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景观规划设计论文

2022-04-16

摘要本文以“低碳经济”为背景,首先以高校校园为样本,解析当前国内高校校园中的诸多景观弊端;其次通过对国内外高校景观实例的解析、论证,归纳总结出一些高校校园景观低碳化的设计手法,以期为国内高校校园景观的建设行为提供一系列设计方法的参考,为全球低碳经济做出一份贡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景观规划设计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校景观规划设计论文 篇1: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浅析

摘要:品质较高的大学校园,是师生、自然环境、场所空间三位一体的综合体,校园景观不纯粹是表现形式与空间功能的场所规划,而是要借助于设计手法的综合运用做到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造就学校生命与特色校园文化的延续,将空间内涵扩大化。

关键词:地域文化 高校校园 景观规划设计 方法

在目前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发现了许多问题,也明白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比如说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地方的经济水平、现代技术条件的应用等等。高校校园环境是各种知识综合成长相互渗透交相呼应的环境,是一种多元文化的混合体,对一所高校来说,毕竟是传播知识与文化的殿堂,人文校史的沉积,校内景观设施的感染力以及校园空间担负的文化精神,对教师、学生的影响是无法替代的。因此,在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研究地域文化与历史文脉,会对高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校园空间景观塑造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而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是通过某些历史事件、人物塑造、建筑遗迹或空间场所的文化性表现出来的,它们述说了该学校人文精神以及学术特色。就校园本身而言,每所大学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历史与特色,如何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做到让校园景观担负起沉淀学校历史、宣扬传统文化、展现人文价值等责任,进而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呢?

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看重自然环境保护、文化体系的营造与地域历史的表现,是当今建筑及其他规划设计的一个方向。[1]在校园景观领域,也应该从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中挖掘、传承地域文化,形成充满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因此在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中,个人认为应该树立以地域文化传承为主题,形成“保护、塑造、展现”为主线的方法框架,从生态到空间全方位的做好地域文化下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一、利用保留的设计手法保护生态文化

保留设计手法一方面是将载有历史文化信息的景观在原来的空间位置保留下来,在不改变原有景观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新景观的添加;另一方面是对校园基地环境进行保护,重视自然环境下的现状条件。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在对高校校园景观主题定位研究时,要与基地环境相适应,结合学校专业特色与校史文化,准确确定文化主题,该主题或许不需要太过于复杂,但是须要独具地域特色。同时,地域文化下的高校校园景观各要素都要与主题定位相适应,建筑、雕塑等要具有相一致的文化屬性,植物及道路铺装材质的选用等也要与主题相一致。

同时针对目前在我国建设生态、文化都市概念的延伸发展下,校园作为城市的共同体,文化生态型校园打造开始成为目前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主流,所以在规划中要尊重原有的地形地势特征,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将校园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科学合理的布局生态结构。

在中国式园林规划设计中,往往从开始,就讲究相地并利用原有的山水地形, 打造“天人合一”的东方园林。中国建筑大师张天济先生在建筑设计中也倡导三个“尊重”,即尊重人,尊重环境,尊重历史传统。所以,在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做到对基地环境层面(包括城市环境、周边环境、场地环境层面等)中各个要素的深入分析和理解,把握高校场所合理的布局,达到基地承载容量、各功能空间的比例尺度、形态大小、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校园在原有的基地选址中,地势会有高低变化,因此在造景中因势随形,规划设计要因地制宜,方者就其方,圆者近其圆,坡者顺其坡,曲者依其曲[2]。合理组织道路交通流线,把握建筑与自然地形地貌环境的协调性,协调处理好校园功能区布局与原有地形的矛盾,避免盲目的破坏性修建。

二、运用再现、提炼等方法塑造地域文化

何镜堂院士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曾经提出了两观三性论,即以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及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三者并重的思想,打造构筑物的和谐统一,而该设计思想一样适用于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

校园景观从学校的自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和历史出发,对地域文化传统予以尊重,坚持对人类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改善校园物质环境的同时,使校园牢牢扎根于当地,利用文脉的延续和发展,突出校园的特色。

地域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包含了自然环境、民风民俗、建筑表现等多方面。在创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高校校园景观时,除了要对周围自然风貌、历史环境进行调查分析外,还应该深入挖掘出城市无形的、隐性的文化内涵,整体表现出该地域的人文精神。在具体规划设计中,要从环境出发,利用“再现、提炼”等设计手法,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挖掘文化资源,并结合学校文化与专业特色,通过校园功能体系建构、建筑、雕塑、小品、植物等形式来体现文脉与品位,塑造校园地域文化。

重庆理工大学在校园建筑设计中,根据山地地形特点,提炼了重庆民居的建筑特色,采用了筑台、悬挑、吊脚等手法,高低错落。建筑立面色彩处理也较为灰暗、形式朴素,再现了重庆巴渝文化的独有特色与古朴风格。

三、采用语义学中的明喻、隐喻、题刻等手法展现校园文化

文化体系作为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不纯粹是校园内的几句口号标语,包含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多方面,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从自然环境出发,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空间场所给予师生的学习交流功能,看重宁静舒适而且有浓厚文化氛围的校园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这些都是启动学生树立理想与实施行动的根本,也是展现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要素。

学校景观规划的最终目的为打造校园文化,在具体实施中,一般会借用名人雕塑、题字、校训景观石、景观墙、道路铺装等形式,并赋予这些景观要素一定的寓意,来传递校园文化,并在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对学校生命与文化做到较好的延续,也让校园空间蕴含更深的价值,传递着高校的特征与理念,发扬了校园精神。

重庆大学“985”重点建设高校,至今已有87年的历史,“白屋诗人”吴芳吉、中国著名教育学家马寅初先生、世界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中国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等学校众多历史名人,体现着深厚的校园文化基础。而学校中的古老建筑、校训墙、民主湖、思群广场、寅初亭等,将抽象的文化通过景观要素具象的表达,达到传递校园历史文化信息的目的,使人们看到这些要素就会联系到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同时更形象的表达了重庆大学对校园文化与精神的积淀与传承。

总之,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手法是多样化、立体式的。要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分析校园空间布局与生态景观的意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扩大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强调自然生态的保护与修复。更重要的是从当地的历史、建筑、民族传统等方面研究地域文化的存在形式,要找出一条既能保持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又能始终站在如今社会发展前沿的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新路子,在具体应用中通过学校建筑风格与色彩、道路、小品、材料等要素恰当表现,在学校自身历史文化之上,进一步提升师生对空间场所的认同感,形成特色校园文化,实现地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

参考文献:

[1]何镜堂,邓剑虹,涂慧君.弘扬地域文化 创造生态校园[J].城市规划汇刊,2002,(05).

[2][明)计成.园冶[M].胡天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3]马雪梅,孙振帮,刘叶青.对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思考[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270-272.

[4]毛学农.高校校园景观的教育功效[J].设计艺术研究,2002,(05):65-66.

[5]潘海泽,李玲,牟瑞芳.高校校园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6,(01):14-16.

作者:崔威海 黄压西

高校景观规划设计论文 篇2:

基于低碳经济背景的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摘 要 本文以“低碳经济”为背景,首先以高校校园为样本,解析当前国内高校校园中的诸多景观弊端;其次通过对国内外高校景观实例的解析、论证,归纳总结出一些高校校园景观低碳化的设计手法,以期为国内高校校园景观的建设行为提供一系列设计方法的参考,为全球低碳经济做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高校校园 景观规划

Research of Campus Landscape Planning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a Low Carbon Economy

GAO Yan[1], SUN Kefeng[2], ZHANG Yi[1]

([1]School of Humaniti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8;

[2]School of Architecture, China Academy of Art, Hangzhou, Zhejiang 310024)

1 緒论

1.1 研究问题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地质灾害和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已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人们逐渐意识到避免生态灾难的重要性。自上世纪末以来,低碳经济已引起了全球史无前例的广泛关注。

据统计,美国行政或专业办公类建筑(如学校建筑)的总能耗占54%,它已经超过其他五类办公建筑的总能耗。[1]英国学校建筑能耗在公共建筑能耗的排名中位列第三,仅次于零售和酒店餐饮。日本曾对东京的能耗及碳排放量进行统计,东京大学排名首位。中国高校校园的能耗主要集中在电耗和水耗上,其人均指标是全国居民人均指标的4倍。[2]据此,全球各国校园都存在着巨大的节能空间。

结合分析,本文所提出的主要研究问题为:第一,阐述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弊端。第二,剖析高校校园景观的低碳设计手法。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使高校师生意识到低碳的重要性并宣传普及到广大民众中去,掀起一场全球低碳总动员。

1.2 研究意义和价值

这十来年,世界各大高校已逐步开始实行低碳校园的建设。在美国,各高校纷纷加入“环保高校联盟”、“气候变化应对协议校长联盟”等机构,或成立“环境改进委员会”、“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等机构,致力于降低碳排放。[3]哈佛大学制定了“绿色校园行动计划”,实施了校园节能计划、资源效率化计划、学生绿色生活计划和综合能源管理等计划。[4]在英国,碳基金会成立了高等教育碳管理项目,展示碳管理上的战略方向。英国诺丁汉大学分校新校园的建设中,于废旧的工业场地上改建,成为了独特的花园式校园。日本历来重视发展低碳经济,东京大学开展了“东京大学可持续校园项目”。[5]在中国,北京多所高校学生协调筹划可持续性的校园建设。上海同济大学搭建了“低碳经济与碳减排促进中心”,并率先在全国高校中提出“创建节约型校园”行动计划。[6]浙江大学成立了“学生节能减排协会”,并且在校园内实行能耗监管平台,初步建立起高校建筑能耗数据库。高校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应使师生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真正肩负起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建设低碳的校园景观,走在低碳的前沿。

当前,探讨创立校园景观的低碳化理论,是高校发展中重要的时代性课题。但我国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校园规划与建设仅处于初步阶段。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寻求低碳化的校园景观设计技术,归纳有效的低碳设计手法,建构具有本土精神的景观设计体系,对更多的校园景观建设起到示范性作用。

1.3 研究现状

随着低碳经济在全球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的研究中对低碳校园建设的相关领域在深度和广度上已逐渐有了进步。目前已有的几类相关研究如下:

(1)从师生思想意识入手,探讨低碳校园基础设施和日常运营的建设思路及措施。(2)从植物景观元素入手,总结低碳校园植物的规划原则、思路及植物配置。[7](3)从环境心理学或生态规划的理论入手,探讨校园规划的设计对策。(4)利用碳足迹模型分析及测算[8]或碳核算分析,[9]探讨校园碳排放的削减方案。(5)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的内涵要求,研究高校低碳建设的经验、设施、管理、制度、文化等方面。[10](6)从设计理念、校园规划、功能结构、景观与建筑设计、交通组织、能源节约、扩大碳汇等方面,探索低碳校园的总体设计。[11]

综上所述,通过剖析国内外优秀的高校校园景观案例的方法,从几大景观要素入手,全面系统地分析低碳经济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景观详细设计手法较少。该研究将帮助学校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景观设计理念,并将为当前高校校园景观创作开拓新的发展思路。

2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弊端

(1)基地现状的破坏。在建设时,或推平原有的地形,或开挖大型河道,或改自然林为人工林,极不尊重基地及周边环境的现状。

(2)资金资源的浪费。校园景观空间尺度过大,未考虑人性化设计,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过多的构筑物建设,浪费学校資金和社会资源。

(3)不恰当的植物配置。高校普遍存在着积极植草和消极植树的现状。草坪,无地势起伏,无遮荫效果,并存在灌溉和养护的问题。在树种选择上,较少利用速生树种在短期内形成林荫效果。

(4)不合理的能源消耗。制冷、采暖、照明设备的长期使用,照明环境的过度亮化,都导致了大量的能源消耗。

3 高校校园景观的低碳设计探析

3.1 场地及景观建筑的低碳设计

3.1.1 地形的结合

低碳的设计并不追求平整的地势、大型的水系、规则的树林,而是保持或利用原有的自然地形和生态足迹。基于校园的使用功能,尽量尊重校园基地及其周边环境的现状。浙江大学紫金港西区景观详细规划中的水系设计,结合了现状河道,呈现出较合理、科学、经济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图1)。

3.1.2 材料的选择

以就地取材之法,既节省运输成本,又使其融于当地环境之中,并形成具有历史和文化根源的本土设计。在建设中,不仅要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还应注意材料的节约与循环利用。

3.1.3 屋面技术的利用

在校园中除了利用地面的土地资源外,还应充分利用建筑屋顶来设计花园。不仅为师生员工提供更多的交流空间,又能提高绿地率和绿化率。同时,绿化能使室内具有更好的恒温效果,起到节能的作用。郑州大学新校区的屋面上设置了光电感应板储能,每年发电能节省约200万。

3.2 水体的低碳设计

(1)采取节水措施。高校校园应建立一整套节水体系,如改造用水设施、选择耐旱草种、利用节水设备等,以期减少绿化的灌溉量。

(2)利用中水[12]处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开源节流和减少污染的双重功效,真正实现了污水资源化。该系统先对污水进行分类,通过化学手段对学校的毒害污水进行专门处理;对生活污水进行过滤消毒后,用于校园绿化的灌溉、卫生间的冲洗和锅炉的供暖。若有多余的中水,还可用于中水补充,或用于水景中,如建成人工湖、喷泉等。

(3)利用雨水收集系统。该系统利用建筑屋顶的排水孔和雨水管,将雨水引入地下的蓄水池。当植物需要水时,储存在蓄水池中的雨水将通过太阳能泵对湿地植物进行浇灌。当雨水与植被及土粒相互作用后,雨水中的污染物质被去除。或者雨水经过过滤器并用紫外线灯光进行处理,最后用于冲洗厕所。麻省理工学院的斯塔塔中心,采用了这种创新性的系统,可保证100%的降水被利用(图2)。通过这种非化学手段处理系统进行水资源再利用,来节约地球水资源。

3.3 绿地系统

植物不仅能调节空气、净化水质,还具有吸碳和固碳的能力。它能使校园建筑在减少冷暖系统和水资源使用的同时,还增加了大气中碳的消耗,形成了有效的碳中和。研究表明,增强碳汇能力是成本较低的减少碳排放总量的途径。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应遵循“因地制宜” 的原则和生态的规律。一方面应增加绿化的量,在建筑外墙种植垂直绿化,在建筑屋顶设置生态花园等;另一方面应加强绿化的质,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尽量选用本土品种、节水品种和高固碳能力品种。[13]这种方式极大地增加了校园中的生物“碳库”,得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和储存能力。

3.4 铺装系统

在满足基本功能及规范要求的基础上,道路的硬质铺装面积应尽量减少。铺装应采用高渗透性的材料,蓄积地表径流雨水的同时,构成地表回灌系统,以提高渗水量,避免水资源的流失;也应选择坚固耐磨的材料,减少后期维护的成本。铺装色彩上应选择浅色系,可降低地表温度。

3.5 照明系统

首先应调整和优化校园各配电室的电力功率配置,安装电力调度与监控智能管理系统,实施降低照明电压的措施。其次应加强校园景观灯的管理,采用新型的节能型灯具,使用智能路灯控制仪,分时分段控制灯具。再次应采用无污染的太阳能,可通过安装在建筑、构筑物的顶部或灯具上方的太阳能电池板,以支持校园的供电系统。或利用可再生能源——风能,在校园的高层建筑之间或顶楼有着较强气流的区域,装上风力发电装置,能起到较好的采集效果。最后在户外的景观雕塑中结合动能发电装置,不仅能形成互动性景观,同时还可采集部分电能。

3.6 小结

校园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基础在于对校园整体功能的系统整合。美国耶鲁大学有一整套较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系统。除了定量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目标外,目前在实施的措施还有:绿色采购准则,雨水管理计划,水管理计划,对校园规划框架的可持续发展的补充以及可持续的交通计划。其校园中绿色基础设施已超越了景观美化的娱乐和审美的目的,是真正为人类、野生动物的栖居地提供额外的用处。[14]虽然每一个校园在景观种类、元素和功能上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但它们都有助于整个校园景观对整体生态提供服务。

4 结语

在全世界都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执行低碳校园景观规划和设计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更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在校园景观建设中,要积极主动引入低碳的理念,实现景观规划和设计与生态、地域、文化、经济、艺术完美的结合。这对设计师来说是一场严肃而充满困难的挑战。该研究从建筑及构筑物、水体、植物、铺地、照明等景观要素入手,全方位、系统化地分析高校校园景观详细低碳设计手法,让“低碳校园”不再是口号与宣传。该成果将为当前高校校园景观创作开拓新的发展思路,为低碳校园建设理论提供更完善的理论研究基础。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2014年度规划研究课题《基于低碳生态经济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探析》(课题编号:2014SCG012)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2003 Commercial Buildings Energy Consumption Survey(CBECS).

[2]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4)[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3] 余亦文.高校节约型校园规划建设的研究与实践[D].中南大学,2009.

[4] http://green.harvard.edu/commitment/our-plan

[5] http://www.tscp.u-tokyo.ac.jp/en/about.html

[6] http://www.tongji.edu.cn/sc/index.asp

[7] 路培.低碳校园植物景观营造实践[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1):20-21.

[8] 姚争,冯长春,阚俊杰.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低碳校园研究——以北京大学生态足迹为例[J].资源科学,2011.33(06):1163-1170.

[9] 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校园碳核算攻略2.0.2012年.

[10] 孙丽霞.谈高校低碳校园建设的内涵及其路径[J].商业经济,2011(22):15-21.

[11] 陈波.低碳化大学校园景观整体设计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09):5374-5376.

[12] Saeid Eslamian,Urban Water Reuse Handbook,P262, permission of.

[13] 張娇,施拥军,朱月清,等.浙北地区常见绿化树种光合固碳特征[J].生态学报,2013.33(06):1740-1750.

[14] http://sustainability.yale.edu/planning-progress/sustainability-strategic-plan.

作者:高艳 孙科峰 章屹

高校景观规划设计论文 篇3:

浅析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现今的职业教育或者技术教育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大学教育的需求,现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加全面、思维发散更加活跃,他们更渴望人际交流、更需要广阔优美的自然空间。美好的校园景观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启迪,在美的思想下养成美的行为,这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大学校园景观应以体现校园文化为主题,科学规划,担负起沉淀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和引导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等重任。

一、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校园景观作为教学与空间紧密结合的产物,从形式上既包括自然建筑等静态景观,又包括师生们在校园里的种种动态的生活现象。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二、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新的教育理念需要通过学校的规划设计衍变成新的理论和新的思维,现代校园规划更加强调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注重以服务于师生为最终目的。让师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亲切与人文的魅力,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和谐。

2.功能性原则

功能性原则,即“形式服务于功能”是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大学校园规划中应当引入“组团型”校园功能布局模式,将各学院专业教学楼、学生宿舍、图书馆、常规室外运动场地和学生食堂成组规划布置,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校园生态邻里组团”,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尾大不掉的臃态。

3.人文性原则

从某种程度上说,校园景观建设的优劣,对于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声誉有着一定的影响。国内一些已有百年的历史的高等学府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景观特色,为莘莘学子所向往。在新校区规划中应注重传承校园文化,每个学校都有其统一的文化格调。这些因素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并体现其个性特征。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其文化传统逐渐物化凝结于校园景观环境之中。

4.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环境景观设计永恒的主题,保护和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资源,创造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生态环境是最根本的原则。随着高校新校区的建设,规划设计中应结合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尊重和保护校园的原有生态系统。合理利用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实现向自然索取适度与最优回报间的平衡,创造生态化的校园景观环境。同时校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并富有弹性,以适应未来变化,满足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校园景观设计内容

1.绿色景观

绿色景观以草地、树木、绿藤等为主,绿色景观的规划设计,应当以形成美观、安静、整洁的绿化环境为前提,创造多种适合于学习和生活的绿地广场,并结合组团建设,对教学区和生活区的布置进行绿地规划,在进行分区设计时,其周围绿色景观要与建筑主体相协调,努力为师生们提供一个适宜优美的绿色空间,其中可通过设置雕塑、喷泉、文化广场等建筑小品反映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2.校门

校门是高校的脸面,在高校的形象展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门是进出校园出入口通道,校门入口区的相关设计要素包括:确定正确可行的设计方案以及适当的设计风格;根据车辆或行人流量,设计不同的出入口布置位置、宽度和类型;出入口处地面的铺设和坡度的处理方法应尽可能体现人性化;大门上标识物的位置、大小及布置方式的选择应指示明确,重点突出。

3.校园道路

校园道路在任何校园规划设计模式中都是关键的一个核心环节,道路服务于校园风景。精确定位、精心设计使道路方向明确,线条美观平滑,校园道路就会成为积极的校园景观要素之一。在校园道路的规划设计中,应遵循四个重要原则:通过设计校园交通指示牌,引导和控制交通流向;不同类型的道路划分了校园使用土地,展现校园整体布局;车辆路线与行人路线分开;仔细设计每一条路线,避免无效路径设计,增加对角线路径以及倒角路径设计,目的是使所有路线连贯畅通、线条清晰,不破坏植被景观。

四、校园景观的分区设计

校园景观按其功能一般分为三个大区,即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各区应在校园总体景观规划的总原则下,根据分区的各自特点进行规划,保持整体基调的协调统一,同时也需各有侧重,独具特色,从而增强各分区的归属感。

教学区的设计以欣赏为主,要以烘托区内的建筑环境,给师生创造一个规整有序、舒畅宜人的教学、课间活动空间为目标。

生活区的设计以休闲为主。应当以为师生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休闲环境为目标,充分考虑通风、采光、防护、应急等等因素,采用混合式或者自然式的手法设计出舒适的生活绿地空间。

运动区的设计以实用为主。以经济实用、便于开展各种体育运动为目的,以运动草坪及塑胶操场为主。不同运动场之间应以常绿灌木进行隔离,在运动草坪应设置一些健身器械及桌椅,供师生使用。

五、结语

高校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学生在高校求学阶段接触最为密切的外部生活环境。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应着重突出教书育人的功能,尽所能的创造舒适健康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在学校里舒心学习,快乐成长。

作者简介:

许明星(1984~),男,安徽庐江人,硕士,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专职教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学,动漫。

作者:许明星

上一篇:我国经济法律体系论文下一篇:财务创新路径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