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论文

2022-04-19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论文 篇1: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势分析探讨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促使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之余,也提高了行业间的发展。当中,对与水资源的研究也愈加的深入,比如关于水资源的承载力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也是其中的一大重点。为此,本文主要就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供大家参考交流。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理论;方法

引言

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在此我们认为可将水资源承载力定义为:指某一区域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当地水资源系统可支撑的社会经济活动规模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1.水資源承载力概念

目前我国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有多种表述,例如,有的学者认为水资源承载力可理解为某一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在自然—人工二元模式影响下,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水资源的动态变化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发展为条件,经过合理优化配置,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最大支撑能力。该定义充分考虑了人类活动影响对水资源系统的干预和水文循环过程的影响作用,并强调了动态发展的观念。还有相关学者将水资源承载力定义为一个流域、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在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当地水资源能够维系和支撑的人口、经济和环境规模总量。这一定义将环境规模和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一并纳入水资源承载力的范畴,从理论上而言是正确的,然而对环境规模进行界定和度量却较为困难。考虑到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现实与长远意义,对它的理解和界定,要遵循下列的事实:必须把它置于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架下进行讨论;要从水资源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耦合机理上综合考虑水资源对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支撑能力;要识别水资源与其它资源不同的特点,它既是可再生、流动的、不可浓缩的资源,又是可耗竭、可污染、利害并存和不确定性的资源;水资源承载能力受自然资源影响外,还受到许多社会因素如社会经济状况、国家方针政策包括水政策、管理水平和社会协调发展机制的影响和制约。

2.水环境承载能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时空变化差异很大,不管是南方或北方,水资源危机以及相关生态环境问题都相当突出,在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同时,也要充分地考虑到各个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我国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目前虽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2.1基础理论不完善

关于水环境承载力概念及其内涵特点多为经验性描述,系统分析不足,其外延模糊,至今还没有统一、公认的定义、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未形成一个完整的计算体系。定义与计算形式不统一,承载力的单位不明确,因此应用上缺乏足够的可行性,实施和操作性还不强。水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多目标决策问题,其研究领域宽广,涵盖了从生态功能等宏观领域到水生生物呼吸作用等微观领域,从水文学到生态学、环境学、社会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研究范围,学科交叉性强。但目前的理论基础还不足以支撑所有的研究领域,因此要加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完善。

2.2研究原则和目标不明确

水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对水的研究时要充分地考虑可持续发展[12]。而我们在水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过程中,究竟应该以怎样的可持续发展标准来评价和计算水环境承载力,或者怎样的水环境承载力才可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尚未明确和统一。

2.3亟待建立完善公认的、适合流域特点的承载能力指标体系

现有的水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不多,大部分的评价指标体系过于简单或冗余,一般仅是探索性的成果,还未形成统一的、公认的评价指标体系,尚无适宜的筛选框架和分析方法。在承载力研究中,虽然引入了研究复杂系统的数学建模方法,但各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数学模型中涉及到的指标和指标体系往往过于简单,没有给出分析和筛选框架。这些指标往往不能同时描述人口―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复杂性和水环境承载力的大小。而且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中有大量的定性指标,如政策法规、管理水平、环保意识等,而对这些定性指标的定量化具有相当的难度,所以至今还没有既能描述水资源社会经济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又能描述水环境承载力大小的评价指标体系。现行的指标体系忽略了对自然生态系统各因子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研究,对水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因子的引入不全面,这极大地阻碍了水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研究的深入开展,也限制了水环境承载能力研究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3.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发展方向

3.1加强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研究

研究并确立公认且科学的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理论基础、研究范围、评价指标体系。在研究理论上,需用系统的观点综合考虑水资源对人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耦合发展的支撑能力,涉及水文学、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景观学以及人文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加强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完善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支撑体系。加强动态模拟研究,实现对水资源动态变化过程的预测。建立能反映水资源承载力问题本质与特征且科学可行的估算预测模型。加强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要同时考虑经济用水(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水资源承载力要能够保证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生态系统运行机制、植被生理需水、生态耗水的理论以及定量研究。

3.2加强水资源承载力的方法与技术研究

目前已有的各种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各有其优点、缺陷及问题,研究如何将各种方法相互结合并改进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各种数理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更加深入科学定量地研究评价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还要与新技术相结合。借助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新技术手段,可有助于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过程中收集和处理大量数据信息,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数据系统。同时,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同样能够为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定量研究的支持。

4.结语

总之,对水资源的承载力的研究,能够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工作,在保护了水资源的同时,也改善了生态环境,有效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志峰,王炜炜.水环境承载能力及其定量描述方法[J].北方环境,2014(4).

[2]方国华等.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多目标分析评价模型及应用[J].水资源保护,2016(6).

[3]冯尚友,刘国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框架[J].水科学进展,2014(9).

作者:沈晶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论文 篇2: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水文学原理”课程研究性教学

[摘 要] 以高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水文学原理”的研究性教学为例,围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学生课堂主动参与、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研究性教学探索和实践,研究结果有助于“水文学原理”课程的研究性教学组织和实施,有助于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对提高高校本科教育水平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可为高校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人才培养;教学探索;水文学原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一、引言

我国及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应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在此要求下,高等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逐渐转变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朝向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转变,着力培养创新人才。研究性教学作为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当前高等教育新工科和专业认证要求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背景下受到了广大高校和教育工作者的青睐。研究性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指向创新人才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习者主动探索的行为和创新实践的精神,对于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水文学原理”是高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以水文循环为中心,讲授降水、蒸发、下渗、径流等水循环过程和各种水体水文现象的物理机制、相互关系以及时空分布特征,使学生充分认识水文现象和水文科学,系统掌握该学科的分析研究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未来从事洪水防控及资源化、干旱灾害评估及应对、水资源利用保护、生态保护及修复等业务提供科学依据。该课程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也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中的专业课初试或复试科目,在满足本科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之上,还适当兼顾部分学生继续深造所应具备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水文学原理”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持续加强研究性教学探索和实践。

二、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水文学原理”知识点丰富、理论性及研究性较强,涉及不同学科的知识较多、教学难度较大,传统课程教学中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显现出诸多弊端:

(一)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比较突出

在以往和现有教学条件下,多依靠教师语言讲授和多媒体课件PPT展示,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同时,限于课时原因,以往教学活动中多关注于理论知识点的传授,对一些水文活动,如雨量站网规划论证、土壤水分入渗、降水产流现象、干旱和洪涝现象等缺乏必要的科研实验和实例支撑,间接影响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缺乏更新,对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不够

随着科技进步和气候变化影响,水文学研究得到了蓬勃发展,新方法、新技术、新理论层出不穷,但限于教材编写出版时间以及篇幅限制,教材未必能将最新和全面的水文学研究内容加入教材中,只依赖教材对传统经典知识点的讲授,对于现今强调创新型思维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所欠缺,影响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培养。

(三)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所欠缺

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主要依赖于教师讲授,对课程学习意义认识不足,往往只关注最终考试分数,导致平时的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只关注于知识点机械式记忆,乏于交流讨论。即使教师在课堂上发起讨论话题,大部分学生也是应付交差,距离高素质和高能力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差较远。

(四)高素质和高能力人才培养的认知尚未完全到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水利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高素质和高能力的人才受到广泛关注,并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一部分教师和大部分学生尚未认知到位。教师教的过程往往关注理论知识点的传授,尚未完全认识到教学-科研相辅,尚未完全意識到适当引入专业英语将有助于学生开拓国际视野和增强国际交流意愿;学生学的过程只关注这门课程能考多少分,至于是否真正掌握课程知识理论和思维方法则往往关注不够,至于响应学院和学校号召参与海外交流更是一片茫然和不知所措。教与学活动中创新能力认知的不足,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略有下降。

三、“水文学原理”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

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流本科教育的指导思想下以及社会对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需求下,笔者所在教研室教学团队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总结,对研究性教学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实践。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创新与能力培养

“水文学原理”课程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切实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应注重更新教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认真领悟和贯彻“以本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下进行课堂教学变革。在课程教学中,重视本科教学活动,切实履行教书育人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责任,以“金课”标准进行课程框架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发展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次,注重贯彻工程教育认证核心理念,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给出了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总体描述了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明确了应当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的12条标准,并要求应该掌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在“水文学原理”整个教学活动中,注重课堂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突出以人为本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学生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水文学原理”的研究性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全过程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二)系统梳理教学内容,引入专业英语和科研前沿热点

1.系统梳理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

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和深化教学改革的核心。“水文学原理”课程教材主要选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水文学原理》第二版(沈冰,黄红虎著,2015年),该教材为高等学校水利学科专业规范核心课程教材,依据扬州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水文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以人才培养为出发点,系统梳理“水文学原理”课程的知识点,突出教材重点难点,并契合课程知识点,突出水文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以重难点作为主抓手,系统整合课程内外资源,选择其中的主题作为教学单元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

2.引入专业英语和科研前沿热点,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激发科研思维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流活动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本科生,通过引入专业英语,了解和熟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相关的英文科技术语和表达方式,有助于扩大学生国际视野,及时了解国际水文与水资源发展动态,培养水文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国际研究思维。

在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把学科前沿知识适时融入教学内容,将有助于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激发创造力潜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文与水资源的科学研究一直在蓬勃发展。在“水文学原理”的研究性教学活动中,及时地将水文科学研究前沿热点(如:气候变化与水文循环、陆面水文过程模拟等)和学科辩论性科学问题(如:蒸发悖论等)进行介绍和学习,有助于学生拓展学习视野,了解学科热点和最新进展,启迪学术创新思维;另外,以科学研究的逻辑思路变革教学模式,积极与学生展开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有助于学生增强科学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三)制定研究性教学设计方案,持续改进教学方法

1.制定研究性教学设计方案

传统教学设计通常关注教学过程中“如何教”的设计,具体体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知识的传输是单方面的,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开展研究性教学,应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除了“如何教”,还要“如何学”,以“加强师生互动,注重学生参与,注重引导和启发,激发兴趣和热情,重视能力培养”为教学宗旨,建立以水文科学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水文学原理”课程基于多年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研究制定了《水文学原理研究性教学设计方案》,作为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其内容涵盖课程框架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及单元教学设计等。其中,课程框架设计包括理论讲授内容、自主学习安排、探究知识、实践部分、拓展要求等;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讲授、研讨和实践等方法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彰显单元章节重难点知识点的研究性学习设计。

2.持续改进教学方法

“水文学原理”研究性教学活动中,以研究性教学设计方案为依据,课堂上广泛发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调动学生主动性思考和发散性思维,注重理论与生活现象的结合,强调知识理论就在身边发生,鼓励学生发现科学问题并积极思考。研究性教学活动从教学组织上来讲,是一个融合课前准备、课堂讨论、课后归纳总结提升的系统性工程,可以参考“课程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BOPPPS)”的有效教学结构开展。课前,布置主题任务和确定学习目标,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知网、图书馆等渠道以团队合作形式进行文献资料收集、共享、学习、归纳,形成学习笔记和汇报PPT;课堂上,师生互动,教师以启发-引导为主,随机抽选同学进行汇报,然后分组讨论或辩论,教师针对汇报内容和PPT制作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课后,进行归纳总结,给出评价和提出建议。通过多项研究性教学活动,锻炼学生信息检索和文献分析能力,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四)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丰富拓展教学手段

1.注重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积极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水文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采用任务驱动和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线下主要基于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PPT、黑板板书等教学手段,综合采用讲授、讨论、对比学习法等进行课程知识点的学习和讨论。线上主要基于扬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等开放式学习平台,增加视频动画资源和录播课内容,开设答疑讨论区、科研资讯区,鼓励学生在线以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之间的形式进行互动交流,从而为研究性教学活动的提前布置、课堂学习讨论和课后巩固提高等教学环节注入多元化教学方式。

2.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丰富和拓展对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水文学原理”课程教学活动中,继续发挥传统教材、粉笔、投影仪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显示教材知识点体系、学习框架和思维导图等的优点,同时基于教室计算机、相关多媒体教学软件、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等现代教学手段,形象和虚拟展示自然水循环过程、雨量站点多少对等雨量线分布及面均雨量值的影响、土壤水分下渗、径流汇流过程、河流泥沙运动等课程知识点,避免学生在學习活动中出现思维倦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教学手段支撑。

(五)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重视学生主动性反馈

为发动学生更好地参与研究性教学活动,需要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只强调教师的研究性教学实施还不够,还需要学生主动投入到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为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首先,教师应通过专业设置和职业发展的关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端正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研究性学习,强调知识点的联系和运用,从内因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教师也需要指导和传授大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和积极参与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动力。再者,教师应客观评价学生提交的学习报告,将研究性学习效果的考核纳入成绩评定,从外部形成一种激励。

为持续改进研究性教学活动的效果,尤其需要重视学生对学习效果的反馈。教师积极组织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教学活动,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中心来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本科生往往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一个研究性主题,在评价方面,教师应结合学生态度、文献资料收集程度及结果分析情况,尊重学生劳动,多方位的形成评价意见。研究性学习活动实质上是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考察,应围绕如何提高大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学习效果和如何检验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效果等方面进行教学反馈意见的收集,建立研究性教学评价体系,进而改善研究性教学活动。

(六)激发学生课外活动创造力,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创新

为拓展研究性教学活动的效果,需要激发学生课外活动创造力,鼓励学生开展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研究性教学具有主动探索的行为和创新实践的精神,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水文学原理”课程的重难点内容,结合水科学研究热点难点问题如气候变化、水循环特征、蒸发悖论、河流生态学、河流泥沙效应、水库大坝安全等,通过研究性教学活动,可以在课外继续激发大学生参与学术科研创新实践的兴趣,鼓励大学生开展学术创新和申报科技创新项目。通过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能够使学生增强科学研究思维,秉持科技创新理念,既可以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起到补充作用,又可以让学生动手参与实践生产活动,从而将专业理论与科研实践结合起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总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通过研究性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积极发挥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大学生科研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高校本科教育水平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结果可为高校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任丽婵.我国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的理论省思[J].教育评论,2015(12):10-13.

[2]林健.一流本科教育:认识问题、基本特征和建设路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40(1):22-30.

[3]王晓莺,贾念念.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下课堂教学变革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12):6-9.

[4]李硕豪.论一流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2018(7):12-16.

[5]王艳茹.大学“金课”建设的智慧教学法——原理、内涵与框架设计[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9,10(4):112-115.

[6]李静,梁杏,靳孟贵,等.成果导向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9(5):108-113.

[7]陳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5(1):4-6.

[8]牛朝晖,娄震.BOPPPS教学模式在成人教育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7(16):97-99.

[9]王景才,李帆,唐双成,等.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现状及科创效果提升策略[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9,10(6):79-82.

(责任编辑:王义祥)

作者:王景才 黄红虎 方红远 唐双成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论文 篇3:

基于“国际水资源管理”课程的中美大学专业课教学对比

(1、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22、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文章介绍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专业课程“国际水资源管理”,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三个方面将其与武汉大学的专业课程“河流管理学”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各自的课程特色与主要差异,并探求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国际水资源管理”课程在教学方法、课程考核与平台建设上的成功经验对完善“河流管理学”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教学方法;水资源管理;课程考核

一、概述

經济发展与人口的增长使得人们对河流的索取越来越多,近年来河流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季节性断流、水污染加重、洪水灾害频发、河流健康受损等[1]。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河流的管理与保护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作者近10年来一直从事“河流管理学”的教学工作,作为武汉大学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对我国河流及其管理问题的系统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科研积累,使作者对该门课的教学有了自己的深刻理解。2015年作者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到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海洋地球与大气学院访学,期间全程旁听了该学校的一门专业课程《国际水资源管理》(International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主要介绍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管理,学习之后,收获很多,结合自己讲授“河流管理学”的体会,对两门课程的内容与教学进行对比,从中得到一些借鉴与启示。

二、课程内容的比较

国际水资源管理课程总共有40个课时,主要内容包括河流与地下水简介、美国水资源概况、水政治与水治理、水资源开发、水资源共享与合作、水资源安全与冲突、水资源统一管理、未来的水资源八个部分。河流管理学课程的课时是36个,主要讲授河流的属性、河流管理的目标和内容、河流管理理念、河流管理方法、河流管理体制、河流管理法规、河流调度管理七个方面的内容。对比一下,可以看出这两门课程在内容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中美大学教育体制与课程体系的差别,国际水资源管理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俄勒冈州立大学的所有本科生,从大一到大四都可以选,类似于我们所说的通识课。因此,其内容在广度上比河流管理学要大得多,不仅介绍以河流为核心的地表水资源,还包括了地下水资源;另外内容中对水资源共享、水安全、水冲突、水政治等热点问题涉及较多,几乎占了课程内容的一半篇幅。可以说国际河流管理课程的内容在广度上、时效性以及科学性上都表现显著,但是在深度、系统性上略显不足。河流管理学课程的授课对象是水利专业本科四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因此该课程相对来说要更有着“专”和“深”的特点,既涵盖了河流管理涉及的所有内容,又对每个问题有所侧重,层次清晰,课程内容设置比较系统、完善。但在内容的时效性、关注度上有所欠缺,应结合近期国内外河流研究与管理实践,补充一些最新的热点内容。

三、教学方法的不同

一直以来,高校的专业课教学比较注重教授知识,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多以课堂讲授为主,理论引导辅以案例分析[2,3]。随着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专业课的传统教学方法受到了强烈冲击,新理念与新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取得了始料不及的良好效果[4]。对比国际水资源管理与河流管理学的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团队合作、资源获取、启发创新四个环节有着较大的区别。

(一)师生互动

国际水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师生互动环节做得非常好。课堂上既有讲授,也有讨论,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提问,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教师在讲授一个知识点或案例前,往往都会向学生提出问题,引领学生开始自己的思考,然后鼓励学生提问,再根据学生的问题师生进行讨论。例如讲到水资源冲突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让每个学生(总共24个学生)对中东地区的水冲突原因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逐一回答学生的问题,回答过程中,其他学生可以补充或质疑。这种经常性的互动,既保证了学生上课时的专注度,也提高了他们的课堂积极性与参与意愿,促进了对课程内容更深层次的探讨与理解,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留意了一下以往“河流管理学”的教学过程,学生所提的80%以上的问题都集中在课间或课下时间,真正在课堂教学进行中主动提问的学生很少。武汉大学近年来大力提倡教师增加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提问的习惯。作者在“河流管理学”的课堂上,也开始在讲授每一章主要内容前,让学生先课前预习,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对本章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问,教师解答问题的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补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互动方式受到学生的好评。

(二)团队合作

国际河流管理的课程教学中,注重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24个学生被平均分为6个小组,每组4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小组讨论与小组作业。小组讨论课共有4个课时,教师会提前三天左右将主题或问题告诉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讨论课上分组讨论,教师会轮流参与并指导各个小组的讨论活动[5,6]。这种小组讨论课一般气氛都很热烈,学生都勇于表达,各抒己见。课后每个小组会将本组的讨论纪要交给老师。小组作业工作量非常大,必须由所有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按照作业要求成员之间协商分工,查阅资料,寻求方法,所有的环节中沟通交流是最重要的,最后的作业是所有人思路与方法的融合[7]。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在学习中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形成优良的学风。

相比来说,“河流管理学”教学中團队合作部分做的较少。一方面是学生人数较多,课时紧张,操作起来有难度;另一方面是教师的主观意愿不够积极,担心学生不能很好的配合,也缺乏组织这种教学形式的经验。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需要适当增加小组讨论环节,布置的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平台与资源利用

俄勒冈州立大学有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学平台,称为“Canvas”。“国际水资源管理”的第一次课教师会告诉学生必须进入这个系统。在这个系统内,教师可以与所学选课的学生通过电子邮件沟通,能够通过系统布置作业、在线考试、在线讨论、上传学习资料、公布学生成绩等。学生通过该系统可以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交流,下载各种教学资源,了解作业要求,小组讨论学习,提交作业等[8]。该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庞大,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联系平台,有效完成几乎所有的教学辅助工作。另外,整个学校的网络全部覆盖,且速度很快,教师课堂授课时需要的所有资源(包括视频)都能够即时打开,可以很好的保障教学效果。

武汉大学在教学平台建设上投入很多,多媒体与校园无线网也基本覆盖整个校园,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即时应用都走在了国内高校的前列。但尚未建成一个类似“Canvas”的网络教学平台供师生利用,“河流管理学”的全部授课都是在传统的讲台上完成的,教学的便利性以及师生互动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四)启发创新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9]。“国际水资源管理”的教学非常注重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引领学生的自主创新。教师课堂讲授的只是课程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更多的知识内容需要学生自学或小组讨论学习完成。大量的作业均要求原创,严禁抄袭。在这种要求下,学生必须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维,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强大的推动力。

“河流管理学”的教学也很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但与“国际水资源管理”课程的高标准、严要求不同[10],主要通过采用知识构建和问题求解为主要任务的学习方式,增加研究性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11]。比较而言,两门课程的启发创新做的都比较好,只是各有侧重,方式不太一样。

四、课程考核的对比

俄勒冈州立大学“国际水资源管理”的课程考核要素较多,考核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对学生的能力考核,其考核要素构成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俄勒冈州州立大学的“国际水资源管理”课程考核对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的成绩不太看重,两次考试成绩所占的总比重只有20%。但非常重视实践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作业量大,而且都是主观性很强的作业,留给学生很大的自主创新空间。另外,对学习态度也比较注意,课堂笔记状占了20%的比重,课堂综合表现占了10%的比重。多元化的考核标准,尽可能做到学生成绩评定的客观准确。

“河流管理学”的课程考核,相对简单,其考核要素构成如表2所示。

对比看到,“河流管理学”的考核要素单一,主要依靠期中和期末两次学习成绩来考核(这两次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90%),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察,很难反映出学生的创新与合作水平,对课堂表现与学习态度的关注也不够。今后需要增加考核指标,丰富考核标准,综合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课程考核的客观性与全面性。

五、启示与结论

“国际水资源管理”与“河流管理学”同为本科生的专业课程,类型相同,课时相似,但在教学内容、方法与课程考核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前者的教学内容“广”且“新”;后者的内容“窄”而“深”,各自的特色鲜明。前者在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和团结合作能力,善于利用先进的网络教学平台,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标准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后者在这些方面做的不足,需要借鉴前者的经验及时完善。虽然中美两国高校的教学条件与环境存在差距,许多经验不能完全照搬,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先进的教学方法与平台建设经验对“河流管理学”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效果提升无疑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谈广鸣,李奔.河流管理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2]张龙.中美高校专业课教学的比较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187-189.

[3]苏丽艳.中美大学课堂教学比较研究及启示[J].石油教育,2010(6):56-58.

[4]真虹.中美大学课堂教学比较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23(2):106-111.

[5]谢逢春.中美两高校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对比[J].化工高等教育,2009(3):27-30.

[6]庄丽君,刘少雪.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8(6):70-76.

[7]游柱然,胡英姿.近年来中美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的比较与反思[J].江苏高教,2013(3):60-61.

[8]姚庆,Anton Miglo.中美高校《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比较——以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为例[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2):175-179.

[9]郭吴,刘沛清.《粘性流体力学》课程“导学式”教学模式初探[J].世界教育信息,2010(6):69-71.

[10]张文斌,杨瑞金,卢蓉蓉,等.中美高校《食品化学》课程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982-4984.

[11]李松林.论教师学科教材理解的范式转换[J].中国教育学刊,2014(1):52-56.

基金项目:武汉大学自主科研学科交叉项目(编号:2042016kf0172)

作者简介:李奔(1980-),安徽寿县人,工学博士,武汉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河流管理及跨境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教学和研究。

作者:李奔

上一篇:公交企业安全教育论文下一篇:历史教学社会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