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举证责任论文

2022-04-19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论文 篇1:

论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

作者简介:王雯(1988-),女,四川安岳人,四川大学法学院2011级法律硕士研究生。

【摘要】一般认为,举证责任是法律假定的一种后果,指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举出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是成立的,否则将承担败诉的不利后果。行政诉讼因其性质的特殊性,在举证责任的分配方面也体现出独特性。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关键词】行政诉讼;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义务,并有运用该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有利于自己的主张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危险。根据我国的《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关于证据的规定》)第一条的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供据以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的,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我国的行政诉讼关于举证责任实行的是有限制的“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则。

一、我国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规则

(一)原告起诉时的初步证明责任

(1)在行政诉讼中,原告应当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原告在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其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证据材料,原告在向法院提起诉讼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否则法院不会受理。(2)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经提出申请的证据材料,只有证明自己提出过申请,才能构成被告的不作为。(3)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应当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提供证据,原告因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遭受损害,是原告主张被告给予自己行政赔偿的基本前提,原告的这一主张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没有必然关联,由原告提供证据更为恰当。

(二)被告的举证责任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作为被告的行政主体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应当提出证据加以证明,当被提不出证据来证明其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法院又无法查明案件的事实真相时,由被告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首先,被诉的行政机关要证明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其次,被告行政机关还要举证证明其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事实依据,还要举出做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是针对行政相对人的一定行为,如果行政机关对于引起诉讼进行的具体行政行为无法提供相关的证据证明,则有可能要承担败诉的后果。

二、我国行政诉讼举证责任规则的特点

由于我国行政诉讼法起步较晚,许多理论都是从民事诉讼法中来的。有的学者认为行政诉讼举证责任仍应沿用民事诉讼中的“谁主张,谁举证”分担规则。但是,行政诉讼因其性质的特殊性,在举证责任的分配方面也体现出独特性。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32条被告对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做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是对举证责任分担的规定,即在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是由被诉的行政机关承担的,被告应举出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所依据的事实和规范性文件,以证明其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举证责任分担有其特征。

第一,行政诉讼强调了行政机关的举证责任,未将法院以职权取证和原告或第三人的举证责任置于同等地位。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所提供的证据原则上都应当是从行政程序证据中转化而来的,而行政程序证据又必须坚持“有证在先”的原则,即证据在先,决定在后。因此,在行政主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后,不能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而法院以职权取证和原告或者第三人的所举的证据也不能用于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第二,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担相对确定,在行政诉讼中,对于被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原告并不会因为证明不了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违法的而败诉。对于其自身行为的合法性应当由行政机关自己证明。

第三,行政机关举证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事实证据,还包括行政机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应当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因此,其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应当由其证明。

三、我国行政诉讼举证责任规则确立的理由

(一)原被告举证能力的对比要求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原告提起行政诉讼,质疑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原告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弱势地位决定了其无法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而只能承担初步的举证责任。

(二)行政法治原则要求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行政法治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其作出的任何具体行政行为都必须建立在有充分证据证明的事实基础之上,否则,行政机关就是在凭臆测办事、就是属于专断、甚至有滥用权力的恶意。因此,行政法治原则对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提出了比较严格的证据要求,行政机关必须为作出合法、合理的决定而收集、调取充分的证据,必须遵循“先取证、后裁决”的程序。

综上所述,我国行政诉讼虽然起步较晚,许多理论都是从民事诉讼得来的。但是,因其性质的特殊性,在举证责任的分配方面也体现出独特性。我国的行政诉讼确立被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负担举证责任原则。因此,在我国,行政诉讼法确立了被告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承担主要举证责任的基本原则,这使得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明显区别于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

作者:王雯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论文 篇2:

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如何履行举证责任

案例

2018年3月6日,原告赵某以邮寄方式向市国土资源局提交信息公开申请书,申请书称:其本人于2017年9月11日向该局举报了回郭镇镇政府东侧所建龙祥花苑商品房项目违法行为,该局回复不存在拳报反映的相关情况,特申请公开:1.前述举报中现场调查笔录、询问笔录的信息资料;2.前述举报中被调查对象提供的证据;3.前述举报中做出的不予立案(或者不予处罚)信息资料。

3月8日,市国土资源局受理原告的信息公开申请;2018年3月20日,该局做出《关于回郭镇龙祥花苑用地的调查情况》回复并于3月23日向原告邮寄送达前述回复。

原告不服市国土资源局做出的信息公开回复,向省国土资源厅申请行政复议。后省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书,维持了市国土资源局的原行政行为,并向原告邮寄送达。原告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庭审前,市国土资源局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提交3份文件来证明案涉地块批地、征地、供地程序合法。庭审举证期间,该局还重新提交了调查情况、邮寄单、复议决定书的复印件作为证据。

法院在审理中认为,被告市国土资源局在法定期限内提交的证据材料与本案审理的信息公开纠纷无关,当庭提交的调奎情况、邮寄单、复议决定书复印件因未在法定期限内举证,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且庭审时未提交原件,真实性无法确定,故不予采纳。

因此,法院极有可能认定被告市国土资源局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提交原行政行为的依据,判定败诉。

分析

本案虽然案情简单,但在庭审中却暴露出了行政机关在应诉中的诸多问题:例如对案件性质把握不清,对庭审规则不够了解以至于对自己的举证责任认识不到位,导致案件存在败诉风险。归根结底,问题可以总结为——应诉行政机关对自己的举证责任不明。

在行政诉讼案件中,举证责任通常是指被诉行政机关有义务提供证据材料来支持自己的诉讼主张,证明自己的原行政行为合法适当。法院审理案件需要查明事实,最直接的依据就是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举证责任的划分直接关乎诉讼主体的权利义务,且一旦不能举证将直接影响案件的结果,因此,对举证责任的把握意义重大。行政机关在应诉中应把握以下几点规则:

(一)行政机关负有证明自己原行政行为合法适当的责任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显然,行政诉讼法将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的证明责任划分给了应诉行政机关,在诉讼过程中,行政机关应围绕“证明自己的行政行为合法”展开论证。本案中,案件的争议焦点是市国土资源局有没有履行信息公开义务以及省国土资源厅的复议决定内容和程序是否合法、适当。因此,案件的两被告应紧紧围绕这两个争议焦点进行答辩并提交相应的证据材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二)行政机关应在法定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超期无效

依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條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严格遵守举证期限的规定,按时提交据以作出原行政行为的依据和证据,如果违反上述期限,提交的证据法院将不予采纳。本案中,市国土资源局未在法定期限内提交与案件争议焦点相关的信息公开方面的证据材料,即便在开庭时提交也不能作为证据采纳。

(三)庭前提交的证据材料需要在庭审中进行查证,故提交原件很有必要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了证据的种类,且明确指出:“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因此,在应诉过程中,即便已经在庭审前提交了证据材料的复印件,庭审过程中仍要携带证据原件与之进行印证。因为复印件的效力只有在庭审过程中进行质证后才能确定,无法与原件印证的复印件极有可能不被法庭采纳。(作者单位:河南检察职业学院)

作者:张梦梦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论文 篇3:

对举证责任概念的重新审视

摘 要 学界对举证责任的不同理解造成了与举证责任有关理论研究的障碍。举证责任的内涵应被界定为对要件事实提供证据的行为责任和在要件事实真伪不明时承担败诉后果的结果责任。举证必要是来源于反主张及对反主张再反驳的提供证据的行为义务,引入举证必要概念可帮助解决对举证责任概念的混乱使用。举证责任的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不可分离,在“举证责任逆转三类型说”中,举证责任倒置和举证责任转换并不转移举证责任,“举证责任转移”这一概念应予废弃,但其内涵与举证必要大致相同。

关键词 举证责任 举证必要 要件事实 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是证据法上的重要概念,但关于举证责任的内涵理论界却没有统一的标准。实践和理论上至少有三种意义的举证责任,一种是提供证据的责任,有时又被称为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另一种是败诉风险责任,有时又被称为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第三种是则是对上述两种意义的综合。同时,举证责任也被时常以证明责任这一概念来代替,何家弘教授就认为:“这两个概念不必严格区分,也不必强行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对举证责任概念的不同理解也造成了与举证责任相关理论研究的障碍,举证责任能否转移的争论就是一例。如柴发邦教授主编的《中国民事诉讼法学》认为:“在民事诉讼程序进行中,举证责任并非自始至终地由一方当事人来承担。相反,举证责任是可以转换的。举证责任既可能从原告方转移到被告方,也可能从被告方转移到原告方。在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如果已对自己主张的事实提出证据加以证明,就可以不再举证。另一方当事人如果否认这种主张,就应提出证据加以证明。至此,举证责任已经发生了转移。如果他也有足够的证据加以证明,也可不再举证。如果对方当事人再以事实反驳,他就应当对其主张再提出证据加以证明。这时,举证责任又一次发生转换。……通过当事人之间这种举证责任的转移,可以帮助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而叶自强副研究员则对柴发邦教授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他指出:“举证责任具有不可转换性。就是说,在诉讼过程中,举证责任是不可能转换的。”

为了解决与举证责任相关的理论研究的困难,统一举证责任的概念是当务之急。

一、对举证责任概念的重新审视

(一)从设立举证责任规则的原因上审视举证责任。

要认识举证责任的内涵,有必要从举证责任规则被设立的原因上入手。我们知道,裁判既是司法机关的权利又是义务,只要在受案范围内,司法机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拒绝裁判,包括在事实真伪不明即审判人员在当事人双方所举证据基础上仍不能形成心证的情况下,也不得拒绝做出裁判。为了解决事实真伪不明的裁判问题,举证责任规则才被纳入法律制度。举证责任规则为法官在事实真伪不明时下判提供了出路,即由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在其举证不能或举证不足的情况下承担败诉责任。

(二)从举证责任所针对的证明对象审视举证责任。

审判人员在事实真伪不明时可以依据举证责任规则判决对该事实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承担不利后果,那是不是所有需要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证明的事实都属于上述“事实真伪不明”中的“事实”呢?答案是否定的。从学理上分析,并非所有需要在审理过程中查明的事实都对裁判结果具有决定意义。我们知道,案件审理过程中需要查明的事实各种各样,既有实体方面的事实,又有程序方面的事实;既有与当事人主张直接相关的基础事实,又有用来推断基础事实是否成立的间接事实;另外还有与判断证据能力和证明力有关的事实。李浩教授就将证明对象分为三个层次:要件事实、间接事实和辅助事实。按照大陆法系对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理论,是采用“要件事实分类说”的。以民事诉讼为例,要件事实分类说的一般原理是:主张权利的当事人, 应就权利发生规范的要件事实负举证责任, 否认权利的当事人,应就权利妨害规范、权利受制规范、权利消灭规范的要件事实负举证责任。

(三)对举证责任内涵的重新界定。

通过对举证责任设立原因以及举证责任所针对的证明对象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举证责任的概念为:举证责任是当事人双方依据法律规定对案件的要件事实负有提供证据的责任,在要件事实因证据不足或举证不能而处于真伪不明时,由对该要件事实承担提供证据责任的当事人承担败诉后果。举证责任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对要件事实的提供证据的行为责任,二是在要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时的败诉后果责任。

(四)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形式性举证责任、实质性举证责任概念之比较。

德国学者习惯使用证明责任的概念,证明责任的内涵比较宽泛,“包括提出主张的责任、证据调查责任、主张不能被证明的危险分担责任和裁判证明责任。”可见,证明责任的涵义远比笔者所界定的举证责任的涵义宽广,证明责任不仅包括举证责任、举证必要,还包括当事人的证据调查责任以及法官的裁判证明责任等,是举证责任和举证必要的上位概念。

二、举证责任及举证必要的可否转移问题之考察

举证责任概念的界定和举证必要概念的引入为我们考察举证责任的能否转移问题奠定了基础。以下的分析,就建立在笔者所界定的举证责任概念和举证必要概念的基础之上。

(一)举证责任一般分配原则中的举证责任转移问题之考察。

举证责任包括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且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是不可分离的。按照大陆法系的关于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理,举证责任的行为责任和败诉风险责任在纠纷发生前,法律已经做出了规定,当案件性质确定后,刑事诉讼中的控方、辩方以及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原告或者被告是按照法律规定直接承担举证责任的行为责任和败诉风险责任的,在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举证不能或举证不足的情况下,就要承担最终的败诉后果。如依据《民诉证据规定》第五条关于合同纠纷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一方当事人以对方迟延履行而要求赔偿,该当事人就应对合同成立并有效以及对方未按时履行合同义务承担举证责任,对方当事人则若以合同无效为由进行抗辩,则其应就合同无效承担举证责任,双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在案件定性以后举证责任的承担就已被分配。可见,在举证责任的一般分配原则中举证责任中的行为责任和败诉风险责任自始至终并不发生转移。

(二)举证责任特殊分配规则中的举证责任转移问题之考察。

实践中,并所有的纠纷都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有时,出于公平和诚实信用考虑,法律打破“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原理,适用特殊的责任和风险分配规则,有学者将这种特殊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称为“举证责任的逆转”,并认为“举证责任的逆转”包括“举证责任的倒置”、“举证责任的转换”和“举证责任的转移”三种类型。对“举证责任逆转三类型说”中的举证责任是否转移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考察。

“举证责任倒置”是大陆法系证据法的一个基本概念,也称“反向证明”,不是说“本来由此方当事人承担的证明责任转换给彼方当事人承担”, 而是指“应由此方当事人承担的证明责任被免除, 由彼方当事人对本来的证明责任对象从相反的方向承担证明责任。” 证明责任倒置的例子在民事法律规范中很多,如建筑物的附属物坠落致人损伤,对伤害的过错要间事实不是由原告负举证责任,而是由被告承担反向证明自己无过错的举证责任,若被告不能证明自身无过错,则可直接认定被告有过错。刑事法律规范中也有举证责任倒置的例子,如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对于巨额财产来源是否合法,不是由控方举证不合法,而是由被告就其来源合法承担证明责任,若不能证明,则可推定其来源不合法。举证责任的倒置虽然打破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一般分配原理,但这种倒置也是由法律提前规定好的,并非在案件开始审理后,将由原告承担的举证责任转移到被告方的,举证责任仍然没有发生任何转移,这包括举证责任的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

提出“举证责任逆转三类型说”的学者给出的“举证责任转移”涵义是:“在诉讼过程中,如果双方当事人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独立主张,并且都需要承担举证责任的场合,那么反对对方的主张必须采用说明或者解释的方式以确立自己的地位,由此而来的说明、解释责任的逆转被称为举证责任转移,而转移而来的责任并不产生于新的主张。”因举证责任内涵已被笔者定义为要件事实的举证行为责任和败诉风险责任,逆转中的“举证责任的转移”这一说法已经无法成立,但从“举证责任的转移”涵义中可以看出,它只是针对对方主张而提出反主张证据的行为责任,很明显,这不属于举证责任,更谈不上举证责任的转移,但是,“举证责任的转移”的涵义却和笔者界定的举证必要内涵相一致,因为二者都是来源于反主张的提供证据的行为责任。

(三)举证必要是否转移问题之考察。

无论是在举证责任一般分配的案件中还是在举证责任特殊分配的案件中,我们均可看到,当事人双方出于胜诉的欲望,为了反驳对方的反主张而积极提供证据,这样的积极提供证据行为,因案件的难易程度而你来我往,经常出现若干回合的较量,这就是本文引入的举证必要。可见,举证必要这一特定的提供证据的行为在诉讼中是不断从原告转移到被告,又从被告转移到原告的。因此,举证必要在诉讼过程中是不断转移的。

(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何家弘、刘品新.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版.

[2]柴发邦主编.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叶自强.举证责任的确定性.法学研究.2001年第3期.

[4]陈浩然.证据学原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349页.

[5]陈刚.证明责任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

[6]汤唯建.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法律适用.2002年第6期.

作者:邹世尧

上一篇:开放经济金融风险论文下一篇:公共行政发展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