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描述分析论文

2022-04-16

摘要:基于声固耦合模型,采用波传播方法分析近水面状态有限长圆柱壳受迫振动的输入功率流和声辐射特性,并考虑了自由液面的影响。通过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当圆柱壳接近自由液面时,自由液面的存在致使水下圆柱壳输入功率流和声辐射特性的峰值频率向高频偏移,且响应幅值也略有增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传播描述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传播描述分析论文 篇1:

个体因素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的跨平台社交网络舆情传播模型研究

摘 要:[目的/意义]探究舆情在跨平台社交网络中的传播规律,分析个体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影响下的舆情传播过程,提出能有效调节舆情在跨平台社交网络传播的措施。[方法/过程]使用无标度网络模拟跨平台社交网络环境,在SEIR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个体因素、外部好友环境和外部平台环境对用户状态变化的影响,构建基于跨平台社交网络的舆情传播模型,并通过MATLAB对此模型中涉及的主要因素进行模拟分析。[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跨平台社交网络舆情传播模型能较准确地描述舆情在真实环境中的传播特点,跨平台社交网络能提高舆情信息的关注热度并扩大影響范围;外部平台环境和外部好友环境均会对跨平台社交网络中舆情传播产生影响;通过控制平台的传播阈值和退出阈值能有效管理舆情在跨平台社交网络中的传播与扩散。

关键词:跨平台社交网络;舆情传播;SEIR模型;无标度网络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21.03.014

Research on Cross-platform Social Network Public Opinion Propagation Model

Under the Joint Action of Individual Factor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Yang Lei1 Feng Yongxue1 Hou Guisheng1 Ni Weijian2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590,China;

2.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590,China)

Key words:cross-platform social network;public opinion propagation;SEIR model;scale-free network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1]。随着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相互融合,人们的沟通方式也逐渐网络化和多样化,社交网络平台成为主要的沟通交流途径之一。不同平台由于用户群体的差异而形成各自的网络结构,同时活跃网民在多个平台上注册信息,组成了一个巨大的跨平台社交网络。当某个社会事件发生时,相关舆情信息一般不会只在单平台社交网络中传播,而是在跨平台社交网络中快速扩散,如当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信息广泛传播于微信、微博、抖音、知乎等多个社交平台,多次引发网民的激烈讨论。另外,舆情信息的传播是利弊共存的,正面舆情能引导正确的价值理念,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但负面舆情往往会对经济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甚至关乎国家安全问题,因此分析跨平台社交网络中的舆情传播规律,形成有效的跨平台社交网络舆情传播管控和引导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为了探索舆情在多个社交网络平台中的传播过程,本文首先以SEIR传染病模型为基础,根据舆情在现实网络环境中的传播机制,构建了基于跨平台社交网络的舆情传播模型,定义了具体的舆情传播规则;然后分析了个体因素和外部环境对用户知晓舆情、传播舆情和退出传播过程的影响,并给出了用户知晓率、传播率和移出率等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最后使用MATLAB仿真舆情在跨平台社交网络中的传播过程,并分析舆情在跨平台社交网络中的传播规律和控制策略。

1 文献综述

当前,网络舆情仍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议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舆情传播和舆情控制两个方面,了解舆情传播过程、把握舆情传播规律是有效控制舆情的基础。由于信息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过程与传染病传播类似,因此国内外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多以传染病模型为基础,经典的传染病模型主要包括SIR模型、SIS模型和SEIR模型。Rapoport A等最早在信息传播的研究中使用传染病模型[2],为研究舆情传播提供了新方向。随后Sudbury A J借助SIR模型分析谣言的传播规律[3],Leskovec J等使用SIS模型模拟舆情的传播过程[4],陈波等基于SEIR模型提出了泛在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传播控制模型[5]。伴随复杂网络的发展,学者们发现随机网络、无标度网络和小世界网络等可用来模拟真实的社交网络,因此综合利用传染病模型和复杂网络探索舆情的传播规律成为新的研究热点。Zanette D H使用SIR模型研究网络谣言传播,并在小世界网络中分析了传播阈值[6]。魏静等提出改进的SIR模型,并使用有向无标度网络模拟微博网络,分析影响微博网络舆情传播的因素[7]。

在真实的社交网络中,每个用户的个体特性和外部环境是不同的,因此会对同一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已有部分学者关注到此问题,并提出考虑到个体差异的信息传播模型。Yang A等考虑了不同用户在谣言传播中的作用,为每个节点设计了各自的状态转移函数,提出了一种新的谣言传播ILSR模型,并通过在WS网络、BA无标度网络和真实的Facebook网络中进行实验,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8]。Lv L Y等考虑了社会加强效应和记忆效应等个体差异,构建了新型的谣言传播模型[9]。孔素真等考虑到个体对不同类型好友具有不同的信息传播偏好,从而建立了一种多关系类型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10]。范纯龙等基于改进的SEIR模型,考虑个体间的亲密度、谣言接收次数对传播概率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的谣言传播模型PSEIR[11]。洪巍等通过构建SIRT模型,从网民、信息本身和外部作用力3個方面探究谣言传播规律,发现网民的风险认知水平、媒体公信力等因素都会影响谣言的演化过程[12]。

此外,目前的信息接收渠道多样化,舆情往往在多个社交网络中交互渗透,因此只分析舆情在单一社交网络中的传播不能反映实际的话题热度与影响范围,在多个社交网络中模拟舆情的传播越发受到学者们的关注。Zhang L等使用改进的SIR模型探究舆情在耦合社交网络中的传播过程,发现耦合网络会对舆情传播产生影响,且可以更确切地描述真实的网络环境[13]。朱恒民等使用Price网络和WS网络,构建了线上线下互动舆情传播模型SIR_2O,发现双层互动可以扩大话题的传播速度和广度[14]。覃志华等利用无标度网络和SIQR传播模型,建立了人际关系网络与媒体网络构成的两层谣言传播模型,发现扩大媒体的传播范围、规范媒体职业操守等可以抑制谣言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传播[15]。魏静等通过BA网络和无标度有向网络分别模拟微信网络和微博网络,在SEIR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耦合网络的舆情传播模型,并证明该模型更接近现实中的舆情传播过程[16]。李钢等基于受众年龄构建了线上线下耦合的新型谣言传播模型,并分析了受众的权威性、从众心理、认知能力等心理特征对谣言传播的影响[17]。

综上,国内外学者主要借助传染病模型、复杂网络理论分析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舆情控制方面的建议,但尚有待完善的方面。首先,虽有部分学者从个体因素和外部好友环境的角度分析个体差异对舆情传播过程的影响,但在研究过程中缺少对外部平台环境的考虑;其次,大多数研究分析了用户传播舆情的动机,但并未分析用户知晓舆情与退出传播过程的影响因素;最后,已有学者关注到舆情信息仅在单个社交网络中扩散与实际不符,提出了线上社交网络与线下社交网络、人际关系网络与媒体网络、微信网络与微博网络等多类型的双层耦合网络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舆情的传播特性,但少有研究从整个线上网络的角度出发,分析舆情在跨平台社交网络中的扩散规律,且多数研究假设中两层网络的节点数量相同,与真实网络中的节点分布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文通过同时分析个体因素和外部环境对舆情传播过程的影响,构建跨平台社交网络的舆情传播模型,并根据MATLAB仿真结果提出舆情控制方面的参考性建议。

2 跨平台社交网络舆情传播模型构建

2.1 载体网络的选择与构建

在线社交网络是一种服从幂律分布的复杂网络,其结构性质与BA无标度网络相似[18]。因此本文在BA无标度网络的基础上,以网络中的用户为节点,关注关系为边,构建具有跨平台特性的社交网络结构,其中平台数量为M个。具体的构建规则如下:

1)初始随机网络:m0个节点在初始时刻随机选择平台,每个平台的节点数量不少于m个,属于同一平台的节点可在跨平台社交网络中进行随机连接,且将相应连接状态同步到所有单平台社交网络,不同平台的节点无法连接。

2)增长:从具有m0个初始节点的随机网络开始,每次加入1个新的节点,直到N-m0个剩余节点全部连入网络;新节点至少选择1个平台,并在跨平台社交网络中与属于相同平台的m个节点相连,同时将连接状态同步到单平台社交网络。

3)优先选择:新节点选择平台j的概率pa-j,平台j的节点数量uj,所有平台的节点之和∑Mj=1uj之间的关系为:pa-j=uj∑Mj=1uj。

4)优先连接:新节点与属于相同平台的已有节点i以pb-i的概率进行连接,其中节点i的度ki,所有节点的度之和∑Ni=1ki之间的关系为:pb-i=ki∑Ni=1ki。

2.2 SEIR模型

2.2.1 用户状态分类

以传染病传播模型为基础,结合在线社交网络中信息的传播特性,将用户状态划分为4类,使用SEIR模型描述跨平台社交网络的舆情传播过程。用户的4种状态分别是:

1)未知状态S:处于该状态的用户没有接收到舆情信息;

2)潜伏状态E:处于该状态的用户已经接收到舆情信息,但未在网络平台中传播;

3)传播状态I:处于该状态的用户已经接收到舆情信息,且已在网络平台中进行传播;

4)免疫状态R:处于该状态的用户,接收过舆情信息,但由于个人兴趣和舆情热度衰减等原因不再具备传播舆情的动机与能力。

2.2.2 相关参数定义

1)知晓率

跨平台社交网络中的用户是从外部环境中接收舆情信息的,根据现实的舆情接收情境,外部环境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用户的所有邻居形成的强关系好友环境;二是用户所使用的社交平台形成的弱关系平台环境,因此从这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影响知晓率的因素。同时由于每个用户的外部环境不尽相同,因此要分别计算每个用户的知晓率。对于好友环境的影响,当某个用户的好友中存在传播舆情的感染者时,该用户即具备获知信息的机会,且处于同一平台的好友感染者所占的比例越高,用户获知舆情的概率越大。此外,舆情除了可以来源于好友外,也可能从其所属平台的其他陌生用户处获取,由于每个陌生感染者的传播力无法具体衡量,因此用平台的舆情传播热度,即每一时刻平台中传播者占平台全部用户的比例来表示单平台环境,且考虑到不同平台之间的信息可以相互转发、分享或复制,舆情传播存在一定的信息交互,因此在分析跨平台环境时将信息交互系数考虑在内。本文将用户i的知晓率定义为:bi=effectδ1+effect2。effectδ1和effect2分别为好友环境影响和平台环境影响,各自定义如下:

其中,ai为用户i注册平台的数量,cis为用户i在平台s中的好友感染者的数量,kis为用户i在平台s的度(即在平台s中的好友总数);Vs为平台s中存在的感染者数量,Us为平台s的用户总数量,σ1-ai为ai个平台之间的信息交互系数,η为给定常数。

2)传播率

当用户接收到舆情信息后,就具备了在网络中传播舆情的能力。每个用户的外部环境和个人特质存在差异,导致对同一信息产生不同的传播动力,进而采取不同的传播行为,所以需要分别计算每个用户的传播率。与知晓率不同,影响传播率的因素除了外部环境外,个体因素也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将从外部环境和个体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好友环境方面,一般认为社交网络中用户的权威性越高,则影响力越大,其在网络中发表的言论越容易得到赞同与支持,因此权威用户的好友更容易转变为传播者;另外,用户与好友的关系越紧密,就会对好友产生更高的信任感,从而更易于受到其影响而将舆情进行二次传播,因此好友的权威性和与好友的社交关系度是影响传播率的因素。参考文献[17]用好友在跨平台社交网络中的度与网络中最大度的比值来表示权威性;文献[11]将用户与某好友的社交关系度表示为两者的共同好友数量占用户所有好友数量的比值,由于本文的载体网络是基于多个平台构建的,因而要考虑所有平台中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通常用户之间存在的联系越多,两者的关系越紧密,社交关系度越大,因此分析社交关系度时,也要考虑用户与好友在跨平台社交网络中的共同联系数量。在平台环境方面,用户同样会受到陌生感染者的影响,一方面,当平台中存在一定数量的舆情传播者时,用户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可能会传播舆情信息;另一方面,当某个舆情事件在网络平台中引发热议时,用户可能为了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赞同而发布相关舆情信息,从而满足自身的社交需求,因此也将舆情传播热度和信息交互系数作为影响传播率的重要因素。

在个体因素方面,主要从兴趣度和权威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用户对舆情事件的兴趣度越高,其越容易表明态度和发表评价,从而提高传播率,且用户兴趣度的变化通常与舆情热度存在一定关系,如处于传播初期的舆情较难引起用户的关注,而舆情热度的不断提高往往能够激发起用户更高的兴趣。此外,个人的权威性也与传播行为息息相关,当用户的权威性较高时,其言行会对其他用户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权威用户为了避免对自身形成负面影响,在收到舆情信息后一般会先观察舆情的动向,不会立即发布相关评论;而当用户的权威性较低时,其一般不会注重言论对自身的影响,因此更易于传播舆情。综上,本文将用户i的传播率定义为:pi=effectσ1+effect2+effect3。effectσ1、effect2和effect3分别为好友环境影响、平台环境影响和个体因素影响,effect2与知晓率中定义相同,effectσ1和effect3分別定义为:

在effectσ1的定义中,NERj为好友j对用户产生的影响,具体描述见式(5),其中kj为好友j的度,kmax为跨平台社交网络中的最大度,ωij为用户i与好友j的社交关系度;式(6)定义了社交关系度,fij为用户i与好友j的共同好友数量,ki为用户i的好友总数量(即度值),aij为用户i与好友j的共同联系数量(即两个用户在aij个平台中都互为好友),ai为用户i注册平台的总数量。在effect3的定义中,ki为用户i的度,kmax为网络中的最大度,d为用户对初期舆情产生的兴趣值,φt为舆情在t时刻的传播热度,λ为一个给定常数。

3)移出率

以往多数研究中认为当用户处于传播状态时,下一时间点会直接或以一定概率转变为免疫状态(即移出传播过程),但实际的转变过程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一方面,随着舆情事件传播时间的延长,热度会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用户自然会降低对舆情的关注,从而终止传播舆情的行为;另一方面,当周围好友中的免疫者较少时,用户由于跟风心理也会参与对舆情的讨论,因而较难移出传播过程;而当周围的好友大多数为免疫者时,用户同样会丧失传播舆情的兴趣与动机,因此较易移出传播过程。因此本文认为主要影响用户移出率的两个原因是舆情传播时间和好友的舆情传播热度。参考文献[17],舆情传播时间的延长用标准指数函数表示;周围用户的舆情传播热度用免疫者数量占所有好友数量的比值表示,该比值越高表示周围舆情热度越低。综上,本文将用户的移出率定义为:

其中t表示舆情传播的时间点,ri为用户i的好友中免疫者的数量,ki为用户i的好友总数量,λ为一个给定常数。

2.3 舆情传播规则

依据舆情信息的传播过程,结合跨平台社交网络的特性,定义如下传播规则:

1)若用户i处于未知状态S,首先判断其知晓率bi是否达到知晓阈值θb:若未达到知晓阈值,则仍处于未知状态;若达到则再判断其传播率pi是否达到平台s的传播阈值θps:若未达到传播阈值,则用户i转变为潜伏状态E;若达到则以概率α在平台s中转变为传播状态I,否则为潜伏状态。

2)若用户i处于潜伏状态E,首先判断其传播率pi是否达到平台s的传播阈值θps:若达到传播阈值,则用户i以概率β在平台s中转变为传播状态I;若未达到则再判断其移出率qi是否达到平台s的退出阈值θqs,若未达到退出阈值,则仍处于潜伏状态;若达到则以概率γ在平台s中转变为免疫状态R。

3)若用户i处于传播状态I,判断其移出率qi是否达到平台s的退出阈值θqs,若达到退出阈值,则以概率γ在平台s中转变为免疫状态R;否则仍处于传播状态。

4)若用户i处于免疫状态R,则用户状态不再改变。

根据舆情的传播规则,用户i的状态转变过程如图1所示。

根据舆情在跨平台社交网络中的传播规则,在图2中演示舆情的传播扩散过程。初始时刻,选择用户10作为舆情信息的传播源,其余用户均处于未知状态;t=1时,用户3接收到用户10的信息,且超过平台A和平台C的传播阈值,在平台A和平台C中转变为传播状态,在平台B中转变为潜伏状态;t=2时,用户11和用户17接收到好友的信息后转变为传播状态,用户18转变为潜伏状态,用户4在平台B和平台C中分别转变为潜伏状态和传播状态;t=4时,舆情进一步扩散,用户1、9、7、15、8和2均接收到舆情信息,在其注册的平台上转变为传播状态或潜伏状态,且用户3、4和17此时已超过对应平台的退出阈值而转变为免疫状态。

3 仿真结果与分析

本文以BA无标度网络为基础,使用Matlab 2017b构建跨平台社交网络,同时假定构建的跨平台社交网络为静态网络,即网络中的用户不存在增

加和减少的情况。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图3(a)~3(c)分别为平台A、平台B、和平台C的单平台社交网络结构,图3(d)为跨平台社交网络结构。从图中可知,每个单平台中的用户不同,且用户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构成了3个独立的网络结构,而跨平台社交网络综合了3个平台中的用户关系,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在跨平台社交网络中,通过彩色连线关联的两个用户仅在单平台社交网络中存在连接,通过灰色连线关联的两个用户在多个平台中都存在连接。

为了对跨平台社交网络中舆情的传播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主要参数为N=2000、m0=10、m=5、M=3的载体网络,度分布情况如图4所示(坐标为双对数),网络的拓扑结构参数如表1所示。从图4可知,跨平台社交网络中节点的度分布呈现出幂律分布的特征,即绝大多数用户的度较小,而少数用户的度较大,说明本文构建的网络结构与真实网络类似,具备模拟舆情传播的条件。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每次实验均进行100次,取所有结果的平均值进行分析。初始时刻仅有1个用户处于传播状态,且该用户在平台A、B、C和跨平台社交网络中的度分别为113、117、114和268,其余用户皆处于未知状态,并根据上述传播规则对后续20个时间周期内的用户状态进行统计与分析。

3.1 单平台社交网络与跨平台社交网络的舆情传播过程对比

由于每个平台具有不同的网络结构,且所有平臺又构成了一个综合的跨平台社交网络,因此同一舆情事件在不同网络中必定出现差异化的传播情况。为了探究这一传播差异,本实验将A、B、C这3个单平台社交网络与跨平台社交网络的舆情传播过程进行比较,其中相关参数设置为:α=0.6、β=0.7、γ=0.7、d=0.5、θb=0.06、θp1=0.3、θp2=0.35、θp3=0.5、θq1=0.001、θq2=0.0012、θq3=0.0015。由于I状态和R状态用户的波动情况可以分别反映舆情的传播热度和传播规模,因此主要对这两种状态用户在不同时间周期的比例变化进行比较,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

分析图5(a)可知:单平台社交网络和跨平台社交网络的I状态节点曲线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峰值大小和传播的持续时间不同。在A、B、C这3个单平台社交网络中,传播热度峰值分别为0.065、0.075、0.04,传播持续时间约为8个时间单位;而跨平台社交网络中平台A、B和C的传播热度峰值分别达到0.16、0.22、0.18,传播持续时间约为9个时间单位。说明单个社交平台形成的网络会在一定范围内限制舆情的传播,而跨平台社交网络能有效地提高舆情的传播速度与热度,延长舆情的传播时间。另外,分析图3(b)可知:随着时间的持续,全部网络中的R状态节点数量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最终达到平稳的状态,且考虑跨平台社交特性时,平台A、B和C的R状态曲线明显比对应的单平台社交网络上升速度更快。在A、B、C这3个单平台社交网络中,最终免疫者占社交网络总用户的比例分别为0.38、0.48、0.43,而在跨平台社交网络中,平台A、B和C的最终免疫者比例分别提高至0.43、0.54、0.5,表明舆情在跨平台社交网络中的传播规模更大,影响范围更广。

基于上述分析,在真实的社交网络中,虽然舆情可以在单个社交网络平台进行传播,但舆情的传播效率会受到用户数量和用户间关系的限制,无法引起较高的关注。而一些相对活跃的用户会在多个社交网络平台之间建立联系,使平台之间形成一个相互连通的跨平台社交网络,舆情信息在该聚合网络中能得到更迅速的扩散,从而引发更多网民的关注。因此,一方面,当舆情需要网民的关注时,应在多个网络平台中发布舆情相关信息,以使该事件能迅速激起网民的讨论,进而引发相关媒体的客观报道;另一方面,当需要对舆情进行管控时,应着眼于整个跨平台社交网络,只针对某个单平台社交网络进行管理并不能有效地应对舆情传播。

3.2 外部环境对舆情传播的影响

在真实的网络环境中,大多数社交平台不仅为好友之间的关系维护提供便利,也为陌生用户之间的连接建立专门的渠道。如在微博网络中,用户不仅可以与多个好友之间通过互相关注建立各自的“好友圈”,从好友处获知舆情信息,还能从“热搜”“热门微博”等版块获取陌生用户发布的舆情信息。同样在当下流行的短视频社交网络中,用户除了能获取好友发布的视频外,主要的使用方式是浏览陌生用户创作的短视频。因此,用户得知或传播某个舆情事件除了会受到“好友”的影响外,还会受到同一平台中其他陌生使用者的影响。因此为了分析两类外部环境如何影响舆情的传播,本实验将以跨平台社交网络中的平台A为例,探索外部平台环境和外部好友环境的作用效果。主要参数设置与上述实验相同,共进行3次仿真实验,第一次实验不考虑平台环境对知晓率和传播率的影响,仅考虑好友环境的影响;第二次实验不考虑好友环境对知晓率和传播率的影响,仅考虑平台环境的影响;第三次实验同时考虑平台环境和好友环境,仿真结果如图6和图7所示。

观察图6和图7中的仿真结果可知,外部环境会影响舆情的传播过程:当不考虑外部平台环境的影响时,舆情在整个传播过程中的最高热度出现在第2时步,热度值仅为0.02,传播持续时间约为6个时间单位,最终达到的传播规模为0.23,且A平台网络仍存在较高比例的未知用户;当不考虑外部好友环境的影响时,舆情在整个传播过程中的最高热度出现在第3时步,热度值仅为0.07,传播持续时间约为7个时间单位,最终达到的传播规模为0.38;而当考虑两类外部环境的影响时,舆情的最高热度出现在第3时步,热度值增至0.15,传播持续时间延长至9个时间单位,传播规模提高至0.44。

由此可知,外部环境的确能对舆情的传播效果产生影响,既增加了舆情的传播热度与规模,又延长了舆情的传播时间,显著地扩大了舆情事件在跨平台社交网络中产生的作用。此外,实验结果也表明,网络平台中好友间的关系虽能使舆情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但并不能在社交网络平台中得到有效的扩散,而当相关用户将舆情事件发布至开放网络中时,众多陌生用户的参与往往能使舆情获得更多的关注。在现实中,当需要管控某个舆情事件的传播时,除了要采取针对舆情利益相关者的措施外,还可通过网络平台限制舆情相关话题的发布,降低陌生围观者的讨论热度。

3.3 阈值变化对舆情传播的影响

在本文定义的传播模型中,用户状态发生变化的前提是超过对应的阈值,如当传播率超过平台的传播阈值时,用户才能从未知或潜伏状态转变为传播状态,因此阈值的大小必定会对舆情的传播过程产生影响。为了具体分析该影响,本实验将以跨平台社交网络中的平台A为例,仿真不同阈值下的舆情传播过程,通过控制传播阈值和退出阈值的变化进行两组对比实验,参数设置如表2所示,仿真结果如图8、图9所示。

由图8可知,传播阈值的变化会显著影响舆情在平台A中的传播过程。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传播阈值的提高会降低舆情的传播热度与规模。具体而言,传播阈值的增加会直接影响用户状态的转变,即未知用户或潜伏用户更难变为传播状态,使传播状态的用户数量较少,导致传播热度的下降。因此,传播阈值的提高均会限制舆情的传播效果。由图9可知,退出阈值的变化也会影响舆情的传播,但与前者的作用效果相反。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退出阈值的提高会增加舆情的传播热度与规模。当退出阈值变大时,处于潜伏或传播状态的用户便不易退出传播过程,会在网络中继续传播舆情,使更多的用户脱离未知状态,导致舆情的传播热度和传播规模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退出阈值的提高会加强舆情的传播效果。综上,传播阈值和退出阈值均通过各自的方式影响舆情的传播,该仿真结果可为舆情的控制提供理论支持。在实际网络舆情管控过程中,相关人员可采取控制阈值的方式,如可通过增加用户发布舆情信息的难度提高平台的传播閾值,亦可利用其他热点事件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以降低用户在某网络平台上的退出阈值。

4 结 论

本文基于SEIR传染病模型和无标度网络理论,以个体兴趣值和权威性作为个人影响因素,以好友权威性和与好友的社交关系度作为好友环境影响因素,以所属平台的舆情热度和平台间的信息交互程度作为平台环境影响因素,从个体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给出知晓率、传播率和移出率的定义,同时也考虑到了用户在整个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知晓阈值、传播阈值和退出阈值,从而构建了跨平台社交网络的舆情传播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舆情在跨平台社交网络中的传播热度与规模均大于单平台社交网络,且跨平台社交网络能更准确地描述舆情在真实社交网络上的传播特点,并证明了外部平台环境和外部好友环境均会影响舆情在跨平台社交网络中的传播过程。此外,通过控制平台传播阈值和退出阈值的大小,对比了跨平台社交网络中的舆情信息在不同阈值下的传播差异,同时给出了相应的舆情管控建议。

本文的跨平台社交网络是通过计算机仿真构建的,与实际社交网络环境存在一定差异,未来研究中可利用真实数据对本文模型进行验证;另外,本文在分析平台环境时仅考虑了舆情热度和信息交互系数,后续可进一步完善平台环境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0年4月)[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004/P020200428596599037028.pdf,2020-05-22.

[2]Rapoport A,Rebhun L I.On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Rumor Spread[J].Bulletin of Mathematical Biology,1952,14(4):375-383

作者:杨磊 封永雪 侯贵生 倪维健

传播描述分析论文 篇2:

近水面状态有限长圆柱壳受迫振动的输入功率流和声辐射特性

摘要: 基于声固耦合模型,采用波传播方法分析近水面状态有限长圆柱壳受迫振动的输入功率流和声辐射特性,并考虑了自由液面的影响。通过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当圆柱壳接近自由液面时,自由液面的存在致使水下圆柱壳输入功率流和声辐射特性的峰值频率向高频偏移,且响应幅值也略有增大。随着潜深的增大,自由液面对圆柱壳输入功率流特性的影响逐渐减小。当潜深大于5倍半径时,自由液面对耦合系统输入功率流的影响可以忽略,但其对耦合系统声辐射特性的影响不可忽略。关键词: 船舶振动; 近水面状态圆柱壳; 自由液面; 输入功率流; 虚源法

DOI:10.16385/j.cnki.issn.10044523.2017.04.010

引言

自由液面广泛存在于工程实际应用中。自由液面的存在将致使流场形成有限域,它对声波的反射作用也会导致有限域内圆柱壳振动与声辐射特性较无限域状态存在明显差异,且使得声场分布特性更为复杂。因此,研究自由液面对圆柱壳振动与声辐射特性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国内外许多学者已针对半无限域内圆柱壳的声辐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但主要针对二维圆柱殼结构。Skidan[1]基于边界积分方法分析推导了半无限域内圆柱壳的声辐射特性,并分别考虑了自由液面和刚性壁面的影响。Chang[2]基于Flügge壳体理论和近似辐射条件,将半无限域内圆柱壳声场耦合问题转变成一个边界值问题,并通过双极子坐标变换求解了耦合系统的辐射声压。Ye[3]基于波传播方法探讨了存在刚性壁面条件下浸没圆柱壳的特殊声振特性。李天匀[4]基于波传播方法分析推导了有限潜深状态下二维圆柱壳辐射声压的近似表达式,并探讨了自由液面对结构声辐射特性的影响。

针对有限域内有限长圆柱壳的声振特性,国内外学者也开展了相关研究。Ergin[5]基于三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方法,分析了自由液面和刚性壁面对水下圆柱壳自振特性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方法,王宗利[6]对有限潜深状态下圆柱壳的自振特性展开了数值分析,并计入了流体静压的影响。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刘佩[7]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自由液面和刚性壁面对圆柱壳固有频率特性的影响。王鹏[8]采用波传播方法分析了近水面状态下圆柱壳的固有振动特性,并探讨了自由液面对圆柱壳模态频率特性的影响。目前,针对有限域内有限长圆柱壳的声振特性研究主要侧重于圆柱壳的自由振动特性,较少涉及圆柱壳的受迫振动和声辐射特性。

本文基于波传播方法建立近水面状态下有限长圆柱壳声场耦合振动模型,并考虑自由液面的影响,进而分析圆柱壳受迫振动的输入功率流和声辐射特性。通过与有限元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对本文理论分析方法的正确性进行验证,随后探讨了自由液面、潜深等对近水面状态下有限长圆柱壳输入功率流和声辐射特性的影响。

1理论分析〖*4〗1.1研究对象近水面状态下有限长圆柱壳结构如图1所示。圆柱壳长度为2L,半径为R,厚度为h。壳体材料的密度为ρs,弹性模量为E,泊松比为μ。圆柱壳轴线与自由液面平行,且距离为H,定义为潜深。流体密度为ρf。柱坐标系如图1所示,z, θ, r分别表示圆柱壳的轴向,周向和径向。圆柱壳两端分别简支在半无限长的刚性声障板上。

图1近水面状态有限长圆柱壳结构示意图

Fig.1Sketch of a finite cylindrical shell submerged near the free surface第4期王鹏,等: 近水面状态有限长圆柱壳受迫振动的输入功率流和声辐射特性振 动 工 程 学 报第30卷1.2壳体振动方程

采用Flügge理论描述壳体振动方程Lu

v

w=1-μ2R2E′h0

0

fr-pr=R(1)式中E′=E(1+iξ),ξ为结构阻尼因子,L为微分算子矩阵,具体元素如下:

L11=R22z2+1-μ2(K+1)2θ2-ρsR2(1-μ2)E2t2,

L12=L21=1+μ2R2zθ,L13=L31=-KR33z3+

1-μ2KR3zθ2+μRz,L22=1-μ2(3K+

1)R22z2+2θ2-ρsR2(1-μ2)E2t2,L23=L32=

θ-3-μ2KR23z2θ,L33=1+K+KR44z4+

2KR24〖〗z2θ2+K4θ4+2K2θ2+ρsR2(1-μ2)E2t2。

厚度因子K=h2/(12R2),u, v, w分别表示轴向、周向和径向的壳体位移。p|r=R是壳体表面的流体声压,反映了流体对结构的反作用力,fr表示外激励力。当壳体受对称载荷激励时,壳体受迫振动响应是结构对称模态响应的叠加,当圆柱壳受非对称载荷激励,则壳体振动响应应为对称和非对称模态响应的叠加。为简化分析,考虑壳体受对称载荷激励,如图1所示。

基于波传播方法,可以假设圆柱壳位移具有如下展开式(略去时间简谐项eiωt):u=∑+∞m=0∑+∞n=0Umncos(nθ)sinkmz

v=∑+∞m=0∑+∞n=0Vmnsinnθcoskmz

w=∑+∞m=0∑+∞n=0Wmncosnθcoskmz(2)式中m, n分别为轴向和周向模态阶数,km为轴向波数,可根据壳体边界条件确定[9]。假设壳体两端简支,kmL=(2m+1)π/2。

1.3流体声压

假设流体为理想声介质,则流体声压满足声学波动方程2p-1c2f2pt2=0(3)式中cf为流体声速。

自由液面对声波的反射作用使得声场形成半无限域,也致使圆柱壳的声场分布特性更加复杂,本文采用虚源法处理自由液面的影响,如图2所示。忽略圆柱壳结构的声散射效应,则流体中声场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于结构振动产生的辐射声场,其声压用pr表示;另一部分是由于自由液面对声波的反射所形成的反射声场,即虚源的辐射声场,其声压用pi表示。因而,在半无限域声场中,流体声压可以表述为

图2虚源法示意图

Fig.2Sketch of the image methodp=pr+pi(4)

采用分离变量法求解式(3),可以得到流体声压的表达式pr=∑∞m=0∑∞n=0prmn(z)H(2)n(krr)cos(nθ)

pi=∑∞m=0∑∞n=0pimn(z)H(2)n(krr′)cos(nθ′) (5)式中kr为径向波数,k2r=k2f-k2m,kf=ωcf。H(2)n()为n阶Hankel函数。r′和θ′为虚源坐标系的径向和周向。

忽略流体的重力效应和自由液面的表面波动效应,则流体声压在自由液面处满足声压释放条件

pr,θ,zfree surface=0(6)

在自由液面上的任意一点,r=r′,θ′=π-θ。

基于graf加法定理[10],可以建立虚源声场与本体辐射声场的映射关系H(2)n(krr′)cos(nθ′)=

∑a=-∞(-1)aH(2)n-a(2krH)Ja(krr)cos(aθ),r≤2H

∑a=-∞(-1)aJn-a(2krH)H(2)a(krr)cos(aθ),r≥2H(7)式中a为加法定理的级数下标,Jn()表示n阶第一类Bessel函数。

流体与圆柱壳结构始终保持接触,则辐射声压与壳体径向振速在交界面处满足声振连续条件-1iρfωpr〖〗rr=R=wt(8)将式(5)和(2)代入上式,并进行Fourier变换,可得rmn(λ)=ρfω2krH(2)′n(krR)m(λ)Wmn(9)式中mλ=∫L-Lexp(iλz)cos(kmz)dz。

1.4外激励力

假设圆柱壳受径向点激励力作用,则外激励力可以表述成fr=F0Rδ(z-z0)δ(θ-θ0)(10)式中F0为激励力幅值,z0和θ0分别为激励点的轴向和周向坐标,δ()为狄拉克函数。壳体受如图1所示的对称载荷激励,则z0=0,θ0=0。

依波传播方法,对外激励力做级数展开

fr=∑+∞〖〗m=0∑+∞n=0frmncosnθcoskmz(11)

式中frmn=εnFo/(2πLR)。当n=0时,εn=1;当n≥1时,εn =2。

1.5声固耦合振动方程

将式(2),(4),(5),(11)代入壳体振动方程,消去轴向位移和周向位移并进行正交化处理,可得近水面状态下圆柱壳声场耦合振动方程

ZMmnWmn+∑+∞p=0ZmnpqWpn=frmn(12)

式中机械位移阻抗ZMmn=EhR2(1-μ2)II33,II33=(T11T22-T12T21)det(T),T为(m, n)阶模态下的系数矩阵,其各元素为:

T11=-k2mR2-n21+K1-μ/2+Ω2,T12=

-kmRn1+μ/2,T21=T12,T13=-kmRν1-

Kk3mR3+n2KkmR1-μ/2,T31=-T13,T32=

-T23,T22=-k2mR2(1+3K)1-ν1/2-n2+

Ω2,T23=-n-Knk2mR23-μ/2,T33=1+K-

2Kn2+Kk2mR2+n22-Ω2,无量纲频率Ω=ω/ωring,壳体环频率ωring=ER2ρs1-μ2。辐射位移阻抗,Zmnpq=Zrmpn+Zimpn,体现了(m,n)阶振动模态与(p,q) 阶振动模态的耦合作用。Zrmpn和Zimpn分别表示辐射声和反射声的位移阻抗,Zrmpn=ρfω2πL·∫∞-∞H(2)n(krR)krH(2)′n(krR)m(λ)p(λ)dλ,Zimpn=ρfω2πL·

∑q=0∫∞-∞(-1)q+1ΔJn(krR)krH(2)′q(krR)m(λ)p(λ)dλ, Δ=

H(2)q-n(2krH)+(-1)nH(2)q+n(2krH)。Zrmpn体现了声场圆柱壳耦合作用,而Zimpn反映了自由液面的影响。

1.6输入功率流

根据输入功率流的定义,点激励力作用下近水面状态有限长圆柱壳的输入功率流可表述为pin=1〖〗2∫SRe(fr)ds(13)式中S为壳体外表面积。

为方便后续数据分析,对输入功率流进行无量化处理Pin=pinF20πρsE(1-μ2)(14)1.7辐射声功率

根据辐射声功率的定义,可以得到近水面状态下有限长圆柱壳流场耦合系统的辐射声功率pv=∫Sp(wt)ds(15)式中()表示复共轭,S表示壳体外表面积。

定义辐射声功率级Lpv=10lg(pvC0)(16)式中C0为辐射声功率的参考值,C0=0.67×10-18 W。

2方法验证2.1流场圆柱壳耦合系统参数本文选取的声场圆柱壳耦合模型参数如表1所示。表1有限潜深状态下圆柱壳流场耦合模型参数

Tab.1Parameters for the coupled system of a cylindrical shell submerged near the free surface壳体壳体材料流体外力长度L/

m半径R/

m厚度h/

m密度ρs/

(kg·m-3)泊松比

μ彈性模量E/

Pa阻尼因子

ξ密度ρf/

(kg·m-3)声速cf/

(m·s-1) 幅值

F01.2840.180.00378500.32.06×10110.051025146012.2收敛性分析

输入功率流参数的计算涉及对模态数m, n以及下标q的截断,因此有必要进行理论方法的收敛性分析。假设对m, n和q的最大取值分别为M,N和A,外激励力频率f=150 Hz,圆柱壳潜深H=0.2 m,选取点(z=L/2, θ=π, r=R)的壳体位移级Lw作为评价指标,收敛性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位移级定义,Lw=20lg(w/w0), w0=1×10-12 m。

图3理论方法收敛性分析

Fig.3Convergence analysis of present method

假设M,N,A均相等且均为MN,然后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探讨M,N,A对理论计算结果收敛性的影响。从图3中可以看出,M=N=A=15足以保证计算结果收敛。

2.3理论方法验证

目前尚无关于存在自由液面条件下有限长圆柱壳结构输入功率流特性的研究,无法直接引用文献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依据输入功率流的定义式可以知道,圆柱壳结构受迫振动的输入功率流特性与壳体的受迫振动响应密切相关。因此,本文选取壳体振动位移为评价指标,并通过与基于有限元软件Patran/Nastran[8]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假设潜深H=0.5 m,选取点(z=L/2, θ=π, r=R)处的振动位移级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

从图4中可以看出,本文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整体吻合较好,壳体振动位移随激励频率的变化规律一致,仅在峰值频率点及共振峰值上略有偏差,但相对误差较小。因此,本文提出的理论分析方法是正确的。

图4本文方法与有限元方法对比验证

Fig.4Validation of the present method3数值计算〖*3〗3.1自由液面对水下圆柱壳输入功率流特性的影响为了探究自由液面对水下圆柱壳输入功率流特性的影响,本文给出了潜深H=0.2 m时圆柱壳输入功率流特性随激励频率的变化关系,并与理想无限域中圆柱壳的输入功率流进行对比分析,如图5所示。

图5自由液面对水下圆柱壳输入功率流特性的影响

Fig.5Effect of free surface on input power flow from a submerged cylindrical shell

从图5可以看出,当圆柱壳靠近自由液面时,自由液面的存在将致使耦合系统输入功率流曲线的峰值频率相应向高频偏移,对共振幅值也略有影响。将流体对结构振动的影响等效为附连水质量,则自由液面的存在将致使水下圆柱壳的附连水质量减少,进而导致水下圆柱壳流场耦合系统的耦合模态频率增大,也会导致圆柱壳受迫振动响应略微增大。上述结论与作者[8]研究自由液面对水下圆柱壳自由振动特性影响所得到的结论相一致,进一步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3.2潜深对近水面状态圆柱壳输入功率流特性的影响为了研究潜深对近水面状态圆柱壳输入功率流特性的影响,本文分别给出了H=0.2,0.3,0.5 m条件下圆柱壳输入功率流随激励频率的变化规律,如图6所示。

图6潜深对近水面状态有限长圆柱壳输入功率流特性的影响

Fig.6Effect of immersion depth on input power flow from a submerged cylindrical shell

从图6可以看出,不同潜深条件下圆柱壳输入功率流特性随激励频率的整体变化规律较类似,但在峰值频率和共振幅值上存在差异。随激励频率的增大,圆柱壳受迫振动的平均输入功率流增大,并在耦合模态频率点附近产生共振现象,即出现明显峰值。随着潜深H的增大,圆柱壳输入功率流曲线的峰值频率点向低频偏移,且共振响应幅值也略有变化。因而,当圆柱壳接近自由液面时,随着壳体潜深的增大,耦合模态频率相应地逐渐减小。上述现象表明,随着潜深的增大,自由液面对水下圆柱壳输入功率流特性的影响逐渐减小。此外,潜深对耦合系统振动能量特性曲线不同共振频率的影响程度(如峰值频率偏移量和共振幅值变化量)不尽相同。

从式(12)可知,Zrmn反映了声场圆柱壳耦合作用,而Zimn反映了自由液面的影响。为了探究自由液面对水下圆柱壳受迫振动响应特性的影响机理,本文给出了前五阶模态下辐射阻抗比Zimn/Zrmn随潜深比H/R的变化规律,如图7所示。

图7辐射阻抗比|Zimn/Zrmn|随潜深比H/R的变化

Fig.7Variation of impedance ratio |Zimn/Zrmn| versus immersion depth ratio H/R当潜深较小时,各阶弯曲模态下辐射声阻抗比Zimn/Zrmn相对较大。此时,反射声阻抗Zimn与辐射声阻抗Zrmn大小相近,因而自由液面的影响不可忽略。此外,潜深较小时不同弯曲模态下的阻抗比值大小不一(低阶模态下的阻抗比值较大,而高阶模态下的阻抗比值则相对较小),这说明自由液面对耦合系统耦合模态频率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随着潜深比H/R的增大,耦合系统各阶辐射阻抗比Zimn/Zrmn均减小并逐渐趋于0。辐射声阻抗Zrmn与潜深H无关,则上述现象说明自由液面的影响随着潜深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潜深H≥5R时,耦合系统各阶辐射阻抗比Zimn/Zrmn均已完全收敛于0。此时,反射声阻抗Zimn较辐射声阻抗Zrmn而言是一个小量,因而自由液面的影响可以忽略。此外,辐射声阻抗比值Zimn/Zrmn是无量纲量,受结构几何尺寸影响较小,因此本文结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自由液面对水下圆柱壳受迫振动响应特性的影响也可以采用声波衰减理论来解释。反射声阻抗Zimn可以反映自由液面的影响,且与虚源辐射声场密切相关。图7表明,随着潜深H的增大,反射声阻抗Zimn逐渐减小并趋于0。随着潜深H的增大,虚源辐射声波传播距离增长,声波衰减效应越来越明显,虚源辐射声波对耦合系统声场的贡献也逐渐减小,并最终可以忽略。

3.3自由液面对近水面状态圆柱壳声辐射特性的影响为了探究自由液面对近水面状态下圆柱壳声辐射特性的影响,本文给出了H=0.2,0.3,0.9,1.5 m条件下圆柱壳辐射声功率随激励频率的变化规律,如图8所示。

从图8可以看出,不同潛深条件下圆柱壳辐射声功率(如峰值频率点和共振响应幅值)存在明显差异,这说明自由液面对耦合系统的声辐射特性影响显著。当潜深较小(H≤5R)时,随着潜深的增大,耦合系统辐射声功率特性频响曲线的峰值相应地向低频偏移,且共振响应幅值也有明显变化。该现象说明,随着潜深的增大,耦合系统的耦合模态频率相应减小,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文献[8]关于自由液面影响的结论。当潜深相对较大(H>5R)时,随着潜深的增大,耦合系统辐射声功率曲线的共峰值频率基本不变,但是共振峰值略有下降。此外,随着潜深的增大,一些高阶模态频率下的共振现象消失。这主要是因为,近水面状态下圆柱壳的弯曲模态振型与无限域中的结构模态振型存在一定的差别[11]。随着潜深的增大,近水面状态下圆柱壳的模态振型逐渐趋近于无限域中结构对应的模态振型。因而,当在激励点的位置与某一阶弯曲模态振型的周向节点重合时,该阶弯曲模态频率下的共振现象会消失。

图8自由液面对近水面状态下圆柱壳辐射声功率特性的影响

Fig.8Effect of the free surface on radiated sound power from a submerged cylindrical shell with the free surface nearby4结论

本文从理论推导角度分析了近水面状态有限长圆柱壳的输入功率流和声辐射特性,并揭示了自由液面的影响机理。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以下结论:

(1)当圆柱壳接近自由液面时,自由液面的存在将致使声场圆柱壳耦合系统的共振频率增大;

(2)随着潜深的增大,自由液面影响逐渐减弱,耦合系统的输入功率流和辐射声功率曲线的峰值频率向低频偏移;

(3)在本文研究中,当潜深H≥5R时,自由液面对水下圆柱壳输入功率流特性的影响可以忽略,但是自由液面仍然会影响耦合系统辐射声功率幅值;

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近水面条件下水下交个的声振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后续工作研究多边界条件下声场圆柱壳耦合系统的振动与声辐射特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Skidan O, Klosner J M, Baron M L. Sound radiation from a cylinder immersed in an acoustic fluid bounded by an elastic halfspace[J].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74, 56(2): 427—439.

[2]Chang K Y, DiMaggio F L. Vibrations of cylindrical shells in a semiinfinite acoustic medium[J].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71, 49(3B): 759—767.

[3]李天匀, 江丰, 叶文兵,等. 有限浸没深度无限长圆柱壳辐射声场波动特性[J]. 中国舰船研究, 2013, 8(1):73—79.

Li Tianyun, Jiang Feng, Ye Wenbing, et al. The wa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oustic radiation from cylindrical shell within finite depth from the free surface[J]. 2013, 8(1):73—79.

[4]Ye Wenbing, Li Tianyun, Zhu Xiang, et al. Acoustic radiation of cylindrical shells submerged in the fluid in presence of the seabed or dock[J]. Journal of Ship Mechanics, 2013, 17(3): 313—325.

[5]Ergin A, Price W G, Randall R, et 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sugmerged, flexible cylinder vibrating in finite water depths[J]. Journal of Ship Research, 1992, 36(2): 154—167.

[6]王宗利, 金占禮,林启荣,等. 潜水深度对结构自振特性影响的数值分析[J]. 机械强度, 2001, 23(3): 344—346.

Wang Zongli, Jin Zhanli, Lin Qirong, et al. Natur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s of water depth on th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bmerged structures[J]. Journal of Mechanical Strength, 2001, 22(3):344—346.

[7]刘佩, 刘书文, 黎胜. 潜深对水下圆柱壳振动声辐射特性的影响[J]. 舰船科学技术,2014,36(5):36—41.

Liu Pei, Liu Shuwen, Li Sheng. The effect of immersion depth of submerged cylindrical shell on vibroacoustic characteristics[J].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36(5):36—41.

[8]王鹏,李天匀,朱翔,等. 近水面状态有限长圆柱壳振动特性分析[J]. 振动工程学报,2016,29(5):772—778.

Wang Peng, Li Tianyun, Zhu Xiang, et al. Frequency analysis of submerged cylindrical shell near the fluid surface[J]. Journal of Vibration Engineering, 2016,29(5):772—778.

[9]Zhu X, Ye W B, Li T Y, et al. The elastic critical pressure prediction of submerged cylindrical shell using wave propagation method[J]. Ocean Engineering, 2013, 58: 22—26.

[10]Lee W M, Chen J T. Scattering of flexural wave in a thin plate with multiple circular holes by using the multipole Trefftz metho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2010, 47(9): 1118—1129.

[11]郭文杰,李天匀,朱翔,等. 计及自由液面影响的水下有限深度圆柱壳自由振动分析[J]. 振动与冲击, 2017,36(10):1—6.

Guo Wenjie, Li Tianyun, Zhu Xiang, et al. Free vibration analysis of a submerged cylindrical shell with finite depth from the free surface[J].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 2017,36(10):1—6.

Research on input power flow and sound radiation from

a cylindrical shell immersed near the free surface

WANG Peng, LI Tianyun, ZHU Xiang, GUO Wenjie

(School of Naval Architecture and Ocean Engineer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通讯作者: 李天匀(1969—),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ltyz801@hust.edu.cn

作者:王鹏 李天匀 朱翔 郭文杰

传播描述分析论文 篇3:

浅谈“悬隔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摘 要】拉斯韦尔的传播公式中描述了信息传播的过程,即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众——效果。“悬隔”是传播过程中一种传而不通的现象,由于传播主体的复杂性,讯息的海量性,传播媒介的异质性,受众需求的多元性,传播中常常出现信息传播的悬隔现象。本文从拉斯韦尔的传播公式出发,探讨了悬隔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少悬隔现象的ISDD模式。

【关键词】悬隔现象 知沟理论 ISDD模式

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曾提出一个著名的传播公式来描述传播的过程,即: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众——效果。这是一个有序而完整的传播过程,前面的每一个步骤及其组合方式都会对最终的传播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不加以重视,很容易产生悬隔现象。

“悬隔”一词,在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相隔很远,相差很大。①这一词在传播学中,用来引申描述传播过程中一种传而不通的现象,即传播者想要传播的内容没有到达受众或者没有被受众所接受,传播目的没有达到。本文试从拉斯韦尔的传播公式出发,将传播过程分成多个传播环节,并从各个环节中来探讨悬隔现象的产生原因。

一、传播主体的复杂性

传播主体简言之,就是传播讯息的人或组织。它“处于传播过程的首端,对信息的内容、流量和流向以及受传者的反映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②因此,与传播效果的好坏密切相关。

目前,有学者把传播主体分成“高位主体”和“本位主体”两个部分。前者是指“新闻资产的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后者指直接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新闻工作者或传播者。③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普通的社会大众,在充当传播受众之外,也会转化为传播主体,并且在多元化传播的今天,这种形象十分突出。

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高位主体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决定着传播的总体方向。由于传播是一项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活动,当然也会产生很大的回报效益。因此,大型的传播活动往往需要雄厚资金的支持。企业、媒介经营机构等高位主体为了追求一定的利益目标,往往会通过控制或购买一些媒体进行有目的地传播。最显著的例子就是为产品大打商业广告。另外,政府作为另一种形式的高位主体,主要是通过传播宣传相关的政策方针,倡导稳定和谐的社会风气。从特征方面来看,高位主体往往本身占据着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资源优势,不需要直接对受众进行传播。但也正因为如此,传播中会与受众产生距离感,易受到受众的疏远与排斥,传播过程中悬隔现象十分突出。

而本位主体由于直接从事传播,并且已为大众所习惯。因此,它是传播活动的核心力量,在众多传播活动中承担“把关人”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大众传媒也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他们所拥有的传播能力和权利都远远超过了作为个人的社会成员或其他一般社会群体。”④作为专业化的传播者,他们具有娴熟的传播技能,通过对希望传播的内容进行恰当的议程设置,影响大众的信息接受,从而达到传播目的,因此传播效率较高。

与前面两者相比,个人作为传播主体的实力最为薄弱。往往通过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影响范围十分狭小。而其传播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纯粹的利益问题,很多时候出于情感。也正因为其传播出于情感,所以虽然个人传播的影响力非常小,但是传播效果却很显著。当然,在如今网络媒体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个人拥有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传播信息的门槛也越来越低,能够提高个人传播的影响力,但是从传播效果方面来看,因为网络传播具有匿名性等缺陷,使得传播效果呈一定的下降趋势。

二、讯息的海量性

关于媒介与信源的关系,Salwen曾于1995年提出:“当一个媒体所使用的信息仅来自一个小小的信源时,这个信源就会变成非常强大,其主体性地位立即凸现。”⑤在这种情况下,信源呈现唯一性和专业性,因此其传播的信息源源不断,又因为信息出自于同一个信源,信息统一性、规律性非常强,因此容易被受众所接受,传播效果非常好。

但是在目前的社会传播环境中,传播主体多元化,使得信源传播途径多渠道化,对于某一事件,一个人所接受到的信息可能会有数十个版本之多,这使得每种信息的可信度大大降低,受众必然面临着信息选择问题。因此,传受之间的悬隔现象变得十分突出。

三、传播媒介的异质性

如今人们所公认的传播媒介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每种媒介的特性各不相同。

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媒介的不同特点。从心理学中关于沟通的研究表明,媒介交互性、形象生动性越强,受众参与度越高,沟通效果也越好。在这一方面网络媒体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网络媒体由于其自身操作平台的门槛较高,且不利于携带等缺陷,因此,受众范围相比于其他几种传统媒介有所不足。同样,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另外的几种传统媒体也有自身的特色和不足,这些特质都会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接受效果。若不能正确了解各种媒介的各自特性,就很容易出现传播过程中的悬隔现象。

四、受众需求的多元性

“受众”简言之即接受信息的人。它处于传播过程的终端,是整个传播过程成败与否的显性指标。因此,分析受众,了解受众,对于整个传播活动至关重要。

受众对于信息不能进行有效接受,往往是源于两种情况,即信息的难以到达和信息虽然到达但是对信息不接受。其中第一点除了本文上文提到的传播媒介的选择恰当与否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知沟现象的影响。知沟理论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对社会各阶层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个体的人口统计特征以及个性特征使得某一部分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另一部分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⑥由此可以看出,由于每个个体的知识积累、文化层次不同,对于各类信息的接受能力也不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知识鸿沟出现日益扩大的趋势,因此,在传播前如果不进行有针对性地受众调查研究,传播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悬隔问题。

而即使信息能够安全到达受众,也并不意味着传播就有效果。在受众研究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在特定时期出现的“魔弹论”外,没有哪个理论将受众完全置于被动的地位。如今,传播主体对受众的重视程度是空前的,“言必谈受众的需要,已成为传播主体的话语特征。”⑦但是受众分析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因为随着社会个性化的发展,受众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受众主体意识的发掘对传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播者在传播信息之前必须要考虑,我的主要目标受众是哪些人?他们具有什么样的需求?我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最大程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也达到自身的传播目的?如何抓好之间的平衡点,直接关系着传播的效率。

综合上述四方面对传播流程中每一阶段的特征分析,再根据拉斯韦尔的传播公式,笔者由此构建了ISDD模式,即intimate—simple—diverse—divided,分别针对传播中的每一步骤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减少传播过程中的悬隔问题。

1、intimate,即在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要亲近受众,重视人际传播。无论是高位主体还是本位主体抑或是普通的个人,在传播某种信息时,都应该放低姿态,以一种亲民化的语态来与受众交流。尊重受众,才会得到受众的尊重,重视人际口碑宣传效应,才能走进受众生活。

2、simple,即深入调查,精细提取,简单定位。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内容,要不断地做好信息的筛选、提取工作。定位点简单、明了,标题醒目有力,不冗余繁琐。此外,还要注重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效整合,减少信息的杂乱、复杂与多变性。例如企业在做品牌传播时,在长程的广告投资中要注意维持品牌的稳定性,构建长期、稳定、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

3、diverse,即利用多样化的传播媒介。要因时因地利用不同的媒介组合,大打媒介组合拳模式。受众对于信息的获取往往不是通过一种媒介获得,多渠道的权威性媒介建议会令人感到形式多样的变化之美,对受众产生1+1>2的传播效果。并且多渠道也大大提高了信息的覆盖率,从而提升了传播的到达率。

4、divided,即分众化传播,有针对性地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每个个体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需要明确细分目标受众,进行精细化传播。例如,电视频道的细分就是对电视媒介资源的一种有效利用,曲艺频道锁定中老年等戏曲爱好者,而少儿频道则关注儿童的需求。

传播活动是人类精神交往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正常、有序发展的必要途径。传播中的悬隔现象,阻碍了正常的信息传播,往往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探讨传播过程中悬隔现象的产生原因,为传播活动的有效进行提出合理建议,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根据拉斯韦尔的传播公式,从传播的四个环节出发,分别分析了每个环节中出现悬隔现象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ISDD模式。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传播学者对悬隔问题的关注,以期尽量减少现代社会中的信息传播障碍。□

参考文献

①http://www.zdic.net/cd/ci/11/

ZdicE6Zdic82ZdicAC182593.htm

②④⑥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7

③杨保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的双重构成及其关系》,《今传媒》,2005(10):13

⑤高焕静,《客户·信息员·传播主体》,《科技咨讯导报》,2007(8):149

⑦陈晓鸥,《论传播主体受众意识的偏斜与构建》,《现代传播》,2005(3):91

(作者: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研究生)

责编:周蕾

作者:徐钰梨

上一篇:英语教学实践论文下一篇:美容医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