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效益分析金融经济论文

2022-04-2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日趋繁荣,市场中的企业数量和规模显著提升。部分企业为了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通过与金融相结合的方式随之衍生企业金融,目前拥有金融资产的企业数量较多,且企业拥有金融资产的规模庞大,探讨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及其风险防范策略有着积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企业效益分析金融经济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效益分析金融经济论文 篇1:

试论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分析及其风险防范策略

摘 要:本文首先对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及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其次从完善市场准入机制与融资体系、健全金融机构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对外信息披露机制、打造监管信息系统、提高企业金融机构独立性这五方面,提出企业金融经济效益风险防范策略,希望为我国相关企业提供有效参考,提升风险防范水平。

关键词:企业金融;经济效益;金融市场;风险防范

引言: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在经济潮流下,金融企业也加快步伐,不断发展壮大。但是目前我国金融业力量薄弱,市场风险较大,部分企业风险防范意识不足,容易受金融波动影响,出现财务安全隐患,针对此类情况,我国企业必须认清金融经济效益实质,采用策略预防风险发生。

一、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分析

1.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协同效应

企业与金融的结合体即企业金融,其可辐射社会发展动态,产出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企业金融具有显著作用,其与金融机构合作会壮大自身实力与规模,朝集团产融结合方向发展,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竞争力,扩大影响,也能够不断发展状大,提升经济实力,抵御市场风险。另外,企业金融的实现对银行发展也有积极影响,企业金融结合后,金融部门可与其他业务部门互相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全面考虑企业品牌、资金、人力等关系,节约成本,分散市场风险,提升经济效益,可见企业金融在实现协同效应,达成互利双赢方面具有突出作用。

2.利于提升业绩,完善市场结构

金融机构与实体资本结合可以为机构内部注入资金,提高经营活力与实际业绩,抵抗风险,并且多元化的投资行为也可促使机构完善法人治理,产权结构,对金融机构日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另外,随着企业金融的发展,行业内的准入限制也逐步开放,国家大力支持多种所有制的经济结构表明金融市场结构正在不断完善,实体产业资本的加入更促使服务范围增大,助于企业金融实现经济效益,得到持续发展。

二、企业金融经济效益面临的风险分析

1.企业金融风险

现阶段,国内金融行业正在改革,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市场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容易出现风险波动。因此企业若想得到持久发展,需要对经济效益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风险防范策略。从自身角度看,部分企业不具备多元化经济条件,却实行多元化经济模式,将大量资金分散投入各类行业,会对核心业务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导致企业出现业务不精、业务分散等问题,最终影响口碑及影响力。同时,多元化经营模式具备较高风险,尤其对企业监管工作与专业技术工作要求高,一旦企业盲目投资,大力发展金融投资业务,则可能加大自身运营风险,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另外,因为金融行业高负债资本的特点,企业金融的建立也会加大企业与金融间的联系,金融机构注入资金会致使企业财务风险加大,一旦出现资金周转问题,容易导致企业利益损失甚至破产。

2.金融市场风险

从市场角度看,目前我国金融市场风险较大,多数为实体产业,企业若朝金融化方向发展,势必要加强与金融机构间的联系。然而市场内部存在企业与机构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导致关联隐藏风险提升。例如,部分金融机构为企业进行无条件贷款,此类不正当交易关系会干扰市场秩序,不利于市场金融健康持久发展。加之金融市场制度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会进一步为企业金融带来安全隐患。

三、企业金融经济效益风险防范策略

企业金融既有正面经济效益,也有负面安全风险,相关企业在金融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联合我国国情及金融市场实际情况,根据风险采取针对性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1.完善市场准入机制与市场融资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金融市场也面临改革,为了给企业金融提供良好环境,国家应该健全直接融资市场体系,注重间接融资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拓充资金渠道,从而满足企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降低企业金融的盲目性。另外,国家还应当完善金融市场准入机制,提高准入门槛,对实体企业与金融机构进行严格把关,鼓励更多具有雄厚实力的企业进入市场,从根本源头提升资本主体质量,降低市场金融的负面影响,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环境的风险抵御能力。为此,国家需要强化金融股东审查资格,监管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从企业资本发展态势、经营结构等多方面入手,做好实体企业审查工作,从而为企业金融质量提升带来保障。

2.建全金融机构内部监督机制

为应对金融市场存在的潜在风险,国家需要对金融机构内部进行管理约束,健全监督机制,保证机构监事、董事具有独立性,有效执行工作并相互制衡监督。例如,可以建立类别股东表决机制,将股东分为非控股与控股两大类,并完善表决制度,避免股东滥用权力,对金融机构决策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还可以设定适用范围与表决比例,提升非控股股东的话语权,达成对控股股东的权力制衡。这即可实现内部的约束与监督,最大程度促进金融机构决策的公平性。

3.建立对外信息披露机制

建立健全信息披露机制是企业金融防范风险的有效策略之一,其符合金融机构市场管理原则,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企业出现异化行为,这需要相关部门公开企业经营的各项指标,披露信息内容,对市场内部的金融机构进行监督。在披露指标制定方面,要考虑企业发展速度、资产质量、偿债能力等多项信息,尤其要注意企业是否制定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防控战略,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区别管理。另外,金融企业内部也应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可以建立专家委员会,聘请国际权威人员,制定全面的决策机制与对外控制体系,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员工调动、政策出台、投资方向等问题进行商议,从而提高企业金融决策的科学性。

4.建立监管信息系统

进行企业金融风险防范还需建立健全信息监管系统,对金融机构进行强有力的控制。国家监管部门应当承担义务,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提高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市场金融环境,对于不正当交易要加强惩罚,避免出现暗箱交易等交易行为。还要引进科学技术,完善信息系统,及时监督金融领域的问题,密切关注企业金融发展态势,根据系统信息对企业金融决策进行有效判断。一旦监管部门发现企业不符合资格,应及时提出预警,防止其进入金融市场。而对于符合资格的企业,监管部门应在其进入行业内部后,根据系统信息及时了解企业金融布局情况,并对相关联系人进行识别,掌控最终控制人的能力及决策影响力,从而对企业交易水平及规模进行科学判断,侦查风险。

5.提高企业金融机构独立性

现如今,为了满足金融市场的发展与企业自身需求,国家需从金融市场与企业两方面努力,加强企业金融机构的独立性。具体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条例,在其中明文规定企业面临金融风险时应具备的能力与要求,提升企业独立性。另外,企业也应明确自身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以战略性的眼光看待领域内的金融机构,重视企业金融机构的合理化发展,制定风险预警方案,做好财务分析与资金评估,避免陷入经营困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金融化进程虽然可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提高自身成长速度,但也具备潜在风险。因此国家及企业需要重视金融化进程中的风险防范问题,加大监管力度,采用多种手段营造良好环境,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浩然.中小企业规避经营风险战略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3):150-152.

[2]肖翔,姜钰羡,程钺.“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合作的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J].海南金融,2019(01):4-16.

[3]邱时雅.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31):57-58.

作者简介:薛琼(1981.02- ),女,上海人,本科,中級统计师,研究方向:企业经济管理

作者:薛琼

企业效益分析金融经济论文 篇2:

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分析及其风险防范策略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日趋繁荣,市场中的企业数量和规模显著提升。部分企业为了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通过与金融相结合的方式随之衍生企业金融,目前拥有金融资产的企业数量较多,且企业拥有金融资产的规模庞大,探讨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及其风险防范策略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企业金融 经济效益 风险防范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产能过剩、经济结构相对单一、产品核心竞争力不足、各项成本逐渐提升的背景下,实体经济的经营效益整体呈现出下滑的态势。[1]金融行业在经历了房地产行业的高歌猛进后,其规模提升迅猛,其资本回报率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在资本逐利动机的驱使下,实体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进入金融和房地产行业以获得高额回报,其中一种重要方式就是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大量配置金融资产。此外,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类型也趋于多元化,从传统的资本市场上流通的股票和债券到参股金融机构、委托贷款、购买理财信托产品等,金融资产的种类越来越复杂化。这些金融资产配置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如果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会加剧企业金融经济风险的急剧,降低企业金融经济效益。

一、企业金融

广义上的企业金融包括将金融产品作为企业经营产品的企业,为实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而购买金融产品,二者在性质上大相径庭,但是对金融行业的发展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为限定论文研究范围,论文主要探究范畴为金融产品为企业金融经济效益的影响和对企业风险防范的策略。

二、企业金融经济效益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企业金融经济效益指的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持有金融产品或经营金融产品产生的效益、利润、收入等内容。目前国内外对企业金融经济效益的研究主要从如下方面着手;包括企业金融经济效益管理、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实现和企业金融经济效益的创造。主流研究观点认为企业的价值来源为:资本价值、劳动价值和市场价值。其中资本价值和劳动价值直接反应企业金融经济效益,而客户价值决定了企业金融经济效益的实现。从企业金融经济效益理论可知企业金融经济效益的实现并非单一努力的,而是企业在诸多方面的反应。论文研究企业金融经济效益主要从企业的利润来分析,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金融属于企业的资本价值,因此也是企业金融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要角度来看,企业金融的价值变动直接影响了企业的价值,下文拟对企业金融经济效益的影响作深入的剖析。

三、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分析

(一)主要企业金融内部风险分析

1.交易性企业金融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分析

交易性企业金融主要指为赚取价差为目的所购的有活跃市场报价的股票、债券投资、基金投资等。例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企业如果有闲余资金,没有很好的投资项目,会把资金投资到资本市场进行金融投资。交易性企业金融属于以“按市值计价”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企业金融,其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均以公允价值计量,取得交易性企业金融时,支付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对于拥有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企业金融的企业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如在2017年,由于各个企业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的资金比较多,而当年资本市场形势比较好,各个公司的企业净利润比较高,各个公司价值也显示良好状态。可是到2019年,由于资本市场出现下跌的行情,各个公司的净利润比较低甚至出现亏损,从净利润角度看各个企业经济效益比较差。可见,交易性企业金融公允价值变动影响企业的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进而影响到利润表上的所得税费用和净利润,进而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

2.持有到期投资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分析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企业金融。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这里的公允价值相当于买价,支付的交易费用计入初始入账金额,作为成本组成部分。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持有到期投资对企业经济效益影响要视情况而定,在企业金融投资未偿还本金和发生减值损失的情况下,对企业利润没有影响。一旦到期和发生损失对企业影响和交易性企业金融一样,会对企业利润和价值有影响。

3.可供出售企业金融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分析

對于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企业金融,企业出于风险管理考虑可以将其直接指定为可供出售企业金融,例如,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可供出售企业金融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均是公允价值,不过其计量有不同于交易性资产的特点:交易费用计入初始入账金额,作为成本组成部分;公允价值的变动不是计入当期损益,而是计入所有者权益,即计入资本公积。但这巨大利润在金融危机面前存在的是巨大的风险。如果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使得企业金融进一步下跌,公司又要计提更多的减值准备。如此不断地计提减值准备就会使企业陷入恶性循环而无法自拔,企业经济效益将逐渐下降。可以看出可供出售的企业金融对于企业利润和企业经济效益影响是处于一种隐藏状态,有时反映不出来,但是在金融危机情况下,一旦反映出来影响甚大。

4.贷款和应收款项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分析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相较于上述三种企业金融,理论上金融类应收账款与贷款对企业经济效益影响相对较小,但如果金融类应收账款与贷款的规模相对较大,对企业资产价值也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应收账款仍在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以及未到期贷款产生的利息对企业利润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根据企业资本结构的角度来看,如果企业贷款额度仍在合理范围内,可以适当提升企业的经营规模,对企业经济效益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这一角度来看,贷款与应收账款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对企业经济效益并无太大的影响,仍有可能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企业金融外部风险分析

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这就代表我国整体上较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在经济方面,其中金融市场还处于改革摸索方向的阶段,加上一些不规范的金融交易以及国家对于金融行业的而监管力度不够,导致我国金融市场生存环境有待完善。另一方面来说,企业金融模式下,企业和金融相互融合发展的规模越大,发生金融事故時就对经济有极大的影响,加上不合法的金融交易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就会导致金融市场陷入危险境地。

四、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对风险防范策略

(一)建立健全市场融资体系,完善金融市场准入机制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经济活跃程度较高,金融市场应该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自我,提高金融企业自身市场竞争力。但是由于我国缺乏完善的市场融资规范条例,导致融资工作较为混杂,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操作现象,严重影响金融行业的正常发展。因此,要建立健全市场融资体系,规范、完善市场融资体系,将满足合法的市场经济发展作为基本要求,从制度上减少由于融资渠道受阻而导致企业金融不能长远发展的情况出现,减少企业金融融资的盲目性,提高企业金融的市场竞争力。完善金融市场准入机制主要体现在要提高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在审核金融企业以及实体企业都要做到让真正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市场,强强联合才能够提高企业金融的市场存活率,提高市场竞争力,有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从根本上减少企业金融的负面影响。企业金融在适应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发展缺陷,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保障企业金融的长远发展。

(二)建立健全企业金融机构监督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金融企业内部监督体系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在企业金融管理层总增加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两个职位,这两个职位在工作上主要是相互制衡的关系,并且相互监督,避免独裁影响整个企业金融的正常运转,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2.建立完善的股东表决机制。股东主要由控股股东以及非控股股东组成,建立一个股东表决机制,完善表决机制,其主要目的是减少或杜绝出现股东滥用权力的现象。

二是从政府层面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监管体系,始终严格监管金融风险,早发现,早消灭。金融风险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呈现动态的发展过程,一旦发生极容易造成系统性的风险。我国一直注重对金融风险的严格监管,对可能存在或者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以有效的、有力的措施,将风险消灭在尚未发生之时。根据银保监会的机构设置来看,全国2000余个下设机构,人数逾4万人,2018年末,银保监会下设省市县三级架构,进一步加强了对金融风险的监管。

五、结语

随着金融新政的实施,我国对金融机构改革不断加大,企业拥有企业金融的回报率逐渐降低,反之由于金融监管力度加强,部分不良企业金融逐渐被市场裁汰,在这种背景下,拥有企业金融越多的企业,其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增多,尽管企业金融对企业的价值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如果不加强对企业金融的管理,企业金融很难实现保值增值。论文的研究希望能够对提升企业管理企业金融的能力,实现企业金融的保值增值,提高企业金融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时小慧.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分析及其风险防范策略[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07).

[2]马丽娟.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及其风险防范策略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06).

作者:方虹欢

企业效益分析金融经济论文 篇3:

企业金融经济效益风险分析

摘 要: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内经济发展呈现多元化格局;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金融经济和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前景密切联系;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我国金融经济发展风险进行了分析,将其风险划分为多种类型,制定了较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以保证国内金融经济稳健发展;在本文中,笔者以我国金融经济效益为依托,加以深入探讨,根据其可能出现的风险类型制定了各种防范措施。

关键词:企业金融 经济效益 企业风险

一、企业金融特性概述

企业金融,顾名思义就是企业与金融的有机融合;其显著特性是辐射进全社会发展动态之中,涉及到降级制度变革;产业与金融的融合,呈现出了高效率、高渗透性、选择双向、组合优化、优势互补等特性;根据当前发展形势看来,产融结合才是我国资本结合最有效的结合方式;当然,不同国家的资产结合方式也不同,这跟国家制度及政策导向息息相关;目前,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都拥有较为成熟的产融结合模式,它们成为了经济行为较为典型的国家。

目前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资本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但与此同时,金融制度贯彻过程中的弊端也日益明显,产融结合没有紧跟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针对实体经济投资领域的政策尚未全方位开放,进而阻碍了投资主体的发展,减缓了产融结合的推进速度。现阶段我国仍然以金融产业与非同种经济模式相结合为主,如各大银行与信托机构主要采用投资控股与并购方式等。目前近20%的沪深上市公司与金融产业相融合,但只有极少数量的上市公司投资实体结构的产业。因此,综上所述可知目前单向性流动是我国企业金融的主要特征,即以单向流动方式使资本通过实体结构产业向金融领域流转,且实体结构经济对金融市场的渗透性明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金融结构产业的单向流动资本特征使金融产业的垄断性不足,进而导致了金融领域吸纳过多的实体结构资本。另外,受我国目前的经济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仍然以金融资本向实体结构经济流动为主要流转形式。

二、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分析

(一)企业金融与自身核心竞争力提升

金融与企业实现融合之后,企业规模可以迅速壮大、实力可以迅速提升,然后朝着产融结合的方向发展起来;所以,对于企业而言,企业金融可以让企业在行业内增强核心竞争力,把自身影响力全面加强,迅速壮大企业队伍,以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帮助企业提升风控能力。

(二)企业与金融与协同效应的实现

实现企业金融,银行与企业之间可以双赢;企业金融部门与银行业务部门之间一直通力协作,促进各类资源实现共享,比如说,利用资金构造品牌、人际关系,全面减少企业成本,分散市场风险,提升企业规模效益,让企业协同效应达到“1+1>2”。

(三)企业金融与金融机构经营业绩的提升

实体产业资本与金融机构资本强强联合,金融资金量会大幅增加,金融机构风控能力在无形中得以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也有所增长;除此之外,投资行为多元化,可以不断完善金融机构的产权结构及法人结构;就经营业绩而言,企业金融对金融机构经营业绩的提升有很大促进作用。

(四)企业金融与金融市场主体结构的完善

加快企业金融发展进程,可以促使金融业逐步放开准入限制,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在金融机构中发展,可以完善金融市场主体结构;提升市场效率,可以让金融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发挥效用;实体产业资本进入金融市场,可以扩大金融服务范围,促进金融业发展,逐渐深入企业金融市场。

三、企业金融经济效益风险分析

(一)陷入多元化经營困局

企业若不具备多元化经营能力,却将其经营模式改造为多元化模式,必定会让自身的资金分投到不同行业,企业核心业务会因此受到影响,主要业务难精通、次要业务不强悍就成了企业的困局;在金融行业,风险远远高于其它行业,相对来说,监管要求及技术要求也会更高;这种时候,企业若是盲目投资,不断一切发展企业金融,就会威胁到自身发展。

(二)企业财务杠杆风险扩大

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会心企业金融的建立而拥有更为密切的关系,企业后续发展能够因此打通资金渠道,但是,随之而来的资产负债率也会大幅提升,不过,企业财务风向也有所增加;以此为基础,可以判断出金融行业高风险特性。金融机构是企业发展资金的主要来源地,企业财务风险会不断增加,相应地,企业经营风险也会逐步增大。

(三)增强金融机构经营风险

高负债率是金融机构最为显著的特性,这一特性直接决定着金融机构经营的高风险性;为保证企业拥有抵御风险的能力,金融机构在日常经营中就特别重视自身专业性及独立性的增强;就具体实践而言,金融机构在短时间内并做不到这两点;当然,这和企业金融化直接关联在一起。在国内,大多数金融机构都没有专业素养较高的管理人才,企业自身发展较慢;因此,金融机构的风险就更具突发性和隐蔽性;从经营特性来看,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也在不断增大。

(四)不正当关联交易引发市场风险

企业发展走向金融化,让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我国企业以实体产业为主,而金融机构的主营业务却以虚拟金融为主,二者之间的内部交易一部部扩大,隐藏着的交易风险也随之增大;一些金融机构给企业无条件贷款导致金融市场秩序混乱不堪,给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巨大风险。

四、企业金融风险防范策略分析

企业发展走向金融化,给经济效益的发展带来了多重影响,可将其简单概括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根据中国特殊国情来看,我国企业金融风险及其应对策略可以阐述如下:

(一)健全市场准入机制及融资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深入,金融市场随着经济市场的发展不断完善;据此看来,直接融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之后,间接融资市场体系也应当走向多元化,确保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得以满足,尽可能减少融资渠道匮乏带来的企业金融盲目性;基于已有金融市场准入机制,提高准入门槛,保证进入金融市场的企业都是具有一定实力的实体企业,企业综合实力较强,风险防御能力也就越强,企业风控能力够强,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投资主体质量,避免企业金融发展不到位而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深入金融股东资格审查,严格审核各个实体企业的资本实力,进一步强化其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最大限度保证企业金融质量。

(二)完善金融机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

要想真真正正地完善金融机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笔者认为先要增加独立董事和执行董事,使其在实际工作中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以确保整个金融机构的董事、监事都具备独立性;除此之外,股东表决机制的完善也极具效用;股东权利滥用的防范,可以利用表决机制来划分股东类型,比如说,将其划分为控股股东和非控股股东,基于此,不断完善股东表决机制;与此同时,表决比例及其适用范围应当确定下来,以保证表决机制有效实施,服务非控股股东话语权,制衡控股股东,约束其权利,避免滥用,尽可能保证金融机构的经营决策公平、科学。

(三)组建专家委员会对外信息披露机制

建立健全对外信息披露机制让金融机构处于市场监理范围内,以防止企业金融走向异化;将企业经营的主要指标如实披露,让市场来监管金融机构,这类指标一般都是企业业务经营信息,包括企业偿债能力、资产质量、盈利能力、资金充足率等;当然,根据不同需要,可以要求企业如实披露风控策略、发展战略、企业结构等重要信息。一般来说,根据信息内容、性质的不同,信息披露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内部应组建专家委员会,构建决策制约机制、对外监督控制机制,正式监管企业员工任命、风险防控、经营决策、薪酬分配等,进一步保证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

4.4建立健全监管信息系统

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监管机制,可以加强监管;监管部门信息系统的完善是其中最不可或缺的主要环节;利用监管信息系统,企业金融的信息共享可以被监管部门锁定,加以重点关注,以系统信息为核心,判断企业是不是真的具有相应的资格;一旦发现资格有假,监管部门就要马上提出预警,拒绝或暂缓这类企业进入市场;企业若拥有足够资格,便可正式进入金融行业,利用系统,监管部门可以捕捉到企业的信息及布局,识别布局中的企业关联人和控制人,以判断这些人是否具有影响力,深入了解其行为对交易规模、交易水平的影响,如果发现不当之处,就马上启动防范措施,全面防御企业金融风险。

五、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金融经济市场竞争形势日益严峻,企业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为了紧跟经濟发展步伐,切实提高企业经济市场竞争能力,应从多角度多方位探讨金融经济效益风险因素,并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具体措施包括与国际金融结构形成密切合作,完善相关企业金融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与法律法规等等。本文深入分析企业金融风险特性及其防范措施,以促进我国企业金融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起一个更具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参考文献:

[1]国有企业融资现状及风险防范对策研究[J].张严严.纳税.2018(30)

[2]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对策探究[J].王鸿.财会通讯.2016(05)

作者:刘存芬

上一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叙述论文下一篇:旅游饭店品牌经营开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