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施工企业上市研究论文

2022-04-29

摘要:在我国,企业价值评估起步相对较晚,但在我国提倡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影响下,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投融资、重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等股权交易活动日渐频繁,在实务中,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评估方式比较单一,忽略对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特点的思考,影响价值评估效果。基于此,本文就结合施工企业的价值特点,重点探究施工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并分析其适用性,内容如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股份制施工企业上市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股份制施工企业上市研究论文 篇1:

模拟股份制融资与股份制及其他灰色融资方式的比较

摘要:本文通过对项目模拟股份制与股份制、民间借贷、民间集资等融资方式的比较分析,发现模拟股份制融资是一种自发而未受到有效监管的灰色融资行为之一,几种融资行为非常相似但又有本质区别。我们既要看到项目模拟股份制在施工企业快速融资、改进管理等方面的积极意义,也要看到项目模拟股份制在法律监管等方面的漏洞与风险,对项目模拟股份制应该采取引导、规范的积极态度。

关键词:项目模拟股份制;施工企业;灰色融资;非法集资

一、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的概念

本文所述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是在最近二三十年出现于部分施工企业中,是企业所承建项目筹集资金的融资方式,属于一种非正规的金融模式或称灰色融资行为,一直都是以半地下的形式存在,至今没有人进行系统的研究,也没有相对统一的定义。

2009年,管红梅在《发展中的建筑施工企业融资需求及融资策略研究》一文中提出:“项目模拟股份即虚拟股票,其管理模式是在工程项目部内部参照股份制管理、分配办法和相关程序要求,对项目部主要利益人和责任人分配认股额度,实行模拟股份制管理和分配,最终按项目实现的效益进行分红。”此观点对项目部内部模拟股份制融资作出了比较完整的定义,但没有包括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吸收项目部以外人员资金的融资方式,也不是十分完整。

结合目前施工企业中常用的模拟股份制融资模式,笔者抱着抛砖引玉的目的,通过对此融资方式主体、融资对象和作用的分析,提出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的初步概念。

(一)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的主体、对象和作用

1.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的主体

目前,国内建设市场的基本情况是,施工企业承接某一施工项目后,建设单位一般不支付或很少支付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的支付一般也满足不了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实际的资金需求,垫资建设、BOT方式融资建设的也不在少数。上述各种情况导致施工企业承接某施工项目后,必须为该项目筹集相当金额的运转资金,用于弥补在施工各个阶段建设单位支付工程款与项目实际需支付的工程成本费用之间的资金缺口,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施工单位为施工项目筹资的主要方式包括企业自有资金投入和银行贷款,但对中小型施工企业特别是对大多数民营施工企业而言,这两种筹资方式的筹资渠道都不十分畅通,导致施工项目的资金需求在很多情况下都不能得到有效的满足。在此背景下,民间借贷、内部集资乃至本文论及的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等非正规金融方式便油然而生。

从表面上看,民间借贷、内部集资、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都是筹资,特别是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筹集的资金更是直接用于施工项目,容易把施工项目部当作是融资的主体,但实际上,上述三种非正规融资方式中的任何一种,项目部都是无法独立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借贷、归还或分配责任的承担者必然是实施、承担该项目的施工企业。因此,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的主体应该是承接施工项目的施工企业。

2.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的对象

施工企业采用项目模拟股份制为某一施工项目筹集资金,一般都是以某一施工项目为载体,这种融资模式的融资对象往往是特定的,主要包括企业内部人员和企业内部成员与外部成员的集合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又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单纯的项目部成员,即由项目经理等管理人员部分出资或全部出资解决施工项目所需的运转资金,企业与项目管理人员按出资金额,结合管理责任、工作岗位、实际贡献等参与项目利润分配;二是项目部之外的企业内部人员也参与出资并参与分配。第二种类型是由承接施工项目的企业或由第一种类型的内部成员组成一个出资联合体,与外部的企业或个人联合出资并按出资金额,结合工程管理分工、实际贡献等参与项目利润分配。

无论是第一种类型还是第二种类型,参与施工项目运转资金出资的融资对象是特定的,他们在人事关系或工作分工等方面与融资项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3.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的作用

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出现的条件就是施工企业在某一施工项目运转过程中的资金缺口。因此,它的第一个作用就是为施工项目筹集资金,用于项目施工过程中购买材料、支付人工费等各项成本性的支出,在建设单位没有支付工程款之前或建设单位支付的工程款仍不足以支付施工成本费用的情况下保证项目的正常推进,对项目本身、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都有积极的作用。

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必须能够为融资对象提供超出正常借贷利息的资金回报,否则就无法以此方式完成融资。因此,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的第二个作用是为出资者提供投资渠道。

企业内部成员参与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的,除了筹资和提供投资回报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实现项目管理参与者与项目绩效的直接挂钩,进一步提供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完成施工项目的各项生产和管理目标,这是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的第三个作用。

(二)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的概念

通过对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方式主体、融资对象和作用的分析,笔者认为,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是施工企业为解决施工项目运转资金需求,进一步落实施工项目绩效考核和经济责任,在施工项目部内部参照股份制的管理模式,动员企业、施工项目部内部人员及合作单位和个人投入项目运转资金成为项目股东,实行模拟股份制的管理和分配,最终以出资比例并结合股东的管理岗位、实际贡献等进行利润分配的一种项目融资和管理模式。

二、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与股份制的比较

股份制亦称“股份经济”,是以入股方式把分散的、属于不同人所有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统一使用、合伙经营、自负盈亏、按股分红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股份制在发展过程中,与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相对应,有不同的具体形式。奴隶社会末期和封建社会初期主要表现为合伙经营,在资本要素集中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还是最主要的合作因素,即人合大于资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初期,股份经济是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资本合作的因素已经大大超出人人合作。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入,自19世纪后半期至今,股份制形成以资本入股或发行和认购股票的形式组成股份公司的形式已经成为主流,资本要素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实现了更为充分的分离,上市公司成为社会经济的主流,人合的因素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从字面上看,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也是以入股方式集中生产要素、统一使用、合伙经营、自负盈亏、按股分红,与股份制似乎相差无几。仔细分析,两者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是一种仅仅在具体施工项目中采用的合作模式。施工项目部作为施工企业法人的代表履行施工合同,本来都只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而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只是一个具体施工项目中根据管理需要和资金需求偶尔采用的筹资、管理模式,在对外承担法律责任方面,不具备相应的法律资格,对内也只是合作者之间的民事约定,而且因为缺乏规范制约,常常存在部分违法违纪的条款,处于金融、税收监管的灰色区域,因此尚不能与股份制一样称之为“经济组织形式”。

其次,现代意义上的股份制更多的是指单纯的资本合并与积聚,资本入股或发行和认购股票的形式组成股份公司的形式已经成为主流,在现代意义的股份制中,资本要素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实现了更为充分的分离。而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中的股东之所以走到一起,资本往往不是主要的因素。与现代股份制向不特定发行对象发行股份绝然不同,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的入股者往往是企业内部、施工项目部内部的人员,即使向企业外部人员征集资金,这些人员也与企业与项目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它的“股份”发行对象是特定的,在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模式中,人际合作的因素远远大于资本合作因素,它更接近于合伙合作。

三、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与民间借贷、集资及非法集资的比较

之所以要将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与民间借贷和集资做比较,是因为根据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的形式和本质分析,这是一种游离于中央银行控制和金融法规约束之外的金融活动,与民间借贷、民间集资同属于非正规金融。

亚洲开发银行对非正规金融是这样定义的:不受政府对于资本金、储备和流动性、存贷利率限制、强制性信贷目标,以及审计报告等要求约束的金融部门,是“游离于经政府机关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之外的所有以盈利或互助为目的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金筹措活动”。非正规金融在当今中国主要包括那些分散、无组织地发生在各种非金融企业之间、企业或民间组织与居民之间、居民相互之间的各种资金借贷活动,如民间融资(含民间借贷)、贷款经纪、民间标会、各种基金会、地下钱庄、典当贸易、信贷信用委托、天使投资等。

与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最为接近的两种非正规金融方式就是民间借贷和民间集资,但是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又与民间借贷和民间集资有着根本的区别(见表1)。

民间借贷是基于血缘、地缘和业缘所出现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资金直接借贷。从借贷的主体来看,传统的民间借贷主要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借贷,近几十年来,企业也开始参与民间借贷。从借贷者的相互关系来看,一般是基于血缘(亲戚关系)、地缘(同乡关系)、业缘(同行关系)等发生,出借者或者说贷款人是特定的。从借贷的利息来看,包括零利息(友情借贷或称白色借贷)、中等利息(利息低于法律规定上限,或称灰色借贷)、高利贷(利息高于法律规定上限,或称黑色借贷)。

民间集资是指个人、非金融企业或其他组织未经国家金融监管机构批准自发向多个资金持有人筹集资金用于使用的一种直接融资方式。在资金用途方面,发起集资应当具有真实的集资项目和资金需要,集资款项应当用于融资方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参与对象方面,一般应针对特定对象融资。在投资回报方面,民间集资活动所承诺的投资回报一般以固定利率为主,也有约定按投资比例分享项目收益的,但不是主流。

非法集资是指个人、企业或其他组织未经国家金融监管机构批准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一种直接融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0年11月2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02次会议通过,自2011年1月4日起施行)第一条的规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应同时具备如下几个要件。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4.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民间借贷、民间集资、非法集资都是属于自发的民间金融形式,前三者因为具有及时、方便、灵活等特点,能够起到调剂民间资金余额、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等积极作用。但如果控制不当,也极易演变为第四种非正规金融,即非法集资。

四、关于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的几点思考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非正规金融方式,作为金融市场中的一个灰色部分,需要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积极探索规范管理的方式。

(一)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的出现和存在有其必然性

从发展金融学的角度分析,中国民间金融的兴起是中国体制转轨中产生的一种内生性的金融制度安排,是内生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引致庞大的金融需求的一部分。

从筹资成本的角度看,施工企业及其施工项目部通过模拟股份制模式筹集资金,一是可以迅速缓解资金紧张的局面,二是省去了通过发行股票、债券、银行贷款等所必须的各种复杂程序和高昂费用,具有低成本和快速的优势。

从加强绩效考核的角度来看,施工企业通过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主要面向内部职工集资,增强了企业对职工的激励和约束能力,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是对施工企业而言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有效管理手段。

从出资人的角度看,通过参与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集资,所得到的投资回报在极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远高于同档次的银行存款利息和股票等证券市场投资回报,具有增加居民资本性收入的积极作用。

因此,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模式的出现,印证了一句哲学上的名言:存在即合理。我们必须承认其必然性,从而采取引导、管理而不是封堵的态度。

(二)必须承认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的非正规地位

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处于金融市场的灰色区域,现有法律无明确规定,现有政策法规无明确规范,属于尚未受到有效监管的融资行为之一。

在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模式中,也会出现因管理不善或市场环境不利最终导致股本、股利难以按约定支付的情况。也有企业或个人以虚假承诺的高利回报做诱饵,编造暴利施工项目蒙蔽参与人员,导致施工项目管理失控甚至引发较为严重的群体性事件和社会稳定问题。特别是后者,融资主体或项目实际管理者很有可能在融资过程中因资金困难、利益诱惑等原因变更融资对象、融资回报等相应条款,从而演变为非法集资。

强调和重复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的灰色调,是提醒融资参与者和金融监管者要时刻掌握灰色和黑色之间的那条界线,严防越界违法。

(三)如何加强对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的管理和引导

首先,满足企业合理的信贷资金需求,压缩灰色金融的存在空间。与民间借贷、民间集资及其他非正规金融一样,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模式是企业在无法通过正规金融渠道筹集资金或正规渠道筹资成本过高情况下采取的融资方式。在当今二元的金融市场机构情况下,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已经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大阻力,对此,相关部门必须充分的重视并积极帮助解决。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企业走出灰色的区域,减少企业滑向黑色区域的风险。

其次,强化参与主体的规则意识,减少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纠纷。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模式作为股份制的近亲,其出现和存在,是基于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及平等、诚信、公平的契约精神。而在现实中国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契约精神或契约意识一直处于比较稀缺的境况。在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模式中,契约意识的欠缺主要表现为融资前无约定或约定不明、项目实施过程中成本费用核算账目混乱、结算过程中违反协议约定方式进行分配等,极易引起各类经济纠纷,影响项目实施和社会稳定。

如何减少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纠纷,从根本上来说,要从改造参与者开始。需要在全社会至少是在全行业普及和强化规则意识,在此项融资模式的参与者中,形成用商业的规则解决商业问题的共识。在融资行为发起前就拟定相应的项目管理主体和管理方式、入股比例和方式、分配比例和方式及可能出现的争议及解决方式等,所谓“先说好,后不乱”。长期坚持、全面坚持,才能保证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这一自发于民间、内生于民间的融资方式健康、持续地得以存在和发展,从而起到既保证项目实施又增加参与者资本性收入的目的。

再次,适度监管,守住灰色区域与黑色区域之间的最后红线。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作为一种自发于民间、内生于民间的融资方式,既然已经出现,作为监管部分的政府相关部门不应对此视而不见,相反地,应该像处理其他非正规金融方式一样,对其进行调研分析、引导管理,特别是要对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融资模式中可能出现的违法因子进行明确界定,划清灰色融资和黑色融资的红线,预防和抵制以模拟股份制为名,行非法集资或逃避税收监管之实的违法犯罪行为。

参考文献:

[1]管红梅.发展中的建筑施工企业融资需求及融资策略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09(09).

[2]郑长德,伍艳.发展金融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重庆九禾园林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作者:毛巨松

股份制施工企业上市研究论文 篇2:

施工企业价值评估的探讨

摘 要:在我国,企业价值评估起步相对较晚,但在我国提倡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影响下,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投融资、重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等股权交易活动日渐频繁,在实务中,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评估方式比较单一,忽略对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特点的思考,影响价值评估效果。基于此,本文就结合施工企业的价值特点,重点探究施工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并分析其适用性,内容如下。

关键词:施工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建筑施工企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但是当前我国关于建筑施工企业价值评估研究相对较少,企业的价值评估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在日常企业生产经营中,企业价值评估可以让投资者对企业当前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有一定了解,帮助其制定合理的经营管理决策;在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风险投资等股权交易活动中,企业的价值评估能帮助投资者做出有效的投资决策。本文就以建筑施工企业为重点,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分析当前广泛采用的价值评估方法,探讨各个价值评估方法的适用性,提高决策效果。

一、施工企业的价值特点

(一)工程项目的复杂性

施工企业是由众多的工程项目组成的,施工企业的价值评估也是工程项目的价值评估,工程项目包括房建、桥梁、道路、水电空调安装、园林绿化等,很多还涉及到政府投资的市政工程项目、民生项目,每个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设计要求,具有造价高、年限长、施工工艺多样化等特点。从工程项目承包模式上看,工程项目又分为工程总承包项目、EPC项目、PPP项目等,工程项目所体现出的复杂性也加大了施工企业价值评估的难度。

(二) 现金流量的不稳定性

工程项目的周期长,投资金额大,工程款是按照项目进度节点完成情况来支付的,从项目的开工建设开始,经历项目主体施工、附属装修、竣工验收、交付使用、质保期满,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此外,有一些市政项目或者财政拨款项目还需进行财政审计,延长了项目的结算周期和增大了评估的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下,进度款是否可以如期到账,材料人工的成本支付是否提前,项目建造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可抗力因素等,都会导致工程项目的现金流量的不稳定,影响了施工企业价值评估的准确性。

(三)企业市场地位的差异性

施工企业的资质标准区分为特级资质、一级资质、二级资质等,资质等级以及企业规模的不同,导致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竞争力也会不同,当前建筑行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比较大,竞争力强的施工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能承接到造价高、品质好、利润大的项目,同时市场竞争力强的施工企业利用规模效应能极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较强的融资能力能让企业参与到一些效益较好的投资项目中去,从而提升企业的价值。而市场竞争力弱的施工企业则现金流较差,企业的价值评估甚至为负值。

二、施工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一)成本法

成本法是在目标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评估企业各项资产价值和负债从而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一种方法,主要运用的是重置成本(成本加和)法。评估过程中需要针对各项资产进行一个重置假设,在充分考虑现有资产的折旧程度及使用价值后,评估出合理的重置价值。但在评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企业的四个指标:资产的贬值度、使用的功能性、重置的成本与重置的可行性。

(二)市场法

市场法又叫相对估值法,是将评估对象与可参考企业或者上市的类似企业进行对比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一种方法,其应用前提是假设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場上相似的企业一定会有相似的市场价格。然后通过对相似企业的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进行修正,最终得出目标企业的评估价值。然而针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当前我国资质中建筑企业数量超过6万家,其中上市建筑施工企业不足一百家。在这些企业中,均为大规模施工总承包企业,和大部分非上市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在经营模式、技术工艺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异,可比较性不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相对价值法的应用。

(三) 收益法

又叫绝对估值法,通过将被评估企业预期现金流量的流入流出折现至评估日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一种方法。其理论基础是经济学原理中的贴现理论,即一项资产的价值是利用它所能获取的未来收益的现值,其折现率反映了投资该项资产并获得收益的风险回报率。收益法的主要方法包括贴现现金流量法(DCF)、内部收益率法(IRR)、CAPM模型和EVA估价法等,对于盈利能力差的建筑施工企业而言,计算得出的实体现金流量可能为负值,由此计算的企业价值也为负值。评估过程对未来现金流量估计的偏差,会影响最终的价值评估结果。

三、施工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与应注意问题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具体介绍现阶段建筑行业广泛采用的价值评估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在应用上具有各自的局限性与适用性。

(一)成本法的适用性分析

虽然成本法在原理上具有可靠性,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比较注重资产的重置成本,缺乏资产未来收益的前瞻性,忽略建筑施工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此外,成本法容易模糊了单项资产和整体资产的区别,忽略了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后的整体价值,在价值评估使用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我们在使用成本法进行施工企业价值评估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每个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及盈利能力,对企业的未来收益做出合理评价;对一些混改后的国有施工企业,需要预测到企业提升了经营管理水平后的发展状况,结合市场法做出合理的价值评估。

(二)市场法的适用性分析

虽然市场法具备较多优势,但是结合当前情况来说,企业为了合理使用该方式,需要提前在市场中寻找和被评估企业相同的企业,并且该企业还要和被评估企业存在一些相同指标和技术参数。在实际中,目前国内很多建筑施工企业还是国有性质或民营性质,并没有上市,许多指标与技术参数不具备参考性,只有少部分企业可以这样比较分析,大部分评价结果都会存在一定偏差。如果不是上市企业,只是一味地采取市场法对其价值评估,则会造成在相似企业评估价值比较高的情况下,被评估企业价值也会相对较高,反之则会降低。所以,从本质角度来说,无法真实的展现出建筑施工企业自身价值,并且在探究中得知,为了寻找类似建筑施工企业,在实际操作上难度比较大。因此,我们在使用市场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需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精准快捷地找出与目标企业一些相同指标和技术参数,使企业价值评估更加科学化。

(三)收益法的适用性分析

影响收益法价值评估的三因素:现金流量、期限、折现率,建筑施工企业因为其行业的特殊性,特别是一些有诉讼案件的项目、停工缓建的工程项目,这些项目的债权和债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往往此类项目涉及的诉讼索赔等事项所跨度的时间较久,现金流量与期限都难以估计,另外施工企业的折现率每年都有一定程度的波动,增加了企业价值评估的难度,因为预测的未来现金流量与折现率是收益法的核心,而估测又是主观上进行的,加上工程项目在预测的过程中存在各类不可控制的因素,会增大施工企业价值评估的风险。因此,在运用收益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需要从法律的专业视角对未决案件进行合理判断,估算出现金流入流出的可能性,从而提升企业价值评估的准确度。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本次探究中,我们重点介绍了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价值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具体介绍了几种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中比较常见的价值评估方法。针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怎样利用各类评估方法,综合考虑规模效益、潜在风险、资金流量、未来收益等,最后组合成一个先进、科学、与时俱进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对现有企业资源进行整合和提升,让建筑施工企业从追求量的增长演变为追求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张云霞. 浅析在建工程形象进度评估的方法及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36):241-243.

[2]李潘武,徐健,段泳仲. 建筑企业建筑信息模型化技术产权价值评估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01):183-189.

[3]倪玉华. 价值链理论视角下的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J].市场周刊,2020,33(09):111-112.

作者:连进第

股份制施工企业上市研究论文 篇3:

广州国有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广州已成为全国名列前茅的经济大市,是全国GDP率先突破l万亿元的省会城市。但是,经济大市并不等于经济强市,更不等于能够长期保持经济高速发展。要成为经济强市,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广州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是利用资本市场将经济的总量优势转换为品质优势,提升经济效益,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后劲。利用资本市场的目的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通过高效有序运行的资本市场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和繁荣,资本市场的发展必须服从经济发展的目标。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国有企业发展,既是广州推动企业做强做大、促进国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加速器,也是促进城市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和战略需要。

一、成效显著,“四大亮点”

广州国有企业能够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突出体现为“四有”:

(一)“有优势”

一是金融资本市场优势。资本市场是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近年来,广州金融业不断发展壮大,金融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全国大城市前列,作为全国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初步确立。截至2010年末,广州地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3954亿元,贷款余额16284亿元,资金实力继续居全国大城市第3位。2010年广州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426亿元,居全国大城市第3位;广州地区股票交易额4.14万亿元,期货代理交易额25.95万亿元,均位居全国前列。二是金融证券机构数量优势。目前,广州拥有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总部和地区总部179家,金融机构网点近3000家,居于全国大城市前列。广发证券、易方达基金、长城伟业期货等一批在穗法人金融企业综合实力处于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三是上市公司规模优势。仅2010年广州就有12家企业上市,融资近100亿元。目前,广州境内外上市公司达70家,通过资本市场累计融资940多亿元,其中首发融资455亿元。

(二)“有作为”

一是改制上市有突破。近年来,广州大力推动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快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步伐,国有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多,队伍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自1993年底珠江实业、广州浪奇、白云山A、东方宾馆在上海或深圳挂牌上市以来,目前广州国有上市公司已达21家,已实现融资200多亿元,总市值达2062亿元,分布在汽车、钢铁、医药、日化、能源、交通、商贸和建筑房地产等多个领域。2010年珠啤股份、广汽集团股份和海格通信股份3家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境内外上市,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二是跨区并购有成效。广州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扩张步伐不断加快,开展跨地区、跨行业的并购和扩张,扩大了上市公司的规模,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与效益。广汽集团继与本田、丰田合作后,又携手日野、菲亚特,并购浙江吉奥,不断完善国内市场布局。广百集团采取自开门店、资本并购、商业地产开发相结合的模式,进军成都、武汉等地开设门店,努力打造百货零售业航母。

(三)“有影响”

广州国有上市公司质量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涌现了一批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广汽工业集团综合经济效益在全国汽车行业排名第一,珠江钢琴产销量全球第一,广州无线电集团ATM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广州发展集团是珠三角地区最大的综合能源供应商,广百集团、广州友谊集团成为区域性商业流通龙头企业。

(四)“有活力”

一是企业研发实力增强。目前,广州国资委监管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含工程中心)7个、省级技术中心1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9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家、博士后工作站9个,持有专利1,559件。二是企业品牌数量增多。广州拥有注册商标2,178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9个、“中华老字号”13个、中国名牌产品11个、省著名商标125个、省名牌产品67个。三是多数企业资质良好。在加工制造、进出口贸易、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商品检测等领域广州国有企业拥有大量高等级资质和认证资格,掌握着大量稀缺的具有较高技术和资金壁垒的特许经营权。

二、存在问题,“四个不足”

广州国有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取得了成效,但广州国有企业上市融资水平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四不”:

(一)“不够强”

金融市场交易平台是企业在金融要素市场强弱的重要标志,对提高本市企业的话语权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上海集中了包括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黄金交易所等所有种类的金融市场交易平台,深圳有证券交易所,大连有期货交易所,而广州缺乏跨区域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交易平台,甚至连排在全国同行10名内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也没有。

(二)“不够多”

积极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是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的可为之处。2009年底,广州在国内A股上市的公司有39家,比苏州多11家,比天津多9家,比重庆多8家,但比上海少118家、比北京少87家、比深圳少75家。广州上市企业无论从数量、融资规模到质量、市值都与北京、上海、深圳存在较大差距,与天津、南京、成都等城市相当,仅比江浙地区的一些中等城市略好一些。

(三)“不活跃”

广州39家国有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要低于同期上海、北京、深圳的平均水平。由于国有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不强,造成国有上市公司再融资能力弱。目前广州国有上市公司再融资额仅有59.5亿元,而上海仅境内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已实现再融资达793.4亿元。广州国有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整体表现不够活跃,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源整合的力度不足,缺乏市场题材。企业虽然上了市,但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资本市场这个市场化的金融平台去筹融资,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经济发展总量在全国大城市中位居前三甲,国有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不仅与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和总体经济实力极不相称,而且对全市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尚不明显。

(四)“不均衡”

大多数上市公司并没有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跨越式发展,使上市公司成为行业龙头或形成支柱产业。除了刚刚在香港上市的广汽集团外,广州没有一家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进入行业前10名,没有一家的净资产收益率进入行业前5名。

三、 把握关键,“四个加强”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广州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发展实力。作为经济发展“主力軍”的国有企业,要改变现状,发挥“长子”风范,必须着力打造一批能代表广州形象的上市公司群,这样才能跻身“国际巨星俱乐部”并有与“国际巨星”同台竞技的实力。通过努力,要在“四个加强”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加强“四个一批”战略

重点围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产业领域的优势企业,实施“四个一批”战略。一是改造一批。全面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市属国有企业(下称市属企业)所属各级企业,除待清理处置的企业外,具备条件的国有独资企业都要以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形式,通过增资扩股、存量转让、重组吸并、无偿划拨、债转股等方式,积极引入中央企业、跨国公司、民营企业等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二是培育一批。建立市属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库,实施动态管理和分类指导。重点培育主业突出、竞争优势显著的大型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营活力强、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以及经营收益稳定、盈利能力较强的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龙头企业。对条件成熟的重点后备企业倾力扶持其改制上市。三是上市一批。鼓励和支持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多种方式分别选择在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及境外市场上市。积极推进各市属企业的主业核心企业改制上市,争取每家重点市属企业都拥有控股上市公司,并加大力度支持市属企业实现整体上市。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和支持形象好、影响大、产品开拓能力强的企业在境外上市。四是做强一批。鼓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充分利用配股、增发、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渠道再融资;通过资本运作,进行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和收购兼并,实现跨越式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市属优势资源向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集中,促进上市公司发展壮大。积极探索将市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通过划拨等方式适当集中,搭建市国有资本运作平台,开展资本运作,为推动国资战略性重组、产业整合优化、重大项目启动以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提供服务。

(二)加强考核激励

重点鼓励主业突出、竞争优势明显、成长性好的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改制上市。在不影响上市进程的前提下,对于企业中长期发展有重要作用的科技管理骨干,经批准可探索通过产权转让、增资扩股、增量资产奖股等多种方式取得企业股权,推进建立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积极试行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中长期股权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和科技骨干的积极性。对于市属企业通过首发、买壳等形式实现上市以及再融资等,视融资规模情况,给予专项奖励。

(三)加强降低上市成本

后备企业以上市为目的,进行股份制改造、产权转让、资产重组、债务重组以及由此形成的收益所涉及的其他各种税赋,符合减免规定的,予以减免。加大力度利用国资收益支持上市后备企业的项目启动和涉及的职工安置等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等工作。上市后备企业在缴纳行政事业性收费时,有关征收部门应在规定范围内依法按最低收费标准征收,或予以免缴。支持上市后备企业将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支持整体改制的市属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将其离休人员移交市离休老干部管理机构管理,并按规定缴纳相关费用。

(三)加强项目扶持

在安排技术改造、研发与创新、产业发展等各类专项资金时,要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后备企业倾斜。上市后备企业投资新建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再融资建设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的项目,依法优先作为市重大投资项目,优先安排土地使用指标,优先办理立项预审、转报或核准手续。鼓励支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利用上市募集资金参与市政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公共项目建设。

四、措施保障,“四个强化”

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必须把企业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支持推动作用紧密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着力破解难题,做到“四个加强”,切实加大对国企改制上市工作的支持力度。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国企改制融资上市工作,强统筹协调,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制度,迅速组织协调市属国企上市、再融资等工作,并研究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强化市国资委的职能,建立领导挂钩、服务挂牌制度,为国有企业提供良好服务。

二是强化规划引领。已上市公司积极谋划整体上市,拟上市公司加快推进上市步伐,其它企业稳妥推进股份制改造,明确时间表,形成“梯次推进”、“千帆竞发”的局面。

三是强化指导服务。认真做好市属国企改制上市及上市公司再融资工作全过程的指导和服务,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提高为国企改制上市服务的意识和水平,联合开通“绿色服务通道”,保证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

四是强化责任落实。要将改制上市或再融资作为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明确发展战略,制定工作目標,落实工作措施。

(作者单位:广州人民政府研究室)

作者:金永亮

上一篇:计算机发展趋势软件技术论文下一篇:我国房地产企业项目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