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心理论文

2024-04-30

德育心理论文(共8篇)

篇1:德育心理论文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构共建,是指二者的有机联系,其理想状态是二者融为一体。人的素质是整体,人的教育也是整体,这是它们可以协同发展的内在依据,二者在教育目标、内容、过程中的联系、融通,而不是指的互相替代。

那么德育与心育有哪些联系?又如何协同发展呢?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但是许多人并不赞成这一定义,认为德育必须包含更多的内容。心育即指的是心理教育,“所谓心理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通常所说的动机教育、兴趣教育、能力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性格教育等都是心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象。”因此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个性心理活动为基础,并且是主体心理活动的结果。很显然通过心育,使个体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为德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

德育与心育的协同发展,是指二者的有机联系,其理想状态是二者融为一体。人的素质是整体,人的教育也是整体,这是它们可以协同发展的内在依据,二者在教育目标、内容、过程中的联系、融通,而不是指的互相替代。二者既是一种相容关系,也是一种反馈关系。德育与心育的协同发展,对加强、改进学校德育而言,是提高教育实效的一种思路、一种举措,对心理教育来说也是提供了一种价值导向。它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是开发人的潜能的需要,是符合儿童作为社会——心理存在的发展规律的,是符合教育整体实施的特点,也是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辅导和道德教育的一种尝试。德育与心育的协同发展,一方面是要重视德育与心育之间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另一方面要重视德育与心育内部各方面因素之间的同构共建。

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自主需要和完整人格是教育价值的体现。如何体现学生的主动与受动的统一,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深对学生心灵世界的了解,帮助学生学会在正确、全面关注自我发展的同时,能更好地关注社会发展需求,在促进自身的社会化过程中,获得个性健康发展的更大时空。德育主要是培养道德的意识倾向性和道德心理品质,培养上述这些品质以及提高道德判断能力、自我修养能力等既是德育的任务,也是心育的任务。

在强调个性发展的今天,重视对个性心理层面上的人格研究,将有助于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将有助于个体道德人格的培养与发展。注重对学生自我实现的关切,帮助学生及时解决这些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排释来自个体内部和外部的心理压力,努力促使他们形成乐观、进取、坚毅的生活态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现德育在满足自我精神成长方面需求的能力,能增大德育在学生情感生活中的张力。

第一,转变观念,确立服务意识。要想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转变德育观念至关重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德育观念转变的基础。我们认为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人格独立、精神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只有这样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人与人的合作精神与相融态度的培养,才有利于人的创造性的发挥,也才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知识传播方式变化的需求。只有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我们的德育工作深入“童心”。同时确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给学生以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

第二,开展实践活动,升值道德生命。活动是德育的生命,少年儿童对道德的认识和理解,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的形成,都可以从活动中直接获取,活动让少年儿童成为自我道德教育的主体,活动让少年儿童懂得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活动促进了人的心理在个人既有的遗传素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的发展;活动有利于培养和发挥个性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特征;活动还有利于个体潜能的发挥。

第三,着力体验,关注情感体悟与情感发展。道德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为了影响人、内化人的心理品质,这种品质反映了人的内在要求,是自主的,因而是个人的真实存在。

第四,加强交流,深入内心世界,注重双向互动。以往的德育观点认为,老师比学生掌握更多的道德真理,因此道德教育只能是教师灌输给学生。但是今天的德育是需要在代际交往和互动中进行的,是需要在对话和讨论中展开的,是需要老师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中来开展的。我们在向学生传递正向价值的时候,应该允许他们有质疑德育的权利,只有了解、把握不同个体的品质特征和精神需求,才能在德育内容和方式上,选择最好的时机和结合点。这样,德育才可能真正成为精神生命的相互碰撞,才能生发出更多鲜活的道德个性。

第五,回归生活,由封闭走向开放。从表面上看,德育是以道德规范为内容,学生必须接受的。但是道德规范从本质上讲,并不是干巴巴的教条,它是活生生的人们的行为规范,它渗透于一切社会关系中。只有当个人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发生现实的关系时,才能对道德规范所包含的内容和意蕴,获得切身的体验,从而真正理解道德规范的实质。只有从封闭的校园走向开放的社会生活,才能体会百味人生,才能不断超越自身从而扩展和丰富个体的精神世界。

在教育回归人自身的背景下,我们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也在发生变化,既要向学生传播知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要关注学生内在的发展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必须将德育与心育结合起来,做到既关注学生技能发展和身体健康,又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德育与心育协同发展了,就能以德养心,以心育德。

篇2:德育心理论文

在经历了系列的“富士康事件”,“大学生跳楼”事件,中学生“黑丝网袜”事件,小学生离家出走,厌学等事件后,现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在这些焦点事件的背后,映射的是复杂的环境背景,社会因素,更重要的是当事者的“异常心理”表现,异常心理的形成往往会使人判断意识出现偏差,价值观出现失衡。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是现代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中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育、学习基础文化知识的关键时期,应引起教师注意的是,受社会多元化的影响,在诸多学校活动中,中学生心理异常现象已十分突出。因此,作为基础教育者,我们应该敏感的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基础抓起,要防患于未然,减低恶性事件的发生。现代教育要求我们首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多元化人才,然后才是高素质的人才。对班级内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身体健康、智力开发,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引导的同时,应特别关注集体活动中涌现出的“异常生”,他们可能会特别优秀,也可能会差得要命,可能会自信满满,也可能会自卑胆怯。实践证明,无论哪一种情况,都极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非正常变化,这时教师如果能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淡化学生的异常心理,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班级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就中学生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及矫正对策作粗浅阐述。

一、中学生异常心理主要表现

1、自主自私,排斥他人。

这类孩子家庭因素特殊,或在某一方面很优秀,与同学相处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处境与心理感受,与他人(包括家长、老师、同学、邻居、陌生人等)的关系冷漠,经常发生冲突。曾有一个学生在班集体60多个同学中与近半数人闹矛盾,轻者口角之争,重者动拳动脚,将自己立于孤立地位而苦恼之极。

2、对管理者过分依赖,自理能力较差。

某学期开学,宿舍楼形成了“壮观”景象,楼道里站满了等待的学生,宿舍内家长们在笤帚飞,抹布舞,孩子们要做的就是“净身进门”。诸如学习需要督促,吃饭、洗衣要父母帮助,甚至连交书费、整理物品都要别人帮忙完成的者大有人在。这类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过分依赖师长,自理能力较差。

3、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下降。

这类学生经不起批评,耐挫能力较差,因家长、老师批评、教育而离家出走的事情时有发生,与家长、老师关系紧张的情况更不足为奇。

4、自卑焦虑,胆小怕事。

自卑的学生往往会学习情绪紧张,经事太少,拒绝锻炼机会,遇事就不知所措。

5、孩童心理过重。

一些中学生的外形在家长、老师、同学看来接近成年人标准,但心理年龄非常小,言谈举止仍像是小学甚至幼儿园里的小孩一样幼稚,属于“长不大的孩子”类型。

二、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第一、淡化学生的“优秀”心理

班集体活动中,常常会涌现出许多“特长生”,如:超常的数学演算能力,写作天赋,运动健儿,音乐天才等。在一贯的期望成才的心理态势中,教师、家长会给予更多的夸奖,同学们会给予更多的掌声,各种奖励也会随之而来。此时,学生的特长往往会变成炫耀性表演。在特长生光环的照耀下,学生会形成“我异于常人,我极其优秀”的异常心理,在与他人交往时往往会把自己摆在较高位置,忽略他人感受。这时教师应在肯定的基础上,适时给学生浇点冷水,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告诉学生:“天才”的道路每一步都会洒满汗水,任何一个成才的人,都不会把眼前的成绩看作“最好”,因为他们知道还有“更好”等待他们去完成。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别人因为我的存在感到很幸福”的观点,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供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天地,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自己距离最好、距离成功还有很大距离,这段距离是需要不断的虚心学习,不断的努力奋斗才能缩短的。这样,教师有效的淡化了学生的优势心理,使其为自己的“最好”制定奋斗目标,并为之去努力奋斗。

第二、淡化学生的“自卑”心理

在班集体活动中,与特长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无疑是那些暂差生,这些学生和其他学生相比,在班级体活动中往往会表现出反映迟钝,成绩糟糕,甚至洋相百出,他们因此招来的不仅仅会有议论批评甚至指责嘲笑,这常常会引起一种心理固化,让学生产生“我真笨,我永远也做不好”的自卑心理,这种过早的对自我表层的固化认识,也是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的。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和家长首先要扭转“从小看大”的错误心理,同时要以极大的爱心、耐心告诉学生积极看待自己的弱点,不灰心,不懦弱,不气馁,不悲观。有这样一个案例:某班学生小强,高中入学时信心百倍,参与了班级、学校的多次干部竞选,遗憾的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失败次数多了,小强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为什么每次都比别人差,他觉得身边很多人都在嘲笑他,学习做事一直都提不起兴趣。老师观察到小强的心理波动后,首先告诉小强“我不希望看到你总是一帆风顺!”看到小强的诧异表情,老师耐心引导:每个人都是潜能无限的,可能在某一阶段自己逊人一筹,但只要总结经验,做好归因,刻苦努力,终有一天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看来,暂时的失败又有什么不好呢?老师还告诉小强,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我们要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当经过努力始终也无法突破时,我们就要灵活处理,“山不过来,我就绕过去”,寻找下一个奋斗目标。这个案例中老师用“事物反推法”“目标转移法”的方式有效化解了小强心中的自卑心理,小强终于放下了心里的包袱,自信满满的投入到了学习生活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个别谈话、班会等多种形式为学生讲述着名人物成才的故事:如物理学家牛顿小时候智力平常,老师提到班上成绩不好的孩子总少不了他,他因此招来许多嘲笑;拿破仑读小学时不能正确拼写,语言不通顺,字也写得很糟,老师和家长都认为他没出息;发明大王爱迪生更因为学习成绩糟糕而被拒之于学校大门之外。这些在小学或中学阶段曾被认为是平庸之辈,不堪造就之人,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都成为了影响世界科技和历史进程的世界名人。这些实例,会深深触动孩子们的心灵,有效淡化他们的自卑心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树立做人的自尊心,坚信“我能行,我能做,我能做得好!”

第三、淡化学生的“依附”心理

这种依附心理多体现于班级中的中间生和暂差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中间生更属于特殊人群,因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一般化”最容易使老师忽略对他们的关注,因而,在各种集体活动中,“中间生”和“暂差生”会因为不受重视而产生消极的“跟着走”的依附心理,缺乏应有的自信心。因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尤其要注意发现学生的点滴成绩,多多运用表扬的武器,告诉学生“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收获比成功更可贵!”教师用成功以外的“成长”“收获”等观点帮助学生寻找自我,战胜自我,对学生的成长会起到一向不到的引导作用。曾有人说: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增加“衡量的尺子”,也就是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让学生全面发展。“中间生”和“暂差生”也许距离“优秀”仅仅一步之遥,教师适时增加评价的尺子,会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心理。如:助人为乐,品质优秀的学生可被评为“德育标兵”;作业认真可评为“作业标兵”;还有“礼仪标兵”“劳动能手”等。由于教师评价尺子的增加,人人都有被评为好学生的可能,每个学生作为一个好学生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参加集体活动时,他们不会再是角落里的附属品,而是活动的中坚力量。这些“中间生”的进步会对班集体各项活动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班集体德育建设进入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四、淡化学生的“专一”心理

这种“专一”心理也是特长生的极大弊端。很多学生常常会因为在某项集体活动中表现突出而被定为“特长生”,这样容易使学生造成“专一”心理。如:语文成绩突出却忽略了数学;爱好文艺却忽略了文化课;文化课成绩突出却忽略了体、美均衡发展。这种发展阶段的专一心理会使学生的视野变得越来越狭小,无疑会影响学生将来的成才。众所周知:达芬奇是着名的画家,同时他又涉及数学,天文、社会等多门科学领域;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政治领袖,他的文学作品至今还被人们广为传颂;冯骥才是着名文学家,他的许多文学作品脍炙人口,而他的绘画作品也堪称达到艺术顶峰;杨振宇教授在《美和物理学》的学术报告中,综合了几代物理学家的研究理论,深刻阐述了一个科学家的研究风格、审美情趣直接影响着他的研究目标以及对世界的贡献……这些人所以称为“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某一领域中的贡献突出,还因为他们的涉猎广泛、博学多才,这些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极好的基础。由此可见,“专一”不是成才的唯一途径,教师在帮助学生发挥特长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汲取方方面面知识营养的机会,鼓励他们广泛接触、涉足多个学科领域,注重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提高,这样有效淡化学生的“专一”心理,为将来的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3:浅谈学生心理的德育技巧

现在的学生们, 令人担忧:教师一批评总是喋喋不休;父母一提个人成绩总是大发牢骚;别人能干自己无能总是产生嫉妒, 甚至仇视。总之, 学生过度的精神压力易积郁成疾, 产非悲观、焦虑、妒忌、甚至寻亿的不满情绪。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危害身心健康, 这也无从谈及全面的素质教育了。因此, 我们教师一旦发现学生表现出负面情绪时, 就应尽最大努力及时帮助他们调控、摆脱、转化、疏导。

人的情绪无非有两种。一种是愉快的情绪, 另一种是不愉快的情绪。无论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都应把好“度”, 否则会乐极生悲和悲则更悲了, 如范进发疯, 摸彩中头奖致使精神失常。而学生中则由于“不愉快”而离家出走或轻生。要知生气也是一种不良情绪, “气为百病之长”呢!

一、教会学生学习点辩证法哲学, 凡事懂得一分为二, 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把事物看“死”。要沉着镇定做好冷处理。千万别对人喋喋不休诉说你那不愉快的事情, 这样发牢骚往往会越说越气, 反而令你伤心得更难忘却。例如学会强迫自己静坐下来饮杯水, 能起到控制情绪的作用。

二、教会学生陶冶情操, 培养个人广泛兴趣爱好

遇到“不愉快”可将精力集中在兴趣爱好上, 如书法、绘画、弈棋、种花、织绣、养鸟等。换言之就是要充实自我, 把“不愉快”的事情转化到其他兴趣上, 力求替代忘却不快心理。我们教师完全可以聪明地将学生的“不愉快”转化为激励他前进的动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变压力为动力, 或化悲哀为力量吧!这也就是教育学心理学上说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为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这样转移情绪不快, 让情绪锻炼更有效。

三、教会学生不要常发脾气, 遇事要量力而行, 要有自知之明, 要相信别人, 要多为别人着想

面对学习生活都应尽可能有规律, 有张有弛, 劳逸结合, 尽量避免一次做太多太多的事。独自远眺独自出游、独自沉思、独自吃东西等都可缓冲生气、缓解压力。我们教师要心平气和, 面带笑容地面对他们的“不愉快, ”切忌对其不愉快加以批评、挖苦。应尽最大的努力静静倾听学生的“不愉快”。其实, 学生最需要的就是向亲人或老师倾诉自己的那些烦恼。因此, 我以教师不必评论, 而应顺水推舟、轻松自如地说“呀!我以为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呢!原来为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呢!原来……”要知道老师那轻松和微笑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心里那份“不愉快”, 其强烈的情绪可以渐渐隐退。心里可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愉悦感。情绪也就得到锻炼, 这不但没有“苦”其心志, 相反却是情绪锻炼。

四、教会学生学会适度发泄

有欢乐愉快不妨学学孩子跳几跳, 放开嗓子吼几声;有苦恼不愉快也不应闷在肚子里, 可向亲朋倾诉一番, 甚至大器一场。因为那过度的精神压力产生的忧郁、焦急、怨恨等情感就像火山熔岩一样, 具有很大的能量, 应该释放出来。反之, 长期的压抑、储存, 一触即发, 往往不可收拾, 大病一场。若及时渐渐适度释放就不会导致大病。例如可采用五分钟笑泄。俗语话“笑一笑, 十年少”。医学专家建议每人每天笑上五分钟, 这样可促使人的心、肺、胸、肌肉等都得到锻炼, 以加速血液循环, 调节心率, 平衡心理。再如减叫减压宣泄, 把自己关在某房子里, 肆无忌惮地高谈阔论, 狂呼大叫, 欢歌狂舞, 可将内心“不愉快”及压抑、郁闷发泄出来, 在精神和心理上获得平衡, 重拾好心绪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情绪可得到适当的锻炼。

五、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与社会家庭、自身与学校班级集体、自身与老师同学等关系

要学会根据社会家庭的要求, 根据学校班级集体的规章制度, 根据老师同学亲朋等人际关系来随时地调整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使之更符合社会规范化, 做到识大体顾大局。从而平衡个人心理, 不断完善个人人格。正个人与社会家庭、个人与学校班级集体、个人与老师同学亲朋等之间的和谐关系, 减少压力, 平衡心理。要深知“知足者常乐”。在当今社会科技经济日益飞跃的竞争时代, 更需要适者生存的心态。

六、教会学生善交朋友, 消除孤独

我们教师要从实际出发, 做一名名副其实的良师益友, 关心学生的情绪动向, 导其心正;从自身为人师表发, 做到时时处处为学生的表率、楷模, 因为正人正已。多与家长沟通, 共同疏导, 敢于乐于做学生的贴心人;从社会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的发展出发, 结合学生个人理想前途, 个人人生价值观进行适当的引导。公平无私对待每一个学生, 善交益友而不交损友, 老师家长起到身教胜于言教, 无声胜有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七、教会并帮助学生善于树立自信心

我们教师要善于察颜听方观色, 务求充分了解学生的“不愉快”情绪根源, 教会遇到“不愉快”时应自我默想愉快的事来冲淡或替代不愉快的事, 又或沉思生命中美好的一面。当然这也要求我们教师、家长和亲朋给予爱的关怀、先赞扬和理解、体谅他们的不愉快。因为给学生每一长处以由衷的肯定、赞美可大大增加他们的自信和自尊, 而一个充满自信和自尊的学生往往会充满安全感、满足感和快乐感, 他们深知自己所做的能得到别人的认同、肯定。虽然比不上别人, 是失败了, 但又能认识到别人的成绩是通过努力得来的, 自己若能通过努力也完全能取得相似甚至理好的成绩。这样, 他们的心里不快就变得愉快了。对人生也就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

八、教会学生生存的基本能力

例如能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勤于动手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能力, 懂得有计划有规律的适度的劳动。因为劳动创造了人类, 劳动创造了世界, 劳动创造了美。劳动也能让学生得到体能、实践的锻炼。情绪也就获得成功的审美愉悦感受, 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 珍惜幸福的学习生活。另外, 应加强体育锻炼, 这也是与情绪锻炼相辅相成、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毛泽东同志说过“欲文明其精神, 必先野蛮其体魄”。因此, 培养学生的生存基本能力就可培养学生的生存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思相意识品质, 令学生产生争取胜利的信心和勇气。这样, 既进行了生存基本能力的养成培养也进行了情绪锻炼。

篇4:德育——心理素质教育

关键词:德育;心理素质;青少年

初中是一个人学习的过渡阶段,初中学习的知识与小学相比,

难度的加深比较明显,学生学习的时候承受着一定的压力。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成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就是心理承受压力太大,这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积极地对七年级的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使得他们可以以一个积极的状态面对学习与生活,是目前每一个教师新的责任与义务。

一、中学生心理素质

德育中包含了针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教师都知道要对学生心理素质提供积极的帮助,但是许多教师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概念很模糊,下面,我就详细地向大家介绍心理素质。

1.心理潜能

一个人优秀不仅仅体现在其说话做事的能力,还包括其自身的潜在价值。中学生小学的时候因为知识相对简单,其隐含的潜能没有得到良好的发现,导致有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够优秀,产生了一定的自卑心理,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成长有着一定的影响。

如果教师发现一个学生在班级有想要说话的欲望,但总是会欲言又止的情况的时候,就可以积极地给予其在班级学生面前说话的机会,上课时积极地提问,让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课外活动或者是学校的活动中,积极地推荐他去当主持人,使其可以在更好的场合发挥自己的优势。

2.心理能量

心理能量即为心理力量,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能量,这种能量体现在帮助人们提升生产效率。人的心理能量包含了身体能力和精神能力。就身体能力来说,教师积极地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帮助他们身体健康成长。而精神能力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讲述名人的励志故事,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让学生在观看前人艰苦奋斗的同时,领悟我国的发展历程,推动他们产生更加强烈的爱国情怀。

3.心理行为

一个人的各种行为都受着心理的调控,因此,从一个人日常的行为举动就能看出这个人的心理状况。而中学生的心理处于一个成长的阶段,他们有很多行为都是不好的,想要从他们的行为上了解其心理状况,这就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观察,帮助学生改正不良的行为举动,做一些对其成长学习有帮助的事情,进而推动他们的心理积极地成长,健康地发展。

如,看到异性学生之间交往过于亲密的时候,对他们分别进行指导,让男生控制自己的情绪,鼓励他为了他们的感情积极地学习。对女生进行指导,告诉其现在谈论男女情感还不是时候,找出生活中的实例对其进行耐心的劝阻。

4.心理特点

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初中生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心理特点更加的复杂多样,教师对于他们的心理特点要积极地进行研究,为他们的成长指引方向。教师想要对此进行良好的引导,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引导学生,他们思维出错的时候,不给予批评,而是积极地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思考方向,促使其抽象思维更好地为他们的学习发挥作用。

二、德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

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德育,可以推动其心理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教师可以教育学生以一个客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学习中的挫折,告诉学生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和坎坷,如果没有这些磨难历练,做事情一直是一帆风顺的,那么做事情的时候就会缺少很多乐趣,促使学生可以以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挫折。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找专业的心理研究人员到学校进行心理讲座,进一步促使学生的心理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进。向学生介绍积极的心理治疗方法,让他们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有着良好的

把握。

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这一阶段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他们实施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符合我国教育部门的规定,对于学生的良好学习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吴少华,李平.论中学体育教学心理健康及学习动机[J].考试周刊,2011(22).

作者简介:陈平南,1978年10月出生,本科,就职于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研究方向:德育心理教育探究。

Moral Education——the Education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

Chen Pingnan

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teenagers today better growth,so that they better be enterprising,honest and trustworthy with outstanding youth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to promote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departments actively,have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And the education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 is one of the contents of moral education,according to the survey,a persons mental capacity directly affects itself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future,carries on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actively to young people,can enhanc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in the future society,make the perfect prepar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Key words:moral education;psychological quality;adolescents

篇5:刍议心理素质与学校德育

人的发展是以相应的心理发展为前提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矗中学德育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心灵的塑造必须以心理健康为基础,必须把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作为重要目标和内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中学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并把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列为德育目标之一,把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作为德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作为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从而使中学生的品德结构更为完整。在中学德育中,政治教育解决学生的政治信念和政治方向问题,培养学生的是政治品质;思想教育是解决人生观、世界观问题,培养的是思想品质;道德教育是解决道德修养问题,培养的是道德品质;而心理教育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培养的是心理品质。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核心,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而良好的心理教育又是德育的保证。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等方面德育目标的实现,都必须通过人们的个体行为来体现,而良好的心理品质正是人们行为的心理动力,是中学生良好习惯形成和品德能力提高的重要条件。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剧变时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增长知识、培养能力的大好时机,是塑造健康心灵的最佳阶段。如果放松了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这不仅可能使中学生的心理障碍演变为心理疾病,也会使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付之东流。无数事实说明,我们把心理教育引入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中去,把养成教育与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结合起来,就可以调动中学生心理机制的积极性,把外部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转化为学生的“内部因素”,形成一种动力调节机制,产生积极的效果。可见,中学德育的整体成效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学生的心理素质。所以,中学生完整的品德结构应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基础;中学德育必须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自己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谓心理素质,简言之,就是指人的心理品质,它包括认知品质、意志品质、情感品质等。人的心理品质是一个综合体。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就是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使个性得到较好的发展,从而在心理品质上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中学生的心理品质包括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两大系列,但就心理素质而言,主要是指非智力品质的培养。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一个人能否成功,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因素占30%,非智力因素(心理素质)占70%。许多追踪性的研究指出:在突出人才与平庸者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不是智力水平的高低,而是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品质方面的优劣。翻开科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大凡有造诣的科学家,他们的才能和成就与他们良好的性格特征、心理品质相映成趣、密不可分;他们之所以能成为高层次的创造型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坚定的自信、炽热的情感、宽广的胸怀、拼搏的精神、顽强的意志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中学生应具备哪些基本的心理素质呢?在《中学德育大纲》的《德育目标》中有明确的要求:初中阶段应“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娶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高中阶段应“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娶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全面发展,并将在其一生的人格健全、个性完善的发展中产生深刻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促使人的认识升华,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并通过实践磨炼逐渐成为人们的“秉性”,产生强大的精神能量。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品质,作为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它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心理能量,使自己处于激活状态,从而取得应有的成就。在中学生的成长中,逆境和顺境都是双刃剑:逆境给人挫折,却也锻造人的品格,造就强者;顺境虽给人以机会,却也会窒息人的精神,使人落伍。综观成功者走的道路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抗挫折的能力,这就是成功者的心理品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天生的.,它是通过教育在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校必须与家庭、社会组成“合力”,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作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迫切任务抓起来。在实施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按照《中学德育大纲》不同层次的要求,发动全体教师把心理教育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心理教育引入课堂教学领域,重视对学生心理障碍的了解和疏导,增加师生间的心理沟通。在沟通中,作为教育者要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尊重学生的个性,造成一种人格平等、心理平衡的氛围,避免对学生的心理损伤,切实把政治、思想、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区别开来加以疏导。经验告诉我们,那些有孤独感的学生并不是不爱集体,性格内向的人也不就是“思想复杂”,焦虑急躁情绪不等于患得患失,心胸狭隘的人不一定都是自私自利,更不能把少数因心理缺陷或心理疾病引起自控力差而不守纪律的学生当成“故意捣乱”、“一贯破坏”来处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由心理问题引起的思想困惑或行为偏差不是简单的批评所能解决的,必须进行心理疏导才会有效。此外,学校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些情境,增加学生的参与活动,让他们从不同的角色中去调节自我。

篇6:德育创新与心理健康教育

—专题培训班心得体会

民族中学王成轩

2011年4月28日—30日,我有幸聆听了心理教育专家冯世忠老师为我们作的生动精彩的讲座 在这次学习中有收获与体会,但更有顾虑与思考,简单总结如下:

培训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

通过这次讲座,让我对自己这几年老师们用他来陆续学习的心理学知识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及时地巩固,同时这些讲座的们工作中的实例弥补了我自学的缺陷,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更丰富的背景知识。对辅导员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培训更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和政府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以及不断更新观念、不断突破、与时俱进的学术品质。

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开始总结反思自己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转化上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我在民院已经工作了四年多,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感受很多,当中有成功的经验,但更多的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并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以求实现工作上的与时俱进。“学然后知不足”。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培训、不断地学习来更新我们的观念、提高我们的认识、创新我们的工作,让我们学院的管理理念、制度、精神、思想能够通过学生接受、喜欢的途径与方法更好地贯彻与落实。今后,我将用心将心理辅导、心理咨询这一良心、民心工作坚持下去,为我们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创建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培训过程中的顾虑与思考:

心理学是一门非常专业、并特别注重科学实验的学科,很多结论地产生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感觉与判断,而依赖于科学的测量与实验。心理学的知识也是非常庞杂、系统的,它需要学习者长期的学习和积累,需要丰富的临床工作经

验,需要丰富的学科知识,忌讳武断与急于求成。而相当多的辅导员老师缺乏这方面的系统知识,如果仅凭培训几天所了解的知识与技巧在实践工作中生搬硬套,将在平时表现特殊的学生都装入心理问题学生群体,以医生对待病人的心态与视角去对待我们的学生,是非常危险,也是非常摧毁人性的。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学生辅导员,我们首先是一名教育者,我们需要以教育者的心态与眼光去对待我们的学生,将每一个学生都当作正常的个体,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用我们纯真无私博大的爱去关心、引导、教育他们,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人性的氛围中愉快地成长。如果确实碰到异常的个体,作为辅导员我们需要给予他们同普通同学一样的关怀与爱,但在关怀中注意观察、注重信息的收集,准确辨别,及时反馈、寻求专业心理老师的指导,对情况严重的及时上报,及时寻求支持,及时转介,从科学实效上关注我们学生的健康,避免将学生心理有问题作为我们逃避工作困难的借口。这样不仅会使我们的心理健康工作异化,更是对

我们学生人性的摧残。我们辅导员老师在做学生心理辅导时需要:“一个前提(准确的角色定位)、一个宗旨(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材与人格完善)、两种意识(服务意识和学习意识)、三种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四种能力(管理能力,辨别、决断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期盼我们所有的老师都能以教育者的心态,并借助科学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来实现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突破与创新,将我们这一民心、良心工程做实、做好。

经验可以参照、但决不能照搬。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借鉴经验、勇于创新是我们需要的工作态度。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一届学生也都具有新的时代特点,我们必须能沉进去,也能跳出来,不能为过去的经验所累,不能为过去的思想所束缚。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则需要我们将每一批学生都当作第一批学生,用最初最真最深的爱与热情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并在工作中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让我们的学生能在民院这一沃土上健康愉快地成长成材。

21世纪的政治辅导员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需要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更需要足够的爱心与智慧;需要广博的知识、宽阔的胸怀、成熟的思想、淡泊的心境;需要我们这一批一线工作者忠于本职、甘于寂寞、勇于奉献,把握时代的脉搏,贴近学生的实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篇7:二年级心理健康德育渗透教案

我长大了

设计理念:恐惧是学生惧怕某种物体或景象时的一种心理体验。恐惧中往往带有厌恶、焦虑等心理反应。严重的恐惧心理对学生的成长非常不利,它不仅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还会是学生个性向软弱、胆怯方向发展。低年级学生心理恐惧现象较普遍,克服这些心理恐惧是学生心理成熟的重要过程。

教育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成长包括身体和心理两部分;

2、激起学生一往直前,勇于克服心理恐惧的决心。

德育渗透目标:帮助学生克服心理恐惧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教师将学生分成4―6人的小组,看图讨论《小辉长大了》的故事。

(故事大意:小辉很害怕一个人睡觉,所以他总想方设法和爸爸妈妈睡同一个房间,上学后,妈妈说:“小辉,你是小学生了,要去自己房间睡觉。”小辉同意了。第一晚,小辉很怕,妈妈就开着灯让他睡。几天以后,小辉慢慢不怕了,可以关掉灯睡觉了。妈妈说:“小辉长大了。”)请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下问题:为什么小辉能独自睡觉,妈妈就说“小辉长大了”? 教师小结:小辉在心理上长大了。

(二)咨询明理 全班讨论:长大的标志有哪些? 教师小结:我们的成长是多方面的:有身体的变化,如长高、变重;更重要的是我们心理的成熟。克服心理恐惧就是心理成熟的重要表现。小组交流讨论讲使自己心理恐惧的事物或情景以及恐惧体验,请别的同学为自己出谋划策。

(三)体验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读懂画面,启发学生思考:小辉第一次自己上学会遇到那些可怕的事,怎么克服恐惧心理? 2 分组讨论,续编《上学的故事》。3 分组表演小品《上学的故事》。教师小结:克服恐惧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和智慧。

(四)实践活动

篇8:发挥教师心理素质的德育功能

子曰:士有百行, 以德为首。教师不止是一个教书匠, 教书的目的还在于育人,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说过: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 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 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一名合格的教师就是要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来作为学生的楷模, 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他们, 教育他们。

由于教师的心理素质主要由兴趣、情感、意志、能力、品德等几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所以教师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完善自身的心理素质, 使系统各要素的结构合理, 在教化学生中, 达到最佳的德育教育的效果。

在兴趣上:教师的兴趣要有积极性和广泛性。教师的中心兴趣应当围绕德育进行研究和探索, 但也必须博采众长, 特别是新兴科技和学生感兴趣的因素, 教师应当广泛涉猎。

教师对德育的兴趣, 可以提高其专业知识的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 也能引起学生的相应兴趣, 产生“替代反应”, 亦即学习者受到榜样行为的暗示, 而表示出来的一种与榜样行为类似的反应。这就是说, 学生通过对教师兴趣的表现和效仿而被引起相应的兴趣, 促进学生对教师心理品质中暗示的德育因素进行效仿。

在情感上:教师从事的是一项充满情和爱的工作, 拥有良好的情感品质, 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须的心理要素。大教育家赞可夫就说过:“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 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 就是要热爱儿童。”[2], 教师倾注在学生身上的“动之以情, 深于父母;晓之以理, 细如雨丝”的一份情, 一般都会收到学生回报的一份童稚、天真的爱。这份情爱又能增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信度和效度。教师一旦用情感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 就使学生在接受教师本人的同时, 欣然接受教师传播的知识, 即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有同化学生, 形成有爱心的好品质。

在意志上:教师从事的是一项需要自觉、毅力来支持进行的工作。教师坚强的意志是驱使教师克服困难, 有效完成教育任务的内在动力。教师坚强的意志能让学生从中获得榜样, 在学习、生活中也能迎难而上。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光靠智力不行, 光有学习的热情也不够, 还得有坚持到底的意志, 才能克服大的困难, 使学生取得成功。因此, 教师是否能培养起学生的意志品质是一个学生是否能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故而在教师意志品质的提高上也要体现出坚强而自觉的榜样作用——即德育功能。

在能力方面:教育能力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心理条件。教师的教育能力是知、情、意、行等方面能力的全面综合, 是进行创造性教育的先决因素。一个没有教育能力的人, 不应该做教师。而能力高超的教师, 能很好的刺激和诱导学生能力的发展, 达成学生在心理、道德、是非、伦理等方面较强的承受和辨别能力。这就是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名师出高徒的道理。

在品质方面:教师的个人品质是形成和发展职业道德的心理基础。没有良好的教师品质, 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 也就不会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由于教师的心理取向会对学生形成效应, 是对学生产生刺激, 导致模仿、认同的重要因素。可见教师应当有职业道德意识——即对本职业的一种自觉规范的心理活动, 严于律己, 甘于奉献。严于律己的教师会教育出谦虚谨慎、为人诚实的学生;而甘于奉献的精神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更大, 有助于他们形成敬业精神, 不断发展和完善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另外, 教师的心理素质还体现在一些诸如穿衣戴帽、言谈举止之类的小事上, 容易为人所忽略, 以不拘小节视之。其实, 作为心灵雕塑家的教师, 由于其工作对象的特殊性, 更应当拘小节以成大器, 塑造出最美的灵魂。因为做教师的人应当“具有良好的教养, 随人、随时、随地, 都要有适当的礼貌。”[3], 故而, 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和审美修养, 不仅是穿衣戴帽、言谈举止要依据师德, 形成习惯, 就是待人接物, 教育教学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随时以教师的良好形象去影响学生, 使之受到熏陶, 让他们能以教师为榜样, 努力学习, 诚实做人。最终将教师心理素质提高后, 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德育功能表现出来。

总之, 学生对教师外现的道德规范的咀嚼, 会进一步理解教师内在的心理素质。在素质教育这一大系统中, 学生会自觉地将教师广博的知识、纯熟的技能与良好的人格魅力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强大的新生力量。这个力量以教师的心理素质为内涵, 在潜在课程系统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达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教育目的。所以, 在素质教育中要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德育功能, 就必须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摘要:德育作为素质教育之首, 是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而教师的兴趣、情感、意志、能力、品德等几个方面的心理素质, 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学生会将教师广博的知识、纯熟的技能与良好的人格魅力结合起来, 以教师为榜样, 形成一个强大的新生力量, 这个力量以教师的心理素质为内涵, 在潜在课程系统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心理素质,德育

参考文献

[1]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P249。

[2]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P29。

上一篇:停线管理规定下一篇:水质化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