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分析论文

2022-05-01

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将呈现几大发展趋势:收入增速总体放缓,财务顾问型业务出现萎缩,但融资驱动型业务仍将较快增长;债券发行规模延续增势,权益类融资业务需求旺盛,非标业务受到一定限制,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难超预期。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从旧常态向新常态的切换转变之中。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分析论文 篇1: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分析论文 篇2:

积极适应新常态 商业银行投行业务趋势展望

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将呈现几大发展趋势:收入增速总体放缓,财务顾问型业务出现萎缩,但融资驱动型业务仍将较快增长;债券发行规模延续增势,权益类融资业务需求旺盛,非标业务受到一定限制,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难超预期。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从旧常态向新常态的切换转变之中。商业银行投行业务所面临的经济、政策和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业务发展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也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2015年,在盈利目标和风险控制的双重压力下,各家商业银行投行业务部门的形势判断、政策把握、机会捕捉以及风险控制能力均将经受更加严峻的考验,应主动积极适应新常态,努力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动态平衡。

经营形势研判:新常态下重在开拓市场发展空间

经济金融环境更加复杂。一是经济新常态催生金融新常态,银行加快经营转型是大势所趋。经济进入“新常态”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经济的总体认识和判断。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增速放缓、结构优化升级和动力机制切换将是中国经济运行的三大特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新常态必将推动金融体系走向新常态。首先,与经济增速放缓相适应,中国金融业过去十多年“跑马圈地、高歌猛进”的时代已近尾声,增速逐步回落将是金融业的一个“新常态”;其次,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与金融业转型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金融业的发展战略、经营模式、业务结构将发生持续变化;最后,中国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客观上对金融体系改革创新提出了新要求。经济、金融从“旧常态”向“新常态”的切换转变,势必带来银行经营环境的全面、深刻变化,银行必须主动摒弃过去粗放型、外延式扩张的老路,切实转变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和服务模式,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和专业化经营能力,走资本节约、创新驱动、内涵增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是生产要素加速在全球范围优化配置,有力推动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目前中国内需不足、产能和外汇资产过剩,基础设施及部分产业有优势,而新兴市场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欠缺,发达国家由于自身陷入主权债务的泥潭无法拉动全球增长。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层面发起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海上丝绸之路银行正在积极筹建,不少地方政府也响应“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尝试通过与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形式成立各种类型的基金。中国银行业应当顺势而为,紧跟国家战略步伐,积极推进自身机构和业务的国际化。

三是稳健货币政策继续实施并适时适度预调微调,银行体系流动性相对充裕。虽然货币政策取向短期内不会根本转变,但央行针对经济运行面临一定下行压力、物价涨幅有所走低的形势,已经通过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丰富政策工具,优化政策组合等多种措施,实现了“定向宽松”和“渐进宽松”。不过,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并未得到显著缓解,融资增速回落,经济下行风险并未消除,央行未来仍有继续释放流动性的操作空间。

政策红利集中释放。近期,国家在预算法修订、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完善金融服务、促进债券市场发展、资本市场开放、并购重组融资以及资产证券化等方面都有一些政策举措出台,这些政策既对商业银行投行业务2015年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机遇,同时也考验着各行投行业务部门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以及在新旧政策切换过程中捕捉业务机会的水平。

中间业务收费受到严格限制。从2012年初开始,商业银行咨询顾问类业务收费受到日益严格的监管限制。2012年2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即“七不准”),其中“不得以贷收费”和“不得借贷搭售”直接指向商业银行投行业务中的财务顾问业务。2014年以来,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对银行收费更加高度关注。2014年2月14日,中国银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以2014年第1号令的形式公布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6月18日,银监会下发了专门通知,组织开展了一次全国性的银行业收费专项检查。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要清理整顿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合理收费,对直接与贷款挂钩、没有实质服务内容的收费,一律取消。8月1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涉及清理整顿不合理金融服务收费事项。2014年8-10月,银监会又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派出10个检查组,分别对10个省市银行业收费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监管部门对银行收费的高压政策使得商业银行在开展包括投行业务在内的中间业务时心存忌惮,同时也迫使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通过转型创新寻求发展,能够真正实现在为客户提供“质价相符”的投行业务中达到双赢的局面。

市场发展空间仍然很大。目前,商业银行投行业务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驱动投行业务发展的长期利好因素依然存在,我国银行投行业务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一是企业直接融资比例提高以及地方政府融资方式转变将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继续攀升,同时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互联互通进程加快,商业银行将有望在交易所债券市场上承担更加重要的角色,延展债券承销优势;二是资本市场资金面相对宽松,近期成交量屡创新高,为IPO提供了较好的时间窗口,“新三板”扩容标志着多层次资本市场正在形成,而且随着“沪港通”的示范效应,中国资本市场将更加开放,资本回流内地更加容易,必然进一步激发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的热情;三是产能过剩行业的大整合大重组,国内过剩产能向外输出,以及中资企业加快在全球布局,成为境内和跨境并购需求剧增的重要动因,并购交易市场活跃,而商业银行在拓展并购业务方面具有客户与资金的综合优势;四是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居民财富管理意识觉醒、企业财务报表优化需求增加以及互联网金融持续冲击的背景下,银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规模增速回落、利差收窄,而非信贷或类信贷业务则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五是根据国务院“盘活存量”的指导思想,金融监管部门从2013年末就开始释放出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积极信号,而且还一直寄望于通过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达到规范影子银行的监管目的,既然政策大门已经打开,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国资产证券化业务未来的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业务趋势展望:收入增速或将总体放缓

结合经济金融形势、近期政策取向、金融监管要求以及未来市场空间,2015年乃至未来更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可能存在以下发展趋势。

收入增速总体放缓,财务顾问型业务出现萎缩,但融资驱动型业务仍将较快增长。在经济金融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和多数股份制银行的投行业务在2015年很难复制过去动辄翻番的超高增速。只有部分基数偏低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有可能在短期内实现投行业务规模和收入的较高增速,但难以持续。分业务类型来看,受银行收费监管从紧以及社会接受程度偏低的影响,财务顾问型投行业务收入增长将遇到较大障碍,而融资驱动型投行业务需求相对旺盛,收入比重将继续提升。总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要想真正实现“融资”与“融智”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债券发行规模延续增势,权益类融资业务需求旺盛,非标业务受到一定限制,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难超预期。商业银行仍将牢牢占据债券市场发行的主导地位,承销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券因为受到地方融资方式变革的激励将出现爆发式的增长。2015年,不论是国家战略和政策导向,还是市场资金面,都为商业银行权益类融资业务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企业IPO、并购重组、跨境投融资、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领域都有权益类融资业务的“用武之地”。为了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非标”(非标准化债券资产的简称,下同)业务2013年以来受到了监管部门限制,但是由于机构投资惯性、执行政策的灵活性和业务操作的便利性,特别是只要投资者“刚性兑付”的预期依然存在,高收益的“非标”项目就仍有很大市场,商业银行“非标”业务在2015年大幅萎缩的概率不大,虽然资产证券化业务改为备案制为其常态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但由于“非标”业务与资产证券化业务具有一定的“跷跷板”效应,而且2015年的银行信贷规模将相对宽松,部分地区分支机构甚至可能出现投放不足的现象,银行信贷“出表”意愿不强,因此无论从投资群体还是发行主体的视角,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在2015年出现超预期发展的可能性较小,但证券化标的资产类型将会逐渐丰富,整体上看,现阶段该项业务的政策性和创新性特征要强于收益性特征。

市场机制将发挥更大作用,价格形成、产品设计以及投资行为的市场化特征有望显现。近几年,由于债券和“非标”项目“刚性兑付”的事实存在,高企的“无风险收益率”掩盖了产品所对应的融资主体和融资项目的信用风险,投资者不在意投资标的的优劣和资金流向,更多关注于融资中介机构的品牌和资本实力。高收益与“刚性兑付”并行,扭曲了金融市场,并不利于金融市场的长远发展。不过,“刚性兑付”破除的压力正在逐渐加大,2014年发生的中诚信托、吉林信托兑付危机以及“超日债”违约已经进行了预热。2015年随着实体经济增速继续放缓,企业违约概率将显著上升,资本实力有限的机构很可能率先出现无法兑付现象。一旦“刚性兑付”被集中打破,市场将面临新一轮洗牌,收益率的市场决定机制将发挥作用,“无风险收益率”降低,产品设计与投资行为也将更加市场化。

新增优质项目减少,存量项目资产存在一定的兑付压力,投行业务风险压力加大。2015年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下调至7%左右。投行业务与实体经济联系紧密,实体经济下滑带来的融资需求萎缩会影响项目资产的来源,而且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以及“两高一剩”等行业或领域的限制性政策也大大缩小了底层资产的来源范围,投行业务新增优质项目将更加稀缺,搜寻难度和搜寻成本明显加大。在存量项目资产方面,实体经济增速放缓还会带来一定的兑付压力,投行业务存续期管理和风险处置能力将受到较大考验,因此,2015年商业银行投行业务不仅要面临项目本身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还将面对一旦发生兑付问题后带来的声誉风险,不仅要面临境内市场的风险,还将面临跨境投融资业务带来的境外市场风险,风险压力加大在所难免。

发展策略分析:努力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动态平衡

根据经营形势和发展趋势,2015年商业银行在投行业务方面应采取以下发展策略。

合理设定业务增长目标和风险偏好,寓风险管控于业务发展之中,努力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动态平衡。目前,商业银行投行业务部门承受着业务发展和风险加剧的双重压力。如果发展过慢,可能会丧失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战略机遇;如果追求收入过快增长,又可能因为业务规模大幅增长而风控保障措施没有及时跟上而产生较大风险。要实现投行业务发展中的收益与风险的动态平衡,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为业务发展设定一个合理的增长目标和风险偏好。投行项目的高收益通常与高风险相伴,风险管理水平是业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石。因此,业务增长目标设定需要与风险控制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有多大本事就干多大的事”。

二是准确选择业务发展重点,把好风险控制的第一道关口。从对风险控制的效果来看,风险事前控制要优于事中和事后控制。控制投行业务风险的首要环节就是选择好业务重点以及项目投向。选择业务发展重点要紧跟国家战略和政策导向,对于客户和项目的选择,则要考验投行从业人员的风险识别和判断能力。

三是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增强业务开发与产品设计环节的风险预判能力,力争做到风险隐患的及早发现、及时控制;进一步加强投行业务部门内部风险控制小中台建设,强化业务合规意识,完善投行项目的后续监控制度;根据投行业务开展的具体情况,及时完善和优化投行业务营销、尽职调查、项目审查审批流程,加强项目存续期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为投行业务的风险对冲和化解提前做好制度安排和预案准备。

紧跟国家战略、政策取向以及市场变化,抓住业务重点,促进创新业务与常规业务的协同发展。在债务融资业务方面,抓住地方政府融资方式变革后地方债和项目收益票据发行需求量猛增的机会,提前与地方政府及财政部门做好对接,积极做好项目营销和储备。另外,随着市场资金面逐渐宽松,债券利率较去年高点显著回落,债券发行需求持续增加,应提前做好中票、(超)短融等常规品种的项目储备和筛选工作。

在(类)基金业务方面,一是主动参与国家和省级“丝路基金”设立,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供金融支持;二是通过设立PPP基金、发行PPP项目收益债券、PPP特许经营权质押融资等方式积极参与国家和省级财政部门确立的优质PPP项目;三是灵活运用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模式深度参与优质企业的经营活动。

在并购重组业务方面,紧紧抓住产业整合、过剩产能外输、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资企业海外布局以及新三板和互联网行业并购活跃等主线,综合运用并购顾问、并购基金、并购贷款等多种形式为企业并购重组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IPO及再融资业务方面,一旦IPO注册制2015年推出,上市门槛和再融资门槛大大降低,境内企业被压抑多年的上市融资需求可能集中释放,商业银行应为企业上市及再融资的配套服务提前做好相关项目储备,完善服务方案。

在“非标”业务方面,根据债券、上市和再融资规模有望较快增长的形势,应做好债券过桥、上市过桥、再融资过桥等“非标”项目储备。

在资产证券化业务方面,重点是实施品种创新,加快系统改造和优化,锻炼专业队伍,熟悉业务流程,为未来常态化、大规模地开展该项业务打下良好基础。

加强销售能力建设,加快融资端与投资端的有效对接,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和项目运作效率。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基本盈利模式是双向匹配业务需求,在融资端和投资端的有效对接中寻找最大收益空间。在投行项目运作中,强大的销售能力是商业银行投行业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销售网络、稳定的投资群体,畅通的销售渠道,既可以提高市场反应速度,通过“以销定产”的方式提高投行产品研发与创新的成功率,也能够通过多元化的销售途径,增强定价能力,还能在获得合理回报的同时减轻后续风险控制的压力。

2015年,商业银行投行部门需要在销售能力建设上多下功夫:一是借鉴国际主要投行做法,组建专门的销售团队,加强对销售端投资机构的关系拓展和维护提升。二是加大政策与市场研究,着力提升研究型销售软实力。投行业务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工种,传统的拉关系型销售模式在投行类创新业务上的效果有限。因此,投行销售不仅需要强大的研究团队支持,而且投行销售团队本身就应该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三是加强银行内部资源整合和业务联动,努力形成投行业务销售合力。加强投行业务销售能力建设应充分激发银行内部客户部门、资金部门以及相关子公司共同参与投行业务销售的潜力。四是打造强大的第三方资金和产品合作平台,积极拓展销售服务的能力外延。加强与交易所平台、电商平台以及同业机构合作,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可事半功倍地为投行业务产品的销售提供稳定、较低成本的资金以及更丰富的产品与服务支持。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5年第2期。

作者:丁承 韩刚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分析论文 篇3:

探析俄罗斯VTB Capital公司银行业务投行化

伴随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进程加速,金融体制日趋完善,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市场空间广阔。俄罗斯商业银行VTB Capital投资银行业务近年来的经营亮点,有望为传统商业银行实现公司银行业务转型提供参考借鉴。

VTB Capital 是俄罗斯第二大银行VTB的投资银行业务板块,与企业金融、零售金融一同构成VTB三大业务战略。VTB Capital面向俄罗斯及国际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投资银行产品和服务,重点围绕债券市场、股权资本市场和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发展投资和资产管理业务,为俄罗斯境内外企业客户提供并购顾问服务和股权资本市场交易。2011-2014年,VTB Capital的债券市场业务、股权资本市场业务和并购交易业务在俄罗斯、独联体国家和东欧国家中排名第一,成为俄罗斯最佳投资银行。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监管约束机制变化,商业银行步入主动调整资产负债表的时期,从建设“规模银行”转型为建设“价值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对于商业银行国际化、精细化、综合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俄罗斯商业银行VTB Capital 近五年的经营状况特点,挖掘该行建设投行化公司银行业务的亮点,有助于为国内传统商业银行实现公司银行业务转型,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VTB Capital近五年经营状况特点

投资银行业务成为营业收入增长引擎。2010年至2014年,VTB Capital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投资银行业务,并以此拉动公司银行业务板块营业收入的增长。2011年,该行投资银行业务的拉动作用显现,其公司银行业务营业净收入扭亏为盈;即使在2014年俄罗斯商业银行普遍遭遇全球经济下行、欧债危机加剧的恶劣环境下,该行公司银行业务仍然实现近2000万美元的净营业收入,如图1所示。

交易类非利息收入渐成获利主力。非利息收入包括中间业务收入和交易类收入,交易类非利息收入是指商业银行通过现金工具和表外衍生合约交易的盈亏,合约包括利率、汇率、资产证券和指数、商品等。自2011年以来,VTB Capital的营业收入主要依靠交易类非利息收入获得增长。2014年,交易类业务净营业收入占VTB Capital净营业收入59.4%,如图2所示。

同业资产与衍生金融资产助力资产规模扩张。2014年VTB Capital总资产规模迅速扩张,一方面得益于2013年总资产规模有调整性下降,但另一方面也来源于同业资产和衍生金融资产的迅猛增长。2014年,该行同业资产和衍生金融资产较上一年度分别增长127.1%和112.8%,其中衍生金融资产达31.3亿美元,占2014年总资产27%。

VTB Capital投行业务经营亮点

建设海外投资银行产品分销渠道,加速国际布局。VTB Capital 通过建立海外分支机构,设立海外办事机构,积极争取境外经济交易商资质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产品分销渠道,加速在北美、亚洲和中东等地区的业务布局。为此,VTB Capital设立了一个可持续的国际客户分销平台,面向国际新兴市场机构投资者和欧洲、中东及非洲、北美、亚洲等地区的资产管理投资者销售全球固定收益类产品、现股和股票衍生品;从银行具有关系优势的区域着手开展信贷和股权交易;为俄罗斯和独联体境外客户提供顾问和咨询服务;在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境内持续丰富信贷、利率、外汇、股权和大宗商品等金融产品。

夯实传统投资银行业务基础,扩大市场占有率。VTB Capital将债权资本市场业务、股权资本市场业务和并购业务三大传统投资银行业务并入全球银行部,围绕金融机构、轻工业、交通运输与工业、金属与采矿、石油和天然气、电力和公用事业等核心行业提供服务。VTB Capital全球银行部的主要职能包括:一是提供结构化融资方案;二是为对公和个人客户提供并购、债权交易和股权交易咨询;三是为客户提供股权融资方案,保持高质量交易业务在本国市场的稳定增长,同时建立在香港和纽约的经纪自营商,通过国际化平台参与发行人的核心市场,加强本行在世界金融中心的服务能力;四是开展以费用为基础的债券融资业务,包括为政府和企业提供融资所需的欧洲债券、可转换债券、欧洲商业票据、负债管理和伊斯兰融资提供发行、销售和咨询等服务。

积极创新投资银行业务,逐步推进去杠杆化。2012年以来,欧洲银行业经历着去杠杆化的过程,为避免去杠杆化过程中可能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紧缺,新增贷款能力和意愿下降,影响居民举债消费和企业借贷投资等问题。VTB Capital投行的创新业务一是吸收和扩大股权资本,增加自有资本规模。运用发行股本、夹层融资、次级贷款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吸引更多投资者的资本;二是将风险转为良性范围内,使当前杠杆水平能重新支撑现有资本。围绕对俄罗斯卢布本币的定价、套期保值和市场流动性管理,充分利用国际资金与客户关系,紧密结合投行的固定收益业务与国际业务。完善以对冲基金、私人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和家族办公室为主体的客户结构,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信贷产品和风险管理方案。

对我国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启示

我国商业银行差异化经营的格局已经形成,伴随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进程加速,金融体制日趋完善,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市场空间广阔。VTB Capital 带给我们以下启示:

一是发挥资金优势,以产业整合、区域整合、资本整合和新兴产业投资等为核心,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资金优势是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有利条件。过桥融资、担保业务能有效促进并购顾问、承销等投资银行业务的开展。反过来,投资银行业务也能够拉动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如贷款、并购融资、夹层融资等方面的需求,提升客户黏性。商业银行一方面要继续发挥自身的资金优势,将资本作为重要营销工具;另一方面,要重视战略咨询、市场知识和风险管理在现代金融服务的作用,参与客户战略规划与主要经济活动,提供资源杠杆,实现商业银行公司业务投行化。例如,在监管政策允许范围内,合理利用担保资源配合直接融资业务,为企业设计可以替代资产收益计划、企业发债、结构化融资等方案,提升商业银行在企业直接融资中的参与程度和整体收益。

二是整合客户资源,协同发展传统类投资银行业务与公司银行业务。商业银行要继续做深债权资本市场、股权资本市场和并购市场等传统投资银行业务,并与对公业务投机结合,运用投贷联动业务模式,推动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例如,通过与风险投资机构合作,在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已经进行评估和投资的基础上,以“股权+债权”模式对企业投资;在本行集团内部建立风险隔离机制的前提下,向集团境外子公司在国内设立的股权投资机构推荐优质客户开展股权投资。

三是提高产品设计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不断迭代升级投资银行创新平台产品,丰富业务内涵。大力发展交易类投资银行业务,在符合监管约束下不断迭代融资工具,提升金融产品风险对冲能力。例如,积极把握商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试点的时机,通过基金公司提供包括货币市场基金、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票据投资、委托贷款等业务;将资产证券化业务作为投资银行业务的重要板块和利润增长点,实现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外资产等各类金融资产的腾挪扭转,解决资本与规模的双重约束,盘活存量,做大增量,支持战略业务开发扩张和优质客户的开发维护,增强本行核心竞争力。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6年第3期。(作者杨芮系恒丰银行研究院研究员)

作者:杨芮

上一篇:高压用户信息采集电力教育论文下一篇:搭建管理培训评估体系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