情景中反复感知环境隐含的道德概念,调整自身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对此,德育课程物质环境应具有可感知、隐喻化与实践化的特点。第一,可感知。校园环境中“可望而不可触”的说理式文字标语等物质设施,实际上将学生身体隔离在环境之外,学生难以切身体会环境所传达的道德意蕴。德育课程环境创设应注重物质设施的可感知性,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通道,借助身体感知经验将道德概念以知觉符号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8]第二,隐喻化。学生获取感知经验后需在隐喻的中介作用下逐步理解抽象的道德概念。隐喻是指人们通过具体有形的事物来理解相对抽象的客体事物。[9]物质环境要素往往直观具体,学生可从中获取他们关于外部世界最直接的经验与原始的概念,[10]如颜色、明暗、冷热等体验,作为理解抽象道德概念的基础。而神经科学研究也证实了隐喻的存在,如绿色被证实与道德存在隐喻关系;[11]个体在回忆不道德行为之后进行身体清洁能够减少参与道德情绪处理的右脑岛与内侧前额叶的活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洁净隐喻的存在。[12]可见,具有特定道德隐喻的物质环境能使抽象难懂的道德概念得以外显化与具体化。第三,实践化。为学生道德实践创造物质条件,使其在实践情境中直观感知道德概念,自我反思与感悟,生成并调整对道德观念的认识。

(三)德育课程物质环境的创新策略

基于德育课程物质环境形态特点,教师可通过以下措施创设道德意蕴丰厚的校园物质环境:第一,丰富多感官环境要素,形成道德“知觉符号”。设计表达特定道德观念的身体动作,将动觉元素融入雕塑、宣传画等物质设施之中;编写并播放意蕴深刻的德育口诀,丰富校园的听觉元素。第二,挖掘环境道德隐喻,构建环境与道德关联。教师可利用道德隐喻创设德育课程环境,例如,洁净隐喻启发教师注重班级环境光线与清洁度的管理,创设光线明亮,干净整洁的课室,激发学生进入思想端正,言行磊落状态。[13]颜色隐喻也可融入校园环境创设之中,如以热烈的红色代表斗志的昂扬,明亮的黄色代表个性的张扬,从而多方面涵养学生品德发展。第三,以实践外显隐喻内涵,调动已有知觉经验。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具备美德意蕴的作品,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将大脑中符号化的道德知觉经验以图画、诗歌、雕塑等具体形象的手段显示出来。随之,用学生亲手设计的作品装点校园,让道德隐喻以学生 易于理解的形式呈现,营造道德意蕴丰富的校园环境。


二、基于动机驱动机制的德育课程制度环境创新

德育课程制度环境主要由校园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构成。动机驱动相关的神经科学研究为理解德育课程制度环境的观念塑造与行为约束作用提供了相应证据,凸显环境的外在约束性与内在自觉性。

(一)德育课程制度环境育人的神经原理

德育课程制度环境中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发挥塑造价值观念的作用。同时,道德规范伴随着奖惩制度而存在,发挥约束道德行为的作用。

从德育课程制度环境的塑造作用来看,制度规范可经学生内化而成为重要的价值观念。研究发现,被试对价值观重要性的思考更多激活了内侧前额叶这一与自我相关信息加工密切相关的脑区。[14]这意味着为了促进学生对制度规范的内化,需要将制度规范传达的价值观纳入学生自我概念体系。

从德育课程制度环境的约束作用来看,制度规范一般是无条件的,而学生遵守规范的动机往往是基于特定条件而产生。[15]因此,德育课程制度环境创设需关注学生动机对规范遵守的驱动作用。外部动机往往由外部的奖赏或惩罚诱发。学生在遵守规则后获得的奖赏能够使大脑分泌传递兴奋的神经递质——多巴胺,从而使学生在兴奋和愉悦中形成相应的行为动机。[16]而当个体面对外界奖赏时,其大脑眶额皮质会对规范行为价值进行衡量,[17]对价值大小的判断使学生外部动机得到不同程度的强化。此外,当个体在面对奖励与惩罚时,自主选择权的增加可能会提高个体的积极情绪,如研究发现,个体所获得的奖赏选项越多,与人脑奖赏系统相关的纹状体的激活程度越高。[18]由此,设置奖惩制度时,可为学生提供多样选项,以更大程度地提高行为意愿。个体履行道德规范而产生的满足感与愉悦感,能促进遵守道德规范内部动机的产生,达到完全内化道德规范的水平。[19]人的大脑内具有一个与内部动机相似的“探求系统”(Seeking System),能够激发持续的兴趣与兴奋,提高参与意愿。[20]环境的创设应使学生处于探求状态,探索道德规范的价值,自觉参与道德活动。

(二)德育课程制度环境的形态特点

对于心智发展水平尚不成熟的中小学生而言,对道德规范的遵守需要经历一个從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他律的过程中,学生在外在的奖励和惩罚等手段的约束下形成遵守道德规范的外在动机,而在自律过程中,学生内化并自发遵守规范。这体现了德育课程制度环境的两个特点:第一,外在约束性。制度环境提供了外在规范要求,并予以合理的奖赏制度约束学生行为,学生根据规范和外在奖惩对个体的意义展开行动。第二,内在自觉性。制度规范的存在能让学生在制度约束过程中磨砺意志,逐步走向行为自觉,接受、认同并自觉践行道德规范。驱动学生遵守道德规范的内部动机能使其进入探求的状态。这意味着德育课程制度环境的创设需赋予学生更多思想与行为上的自主。一方面,促进道德规范纳入自我概念体系,凸显学生主体性。转变学生作为道德规范执行者的身份,将其纳入制度规范制定、监督自我或他人践行规范的过程之中,促使其对制度规范形成更大程度的认同并产生更深层次的反思活动。另一方面,体验“探求”道德规范过程,凸显学生能动性。为学生提供践行道德规范的机会,使其不断体会、感悟与探寻道德规范的内涵与意义,促进规范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三)德育课程制度环境的创新策略

基于德育课程制度环境的外在约束性与内在自觉性两方面特点,教师进行环境创设时需平衡外在规范的约束作用与学生道德判断与决策的主体作用,具体而言有以下两方面策略:第一,建立弹性奖惩制度,赋予自主选择权。奖赏方面,可为学生提供多样奖励,供其选择。惩戒方面,师生共同制定针对不同违规行为的多种惩戒选项,当学生违规时,可选择对应改正措施。这就摒弃了泛化的批评说理与危害身心的体罚等教育惩戒形式,而以针对性的行为指引,引导学生在自主选择与决策过程中强化规范意识,主动改正错误。第二,创设道德实践环境,探寻道德规范的内涵。白纸黑字的道德规范未能真正触及学生内心,更难以直接驱动学生付诸行动。原因在于道德规范的内化并非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自我探寻的过程。因此,鼓励学生在自然与社会的环境中参与道德实践,将自身对道德规范的理论性认知转化为行动。例如,在校园内划分出绿化区、阅读区等公共服务区域,供各班竞选承包特定区域来建设。在班级同学建设服务区域过程中,深化对奉献、友爱、责任等品德的认可。
三、基于三位一体伦理理论的德育课程心理环境创新

德育课程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师生、生生人际关系与交往氛围,它可通过影响个体情绪状态,诱发不同道德行为倾向。基于三位一体伦理理论,德育课程心理环境应体现心理安全和关系亲密的特点。

(一)德育课程心理环境育人的神经原理

纳瓦兹(Narvaez, D.)在三位一体脑理论(Triune Brain Theory)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位一体伦理理论(Triune Ethics Theory)[21],介绍了三类伦理:安全伦理能够触发个体为维护生存基本需求而产生的情感和行为反应。环境中威胁生存的因素会引起杏仁核的强烈反应,将从外界搜集到的情绪信息流入基于本能作出反应的“低级大脑区域”,继而使人作出破坏性、逃避性等问题行为。[22]亲密伦理基于人与人之间亲密情感而产生。如果在早期人际交往中获得爱与关怀,神经系统内会增加分泌促进关爱和信任的催产素,有助于亲密关系的建立与亲社会行为的养成。[23]理性伦理对应主管高级认知活动,使人可以理性思考。三位一体伦理理论关注情感状态和道德行为倾向之间的联系,神经科学证据进一步证实了心理环境对不同伦理情感的触发,影响道德行为倾向形成,从而启发我们关注环境中影响个体情感状态的因素,据此创设心理安全和关系亲密的环境,促进积极情感和正面道德行为倾向的产生。

(二)德育课程心理环境的形态特点

三位一体伦理理论阐释了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情感状态对道德行为形成的影响。在不安全环境下,学生出于保护自身的需要而做出逃避或破坏等本能反应;在人际关系冷漠的环境下,学生感到孤独与疏远,不利于亲社会行为形成。由此,应创设为心理安全与关系亲密的德育课程心理环境。安全的心理环境能使学生远离攻击、讥笑、谩骂、轻视等环境威胁因素,避免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减少触发学生为维护安全需要而作出本能行为。安全的心理环境能使学生处在自然状态。身心放松的状态有助于调动人体各项潜能,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关系亲密的心理环境注重民主尊重、相互关爱氛围的营造。课堂教学的民主氛围有赖于权力共享与学生参与的课堂构建。师生双方在思想上认同自己所处班级、校园环境中的规则、价值观念,行为上愿意承担班级建设的责任。相互尊重的人际交往氛围则需要师生双方能够互相倾听、沟通与协商,生生间交流平等。相互关爱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上的关心在意和行为上的关怀,师生在情感上能相互关心、相互信任,在行动上能相互倾听、相互欣赏。

(三)德育课程心理环境的创新策略

学生能够体悟环境传达的道德情感,德育课程环境中的情感信息影响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知与道德情感的体会,继而影响道德行为。因此,提供一个民主尊重、舒适安全与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尤为重要。第一,营造民主尊重的氛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一方面通过采用对话协商、合作共享的方式处理班级事务,给予学生建设班级的权力。另一方面,创建真诚交流、尊重信任的共同体文化。师生之间能够做到真诚分享自我感受,悉心倾听他人心声,既能主动关心他人,也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认同和接受。第二,创设情感安全环境,正视不良情绪与行为反应。教师应及时控制环境中的威胁性因素,如谩骂、嘲笑、攻击等,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支持,抚慰消极情绪,让学生情绪冷静、肢体放松,引导其正确认识过激反应并逐步引导其掌握有效的情绪控制策略。第三,构建情感表达空间,形成情感共鸣。和谐师生与生生关系需要积极道德情感的维系,让校园环境成为学生情感表达的空间,促使积极情感关系流动于校园。如向学生征集师生情、友谊等主题的日常故事并通过图文描述、语音朗读、视频播放等方式分享,关怀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结语

神经科学研究为德育课程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创设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思路。道德学习神经机制的研究证据不仅启发教师创设符合学生大脑道德学习规律的育人环境,而且也引导教师从学生“学”的视角观照德育课程环境创设,[24]思考如何通过环境开发促进学生有效的、深度的道德学习。随着神经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与学生的互动状态有望被实时跟踪与评估,这能够为德育课程环境创设提供更为精准、科学的证据,助力德育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秀军.现代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J].教育研究,2013(5):104-111.

[2]俞国良,王卫东,刘黎明.学校文化新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99-162.

[3]曾文婕.德育研究科学化何以可能:来自神经科学的启示[J].教育研究, 2021(7):94-102.

[4]孟万金.具身德育:背景、内涵、创新——一论新时代具身德育[J].中国特殊教育, 2017(11):69-73.

[5]殷明,刘电芝.身心融合学习:具身认知及其教育意蕴[J].课程·教材·教法, 2015(7):57-65.

[6][7]Barsalou L W.Perceptual symbol systems[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999,22(4):577-660.

[8]殷杰,张祯.身体与道德发生机制的认知维度探析[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8(2):7-12.

[9]赵岩,伍麟.具身认知视角下的道德隐喻表征[J].心理学探新,2019 (4):308-313.

[10]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 2010(5):705-710.

[11]Gan T,Fang W,Ge L.Colours’ impact on morality: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potentials[J].Scientific reports,2016,6(1):1-9.

[12]Tang H,Lu X,Su R,et al.Washing away your sins in the brain: physical cleaning and priming of cleaning recruit different brain networks after moral threat[J].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 oscience,2017,12(7):1149-1158.

[13]謝少菲,曾文婕.具身道德概念隐喻及其对班级德育的启示[J].中小学德育,2019(10):32-36.

[14]Brosch T,Coppin G,Schwartz S,et al.The importance of actions and the worth of an object:dissociable neural systems representing core value and economic value[J].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2012(5):497-505.

[15]张鲁宁,韩亮.关于道德规范和个人动机矛盾性关系的探讨[J].江西教育科研,2004(9):31-33.

[16]Schultz W.Updating dopamine reward signals[J].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2013,23(2):229-238.

[17]Rolls E T,Grabenhorst,F.The orbitofrontal cortex and beyond: from affect to decision-making[J].Progress in neurobiology, 2008,86(3):216-244.

[18]Aoki R,Matsumoto M,Yomogida Y,et al.Social equality in the number of choice options is represented in the 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J].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14,34(18): 6413-6421.

[19]高海利,卢春天,张葆欣,等.身体素养发展的自主性动机生成的理论探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21(3):307-314.

[20]Panksepp J.Affective neuroscience:The foundations of human and animal emotion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145.

[21][23]Narvaez D.Triune ethics:The neurobiological roots of our multiple moralities[J].New ideas in psychology,2008,26(1):95-119.

[22]Willis J,Willis M.Research-based strategies to ignite student learning[M].Alexandria:ASCD,2020:35.

[24]曾文婕.从课目教学知识到课目学习知识——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新方向[J].教育研究,2020(8):142-149.

责任编辑 徐向阳

作者:邝艺敏 黄洁莹

德育心理环境研究论文 篇3:

浅析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对高中政治学习的作用

【摘 要】

当今世界科技和经济高度发展,人们的精神负担和生活压力日益严重。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能够为学生未来的考学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心理素质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条件,对高中政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政治教学经验,谈谈高中政治教学中营造良好心理环境的作用。

【关键词】

心理环境 高中 政治学习 作用

一、高中政治课特点

高中是学生积累文化知识、形成思维习惯、养成独立个性的重要时期。高中政治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材理论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注重学生的能力提高和思维培养。

二、“心理环境”的概念

心理环境是拓扑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人脑对一切活动作用的环境现实。这一概念强调“现实影响”,就是说不论是人有意识的认知行为,还是无意识的认知行为,只要发展为心理的实际存在,都可以对人脑造成实际影响。如一个家长对孩子说:你不听话警察就来把你抓走,孩子因为惧怕警察就会乖乖听话,而此时对孩子造成影响的并不是客观的警察,而是一种心理存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不可能指导学生感受真实的道德事件、政策实施、法律案例,只能通过增加学生的认知来营造心理环境。

按照心理状态,心理环境可以分成积极的心理环境和消极的心理环境。前者促进思想道德品质向好的方向发展,后者则会对心理品质的形成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根据不同的形成因素,心理环境可以分成社会、家庭、学校几种类型。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的心理环境是学校客观环境和教师主动引导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营造良好心理环境的现实作用

(一)满足个体追求成熟和发展的需要

高中是学生积累文化知识、形成思维习惯、养成独立个性的重要时期。学生不仅实现了智力和生理的发展,而且在心理方面也逐渐走向成熟。个体的发展是一个综合提高的过程,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重影响,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为社会提供素质全面的人才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国家要求教育体制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变,就是说,社会需要的不是会考试的人才,而是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心理环境是学生适应社会变化和个性发展的基础,是学生形成独立人格的必要条件。因此,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对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

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世界和事物最基本的看法,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与良好心理环境的营造息息相关。只有一个心智健全、人格完整的人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对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能够有效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对学生心理素质和政治思想品德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因素,从而改变高中政治教学中不符合学生需求的政策和方法,同时,也响应了新课标对于将心理教育融入政治课堂的号召。

【参考文献】

【1】靳洁.展现思维风采 绽放思辨之花【J】.求知导刊,2015(22)

【2】刘丙胜,李少辉. 让法治文化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开花结果【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06)

【3】梁国锁.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

【4】靳洁.谈扩展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5(12)

作者:刘丹

上一篇:县农业信息化建设论文下一篇:业主建筑工程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