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农场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2024-04-30

军户农场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精选9篇)

篇1:军户农场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军户农场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玉米制种是发展农业的先导产业,作为农业发展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近几年,军户农场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制种玉米已成为全场主导产业之一,生产面积最大、涉及农户最多、影响范围最广,成为全场经济发展、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在产业富民、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玉米制种产业在全场发挥的主要作用

近年来,玉米制种生产在“三农”发展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一是制种玉米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保障。农民群众通过发展制种,以合同形式保障了农民的稳定收入,正如群众说:玉米制种无论产量高低,收入稳定,是旱涝保收的保险田。如军户农场多年制种,以制种增加了农民收入,小康住宅明显增多,农村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二是种子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推进了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近几年,全场玉米制种面积占到总播种面积的70%左右,通过制种,提升了种植效益,优化了种植结构。三是制种玉米产业效益不断提升。随着粮食价格下滑,农资价格提高,种粮效益相对下降,制种生产因基地稳定、合同保障,收入相对好于粮食生产,据农产量成本核算,制种玉米比商品玉米亩增收240元。四是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为节水型社会建设创造了条件。制种玉米相对商品粮食来讲,实行单一种植,灌水次数减少2-3次,同时玉米制种生产全部应用地膜覆盖等节水农艺,耗水量大幅度下降,促进了节水增效农业的发展。五是产业化经营的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有效促进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通过种子企业带动,实现了产加销的有机结合,种子基地普遍成立了玉米制种协会,集体经济有了发展,制种产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日趋完善,成为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方式。六是随着种子生产标准化、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管理程序明确,农闲时可外出打工,农忙时特别是抽雄和收获期间,可有效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很大的就业平台。七是制种玉米产业发展中,大量的制种技术员为农户开展技术服务,对农民的培训最到位、最直接、针对性最强,实现了农业科技与农户的“零距离”对接,促进提高了产业化标准化水平,转变了农户传统生产观念,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业化生产理念等方面有了不断创新和发展。

二、玉米制种产业在全县存在的主要问题

冷静的看待种子产业发展,我们决不能盲目乐观。从全国看,河西走廊制种面积最大,是优良的制种基地,但并不是全国唯一的良好制种基地。目前新疆、内蒙、宁夏等地制种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对河西走廊制种产业的挑战很大,目前,军户农场,种子产业发展还存在巨大的风险和隐患,制种产业矛盾突显,暴漏的问题越来越多,特别是基地不正当竞争和种子套购现象的发展,严重制约着这一产业的发展壮大。因此我们认为,如果再不加强管理,势必又赴辽宁制种基地衰败的后尘。目前在种子产业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解决的问题。

(一)种子市场竞争激烈,生产供大于求。多年以来,玉米种子的可供应量每年都是供大于求,库存种子比例过大,市场积压严重;

(二)市场竞争机制发育不完善,种子生产经营处于一种无序竞争状态。在我县由于种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生产经营能力弱,特别是当地企业多为代繁代制,没有经营主动权;部分企业自律不够,缺乏理性,盲目扩大面积,在落实制种面积中,无序竞争、强撬基地,乱许诺、乱表态,哄抬价格;部分基地多家企业竞争制种,隔离区不达标,给种子质量埋下了隐患;特别是种子收购秩序混乱,套购、抢购种子的事件愈来愈烈,打击难、力度弱;个别种子公司管理不严格、去雄不彻底,质量要求降低,这些都为玉米制种产业有序发展增加了难度,扰乱了种子生产经营秩序的正常运行。

(三)制种基地软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玉米制种要必须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发挥村级组织“统”的功能。由于部分制种基地以社、井为单位落实制种生产,村

级组织“统”的功能不能发挥,致使制种基地落实难、稳定难;个别基地干部私自引进外地制种企业,甚至是私人制种;制种生产中个别农户不同意制种,有意在制种区夹杂同类作物,基地就无法落实;部分制种农户诚信意识、质量意识差,有的农户不讲诚信,不履行合同,有的对种子生产掺杂掺假,有的恶意串通、私留、倒卖合同内种子,基层干部对抢购套购种子的行为疏于管理;大部分基地因条件不足种子晾晒不好,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种子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玉米制种生产的运作机制不合理、不完善。“保亩收入”的合同形式使农民的懒惰观念有了明显表现,同一作物、同一区域不能同价,挫伤了高产农户的积极性,助长了农户倒种、留种的不正常现象;“保亩收入”缺乏竞争意识,不能很好地调动群众积极性,部分群众联合对付公司,放松田间管理,减少投入,不积极预防各种自然灾害等,制约了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三、玉米制种产业今后的发展对策

玉米制种作为军户农场多年来形成的主导产业,发展前景比较好。因为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干燥、灌溉便利、天然隔离条件好,生产的种子色泽光亮、商品性状好,发展制种产业的区位优势比较明显。

作为农场的主导产业,玉米制种产业也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就能管好的产业,必须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爱护、齐抓共管。今后制种产业的发展,要继续围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手段,规范制种行为,强化行业自律,做强做精产业,切切实实为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作用。

(一)要进一步加强玉米种子生产经营管理。种子产业的健康顺利发展,管理起很大作用。农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种子企业生产经营条件的要求,从严掌握种子生产经营许可条件,把好市场准入关;既要引入实力强、信誉好的公司,更要理直气壮的扶优扶强,支持好的企业大力发展,对一些信用程度差,不服从管理,发生问题多的种子企业要限制制种生产。

(二)要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作为乡村两级,要认真负责,履行好组织协调职能,既不能缺位,也不要越位,要尊重种子企业的生产自主权,为产业做强做大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全社会要共同构建“企业、基地、农户”互利合作的稳定关系,形成“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良好机制。促使制种基地,强化质量意识,增强诚信观念;促进制种双方,依法办事、依合同办事,全面推进种子产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三)要强化质量意识,实施品牌战略。种子公司是产业发展的龙头,也是产业发展的市场主体,种子产业要想持续、稳定发展,必须要强化质量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就是要使种子的综合质量更高、更统一、更稳定,具有自己的品种品牌,具有更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面对种子市场,种子企业无论大小、所有制异同,都必须要严格控制、管理自己经营的种子质量,把质量控制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中。

(四)要加强种子技术培训和诚信教育。要坚持开展对泉全社会的诚信宣传和教育工作,广泛利用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诚实守信教育,要学习山东寿光爱护蔬菜产业的好做法,特别要在广大农民群众和种子生产经营环节,开展诚信、质量、法制教育,大张旗鼓的奖励诚信行为、打击失信行为,对不履行合同、有意毁约的行为坚决予以制止,通过舆论宣传和监督规范,普及现代市场经济的诚信文化和诚信意识,为玉米种子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

篇2:军户农场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近年来,__省河西走廊引起了中国种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河西走廊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以及玉米制种产量高、质量好等,迅速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玉米制种基地。强势增长的制种产业为河西走廊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于制种产业的迅猛发展,河西走廊的产业

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收人进一步增加,农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相关行业也得到了明显带动。酒泉市作为河西走廊的第二大制种基地,凭借制种面积大、质量好、产量高等优势,吸引了一大批外来客户落户。

目前,全市取得玉米种子生产经营资质的企业有17家,资产总额达2.9亿元。建成种子仓库95120万m2,加工车间1552万m2,成套种子加工生产线19条。

2006年,玉米制种面积达到1.5万hm2,预计产种量可达9500万kg,平均667m2可达430kg,99以上的玉米杂交种子销往其他省区。

由于玉米制种产业的迅猛发展,导致政府行政调控、企业制种管理及生产者素质等多方面发展与制种管理工作不相适应,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管理方面的问题。

若这些间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势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当前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并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1当前玉米制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制种户小农生产意识强烈,质,意识淡薄由

于玉米制种历史较短,对长期适应大田耕作、粗放管理的农民来说是一件新事物,农民缺乏质量意识和科学

制种意识,不能严格按照制种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管

理。尤其是在播种、去杂、去劣、去雄、收获环节,制种

企业对制种户的技术管理难度很大。部分制种农户在清杂时削头留穗、故意保留杂株;去雄时折大枝,留小

枝,故意保留部分母本株散粉自交或放任三类苗散粉;

收获时不遵循时间要求,拖延收种时机,对藉冻危害存

在侥幸心理;更严重的是,个别农户在制种区域内种植

“对抗”玉米,故意制造隔离矛盾,以此要挟制种企业高

额补偿,以达到不劳而获的目的。以上问题的存在,给

种子质量带来了极大隐患。

1.2制种生产贵任“一边侧”,制种企业与农户间未

形成风险共担机制由于种子生产企业的大量人驻,导致制种用地骤然紧张,个别种子生产企业不研究市

场,不分析形势,盲目地全方位扩张制种基地,导致企

业与企业、企业与基地、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纠纷与矛盾

迭起。特别是制种条件较好的基地,企业与企业、品种

与品种相互交错,甚至出现几家十几家企业争夺一处

制种基地,一家制种村组与几家种子生产企业签订制

种生产合同,使制种生产合同沦为废纸一张的情况。

为争夺制种基地,种子生产企业互相哄抬制种保价,预

付繁种押金,与村组干部搞“暗箱”操作,并进而催生了

“包产值”的制种模式。随着制种基地竞争的激烈化,酒泉市制种区“包产值”已由“单包”演化为“三包”(即

包产量、包产值、包品种),费用逐年攀升,无论是丰年

还是欠年,制种企业都必须按“包产值”给农户付款,制

种户旱涝保收,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经济压力越

来越大。在部分受灾年份,因种子质量出现问题,制种

企业不能按所包产值进行兑付或部分村组干部因个人

利益而激化村民矛盾,往往出现制种户群拥噪至、聚众

上访事件,部分地方政府常采取息事宁人态度,以维护

社会稳定、保护农民利益为目的,将责任推向制种生产

企业,致使制种企业疲于奔命,束手无策,往往以委屈

赔付了事。

1.3制种生产企业质f意识淡薄.隔离不达标问题

严皿由于本市新人驻制种企业增多,制种基地争夺

激烈,同时部分制种基地还存在无证企业落实制种面

积和无合同生产的情况,且种子管理部门在制种基地

宏观管理上缺乏有效的统一规划和整体协调,致使部

分制种区域不同品种制种田互相穿插,纵横交错,引起

了部分地区隔离区严重不达标的状况。个别制种企业

甚至发明了渠隔离、路隔离、树林、果园、居民点等隔离

方法,甚至不要隔离区。部分有实力企业虽然采用隔

离区种子报废等手段解决隔离区不达标的间题,但由

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仍然存在一定的质量隐患。

隔离区难于划定的状况,使制种农户之间、农户与制种

企业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同时,部分制种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队伍素质较

低,非专业技术人员较多,且没进行过正规生产技术和

职业道德培训,致使技术规程把握不到位,制种产品质

量较低,并在制种企业与农户间激化了部分矛盾。

篇3:玉米制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玉米制种存在的问题

一是高温干旱气候影响。玉米生长过程中穗期生育适温为24~26℃, 田间持水量为60%, 花期生育适温为25~28℃, 田间持水量为70%~80%, 若遇持续高温干旱, 会造成父本雄穗分化不良, 分枝少, 花粉量少, 雄花败育, 生活力降低, 授粉能力下降, 从而造成母本果穗秃尖、缺粒, 甚至无粒。二是栽培因素及病虫害影响。土壤瘠薄、底肥不足、追肥不及时而引起的营养不良, 植株长势弱, 且不正常发育, 导致空秆、秃尖、秃根和缺粒。玉米丝黑穗病是一种顽固的病害, 种子带菌是病害传播的主要方式, 感病植株整个雄穗变成一团黑色粉末, 不能正常散粉, 目前主要是玉米螟危害。开花授粉期若受害虫危害, 会影响花粉、花丝的存活, 导致父本花粉不足和母本吐丝受阻, 从而影响正常授粉。三是父母本花期不遇。父母本花期能否相遇是决定玉米制种产量高低的关键因素, 而影响双亲不遇的主要原因有:播期调节不准确;栽培措施不当;不良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四是专业水平不高。某些企业对一些新品种未作引种适应性鉴定, 盲目制种, 致使农户种植后产量极低, 虽然收购价格相对较高, 但经济效益仍不乐观。有的年份发放到农户手中的亲本自交系纯度不达标, 农民种植后田间有较多的杂株。然而, 拔除杂株不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且还会导致产量下降。各种业公司虽都有一支技术员队伍来做整个作物生长季节的指导工作, 但人数不足, 每组仅有1个技术员, 每人管理逾20 hm2地。这些技术人员大多只是初中毕业, 有一小部分是中专毕业, 并没有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农作物知识教育, 仅是参加了公司一些简单培训。在指导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错误, 并且经常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敷衍过去。

2 对策

一是把好亲本种子质量关。选择成熟度好、抗病性强、大小均匀饱满的同年生产亲本种子, 才能保证出苗整齐, 生育期一致, 花期授粉良好。二是适期播种, 搞好双亲错期播种。根据组合的生育期长短和当地气候特点, 适温抢墒播种, 使其孕穗开花, 授粉期躲过连续阴雨和高温干旱天气。根据双亲生育的特点、本地气候情况和管理水平, 掌握母等父的原则, 一般是母本吐丝比父本早1~3 d, 最好是父本即将散粉时母本吐丝。父本可分期播种, 以延长父本供粉时间, 确保花期相遇。目前制种全部要求带叶摸苞抽雄, 调整播期时应将此考虑在内。如果预测到双亲花期吻合不良, 除常用的偏追肥、断根等方法外, 还可通过镇压剪苞叶等措施, 抵制发育快的亲本, 促进生长慢的亲本。如果父本为不耐高温干旱或植株矮小、花粉量少的品种, 播种时适当扩大种植行数, 一般留苗以紧凑型6.75万~7.50万株/hm2, 半紧凑型6.00万~6.75万株/hm2为宜, 平展型以4.50万~6.00万株/hm2为宜, 确保有足量的花粉人工辅助授粉。三是加强田间管理。间苗要早, 避免营养浪费;定苗要晚, 定苗时母本去除弱小苗及旺长苗, 留整齐一致的幼苗, 便于以后田间管理和集中去雄, 父本苗尽量留大小苗, 以延长开花散粉期。根据生育特点和土壤条件, 及时适量供给肥料, 做到有机、无机肥并用, 长效、速效肥结合, 底肥追肥并重, 氮、磷、钾、微肥配合。及时对父本增施拔节肥, 促进父本分枝发达, 增加花粉量。对母本增施孕穗肥, 增加小花分化数量, 延长花丝寿命, 增强母本受粉力;补施壮粒肥, 防止早衰, 增加粒重, 提高产量。勤中耕, 保墒防旱, 干旱时必须做到勤浇水。采用综合措施, 防治病虫害。选种抗病亲本, 重病地实行3年以上轮作, 轻病地停种玉米1年, 绝不能连茬。发现感染丝黑穗病的果穗要及时带出田外深埋, 以减少病源。用玉米专用拌种剂拌种, 或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量的0.7%拌种, 再结合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苗灵穴施药土 (0.1%药土) 效果更佳。四是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母本吐丝时, 抓住8:00—11:00散粉最好的有利时机人工授粉。方法是推摇父本植株, 用喷粉器吹, 或到采粉区采集花粉人工授粉, 同时做到边采边授, 进行2~3次, 可提高制种产量。五是保护制种环境。玉米收获结束后, 公司仍要与各乡镇政府、村委会保持联系, 协调好关系, 保证来年仍能在这里继续发展, 不用因开发新的市场而增加成本。在制种期间, 企业要及时地听取制种农户和村干部的各种意见和建议, 对于一些有助于玉米产量、品质提高或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各种想法, 只要可行都可采纳。

参考文献

[1]方继友.玉米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的回顾和展望[J].玉米科学, 2002, 10 (1) :91-93.

[2]蒋和平.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5 (3) :7-8.

[3]李登海.我国玉米种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海南农业科技, 2002 (3) :11-15.

[4]佟屏亚.中国玉米种业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种业, 2000 (1) :38-41.

篇4:军户农场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1 明确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实质和意义

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科技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业增长方式和经济方式根本转变的有效形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应当看到,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率很高,正是一、二、三产业的内外有机结合的结果。如美国农业人口只占2%,一个农业人口可供养100~120人。能有如此高的效率是二三產业为其提供机械、技术以及资金、供销、储存、加工、运输、市场信息、经营咨询等一系列服务的结果,是一、二、三产业微观结合的结果。我国当前的农业产业化正是一种一、二、三产业微观上的内在结合,因而能提升农业的生产经营水平,能发挥复杂的、系统的优势。

2 农场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农场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较晚、基础较差、经验不足,效果不甚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困难和问题:(1)对农业产业化的认知度不高。(2)农业技术服务重形式、轻实效。(3)农业产业化核心环节仍未突破,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4)具有明确的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但龙头企业的有效带动能力不强。(5)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扶持力度不够。(6)风险防范机制建立不完善。(7)农产品销售市场开拓不足,市场信息掌握不够全面及时。(8)基地规模优势明显,但缺乏有效整合,市场竞争力不强。

3 解决农场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做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划工作。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种一体化、系统化的经营,如果用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去指导,是不可能有农业产业化的实践的,它必须要用大农业、大经济、大系统的观念去指导。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淖毛湖农场的实际资源条件出发,把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支柱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和科学响应兵团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分散,盲目发展。要突出重点,在哈密瓜产业、产品上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开发,形成规模优势。

3.2 培育龙头企业,实行民营化操作,构建“公司农户”利益共同体。龙头企业外连市场,内联基地和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加快农场产业经营必须树立“工业立场”的指导思想,工业化程度越高,农场产业化程度越高。但兴办工业或做大企业,应当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进行培育和构建,积极采取转让国有资产权益,吸收法人投资,内部职工持股,引进场外资金等方式,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对场办中小企业,尽力做到国有资本退出,实行民营化操作,必要时,可打破区域界限,吸引外地同行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或以名牌为核心进行联合,产生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形成“公司+农户”的共同体,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力度,吸引场外、省外客商来场投资,扩大生产规模。

3.3 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化真正的战略性调整应是纵向调整,是一产、二产、三产结构的协调调整,要以工业化的思路谋划农业,跳出农业研究农业,努力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化,用现代化的工业手段改造和装备农业,实现规模化、规程化、工业化的种植和养殖,实现企业化的生产经营管理;依据产业关联原则,围绕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营销,在农场地区发展相关非农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引导农户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开辟广阔的非农就业渠道。大力推进一体化的分工和就业,分步取消传统的身份管理体制,改变分工的“二元分割体制”,让农场剩余劳动力有更多更好参与市场分工及实现多渠道就业的机会。要组织对劳动力的知识培训,使农户的文化素质能够满足农场现代化和各种服务业的需要。

3.4 要鼓励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跨场、跨垦区经营,壮大自身实力,增强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团场+协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支持职工,尤其是场营销大户和经纪人成立各种类型的经济合作组织,开展跨区域经营,不断开拓农产品远销渠道。

篇5:军户农场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一、玉米杂交制种存在的问题

1. 基地面积难稳定

(1) 制种随市场和库存控制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在目前生产育种上并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全省制种基地的面积很难稳定。

(2) 制种成本迅速上升, 亩收益逐年下降。

(3) 制种风险大, 受气候影响大我省气候类型多样, 区域气候特色明显, 降水随时空分布不均, 全年雨热同季, 冬暖春旱, 大多数地区夏温不高, 秋季多绵雨, 气温年差异较小;山地丘陵土壤瘠薄, 绝大部分玉米种植靠天吃饭。这是四川玉米种植和育种中面临的最大自然制约因素。

(4) 农村劳动力缺乏成为制约玉米杂交制种生产主要原因之一随着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少, 加之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和不完善, 限制玉米制种生产潜力的提升。

2. 玉米杂交制种产量低

(1) 玉米自交系种子不经过精选分级造成母本弱苗多、结实率低。

(2) 习惯性的生产方式落后, 密度不够, 缺苗断垄严重。

(3) 亲本栽培管理不及时, 缺肥少水。

(4) 父母本比例失调, 父本花粉量不足或母本较弱, 雌雄不同步。

(5) 亲本的生物学特性受制种生态区限制, 在不同区位下亲本的表现可能发生改变。

3. 玉米杂交种子达标率低

(1) 水分超标主要是种子收获后晾晒不彻底, 收种时质量把关不严, 仓储设施不完善, 种子吸潮。

(2) 发芽率差因病虫为害、受捂受冻等原因严重影响种子活力。

(3) 分级不严, 净度不够, 以次充好。

(4) 纯度差生产基地隔离条件差, 去杂去劣去雄不及时。

4. 企业收储融资难度大企业每年在种子收购季节资金需求量大且集中, 资金周转难度大。

二、主要措施和对策建议

1. 发挥优势, 扩大规模

占天时之优, 扬品牌之长, 求人和之本;抓基地、上规模、快见效;强化服务手段, 为基地群众排忧解难, 走制种专业生产之路。

(1) 加强管理周密组织, 严格管理, 深入到制种基地, 对基层领导班子素质和管理状况逐个调查摸底, 做到人尽其才, 服务于制种生产。

(2) 技术规范应把搞好玉米制种的重点放在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制种人员的素质上, 采取双管齐下的做法, 抓好技术培训和技术人员承包责任制, 在企业驻地技术员的统一指导下负责责任片区制种技术的推广和监督落实。

(3) 资金扶持实行春垫秋还, 年年循环, 以保证制种生产的投入。

(4) 价格上保为了解除制种户的后顾之忧, 企业与基地村社签订制种合同, 保证制种单价不低于当时国家玉米收购保护价的2.5倍。

2. 狠抓质量, 严格把关

制种质量的好坏, 关系着品牌和企业的盛衰存亡, 面对基地扩大, 品种多样化, 点多面广, 千家万户搞制种的局面, 应管理于服务之中, 通过对制种生产经营过程的跟踪服务, 有效地保证玉米制种质量, 抓“五定”, 把“九关”。

(1) 狠抓“五定”抓“五定”是指企业与基地村社, 村社与制种户层层订合同, 立“军令状”, 合同中定面积, 定产量, 定报酬, 定奖惩, 一张纸责任明细, 把质量管理制度同强化服务结合起来, 使各项关键措施落到实处。

(2) 严把“九关” (1) 选好制种区, 严把隔离安全关。玉米制种区需选择集中连片, 土壤肥沃, 地势平坦, 地力均匀, 排灌方便, 旱涝保收的地块, 以保证亲本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较高的制种产量;必须保证有安全的隔离条件, 严防串粉。通常空间隔离不少于500m, 时间隔离不少于40天, 合理利用自然屏障。 (2) 科目规格明细, 把好下种关。精细整地, 保证墒情, 配方施肥, 适定播期, 分级播种, 合理设置父母本行比, 增加母本种植密度, 做到一个环节不达要求不下种。播种时, 父母本不得错行、并行、串行和漏行。 (3) 精心管理, 把好去杂去劣关。制种区应保证肥水供给, 及时防虫治病, 根据父母本的生育特点及进程, 进行栽培管理或调控, 保证花期相遇。当制种田玉米长到四叶一心时, 由驻地技术员带领专业队逐块进行检查, 直到母本吐出花丝时去杂去劣工作结束。 (4) 把好抽雄关, 做好人工辅助授粉。每到抽雄这一制种关键时期, 企业都要组织强有力的专门班子逐村逐田巡回抓发动、传技术、勤督促、严检查, 以免一户有问题, 十户受损失, 大片受牵连。实施母本带叶去雄, 采用特殊措施如剪苞叶, 剪花丝, 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提高结实率, 增加制种产量。 (5) 把好收获定级关。果穗成熟后, 及时采摘, 即时晾晒。父母本分级, 分运, 分晒、分储。玉米种子应科学晾晒, 如甜玉米采收后, 应避免在水泥地上直接曝晒, 否则将损伤种子胚;采收后, 先由制种户进行果穗去杂, 驻地技术员再逐户检查, 结合田间纯度情况验收定级, 否则不准脱粒打籽, 防止混杂。 (6) 把好扦样关。各制种户所生产的玉米种子经规范扦样 (每户300~500g) 进行发芽试验, 不达标的种子不予收购, 对纯度上有质疑的种子, 要进行纯度鉴定, 对其种子要做好标识, 单存单放, 纯度不达标的种子坚决不用。 (7) 把好水分关。对水分超标的种子要及时翻晒或烘干, 达标后才能上机加工。 (8) 卡死净度关。种子实行精选加工, 净度不达标的应严格再加工或降级处理。 (9) 把好入库关。入库现场专人严格监督检查, 袋袋标记、包包查验, 以防掺杂使假。完善仓储设施, 做好通风防潮工作, 及时除菌杀虫, 对仓库保管实行联质计酬, 保证库存种子质量。出库严格复验, 以防意外。

(3) 互惠互利, 拓宽制种门路“一山分四季, 十里不同天”充分说明我省地形地貌复杂, 气候条件垂直差异十分显著, 经常出现干旱、洪涝、低温、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 直接威胁玉米杂交制种。特别在6~7月份的持续阴雨天气, 对玉米制种产量、质量有较大影响, 因此, 结合父母本自身特点选择异地制种, 对生育期较长, 温光要求较高的品种可考虑在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反季节制种;对那些生育期较短, 温光要求较低又能在霜期前成熟的品种, 可在北方制种。

篇6:军户农场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 产业集群区域经济经济效益

一、引言

产业集群是指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近年来, 产业集群所呈现的竞争优势备受关注,并成为企业、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模式。对于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 始于马歇尔“规模经济”的提出。他将经济规模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并认为产业集群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导致的。马歇尔还用随产业规模扩大而引起知识量的增加和技术信息的传播来说明产业集群这种现象。在随后的研究中, 中外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拓展和深化, 例如有的从降低交易成本的角度, 有的从区域基础设施、资源共享的角度。著名的产业集群专家王缉慈则从区域创新网络的角度来对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性做了更为详细的阐述。但是, 我们也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 在一定的条件下, 随着规模的扩大,边际效益也有下降的趋势, 甚至还会跌破零变成负值, 从而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虽然单纯从经济学意义上说, 企业集聚的优势作用是明显的, 但是理论与现实总会有冲突。特别是在我国一定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环境下, 有相当一部分的产业集群是由草根经济演化而来, 或者是由外商直接投资而生成的外向型集群, 再加上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处在从以资源消耗而带动的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轨时期,我国的法制体系和诚信体系也尚不健全。因此, 在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各种不经济的现象。如果忽略了这些,就不能更好地了解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全景,也就无法制定出有实际成效的集群发展战略。

二、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产业集群已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地区、沿江地区初具规模: 成千上万个中小企业的崛起和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形成, 促进了沿海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且吸引了大量外资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浙江沿海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集聚。如北京中关村聚集的电子产业、上海的纺织和机械制造业, 广东的东莞以台商为中心、以外资为主要形式的电脑产业集群, 浙江形成了民营经济为主的以纺织、服装、皮革制鞋、食品、建材为内容的产业集群。根据统计,浙江省目前拥有年产值亿元产业群区达59个, 晋江、温州两地产业集群区近3万家企业每年的营业额高达1700多亿元。

总的来说,从中国的东北起,经京、津、冀、山东半岛、到苏、沪、海峡两岸,到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由产业集群导致的城镇集群和经济集群在我国经济版图上已产生了一个万里绵延若隐若现的经济隆起带, 这些产业集群区不仅成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点, 而且也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但是产业集群发展很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尤其西部地区集群经济由点向带发展的趋势已见端倪,但是和发达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从创新来讲,相关企业集群可以促进专业化、知识化的传播和扩散, 尤其是隐含经济类的知识交流所激发的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 从而不断促进企业创新。但是, 现在已在集群内的企业, 由于技术创新投入力度不够, 自主创新的能力薄弱, 对新技术、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和吸收消化能力又差, 由此导致了竞争能力差,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长, 再加上乱收费、社会治安及诚信危机的外部环境恶劣, 使集群的企业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 由于不堪重负或营养不良而使其发展后劲不足。

三、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对策思考

第一,制定和实施产业集群国家和区域竞争战略和政策

首先,政府集群规划的理论基础在于弥补市场失灵和制度失效,政府必须以产业集群为前提制定相应规划,而不能刻意创造产业集群。国外的产业聚集是靠市场形成的,如美国硅谷。但并不是说政府就不能做什么事,地方政府有能力有条件对本地区的产业集聚进行引导、规划和必要的宏观调控。我国正处在产业化和工业化最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央政府应该高度重视产业集群的战略规划,制定和实施开发区向产业园区转型的政策,将高科技开发区转化产业集群区,避免因盲目从众的经济政策带来的全国范围内的高科技园区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影响区域优势的发挥,造成资源配置的浪费。依靠产业集群,吸引一大批国际先进企业落地生根,从而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培育和创造产业集群配套的产业和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资本和要素是流动的。首先培育一个产业集群的配套环境,然后吸引资金,而不是一味地搞优惠政策,搞土地的廉低价。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应该站在宏观的角度上去营造和规范集群成长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包括建立产业带、产业园区和基地、提供必需的基础设施等等;软环境方面,要匹配相应的金融和财税政策、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供优质的服务及其他方面的优惠条件。同时,要整治与维护产业集群内部市场秩序,建立与完善产业集群内部标准体系、质量监测体系,为专业性金融机构或投资出现创造宽松的环境。当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政府应该逐渐的做好服务员的角色,更多地放手,避免阻碍自由创新,以及一些企业对“优惠政策”形成依赖,缺乏自身发展的动力。

第三,培养创新型的企业家队伍,扶持产业集群核心企业

企业家是与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按照熊彼特的理论,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创新,而创新需要企业家创新精神与风险精神。阿罗也认为,企业家的个人才能比企业作为一个组织的作用要大得多。企业家是高度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一种高效的对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往往有利于企业家的产生。打开企业的“黑匣子”,可以发现企业的规模是企业家能力的函数。只有企业家能力的发挥有充分的外部制度环境保障,企业规模才能扩张。努力培育创新型的企业家阶层,有了核心企业家才能创造出核心企业,产业集群核心企业不仅增强了集群的凝聚能力,而且可以提升整个区域产业的实力等级,核心企业的形象全面提高企业和集群的知名度。核心企业的信誉度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可以增强消费者对集群内企业的信赖和忠诚度,还有助于吸引国外客商,提高产业出口的数量和价格竞争力。

第四,完善的中间服务网络体系,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

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产业集群阶段,应该形成一个包括高校、政府在内的供应链服务网络环境,并使创新 的网络进一步具备深度和广度。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完善科技发展体系。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抓好企业技术中心和行业技术中心建设,力争培植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集团。如福建晋江市花大力气引入清华大学著名教授在晋江进行新产品技术转让,与名牌大学共同成立科技产品孵化器,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最后,形成由中介服务机构、科技服务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组成的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引导企业战略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形成产业集群的持久竞争力。

篇7:玉米制种基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 存在问题

回顾黎城县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史, 近年来制种面积有逐年减少的趋势。经调查, 造成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1.1 缺少青壮年劳动力。

随着农民进城打工比例的增加, 家中留守的多是妇女和老人, 无力承担时间紧、任务重、技术性强的制种作业, 所以放弃玉米制种而改种大田玉米。

1.2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近年来, 由于受较多自然灾害的影响, 造成玉米制种产量、品质下降, 从而影响到玉米制种田的效益, 进而影响到种农的制种积极性。

1.3 制种基地落实难度大。

玉米制种基地需要集中连片种植, 有的制种基地存在不愿制种、坚持种大田玉米的“钉子”户, 迫使制种企业近年来逐步把基地转移到省外。

2 对策措施

2.1 树立产业意识。

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的出台, 给我国的种子产业带来了春天。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制种基地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 提高他们做好玉米制种产业的自觉性、主动性, 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玉米制种业, 树立产业意识, 做好产业品牌。

2.2 加强技术培训。

充分利用冬春农闲季节, 对基地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传授田间管理、配方施肥、机械作业、果穗烘干等新技术, 靠科技提高玉米制种田的产量、品质, 增加基地机械作业覆盖面, 减少劳动强度, 扩大种植规模, 提高制种效益。

2.3 制定扶持政策。

建议国家出台对玉米制种基地的补贴新政策。逐步出台制种基地繁育专项补贴、制种基地水利设施改造补贴、制种基地中低产田改造补贴等新的补贴政策, 对制种基地进行专项扶持, 促进制种产业的健康发展。

2.4 建立保险与风险基金。

建议国家保险企业逐步将保险业覆盖到种子产业, 逐步建立玉米制种田风险保险;同时, 地方各级政府也应逐步建立制种田抗御自然灾害风险基金, 扶持和保护制种产业的发展。

2.5 强化管理与服务。

篇8:军户农场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校办企业 发展 问题

本文通过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办产业的发展历程和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现阶段校办产业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校办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办产业发展历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校办产业兴起于80年代,由一些小印刷厂、招待所、实习工厂和商贸公司组成,其职能定位主要是学校的运行保障系统,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更像是为了完成政治任务而存在;90年代初,由于国家教育经费紧张,开始鼓励高校“创收”,学校校办产业经历了一段迅速发展时期,大大小小校办产业曾达到几十家,这些企业既有学校独资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也有无法人资格的院系办企业,主要以中小型企业居多,且多依附于学校的资源生存;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在个别有较高科技含量、经营思路先进的企业获得较大发展的同时,大部分科技含量低、资源型的企业由于管理体制落后、经营思路落后等方面的原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消亡。到本世纪初,该校直接投资的校办企业仅剩7家,且基本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办产业发展历程可以描绘出一条清晰地演化路线:运转保障系统—“创收”—自负盈亏。在这个演变过程中,该校校办产业结构一定程度上得以调整和升级,首先是科技型企业比重逐步上升,商贸型企业比重逐步下降,无法人资格的院系办企业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办产业现状

历史上,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办企业数最高曾达到几十家,但目前仍正常经营的校办企业仅剩6家,其中参股上市公司1家、全资企业2家、控股企业1家、后勤企业2家,淘汰率高达90%。淘汰的企业中,一部分是由于未跟上市场发展的脚步,被市场所抛弃的企业,还有一部分是与学校学科方向结合不紧密,盈利能力不强,学校主动关闭的企业;仅存的6家企业中,要么所处行业与学校主要学科方向契合度高,对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有较好的支撑作用,要么掌握了优质的资源,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过去20年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为了支持校办产业发展,在校办产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上进行了多次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始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重点发展”的理念,对一些与学校学科方向联系不紧密、盈利能力不强的企业坚决予以关闭,对有潜力的企业下大力气扶持。实践中,这一理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2010年为例,当年学校在各企业的权益达6000多万元,6家企业产值合计2亿多元。

3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办产业存在的问题

应该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办企业的发展历程是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的一面镜子。一方面在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也受到诸如职能定位不清、产权关系不明、产学研结合弱化、人才队伍老化等共性问题的困扰。

3.1 职能定位不清

一些观点认为,高校的中心任务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所以高校没有必要发展校办企业,因为办企业应该是企业家的事,不是大学教授的事。这种观点忽略了一个基本的教育发展规律,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初期,学校就像象牙塔,作用就在于保存知识、传承知识,但随着大学职能的不断扩展,服务社会已成为大学三大基本职能之一。

相当一部分高校在创办校办企业的过程中并不是把校办企业作为产学研合作的平台,更多的视为学校拓展资金来源的又一个渠道。这种意识导致高校对校办产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产业发展的资金被源源不断地抽走,导致了校办企业资金困局,使校办企业发展缓慢。

3.2 产权关系不明

高校校办企业的产权关系不明确主要表现为投资行为不规范和注册资本不实。高校对校办企业的出资有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多种形式,但在实际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有些企业是向学院借款或银行贷款出资,也有用科研经费垫付的,在工商部门验资注册后就返还给学校或银行,实际可供企业支配的资金并不多。用实物和无形资产出资的存在未经法定登记和评估确认的问题,资产的归属缺乏合法手续。由于在出资中出现的上述问题,使得对这些资产的归属难以界定清楚。如这些实物资产是投入还是租赁,手续不清;现金资本作为借款还是学校出资也不明确;无形资产未被评估,会被企业无偿占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此外,校办企业注册资本不实的现象非常普遍。多数校办企业成立于《公司法》出台之前,学校作为企业唯一投资主体,其注册资金大多不到位,虚假注册现象十分普遍,从法律角度讲,高校必须为企业行为承担无限责任。

3.3 产学研结合弱化

校办产业的产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实现的必然要求,是产学研合作的产物。在企业初创时期,企业和学校是捆绑在一起的,企业充分利用了学校的各种资源,学校也通过校办企业开展实践教学和知识应用。但随着企业的逐步发展,企业从心理上脱离了所属高校,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另一方面,学校在心理上也认为企业离自己越来越远,再加上没有有效地产学研合作配套机制,产学研已不是学校与企业联系的纽带。

3.4 人才队伍老化

大部分高校对如何处理产业队伍人才管理、建立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等问题始终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目前产业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大都是90年代校办企业初创时期进入企业的学校在编职工,他们经历了企业的创立、发展和壮大,对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了解企业的实际情況。但是由于没有有效地人才流动机制,再加上或多或少的大锅饭思想,如今这个团队已经出现里数量上的萎缩、质量上的老化,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要求。

4 促进校办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

4.1 继续推进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

实行股份制改造是改变目前事企分开、校企分开的必然要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将继续推进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加快全资校办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校企分开、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能够独立承担责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同时担负起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校办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学校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和有限风险,真正做到校企分开。

4.2 结合学校优势学科方向,有侧重有重点地发展校办产业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发展校办产业。一方面,挖掘学科组、研究机构优势资源,组建兼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多种功能的学科性公司,逐步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和产业实体。另一方面,在现有科技类企业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有规范、有制约、有激励、有保障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企业三方的积极性,将更多的知识成果通过校办企业进行转化。

4.3 建立有效地人才流动机制,优化校办产业队伍

以人为本,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营造校办产业队伍人才流动机制。让产业编制人员有机会在学校新的人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重新定位,选择合适自己发展的岗位。把产业编制人员纳入学校其他专业技术系列人员统一管理,实行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原非产业编制人员聘到产业编制岗位工作的,其工资改为由企业发放,但学校仍保留其档案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调到其它岗位或退休时,仍按实际工龄兑现工资。企业负责人根据德、能、勤、绩采用公开考核招聘,竞争上岗。

基金资助: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资助(KM200910772025),北京市属高校人才强教计划中青年骨干项目(PHR201008450)。

作者简介:董亮,(1978-),吉林长春人,理学学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科技处、政治理论教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成果管理。王占武,(1980-),男,辽宁凌源人,管理学学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科技处,研究方向:成果管理,科技成果转化。

篇9:军户农场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一、家庭农场创建过程中开展的工作

( 一) 强化组织领导, 引领家庭农场发展。2013 年以来各地工商局、畜牧局、经管局等部门联合转发了《关于开展家庭农场登记注册的实施意见》, 地方政府还专门成立家庭农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提出了发展家庭农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和工作要求, 配套制定了家庭农场登记认定管理办法。在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进行进一步动员部署, 将家庭农场发展列入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

( 二) 积极参与创建, 激励家庭农场发展。地方主管部门积极推动家庭农场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和参与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等工作。近两年, 许多地方纷纷开展了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评选, 并进行表彰奖励, 激发了广大农民、能人大户及有志于农村发展的各类人士兴办家庭农场的内生动力, 在当地形成了推动家庭农场快速发展的热潮。

( 三) 强化培育指导, 规范家庭农场发展。按照“规范发展提升一批、示范带动一批、引导发展一批”的工作要求, 积极做好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工作。许多地方组织以家庭家场主及从业人员、种养殖大户为主的职业农民培训, 重点从农村政策、农业科技、农产品营销等方面助推家庭农场发展。建立了家庭农场登记认定管理工作体系、经济核算与财务管理制度, 根据不同类型分类指导各家庭农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促使家庭农场的经营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二、家庭农场创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一) 主观原因形成的问题分析。

1. 劳动者素质偏低、人才缺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要适应现代农业的农民不仅要懂农业生产技术, 还要懂农业经营管理。从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来看, 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根据调查, 农场主的文化程度以中学以上为主, 初中、中专以上学历占46. 45% , 虽然高于同期当地农民的基本水平, 但是和新型农民的要求距离较远, 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同时人才引进十分困难, 一方面, 由于家庭农场家族化的影响, 具有明显的排外性, 舍不得重金聘用, 也不敢大胆使用。另一方面, 家庭农场也不具备吸引人才的优势, 在工资、福利、住房等生活待遇上, 在学习深造、技术研究等业务水平提高上条件有限, 再加上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对农业大户不很了解, 存有偏见, 信心不足、顾虑重重, 不愿到种养大户中去工作, 因此形成了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境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传统的农耕经验是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的, 较低素质的劳动力将严重制约家庭农场的长期发展。

2. 经营管理水平落后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目前, 我国家庭农场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许多家庭农场创立时间不长, 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 十分缺乏管理经验,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没有长期发展的战略考虑, 发展后劲不足。有些项目虽然在短时间内初见成效, 但由于缺乏中、长期发展项目的支持, 无法形成产业支柱, 发展后劲不足, 想要提升很困难, 资本的回报率也极低。第二, 家庭农场的产品质量管理、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工作十分薄弱。据相关调查显示, 在1, 500 多户家庭农场中, 有财会人员的只占总数的25. 5% , 有完整帐目的只有34% 。多数农场无法进行成本管理和资金核算, 最终导致高产低效的不良局面。第三, 家庭农场多数采用的是家长式管理。其不讲民主, 不会决策, 甚至一些农场主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缺乏粮食安全观念, 造成了不少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事件, 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

3. 经营专业化程度低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农场主在经营农场时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短近”现象突出, 科学化程度极低。家庭农场实行品种多元化经营, 但是品种的来源并非和市场需求一致, 大多数农场种植或养殖品种的来源是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受自己生活环境的影响, 并不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地区优势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也没有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或市场咨询类工作。多数农场的经营管理并未聘请任何的专门人才, 一种是农场主自己进行日常工作的经营管理; 另一种是和家庭成员共同经营管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较多, 农场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是卖给流动商贩和自己销售, 少量卖给合作社, 国家收购的十分有限, 多元化的销售渠道不利于大宗农产品的及时销售, 农场在农产品销售环节仍然处于传统阶段, 没有形成明确的目标市场, 农场经营的专业化程度较低。

( 二) 客观原因形成的问题分析。

1. 土地规模的限制不能适应现代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的需要。土地规模是创建家庭农场的基本要素之一, 土地流转是家庭农场发展的必要条件, 因此合理有序的土地流转在家庭农场的发展中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条件下, 农户实行土地分散经营, 家庭农场要实现规模经营、集中发展难度很大, 土地流转比较困难。主要的原因是在土地二轮延包时, 不少农民放弃承包地, 使得部分农民获得了高于人均面积的耕地。同时, 还存在一部分该分而未分到土地的人员, 如在二轮延包时在校的大中专生、服役军人、服刑人员、已办理结婚证但户口还没有迁入的外来人口以及二轮延包后的新增人口等。我国有些地方山多人稀, 土地分散, “插花田”现象普遍, 不利于连片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的意识很强, 许多农民惜地待租意识浓厚, 既想不撂荒又恐地收不回, 心存疑虑或持观望态度, 流转期限普遍较短, 租金标准较高, 影响了流入方投资积极性。同时流转服务平台建设不到位, 土地流转信息不畅, 一方面是经营大户租不到地, 另一方面是农民整户外出务工, 土地长期闲置, 抛荒现象较为突出。现有多数家庭农场普遍面积不仅偏低, 而且农场的面积具有不稳定性。同时从农户农场土地来源情况看, 其中家庭农场现在经营的土地多数从附近农户中租赁而来, 租期为一到五年不等, 特别是有些农场从农户手中租来的土地期限只有一年, 不利于农场的规模化生产和长远的发展。部分农场土地面积并不是集中在一起的, 而是分散在几个地方, 也制约了农场规模化生产的进行。

2.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难以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

( 1) 农场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低, 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部分家庭农场发展的技术来源大部分是农民自己的经验, 其它政府农技部门提供的比例偏低, 合作社占的比例更少, 龙头企业给现有的农场提供的农业技术极少, 农场主自己进行农业生产交流的却占有一定比例, 农场聘用技术人员对农场的农业生产进行指导的为数不多。同时在农场的生产中, 多数农场是以人工种植或养殖为主、机械生产为辅, 还有少量的农场全部是传统的人工种植或养殖, 可见虽然部分家庭农场进行了土地流转, 但是并未把先进的农业技术投入农业生产中, 农业机械化程度偏低。同时在农机驾驶与维修、配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社会服务也极不完善, 不少农户信奉“巧种不如拙闭” ( 施肥) 的老信条, 不管田里缺什么, 搞两包化肥再说。一些农民, 一季稻谷打五六次药, 人家打什么药我打什么药。农村盲目施肥、盲目打药的问题突出。

( 2) 发展资金缺口大, 融资艰难。家庭农场经营的起步阶段, 尤其是粮食生产效益增长慢, 需要投入较多资金, 而国家对家庭农场的投资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没有完全落实, 单靠农场自身投资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家庭农场仍然面临融资渠道不通畅、难以得到金融机构支持的问题, 尽管一些地方政府为家庭农场的发展制定并出台了一些支持性的政策, 如通过镇人社局优先为家庭农场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 但是目前多数家庭农场在融资方面还存在巨大的问题, 金融机构依然存在“嫌贫爱富”和怕担风险的现象, 融资难依然也是当地家庭农场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 3)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农业生产风险高。许多地方道路建设不到位, 产品物资转运成本高; 防洪灌溉设施不匹配,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农业机械化程度低, 农事活动大量依赖人力, 随着农村老年化问题的出现农场劳动短缺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 农业设施用地、用电规划设计不合理, 供需矛盾严重, 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电信网络建设延伸不够, 电子商务信息传递不及时, 影响网购、网销效益发挥, 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工作还处在初始状态。同时, 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非常大, 自然风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可忽视。多数家庭农场中没有自然风险、技术风险防御措施, 少数家庭农场自然风险和技术风险体系的建立还很不完善, 一旦遭受自然灾害或重大瘟疫疾病, 将会给家庭农场的发展造成致命的打击。

( 4) 服务保障工作缺位或不完善, 品牌认证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农业保险服务缺位, 虽然有水稻、烤烟、能繁母猪等农业保险, 但是由于保险覆盖面较窄、保险种类少、防灾避灾机制运行乏力和赔付水平较低等原因, 无法形成对家庭农场强有力的保障。二是风险评估服务缺位, 行业部门规划指导不及时, 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对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和风险性认识不足, 造成投资或经营损失。三是公益性技术服务能力不足, 农技推广、植保联防、气象预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宣传等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组织发展不够, 不能充分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需求。

( 5) 地方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力度不够。部分地方领导抓现代农业的积极性不高, 部门间未形成整体合力, 业务指导部门缺人手、年龄老化、专业性不强。品牌建设和环评标示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持续规模发展的必然要求, 然而在申办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 不知找谁办、怎么办? 相关认证费用较高, 如规模养殖场的环评需要2 ~ 3 万元费用, 一些农场主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并且申报认证程序复杂, 涉及单位多, 评审周期长, 严重影响了家庭农场的品牌建设。

3. 政策支持力有限、落实程度较低难以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目前家庭农场发展中政府给予农户的帮助主要是提供融资支持、政府补贴、土地流转政策和社会化服务, 在人才培养和拓宽销售渠道这两个环节提供的帮助甚微, 不利于家庭农场的较好发展。同时大部分农场主认为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落实程度一般或较差, 可见对这种各地政府出台的关于扶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市场主体发展方案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程度并不是很好。不少家庭农场主对今后发展信心不足, 如生猪饲养农场主反映, 现在最大的困难不是生猪的饲养管理, 而是生产成本过高, 猪价市场逐渐走低。虽然国家实行了能繁母猪补贴政策, 但大户的应对能力还是非常脆弱。一是规模养殖前期投入多, 农户的经济压力较大, 顾虑重重; 二是经济上并不划算, 农场签订的合同一般为三年左右, 三年后还能否继续承包土地是个未知数。有些部门和单位中心意识、大局意识不强, 对政府出台的鼓励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发展的优惠政策采取实用主义态度, 对部门有利的执行、没利的就不执行, 甚至有的部门拿本部门的规定来抵触政府的政策, 致使有些政策难以落到实处。

三、发展家庭农场的对策建议

( 一) 家庭农场经营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重在落实, 变自发发展为政府扶持下的有序规范发展。一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家庭农场承载着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任, 意义深远, 在资金投入上应该给予重点支持; 二是改革土地制度, 消除制度上的城乡差别。

( 二) 搞好土地的合理有序流转及流转收益的分配。家庭农场规模化生产中所出现的土地流转收益分配问题, 不仅影响到土地流转者的合法利益, 而且还会对家庭农场的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上级部门应尽快完善土地流转收益分配政策。

( 三) 加强对职业农民的培养。目前, 家庭农场对于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农村青壮年的吸引力还不是很强, 家庭农场规模经营后续人才的培养, 需要上级部门关心和培养, 需要通过多种途径, 鼓励和吸引农村各类优秀人才投入家庭农场及其他新型经营主体的创建, 从事规模化的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经营, 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 这样才能实现高效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

( 四) 上级部门要积极鼓励和引导龙头加工经销企业, 对家庭农场实施定单生产或直接上门收购服务。应逐步通过多种模式实现两者紧密的联合, 成为经济利益的共同体, 真正解决农场主的后顾之忧。

( 五) 积极采取政策性措施, 鼓励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为家庭农场的贷款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可建立和创新强有力的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体制。

( 六) 进一步落实“一村一品”的发展战略。在家庭农场的建设过程上, 要确保农产品质量, 做好农产品营销的大文章, 创建农场自主品牌, 实施“一场一品”战略, 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 扩大农产品销售, 扩大家庭农场的影响。

摘要:家庭农场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但在创建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侧面对其在人力资源、资金、政策、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 并就家庭农场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家庭农场,农业集约化经营,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郭熙保, 冯玲玲.家庭农场的规模决定因素分析:理论与实证[J].中国农村经济, 2015, 5

[2]朱启臻, 胡鹏辉, 许汉泽.论家庭农场:优势、条件与规模[J].农业经济问题, 2014, 7

上一篇:阿弥陀佛么么哒经典语录下一篇:建文明安义做文明市民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