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产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论文

2022-04-28

摘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发展低碳经济、追求绿色成长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也日益增强,低碳绿色战略的核心就是“危机中的企业转机管理”。本文研究了企业低碳绿色战略提出的环境、战略框架及实施的重点步骤。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低碳产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低碳产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论文 篇1:

构建中国低碳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

摘 要: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推动低碳产业集群的建设已经成为可持续的必然要求,集群内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至关重要。结合国内外最新发展趋势构建低碳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它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子系统、服务创新子系统和环境创新子系统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促进集群创新机制、扶持引导集群核心企业、培育净化区域文化环境等支撑政策,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国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关键词:低碳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政策研究

引言

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社会共识。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低碳产业集群也应运而生。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织形式,它虽然具有品牌提升、资源整合和营造创新氛围等优势,但它同时也是碳排放的集聚区。而低碳产业集群则是以低碳理念为导向,发挥集群优势,促进低碳技术与政策的创新推广,实现集群内产业链中各节点企业的联动发展,集群企业通过低碳技术创新和联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统一。相对于传统产业集群“高投入、高排放、低产出”的资源利用方式,低碳产业集群更加强调资源再生和新能源的利用,在保证低排放的前提下提高产能;传统产业集群看重产品和服务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低碳产业集群主要是突出其绿色竞争力,注重产品或服务的低碳和生态特征。

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基础是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其核心理念主要来源于产业集群理论。Philip Nicholas Cooke(1996)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关联与分工的生产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而且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将各类专业人才、资金和组织资源吸引到同一地方,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有利于节能减排技术的持续创新与推广。但如果把低碳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低碳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则为绿色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动力。因此,构建低碳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低碳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

低碳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低碳产业集群健康快速发展的助推器。以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其趋势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典型成功案例,低碳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主要由三大子系统构成,即由技术创新子系统、服务创新子系统和环境创新子系统构成。具体内容(如下页表1及下页图1所示)。

(一)技术创新子系统

技术创新子系统是低碳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核心层,由产业链上游企业、产业链下游企业、竞争企业、合作企业和科研单位等要素构成。具有横向、纵向和网络状联系。横向关系上,在集群内的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合作关系。由于企业之间的地理距离较短,随时受到竞争压力的影响,集群内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必须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往往通过技术知识共享、相互模仿学习、相互人才交流,从而产生协同效应,激发低碳技术的创新潜能;纵向关系上,低碳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的产品流通,实现了低碳技术知识传递,可以产生技术创新的联动效应,从而获取低碳价值链的竞争优势;网络关系上,集群内部不同类型的企业构成了一个复杂网络,正是在这个网络的节点上不断激发技术知识的交互扩散效应和累积效应,形成区域创新体系,从而促进集群网络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推进低碳工业化进程。此外,科研单位在技术创新子系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服务创新子系统

服务创新子系统是低碳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中的辅助层,由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介(交易)机构等要素构成。在服务创新子系统中,政府部门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其中包括税收部门、科技部门、工商部门等。在此方面,发达国家如英国,政府为了鼓励减排,从2001年开始了税收减免政策,通过推出为期二十五年的可再生能源义务和气候变化税来督促电力供应商在生产电力的过程中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例。随着碳交易的逐步完善,金融机构对于低碳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构建也日益重要。需要为集群内的中小型企业,设立低碳基金,帮助这些企业增加先进的设备,引进节能技术等,以最终实现国家设定的减排目标。这些金融机构在投融资决策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通过评估测算环境价值量或经济价值量,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回报、风险预估和成本控制都融入日常业务中。此外,中介服务机构业也十分重要,它们可以为低碳技术的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促进各类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有效降低创新成本、化解创新风险、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提高创新效率,是区域创新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环境创新子系统

环境创新子系统是低碳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外围层,由公共服务部门、硬件基础设施和公众参与机制等要素构成。其中公共服务部门具有广泛、专业的职能,它可以结合低碳产品市场需求和低碳科技信息,向客户提供低碳创新方面的金融分析和预测等低碳技术或者产品信息服务,为客户提供有关低碳消费市场及用户的市场调研、公共关系和广告服务等;结合低碳物流、低碳金融、电子商务知识,为供应商提供低碳技术产品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服务;结合低碳产品创新、低碳知识等,向客户提供环境审查、咨询、垃圾处理、信贷等低碳服务。还可以为客户提供低碳管理系统集成和低碳技术咨询服务、低碳管理咨询服务以及低碳战略规划服务,以及低碳技术专业人才培训及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等。而硬件基础设施则是指厂房、道路、通讯、水电、管道等维持集群政策运转的相关设备。此外,公众参与机制对于创新环境系统的建设也十分重要,即要重视低碳产业集群中的公民参与和监督作用,充分调动公众改善和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二、政策建议

低碳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及其正常运行,都离不开相应的政策支持。其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创新机制的完善、核心企业的培植与引导、区域创新文化的培养和传播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持作用。

(一)优化调整集群产业结构

构建低碳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首先要注重优化调整集群产业结构。如现代服务业是一个能耗低、污染小、就业容量大的低碳产业,包括金融、保险、物流、咨询、广告、旅游、新闻、出版、医疗、教育、文化、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努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低碳产业集群的高速发展,提高高碳产业在产业集群中准入的市场门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中国的产业集群向低碳集群发展。此外,大力引入信息技术业、IT业等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不仅可以降低能耗,同时也有利于低碳技术创新。

(二)完善促进集群创新机制

完善促进集群创新机制首先是要规范市场管理行为,培育技术市场,重点推进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风险投资机构、产权交易、知识产权等中介机构与企业孵化器的对接,积极引导科技中介机构进入企业孵化器,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其次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干预,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社会诚信系统,营造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后,还需要加大行业协会服务和引导作用,通过行业协会还应建立绿色信息系统,提供国际国内最新政策法规信息和绿色产品的科研动态,使企业能紧跟国际标准和科技前沿,研制和开发绿色产品,有效提升企业的绿色竞争力。

(三)扶持引导集群核心企业

核心企业凭借其雄厚的实力,通常拥有核心技术,而技术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它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能带动相关产业集聚创新,推动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因此,要大力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成为核心企业,并给予更多的优惠扶持,优先支持以核心企业牵头的科研机构进行创新研究,结合高校、科研机构、中小企业和中介组织等科技的资源力量,发挥创新服务的作用,从而形成以核心企业创新为带动的区域创新系统。

(四)培育净化区域文化环境

区域的社会文化环境包括集群内人们的风俗习惯、文化水平、价值观念、社会风气等内容。它直接影响人们是否有追求创新的热情、人与人之间能否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关系、企业内部是否有创新源泉、企业与企业之间能否建立信任机制等。因此,需要培养人们低碳环保的意识和创新的动力;通过营造开放的思想氛围,平等、自由、宽松的工作环境和开放的信息交流环境促进新思想,新技术的产生和传播,从而让人们轻松地创造价值。

总之,在特定区域内,通过相关企业的制度、技术等创新,从而形成低污染、低耗能、高效率、高产出的产业集群就是低碳产业集群,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该系统主要由技术创新子系统、服务创新子系统和环境创新子系统构成。而低碳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系统与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离不开相应的政策支持。其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创新机制的完善、核心企业的培植与引导、区域创新文化的培养和传播等均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冯奎.中国发展低碳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2009,(10):9-12.

[2] 吴小波,赵文华.论低碳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8):15-19.

[3] 刘丹丹.对中国低碳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评述[J].经济师,2012,(1):14-15

[4] 曲忠一,朴恩哲.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以哈尔滨为例[J].北方经贸,2012,(5):30-31.

[5] 杨丹辉,李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全球机制:文献综述[J].经济管理,2010,(6):164-171.

[6] 宋德勇,卢忠宝.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9,(3):85-91.

[7] 赵广华.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机制建设[J].中国国情国力,2010,(8):7-11.

[责任编辑 陈 鹤]

作者:魏嵩 夏佐铎

低碳产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论文 篇2:

企业低碳绿色战略研究

摘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发展低碳经济、追求绿色成长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也日益增强,低碳绿色战略的核心就是“危机中的企业转机管理”。本文研究了企业低碳绿色战略提出的环境、战略框架及实施的重点步骤。

关键词:低碳;绿色;公司战略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发展低碳经济、追求绿色成长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日益增强,随之绿色技术、绿色产业及绿色市场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这样的情况下,若企业忽视应对气候变化,将会失去未来可持续发展之机。

一、企业低碳绿色战略的概念

由于“低碳经济”、“绿色成长”是近年来新提出的概念,所以把它视为企业社会公益活动还是视为可持续发展活动或环境管理活动没有定论。本文对低碳绿色成长战略的宏观理解是:减少温室气体与环境污染的同时,通过绿色技术与清洁能源创造出新的增长动力和新的工作岗位,由此能够实现组织、国家、世界以及全球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微观层面上对企业低碳绿色成长战略的理解有如下几种:《韩国低碳绿色成长基本法(草案)》定义“企业低碳绿色管理”指的是,“由企业节约资源与能源并有效地利用、减少温室气体与污染的排放,同时能够尽到企业在社会上、伦理上的责任的管理活动”。跨国咨询公司摩立特集团(monitor group,2009)的定义为“通过全企业运营流程中改善环境质量,由此能够得到经济收益性与环境可持续性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综合以上的研究,本文将企业低碳绿色战略定义如下: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在企业价值链全过程中,尽量减少温室气体与污染物质的排放,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发展机会,最终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所有经营活动。企业低碳绿色战略具有如下四个特点:一是企业低碳绿色战略本身的目的为应对气候变化。即,它对温室气体、气候变化等问题针对性较强。二是与现有的风险管理型企业环境战略相比,低碳绿色战略更重视化危为机,是更积极的管理活动。三是低碳绿色战略不但包括产品生产过程,而且应该考虑产品价值链全过程。因为气候变化影响到价值链全过程,并且绿色技术和绿色创新也可以在价值链全过程中应用并实现。四是企业低碳绿色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的低碳绿色战略

为使企业低碳战略取得实效,要在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中,纳入低碳绿色成长概念,然后草拟详细的活动策划,由此设定包括财务目标、减排目标等定量目标。为推进低碳绿色战略的实施,在企业内部,要设立低碳绿色战略专职人员和部门,同时对于具体业务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能、职责及权限。组织全体人员制定低碳绿色管理培训计划并认真执行,衡量其培训效果、对低碳绿色战略的认识水平,认清关于绿色管理目标与方案的组织内部沟通状况。另有,需要设置专门监督并评审的内部制度、程序及主管部门,以持续改进企业低碳绿色战略。在企业内部建立好低碳绿色管理的基本制度和运行框架之后,探索如何在企业实际经营活动中实现该概念。对于这个问题,根据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具体行动如下:

(一)研究与开发(R&D)

从产品研发过程开始,引进“低碳绿色”概念与技术,其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低碳技术的研究和绿色产品的开发。绿色产品是指从生产到使用乃至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从技术创新、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到产品包装等各环节,从产品开发、工程改进到整个系统的建立,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不产生环境污染或使污染最小化、资源利用率高、能源消耗低的产品。在产品的研发阶段,企业要探索的问题是:何谓环保绿色产品(或服务);企业如何确保其核心技术;在现有的生产过程中,可不可以降低环境负荷、减少污染排放,或回收利用再生资源;在组织内部如何建立环境保护系统或绿色信息系统。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成功实现绿色创新的代表性企业是丰田公司(TOYOTA)。丰田公司在“没有环境技术就没有汽车的未来”这一思想的指引下,积极致力于环境技术的开发,通过30多年的潜心研究,最早于1997年推出世界首款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轿车普锐斯(PRIUS)。由此,丰田在新一代混合动力车领域,以确保核心技术能够保持竞争优势,树立绿色企业形象。

(二)采购(Sourcing)

企业的绿色化改造应建立在上下游企业合作的基础上,而不应只局限于企业内部。在此阶段,企业应该考虑的是:在购买和使用所需要的原材料、部件、产品及服务时,关注其环境因素。主要关注材料本身的先进性、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及符合现代工程学的要求等,实现使用绿色材料,包括选用可回收材料、可再生材料、可降解材料、易处理材料和生物降解材料等(绿色采购)。将环境问题引入并整合到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以审计和评价供应商对环境的影响。从重视环境管理的供应商中选择具有积极的环境管理意识的企业,并与其结为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绿色供应链管理)。建立绿色采购系统等相关业务流程和运输、仓储、装卸、包装等环节中的绿色物流。星巴克的咖啡采购政策是值得关注的案例。星巴克咖啡公司成立于1971年,始终致力于商业道德采购并烘焙世界上最优质的阿拉比克咖啡。2004年与保护国际(Conservation Intema-tional)和科学认证体系(Scientific Certification systems)组织联合开发的C.A.F.E方案是星巴克独立认证的咖啡采购及购买指导。它鼓励咖啡种植者以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方式进行咖啡的种植、加工和贸易。而星巴克将会用合理的价格来采购这些咖啡,并在咖啡的种植、采摘、选择整个过程中给予关注与协助,这种负责任的行为使得咖啡生产、供应进入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生产(Manufacturing)

企业经营活动中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是最直接和最严重的。目前,在生产过程中的“低碳绿色”战略以“绿色制造”或“清洁生产”等概念体现出来,它指的是将环境战略和制造技术整合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其核心是改善生产过程的生态绩效,是在满足目前社会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再生产能力的生产活动。实现这些需要的可行方法是:选用少废、无废工艺和高效设备;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间产品的产生以及各种危险性因素;采用可靠和简单的生产操作和控制方法;对物料进行内部循环利用;完善生产管理、改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等。如,富士通公司通过“Green Process”活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化学物质及能源等使用(input管理),以降低废物等污染物质的排放(output管理)。

(四)营销与销售(Sales&Marketing)

随着绿色经济概念的推行,消费者的偏好、行

业规则的变化,企业的竞争前景将发生变化。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顾客宁愿为环保型产品和包装支付较多的钱。在绿色消费的大潮之下,绿色营销随着社会对环保的日益关注不断发展起来。绿色营销是在绿色消费观念驱动下产生的,企业以环境保护理念作为其经营思想,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出发点,建立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营销策略。其具体实施方法是,通过绿色广告、绿色推销、环保公益活动,倡导绿色消费意识,同时培养成熟的绿色市场。采用绿色标志,便于消费者识别绿色产品。树立绿色企业形象,培育企业绿色文化等。如,麦当劳开展“麦当劳Bee Movie欢乐套餐活动”,传递绿色环保概念。Bee Movie是一部3D动画片,为环保教育提供了一个十分契合的主题。在此活动期间,通过网站和户外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Bee(Be)Good to the Planet”)。

(五)使用后处理(Disposal)

为了节约资源、实现环境保护、保证资源合理利用,报废物回收拆解、循环利用正受到关注。该环节又被称为“绿色回收”,其本质在于对产品生命周期内产生的废弃物、末端产品,通过有效回收、科学拆卸及再制造等先进技术,使其重新获得产品的使用价值。为了实现真正的“绿色回收”,企业应该从研发到生产,在各个环节考虑绿色因素,绿色设计、绿色材料及绿色技术等。绿色回收的具体实施途径为:产品(或部件)的重新使用,材料的重新使用,废品的处置。如,惠普(HP)一直以来致力于环境保护,在产品开发、运行和供应链等领域都采用对环境负责的做法,在二氧化碳排放量、废弃物限制及再生等领域成为全球领导者。根据旨在降低产品对环境影响的总体生命周期管理方法,惠普推出了“资产恢复服务计划”(Asset Recover Service Program)来帮助企业本着负责的态度去处理过时的技术。资产恢复服务计划历经20余载,致力于降低IT产品的环境影响并帮助客户以环保的方式便利地处理废旧产品。通过该计划,2007年惠普转售约3万吨的IT设备,再利用约11万吨的部分配件。

三、总结

当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世界正掀起一股“绿色浪潮”,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民众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企业必须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改变传统生产与管理模式,推行绿色能源替代、绿色制造技术,促进绿色服务的发展。由此提出的“企业低碳绿色战略”的概念,主要思想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走低碳绿色发展之路是企业的必然选择。为有效应对政府管制和贸易管制,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要求,为了将这些挑战转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动力,企业再也不能推迟制定自己的低碳绿色战略。

第二,以节能减排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低碳绿色战略不只是一种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环保事业本身也投资于未来的发展可能性,而不追求目前的盈利能力。因此,企业以低碳和绿色为目的所采取的行动,尤其与绿色环保事业有关的措施,从战略的角度讲,较大程度上意味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三,企业低碳战略的适用范围广泛。在企业本身的经营过程中,它包括从设计到处理价值链全过程中的绿色新产品开发、绿色供应链管理、清洁生产、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绿色回收与再利用等活动。从绿色新事业开发的角度,企业可以考虑能源效率、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碳捕集与封存(CCS)、清洁发展机制(CDM)、绿色咨询等领域。

作者:吴维库 李贞恩

低碳产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论文 篇3:

中共成都市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 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 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定

(2021年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进一步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塑造城市竞争新优势,作出如下决定。

一、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一)深刻领会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向国际社会庄重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作出系列安排部署,为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胸怀“国之大者”,从“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化认识,牢牢把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当前,成都城市发展处于关键成长期、产业发展处在转型攻坚期,面临着城市发展、经济增长和降碳减排双重压力。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调整,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举措,有利于牢牢把握重点战略方向,抓住源头控碳、精准降碳的关键环节,推动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探索超大城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特色路径;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举措,有利于提升城市人口经济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强成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极核引领作用;是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的主要抓手,有利于用好清洁能源优势抓住機遇提升产业能级,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中更好发挥主干作用;是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要路径,有利于厚植高品质宜居优势,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城市治理体系,探索超大人口规模下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创新路径。

(二)准确把握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切实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抓住关键源头,全方位优化空间、产业、交通和能源结构,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出一条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超大城市发展新路径,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牢牢把握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产业支撑、系统推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化产业的重要支撑和带动作用,协同推进空间、交通、能源结构优化,深度破解阻碍超大城市精明增长、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活品质提升的深层次矛盾和源头性问题,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统筹稳增长和调结构,探索增长与转型良性互动、发展与生态相得益彰的路径。

——两手发力、创新驱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导向,用好各类市场交易机制,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强化绿色消费场景拉动,充分激发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内生动力。

——人本智慧、共建共享。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充分发挥先进技术对治理的支撑作用,提升公园城市生态价值和宜居品质,形成数字赋能、全民共建共享绿色低碳的强大合力。

(三)科学确立发展目标。锚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着力推动城市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高效能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到2025年,重点领域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森林覆盖率达到4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3.7%以上,建筑节能水平大幅提高,城市精明增长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单位产出能耗和碳排放持续降低,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25%以上;交通运输结构不断优化,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绿色出行比例达70%以上;能源利用清洁化、高效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50%以上,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深度契合、人口经济与资源禀赋良性适配,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森林覆盖率达到42%;绿色低碳产业竞争力处于全国前列,碳中和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业数字化、绿色化水平大幅提高,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基本形成,建成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绿色出行比例达70%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53%,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到2035年,实现超大城市全面绿色低碳发展。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大美空间形态全面呈现,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能源体系系统构建,绿色低碳领域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果,朝着实现碳中和目标稳步迈进。

二、推动空间结构调整,构建绿色低碳的发展格局

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优化,推动城市空间结构向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转型,空间治理更加注重全域统筹、差异管控、精细集约,构建与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空间格局。

(四)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巩固“一山连两翼”城市格局,整体保护“两山、两网、两环”的生态格局,构建城园相融的公园城市空间形态,推动实现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产空间集约高效,打造“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大美形态。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高水平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天府绿道蓝网,积极争取开展科学绿化试点示范,强化川西林盘保护修复,支持四川天府新区开展城市生态用地改革创新,构建全域公园体系。划定“三区三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制度,强化“两山”、环城生态区等特殊区域保护与管控,健全国土开发强度差异化管控机制,防止城镇盲目扩张和无序蔓延。

(五)构建科学发展的功能格局。以功能为引领,推动城市内涵发展、区域差异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构建基本功能就近满足、核心功能互相支撑、特色功能优势彰显的发展格局,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中心两地”极核主干能级。做优做强中心城区,聚焦高端要素运筹、国际交流交往、现代服务发展、文化传承创新、时尚消费引领等核心功能,疏解非核心功能、加速城市有机更新和产业重构,充分彰显巴蜀文化底蕴和城市独特人文精神,打造具有超大城市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核心功能集聚高地。做优做强城市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成都高新区承载国家赋能,聚焦创新策源转化、国际门户枢纽、新兴产业集聚等核心功能,建强重大功能平台,推动职住平衡,联动成都经开区、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淮州新城,带动一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区争先进位,提升人口经济承载能力,打造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和新增长极。做优做强郊区新城,聚焦生态价值转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公园城市乡村表達、保粮稳菜等核心功能,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提升风貌形态,与中心城区和城市新区联动打造功能组团,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打造超大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深入挖掘区域比较优势,积极培育特色功能,发展特色产业,增强发展后劲。

(六)强化产城融合的建设导向。着眼提升城市宜居宜业品质,科学确定各类用地比例,适度提高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绿地与广场、工业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的占比,提升路网密度,实现用地结构均衡合理。大力推动职住平衡,构建公园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公园城市职住平衡规划导则,建立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指标体系,优化住房政策体系和供给结构,促进住房资源与产业布局平衡配置。强化就近配套,推动优质公共服务向郊区新城均衡布局,加快建设15分钟便民生活圈,打造“金角银边”,公园绿地500米半径覆盖率达90%以上,努力让市民在家门口上到好学校、找到好工作、享受好服务、感受好生态。

(七)推行绿色低碳的建设模式。加强绿色建筑全链条管理,出台成都市绿色建筑促进条例。提高建筑能效水平,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要求。推行绿色建造方式,鼓励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和再生型建筑材料发展,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改造,推动空气源、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应用,提高建筑电能替代与电气化水平。以大型商业综合体、星级写字楼、行政办公区为重点开展建筑节能示范,强化公共建筑能耗监测,推动建筑机电系统总体能效提升。防止大拆大建,实施病害管网治理、雨污分流“里子工程”,加大老旧院落改造力度,推动节能改造全面融入城市有机更新,加快实现城市和建筑新生。

(八)实施城市精明增长战略。探索精明增长的土地利用方式,建立增存并重长效管理机制,实行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相挂钩的制度。适应功能融合需求,开展国有建设用地混合利用改革试点,制定混合用地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应。创新土地出让方式,鼓励采取短期出让、租赁、先租后让等方式弹性供应工业用地,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加快探索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制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条例,推行“TOD+”,以轨道引领城市空间优化。

三、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深刻把握国际国内绿色低碳转型的重大产业和市场机遇,聚焦“强二优三”,产业领域治理更加注重强链条、促创新、育生态,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九)建强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依托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功能区,大力发展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产业,建强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探索设立绿色低碳产业基金,着眼“研发+制造”培育跨区域产业生态圈。提升光伏产业辐射力,拓展光伏发电应用场景,建设光伏高端能源装备引领区。积极发展锂电产业,做强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关键环节,健全电池回收综合利用链条。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向,推动电池、电机、电控设计生产协同配套。积极布局新型储能新赛道,推动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中国“绿氢之都”;着眼多元储能方式研发,探索压缩空气储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储能等新技术路线。

(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主导产业建圈强链,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航空发动机、工业无人机、轨道交通、新型材料等先进制造重点产业链,聚焦微笑曲线两端完善产业链发展规划,绘制重点产业链全景图谱,制定专项产业政策。开展产业项目会战,以培育头部企业、有根企业为目标,强化公共平台的支撑作用,实施“链主企业+领军人才+产业基金+中介机构”招商引智。夯实重点产业链“主要承载地+协同发展地”的载体支撑,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科技服务需求,构建“科创空间+专业化运营队伍+创新创业载体+创新服务平台+科创基金”服务平台,强化专业化服务能力建设。增强产业链韧性,支持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实施产业链市场主体梯度培育计划,支持龙头企业上市以及冲刺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加速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

(十一)数字赋能提升传统产业。服务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建设,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构建“芯屏端软智网”生态圈,丰富物联网等新技术运用场景,推动大数据产业基础支撑层、数据服务层、融合应用层全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成都智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打造“成都智造”品牌,深入开展“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快产业数字赋能,开展产业功能区数字化提升,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智慧园区等数字化升级示范,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产业绿色化低碳化深度融合。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建设中国(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数字文创产业生态体系。

(十二)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附加值。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突出区域、企业两个重点,实施跨部门协同,建立激励机制,推动制造向前端研发设计和后端用户服务延伸。围绕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化、高端化升级方向,加强细分化培育,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壮大绿色金融,培育引领性绿色金融机构,发展绿色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大力推广绿色信贷、绿色股权、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争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全国气候投融资试点。做强碳中和服务,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治理技术服务、产品认证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和数据服务等,培育低碳服务整体解决供应商。

(十三)增强企业绿色竞争力。围绕提升主导产业绿色化水平,着力打造绿色供应链,开展汽车、电子信息、大型成套装备、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支持创建绿色工厂,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争取建设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实施企业绿色提能行动,“一企一策”推动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培育一批具有显著绿色优势的“小巨人”。建立重大项目招引能耗、碳排、用地预评估制度,推行企业激励与绿色绩效挂钩,建立“两高”项目全链条管控机制。实施行业精细治理,围绕石化、钢铁、化工、家具、建材等行业,分类施策减少排污总量,降低单位产出排放水平。完善再生资源收储运体系,创新发展“互联网+再生资源”新模式,积极推动废旧(锂)电池、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加快建设静脉产业园,打造“无废城市”。高水平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培育一批近零碳产业功能区和绿色工业园区。

四、推动交通结构调整,突破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瓶颈

围绕市民出行和货物运输两大重点,全方位全过程推进交通运输低碳转型升级,推动交通运输结构向公交优先、公铁并重调整,交通领域治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规划控源、制度激励、智慧赋能,加快建设低碳化高效化、立体化多层次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十四)构建“轨道引领、公交优先”格局。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理念,促进绿色出行成为市民最愿意、最依赖的出行选择,绿色出行服务水平达到国际一流、全国领先。打造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深入推进宝成等铁路公交化改造,加快成资、成德、成眉等市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构建绿色优先的路权分配机制,促进全域公交一体化发展,提高常规公交“最后一公里”覆盖能力和通勤效率,鼓励利用大数据技术科学配置共享单车,构建独立连续、安全舒适的自行车和步行体系,以轨道交通为中心统筹强化“轨道+公交+慢行”融合发展与高效衔接,到2025年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下降到35分钟左右。

(十五)构建绿色高效货物运输体系。推动不同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打造一体化、多层次、国际化现代物流集疏运体系。完善铁路物流基础设施,建强铁路货运枢纽体系,畅通四向物流通道,推进铁路专用线进园区、进港区、进产业功能区,支持铁路货运“无轨站”建设。扩大铁路运输货源基础,发展壮大适铁产业,推进成品油、化工品、商品车等适铁货物“公转铁”。创新货物运输服务模式,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大力建设集约化、共享化、智慧化物流节点设施,深入推进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建设,探索设立绿色物流示范区,积极发展“互联网+”智慧物流。

(十六)大力推動运输工具低碳化。积极扩大电力、氢能等新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完善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加快推进城市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城市物流配送车、环卫车、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公务用车及其他非营运车辆清洁化低碳化,提升新能源汽车使用体验,到2025年力争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80万辆。加快淘汰更新高排放老旧车辆,优化传统能源汽车限行限号政策,划设低碳交通示范区,推广实施分区域、分时段、分标准的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引导市民绿色出行。

(十七)加快完善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开展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提升改造,统筹综合交通线网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空域资源。科学规划布局充换电设施、加氢站,打造成渝“氢走廊”“电走廊”,强化运营安全管理和智慧化服务,提高充电服务的智能化和便捷度。深化交通数据信息融合共享,完善智慧交通感知网络,丰富智慧交通应用场景,推动交通资源精准调度和合理配置,提升超大城市交通运输智慧治理水平,让出行更智慧、更舒心。

五、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夯实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基础

依托清洁能源大省优势,把握能源消费与供给双向互动规律,形成以电为主、多能互补的能源结构,推动能源供给向低碳化多元化、能源消费向电气化高效化提升,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十八)提升清洁能源供给和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受电通道扩容,推动规划建强川西水电、川西北光伏风电输入通道,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持续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推进天然气调峰电站建设,加快大邑县等地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鼓励新都区、金堂县等开展电化学储能示范,积极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增强应急供电保障能力。完善油气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天然气输气干线连环成网,推动天府气田、川西气田勘探开发。完善郊区新城加油站分销布局,建设油库及石油批发交易中心,提升成品油储备能力。推进综合能源站规划建设,支持中心城区、成都东部新区等建设综合能源站点。

(十九)深化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充分发挥能源消费的牵引作用,减煤、控油、稳气、增电、发展新能源,持续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攻坚,推动生产、交通、家庭生活等领域电能替代。发挥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作用,建设热电联供为主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加快发展氢能应用,构建半小时加氢网络。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开展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稳步开展生物质能利用。

(二十)全生命周期提升用能效率。开展全领域节能管理,加强节能监察力量建设,探索推行用能预算管理,强化全社会节能意识。强化工业节能,支持企业运用数字技术实施系统节能改造和能源管理,推动工业领域重点行业企业达到国家能效标杆水平。倡导绿色低碳用能方式,推广使用高效节能产品,推进城市绿色照明。

六、强化支撑,营建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良好环境

坚持全市“一盘棋”,先立后破,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充分调动各种资源要素,激发创新投资活力,推动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发展方式到治理方式的全方位系统性绿色低碳升级。

(二十一)大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应用体系。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科技前沿、碳中和相关产业发展需要,制定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技术攻关路线图,围绕新能源开发利用、动力电池、新型储能、工业节能减碳与循环利用、二氧化碳绿色运用等重点领域,采用“揭榜挂帅”机制,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创新平台、牵头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加强创新载体建设,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前瞻布局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高水平推进天府永兴实验室、四川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碳中和中试产业基地、新型电力系统创新基地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加快技术评估与交易体系建设,完善成熟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目录,打造产业示范应用场景,促进绿色低碳技术规模化、产业化应用,加快打通绿色低碳技术研发转化全链条。

(二十二)完善强化绿色低碳发展导向的要素保障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落实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要求,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稳定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对绿色低碳重大行动、重大示范和重大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在市级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中安排专项支持绿色低碳重大项目建设。完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制度,加快绿色金融法治建设,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碳减排挂钩贷款创新,建立绿色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优化整合“绿蓉融”“绿融通”平台功能,打造绿色转型投融资一体化服务平台。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技术研发、新能源等领域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严格执行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政策。优先保障产业结构升级、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用地用能等需求。

(二十三)强化国资国企绿色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将绿色低碳纳入国资经营评价体系,夯实城市绿色低碳战略基石。引导国企充分担当社会责任,率先示范绿色产业园区、绿色先进技术、绿色建造模式、绿色办公方式,率先执行企业绿色采购制度。充分发挥国企战略引领作用,构建绿色产品技术和服务应用场景,在绿色低碳前沿性战略性技术和产业布局上增强支撑。充分发挥国企基础保障作用,提高新型电力系统、清洁能源安全保障、绿色技术创新平台、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城市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等绿色低碳公共产品供给质效,提升国企对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贡献力。

(二十四)构建全民参与的绿色生活方式。加强宣传引导,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将绿色低碳發展纳入全龄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体系,发布低碳生活清单,深入实施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深入开展绿色示范创建行动,创建近零碳社区,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坚决遏制餐饮浪费行为,持续开展“减塑限塑”行动,提升政府采购中绿色产品的比例。强化“碳惠天府”正向引导机制,建立绿色账户,开展绿色出行积分激励,持续拓展低碳生活消费场景。鼓励开展碳足迹认证,引导企业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强化环境责任意识,深化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机制。

(二十五)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支持邛崃市、大邑县高水平开展省级试点,着力打通生态产品确权、核算、交易等关键环节,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扎实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创新市场化导向的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方法。健全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支持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EOD)。加快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机制,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依托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打造西部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探索用能权、碳排放权等权益的初始配额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挂钩机制,探索开发林草碳汇,高水平开展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

(二十六)健全工作体系和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协调全市绿色低碳发展。依托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建立健全专家智库,持续加强绿色低碳发展重大课题研究。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完善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和市委、市政府目标绩效管理体系,探索实施差异化考核机制,增加绿色低碳指标考核权重,将考核结果与干部工作评价挂钩,逐步建立健全系统完善的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问责制度。各单位要制定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加强工作统筹协调,明确实施路径,落实重点任务,加快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据《成都日报》)

上一篇:审计证据与法律证据衔接论文下一篇:基于价值取向的艺术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