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交制种高产分析论文

2022-04-23

摘要:杂交水稻高产育种技术的研究成功,为我国的粮食产量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这一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启发进行探讨,明确了我国杂交水稻高产育种技术的相关内容。同时根据该技术的内容实质,本文提出了杂交水稻相关高产育种技术,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探究,以及杂交水稻高产育种技术未来的展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玉米杂交制种高产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玉米杂交制种高产分析论文 篇1:

芝麻杂交制种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

摘要 为提高芝麻杂交制种生产效率,实现机械化作业,于2016—2019年在安徽省临泉县、新疆精河县等地,围绕亲本组合选配、播期、父母本行比配置、水肥管理等开展相关试验。结果表明,亲本组合配对中,以WA18073×皖芝2181的产量最高,比其他组合平均产量提高28.65%;18万株/hm2密度处理较为适宜;春播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比夏播增产36.29%;父母本行比以1∶3处理较合理。参考试验结果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芝麻杂交制种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

关键词 芝麻;杂交制种;播期;父母本行比;水肥耦合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6.00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Mechaniza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Sesame Hybrid Seed Production

ZHANG Yi, WANG Qiang, ZHANG Yin-ping et al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efei, Anhui 230031)

Key words Sesame;Hybrid seed production;Sowing date;Ratio of parents lines;Water fertilizer coupling

中國是世界芝麻四大主产国之一[1]。芝麻是中国重要的优质油料作物,含油量高达56%,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芝麻营养全面,含有大量有益人体健康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抗氧化剂芝麻酚和抗癌物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功效和商品价值[2]。我国全年食用和加工芝麻总需求130万t,而芝麻年生产量只有65万~70万t,几乎50%依靠进口。当前多地的科技人员从研究芝麻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入手,提高单产从而增加芝麻总产,以期稳定我国芝麻生产,推动芝麻产业发展[3-10]。而芝麻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屠礼传育成的杂交种豫芝9号,产量比对照豫芝4号增加29.6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汪强育成的杂交种皖芝11号比对照豫4号增产23.0%。但起初的芝麻杂交制种过程采用人工种植,在播种、间苗、中耕、收割等环节耗费大量劳力成本,加之制种产量不高、杂交制种效益低下,导致了杂交芝麻在生产上没能达到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提高杂交制种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制种效益,笔者于2016—2019年开展芝麻杂交制种机械化生产技术探讨,围绕亲本组合选配、播期、父母本行比配置对制种产量影响,水肥密度耦合效应对制种产量影响,在安徽临泉、新疆精河开展相关试验,结合前期生产实践,总结归纳芝麻杂交制种机械化生产技术,以期为种子生产企业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从事芝麻杂交制种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的杂交亲本为WA18073、WA18044、WA18054、皖芝2181,豫芝98N09。肥料包括尿素(含46% N)、滴灌型二铵(含18% N和46% P2O5)、氧化钾(含60% K2O)、磷酸二氢钾(含33.9% K2O和51.5% P2O5)。

1.2 试验方法

1.2.1 杂交亲本组合选配。父本a1:皖芝2181,a2:豫芝98N09;母本b1:WA18054,b2:WA18044,b3:WA18073,6个亲本随机排列组合,共3次重复。每小区1垅4行,垅长12.8 m,小区面积为20 m2。

1.2.2 播期与行比配置试验。采取裂区设计,主区为不同播期(A处理):A1处理为春播4月16日播种,A2处理为夏播6月12日播种,副区为不同父母本行比(B处理):B1处理为1∶2,B2处理为1∶3,B3处理为1∶4。父本是皖芝2181,母本是WA18073。共3次重复,小区长10 m,宽1.5 m,面积15 m2。

1.2.3 膜下滴灌条件下水肥密度耦合效应对制种产量的影响。采取裂区设计,主区为不同密度(M处理):M1处理为13.50万株/hm2,M2处理为18.00万株/hm2,M3处理为22.50万株/hm2。副区为5种水肥施用量处理:①每次滴水时长(H处理):H1处理为1.0 h,H2处理为1.5 h,H3处理为2.0 h,H4处理为2.5 h,H5处理为3.0 h,全生育共滴灌18次,其中苗期(播种至现蕾期)滴灌5次。花期(现蕾期至终花期)滴灌10次,成熟期(终花期至收获期)滴灌3次。每小时滴灌水量为329 250 kg/hm2,折合降水32.9 mm/h。②5个施肥处理分别为(F处理):F3处理为N 165 kg、P2O5 19.625 kg、K2O 27.51 kg,F1处理为0.7×F3处理,F2处理为0.85×F3处理,F4处理为1.15×F3处理,F5处理为1.3×F3处理。其中,F3处理施肥总量:尿素300 kg/hm2,滴灌型二铵150 kg/hm2,纯钾45 kg/hm2,磷酸二氢钾l.5 kg/hm2。水肥施用量处理随机排列,共15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宽1.56 m,长12.8 m,面积为20 m2。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芝麻亲本对制种产量的影响

2.1.1 不同芝麻亲本组合。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芝麻亲本组合制种产量变幅为701.70~1 139.75 kg/hm2,平均产量为885.96 kg/hm2,极差为438.05 kg/hm2。用a1皖芝2181做恢复系,与不育系b2(WA18044)、b1(WA18054)、b3(WA18073)杂交产量分别为701.70、900.55、1 139.75 kg/hm2,三者产量差异显著。用a2豫芝98N09做恢复系,与不育系b2(WA18044)、b1(WA18054)、b3(WA18073)杂交产量分别为708.00、763.50、1 102.25 kg/hm2。a2b3处理与a2b1、a2b2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a2b1与a2b2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2.1.2 不同父本、母本处理。 从表2可以看出,恢复系皖芝2181、豫芝98N09产量分别为914.00和857.91 kg/hm2,两者差异显著,表明用皖芝2181做恢复系配组结实率高于用豫芝98N09做恢复系制种。不同不育系制种产量分别为b1(WA18054)832.02 kg/hm2、b2(WA18044)704.85 kg/hm2、b3(WA18073) 1 120.99 kg/hm2,三者产量差异显著,以b3最高,b1次之,b2最低。这表明用WA18073做母本,获得最高制种产量。WA18073×皖芝2181制种产量比其他组合平均产量提高28.65%。

2.2 不同播期、父母本行比对芝麻制种产量的影响

2.2.1 不同芝麻播期和行比处理组合。从表3可以看出,各处理制种产量变幅为1 690.67~991.33 kg/hm2,平均产量为1 298.00 kg/hm2,极差为699.34 kg/hm2。 A1B2处理(春播行比1∶3)产量最高,为1 690.67 kg/hm2,而A2B1处理(夏播行比1∶2)的产量最低,为991.33 kg/hm2。

2.2.2 不同芝麻播期和行比处理。从表4可以看出,A1、A2主处理的制种产量分别为1 497.37和1 098.67 kg/hm2,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说明杂交制种春播有利于制种产量提高。B1、B2、B3副处理的产量分别为1 203.33、1 427.33和1 264.00 kg/hm2,处理间差异显著。父母本以1∶3处理的产量最高,1∶4处理产量次之,而1∶2处理产量最低。

2.3 不同水肥密度耦合处理对芝麻制种产量的影响

2.3.1 不同水肥密度組合。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水肥密度处理的制种产量变幅为1 133.60~680.20 kg/hm2,平均产量为885.06 kg/hm2,极差为453.40 kg/hm2。 因素互作间产量差异显著,M2H4F4处理(种植密度18万株/hm2,每次灌水2.5 h,施肥量为1.15 kg/hm2)产量最高,为1 133.60 kg/hm2。

2.3.2 不同水肥密度处理。由表6可知,M2处理(种植密度18万株/hm2)制种产量最高,为988.15 kg/hm2,但副处理(水肥耦合)间产量差异不显著。13.5万株/hm2密度处理的平均制种产量为831.86 kg/hm2,18.00万株/hm2密度处理的平均制种产量988.15 kg/hm2,22.50万株/hm2密度处理的平均制种产量为835.31 kg/hm2。不同水肥耦合处理产量从高到低依次是H4F4 处理(945.05 kg/hm2)、H3F3处理(897.45 kg/hm2)、H5F5处理(892.18 kg/hm2)、H2F2 处理(886.07 kg/hm2)、H1F1 处理(804.62 kg/hm2)。方差分析显示,密度处理产量差异达显著,但水肥耦合产量差异不显著。

3 小结

参考试验结果,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归纳出以下膜下滴灌芝麻杂交制种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

3.1 选用高配合率亲本组合

选用适宜于机械收获的矮(秆)密(蒴)丰(产)抗(倒)配合率高的杂交亲本组合,如皖芝2181×WA18073等优良亲本种子。

3..2 精细整地适时早播

采用大型联合整地机(FT-2303)整地,用重型切口耙进行切地,让土壤和粉碎的秸秆充分混合后再进行耕翻,耕后耙透、填实、整平,消除因秸秆造成的土壤架空。4月下旬至5月初,日均温度达15 ℃以上开始播种。

3.3 合理密植,适宜行比

试验结果显示,皖芝2181×WA18073种植密度宜在18万株/hm2左右,宽窄行比为65∶13,1垅4行,1行父本3行母本,在2个窄行中铺设滴水管带。用塔里木牌2MBJ型精量铺膜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布管、打孔、播种、压膜、封土等工序,精量播种,一播全苗、节省间苗、补苗用工、轻简高效、节本增收。

3.4 平衡施肥,综合防治

全生育期共进行18次滴灌。其中,苗期(播种至现蕾期)滴灌5次,花期(现蕾期至终花期)滴灌10次,成熟期(终花期至收获期)滴灌3次。每次滴水约2.5 h,每小时滴灌水量为329 250 kg/hm2。在花期分6次随水施肥。把肥料放人施肥罐中,加水充分溶解后打开出水阀,随滴灌施肥。施肥总量为189.75 kg/hm2 N、79.80 kg/hm2 P2O5、31.65 kg/hm2 K2O。在现蕾前用红日箭铲中耕机进行中耕除草1次,苗期用敌敌畏加敌杀死1 000倍液防治地老虎,中后期500倍液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防治茎点枯、枯萎病。用福田欧豹504拖拉机牵引,使用新疆精河液压悬挂长杆喷雾机施药。

3.5 分行收获,晾晒入库

芝麻成熟后,先收父本,后收母本,严防混杂,单收单脱,晒干入库。

4 讨论

现有的杂交亲本组合,在成熟后期易裂蒴炸果,因此进行机械化种植,机械作业包括整地、施肥、播种、除草、打药、割捆,收获时只割不脱粒,要做到像小麦、玉米作物那样联合收获(直接出籽粒),在亲本培育及与农机农艺融合上还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改良。

参考文献

[1] 汪强,管叔琪,徐桂珍.芝麻科學栽培[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 桑利民,徐婧,赵晓清,等.地膜覆盖对不同芝麻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7(6):140-146.

[3] 颜小文,乐美旺,饶月亮,等.播种期对芝麻生育期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作物研究,2011,25(1):22-25.

[4] 徐桂真,张京慧,和剑涵.恢复和发展河北省芝麻生产的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6):109-110,154.

[5] 赵莉,汪强,林勇翔,等.江淮黄褐土壤芝麻肥效研究[J].作物杂志,2017(6):154-159.

[6] 王宏豪,魏德永,杨廷勤.南阳市宛东地区芝麻高产高效简化综合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4(11):161-163.

[7] 张祎,汪强,赵莉,等.芝麻栽培中灾害防御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7(12):53-54.

[8] 郭丽,王殿奎,王明泽,等.东北干旱盐碱地区芝麻高产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4):28-30.

[9] 赵莉,汪强,徐桂珍,等.江淮地区芝麻种植现状·低产原因及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397-12399.

[10] 张祎,汪强,张银萍,等.水肥密度耦合效应对膜下滴灌芝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20(1):37-40.

作者:张祎 汪强 张银萍 赵莉 林勇翔

玉米杂交制种高产分析论文 篇2:

浅析水稻杂交育种方法及展望

摘要:杂交水稻高产育种技术的研究成功,为我国的粮食产量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这一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启发进行探讨,明确了我国杂交水稻高产育种技术的相关内容。同时根据该技术的内容实质,本文提出了杂交水稻相关高产育种技术,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探究,以及杂交水稻高产育种技术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杂交水稻高产育种技术;农业生产技术

水稻是我国国民生活的主要粮食作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区域正在不断缩减,因此如何能提高单位生产面积内的水稻产量,就成了解决粮食需求、维持国家稳定安全的首要途径。我国相关领域科学家经过多年不懈的研究与探讨,将杂交水稻高产育种技术研发出台,实现了粮食产量的提高与我国水稻总产量的新突破。

1 杂交水稻概述

杂种优势在生物界中非常常见,由两个基因存在差异的品种进行繁殖,之后下一代在生长速度和适应能力等方面都会比双亲更加优秀,以此来获得品质更加优良的品种。而杂种优势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玉米便是通过雌雄异花,人工除去母本中自交的雄花,之后利用父系的花粉进行授粉,操作较为简单并且效果也较为明显,而在一些雌雄同花的植物中则需要利用花粉的不育性来进行杂交种的繁殖。而在水稻种植中利用杂种优势,则能够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提高水稻抗性,保证其茁壮成长,现阶段我国水稻种植中已经有55%以上都是杂交水稻,而在籼稻中,绝大多数都是以杂交品种为主。

2 杂交水稻高产育种技术

2.1 合理选种

在矮化育种阶段取得成功以后,我国农业科学家对水稻育种技术逐渐重视起来,也意识到提高水稻产量对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在这一重要认知下,我国培育出以“南优2号”与“汕优63”为代表的新一代杂交型水稻,并在此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使我国的水稻研究趋于杂交方向发展。相比常规的水稻品种,杂交水稻在品质上具有一定优势,且单位面积内的粮食产量也比常规品种提升了许多,使科学家们的研究方向更加明确。

2.2 三系法杂交育种技术

若想有效提高雜交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就需要选育雄性不育系水稻,而三系便是包括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以及恢复系。利用三系法进行杂交水稻的育种可以通过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当作母本,以保持系作为父本进行快速生长和繁衍但是始终维持不育特点的种子。而将不育系作为母本,将恢复系当作父本进行恢复花粉可育性并且具备杂交水稻特征的优良杂交水稻种。不过,随着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缺点也越来越明显,比如资源较少,不育系稻种资源匮乏、保持系稻种更是只有不到3%,东南亚籼稻品种中可以当做恢复系的稻种也不足8%,针对不育系与恢复系的杂交育种多态性不高,杂交同质化等。

2.3 两系法杂交育种技术

两系法杂交育种技术指的是在相同株系中,如果其花粉具备可育性,那么利用花粉来进行不育系种子的培养与繁殖,而若是划分不育的情况下,则通过花粉与父本进行杂交来进行杂交水稻种的培育。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第一,不育性会被隐性核基因影响,而且也不会被恢复保护关系所制约,能够更加高效地培育新的不育系,也便于杂交水稻有利性状育种的进行,提高了稻种资源的利用率,并且也提升选种过程中高产以及多抗性能稻种的概率。第二,两系法杂交稻育种技术能够有效改善三系法雄性不育细胞质的隐患以及对个别经济性状的负面效果。第三,两系法能够有效对杂交水稻育种流程进行化简,提高育种效率,

2.4 智能不育杂交育种技术

为了能够改善隐性核雄性不育的繁殖难题,在2006年国外一家公司在玉米种植中做到了核不育突变材料种生产技术,这种技术指的是把花粉的育性恢复基因,以及花粉败育还有标记筛选基因等,之后将其与隐性核雄性不育突变体进行结合,便能够获得核雄性不育突变体保持材料。而在2010年,我国也针对这一理念进行了证实,并将其乘坐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能够通过该技术来提高隐性雄性核不育材料的遗传性,将其转入育性来恢复基因以及花粉败育,以及通过荧光分选法来把不育系和保持系种子进行快速区分。智能不育杂交育种技术通过生物技术以及以往的育种经验,使得水稻雄性隐性核不育基因也可以进行合理应用,和传统杂交育种以及转基因育种比较,智能不育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智能不育系相对来说始终保持不育性,并不会被环境因素所左右,改善了三系不育法在高温与低温情况下对花粉可育的影响以及制种存在的隐患等。第二,智能不育系稻种的不育性遗传率更高,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进行优良性状育种,更加高效地培育出产量更高、抗性更强的杂交水稻,并且提高杂交水稻的适应性。第三,育性恢复基因和花粉败育基因有着紧密的联系,能够有效避免转基因成分利用划分漂移,并做到了以转基因的方式来生产非转基因不育系稻种以及杂交水稻稻种。

3 杂交水稻高产育种技术的展望

基于当代杂交水稻高产育种的技术水平,目前已走在世界农业生产技术的前沿。我国农业科学家要想进一步取得成绩,可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将生物技术引入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中,使传统育种经验与现代生物技术能够共生利用,并加强重点研究项目的投入力度。

野生水稻品种的抗倒伏能力要比地方种植水稻在抗逆基因上强,故相关农业科学研究可根据野生水稻来进行研究,加大水稻品种的抗病虫性研究,在基因方面使其增产,并通过近缘物种的基因研究,来实现其基因的化学标记,使水稻品种的研究范围更广。

随着杂交品种的巨大潜力被发掘出来,当代科学家更重视粳稻血缘关系,而“籼粳籼”与“粳籼粳”的复交方式,在当代育种技术中较为常见,在籼稻恢复系育种中掺入科学比例的粳稻血缘或反之操作,都能够使稻种的综合能力得以增强,通过亲缘差异的方式增强水稻的杂交关系,使稻种的综合优势得以扩大,是未来杂交水稻的研究基础之一。

我国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分为两系杂交水稻与三系杂交水稻,其中两系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配组方案较为自由,但由于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中,三系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应用程度较高且范围交广,故两系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传统技术的限制。为降低我国粮食的生产风险,在水稻种子的强优组合选配方面,我国杂交水稻的未来发展趋势必然会朝向自由化与基因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大量的测交配组实验,来实现水稻品种的丰富化与多样化,使恢复系育种技术能够取得更先进的成果。而两系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也能够与三系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相互竞争与合作,并逐渐获得发展的机会,最终取代传统的三系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存在与应用,使我国的水稻农业生产迈向新的时代。

我国农业科学家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来进行稻种培育,尽管当下的科学技术还未能够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的得以证明,但不同领域的基因工程已经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通过研究过程的不断深入,才会对粮食方面的安全性探索出解决办法,故杂交水稻的基因工程,将会对育种技术起到良性推动作用。

杂交水稻高产育种技术为我国实现粮食高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上更实现了重要突破,悉数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历程,也反应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作为农业生产大国,我国对杂交水稻高产育种技术的研究从未停止,相关农业科学家更应利用当下时代的基因工程研究,对水稻的进一步高产作出更深层次的探究,为全人类的粮食生产贡献力量。

作者:李婷婷

玉米杂交制种高产分析论文 篇3:

制约北方杂交玉米制种的因素及对策与思考

制约我国北方玉米杂交制种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是干旱缺水,土壤肥力瘠薄,伏天干旱与高温,持续时间长,产后技术服务与管理措施不到位等。本文结合我国北方雨养旱作农业区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对上述主要制约因素的解决措施与对策。

1.制约因素

1.1春季干旱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十年九旱,尤其是近几年来全年性的旱情频繁,春季风沙大而且持续时间较长,降水稀少,土壤水分蒸发快,墒情亏缺严重,给春播作物,特别是玉米的播种出苗带来极大困难。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拉水点浇播种,时有缺苗断垄现象发生,有时等雨后再播种,造成播种期延后,推迟了整个生育期。

1.2伏前干旱

北方出现伏天干旱概率大,但近年来,气候变化明显,北方大部分地区伏旱提前,有60%的时间出现伏前干旱现象,而伏前这段时间正是制种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这时干旱直接抑制玉米正常生长,使玉米植株发育迟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受阻,造成植株高低不整齐,母本果穗形成大小、长短不一。父本雄穗分枝不一致,花粉量大大减少,且发粉生活力下降,有时还可形成小花败育。导致母本受精结实率低,形成花棒和秕穗,从而降低玉米制种的质量和产量。

1.3伏天干旱

北方雨养旱作农业区的制种玉米进入灌浆期后,是一年最热的三伏天,这段时间玉米植株高大,叶面蒸发量大,是玉米一生需水量最大的时期,拔节到灌浆约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50%,抽雄前10天至开花后20天是对水分敏感的临界期,特别是吐丝期和散粉期更为敏感。若此时干旱缺水,玉米博物积累就无法正常运行,导致玉米籽粒形成质量低,产量下降。

1.4土壤瘠薄

目前,农村牲畜量少,有机肥极缺,基本上使用化学肥料,而且氮、磷、钾三要素均未配方使用。土壤有机质逐年减少,有时氮过剩、磷缺乏,导致土壤瘠薄,某些元素失调,从而使制种玉米生长发育不正常,抗旱、抗病能力差。影响授粉受精,穗小、粒小、粒重降低,出现秃顶和空秆。

1.5产后管理技术不到位

北方制种玉米成熟收获期为9月15—30日,这段时间降雨相对较多,光照条件较差,早霜来临较频繁,而此时正值大田作物收获、冬小麦播种时期,制种农户劳动较多的季节,往往忽视了制种玉米的管理技术,对制种玉米收获、扒皮、晾晒不及时使玉米遭受霜冻,堆放时间过长形成发烧、霉变,降低品质及发芽率。

2.对策与思考

面对制约北方制种玉米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我认为需要从抗旱耕作、增施有机肥、收获后期的技术服务与管理等诸多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思考。

2.1抗旱耕作

北方农业生产属雨养旱作农业区,绝大部分的制种玉米靠自然降水生产,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积累了不少的抗旱耕作技术。

一是冬春季用石磙镇耱保墒。二是机械深耕土壤,充分接纳自然降水。三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保墒,在土壤解冻后,及时翻耕土壤,采用提前覆膜,保住土壤中的有效水分,降低蒸发量,到时打孔播种,地膜覆盖栽培采用全膜覆盖和半膜覆盖。

2.2科学施肥

施肥以农家肥为主,氮、磷、钾肥配合,结合秋季耕地一次性施放农家肥45—60吨/ 公顷 纯氮150—200公斤/公顷 ,五氧化二磷120—150公斤/公顷。氮磷比以1:0.6—1:0.8为宜。

2.3选用高质量的亲本种子

高质量的亲本种子是生产高质量杂交玉米种子的前提,直接影响到杂交种子的质量和产量。因此,按照玉米新本种子的综合繁殖高产技术提高亲本的纯度,保纯是生产优质杂交种子的必备条件。

2.4安全隔离,合理密植

玉米制种基地要集中连片,隔离安全。一般采用自然屏障隔离和空间隔离,空间隔离必须达到300米以上,防止异源花粉的入侵而造成生物混杂。

玉米制种田规格播种合理密植是保证种子质量与产量的基本措施。根据本地土壤肥力水平决定合理的种植方式与种植密度,严格区分父、母本种子,适期播种,播深一致,力争一次播种抓全苗。在制种玉米生育期,根据双亲生长发育规律及时调控;保证花期相遇良好。

3.加大玉米制种生长后期及收獲后的管理力度

3.1玉米制种田生长后期管理

在玉米成熟期及时组织制种户割除玉米果穗上部植株及叶片,既增加了牲畜的饲草来源,又利于果穗充分后熟及脱水,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色泽,以及种子的商品性。

3.2玉米收获后的管理

在玉米果穗收获后晾晒果穗时要做到薄、高、勤,即超薄摊放晾晒、高处放置、勤翻晒勤换位置,采用不同方式有效利用后期有限的光照条件加速脱水,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及商品性的关键措施。

3.3精选加工

在脱粒前把果穗摊在场地,再次进行果穗中的去杂去劣,然后进行脱粒、精选加工,清除秕瘦、虫蛀、霉变、破碎等种子,提高种子的纯度与净度。

作者:于焕成

上一篇:司法腐败道德成因探究论文下一篇:经济应用数学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