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品牌设计论文

2022-04-23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今世界备受瞩目的产业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增长速度成功吸引全球投资者的目光。全球大多数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将文化创意产业视为数字媒体时代经济增长新亮点。本文结合数字媒体在山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了探讨,为经济转型期山西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化创意产业品牌设计论文 篇1:

七问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融合特性,

决定了它是一种不寻常的产业。

究竟该采取何种发展途径,

一直是本刊深思的问题

受制于当前经济结构转型的压力,许多地区纷纷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城市的先导性、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并拿出实际措施来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期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来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然而,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融合特性,决定了它绝对不是一种技术性产业,也不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更不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究竟该采取何种发展途径,一直是本刊深思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众多专家和业内人士都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问:

文化创意产业怎么规划?

在面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宏观规划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撰文指出,未来文化创意产业要和金融产业一样,要向城市功能拓 展区集聚。以北京为例,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向属于城市功能拓展区的朝阳、海淀、丰台三个区聚集。这样做的目的性清晰,就是要引导城市的周边区域成为实现和拓展首都城市性质功能的重要区域,特别是发展面向全国和世界的外向型经济的区域。

这样的规划对于全国都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从目前众多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划选址来看,也基本分布在城市的扩展区或者新建的开发区中。选择这些地区主要是很多城市原有的中心区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上升,生态环境的压力加大,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可以解决好城市内外发展平衡的问题,并为城市核心区外的周边地区注入新的功能活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可带动区域内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科教文化产业等的发展,因此已经成为众多地区在调整产业结构中首选的项目。

此外,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规划也是需要根据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消费需求和文化资源要素禀赋的差异进行合理选择。一些地区如果能选择符合本地实际和能够充分发挥本地区文化资源的产业,则是最好的选择。

以上海为例,在“后世博”时期,上海拟将原有的世博园区打造成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区,就是借助了世博园原有的品牌和周围重点的文化资源。其中世博中国馆改建而成中华艺术宫,将展示和交流近现代文化艺术成果;世博通用汽车馆改建为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在世博园区原址还将建设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和虹桥国际舞蹈中心等,这些都是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的典型案例。

二问:

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怎么对接?

文化创意产业包含的门类很多,一些地方在面对产业发展规划时经常感到无从下手,感觉“文化创意产业”比较空。实际上,文化创意产业是与传统产业和制造业等密切相关的产业。国家发改委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齐勇峰指出,文化产业是第三产业,是服务业,是消费类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变成生产型服务业,比如工艺设计、建筑设计,品牌设计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能够极大地提升我们制造业水平,“我们不能就文化谈文化,必须对整个经济结构转型、发展联系起来”。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目前工业设计所体现的产品的外观设计、艺术含量已经成为现代工业文明的灵魂。它所展现的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统一,以及科技与经济、文化的统一。

哈佛大学教授海斯曾在上世纪80年代这样预言:“现在企业靠价格竞争,明天将靠质量竞争,未来靠设计竞争。”北京国际科技服务中心的一份名为《工业设计在中国企业的应用研究》的专题报告指出:“当前中国企业普遍存在产品难于适应市场,引进技术难于消化,自主开发缺少系统性,科技成果商品化不得要领。这些情形正表明影响中国企业振兴的薄弱环节始于共性基础设计技术——工业设计的迟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石振宇副教授认为,工业设计在企业转型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业设计不仅体现在创意方面,更是对很多技术和能力的总结。比如它可以在对某项产品工作原理的结构方式及材料应用的评价的基础上,完成产品功能的工作原理修正,并推出新的工作原理完成新的功能。

从石振宇的观点来看,文化创意产业是真正走在时代前沿的行业,是科学技术、创意理念与产业的真正融合。 “宏观上,广泛收集该类产品的资料……研究它的产品发展过程、功能、形态的变化、产品所处的时代背景,科技条件,技术特点和所针对的相应的社会人群等,进行研究分析以建立宏观上对该类产品的评价标准;微观上,对典型产品、典型设计进行工作原理分析,经分析将工作原理分类总结,并评估它们在完成工作原理的结构方式,材料应用及功能的合理配置,也作出相应的评估。”

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对接,最快的应用是在中国的工业品加工制造行业中;其次,会逐渐在建筑装饰、文化教育中体现。

因此,政府应该看到,文化创意产业不是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艺术表现和传媒等层面。政府应该给与制造业更多的创新空间和创新机会,让企业了解到包括设计在内的文化创意不仅仅是企业的一种营销策略,更是一种文化,是企业发展生命力之所在。中央电视台经济点评专家沈青也特别指出:“文化创意产业不能笼统化,要有核心有目标有重点地进行引导,同时也要将创意与产业紧密结合。”

三问:创意人才怎么培养?

创意来自于人脑,更来自于有活力、有理想和有价值感、有归属感的人。人需要教育才能将更多的智慧从想象中释放出来。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秘书长张连生说:“文化创意产业是头脑风暴、智慧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没有创意人才将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也看到,发达国家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之初,就将人才培养计划提到了最前面。比如美国迪斯尼乐园就将国家资助基金的25%用于人才培训,对于每个生产环节的人都进行非常专业和完善的培训。2012年10月,国际著名创意产业专家、世界创意产业之父、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到天津进行访问时就说,“在创意经济的发展中,人才集聚是非常重要的。”当他了解到天津创意产业园区完善的硬件设施后,接下来就提出应着重进行创意人才的培养,才能更好地推动天津创意经济的发展。

但中国的现状是,各地区创意人才储备差异极大。中国众多大专院校都设有广告、设计、传播等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的毕业生,但这些毕业生在体制的压力下一方面流向需要他们的岗位,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未在行业中就业。主要原因是高端人才特别缺乏,但低端人才又得不到企业的重视。

“文化产业创意人才在总量和结构上都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这在较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薛永武说。

以设计行业为例,在各个行业中,具有影响的设计师都很缺乏。据报道,宁波仅仅服装设计师就至少还需5000人。此外在一些细分行业,如家具、玩具、字体、计算机IC及硬件、植物园林设计等行业都凸显出设计人才的不足,新鲜血液的补给明显不能赶上产业的发展。

而由于设计人才要具备跨行业、跨地区、专业化、国际化等复合背景,传统的大学本科教育难以具备这样的培养条件。此外,设计人才的培养由于具有理性和感性融合的特征,因此教育中均衡的培养也特别重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蔡军教授认为,“一个设计师,一个很重要的、很深层的方面就是爱心,或者是替别人着想。综合的设计师是一个比较平衡的人物。他的平衡是理性的、分析性的、思考性的,但是又和感性结合的,是表达性的、想象的。最好的设计师是综合性人才,他能够把这两方面能够结合得很好,把自我和客观的东西结合得很好,所以这是很重要的。”

因此,一些可能诞生设计人才的产业聚集区,政府要特别重视和保护,比如包含众多艺术、设计、广告、公关等以创意为主的个人工作室或服务性公司的文化艺术园区。政府不仅要对其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也要对知识产权加以保护,这样才能调动设计师的积极性。

而在一些科教优势明显的高校聚集区,相关部门则要重点扶持。这方面武汉洪山创意产业园区的经验很值得借鉴。洪山创意产业园区内有38所高校、40多家科研院所,以及长江出版集团、众多高校出版社等,武汉政府在贷款、税收、用地等政策上都进行了扶持。目前这里的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已聚集了近万家,数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居第八位,文化创意产业收入达3000亿元。

四问:文化创意产业怎么融资?

金融则是产业的血液。一直以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都因融资不足而步履维艰。当年由郑晓龙、冯小刚执导,姜文和王姬主演的《北京人在纽约》用的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资产做抵押向银行贷款,但是之后多年中国电视剧再也没出现过银行贷款成功案例。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很多核心资产都在知识产权,因此无形资产评估难、银行创新产品不足、金融配套服务体系缺失带来的“融资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2010年4月,中宣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等九部委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层面颁布的第一个金融文化产业指导性文件。虽然这个意见在政策层面上表示出文化产业融资会放开,但由于当时条件不成熟,一些细则没有出台,民间融资和股市融资都有一定的障碍。

这种状况在2012年有了重要的变化。

2012年年初,文化部发布《“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党的十八大报告也强调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随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台《关于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出版经营活动的实施细则》后,文化部也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民间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得到政策保障。

2012年 4月27日,人民网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后,新华网、华声在线、央视网等50家中央、地方新闻网站也加入了改制上市的大潮。同时,2012年下半年以来,文化产业基金再度大规模集中设立。整个2012年,金融资本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对接进展迅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虽然能够直接上市的文化创意企业只占少数,但创业板正对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的融资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除了创造亿万富翁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个导向作用会吸引大量社会资金去寻找将来有可能上市的文化创意企业,这一作用不容忽视。”但巴曙松也坦言,从金融角度来看文化创意产业仍面临一些难题,例如电影行业增长空间的计算方法并无定式,票房业绩缺乏预测性,导演不同的风格套路又会带来诸多变数。

相比专家的观点,一些业内人士则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北京专业画廊颐和悦馆经理张根俊从事了多年的艺术品投资,他很担心目前的艺术品投资的火热状态会影响这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如果大量的资金进入,短时间还可能误导这个市场,长久下去泡沫终究还是要破裂的”。最好的投资方式是“通过展览,藏家按照艺术家所出的合理价格购买作品,这是最好的,也是良性的融资方式。有些基金人为地拿着钱来操控市场,这更是不可取的。艺术品市场应该是比较理性的,即需要好的艺术家,也需要理性的投资方或者藏家的共同执着的信仰来推动。”

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何小锋教授也认为,目前文化创意市场还是充满了投机风气,“投机风气的盛行对我们并不是好事。”所以更多的融资形式需要进入到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中。巴曙松认为,除了上市融资或是寻求信贷之外,激活文化创意产业的增长极还需要更多创新的形式,“文化创意产业基金,或者是多种金融形式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的合作就显得很重要,这样才能让充足的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

但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趋势一直看涨。新元文智集团2012年末发布的《文化产业与资本监测报告》显示,2012年1~11月,中国各地共设立了33只文化产业类基金,涵盖媒体、互联网、电影等各个领域。其中公布了基金募资规模的30只基金共募集资金约726.52亿元,文化产业基金单只平均募资24.22亿元。2013年3月中旬,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研究报告显示,产业基金成为PE/VC机构的新宠,吸金近3000亿元,这其中,以文化产业最受追捧。

所以,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市场虽然放开,但进一步协调金融监管机构,相关的金融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办法必须紧跟实施。目前中国也在进行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立法工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信贷担保、企业贷款贴息机制、风险投资基金、无形资产评估和抵押、文化企业授信、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融资票据等问题都会加强监管。

五问:外部条件如何培育?

一个产业要获得发展,仅仅具有独创性的思想是不够的。除了融资条件外,产业的外部条件包括政策与法律制度条件、产业集群环境条件、社会中介服务条件、社会创新文化氛围条件等。在这里很多人在问,目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外部条件如何?够健康吗?

首先看文化创意产业的消费群体,这个消费群体包括现在的中产阶级以及青年人,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富于个性与创造力,享受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也开始成为此产业的创造者。另外,目前网络已经极大地介入到人与人之 间的交流互动中,促进了文化的进步和传播。文化和互联网技术在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驱动力的同时,我们也可看到这种交流在深刻地影响着大众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同时这也代表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趋势。

目前,人们对新闻、电影、图书、图片的获取途径已经细化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也扩大了这个产业受众的范围。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消费群体正在迅速扩大。以获取网络信息为例,2013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1次互联网调查报告,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截至2012年12月,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42亿人,中国手机游戏用户累计规模达2.8亿人。

但是受众人数规模的庞大也许只是中国“人口红利”的一种表现,并不代表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外部条件已经完善。以产业集群环境条件来说,产业园作为重要的产业集群载体,但它们的规划却趋于相同,鲜见具备一定竞争能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身影。以动漫产业园来说,北京、上海、杭州、大连、深圳、广州、重庆都在建设,目前已经建设了30多个动漫产业园区,但多数却没有盈利的迹象。有的动漫基地成了变相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更多的企业因为侵权和盗版行为而苦恼不已。

而从产业链的布局来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需要联合推动,这样才能推动主要的利润在“微笑曲线”的末端显现。仅以动漫企业为例,其产业链包括动漫创意、制作、营销,后期的衍生品设计开发,衍生品生产,衍生品铺货销售等。虽然融资问题能让一些企业在后期的产业教育、新媒体、服装、玩具、影视剧等业务上展开,但是这条产业链仅仅靠几家企业几乎不可能推动。由于投入的成本巨大,稍不小心就有资金链断掉的危险。这也是我们在外部条件培育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需要社会的创新文化氛围,也就是群众渴望创意的智慧,尊重创意人才。而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美国的《版权法》等一系列法规,形成了全球保护范围最广、规定最为详尽的法律系统。中国也需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修改法规或制定新的法规。

总之,高水平的技术研发设施、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及转让机制,吸引创意人才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专业化的培训教育和灵活的人才市场、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相关产业支撑以及国际化的信息流和人才流等都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

六问:外部营销如何强化?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虽然它在创立初期强调的是个体或者地区的文化特色为支撑,然而,既然它被打上了文化的标签,目的就是为了向外传播。

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虽然它现在还被称为“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但是未来,如果没有外部营销,这个产业也会照样面临困境。正因为如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强调文化创意产业的出口需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出口也是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以中国的电影产业为例,这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对外出口做得比较早的产业。2013年,《一九四二》的加法营销与《西游?降魔篇》采取的减法营销都获得了成功,票仓显示出了华丽的数据。但同时,中国的电影在国外的表现却乏善可陈。2012年3月,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调研报告在北京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只有1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电影的影响力很大。高达51%的外国观众认为中国电影需要改进电影故事的表达,其中编剧依然是中国电影国际化的软肋,有接近50%的外国观众认为中国电影故事逻辑混乱,难以理解。

实际上中国的影视、广播、出版、软件、网络等产业中都不乏好的作品,一些制作精良的节目在外也受到热烈的欢迎。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总裁马润生介绍说,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已经被翻译成6种语言文字,销售到7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美国和欧洲一些主要国家,海外销售额达到226万美元,销售单价甚至超过热播电视剧。语言精炼,台词自成一统,逻辑推理缜密的《甄嬛传》也已经在美国销售。但相比中国每年10万集以上的电视剧来说,海外输出的作品实在是凤毛麟角。即使是如央视、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在娱乐方面非常强势的电视台,即使它们每年制作的电视剧超过70部,海外输出的作品都很少。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弘研究员认为: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开发国际市场,企业应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如建立销售渠道、生产基地以及研发中心来促进外部营销。这方面中国的网络游戏产业可以说做得比较出色,比如国内主流的网游厂商如完美世界、腾讯、畅游、金山、网龙、麒麟等都在海外开设了自己的子公司。另外一些公司,如完美世界、畅游等还搭建了海外进出口平台,进一步拓展了网游的海外发行渠道。完美世界、盛大游戏等企业甚至开始采用全新的“海外研发全球运营”的模式,通过收购海外游戏企业等方式,整合全球游戏产业设计、生产、运营、IP等资源,全球化研发方式进行海外拓展。

目前,上述企业不仅在产品品质上逐步提升,推出了许多可以和国际知名大作相媲美的产品,也在深入了解海外市场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日渐成熟的出口渠道。《2012中国网络游戏海外市场报告》显示,2012年海外出口实际销售收入为5.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7.5%。

创意产业产品外部营销强化的支点是政府,但中国政府目前还很少有动作去推动创意产业产品的出口。美、英、日、韩等国早就开始利用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等资源,大力推动本国创意产业产品的出口,拓展海外市场。如韩国政府就斥巨资支持企业参加在中、美、日、德、法等国举办的文化产品展销活动,将《大长今》、《我的名字是金三顺》、《蓝色生死恋》、《冬日恋歌》、《天国的阶梯》等近百部作品输出到国外,包括中国。因此中国政府也应对包括电视剧、电影等产业进行干预与扶持,通过立法保障、政策引导、资源协助等方式管理、保护和向外推介营销这些产品。

七问:如何立法保护?

立法的原因很简单,源自一个词“规范”。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发展机制上还存在障碍,难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中国现行的《著作权法》只保护创意的表达而不保护创意本身,这就造成了创意的法律地位不明,现存的法律无法对其进行有效保护。还比如网络游戏有很多虚拟财产,但是中国目前在虚拟财产保护立法上处于空白,很多关于虚拟财产保护的法律问题都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中国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立法保护,其意义不仅在于为政府设立效力更高、规范性更强的法规约束,还能细化政府文化创意产业领导机构的职责和运作模式,规范文化创意企业的准入标准等问题,从而顺畅引导政府及时有效地制定并落实文化创意产业的配套扶持政策,保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教授范周举例说,电影行业如出台相关法规条例保障优秀小成本影片的播放,那么就能保证小成本影片在市场竞争中的公平权益。

2013年3月20日,法制日报专门刊载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胡光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现阶段,在文化立法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现有的立法内容少、层级低。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立法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三部,根本无法满足中国宪法所规定的对文化法制建设基本范围的要求,而这些内容又是构成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最基本的要素。其他立法,如《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出版管理条例》、《印刷管理条例》等,法律层级较低,法律效力不强,在当下无法适应日益发展的文化多样性和复杂性的需要。

可喜的是,中国已经开始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2013年两会期间,多名代表委员呼吁加快文化立法进程,保障文化科学有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李泽林表示,“文化立法可起到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规范作用包括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而文化立法社会作用的基本方式有确认、调节、制约、引导、制裁等。”

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周洪宇等30名代表提出关于制定文化产业振兴法的议案。2013年2月,国务院已将文化产业振兴法列入2013年立法计划。

未来,中国还会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各门类的发展规律、特点、现状等分别进行立法。

作者:阮晓东

文化创意产业品牌设计论文 篇2:

数字媒体对山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

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今世界备受瞩目的产业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增长速度成功吸引全球投资者的目光。全球大多数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将文化创意产业视为数字媒体时代经济增长新亮点。本文结合数字媒体在山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了探讨,为经济转型期山西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媒体;经济转型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创意产业的范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阶段产物。新经济时代的创意产业对物质资源依赖性不强,主要依靠文化的创新意识来发展,对文化创造力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度高。当代的文化创意产业将新经济时代的精神文化和娱乐需求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并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传播主导、以文化、艺术领域紧密结合经济领域形成的跨越国家、行业、不同领域的新兴产业。“创意”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为大众提供精神、休闲娱乐、艺术形态等领域融合产品的新兴产业,体现了新型文化产业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与发展新趋势。近年来,各个国家地区争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山西也在经济转型时期积极发展新经济文化创意产业。

数字媒体的广泛应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数字媒体是指以数字化0、1码获取、处理、传送信息的载体。其包含数字化的文字符号、图形图像、视频影像和声音动画等感觉媒体;还有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编码、语言等逻辑媒体;以及包含为了存储、转换、显示、传输逻辑媒体而存在的实物媒体[1]。使用范围囊括影视、动画、广告、图形图像、游戏、建筑、服装造型设计、VR、工业设计等领域,涵盖了科学技术、文化、管理、教育等诸多层面。数字媒体是新的信息载体,对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十三五”规划中,山西制定了新的五年发展规划——《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创意设计、移动多媒体、数字传媒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培育一批文化服务业集聚区”。这一目标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山西转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的重要地位,也突出文化创意产业在山西战略转型过程中的地位。

一、创意产业的界定

哈佛教授J.S.Nye在1996年提出,investment driven(投资驱动型经济)已走到尽头,必须向innovation driven(创新驱动型经济)、知识驱动型经济领域发展。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首次正式提出创意产业概念: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据此定义,可将广告、工艺品、建筑、服装设计、数字电影、音乐、电视广播、表演艺术、数字出版、软件等行业纳入创意产业范畴。

创意产业相比较于传统产业最大不同在于“创意”为产品、服务提供了文化附加值,并提升了产品整体价值。创意产业在全球每天产值可达220亿美元,创意产业发达国家如美、英等国增长速度已达10%。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正标志着创意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意产业不仅成为眾多国家经济的新增长点,而且成为其他产业的“推力器”,带动了整体经济的发展。

二、数字媒体是山西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内容

1.数字影视产业

数字化电影制作是近年来电影制作的主要形式,数字特效更是电影制作的重点,并依靠特殊视觉制作效果吸引观众。在电影制作中数字特效比例越来越高,电影《阿凡达》即是数字特效高级运用的电影,使用数字特效技术创造出各种外星人,梦幻般逼真的视觉效果是这部影片最大亮点,呈现给观众以震撼的视觉效果。电影《唐山大地震》即运用数字特效生动展示地震来临时大地崩裂、房屋塌陷等镜像,使人如身临其境般再现大地震时逼真震撼效果。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使用虚拟数字画面逼真的呈现出泰坦尼克号内的豪华景象、沉没时的景象等感人画面和震撼的视觉冲击。精美的数字制作效果在全球电影市场产生轰动效应,也影响到消费者的电影审美观的改变,得到电影观众的认可和追捧,市场效应良好,如《泰坦尼克号》利润超过19亿,艺术创作也获得奥斯卡奖,从艺术水准和商业价值上都获得了极大成功。

2.动漫游戏产业

动漫产业对国家财政、企业运营都会带来可观收益。创意产业以其广泛的覆盖领域和快速的成长方式,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在2014年7月的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上,文化部给出了“2013年我国动漫产业总产值为870.85亿元,我国核心动漫产品出口由2012年的8.3亿元到2013年的10.2亿元,同比增长22.8%。”2013年我国动漫产业总产值为870.85亿元,到2015年已突破千亿大关。2006年11月,山西太原高新区成立了“创意产业发展中心”,通过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聚集了一大批文化创意企业。目前能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文化创意企业有243家,其中10家动漫企业进入“国家级动漫企业”行列[2]。

近年来,山西动漫产业作品众多,质量上乘。《大能人解士美》《小亲圪蛋》《大红公鸡毛毛腿》等一系列作品荣获国内国际大奖。山西动漫产业蓬勃发展,并实现市场推广价值,为山西动漫产业的发展和产业化起到引领作用。2009年,山西省动漫行业实现产值8.5亿元,2010年前三季就实现产值11.6亿元,2011年至 2013年始终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2014年产值已近20亿,全国排名第13位[3]。

3.智能手机产业

近年来,智能手机增值业务进人多元发展阶段,手机报、手游、即时通讯、观看视频、下载应用、社交等功能是继电话、短信服务之后出现的新的增值服务形式。据CNNIC报告,截止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占比提高88.9%,手机上网人数继续以较大幅度增长,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进一步明显[4]。这些新的信息传播方式证明智能手机被认为是继纸质媒体、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新兴媒体。据《山西省互联网发展报告(2015年)》显示,山西手机网民达1829.3万人,山西网民访问网站前三位是即时通信、娱乐、电子商务类网站,即时通信类中微信是山西省网民应用最多的,月覆盖人数1450.7万人[5]。

三、数字媒体是山西文化创意产业的载体和技术手段

随着网络宽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媒体与网络的兴起对传统的文化载体提出挑战,数字媒体技术可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推广传播提供新型载体,并使得文化创意产业传播速度加快。音频、视频、图片、文件等都可通过网络融合传播并在终端显示出来,通过手机终端下载、网购、浏览新闻、玩手游、使用即时通讯软件已成为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媒体大容量传播、速度灵敏、互动性强的特点,为大量文化创意产品的信息流通提供了传播途径和载体。

技术变革是文化创意创新的保障,在内容制作和设计上使得图像、音频、数据相融合,且加强不同形式媒体的互联性,突破固有的文化艺术边界,给文化创意产业带来新的生命力。如网游、广告传媒、动漫、数字出版、创意设计、展览等行业均涉及到图像、数据等资料的采集、处理、传送等过程,均需借助大量的数字媒体工具、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技术支撑的作用,又反过来刺激数字媒体技术的变革和升级,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数字媒体可提高山西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实力

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实力表现在产品差异化程度和投入成本、产出之间的差额表现上。首先,产品差异性是提高文化创意产品竞争性最重要的特点,数字媒体技术的变革和普及为产品差异性提供好的基础和平台,如三维动态造型、图像处理、影视等创意产业均需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设计、制作、传播,且数字媒体技术更新换代较快,新技术层出不穷,为服务于产品差异化提供了保障;其次,由于数字媒体的快速更新和独特的传播速度,使得新旧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数字及媒体技术的成本呈下行趋势明显,也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成本降低成为可能。

文化创意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新世纪的一大亮点,也使得地区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和有针对性的调整。如迪士尼从最初单一二维动画影片的制作,逐步涉猎动画、电影、娱乐活动等行业,包括电影、电视、music、主题旅游公园、度假区、玩具、儿童读物等行业。迄今为止,迪士尼公司已创作并推广了米老鼠、花木兰、灰姑娘、美人鱼、睡公主、白雪公主等吸引令全球目光的卡通人物。迪士尼2014年的總营业额是490亿美元,2015年为521亿美元,同比增长8.37%,其中主题公园的营业额就有150亿美元,占比31%,媒体网络占比43%,消费品占比8%。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是知识经济的大前提下山西产业结构化调整和升级的必然选择,不仅使山西区域经济有了新的增长点,也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创意品牌设计和运营、营销手段提高创意产品附加值,带动山西地方经济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的亮点。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对传统文化继承、发扬的基础上发展的高端文化产业,使得我国文化产业跟上新时代的发展步伐,也是山西转型发展过程中新的经济增长形式和就业新方向,为山西找出一条走出过度依赖资源发展经济的途径。我国已成为网民数量最大的国家,互联网也会成为未来山西最大的创意产业平台,数字媒体出版、教育等将是文化创意产业新的发展方向。文化创意产业在山西乃至全国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星熠.基于数字媒体的新视觉设计研究[J].新闻战线,2014(12):88-89.

[2] 太原高新区文创产业步入“快车道”[N].山西日报,2016-07-26.

[3] 打造山西动漫产业创意高地[EB/OL].发展导报(太原),http:// news.163.com/15/0127/23/AH0JSCBT00014Q4P.html,2015-01-27.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tech.sina.com.cn/z/CNNIC36/, 2015-07-01.

[5] 飞象网.山西发布互联网发展报告:手机网民1829万[EB/OL]. http://tc.people.com.cn/GB/n1/2016/0606/c183008-28415799.html,2016-06-06.

[责任编辑:东方绪]

作者:李建 田崑?

文化创意产业品牌设计论文 篇3:

从设计创新视角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提升能级

摘要:在上海进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提升能级对上海的新一轮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广义设计学”的设计创新视角对集聚区提升能级提出4个方面对策与建议:第一,进一步融入城市主体功能,以“服务设计”的方法助力大尺度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带提升能级。第二,进一步清晰定位主题与内容的聚焦点,以“品牌设计”的战略助力主题特色产业及其衍生产业塑造“品牌形象”。第三,进一步加强集聚区与开放式社区的结合,以“社会创新设计”的观念助力市民参与创意化的区域建设,从而提升生活品质。第四,进一步加强文化创意服务平台设计的易用性以及与社会大网络的关联性,以“用户体验设计”的手段助力以用户为中心的人机界面设计提升线上体验品质。

关键词:广义设计学;设计创新;以用户为中心;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提升能级

从20世纪末21世纪初起,因城市发展的需要,上海市中心一些老的工厂、废弃的旧厂房、旧仓库、老的马路集市等逐渐转型为文化创意园区,如著名的M50、田子坊、八号桥等等,成为上海这座工业化城市景观中一道道新的亮丽的风景线。这些场所不仅因为新潮的设计彰显出园区的魅力,提升了上海市区旅游观光的功能,而且对上海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上海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能级的提升对上海城市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因为上海城市整体发展有了新的战略目标,尤其是《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正式发布,在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进程中,将更加注重转变城市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城市更新中的空间品质、空间功能的集约性与复合性、区域协同与社区活力等方面。一方面,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提升能级与上海城市整体发展的新战略目标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从“设计”的本质上来看,“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1]

在“广义设计学”中,设计的科学与艺术之维在进一步拓宽的同时又紧密融合,是从跨学科的、更宏观的角度更综合地、系统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工具,这一点紧紧抓住了设计的本质。所以,从“广义设计学”观念中设计创新的视角对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提升能级有一定的助力作用。笔者对此作初步探索,认为这种助力作用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即与城市主体功能相结合的大尺度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带提升能级、以主题与内容为聚焦点的主题特色产业及其衍生产业提升能级、把集聚区与开放式社区相结合的创意化的区域建设提升能级、文化创意服务平台设计的新价值创造以及与社会大网络的关联性提升能级。

1 进一步融入城市主体功能,以“服务设计”的方法助力大尺度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带提升能级

在上海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的战略规划中,以中心城为主体的主城区(“一主”),以及沿黄浦江、延安路-世纪大道(“两轴”)的核心功能集聚的引导与重大文化集聚区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在“两轴”中,延安路-世纪大道的东西轴线是上海“城市CBD发展轴”,在重点发展创意服务与创意消费类产业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运用“服务设计”这一策略性工具来作为产业设计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植入产业与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助力产业提升能级。因为服务设计不仅能够提高服务效率以及節约成本,而且能够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提高企业运营管理的质量,从而有助于产业效益、产业竞争力与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在“两轴”中,沿黄浦江的滨江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带可以进一步依托黄浦江的历史文脉与区域环境资源,同样可以通过“服务设计”的方法把服务内容、用户行为、黄浦江人文历史环境文脉的传承与更新设计等因素综合起来,根据用户的切实需求进一步重点开发一些实用性强的服务接触与服务接触点,包括需要用户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服务接触,形成与广义交互设计概念的应用相互结合的服务设计,通过设计增加以人为本的交互的新的可能性,从而提升服务体验。这样就使文化创意产业与黄浦江沿岸的城市文化在“用户体验”的维度上进行进一步有机整合与结合,形成以注重用户体验为重要特征的、使设计服务变得更有用且更被需要的、黄浦江沿岸文化特色浓郁的创意产业集聚带,从而助力产业集聚带提升能级。

2 进一步清晰定位主题与内容的聚焦点,以“品牌设计”的战略助力主题特色产业及其衍生产业塑造“品牌形象”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提升能级的基础之一是品牌定位。因为“品牌定位是品牌战略的核心。品牌定位战略就是旨在建立新秩序,确立新价值,从更长远的角度实现长久占领市场的目标”。[2]所以,当传播学的这一理论与设计的本质相结合时,可以发现品牌战略的内核与品牌策划、品牌形象设计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对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提升能级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来讲,一方面是从企业到集聚区本身进一步聚焦已有的发展长处与优势资源,尤其是在上海新一轮的发展中,集聚区的进一步专业化与聚焦于相对细分领域的品牌定位非常重要,在不同的品类中争创第一,其中包括集聚区在数字空间与互联网上开拓的新品类,从而在人们心中更清晰、更牢固地树立不同主题特色产业的差异化的“品牌形象”,尽量避免在同品类中品牌之间过多的同质化竞争。此外,可以围绕主题特色产业进一步聚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创意产业的主题特色活动,并举办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主题特色活动的品牌展示推介与传播。另一方面是从集聚区提升“品牌形象”的战略与策略的角度来讲,品牌定位也是非常基础与关键的。对这两个方面而言,尤其应进一步重视各集聚区的“品牌设计”在品牌战略与策略层面的作用,通过以视听体验为主的艺术设计强化“品牌形象”在人们心目中的定位,即把艺术创意作为品牌定位的策略,把感性、创意、情感等融入其中传播给受众。这是一种通过鲜明、难忘的艺术符号强化“品牌形象”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与感觉的有效方法。同时,大力拓展以清晰的“品牌形象”为核心的衍生产业,以带来更多、更有前景的商业机遇。

总之,这些做法离不开从“品牌设计”的系统性的艺术设计层面来提升人们对“品牌形象”的体验,尤其是互联网上“品牌形象”的塑造,应进一步重视与“读图时代”的关联。这种利用各种新颖的数字艺术与技术通过视听等感觉塑造“品牌形象”的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品牌形象”植入人们心智的作用,从而增加品牌定位的强度,更好地创造品牌黏度。这是提升上海文化创意主题特色产业及其衍生产业“品牌形象”的吸引力、辐射力与影响力的重要基础。

3 进一步加强集聚区与开放式社区的结合,以“社会创新设计”的观念助力市民参与创意化的区域建设,从而提升生活品质

从“社会创新设计”的视角把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活力与开放式社区的建设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与市民生活的互联与融合,以及开拓与深入建设“社会型”[3]具有城区形态的文化创意集聚区是很重要的。设计使创意生活变得更便捷、更新颖、更美好。

例如,在集聚区内可以营造一些各具特色的、开放的、运用尖端技术的、使广大市民乐于参与或共享的“创意体验区”,这些体验区中可以融入“共创”和“参与式设计”的理念,在聘请精英设计师进行设计的同时,由市民一起参与设计具有最新理念的、富有海派特色与全新体验感的建筑空间或进行旧空间改造,并探索新的生活方式,营造崭新的创意生活空间氛围。这些空间是市民可以便捷、轻松地体验各种未来生活的活力空间,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开拓性。在这些想象力丰富且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空间内,以设计作为策略性工具提升体验区的功能性、可用性与吸引力,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融入传感城市技术、5G技术等,将最新的技术与设计相结合。

从“广义设计学”的角度来讲,这些体验区体现出来的设计思维与设计方法的关键是“合作”(或“协作”),是通过上海市民主动参与和体验,与专业设计师共同设计和创造面向未来的更美好、更合理和更有趣的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例如,吸引年轻受众参与设计“可用性创意”“可持续性创意”等面向未来的上海海派新生活方式(包括吃、穿、住、行等等各方面),以及在线上建立“创意云”。这是开发一种更具实用性与直观性的用户体验网站,围绕创意生产与创意消费在线上与线下的“新生活方式体验”的核心功能上建构网站,激发广大市民对未来更美好生活的探索与追求。不仅如此,在“广义设计学”观念中,结合与设计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可以采用一种“品牌共创”的方法,在这些开放式体验区与开放式社区融合商业、市民休闲、创意工作与创意生活等于一体的过程中,逐步使集聚区发挥从“物理性”集聚通过市民参与的“创意合作”为路径之一的做法逐渐过渡到“化学性”集聚,进一步产生园区与社区互相联动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总之,让市民进一步参与和自身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建设,让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增加社会福祉。这种参与性与获得感是上海建设幸福人文之城不可缺少的。

4 进一步加强文化创意服务平台设计的易用性以及与社会大网络的关联性,以“用户体验设计”的手段助力以用户为中心的人机界面设计提升线上体验品质

增强文化创意平台设计的易用性,从而提升平台以用户为中心的体验性是很重要的。这种通过设计增强平台操作的易用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一方面,设计应进一步有利于文化创意专业之间、企业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等实现交流或交易操作的便捷,把智能化更多地融入交流或交易操作的过程中。另一方面,设计应有助于提升平台的使用效率与平台的效益,在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间取得平衡,使网站使用效率提升的同时变得更有价值。例如,网页中的主要内容能够通过视觉设计与综合的体验设计进一步清晰、聚焦地显现,从而不断增加目标浏览者使用网站功能的可能性。通过提升网页信息的视觉设计品质,让人们更清晰、更简易地感知平台的框架与结构,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对平台的“易用”体验。不仅如此,在提升使用效率与效益的过程中更注重用户综合体验的主观感受,如在技术与设计上进一步增强用户在操作体验上的舒适感,为平台开发新型网络模式以不断增强网站的互动性与便捷性,从而进一步产生吸引力,提升用户满意度与综合体验等等。这种更好的易用性与更佳的体验感是通过“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把平台与产品做得更可用与更好用。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人机界面设计进一步注重情感的设计,可以提高集聚区以及相关网站的品牌黏度。

設计过程中,同理心的大量运用与根据用户的实时反馈进行的设计迭代使设计更贴近所需的目标。这些设计方法与手段不仅有助于交流或交易效率的提升,使信息沟通更畅达,使平台与平台之间的深层互动更具可用性,而且从更综合、更系统的角度讲是能提升用户体验。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集聚区进一步重视新移动互联品牌的作用,即更加关注互联网品牌的设计有助于拓展文化创意平台的实用性与知名度。

此外,文化创意平台与消费者的体验、消费者的获得感紧密结合,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赢利模式之一。例如,进一步营造有趣、自由、开放的面向广大消费者的线上文化创意体验空间,深入聚焦文化创意的“内容性”,通过情感型、故事型、互动型、创意型等模式或互相结合使消费者获得实在的利益与难忘美好的体验,这个过程中当然也包括服务接触,以提升用户体验。

5 结语

从“广义设计学”的角度来看,设计是以目标为导向的通过跨学科的视域策略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广义设计学”视域下的设计创新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提升能级。本文基于这一视角,主要从4个方面对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提升能级作了初步探索,即以“服务设计”的方法助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带提升能级,以“品牌设计”的战略助力主题特色产业及其衍生产业塑造“品牌形象”,以“社会创新设计”的观念助力市民参与创意化的区域建设,以“用户体验设计”的手段助力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人机界面提升线上体验品质,等等。这几个方面所运用的服务设计、品牌设计、社会创新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等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升集聚区能级的方法和手段,是产业设计化的一种表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从“广义设计学”的设计创新视角来看,服务设计、品牌设计、社会创新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等设计门类的核心体现出设计学的一些本质与其中的一些方法,包括“以用户为中心”“同理心”“系统论”等等。所以,设计既是战略也是策略,同时以造型与形态语言体现出来。不仅如此,这些设计门类之间不是隔阂的,例如,用户体验包含了服务设计,服务设计中也需要有用户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服务接触,共同创造与经济学有密切的联系,具有服务主导的价值逻辑。这是获得更佳用户体验的方法之一,是体验经济时代价值共同发生的途径。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设计师对服务设计中的管理维度知识的运用可以为消费者节省时间,由他人提供专业知识方面的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创新设计也有与服务设计相交融或相似的部分。从设计创新的角度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提升能级是基于广义设计学的视角,是尝试通过用设计的本质来研究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提升能级,在这个过程中,设计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4.

[2] 杨明刚.品牌与策划[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56.

[3] 王慧敏.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3.0理论模型与能级提升——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例[J].社会科学,2012(07):32.

作者简介:沈唯(1980—),男,江苏江都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设计理论、艺术与设计。

作者:沈唯

上一篇:初中教学瓶颈化学教学论文下一篇:农网升级改造施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