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语言艺术论文

2022-04-21

教师,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语言工作者。传道、授业、解惑,语言是其主要手段之一。笔者觉得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自己的语言艺术修养。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语文教师语言艺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师语言艺术论文 篇1:

高效课堂下高中语文教师语言艺术研究

摘 要: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教学语言有关,语文教师应该学会活用语言艺术,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利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教师语言艺术的重要性,指出当前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中的不足,并对高效课堂下高中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效课堂;高中语文;语言艺术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中的不足

在素质教育持续深入的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主旋律。虽然现阶段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多样化,教学内容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但是课堂教学效率仍然较低,究其根本原因是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缺乏艺术性,语言表达方式有待改善。首先,部分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过于朴实平淡,缺乏丰富的内涵,教学过程比较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对学生形成示范作用。其次,部分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够规范,往往是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语言连贯性不强,甚至出现颠三倒四的现象,少数老师用方言讲课,教学语言吐字不清晰、发音不准确情况比较常见。另外,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都比较呆板,灵活性和感染力不强,过于依赖教材,照本宣读现象比较常见,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宽和延伸,教学语言启发性不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不到培养。这些都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中的不足,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高效课堂下高中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构建高效课堂,语文教师需要采用更加科学、合适的教学语言,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更加准确地将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

1.提升教学语言价值性

高中语文老师都具有良好的语言功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精彩、生动的语言丰富教学语言内涵,提升语言的价值性。语文教师在讲解教材知识的时候,应尽量多使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并结合名人名言、历史典故、影视歌曲等对课本内容进行讲解,在增强语文教学趣味性的同时,还能够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语言技巧。比如在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老师可以即兴演唱一段凤凰传奇的歌曲《荷塘月色》,将教学内容与歌曲緊密结合,丰富教学语言内涵。

2.确保教学语言规范性

规范的语言是保证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觉使用规范的普通话,做好吐字清晰、发音准确、情感到位,以教学方案为基准,保证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有序性和逻辑性。对于诗歌类、散文类文章,尤其需要注意教学语言节奏,采用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传递出文章的深层情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在对文章进行分析、点评时,要确保用词的准确性,突出文章主旨和中心思想。

3.增强教学语言靈活性

高中语文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古板教学语言,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传授学生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能照本宣读,需要对课本内容进行扩充和延伸,利用课外知识加深学生对课本教材内容的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比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老师应该先对《红楼梦》中主要的人物关系进行简要介绍,将重要故事情节穿插到课堂中,提高学生对全文的认识。

4.提高教学语言生动性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保证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语文教师可以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采用趣味性教学语言,灵活设置提问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活跃课堂氛围。比如,在学习课文《宇宙的边疆》时,可以让学生探索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保证教学语言激励性

具有激励性的语言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对于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帮助作用。高中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和说话语气,当学生表现良好,取得优异成绩时及时给予褒奖,对全班学生进行鼓励。即便学生犯错,也不要严厉批评,应该用平缓的语气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比如,学习《再别康桥》的时候,如果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缺乏感情,老师可以先对学生朗读的流畅性和准确定进行肯定,采用建议的口吻让学生融入感情,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语言是高中语文教师传授语文知识的最重要方式,保证教学语言的有效性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必须提高重视力度。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语言表达能力,从教学语言的价值性、规范性、灵活性、生动性、激励性等方面入手,利用教学语言艺术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更加理想的高中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国瑞.浅谈高中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19-20.

[2]李延龄.让课堂充满人文精神:大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表达艺术刍议[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9-22.

[3]徐丽.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研究[J].亚太教育,2015(32):8-9.

[4]陈春秀.魅力表达,精彩课堂:浅谈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8):106.

作者:林佳

语文教师语言艺术论文 篇2:

炼就语文教师语言艺术的硬功夫

教师,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语言工作者。传道、授业、解惑,语言是其主要手段之一。笔者觉得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自己的语言艺术修养。

一、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在“序”上下功夫

语文教师要备好课,站在讲台上要做到“胸中有丘壑”,对于教材,教师要深入钻研,知识的来龙去脉都要搞得清清楚楚,课文的主题思想、写作特色都要搞得明明白白,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怎样导入,如何结尾,心中要有思路,严谨缜密的逻辑,按一定的“序”,精心组织好教学语言。

曾经看到一位教师在全国赛课获一等奖的课堂实录,执教的是《都市精灵》。该课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步步带领学生渐入佳境。首先,整体感知课文,通过对标题的概括、主题的理解,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主旨,这是教学的起点;其次,让学生研读文本,进一步探究主题。揣摩作者构思的深度,为下面的思考积蓄力量;最后,引导学生写,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整理对课文的感悟和思考,以精彩的表达促提升。教师紧扣“现代意识”这个目标点,语言上环环相连,思路清、逻辑严,真正做到心中有“序”。

二、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在“启”上下功夫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在课堂上不可能都是那么的活跃,有少部分同学的思维还处在沉潜状态,就如未开垦的“处女地”。语文老师,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使自己的语言成为启发学生思维的春风。不过很多场合,教师启发学生的思维时,一些学生身上会“卡壳”。但哪怕是在短暂的启而不发,调而不动的情况下,教师也要有足够的耐心静待花开。

著名特级教师洪宗礼曾执教《皇帝的新装》,他让学生回答作者为什么让一个孩子来揭穿谎言时,那个学生说了一半,就支支吾吾,讲不出来了,脸也红了。这时,其他同学跃跃欲试,纷纷举手抢答, 可洪老师微笑着对大家说,我相信他一定能答出来,让我们等他一分钟。60次的“嘀嗒嘀嗒”就这样慢慢地过去了,那个同学在洪老师春风般语言的启发和鼓励下,终于圆满、精彩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三、营造氛围,生动活泼,在“趣”上下功夫

语文课堂里如果常有笑声,师生的感情就会融洽,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语文课要让学生觉得“有趣”,关键是教师的语言。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氛围,让自己的语言生动活泼一些。趣味性的语言魅力四射,它如欢快的山泉,潺潺地流进学生心底,它能让深奥变浅显,让枯燥成轻松。语文老师要博闻强记,与文本相关的故事,与学习相关的轶事,警句、格言、佳联、诗词、典故等都可作为引入课堂的活水,收放自如,游刃有余,随心所欲,学生一定会感到课堂的新奇有趣,多姿多彩。

有一次,学生抄袭作业,为了教育学生。老师说:人们都说,天底下没有绝对完全相同的树叶,哪怕是双胞胎也不可能长得一模一样。可这次出现了一个现象,彻底颠覆了这个真理,老师批改作业时发现不少人长得一模一样,比如这个鼻子翘,那个鼻子也翘,这个嘴角咧,那个嘴角也咧,比双胞胎可厉害多了。同学们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先是饶有兴趣地听,接着露出紧张的表情,异口同声:“抄袭”。此时的效果胜过任何的批评!当然风趣、幽默也不可滥用,要用得恰到好处。

四、充分酝酿,有效驾驭,在“情”上下功夫

情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本中有很多名篇佳作,情文并茂,令人感动,甚至催人泪下,如《背影》中深厚的父子情,《最后一课》中浓烈的爱国情,《乡愁》中悠悠的思乡情,《我的老师》中不舍的师生情……教师都要进入文本,充分准备,运用饱含特有情感的教学语言,引领学生去触摸、品味、把玩。

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学《最后一课》时,为了在学生心中种下爱国主义的种子,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语言,一方面用文本中的情感激荡学生心中的情感,另一方面以自己胸中的情感去引爆学生心中的火焰。在教文章最后一部分时,她讲了小时候的自己亲身经历:“七七事变”以后,小学将要解散了,当年音乐教师教唱的《苏武牧羊》一课的情景,在她心头怎么也抹不去……于老师抓住此时的情绪,用不同的语调和语气,或喜或悲,或爱或憎,用满蘸情感色彩的的语言感染着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语文老师的语言艺术决定其教学艺术和魅力,它直接影响语文课堂的高效程度。语文教师要在平时的每一句话,每一节课,每一次发言都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以深厚的学识素养、丰富的教学实践去丰富、构建自己的语言艺术宝库。终有那么一天,一定会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华彩转身!

(作者单位:海安县隆政初中)

作者:刘鸿卿

语文教师语言艺术论文 篇3:

语文教师语言艺术的追求

如果从语言运用的角度为语文教师定位的话,我想语文教师应该是语言艺术家。记得有人说过,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他的语言应具有诗歌语言的精炼,小说语言的传神,戏剧语言的耐得住咀嚼,学术语言的深沉、丝丝入扣,演说语言的雄辩。这个要求看上去近乎苛刻,却也为我们描绘出语文教师在语言艺术追求方面的美好境界。

早年在大学的时候,一位老师回忆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讲授《楚辞》时的情景:黄昏,幽暗的灯光下,闻先生着了一件黑布长衫,夹着一包书,徐徐走上讲台,放下书包,沉稳地道出:“痛饮酒读《离骚》,方真名士!”整个课堂一下子就静了下来,大家沉浸于屈原诗歌的慷慨悲凉的境界之中。闻一多是诗人、学者,长于戏剧表演,他以诗人的浓烈的感情,诗歌的语言的精炼,学者的深沉,戏剧的灯光效果、着装、形体动作——肢体语言,成功地营造了悲剧性的氛围。

语文教学承担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任务,而语文素养是一个人的听说读写诸方面能力的综合表现。说到底,语文学习无不是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学习和操练。细细打量一番吧,从阅读教学层面来看,语文课本里各种类型的课文指涉各种文体,包容了不同时代的众多作家的作品。学习课文,教师主要是借助于自己的语言为手段,破解作品,帮助学生进入作品,进入作家的内心,学习他们是怎样用语言成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见解。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过滤信息、提炼信息、综合信息、有效地储存信息,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语文知识系统。从写作教学层面来看,教师着眼于怎样从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界吸取有效信息,梳理加工,提炼主题,找到组合材料的线索,运用合适的语言文字表现出来,就是怎样把自己的心理语言外化,用文字固定下来。

语文教师,一方面用语言作为重要手段去启示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一方面也是运用自己艺术化的语言向学生示范。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语音、语调、语气、语速,乃至提出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启发和辩驳的技巧都会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学生语言使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的使用是智慧,是素养,是灵性,是自我人格精神的体现,我们不能单纯地从技巧层面上来审视它。

语文教师语言艺术水平的提高,似乎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一方面,一些优秀教师语言艺术运用的成功经验,得不到应有的总结、提升和推广;一方面,不少教师不讲究教学语言的使用,波澜不惊,给学生带不来一点惊奇,一点新鲜感。

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使用的问题,大约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程式化。从课堂起始,指导阅读,启发提问,引发讨论,回答问题,都是一个路数,一样的话语方式。课课如此,除了课文内容的变化以外。比如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没有一个指向,请大家先把课文看一篇,看看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就提出来;在学生回答问题以后,不管质量高低,对与不对,都是说“很好”“有意思”。而不是从话语方式、语气,表示出教师对于问题的提出或回答者的鼓励和启示。

一种是浅表化。教师的话语是从教学参考书、作品分析的文章中搬下来的,教师只是提供了一些现成的结论。比如学习食指的《相信未来》的第一段: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炉灰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教师依据参考书把“蜘蛛网”“炉台”“灰烬的余烟”“美丽的雪花”之类的词简单地教给学生,还要求学生标记在课本上。如“蜘蛛网”喻指政治黑暗的文革时代,“炉台”喻指作者自己的生活状况,“灰烬的余烟”喻指“生活的艰辛”,“美丽的雪花”喻指“美好的希望”,等等。从知识传授的角度看,似乎没什么错误,但是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走进作品,没有走进作者的心灵,对学生诗歌欣赏能力的提高没有起到作用。如果想要学生在读诗和心灵上真正有所得益,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真正有所提高,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话语环境,运用合适的话语方式,要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一种是低幼化或者成人化。也就是不看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比如教学对象已经是初中生了,教师还像和幼儿园、小学生讲课那样,说:“某老师和你们讲”“某老师认为……”再如教师在介绍作品或作者时旁征博引讲了别人的一些评价,不少是从诗话、词话之中来,话语方式是文言,即使是成人,有相当文学素养的,也难一下子弄明白,何况是中学生。这种情况在多媒体教学使用后,显得更为普遍,屏幕上,黑压压一大片,教师读一遍,用古人的话语代替自己的话语。

语文教师在教学语言使用上的这些问题,其形成的原因,除了由于对教学语言运用的成功与否与教学效果好坏的关系认识不足以外,还涉及到教师的责任感、教育观念和业务水平等方面。下面逐一予以分析,并且探究解决的办法。

其一,教师的责任感不强,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上好每一堂语文课。从话语使用的角度看,上课前,把自己在课堂里要讲的话在自己头脑中过滤一番,一些重要的话语,如启发谈话更要精心设计。

比如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讲朱自清的《春》时,用这样的一段话开场:“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这段话,绘声绘色,有景有情,生动形象,一下子把学生从自己亲身体验到的春日感受引入到朱自清笔下的春。再如有位教师讲鲁迅先生的《雪》,谈到江南雪的特点“滋润、美艳”时。他说“滋润”是暗示雪中饱含着水分,没有被冻结,很湿润,摸上去软绵绵的,说明江南的雪天并不太冷;“美艳”是说在阳光照耀下,雪晶莹发光,这是因为雪里饱含着水分,是由雪的质地所决定的。接下去结合后面的描述来分析,“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信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指出前一个比喻是说,那江南的雪是透露着春的信息的报春的使者。后一个比喻是说,江南的雪像极壮健少女的皮肤,比喻新颖,奇妙,使江南的雪更为形象,几乎有了生命。文章从视觉和触觉、心理感受——联想多方面来写雪,显示出作者对于故乡的怀念之情。这位教师将文本中已经很形象的词语再度予以阐释,使之更具体可感,捉摸出作者的心思。这位讲课者把解词、修辞知识的讲授融化在课文的讲解中,让学生自然地去领略。

其二,教育观念的滞后或认识上的不全面。当前语文教学提倡对话、交流和合作学习,其目的是要通过对话质疑、辩诘,把思考引向深入,它是一种形成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有的教师简单地认为,对话就是话语交流,光图表面热闹,形成了你说,我说,大家说的局面,教师就来了个无偏无颇,一味肯定。其实对话理论,不能简单理解。正如英国学者戴维·伯姆所说:“对话是一个多层面的过程,远远超过了传统意义上所指的谈话和交流的范畴。它旨在从一个特别的角度,探索人类广泛的体验过程,从我们固守的价值与信仰,到人类情感的本质与作用;从我们内心思维过程的模式,到人类记忆的功能;从社会文化的传递,到历史神话传说的继承,乃至于最终涉及到人类大脑每时每瞬构造体验的神经生理学方式。”(《论对话》第7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就是说,对话的本质意义在于探究人类的思维方式,就语文教学而言,就是要通过对话切入文本,消化文本,进入作者的心灵。教师要精心组织对话,一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设想他们可能提出的问题;一方面,根据教学要求设想怎样引导学生去讨论与课文密切相关的问题,以及怎样把讨论引向深入。下面看一段语文教育家洪宗礼老师讲授《阿Q正传》的课堂实录:

洪宗礼老师不紧不慢地问学生:“明朝末年,有个吊死在煤山上的皇帝,说说看,他是谁?”

“崇祯。”

“怎么写?”洪老师追问。

“‘崇’是‘崇高’的‘崇’,‘祯’是‘礻’旁加个‘忠贞’的‘贞’。”

洪老师板书了“崇祯”二字后,又追问:“你们都知道明朝末年有个崇祯皇帝?”

“都知道。”

“早知道了。”

洪老师忽然幽默地说:“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学的《阿Q正传》里,却又冒出了个‘崇正’(板书:崇正)皇帝来了!同学们看一看课文的第3自然段。”

课文上写着“……穿着崇正皇帝的素”。

奇了,怎么又冒出个“崇正”来了呢?

“会不会是笔误呢?鲁迅先生也是人,不是神,他也难免有笔误……”

“不可能有这样的笔误吧。鲁迅先生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就是第一次笔误了,那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总会发现、纠正的。”

“明朝末年的皇帝是‘崇祯’,这是历史常识,几乎尽人皆知。鲁迅先生不可能把‘崇祯’误写成‘崇正’。”

“会不会是印刷排版中的差误呢?”

“你的意见有两处站不住脚。仅凭猜测来解决问题,如同在沙滩上盖房子,这站不住脚;二是书下注释明确指出,‘崇正’就是‘崇祯’,可见,这不是什么排版的差错。”

“艺术不等于历史。《阿Q正传》中的‘崇正’,不等于历史上的‘崇祯’。”

“艺术真实固然不等于历史真实,但是,艺术真实必须符合历史真实,而不能违背历史真实。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等,都是二者完美结合的典范……”

洪老师面带微笑地插了一句:“能不能从后文用‘柿油党’来代‘自由党’中得到一点启发呢?”

学生举手发言:“我以为,鲁迅先生把‘崇祯’写成‘崇正’,很可能是有深意的。课文里用‘柿油党’去代替‘自由党’,讽刺艺术的效果很好。我想,用‘崇正’来代替‘崇祯’,至少也是对封建帝王的一种讥讽和嘲弄……”

洪老师听着同学们热烈的议论,笑着说:“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把‘崇祯皇帝’写成‘崇正皇帝’,这个问题,课外可以更深入地去读书研究。现在,我要说的是,像《阿Q正传》这样的名篇名著,它们都是一座座充满奥秘和魅力的艺术殿堂,我们对它们的认识,决不是课堂里读几遍,问几个问题就能‘一次完成’的,需要我们去反复研读,反复探索。”说着,他转过身,板书了叶圣陶先生的读书名言:一字不宜忽,语语悟其神。

洪宗礼老师从一个极为细微的地方入手,通过谈论让学生领略出鲁迅小说幽默风趣的特色。一层又一层的引导,显示出教师组织对话用心的细密。

其三,教师本身素养方面的缺陷。前面一部分中话及教师教学语言的程式化问题中提到《相信未来》开头部分的教学。如果是一个文学素养较高的教师,可以从介绍作者食指的另一篇代表作《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入手。1968年12月16日作者登上北京去山西汾阳的列车,诗是在颠簸的列车上写的。食指从那时起就开始了多年的知青生活,他自己体验着,也亲眼见到农民们的极端贫困的生活。接下去可以绘声绘色地介绍当时北方农村的生活状况,特别是厨房的布置。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形象——炉台、烧桔梗留下的灰烬,看诗人是怎样将主观的情思投射到外物上去,从而构成意象,再怎样把意象组合起来,形成诗的意境的。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注意作者用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如果改成直说,该是怎样,并要学生加以比较。比如“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蜘蛛网罩住了炉台是一种生物行为,没有什么感情掺杂在其中,更不是“查封”之类的暴力行动,这些带感情的词语是从作者眼中看出来的。灰烬的余烟缭绕着缈然不散,和人的叹息在节奏上有某些类似之处,作者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写出了陋室的惨淡,诗歌抒情主人公的窘困。但是“我”在这种情景之下,面对极权统治,面对困境,毫不措意。“我”将灰白色的炉灰扒到地上,在它之上用洁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是倾吐自己对令人窒息环境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向往,并没有打算用什么来象征什么。如果设定一些形象作为象征物来对应一些政治概念,怎么能写出诗来?

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艺术性的高低,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也是教师本身素养的外在表现,不可等闲视之。

作者:秦兆基 邵 敏

上一篇:施工现场成本管理论文下一篇:内部控制审计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