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生态文明论文

2022-04-19

乡村旅游生态文明论文 篇1:

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研究


引言

美丽中国不仅要有美丽的城市,更要有美丽的农村;不仅要将城市建设得更加宜居,还要把乡村建设得更具生态文明。同时,还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转变。把乡村旅游开发作为农民创业就业的重要方式渠道,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融合,既能促进经济发展,更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一、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

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应是一个理想的良性互动关系,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开发质量;同时,进一步加强乡村旅游开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获取更多的资金保障,以实现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

消费者选择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走近乡村生活,寻找乡土情结,置身在和谐的自然环境中,在更加美丽的乡村田野中放松身心。乡村旅游有别于传统的红色旅游和名胜旅游,是一种更好的亲近自然的旅游新形式。将自然风光、田园景色、农业文明、新时代農村文化习俗更好地统一起来,从而更好地感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乡村旅游能够让游客近距离地享受自然风光,欣赏田园景色,享受不同区域特殊的乡村人文景色;能够了解当地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当地农副业发展,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此外,还能更好地传播区域民俗文化,实现风土人情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有效融合,为乡村旅游开发融入更多的文化内涵。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看,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农村注重经济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只有真正贯彻生态发展理念,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让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开发才更有意义和价值。生态文明是一个大概念范畴,不仅要从自然的角度分析,更应从文化的层面分析,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注重人文宜居环境的构建。不仅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更应加强农村生态保护,建设更加美丽的现代乡村。同时,还要更好地传承农村文化习俗,做好民俗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工作,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质量。乡村旅游不仅是一种物质消费,更是一种精神享受,不仅要体验乡村自然风光,更能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文明。通过乡村旅游,每个游客在获得各种物质享受的同时,还能提升他们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在开发自然的过程中,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乡村旅游开发必须将宜居作为最重要的前提,必须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全国乃至全世界共同保护地球,实现全球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矛盾

(一)乡村旅游开发以经济利益为目的

乡村旅游开发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且影响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都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将旅游作为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成为很多地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选择。各地在推动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乡村旅游开发给生态文明带来的影响。乡村旅游开发意在推动经济发展,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即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在开发过程中,可能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不利影响。每一个旅游开发企业都要尽可能地将降低成本、提高盈利作为首选,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这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态环境保护产生冲突。尤其是当经济利益追求和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矛盾时,不少企业选择牺牲生态环境,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进一步拓宽乡村旅游经营范围,过度开发和利用,甚至一些企业为了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还会将当地居民迁出,这样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也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制约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

此外,不少企业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过程中盲目开发和无序竞争,使乡村旅游产业泛滥,乡村旅游产品的趋同化明显,忽视了乡村特色文化的本土化,不能将生态文明融入乡村旅游研究中,让乡村旅游开发失去了最本质的特色,这有悖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基本目标,不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公益行为

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更强调的是环境保护、生态守衡,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能够更好地统一,尤其是保护原生态,最大限度地传承生态文明。从这个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更加侧重的是公益性质,公益性质与企业的盈利行为必然存在一定的冲突。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由于其公益性质,需要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浪费,这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断强化人们的公益意识,让人们在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开发旅游项目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必然影响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进程,尤其是一些受到国家或地方重点保护的生态区域,旅游建设项目受到严格限制,对乡村旅游开发产生较大影响。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合理把握尺度,既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又要合理利用资源。如果一味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则必然影响乡村旅游开发,不仅不能很好地利用资源,而且很难获得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保障。
三、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策略

(一)注重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的理论研究

1.设立专项课题,实现理论研究突破

在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国在旅游建设方面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同时,还要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究更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研究项目。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全新探索,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模式,需要进行不断创新突破。

2.做好思想宣传工作,促进理念更新

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是一个实践过程,首先是一个思想认识过程,然后转变思想,更新理念,逐步将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做好思想转变工作,推动社会发展理念更新,这是一项综合性思想解放运动,必须从理论研究开始,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尤其是结合当前人们的普遍认识问题,促进更多人转变思想观念。通过理论研究,让全体国人能够重视旅游开发,融入生态理念;让每个企业在盈利的基础上,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并作为旅游企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在旅游开发时,相关单位要保护环境,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开发旅游资源,设计旅游产品,构建旅游文化,融入更多的生态文明思想,让生态旅游成为更多游客的选择,并践行这一思想理念,从而真正全面推动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

3.推动二者融合,注重实践完善

只有以可靠的理论保障实践,才能确保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融合,防止陷入相互矛盾的境地。在融合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因乡村旅游开发而破坏生态文明,也不能因过度保护生态文明而阻断乡村经济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相关旅游单位需要建立嵌入式的系统模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系统控制核心,控制乡村旅游开发的进度和程度,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的强势组合与弱势互补,真正推动二者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注重资源的合理优化利用,更要注重环境保护,制定完善的国土空间开发制度。注重生态制度和生态文化的建设理论研究,实现两者更好的协同发展,并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总结,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开发融合,实现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双向推进,为二者的融合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指導,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进一步推动理论进步。

(二)坚持乡村旅游开发生态化

1.以生态化统领乡村旅游长远发展

做好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工作,能够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想要真正做好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必须注重旅游生态保护,贯彻执行乡村旅游生态化这一个基本发展理念。乡村旅游开发不仅要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生态保护,增加社会效益,保护当地生态系统,推动当地生态文明建设,以更好地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融合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让人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生活水平。在开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还要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相融合,为他们提供适宜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尤其是从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考虑,为子孙后代建设更好的家园。

乡村旅游开发必须坚持生态化,做好乡村旅游生态化的开发工作,将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真正统一起来,不能以破坏当地的生态田园系统为代价,而要以更好地保护当地生态系统、田园风光为目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乡村旅游更具特色,让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在改造村落建筑时,一定要遵循当地居民的意愿,结合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合理地改造村落。

2.用生态化理念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

以生态化理念为指导,保护好最能体现民俗文化特色的建筑等。乡村旅游开发最核心的是乡村文化,没有原著居民,没有体现乡村风俗文化的建筑,也就没有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开发就成了一个空壳,这样的乡村旅游开发必然没有生命力。同样,如果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那么生态文明建设也就失去了根基。生态文明既包括自然生态,更包括人文生态,因此,乡村旅游开发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应坚持绿色低碳环保和文化保护理念,不能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更不能破坏当地的人文风俗,真正保留当地的人文生态,从而实现乡村旅游开发的生态化。旅游开发只有以生态文明为根本指导思想,才不会迷失方向,不会出现短视行为。只有将生态文明作为贯穿始终的指导思想,指导旅游开发和运营,才能让旅游开发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而不是与生态文明相冲突,从而更好地推动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三)生态保护的旅游化

1.努力挖掘生态资源的旅游价值

乡村资源非常丰富,不同的乡村具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和不同的自然风光。尤其是在后工业化时代,乡村是民俗传统文化的集中地,不同区域的乡村具有不同的文化民俗,是人文生态保护最好的区域,也是更具旅游开发价值的区域。当游客习惯了名川大山,看尽了名胜古迹,他们更希望体验那种最原始、最纯朴、最自然的文化乡村旅游。乡村乡土文化是非常好的发展资源,且乡村资源非常丰富,不仅继承了自然的山水,更具有独具区域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和生产方式,能够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2.旅游经济为生态保护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生态文明需要保护,更需要建设。想要保护生态文明,相关单位要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注入更多的活力,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实现生态保护的旅游化发展,以旅游经济带动生态保护工作,让更多地区看到生态保护旅游化的积极价值,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相关支持,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动态化发展。

3.用市场化手段推动生态保护创新

想要做好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开发的融合工作,需要充分发掘当地的生态文明资源,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推动生态保护创新。同时,开发、包装、推销这些更具特色的乡村生态文化,让更多人感知体验,持续建设生态文明,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同时,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注重人文环境传承,以市场化手段推动生态保护创新发展。乡村旅游开发要深深植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厚文化土壤,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市场化,保障资源得以更好开发,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国家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奋斗目标。注重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旅游开发,更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上升到民族发展的高度,将美丽中国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作者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作者:李姮莹

乡村旅游生态文明论文 篇2:

乡村旅游目的地生态资源和生态文明评价之浅析

[摘           要]  首先分析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价值理念,其次阐述乡村生态资源和生態文明与乡村旅游建设的关系,接着从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开发视角分析乡村旅游目的地在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从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开发的理念形成与推广策略两个方面,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进行总结。旨在通过对乡村旅游目的地问题的分析,阐明以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开发的普及教育,对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重要意义,为实现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良性发展服务。

[关    键   词]  价值理念;问题评价;生态资源保护;生态文明开发

在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中,乡村逐渐成为当代旅游中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而乡村旅游目的地作为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场所,是旅游活动的重要载体。乡村旅游发展从乡村旅游目的地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开发评价做起,不断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水平。目前,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评价主要以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开发为主要评价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改善生态资源环境,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新时代潮流。所以,在建设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过程当中必须融入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开发的理念,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价值理念

乡村旅游目的地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乡村地区,二是充分体现乡村固有的“乡土性”特点,成为旅游产品保护和开发的目标,形成一定的吸引力。欧盟、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乡村旅游发生在乡村地区,是以“乡土性”作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核心,我国旅游学教授刘德谦也同样认为乡土风情是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核心。作者进一步理解到,乡村能否坚持“乡土性”生态资源保护的长远规划和生态文明开发的不懈努力,是核心中的核心。由此可见,要实现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乡土性生态”旅游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只有通过充分突出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开发的乡村旅游乡土特色、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乡村旅游管理水平、乡村旅游成长能力这四部分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乡土性作用,进而有效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二、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开发与乡村旅游目的地

生态资源保护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对一切为生物和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所利用的物质等生态资源进行保护。生态文明开发是人类社会对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开拓和发展,是人类在社会拓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可持续模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开发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生态资源保护离不开生态文明开发,生态文明开发进一步促进生态资源保护,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开发与乡村旅游的关系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是以乡村生态资源保护为前提,开发和拓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以乡村生态文明教育为依托,保护和利用乡村生态资源,将乡村建设与乡土民俗风情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从乡村旅游的实际发展现状来看,在乡村旅游建设中仍然存在与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开发相背离的情形,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破坏资源保护,大搞形式开发,忽视内涵建设。因而,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必须以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开发为理念,通过乡村旅游的生态保护和开发满足游客回归自然的生态化休闲需求。乡村旅游目的地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开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专业性特征。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开发对乡村旅游提出了更为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优化。(2)强调环保功能。在传统的乡村旅游发展之上增加生态资源保护性和生态文明开发性,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质量水平。(3)发挥教育功能。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生态文明开发建设更多地强调教育功能,逐渐提高社会大众的生态资源保护意识。

三、以生态视角分析乡村旅游目的地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没有优化生态规划方案

旅游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社会及文化等生态资源,要保证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必不断优化开发与利用生态资源的科学规划,随着乡村旅游市场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盲目开发与建设,导致乡村旅游产品种类泛滥而雷同,不仅没有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乡村旅游目的地在管理方面是没有进行优化合理的规划,对旅游项目缺乏准确的生态定位,没有形成当地特色,加之行业竞争激烈,大大阻碍了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效益的实际提高。

(二)乡村生态资源环境破坏严重

随着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乡村生态环境中而对其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生活垃圾的增加,严重破坏了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2)耕地减少、乡村环境城市化。乡村目的地旅游的开发与建设直接导致一些乡村道路、餐馆、娱乐场所的不合理建造和城市化趋向,大大缩减了乡土特色。乡村生产生活农用地的面积在逐步减少,湿地也在不断减少,而当地管理人员对游客行为没有一定的规范,使其肆意采摘、践踏植被,导致乡村旅游地的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3)乡村生物多样性消减。乡村普遍还存在动植物品种单调的现象,这与大多数乡村是否重视尽量保留和保护原生态动植物所在的区域环境状态有关,以及与系统生态链是否完整形成的关系很大。

(三)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不力

目前,人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意识较弱,部分游客乱扔垃圾,给乡村地区带来了许多不可降解的廢弃物质,加之部分包括乡村在内的风景名胜区缺乏有效管理,污水垃圾缺乏处理,乱搭乱建乱划,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阻碍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人们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断地投入与创新,才能保证生态环境的优良品质。

(四)缺乏可持续良性发展意识

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关键在于“乡土性”,也就是借助当地的特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而生态环境是发展的基础,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必须与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开发建设协调统一,在开发与建设中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以促进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良性发展。当前,随着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大力开发,农用地急速缩减等给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良性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在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乡村生态环境的恶化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人们意识到可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国家也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乡村旅游目的地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开发建设的评价

(一)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开发的理念形成过程

伴随着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过程,逐步形成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开发的理念,这个理念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两个方面的具体表达,其特点是乡村建设必须坚持以生态空间环境为依托,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发展,使人与环境达到双赢。具体说来,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和制度建设,生态文明教育方式方法的不断开发,老调重弹是不起作用的,而有些各种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开发的破坏性保护和开发在现实中不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做法,需真正创新乡村旅游生态特色化保护和开发的模式。

(二)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开发的理念推广策略

以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开发的理念发展乡村旅游目的地,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建设,需从政策开发等方面不断地进行完善与发展。具体来讲,以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开发的理念进行推广,在乡村旅游目的地实施基本策略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1)加强政府调控,减少盲目性。在进行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同时,需要逐渐减少资源的消耗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积极治理污染,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统一。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必须指定合理的政策,防止经营者的盲目竞争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通过全局性、整体性的考察,政府有关部门必开发科学管理模式,打造优良生态品牌,制定相应扶持政策。(2)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使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开发的理念深入人心。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使环保观念与节约意识渗透人心,从而改变人们的思想价值观。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媒体教育引导,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形成生态文明价值观,促进综合效益提升。(3)加强科学合理规划。目前,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与建设中存在广泛的盲目性,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既不能吸引较多的游客,还造成旅游资源严重浪费。所以,必须深究合理的规划方案进行开发与建设,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产品打造相应的旅游品牌。(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链。旅游业是关联性效应很强的行业,涉及范围广泛,包括景点等都会直接影响到顾客的满意程度。因此,要实现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良性发展,需要逐渐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改善景区的配套设施以及卫生状况。伴随乡村旅游发展而产生的大量需求,也产生了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需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处理系统,其系统既美化生活环境,也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的各个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

五、结语

在城镇化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乡村地区逐渐成为人们旅游休闲的重要目的地。在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与建设过程中,由于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较低,且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造成乡村地区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所以,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有效解决盲目开发与建设的现状,我们必须以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开发的理念来开发与利用乡村旅游目的地。以当地社会和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特色旅游产品,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导,走生态化、绿色化和创新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切实做到乡村旅游目的地保护、开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勇,陈慧英.村旅游目的地评价综合指标体系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3):137-142.

[2]王涌涛.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我国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J].农业经济,2016(6):43-45.

[3]许军.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好乡村旅游发展简析[J].农家参谋,2018(14):10.

[4]刘秀丽.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发展乡村旅游[J].当代经济,2014(17):30-31.

[5]范洲衡,邓华.生态文化视角下的农村环境艺术设计探讨:以衡阳市北郊灵官庙村两个村组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8).

◎编辑 冯永霞

作者:范洲衡

乡村旅游生态文明论文 篇3:

乐山市永胜乡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探讨

摘 要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引,完善乡村旅游的产业要素;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实践和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乡村生态经济的发展。以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地处偏远且原始生态环境保存相对完好的永胜乡为实例,探讨该区域内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天然契合与互动关系,分析其协同点使两者得到更全面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四川省乐山市永胜乡

人类文明的繁荣是以生态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对当前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家农业农村部于2020年7月印发了《全国乡村产业规划(2020—2025)》,明确指出优化乡村休闲旅游。2021年4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发挥乡村资源和生态优势,支持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乡村产业的发展;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的建设。

乡村旅游是一种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地区休憩、观光、体验、学习的旅游活动。这种方式对乡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产生了一定影响。它在振兴乡村经济、带动非农就业、改善乡村生态等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表现和诠释。生态文明建设为乡村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良好契机,并为资源环境的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永胜乡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风貌,原始生态环境基本被保存,本文对永胜乡乡村旅游发展态势与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展开讨论,试图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过程。

1  永胜乡乡村旅游的特色和现状

永胜乡位于金口河区东北方向,距城区26 km,总面积120 km2,平均海拔1 500 m,辖4个行政村,1 453户5 173人,是金口河区自然资源最丰富、特色产业优势最明显、历史文化底蕴最悲壮、干部队伍最有活力的乡镇。境内有冠绝全国的世界第二大桌状山——大瓦山,还有被誉为“世界上最神奇的自然公园”——大瓦山国家湿地公园,该公园内珍稀动植物种类丰富,各种野生植物高达3 400多种,这些丰富的湿地资源及动植物资源具有显著生态及美学价值,适宜开展体育及探险活动。永胜乡夏季最高气温在25 ℃左右,是避暑纳凉的圣地,适于发展旅游产业。此外,该地区拥有川内储量最大、品质最优的战略储备磷矿,拥有市内唯一的万亩中药材产业园——川牛膝产业园,万亩高山有机生态蔬菜基地等。

乡村旅游的发展往往需要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该方面典型成功案例如云南大理、江苏周庄等。基于永胜乡的特色及原始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恰逢其时。近年来,随着大瓦山国家湿地公园的逐步开发,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永胜乡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大了资金投入,积极改善交通。在当地政府及游客的大力宣传下,永胜乡“云上大瓦山”旅游品牌雏形已基本形成;政府开办了一系列“追梦大瓦山”主题文化旅游节活动,向外界展示了区域内的各种新变化。与此同时,政府依托大瓦山特有文化旅游资源,举力招商引资,多项文旅项目建设都取得显著成就[1]。目前永胜乡主要在建项目列于表1。

2020年5月,金口河全区完成了30个调整后的建制新村挂牌工作,意味着永胜乡由原来的8个村建制合并改制为4个村建制,分别是瓦山村、顺河村、栀杆村及民主村。这些村由于地靠大瓦山景区,可通过农家乐、乡村民宿等为游客提供接待服务。各村产业支撑项目及旅游资源现状列于表2。

2  立足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2.1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确定旅游发展总体思路和区域形象

永胜乡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求,贯穿生态理念,以“绿色崛起,美丽发展”为主题,以乡村旅游业为依托,突出农业一体化发展战略;结合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提高生態化和现代化水平,结合乡村文化资源和土地资源,实现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协调发展,由分散型向产业化转变,发展农业和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形成乡村旅游全产业链;在旅游规划过程中,坚持开放与发展并重,注重对辖区内生态功能区的保护[2];在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确保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营造舒适的自然环境、绿色食品生产环境、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等。

2.2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工程

生态景观和传统文化作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需要在保护的过程中加以开发。地方特色项目的开发,尤其是增加可以吸引游客多次重游参与性与体验性较强的项目,是提高游客量的重要途径。在开发乡村旅游项目中,要坚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充分利用乡村资源。项目布局和分区既考虑资源特点,又考虑现有乡村居民点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保证旅游质量,减少建设项目数量。大瓦山国家湿地公园内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核心区受到严格保护,未在相关区域内开发任何旅游项目。仅在周边地区适当修建登山步道,提高山地休闲功能。在周边乡村居民点,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设置旅游项目与景观、休息接待设施等。结合各村工业基地和旅游发展需要,进一步美化、绿化、亮化乡村道路,提高观赏价值;立足永胜乡独特的区位优势,规划实施“绿色生态、传统宜居”,抓好山地文化、传统农业、特色药材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在乡村旅游项目中,生态休闲和山地休闲是两大主题,基本能满足各级旅游者的需求。

2.3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完善乡村旅游产业要素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完善旅游产业链,以增强旅游者的体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乡村不适合建设宾馆、商场等大型接待设施,普遍依靠乡村家庭接待,在卫生、安全、环境等方面饱受诟病,亟待改善。2019年,永胜乡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优良成果,乡村民宿和农家乐得到大力发展,增强了游客体验性,增加了当地农民经济收入。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还注重文化建设,致力于打造“花样农家”,将拆乱、清废、植景作为有效延伸,精心培植一村一景,为各村增加广场、文化大院、健身设施等。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与设施。

2.4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标准进行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

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乡村旅游依赖于当地良好的环境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并可能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永胜乡地处偏远地区,生态系统涉及森林、湿地、农田等,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标准,在规划过程中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禁止在大瓦山国家湿地公园内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在规划过程中,对所有投资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科学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同时,加强对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教育和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乡村旅游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确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  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3.1  为实现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发展乡村旅游

建设美丽乡村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美丽的乡村不仅需要优美的环境,更需要健康的产业、丰富的生活和多彩的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基于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客观需求,永胜乡具备改善乡村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内在动力,具有保护旅游资源生态系统的意愿。致力于挖掘乡村建筑、民俗、节庆、传统科技等文化资源,促进乡村生态恢复和文化繁荣[3]。乡村旅游本身不仅是特色产业,而且有利于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加工和销售。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提升地方特色价值。随着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农业废弃物得到了较好的利用,居民收入更加多样化。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乡村的全面发展。

3.2  以乡村旅游效益促进乡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乡村旅游的发展将给乡村带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实现的过程和结果中有利于节约乡村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永胜乡以关注生态系统为核心,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要求自然生态系统成为旅游资源,而不是开发采矿、伐木、渔业等消耗性资源。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目标是促进生态恢复,恢复生物多样性。为了实现经济效益,乡村旅游业以增加旅游人数,降低旅游成本为目标。对利润的需求会促使他们调整自己的行为,主动保护生态系统,为了保证接待环境的舒适性,提高游客的满意度,经营者会主动维护优美的乡村环境。为保持乡村特色,降低经济成本,将乡村的闲置资源和农业废弃物用于旅游,发展成为接待设施或工艺品、燃料等,当地的生态资源和生活环境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原始资源,乡村旅游给经营者带来了经济效益。多元互动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

3.3  以乡村旅游消费促进乡村生态经济发展

由于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城市居民购买绿色生态食品的愿望强烈。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永胜乡进一步加强了区域生态化程度,发展生态经济,吸引了大量的城市游客。一方面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态农产品;另一方面,结合乡村旅游开发市民农场、亲子教育农场、采摘农场、农业节庆、农业休闲、乡村度假、野营等产品;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旅游设施和旅游购物需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手工业。政府和旅游开发收入主体都愿意保护生态环境,以满足旅游者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

3.4  发展乡村旅游业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

发展乡村旅游客观上要求全面转型升级,完善整个产业链,增加综合保障体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乡村旅游需要拟订和落实自己的行业规范、制度、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来保证良好的发展环境。金口河区政府给予了专项资金扶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政策支持,加强财政政策支持,加大税率优惠支持,落实培训资金补贴。

参考文献:

[1] 金口河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乡镇概况-永胜乡[EB/OL].http://www.jkh.gov.cn/jkhq/ysx/xzview.shtml.

[2] 李玉新.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协同研究[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16.

[3] 邹统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的乡村旅游机制探讨[J].旅游学刊,2020,35(10):4-7.

收稿日期:2021-10-08

基金项目:自贡市社科联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项目“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制约因素和优化路径——以金口河大瓦山景区为例”(ZMCY202010)。

作者简介:王媚(1988—),女,四川乐山人,在读硕士,助教,主要研究乡村发展和乡村民宿等。E-mail:wangmei@suse.edu.cn。

*为通信作者,E-mail:2082540205@qq.com。

作者:王媚 吕福玉

上一篇:生产能耗技术经济论文下一篇:传感技术实验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