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电子专业论文

2022-04-17

摘要:本研究探讨技校电子专业学生对《电子技术一体化》课程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是否具有提升作用,并在实验完成后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间的同伴互动的情况。本研究以准实验研究法进行,以技校电子专业高级工班的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进行教学,控制组则维持传统教学法,同时进行十周的实验教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体化电子专业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一体化电子专业论文 篇1:

一体化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 要】目前,各大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的课程以满足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但是在电子商务的课程体系构建中依旧存在一些弊端,如找不到信息技术与商务专业的结合点,课程没有相应同意的指导思想等,因此,电子商务课程的改革十分重要,本文就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构建从培养目标和具体体系构建两方面来阐述思路。

【关键词】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构建;技术学院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技师学院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学校,其数量不断增加,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因此,对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学校也在开展电子商务的专业课已满足生源增加的需求,但是在电子商务的课程设置上依然存在问题,整体系统性不够完整,专业课之间的衔接不够,也缺乏自身专业的特色,这样一来,则会使得专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相背离。

1 当前技师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情况

电子商务实际上是互联网和商务所结合的一种新型产物,因此,它包含有网络和商务两个内容,在教学中,要注意两种内容的交叉、不同以及相互的影响,在传统的两种课程的教学模式上大胆创新,进行合理的规划布置,这样才对学生的专业培养有所促进。

就目前来说,电子商务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一个系统的模板可供院校进行参考。对电子商务的实践能力不够,以至于缺乏对这个领域的了解,一大部分的学校的课程设置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方面不了解网络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内部相关联系,只是将二者简单的合并;另一方面就是过于强调理论知识,不注重电子商务的实验教学。还有一部分学校由于缺乏整体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所以课程具有很大的不定性,时常的变化让同学很难抓住学习的思想点;当然有的学校考虑周到,对于各方面都有相应的指导,但是由于项目过广而使得课程不具有特色,学生也不能集中精力去学习,同时,教学压力的增加使得教师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2 技师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

2.1电子商务岗位的类型

2.1.1网站设计与编辑岗位群。这种岗位是大家很熟悉的一种岗位,比如淘宝的网页设计和网站策划等。这类岗位群的技能要求相比来说较为简单,只是对网页的内容进行整理建设和对网页的外观进行美术设计。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修改和审核,最后将网站放在网络上可以让网民浏览。这个岗位需要掌握的技能:会操作网页设计的相关软件,懂得基本的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可以熟练的对图片进行处理。

2.1.2网络营销与网站客服岗位群。该岗位群的工作职责是网站营销推广和网站客服服务工作。相关的岗位有电子商务专员和网站营销推广专员等,对这个岗位的要求也不高,要熟悉掌握搜索引擎、论坛、邮件等网络传销技能,当然还包括微信之类的社交软件,而且对于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对于网站的运用来说,网络营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中坚作用。

2.1.3网站运营与管理岗位群。此岗位群主要负责网站后台的相关工作,比如网站的后台维护、平台管理、运营规划等工作。这类岗位主要有电子商务经理和部门主管等。

2.2技师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2.2.1熟练掌握相关软硬件的安装和使用。熟悉各种办公软件和相关的专业软件,以方便对于图片的处理或者是便于对网站的管理操作。

2.2.2掌握对信息的处理。会熟练的运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等进行信息和资料的搜集,并且能够对所搜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

2.2.3对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掌握熟练。对于电子商务的内部系统的功能和工作流程需要能够熟练的操作和掌握,比如线上交易、线下服务,当系统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准确的处理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3 技师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近几年来,各个技师院校都开始了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并且都进行了相关的改革,也取得了一些发展,通过总结它们的经验,笔者认为,要调整电子商务课程的核心指导思想,由传统的机械的将两个学科交叠转为将两个学科有机结合并且注重实践和学以致用,努力开创特色鲜明的电子商务课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首先,按照课程的内容及重要性,可以将课程分为不同的等级,如基础课、核心课、实践课以及选修课等,并且在学时上也要进行科学安排,使得教学的重点得以普及。其次,在教学的思想上,要坚持自己的指导思想,重视实践的重要性。

4 结束语

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明确院校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统一指导思想,在这个总体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改革和创新,努力的推进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对课程的内容和时间进行合理的配置,对教学资源有效利用,增加对实践和调研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的电子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谢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教学改革的探讨.2011

[2]王红霞,姚娟,陈圣磊.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2010

[3]王浩.技师学院一体化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2015

[4]邝俊维.基于就业导向的技工院校计算机电子商务教学研究,2014

作者:熊任飞

一体化电子专业论文 篇2:

合作学习对技校电子专业学生《电子技术一体化》课程学习成效的研究

摘 要:本研究探讨技校电子专业学生对《电子技术一体化》课程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是否具有提升作用,并在实验完成后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间的同伴互动的情况。本研究以准实验研究法进行,以技校电子专业高级工班的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进行教学,控制组则维持传统教学法,同时进行十周的实验教学。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自编应知和应会试卷、同伴互动量表,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共变数分析和描述性统计量进行统计检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作学习教学法的运用在应知理论的学习成效与传统教学法无显著差异;在应会技能的学习成效则有显著差异;对学生同伴互动方面则有正面的影响。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学法;传统教学法;学习成效;同伴互动

【中图 分类号】TN0-4

1 研究动机

《电子技术一体化》是技校电工电子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识别电子元件、使用电子仪器测试电子元件与电路特性,同时学会对基础电路的分析和设计的能力。它是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但它却一直是学生心目中难学难懂的课程之一,在学生间缺乏互助合作的情况下,低成就学生学习意愿不高,同时在实训设备有限,让整体学习成效大大折扣。因此,老师必须不断寻求较佳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成效,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互助合作的良好习惯。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并分享彼此的观点见解,使学习过程更加活跃,同学间有更多的讨论、对话和互动;合作学习也鼓励每位学生均可通过合作而非竞争以获得成功的学习,并建立每位学生面对学习时具有责任感,因此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学习,能有效地促使学生拥有彼此互信与成功学习的感受。

2 研究步骤

本研究的流程共包括下面下个八个步骤:

(1)文献收集

初期文献[1-6]探讨用以了解当前和本研究相关的研究方向、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实施方式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强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2)选定实验对象

考虑取样对象的特点、教学进度限制、观察研究过程的可行性等因素,来選定实验对象。

(3)研究工具

依据授课进度与范围、文献探讨,编制、引用或修改成适合本研究的各项测验和量表。

(4)修正研究工具和预测试

依据实验对象的特质及研究者主客观因素,由职教专家审查与修正研究工具。

(5)试教和前测

在2014年至2015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上课时,同时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专业基础应知和应会技能的测试,此为前测。第二周则对实验组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进行试教,试教时间维持三周。

(6)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研究共十周,从第五周开始。每周28节,每周22.5小时,共225小时的时间(前、后测和期中考试不计入),由同一经验丰富教师任教,以合作学习教学法中的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STAD)及传统教学法,以同样进度分别在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授课。

(7)后测

授课全部结束后,随即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专业基础应知和应会的测试和《电子技术一体化同伴互动量表》,此为后测。以了解合作学习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差异和以及学生的同伴互动情形。

(8)资料分析

将各项测验所得资料整理,通过统计软件SPSS进行各项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果。

3 研究架构

依据本研究目的和相关文献探讨的结果,本文提出研究架构如图1所示。

控制变量是在实验处理上为了避免其影响实验的结果而必须加以控制的因素。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为了提高实验的内在效度,必须尽可能地控制无关干扰变量的影响,本实验研究的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教材因素等三项。

(1)学生因素:此控制变量主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本实验设计的样本某技师学院电工专业高级班二年级学生42名,按姓氏笔划数分成甲乙两组,前22名分为甲组,后20名为乙组,学生程度大致相同,且之前学习科目皆在同一班级上课,学生的电子学基本能力与学习态度差异不大,甲乙两组任意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控制组。

(2)教师因素:任课教师为多年担任该专业课程教学经验丰富,对学生特点熟悉,对教材和教学方法把握得当,以排除教师个人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教材因素:本实验研究的教材是以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工类专业通用教材《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考核内容皆相同。

自变量是教学方法,实验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中的STAD,控制组则维持一般传统教学法的讲述、示范和练习为主的方式进行教学。

因变量主要探讨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在后测中应知和应会测试成绩和《电子技术一体化同伴互动量表》的统计值。

4 教学设计

5.1 教学准备

5.1.1 准备教学资料

本研究共进行十周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实施前先与相关任课教师讨论、编制、修正小组工作单、任务分配表、学习活动观察表和技术报告工作单。

5.1.2 实验设计的分组方式

实验组学生的分组方式根据合作学习教学法中的STAD模式中的分组方式,采用异质分组法分成高、中、低分群三种程度,人数分别是6人、10人、6人。

5.2 教学流程

5.2.1 全组授课

实验组与控制组各教学单元的进行,都由老师采用讲述方式实施教学,以教材授课,并配以多媒体等教具和实习设备使用,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加深理解。技能实操方面则由教师统一示范操作、要点讲解,同时叮嘱学生要注意安全生产事项。

5.2.2 小组练习

实验组练习的进行,是以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为主。小组同学的主要工作是熟悉教师授课教材,并帮助他人也能熟悉学习内容。教师授课后,学生依工作单的说明,练习老师示范过的技能操作项目,并以此评估自己和组内同学学习的情况。在做完工作单上的各项任务后,每组发一张小组技术报告工作单,目的是鼓励同学一起进行讨论和分工合作。在小组内的同学都能完全了解问题的讨论结果时,且完成技术报告工作单后,小组讨论就结束。控制组实操技能练习,以两人一小组方式进行,实习结束后每位同学需要撰写实习报告,由教师批改并逐一计分。

5.2.3 小组报告

小组报告活动仅在实验组实施,主要是呈现各组讨论后的成果。当各组讨论活动结束后,由任务分配表所分配的组长上台对全班同学说明该组讨论问题及讨论结果。报告结束时,需接受老师或同学的提问,以训练其临场表达能力。

5.2.4 测验和全班交流

测验的实施与计分,实验组中,以个别成绩与小组成绩分别同时统计;个别成绩计算方式是以个人平时测验成绩、个人积分和小组积分按比率换算而得,而小组成绩则作为竞赛名次排序的依据,采用组别排名方式进行,再将竞赛名次换算成小组积分,以此计入个人平时测验实得分数或期末成绩加分依据。控制组中,则以学生个别成绩计算为主,竞赛的排名依据也以个别成绩为依据,采用个别排名方式进行。

全班交流活动只在实验组才有的教学设计,全班交流活动的训练是合作学习教学法的一个重点,教学过程中,每周或完成一个单元时有全班交流活动,以表扬好的合作的学习行为,检讨不良的学习行为以求改善。

5 两种教学法对学习成效的差异性分析

研究对象共42人,其中甲组22人为实验组,占样本数的52.38%,接受合作学习教学法;乙组20人为控制组,占样本数的47.62%,接受传统教学法。在分析应知、应会学习的学习成效是否有显著差异、学生同伴互动上是否有影响上,为了兼顾第一类型错误(α)和第二类型错误(β)的可能性,将第一类型错误的显著水平定为0.05。

6.1 应知学习成效的差异性分析

(1)应知前测成绩的差异性分析

从表1得到的资料显示两组学生在应知前测成绩表现,采用独立样本t进行检验,t值为1.10,p=0.28>0.05,未达到显著水平,即两组学生在研究前知识储备无显著差异。

(2)应知后测成绩的差异性分析

两组学生的理论学科前测成绩为共变项,在后测成绩的差异性进行卡方检验分析中,由表2回归系数的同质性检验中,F=1.41,p=0.24>0.05,未达显著水平,即共变项(应知前测成绩)与因变量(应知后测成绩)间的关系不会因自变量(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实施不同而有所差异,也就是两个组的共变项来预测因变量所得到的两条回归线的回归系数并无不同,符合组内系数同质性基本假设,所以可进行单变量独立样本共变数分析。

由表3可知共变数分析的结果;在排除应知前测分数的影响后,虽然应知后测成绩实验组的平均分数高于控制组的培元分数(实验组=60.64分,控制组=50.00分),但F=0.04,p=0.85>0.05,表示两种教学法在应知学习后测上未达显著水平。

综合表1-表3可得,两种不同的教学法在应知测验成绩中并无显著差异。

6.2 应知学习成效的差异性分析

(1)应会前测成绩的差异性分析

从表4得到的资料显示,两组学生在应会前测成绩表现上所得的描述性资料,在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时,t值为0.13,p=0.90>0.05,未达到显著水平,即两组学生在研究前技能储备无显著差异。

(2)应会后测成绩的差异性分析

两组学生的技能学科前测成绩为共变项,在应会技能课程中的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正弦波振荡电路共四个单元的后测成绩的差异性进行卡方检验分析中,由表5回归系数的同质性检验中,F=1.46,p=0.24>0.05,未达显著水平,即共变项(应会前测成绩)与因变量(应会后测成绩)间的关系不会因自变量(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实施不同而有所差异,也就是两个组的共变项来预测因变量所得到的两条回归线的回归系数并无不同,符合组内系数同质性基本假设,所以可进行单变量独立样本共变数分析。

由表6可知共变数分析的结果,在排除应会前测分数的影响后,两组教学法在应会后测成绩上已达到显著差异F=6.63,p=0.01<0.05,表示两组在应会技能成绩会因教学方法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需要进一步进行事后比较。由表7所示事后比较调整表中可得到两组调整后的平均值分别为66.17和49.47。

综合表4-表7表明接受合作学习教学法的学生,实验完成后的应会测验成绩显著优于接受传统教学法的受试者。

6 实验组学生的同伴互动成效分析

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实验组学生对实验后的感受。本问卷《电子技术一体化同伴互动量度》采用李克特LIKERT五分量表法[5,6],选项分别是a.非常同意、b.同意、c.无所谓、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对每个回答给一个分数,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的有利项目分别为5、4、3、2、1分,得分越高表示同伴互动的程序越高,反之越低。同伴互动量表四个层次是参考黄俊仁[7],量表内容参考黄政杰、吴俊宪[8],四个层次分别是:小组沟通情况、小组工作情况,小组干部工作情况、小组进度掌握。四个层次平均分分别为3.39、3.47、3.44、 2.96;标准差分别为0.33、0.42、0.45、0.54。同伴互动的整体得分是3.45,显示采用合作教学法后对同伴互动中部分学生持正面肯定的态度,表明学生认为合作学习教学法有助于正面的人际互动能力,四个层次内容几乎都在平均分3分以上,表示学生对合作学习教学法在同伴互动活动中感到满意。

7 结论

經过教学实验研究发现合作学习教学法在此课程应知理论的学习成效上无显著差异,而应会技能则有显著差异,在同伴互动学习中合作学习教学法对其学习有正面影响,同时在实验组上课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作业完成情况较好,提升了本课程的学习成效,增进了与同伴的沟通互动,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得到提高,所以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法既可提升学习成效,又可增进同伴互动,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傅永曙.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论[M].合肥市: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林芳.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教育学原理[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4.

[3]唐明辉.合作学习中同伴关系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4]李心彬.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3.

[5]Likert,Rensis.A Techniqu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ttitudes[J], Archives of Psychology,1932,140,pp.1-55.

[6]Dawes, John.Do Data Characteristics Change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scale points used? An experiment using 5-point, 7-point and 10-point scal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ket Research,2008,50(1),pp.61-77.

[7]黄俊仁.网?合作学习系统与小组互动观察工具[D],台北:国?中央大学,2000.

[8]黄政杰,吴俊宪.合作学习:发展与实践[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6.

作者:周进坤 薛焕樟

一体化电子专业论文 篇3: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电子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电子专业课程专业教学过程中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电子专业课程而设计的。在电子专业课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为了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实现学校的培养目的,通过这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造和升级,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将传统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更加密切,实现一种学科教育,并且形成系统化。在电子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合理地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不断地提高学生向未知探索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本文就理实一体化在电子专业课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和措施。

1 理实一体化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各个学科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探索更加具有实用性、更有价值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专业教学实现综合化教学和模块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将电子专业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充分地和教学的实践活动与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教学模式体系,改变传统的将教学内容和实践训练分开来教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往往只是比较单一的教学,无论是先理论后实践,还是先实践后理论,都只能够获得一种比较浅显的认识,掌握比较抽象的学习理论知识。

理实一体化教学,具体来说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的时间与空间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分彼此,没有固定的模式和顺序,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抽象与直观交替出现,具有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性,认识与认知的交错性和同步性。

2 理实一体化教学相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

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充分体现专业教育特色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体现专业教学特色。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试图进行创新,突破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分开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固定教学思维模式,即“文化课—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课—实践与训练”的框架,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专业特色教学,体现出电子专业课程教学的优势,在充分展示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看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技能能力的培养,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理实一体化教学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积累和培养 由于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比较明显的教学优势,能够实现教学时间与空间的有效结合,实现专业教学资源信息传递时间与空间的同步,在电子专业教学过程中能够将教学内容与形式实现同步进行,将两者相互联系在一起,理论学习过程中有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有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相互融合。同时,这种同步性能够有效地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逐渐形成学生自己的操作技能,并且得以更快更广地发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将单纯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进行了统一,优化了优势资源,能够不断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理实一体化教学有利于教师资源的配置 理实一体化教学有利于教师资源的配置,能够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并且进行优化重组,发挥出教师资源的最大优势。理实一体化教学还能够优化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能够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理论文化知识相结合。此外,理实一体化教学除了能够有效地最合理地进行教师资源的配置,还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现在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能够熟练地进行实践操作。

3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电子专业课程中运用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理论知识衔接得不够紧密 在实验室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因为一时没有了教师比较强化的约束,而随意走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就很难集中。教师也很难控制整个教学环境,导致一些学习意识不强的学生毫无目的,很难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不知道每一个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找不到从哪里开始入手,不明白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

这些问题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课程安排,将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教师应该事先区分出教学内容中的难易部分,简单的让学生通过看书、查阅等方式自己处理;对于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教师应该采用新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尽量缩短理论教学时间,并且尽可能多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电子专业课程知识。

理实一体化教学名不副实 现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电子专业课程中的运用名不副实。在进行电子专业课程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地将教学地点进行改变,而教学方式没有变化。首先,由教师讲很长一段时间的电子专业理论知识;然后,教师开始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注意观察实践过程;最后再由学生进行简单的实践模仿,对于一些不懂的地方再由教师进行细致的讲解再模仿。这样的教学过程,只是机械地、单一地模仿,没有任何的意义,缺乏创新性,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向未知探索的动力。

真正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不仅仅是将教学内容与实践训练简单地结合在一起,而是将这些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重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理论知识,实现知识、技能、教学效率、教学质量一体化。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从学生自身的能力出发,发现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规律,让学生在学与做中实现一体化,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融合,不断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堂重点内容不明确、不突出 电子专业课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时,教学的内容重点不明确、不突出。对于一些简单的实验,教师往往浪费大量时间在学生的设计过程中,而没有对学生设计出来的实验做出评价,让学生将时间花费在一些不需要关注的情节上,而一些电子课程教学的重点往往被忽略掉,不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在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验中,应该事先让学生做好准备,更多的时间用来进行对实验的评价与分析,分析比较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差别、优点与缺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以及审美能力。

4 总结

总之,在电子专业课程中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将相对枯燥的和比较难学的电子专业课程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提高电子专业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通过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电子类专业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仅掌握了丰富的、扎实的科学文化理论知识,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翔.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采用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12).

[2]谢颖.中职电子类专业的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133-135.

作者:张阿进

上一篇:物联网国民经济论文下一篇:一体化创新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