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圈县域经济论文

2022-04-21

[提要]随着世界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都市圈、都市区、城市群等新型城市结构形式在世界各国相继出现并走向完善,已成为当今城市化发展的方向,由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是国内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分析江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推进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中面临的障碍,并提出推进江西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试点的对策建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生态旅游圈县域经济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态旅游圈县域经济论文 篇1:

资源与市场普通型县域的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

摘 要:旅游资源与客源市场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两个关键要素。对于资源与市场都比较普通的县域而言,过分拔高旅游业的地位和过度忽视旅游业的贡献都是不可取的。笔者在系统分析全国县域旅游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研究成果后,结合开江县的战略定位个案,从产业融合、景区建设和形象统领3个层面对资源与市场普通型县域的旅游业发展战略思路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资源与市场普通型县域;县域旅游;旅游业发展战略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层面、省级(自治区、直辖市)层面和地级(地、市、州)层面对旅游业的重视,旅游业日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或先导产业[1]。县域旅游的发展离不开2个关键要素,即旅游资源与客源市场(注:本文所指的县域包括县、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旗、自治旗、特区、林区等各种形态)。对于资源与市场都比较普通的县域而言,县域旅游的发展无疑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在全球旅游浪潮的席卷之下,这些县域也在想尽一切办法,努力与旅游业“结缘”,似乎不重点、优先发展旅游业,县域经济便没有话语权。在此背景下,不少县域纷纷聘请知名旅游规划、策划机构,投入巨资,遍地开花地进行旅游景区或景点建设。然而,不少景区、景点虽然达到了相应的建设等级标准,却仍然面临“门可罗雀”的冷清局面。如何从理论上正确引导资源与市场普通型县域的旅游发展走向,是笔者将要重点探讨的话题。

1 全国县域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发展概况

按照省、地、县、镇(乡)四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划分,我国共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 856个(2010年),其中市辖区853个、县级市370个、县1 461个、自治县117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2个、林区1个[1]。从旅游资源的分布来看,全国90%以上的旅游资源都分布在各县级行政区域内。部分旅游资源品位较高或区位较好的县域(如九寨沟县),旅游资源开发较早,旅游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柱,县域旅游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进一步引导、促进县域旅游的发展,全国各级政府都对旅游业给予了最大支持和重视。以最近十年出台的文件或政策为例,国家旅游局在2003年颁布了《创建旅游强县工作指导意见》和《创建旅游强县工作导则》两个文件,并在随后的2007年又颁布了《中国旅游强县评定标准》[2],力求体现县域旅游的特定要求,并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有机衔接(注:中国旅游强县的申创范围为我国境内的行政县,含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团场,不包括县级市、市辖区。旅游强县的考核范围以县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重点为中心城区,以及分布在农村区域的旅游景区、自然生态区、特色旅游乡镇村等)。旅游是破解县域经济三农问题的一大途径,从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0年聚焦三农,其中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非农就业空间”;2010年7月28日,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计划利用3年时间,培育10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300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此外,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09国发[41]号),第一次把旅游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了“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宏伟战略目标。

上述政策或措施,为县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动力机制。2007年12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江西婺源县、山东长岛县、广西阳朔县、重庆巫山县、四川九寨沟县等17个“中国旅游强县”试点县名单。此后,部分省市也开始试着推行省级旅游强县的创建活动,比较典型的有山东省、湖南省、四川省和广东省等。其中,山东省目前已完成3个批次省级旅游强县的创建活动。此外,从2011年开始,由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开展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活动到目前为止已联系开展3届,由国际文化旅游促进会、中国旅游品牌协会、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协会、中国旅游经济网联合举办的“中国最具特色生态旅游名县”评选和由中华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国际休闲经济促进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十大文化休闲旅游县”评选以及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国旅游出版社、北京盛世唐人旅游规划设计院举办的“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区)”评选活动也大大激发了县域旅游的热情。

与此同时,现代交通与现代通讯则为县域旅游的发展注入了“催化剂”,一大批旅游后起之秀的县域应运而生。部分拥有良好旅游资源的县域,凭借对旅游资源的大手笔打造和准确的旅游品牌定位,迅速成为国内旅游新县和旅游名县,如重庆市的武隆县。同时,一大批旅游区位较好的县域,比如四川省的郫县、北京市的昌平等,也抓住乡村旅游的机会,凭借独特的乡村景观,逐渐成为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强县。

1.2 问题分析

在全球旅游浪潮的冲击下,各县域纷纷表现出对旅游业的重点关注,开始使出浑身解数发展旅游经济,似乎不提旅游、不抓旅游,县域就很没有面子。为此,部分县域开始投巨资打造县域内的旅游景区,有的县域还出台了一系列的考核奖惩办法,并调动当地民众参与,形成“全民抓旅游、全县办旅游、办大旅游”的大格局[2]。然而,我们不得不思考,是不是全国2 800多个县都应发展旅游,是不是每一个县都应走旅游强县、旅游大县、旅游名县的路子,是不是每一个县都有相应的旅游客源做支撑,县域旅游到底该采取怎样的适合自己发展的发展模式?

我们知道,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资源与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受自然、历史、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各县域旅游资源的分布可能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任何县域,既有资源又有市场确实是好事,旅游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其他问题都可以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而逐步解决;即使有资源无市场,也可以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来解决;或者有市场无资源,还可以通过创造市场需求(人造景观)来解决。当然,既无资源又无市场,这种情况在县域中几乎不可能见到。资源与市场都比较普通的县域是我国最为常见的县域,目前这类县域面临两难处境:论资源,一般都有一些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旅游景区或景点,但这些资源一旦与周边地区横向比较,便不具有任何优势;论市场,这类县域由于远离中心城市,不具备稳定的外来旅游消费做支撑,所以旅游经济往往呈现出半死不活的状态。笔者认为,这类县域不是不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客源市场的开拓,而是在战略方向上就进入了发展误区。

2 国内县域旅游相关研究评价

2.1 文献综述

由于体制、国情不同,国外并没有完全与我国相同的县域,相关研究并不具有典型意义。因此,在评价县域旅游的相关研究成果时,笔者重点关注的是国内的研究情况。考虑到县域旅游和县域经济的密切关系,笔者尝试用“县域旅游”、“区域旅游”和“县域经济”3个关键词,并以篇名的方式在中国期刊数据全文数据库(CNKI)中进行检测(时间截至2014年6月11日),得到的结果是“县域旅游”的相关文献有775篇,“区域旅游”的相关文献有2 598篇,“县域经济”的相关文献则多达33 731篇。根据研究需要,笔者精选了100篇左右的文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县域旅游产业、县域旅游规划和县域旅游营销是3个相对热门的研究领域。

在县域旅游产业领域,相关研究主要是伴随着旅游产业逐渐转向县域层面而展开的,县域旅游产业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是研究的重点。学术界对于发展县域旅游的重大意义基本达成了共识,比较知名的研究者主要有唐代剑[3]、高舜礼[4]等,他们都结合自己所熟悉的县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此外,郭鲁芳[5]从旅游经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了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和创新发展思路;龚绍方[6]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探索了县域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吴晨等[7]结合后发优势理论,对安徽省休宁县的旅游后发优势进行了分析;孙兆明[8]则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分析了海岛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制约因素、发展路径和策略。

在县域旅游规划领域,石朝平[9-10]较早对县域旅游规划的完善途径进行了专门探讨,并形成了后来的个人专著《县域旅游开发》;张朝枝[11]从技术路径的角度,以湖南资兴市为个案,对县域旅游规划的系统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分析;肖玲[12]同样是结合个案,对县域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市场定位、发展目标、空间结构等进行了初步分析。此外,王群等[13]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分析了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影响因素;杨瑞霞[14]对我国县域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初步总结;张述林等[15]探讨了耗散理论在跨县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问题;陈涛等[16]则以四川省仪陇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例,总结出适合我国县域旅游规划的编制原则和编制思路。

在县域旅游营销领域,双流旅游发展规划课题组[17]在对双流县旅游市场调研分析之后,重点分析了县域旅游市场发展中的营销导向问题;金运成[18]从旅游软实力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构建县域旅游品牌的问题。此外,也有部分文献是从旅游形象的角度研究县域旅游营销的,比较典型的有:徐静[19]以安徽省定远县为例,探讨了县域旅游形象的设计问题;陈运涛等[20]则以湖北省远安县为例,讨论了县域旅游形象策划的原则、方式和形象塑造问题。

2.2 研究评价

上述研究现状表明,目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仍然滞后于县域旅游的实际发展。现有研究成果较少涉及县域旅游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视野比较窄、散、乱。对于旅游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位置问题,不少研究成果及社会媒体夸大了旅游业最为单一产业的重要性以及旅游开发、旅游营销的后天作用,导致不少县域忽视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的基础条件,纷纷将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重点产业或先导产业。对于资源与市场都比较普通的县域而言,旅游业的战略定位至关重要,过分拔高旅游业的地位和过度忽视旅游业的贡献都是不可取的。从理论层面探讨该类县域的旅游业战略定位及战略走向问题,现有研究成果明显不足。

3 研究案例的旅游业发展战略构想

3.1 开江旅游综合竞争力分析

3.1.1 开江县域概况 开江县所处地理位置在四川省最东边,偏北,是达州和重庆万州两个地区的连接和过渡带,与重庆市的万州区、开县、梁平县和达州市的达县、宣汉县接壤。

开江是达州各区县中人口和面积最小的一个县。在人口基数上,开江现有人口总数59.37万人,人口流动量较小,而周边的达县、宣汉和重庆市开县、梁平几乎都是百万人口大县;在面积上,开江县仅是邻县宣汉的四分之一、达县的近三分之一。

开江在达州也是一个经济总量最小、经济实力最弱的县。在历年的四川省各县市经济(GDP)排名中,开江在达州各区县排名最后,甚至排在贫困山区县万源市的后面。县级地方财政同样远远低于周边区县。

3.1.2 旅游资源分析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开江县旅游资源共包括8个主类、19个亚类、43种基本类型。全县共有旅游景点上百处,笔者将代表性旅游资源和相邻区县进行了横向比较,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在表1中,宝石湖水库尽管有上亿的库容量,但由于属于水源保护地,加之其水面并不开阔,因而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金山寺虽有千年历史,但其地位难与峨眉山、青城山、达州真佛山等宗教名胜相提并论;类似明月湖的小型水库相邻区县更是比比皆是;峨城山既不险要,也不俊秀,其品位远低于巴中的光雾山、广安的华蓥山等周边景区。这些开江人引为自豪的旅游资源况且如此,其他旅游资源更不用多说。

3.1.3 客源市场分析 开江远离重庆、成都两大中心城市,重庆成为直辖市后,开江成了四川东边最“边缘”的一个县。地处川东一隅,与相邻县域相比,开江区位交通条件不占优势,并不能得到全国、全省“老”、“少”、“边”、“穷”政策照顾。开江与相邻县域区位交通对比分析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与相邻县域相比,开江缺少区位优势,既不是通衢大道的必经之地,如梁平、宣汉,又不是物流的集散地,如达县。另外,开江虽已开通高速公路,但如果自驾车到中心城市成都仍然有5 h车程,到重庆仍然有4 h车程。根据旅游学上的距离衰减原理[21],旅游目的地到旅游客源地如果超过3.5 h自驾车车程,目的地很难吸引客源地的自驾旅游者。此外,开江虽有过境铁路,但由于只在距县城40 km之外的任市镇设有三级货站“开江”车站,并且只停留3 min,所以铁路交通仍然显得相对滞后。

3.2 开江县域旅游业发展战略定位

3.2.1 战略定位 旅游业是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旅游业不可能成为开江的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但通过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及一二三产业的互动,旅游业可以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

3.2.2 理论依据 笔者认为,旅游业是一个区别于传统产业的“泛产业”,广义的旅游业除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以外,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严格意义上讲,一个县的旅游业能否作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发展,应该符合这样的判断标准:旅游企业数量和它们产出的财务价值必须在数量上大到具有统计意义的主体规模。对于资源和市场普通型县域而言,旅游业无疑会处于次要的产业地位。

3.3 开江县域旅游业发展战略思路

3.3.1 通过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打造县域全新产业链 在“泛产业”的框架下,产业融合本身并未动摇传统产业的地位,相反更加符合开江县情。

一方面,开江是比较典型的农业县,开江县的经济总量位居达州市最后一位,全省第90位以后,远远低于邻近的重庆市梁平县和开县,人均水平不及达州及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偏小、财政实力偏弱是导致开江竞争力较弱的重要原因。所以开江绝不能走传统的、落后的农业县模式,但也不能完全脱离农业的根基。

另一方面,开江工业经济基础差,没有支撑县域经济的大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落后,难以形成高附加值产品,难以形成著名品牌和著名商标。从矿产资源来看,品种较多,但与周边地区比开发优势并不明显。开江水资源问题比较突出,如果没有强力的资金投入,没有大型企业入驻,在节能减耗的今天想走一般的工业强县的道路,必然是行不通的。

因此,开江必须依托传统农业的历史基础,发展与之相关的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及加工业,构建自然生态农产品的研究、生产、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作为开江生态观光农业极佳样本的开江麻鸭(与崇州怀远麻鸭、美国绿头野鸭有一比)和开江油橄榄,可以借旅游的引擎动力形成板鸭、橄榄油等农副产品深加工的产业链。具有极强地域特色的开江特产“山胡椒”、柏树枝丫烘烤烟熏腊肉、开江菜心咸菜、开江豆笋、“绿豆皮”等也可随着旅游走出乡村,走向世界。

3.3.2 通过旅游景区及景点的建设,提高县域居民的生活质量 开江地处四川的最东端,远离大中城市辐射圈,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拉动乏力,境内无铁路、水路和航空,通达能力较弱。同时由于政策因素,享受国家和省市的扶持相对有限。区位劣势使开江缺乏县域发展的先天性有利条件。

开江旅游资源数量较多,但在达州及周边区域并无竞争力,县域内旅游资源分布较散,无国家AAAA级以上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地质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在自然气候上,每年的旅游旺季期间,恰逢川东气候炎热,避暑度假旅游需求极大,但开江县境内缺乏良好的避暑度假旅游地。第三产业比重整体偏低,成为开江区域竞争力的“短板”。

开江不能走一般的旅游强县之路。但是,旅游可以成为撬动开江县域经济的杠杆。目前,开江已经完成县城及主要景区的基础建设。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再在县域旅游上投入巨资,而应根据市场现状,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满足开江及周边区县乃至达州市等基础市场的休闲旅游需要,将旅游作为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一种手段。同时,应做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充分发挥旅游的引擎作用。

3.3.3 通过旅游形象统领,提升县域经济软实力,促进招商引资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正确的旅游形象统领。笔者在过去的旅游规划实践中,曾对开江地脉和文脉做过深入分析,并得出了“巴山平原,毓秀水乡”这一旅游形象定位语。该定位语既点明了开江所处的地理位置(川东大巴山地区)和地形地貌(平原),又描绘了开江的平原美景、水乡风光和人才辈出的环境(毓,“养育”的意思)。水文化是开江的核心文化,也是开江的地方文脉。在开江,“水”文化的内涵积淀了千百年,丰厚而独特,是开江县人与自然和谐沟通的经典性文本。

笔者认为,开江的旅游开发应坚定不移地紧扣“盼水-治水-亲水”特色水文化主线,形成以两河“毓秀水乡主题公园”为形象统领,飞云温泉特品级资源开发为产业核心支撑,宝石湖、明月湖、金山寺、峨城山等具备优良品位或较大规模体量的景区为两翼策应,固化的自然生态、人文景观与以文化活动为载体的活文化交相辉映,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互为依托,相互交融、共同繁荣的旅游发展格局。这就是以“毓秀水乡”为品牌核心的开江旅游发展基本蓝图。

旅游不仅可以提升开江的县域形象,提高开江的整体知名度,还可以增强县域服务功能,促进县域招商引资。开江旅游资源整体品位不高是不争的事实,要做好开江旅游这篇大文章,实物景观与活文化的结合是必由之路。由水而产生的诸如传统的端午节龙舟竞渡、抢鸭子,每年一度的宝石湖放水奇观等与水相关的文化活动,拗棒、薅秧歌、彩亭、彩龙等开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民俗文化项目则是水文化所孕育的农耕文明的结晶。这些活文化符号与实物的自然、人文景观有机融合,才能立体、鲜活地展现开江毓秀水乡的文化品牌,才能弥补开江实物旅游资源整体品位不高的弱点,使开江旅游业走上健康、快速的发展之路,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4 结 语

产品供给和市场需求是资源与市场普通型县域旅游业发展的两大瓶颈。笔者以开江县为例,旨在阐明“先天不足”是资源与市场普通型县域的客观实际,这一类县域的旅游业发展切忌好高骛远。限于篇幅,笔者仅仅从宏观战略层面做了初步探讨,至于在战略定位下的具体实施策略,则应根据县情的不同而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这也是笔者下一步要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刘福刚.县域统筹与统筹县域——中国县域经济十年发展报告[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

[2] 王兴波.打造中国县域旅游新模式[N].中国旅游报,2009-03-08.

[3] 唐代剑.论县域旅游形象定位及旅游产业发展——以浙江宁海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76-79.

[4] 高舜礼.对西部县域旅游经济快速崛起的思考——以云南省保山隆阳为例[J].旅游研究,2009,1(2):4-7.

[5] 郭鲁芳.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变迁的实证分析——以杭州地区二县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4,19(2):22-25.

[6] 龚绍方.县域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规划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6):61-65.

[7] 吴晨,李东和,等.基于后发优势理论的县域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安徽省休宁县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8):764-766.

[8] 孙兆明.海岛县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路径与策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7):18-23.

[9] 石朝平.完善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的途径[J].旅游科学,2000(4):13-15.

[10] 石朝平.县域旅游开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11] 张朝枝.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的系统思维方法与技术途径——以湖南省资兴市为例[D].长沙:中南林学院,2001.

[12] 肖玲.对于县域旅游规划重点问题的探讨——以饶平县旅游规划为例[J].热带地理,2002,22(2):138-141.

[13] 王群,章锦河,等.县域旅游规划中居民旅游感知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6):88-92.

[14] 杨瑞霞.我国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06(9):178-181.

[15] 张述林,姜辽,等.耗散结构理论在跨县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2):83-87.

[16] 陈涛,徐瑶.西部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仪陇县“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为例[J].软科学,2013,23(8):141-144.

[17] 双流旅游发展规划课题组.县域旅游市场发展的营销导向——成都市双流县域旅游市场发展调查分析报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1):341-345.

[18] 金运成.基于旅游软实力的县域旅游品牌构建——以浙江衢江为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3):90-93.

[19] 徐静.县域旅游形象设计研究——以安徽省定远县为例[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2,14(3):55-60.

[20] 陈运涛,陈刚,等.县域旅游形象策划研究——以湖北省远安县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4):78-79.

[21] 吴承照.现代城市游憩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作者:张培 刘婧

生态旅游圈县域经济论文 篇2:

江西推进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面临的障碍及对策

[提 要]随着世界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都市圈、都市区、城市群等新型城市结构形式在世界各国相继出现并走向完善,已成为当今城市化发展的方向,由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是国内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分析江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推进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中面临的障碍,并提出推进江西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试点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县域经济;都市区经济;经济发展

[作者简介]罗元大(1995—),男,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会计学;熊国保(1970—),男,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二级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江西南昌 330013)

改革開放以来,我国的城市结构由原来的单一点状、相对独立、联系松散,逐步演进为以城市群、城市带、都市区等多维度、广区域、深层次为特征的联动式、一体化发展格局[1]。目前,都市圈、都市区、城市群等新型城市结构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力量,由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变是我国城市在迅速发展背景下城市空间发展和演进的必然趋势。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江西省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探索江西省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中面临的障碍因素及对策,不仅对推动江西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促进其他省份推进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具有借鉴意义。

一、江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江西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是江西“鱼米之乡”,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长江,属于华东地区。江西全省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省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南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8%。

从纵向来看,近年来,江西地区生产总值逐年上升,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高。2016年江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8499亿元,比2000年的2003.07亿元翻了9倍,比2010年的9502.22亿元翻了近2倍。从横向来看,江西当今综合经济实力处在全国中下游水平,并且与中部其他五省(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相比,仍处于弱势地位。以2016年为例,从全国来看,在GDP、人均GDP、财政总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经济指标中,大多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不少还比较靠后,仅少数指标处于全国中游水平。例如,从2016年GDP来看,江西在全国排名17,排名中游,在中部六省中排第5位,但从2016年人均GDP来看,江西仅40400元,全国排名第22位,在中部六省中排第4位,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江西仅6635亿元,全国排名第23位,在中部六省中排最末。

总体而言,目前江西仍是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大省,江西省辖11个地级市、11个县级市、66个县、23个市辖区[2]。本文研究的区域是江西省77个县级行政单位的县和县级市,不包含23个市辖区。目前,江西省各县(市)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已取得不错成绩,成为推动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县域经济是江西经济的主体,县域区域是工业资源的主要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省县域土地面积约为14.7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8.4%,人口约3350.4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4.39%。2016年,江西省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8499亿元,其中77个县(市)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约达10299亿元,占全省总量的56%,成为江西创造财富的重要领域。2016年江西省财政总收入3143亿元,其中77个县(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534.3亿元,占全省总量的80.63%。县域资源是全国资源的基本构成部分。江西省土地、矿藏、森林、水源等自然资源大都集中在县域。没有县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业和轻工业,以矿物质为原料的重工业和新兴产业等,大都依赖于县域资源的支撑。同时,广大农村为江西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可以说,江西省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素多源于县域。

(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较弱,发展水平落后

主要表现在:一是从2016年贫困县名单来看,江西省77个县域中20个为国家级贫困县(加上赣县区共21个),约占总体的26%。二是从全国县域经济专门研究机构、社会智库中所发布的历年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排名来看,从2008年起,南昌县首次入选前百强县(市),此前无一县(市)入选,此后贵溪市2009年亦入选为百强县(市),2016年,江西入选全国百强县的只有南昌县、贵溪县和樟树市,分别位列38位、95位和98位。数量略有增加,但就总体而言,与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相比,江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较弱,在全国仍处在中下游水平。

(三)各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分布极不均匀,北高南低

江西省县域经济较发达的县(市)主要集中在江西中部地区、交通要道和长江沿线地区。由于江西中部地区主要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公路、铁路四通八达,京九铁路、浙赣铁路等都经过于此,人口聚集度较高,故成为江西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一般铁路、国道沿线地区或沿江地区的县(市)发展的都比其他县(市)要强,例如南昌县、高安市、樟树市、丰城市、瑞昌、湖口。而欠发达县(市)主要分布在江西南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南部地区大多位于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工业落后,导致该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落后,例如石城县、安远县、会昌县等。而中部地区亦有一些欠发达县(市),如修水县、乐安县、都昌县、铜鼓县,虽也位于中部平原地区,但主要是由于其周边较发达县(市)的辐射能力有限及自身一些问题。从总体上来讲,江西省县域经济呈北高南低格局。南部地区指吉安、抚州、赣州,包括36个县市,北部地区指南昌、萍乡、新余、九江等其余地区,包括41个县市,其中北部地区县域经济明显高于南部地区。

二、江西推进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面临的障碍分析

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障碍。

(一)中心城市弱而少,带动能力不足

江西城市虽多,但称得上大城市的也只有南昌,江西县(市)众多,仅依靠南昌是很难带动整个省的都市区经济的成功转型和协调发展,其他城市综合竞争力较弱,带动力不足,以赣州为例,赣州共有15个县(市),所辖面积又是全省最大,受经济实力和区域布局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其辐射能力有限,对周边带动能力效果不佳。

(二)县域间联系不够紧密,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江西各地区虽然社会历史文化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但由于江西多丘陵,部分县域之间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经济、教育等方面联系不是很紧密,将严重影响区域空间发展的质量和效果,这是制约江西推动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的障碍之一。例如永新县、安福县、石城县、铅山县等,交通不便,人们出行只能到相邻的县市去乘坐火车,各县域间由于山川阻碍联系较少,信息较为封闭。

(三)体制机制制约经济转型,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是都市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目前行政区规划、户籍制度、社会保障等体制机制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制约都市区经济的发展,影响江西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的转型[3]。一是在行政规划体制下,地方政府最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在这种动机下,地方政府可能会不顾都市区经济的利益,盲目发展有利于自身的产业,阻止县域人口、资金等资源向都市区流入,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极易造成产业同质化,阻碍产业分工。二是由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产生的强烈地方归属感和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公共服务不均,很可能会限制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源的调配空间,阻碍产业、人口等资源向中心城市聚集,从而可能会影响中心城市对县市的辐射作用。

(四)产业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弱

2016年,江西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0.3:47.7:42.0,而全国三次产业结构为8.6:39.8:51.6,第一产业高1.7,第二产业高7.9,第三产业低9.6,說明江西产业结构不是很合理,低于全国水平。江西省工业规模效应较弱,创新能力较弱,相当县市的工业主体以中小企业居多,传统工业比重较大,创新能力较弱,产品附加值较低,高新技术企业较少,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较小,不利于区域内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从农业来看,江西省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竞争力较弱。县内农业经济居多,新技术和新机制普及不高,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不足,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档次低,农产品产业链不完整,加工、包装水平低,品牌较少,市场竞争力不足,导致农业经济综合效益不高。受交通、经济、基础设施的影响,江西第三产业水平也不高,将会一定程度上制约江西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

三、江西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试点的对策建议

推进江西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对于如何解决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障碍,有以下建议。

(一)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力

江西县(市)众多,而中心城市较少,辐射能力有限,江西应加快县(市)整合优化,打破行政边界,建立试点,撤县设区,整合资源,扩大中心都市区的面积和权威,突出区域中心的城市服务功能,有利于增强中心城市的带动力,统一调配区域内资源,优化资源利用效率,带动区域内经济发展。例如,在江西吉安,吉泰走廊为吉安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区域内产业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是省内较为成功的试点。江西推动县域经济向区域经济转型,可以此为案例,各市县结合自身特点,加快县市整合优化,扩大中心城市带动力,对于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县市,应重点推进强县战略,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大力发展县内区域中心,带动其他乡镇的快速发展。

(二)加强交通对接,构建便捷交通网络

交通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今社会交通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大力发展航空、高铁、公路、河海联运,以各大中心城市为交通枢纽,贯穿各中小县市,连接全省,中心城市只有交通便利,才能更好地辐射各县市,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各县域之间铁路交通、高速公路、国省道、市政干道等的规划、建设和衔接,完善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经济、贸易、教育的联系,加快江西推进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可以突出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推进各县市间交通建设,尤其是偏远地区,加快县市间货物与人员流通速度。二是加快完善高速公路和城际干线路网,完善铁路和航空网络,打造中心城市高速公路成环,更好地辐射周边县市,带动周边县市快速发展。

(三)构建跨行政区协商制度,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可通过建立非正式和正式两种制度,尽可能实现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江西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4]。一是通过建立价值观念、红色文化等非正式制度提高县市经济主体的合作意识和全局意识,比如可以宣传新时代价值观念和赣文化,促进各县市间的文化认同和交流,推动县市合作,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二是建立以区域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政府主导性协商合作制度,可通过协商、谈判等方式解决县市跨区域内的资源配置和公共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问题,提高区域内资源配置的相对公平性,提高区域内公共服务水平,避免资源浪费。三是设立以经济主体利益最大化为基础,建立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减少产业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同时为产业合作提供交流平台,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推进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的顺利转型。

(四)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

江西推进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不能盲目发展经济,随大流,而应该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走特色经济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创新,增强竞争力。充分发掘各区域内的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走特色发展之路。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将具有特色的资源进行加工,生产出具有特色的产品,严禁就资源论资源,产资源卖资源,开发引进先进的技术,充分利用资源的价值,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价值。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生态经济发展。完善生态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运用市场机制,根据自愿原则,组建各类农产品产销协会,带动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增强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三是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江西应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掘省内生态环境资源,在坚持保护优先原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为中心,带动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将构建生态旅游业放在重要位置,促进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的顺利转型,实现江西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锦瑞.中国背景下的都市区概念及其判定方法初探[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2]江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江西统计年鉴(201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3]王金年.江西省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分析研究[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4]刘铠锋.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研究[D].杭州: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硕士学位论文,2014.

[责任编辑:黄贝如]

作者:罗元大 熊国保

生态旅游圈县域经济论文 篇3:

加快发展梅州县域经济的思考

[摘要]文章从梅州的实际出发,介绍县域经济在梅州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梅州县域经济发展的不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提出加强统筹规划、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建立完善各项机制、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等对策。

[关键词]县域经济;后发优势;科学发展;梅州

[作者简介]郭裕荣,广东省梅州农业学校讲师,广东梅州,514011

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和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一五”规划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各地区要从自身条件出发,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优化区域布局,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的发展。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梅州,如何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彰显后发优势,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本文根据梅州县域经济现状和存在的不足,进行粗略的分析,提出一些思路、举措与同仁研讨。

一、县域经济在梅州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县域经济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石和支撑,也是地方经济腾飞的保证。县域经济在梅州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全市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03.36万人。现辖梅江区、兴宁市、梅县、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8个县(市、区)。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410.69亿元,比2002年增长80.7%,年均增长10.4%。

(一)县域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梅州整体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2007年全市县域经济总量为242.22亿元,比1990年翻了三番,占全市GDP的59%。

(二)县域经济促进产业结构提升、优化

县域经济加快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各县(市、区)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总体趋于合理,第一产业比重普遍有较大幅度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特别是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较大(见表1)。

(三)县域财力不断增强

2000年全市县域财政收入为5.14亿元,2007年为12.84亿元,增长了2倍,多个县(市)财政收入超亿元。其中,梅县、兴宁市分别突破4亿元和2亿元,平远县、五华县首次突破1亿元,实现了所有县(市、区)一般预算收入超亿元。

二、梅州县域经济发展的不足

各县(市、区)受经济发展基础、自然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发展的差距较为明显。

(一)各县(市、区)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偏慢

七个县、市在总体发展水平上分为三个层次,结构特征呈中间大,两边小,梅县、蕉岭为第一层次,人均GDP超过13000元,人均财政收入均超过700元;平远、丰顺、大埔、兴宁为第二层次,人均GDP在7000~10000元之间,人均财政收入在200~450元之间;第三层次为五华县,人均GDP只有4848元,人均财政收入只有101元。同时,从“九五”到现在,能够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只有梅县,作为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落后地区保持这种速度将难以实现跨越性发展。

(二)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2007年全市县域一、二、三产业结构为22∶43.2∶34.8,比1990年的41.3∶34.1∶24.6有所提升、优化。但仍呈现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偏低的特点。

(三)县域财政严重不足

七个县、市的财政供给水平都在低水平中运转,除第一层次的梅县、蕉岭尚可说“吃财政饭”外,其他各个县、市都处于“讨饭”财政的状况,财政的不足直接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制约了民生事业的实施。

(四)金融机构存、贷款金额比率低

2007年梅州各县市(除梅江区外)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340214万元。而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124306万元,只占存款余额的33.7%。各个县市除蕉岭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存款余额50%以上,其余的县(市)都远不到50%,大埔县最低存贷比只有19.56%。全市县域经济存贷款比率低,带来资金流动不足、投入不足,必然进一步制约发展的步子。

三、梅州县域经济发展不快的原因

究其原因,主要是历史、区位、金融服务、人才等方面有较大的不足。

(一)历史包袱重

一是在思想观念方面还有一个较大的不足。梅州客家人一直盛行崇文兴学之风,并有“轻工、轻商”思想和封闭落后的山民意识。目前梅州的工业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往往重生产、不重市场销售,缺乏开发市场的能力。二是资本积累少。梅州各县许多企业包括国有和民营企业是靠银行贷款维护生产经营,自身积累少,甚至负债经营。梅州自有资本少,引资也少,梅州本地资金又大量流出和流失到发达地区。三是历史包袱沉重和社会贫困人口较多的负担。各县(市、区)政府财政负债普遍十分沉重,加上全市还有贫困人口28.9万人,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梅州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区位劣势

在发展区位方面因地处边远带来劣势和差距的极大制约。“远”,是指梅州在区位上远离经济中心,交通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是从区域经济辐射的角度分析,存在极大的“劣”势制约。梅州由于依赖于珠三角经济圈而又在区位上远离珠三角经济圈,造成“回流效应”大大高于“扩散效应”。二是从投资成本的角度分析,投资吸引力“差”。 梅州又是全省各市中区位最差的一个区域,离经济发达中心广州400多公里,加上区域内也没有一个出海口,沉重的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加重了梅州产品成本,降低了竞争力,从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三)金融支持力度弱

一是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作用减弱。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主要集中投放于大城市、大企业、重点项目,并且具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和严密的放贷手续。同时,有些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战略,在县级实施了分支机构的市场退出,大幅减少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网点,如中国银行已撤销了梅州各县(市)分支机构。二是邮政储蓄从县域抽走大量资金。由于邮储部门提出的利率价格等条件过高而无法实现邮政资金反哺农村。三是企业信用观念淡薄,逃债现象严重。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后管理难,债权无保证,出现了中小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两难局面。

(四)人才缺失

梅州是著名的文化之乡,但也是人才匮乏之乡,这一看似相悖的现象恰恰是问题所在。近年来,梅州每年考上高等院校的学生近万人,毕业后回到梅州工作的不到三分一,特别是本科以上回来的更少,而且愿意到基层企业工作的则更加寥寥可数了。梅州人才缺乏,特别是技术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优秀企业家的缺乏,严重影响梅州县域经济发展。

四、加快梅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梅州发展县域经济还是有很多后发优势:一是经济扩张带来的后发优势。如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发展工业,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等工作力度,将进一步推进经济规模的扩张。二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政策扶持带来的后发优势。三是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带来的后发优势。四是环境优化带来的后发优势。目前梅州将加速缓解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加上有供应充裕的电力基础和传输便捷的通信基础,投资发展环境的日益优化将助推县域经济的更快发展。

(一)加强统筹规划,实现科学发展

要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做好产业布局规划:一是对全市进行主体功能分区。根据各个区域自然条件划分新型工业区、农业生态旅游区、中心城市区等各种功能区。二是要做好产业布局规划。三是要做好城镇建设规划工作,一切从本地实际出发,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工作来抓。四是要做好产业园区规划。五是要做好劳动力转移就业规划。六要是建立配套的政策机制。通过功能区划分,克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实现能源的高效配置,环境的有效保护。在统筹规划中还应适当多考虑发展的落后地区,做到和谐发展。

(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大经济总量

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关键就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解决工业的不平衡。科学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实施重点带动战略。坚持以大项目、大投入为总抓手,以优质增量带动存量调整。要借势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双转移”,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广州(梅州)工业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好商招大商。积极推进梅州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建材、铜系列加工等支柱产业集群性发展,发展电子(电声)、机电(汽车配件)等战略产业集群,发展陶瓷、工艺等传统产业集群,努力建立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二是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名牌作为无形资产,可以表现出超常的市场开拓、资产扩张能力。充分利用“塔牌”水泥、“明珠”球阀、“绅浪”西服等有梅州特色的品牌、名牌,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三是实施特色经营战略。县域经济发展在多方竞争的情势下,只能走非均衡的竞争战略,要从现有已经处于主导地位、显示出竞争力的产业中,抓住优势,经营强项,大力发展梅州区域特色经济。

(三)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是服务业中的主导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对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梅州北依内陆,南靠沿海,是粤闽赣三省的交通枢纽。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形成,把梅州从一个离广东省会最边远的山区市,推到了粤闽赣三省合作的前沿位置。这里气候宜人、风光秀丽、生态良好,具有浓厚的文化积淀与人文氛围。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四个梅州”发展战略为梅州县域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发挥区位、环境、资源等优势,把梅州定位为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闽南三角洲的“后花园”,依据两大三角洲辐射带动作用,侧重发展文化旅游业、商贸物流业、信息服务业,把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及其他周边地区的人流、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吸引过来,体现“文化、绿色、休闲”特色,建设生态文化名城,将梅州打造成为休闲旅游基地。

(四)建立完善各项机制,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动力

优良、高效的运行机制,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保证。山区县域经济要发展,离不开上级的支持,更需要解决县级机制不活、效率不高的问题。立足县域经济的实际,应着重构建以下4种机制。

1.完善政策扶持、激励机制。加大对山区县的扶持力度,实行简政放权、重心下移,给山区县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自主权,调动其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的积极性。一是减轻县级历史债务负担。适当减轻山区县“中央专项再贷款”和农村义务教育债务负担。二是尽快建立市、县公共财政的新体系。坚持财权与事权相统一,以事权合理界定市、县的财权和收入划分,理顺和规范市、县财政分配关系;要实行县镇财政收入增长鼓励政策,按照“利益分享,核定基数,比例分成,水涨船高”的原则,调动县、镇级增收的积极性。

2.构建全新的管理机制。要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全新的管理机制。要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思路,政府在推进机构改革的同时,必须实现部门“两个职能转变”,即政府职能部门要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经济综合部门要由管理服务型向招商促进型转变,真正做到管理有序、服务到位、突出中心、促进发展。

3.构建全新的投资、融资机制。融资问题是目前山区县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要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如何增加投入,必须坚持“五路并进”,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即:(1)向外要资金,不断扩大引资规模;(2)向内要资金,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加快国企改革;(3)向上要资金,向国家和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以项目促发展;(4)向资本市场要资金,积极培育上市公司;(5)向银信部门要资金。政府要敢于协调、善于协调,在建立信用社的基础上,争取银信部门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持。按照存贷款比能达50%的目标,梅州各县市每年就能多争取资金近50亿元的投入。

4.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必须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用改革的办法,走市场化的路子,在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成就人才上下功夫。真正做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努力创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的良好环境,为梅州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光南.培育核心竞争力: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J]. 珠江经济,2004, (5).

[2]陈利昌,罗必良. 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分析[J]. 商业研究,2007,(4).

[3]梅州市统计局.梅州统计年鉴[Z].2007.

作者:郭裕荣

上一篇:视角供应商选择评价论文下一篇:金融学改革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