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回避汇率风险论文

2022-04-25

货币之间的汇率是不停变化的,有时甚至非常剧烈,这种变化是所有从事国际贸易的人十分关心的。例如,一个在英国销售货物的美国出口商将收到以英镑支付的货款,而这些英镑的美元价值取决于付款时的即期汇率。因此直到付款那天这位美国出口商将一直有汇率风险。这种风险就可以在外汇期货市场上通过套期保值来避免。目前我国外贸企业对于套期保值交易的理解和运用还处于初始阶段。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外贸企业回避汇率风险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外贸企业回避汇率风险论文 篇1:

新形势下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对策分析

今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虽然人民银行明确表示人民币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但是毫无疑问,此项决定势必将引起新一轮的人民币升值过程。由于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大多数的外贸企业对汇率波动的风险非常敏感,在上述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的对策以规避新一轮的汇率风险,毫无疑问成为了外贸企业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人民币对主要货币汇率的波动及走势分析

2005年7月的汇率制度改革之后,人民币便步入了升值的轨道之中,图1显示了人民币对主要货币汇率的波动情况。其中,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呈现单边不断升值的状态,至2008年8月初,已经累计升值约21.2%。在此之后,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对美元的基准汇率一直稳定在6.83¥/$左右的水平上,在此期间,人民币对欧元和日元则开始趋于贬值,在2010年经济趋于好转之后,又趋于升值。

此次宣告之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开始摆脱此前6.8275¥/$的基准水平,至7月16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小幅升值了0.82%。相比较而言,2005年7月开始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后,人民币对美元在2005至2008年间,分别升值了2.4%、3.1%、5.8%和7.1%。虽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并不意味着人民币一定会升值,但是本文认为,此次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结果将会使得汇率波动幅度加大,人民币短期升值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分析这种判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经济危机后,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仍然领先于发达国家的增长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7月8日更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我国今年经济增长率为10.5%,而预计美国为3.3%,欧元区为1%,日本为2.4%。同时,我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速也长期高于其它国家,如国际商业组织“大企业联合会”在2007年1月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2006年,美国整体劳动生产率仅仅增长1.4%,而中国为9.5%,印度为6.9%,欧盟为4.1%,日本为2.5%。可见,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决定的汇率升值基础仍然客观存在;

第二,从国际政治与经济环境上来看,欧、美等国的政治家和学者仍然把人民币升值示为实现全球经济增长平衡和改善国内贸易逆差的重要手段,如美国财长盖特纳就明确表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扭曲是重建全球均衡发展的障碍,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6月24日就表示,如果中国不使人民币升值,则其他国家应该考虑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可见,近期国际政治诉求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相比2005年时会更大。

第三,近期外贸顺差规模的反弹在短期内也给人民币升值形成了一定的动力。据我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进口同比增长34.1%,出口同比增长43.9%,贸易顺差为200亿美元,较5月增加62亿美元。虽然短期内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较大,但是从较长的时期来看,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又充满了相当大程度上的不确定性,这是因为此次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并不是一次新的改革,而是此前被危机打断的汇改进程的继续,其最终目的还是使得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最终完全真正地盯住一篮子货币。因此也就有不少学者认为,此次推进与汇改后几乎是单边升值不同,人民币对美元也将出现双边波动走势。

二、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显示,外贸企业使用较为普遍的汇率避险方式包括:贸易融资、运用金融衍生产品、改变贸易结算方式、提高出口产品价格、改用非美元货币结算、增加内销比重和使用外汇理财产品等。其中,由于成本相对较低,贸易融资一直是外贸企业采用最多的避险方式,借款、进出口押汇、福费廷、贴现是其主要的形式。

在汇率风险规避机制及风险管理模式上,外贸企业普遍是以财务人员为核心,以金融工具的市场运作为主要手段,通过对银行提供的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适时的买进卖出的操作,从而来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然而在这种运作模式下,企业的财务部与业务部之间往往未能建立起以汇率风险管理为基础的业务合作与信息交流机制,这使得企业资源不能够被完全利用。同时,不少外贸企业缺乏汇率风险预警机制,实际中往往依靠主观经验以及国家和相关机构提供的汇率波动态势做出相应的判断,主观性及准确性不高,特别是滞后性较大,外部汇率波动信息容易受到投机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极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2005年汇率改革后,企业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来积极应对汇率风险,避险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避险方法趋于多样化,对汇率波动的适应性也有所增强,而金融工具也逐渐成为规避汇率风险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仍有部分外贸企业对金融工具的认知存在误区。这主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中众多大型央企在金融衍生工具使用上损失惨重的影响,不少企业为此在运用金融工具规避风险上表现出不高的积极性,甚至不愿意为防范汇率风险支付成本。同时,还有一些企业认为只要使用了金融工具进行操作,就可以有效避免所有汇率风险,而对金融工具的实际操作方式、金融工具运行的内部机理并不十分关心,这很容易就造成了企业的汇兑损失,得不偿失。甚至某些企业忽视企业外贸业务本身,而把金融衍生工具简单当作一种赢利手段,以投机为目的,期望取得高额利润,反而把自己置于更大的风险之中。

三、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对策分析

(一)建立和完善系统性的汇率风险预警机制和管理体系

在树立正确的汇率风险管理理念、客观评价汇率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建立系统性的汇率风险预警机制,从而实施科学的汇率风险管理迫在眉睫。一般而言,评价指标的选择范围一定是与企业进出口即利用外资等密切相关的国家及我国的一些微观、宏观经济指标,如两国的相对利率、相对通货膨胀率、国际收支状况;进出口国家的政治稳定程度、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类型;本国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等,当然也要考虑到市场的投机因素,当指标超过公司警戒线时,就应及时采取措施规避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作为企业的管理层要充分重视认识到汇率风险的规避与管理是影响外贸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对汇率波动预警评估机制的监督与管理,并对系统反馈信息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处理,以供决策使用。除了利用国家建立的汇率风险预警机制,以及相关机构的信息之外,有条件的公司还应当加强与社会咨询机构的合作,引入第三方咨询机制,协助企业建立并完善汇率风险的预警机制,发挥各自的业务专长,提升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

有了行之有效的汇率风险预警机制,还要建立利用金融工具进行汇率风险管理的专门机构或配备专业人员。主要包括:(1)汇率风险管理部门。这一部门要保持相对独立性,特别是在人员配置和绩效考核方面应当与其他部门分开,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2)金融工具的交易部门和人员,这里是指专门进行金融工具买卖操作的一线部门和人员;(3)对风险管理进行监督的部门。该部门要定期对金融工具的运作与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加以审核控制,对金融工具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其他部门一起完成对金融工具风险的控制,提高汇率风险规避活动的效率与可行性。

(二)企业应该和银行联合,共同控制汇率风险

同企业相比,商业银行在预测和控制汇率风险方面,无疑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对金融货币政策有透彻的认识和了解,熟悉金融避险工具的应用等。但是,目前我国的银企关系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体现在债权债务和资金结算的关系,不仅不能使银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还无法充分协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

因此,一方面,企业应该和银行联合,利用其优势来合理规避自己面临的汇率风险。这包括:(1)利用银行外汇资金业务,主要是远期结售汇、外汇期权交易和远期外汇买卖业务等来控制风险;(2)借助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如福费廷、保付代理和贴现等来提前变现国外应收账款;(3)可以向银行申请现汇贷款、出口押汇、海外代付等外汇贷款产品,享受人民币升值的好处,以增加自己的利润。另一方面,银行也可以考虑开展关于汇率风险与防范等内容的专题讲座和培训,增强企业对于汇率风险的认识和了解,帮助企业培育和发展具备金融风险知识的人才队伍,最终建立起与企业互惠互利的多种合作关系。

(三)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逐步采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

外贸合同采用何种货币进行计价是弥补企业所面临的外汇风险的关键。一般而言,在选择合同货币时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争取使用本国货币作为合同货币;第二,采取“收硬付软”的方式,即争取出口合同以硬货币计值,进口合同以软货币计值;第三,如果双方不能达成一致,可考虑调整双方提出的计价货币在货物总值中的相对比中,摊薄公司承担的利益风险,减少因汇率波动可能带来的损失。

6月22日,人民银行发布通知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外地域由港澳、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而试点地区业已扩展到全国20个省区。今年第一季度,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183.5亿元,为2009年下半年结算量的5倍多。自试点开始至2010年3月末,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219.4亿元。其中,货物贸易出口结算金额18.6亿元,货物贸易进口结算金额181.3亿元,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结算金额19.5亿元。香港和新加坡是境外接受人民币结算的主要地区,在发生人民币实际收付的业务中,两地合计占比88%。 因此,外贸企业应当抓住此次机遇,配合国家政策的需要,在实际对外贸易中争取采用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

(四)企业应当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归根结底,企业的汇率风险源于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升值又对低附加值以及可替代性较强的产品冲击很大,相反,那些附加值高而又差异化的产品则可以通过提高外币计价的价格来降低汇率风险。一位日本经济学家指出,日元升值期间, 其出口商主要依靠提高以美元计价的销售价格来降低汇率风险,机电产品和汽车的价格转嫁率达到50%-60%,其次是依靠产品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经营手段。因此,我国出口企业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要实现产品升级,打造自主品牌,从以价格优势竞争转为以质量和品牌等非价格优势竞争。只有这样,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才不会受到人民币升值和其他贸易避垒的很大影响,出口企业的利润才能得到提升。

此外,外贸企业也要开拓市场,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长期以来,我国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及欧洲等地区,这不仅使得我国对这些出口市场过于依赖,贸易争端时有发生,而且使得我国的对外经济政策不断受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压力的影响。为此,我国的出口企业应当积极地开拓其他市场,如非洲、东盟、拉丁美洲等潜力巨大的市场。开拓多元化的市场,不仅能扩大出口量,给出口企业带来新的利润来源,而且能够缓解人民币对主要国际货币的升值压力,维护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作者:赵智锋 王 进

外贸企业回避汇率风险论文 篇2:

外贸企业外汇套期保值风险及优势探析

货币之间的汇率是不停变化的,有时甚至非常剧烈,这种变化是所有从事国际贸易的人十分关心的。例如,一个在英国销售货物的美国出口商将收到以英镑支付的货款,而这些英镑的美元价值取决于付款时的即期汇率。因此直到付款那天这位美国出口商将一直有汇率风险。这种风险就可以在外汇期货市场上通过套期保值来避免。目前我国外贸企业对于套期保值交易的理解和运用还处于初始阶段。套期保值交易在国外的外汇市场较为普遍,通常是跨国贸易公司为规避汇率风险而选择套期保值交易。其中,像西门子、摩托罗拉等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都拥有自己单独的,专业研究规避金融风险的部门,当然汇率风险也包括在内。目前,国内的进出口企业在这方面情况参差不齐,大部分中小型企业都已意识到甚至亲身经历了汇率风险,但却苦于没有找到规避汇率风险的有效办法;而一些大企业一般都设立了专门的部门主要负责规避金融风险。确切地说,今后外贸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不仅要增强规避汇率风险的意识,关键还在于要率先掌握有效规避汇率风险的方法。

一、外汇套期保值概念与操作

外汇套期保值是指外贸企业运用一定的套期金融工具和套期运作手段,来规避利率风险以及外汇风险给企业造成的机会成本,通过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发生预期变动,抵销被套期项目现金流量损失,达到外汇套期保值的目标。外汇套期保值能够对付款时间与交货时间,两者之间的时间差所导致的汇率波动风险进行有效弥补,因此其具有规避汇率风险的效果。

外汇套期保值的具体做法是:为了使实际的或预期的现货头寸避免汇率变动的不利影响,进行与现货头寸相反方向的外汇期货交易。由此,根据套期保值交易所采取的方向,外汇期货的套期保值可以分为多头套期保值和空头套期保值两种。外汇多头套期保值是指在即期外汇市场上拥有某种货币负债的人,为防止将来偿付时该货币升值的风险,而在外汇期货市场上做一笔相应的买进该货币期货合约的交易,从而在即期外汇市场和外汇期货市场上建立盈亏冲抵机制,回避汇率变动风险。外汇空头套期保值是指在即期外汇市场上持有某种货币的资产,为防止未来该货币贬值,而在外汇期货市场上做一笔相应的空头交易,从而在即期外汇市场和外汇期货市场上建立盈亏冲抵机制,回避汇率变动风险。

二、外汇套期保值可能存在的风险

利用外汇衍生产品对外汇风险进行套期保值已成为国际企业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最主要的选择方法之一。然而,当前国内企业可以用来管理外汇风险的外汇衍生产品较少,且银行管理费用较高,这让一些拥有较小外汇风险头寸的企业望而却步。另外,人们对金融衍生产品存在着偏见和恐惧。盘点数次金融危机,说创新型金融衍生产品是其“祸根”并不为过。从美国一些大的资本公司倒闭,至当下尚未结束的美国次贷风波所引起的全球经济动荡,都能发现创新型金融衍生产品的身影。实事求是地讲,金融衍生产品创立的初衷是用来管理市场风险的,若能正确运用它们,会非常有效,也十分安全,其理论基础就是风险对冲的套期保值理论。

国内很多企业对“套期保值”概念认知比较晚,大多是汇率改革之后才有所接触。因此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套期保值”概念存在认识误区:觉得套期保值“亏钱”的可能性更大,因此也就谈不上去这样做。这就属于典型的因为对“套保”认识不全面而造成重大误解的现象。其实,套期保值并不像许多企业想象的那样,是一个投资或赢钱的机会,其买的是一个确定性,即对于未来现金流的确定性。套期保值的“赢亏”不能代表一个公司的管理能力,专业的分析师们也不会单纯用“盈亏”对一个外贸企业实力进行评价。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现阶段财富的物质形态日益退化,资产或财富更具流动性,并逐渐走向虚拟化,企业实施外汇期货套期保值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外汇套期保值不仅可以使外贸企业的进出口贸易规避风险,而且操作简易,行之有效,日渐成为外贸企业不断开拓企业市场的一个有力武器。

三、外汇套期保值对外贸企业的积极作用

第一,降低企业财务成本,规避汇率波动的不利影响。自从汇改确立之后,随着市场运作机制的日益成熟,汇率不再像汇改初期那样一成不变,而将呈现双向波动的态势。进口企业的进口成本常常受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如汇价的横向调整。企业采取套期保值主要通过规避汇率风险,以免因汇率波动而造成利润的降低,最终锁定自身的财务成本。假设我国CN公司于2010年12月1日向美国US公司出口纺织品一批,货款采用美元结算,价值总额为10万美元。假设CN公司销售给US公司的纺织品交易到2008年1月31日结算付款。2010年12月1日销售当天的汇率是1 USD =6.67CNY,2010年12月31日的汇率为1USD=6.62CNY,2011年1月31日结算付款时的汇率是1USD=6.58CNY。假设CN公司预期美元贬值,为了防止美元下跌,于2010年12月1日交易当天与银行签订了一份远期外汇和约,约定于2008年1月31日按照远期汇率6.66将美元兑换为人民币。如果不签订远期外汇和约,到了2008年1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价为6.58,因美元贬值而造成损失9 000元(100 000×(6.67-6.58))。如果签订远期外汇和约,到2008年1月31日按照约定的汇价6.66进行交割,尽管因美元贬值仍然损失1000元(100 000×(6.67-6.66)),但与不签订远期外汇和约相比少损失8000元。签订远期外汇和约将波动的汇率固定起来,降低了因汇率波动造成的风险。

第二,对冲风险,保值增值。外贸企业在进行进出口业务活动中,通过外汇套期保值的科学合理操作,可以有效地对冲汇率风险,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套期保值的效率是用来表明,套期保值的实际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异大小。若套期保值效率大于100%,则说明实际结果优于目标;若套期保值效率为100%,则表示两者之间是相等状态;若套期保值效率小于100%,则说明实际结果与目标相比处于不利地位。套期保值的盈亏指的是实际结果的差异,是针对套期保值未实施与实施两种情况之间的不同。套期保值的亏损是指进行套期保值的最终结果明显不如未进行套期保值的结果;相反,进行套期保值的情况好于未进行套期保值的情况则为盈利。假设国内某公司财务部经理预计公司1个月后将收到1000万美元的款项,且在4个月之内暂时不用这些款项,因此可用于短期投资。他担心1个月后汇率下跌使投资回报率降低,就可以卖出一份本金为1000万美元的1×4远期汇率协议。假定当时银行对1×4远期汇率协议的报价为8%,他就可将1个月之后3个月期的投资回报率锁定在8%。这样的实务操作,有效地对冲了汇率波动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实现了企业利润和价值的保值增值。

外汇套期保值有期约和远期两种工具,它们都是为了对冲风险。实际运用中,套期保值的效果由于三个原因而受到影响:一是需要避险的资产与避险工具的标的资产不完全一致;二是套期保值者可能不能确切的知道未来拟出售或购买资产的时间;三是需要避险的期限与避险工具的期限不一致。在这些情况下,就要考虑基差风险、合约的选择、套期保值比率、久期等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假设拟套期保值的资产与期货的标的资产一致,则在期货合约到期日基差应该为零。如果拟套期保值的资产与期货的标的资产不一致,则不能保证期货到期日基差等于零。当套期保值期限已到,而基差不为零时,套期保值就存在基差风险。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期货合约来降低基差风险,主要包括:选择的标的资产要合适和选择的合约的交割月份要合适。选择标的资产的标准是标的资产价格与保值资产价格的相关性。相关性越好,基差风险就越小。一般来说,若保值工具与保值对象的价格正相关,就可以利用相反的头寸(如多头对空头,或空头对多头)来进行套期保值。

总之,2005年7月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之后,我国的进出口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在不断升高,利用外汇套期保值已成为我国外贸企业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主要选择。当然,也应该看到,套期保值者针对外贸企业进行冲销盈亏时也存在不确定性,有使企业获得额外的利润的可能性,也有造成企业产生小额亏损的可能性。因此,一些可能对套期保值效果造成影响的客观因素,是外贸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时必须要注意关注的,比如质量标准差异、基差、交易数量差异等,把握好各种客观因素才能更有效的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更有利于促进套期保值交易达成更优化的令人满意的效果。在这里有一点需要提醒外贸企业:企业必须充分了解所选择的产品,彻底研究所选产品的可能存在风险点,并进行正确评估,再决定采取套期保值的产品及种类, 这样的操作才是切实可行的最优流程。

参考文献:

[1]景旭华:《股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同归分析》,《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

(编辑 向玉章)

作者:覃锋 汪益纯

外贸企业回避汇率风险论文 篇3:

新汇率制下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的防范

[摘要] 在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过程中,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加大,外汇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企业应当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汇率风险的类型及特点,选择强化汇率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汇率机制汇率风险风险防范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意味着人民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将不再保持,国内从事与美元相关业务的企业将真正暴露在汇率变动风险之下;人民币与非美元货币间的汇率波动和美元与非美元间的汇率波动不一致的可能性也会加大。从2005年7月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累计攀升了6%。尽管相对其他一些货币兑美元的大幅上涨(例如欧元),人民币的涨势还算温和,但对于一直严格管制外汇的我国而言,人民币如此快速的升值实属罕见。因此从长远来看,随着汇率形成机制的日益完善,市场作用的增强,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逐步扩大和频率逐步加快是必然趋势。因此,對于涉外经济主体而言,如何通过规避汇率变动风险来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成果,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二、汇率风险防范的原则

在企业防范汇率风险过程中,采用哪种方法较为理想?以及将风险降低到何种程度?这就涉及一个防范原则问题。汇率风险防范的原则,主要有:

1.经济效益原则。采用任何一种方法回避汇率风险,都要支付一定的成本,所以在众多方法中,就有一个具体选用哪种方法的成本比较问题。如果遭受汇率风险而造成的损失大于采用防范方法所费成本,那么采用该种方法就有必要;反之,就没有必要。

2.规避性原则。即是以防范风险为主,利用风险为次的原则。企业进行汇率变动预测,选择适当的操作方法,其目的并不在于利益风险进行投机活动,而在于规避可能面临的风险。根据这一原则,企业在选择各种方法时,应本着保守的原则,不能把企业的理财活动变成赌注活动,为赚得较大的收益而采取激进的冒险措施。

3.机动性原则。防范汇率风险,是交易双方共同考虑的问题,一方积极采取措施排除或降低风险,另一方同样也在绞尽脑汁回避可能的风险,若双方僵持不下,合同将难以签订。此时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得适当承受可能因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以风险保证交易成功,或在商品价格上做适当的让步。总之,在风险防范过程中,要灵活机动,既要有风险防范意识,又要尽量促成交易。

三、汇率风险防范的方法

1.实施灵活的经营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规避或消除汇率风险。这是规避或消除汇率风险的基本方法。由于我国外贸出口的产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产品,利润率较低。因此,应当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同时要加速产品换代,走差异化、品牌化之路,才是消除汇率风险的基本方法。我国企业应利用本次汇率调整时机,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从而提高出口产品价格,化不利为契机,走差异化、品牌化之路,也能创造出另外一片天地。

2.运用外汇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各种金融衍生工具,防范和化解汇率风险。

(1)贸易融资法。这是我国外贸企业常用的规避汇率风险的方法。银行借款、进出口押汇、福费廷、贴现是其主要的形式。

(2)金融工具法,运用套期交易。①远期外汇合约交易。它是企业与银行在进行远期外汇交易时签订合约,在合约中规定买入或卖出货币的名称、金额、远期汇率、交割日期等内容的一种交易方式。它主要用来抵消套期保值者预期的外汇风险,是浮动汇率制国家企业普遍使用的一种汇率避险工具。目前,远期结售汇交易是人民币与外汇间惟一的一种远期交易方式。②期货合约交易。它也是根据目前约定的远期汇率在将来到期日办理交割的一种避险交易。所不同的是:远期交易中多以实际外汇收支需要为基础的现货交易,而外汇期货通常可以不需要实际外汇收支为背景具有标准化合约的衍生交易工具。③货币互换合约,又称掉期交易,是指交易双方按照预先约定的汇率、利率等条件,在约定的期限内,交换两种不同货币的本金。它常被用于双向交易的货币保值,以期抵消汇率风险,其成本是套期成本加上两种交易货币的利差。目前,我国已经允许银行对客户办理不涉及利率互换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

3.建立汇率风险预警和管理机制,防范和化解汇率风险。

(1)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认真制定汇率风险管理的战略目标

在原有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下,大部分企业的外汇风险意识淡薄,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对金融工具比较陌生。对此,企业首先要提高汇率风险防范意识。同时企业的高管层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汇率风险管理,把风险管理目标与其整体经营和发展战略结合起来,积极制定和完善汇率风险控制的责任目标,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建立汇率风险稽核机制。

(2)强化汇率预测工作,建立汇率风险动态监控机制。财务部门应把汇率风险管理纳入企业财务管理的体系内,安排专人负责并建立汇率风险防范的责任,加强与外汇管理部门及银行的联系,充分利用国际信息网络,分析影响汇率变动的各种因素。通过风险预测模型,建立汇率风险动态监控机制,密切关注汇率波动情况,能够对短期及中长期汇率波动及其发展趋势做出准确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汇率风险应选择的时机和有效措施,供企业领导和决策部门参考。

(3)加强外向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水平。汇率的预测、成本收益的测算和远期外汇交易的操作都具有复杂性、专业性的特点,企业必须拥有精通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操作的专业外向型财务管理人员。目前,我国企业普遍缺乏外向型财务管理人才,对此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充实外汇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使他们能够熟练使用外汇期权、远期、掉期等金融衍生工具为企业避险套利,以适应企业国际业务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姜波克:国际金融[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胡奕明:外汇风险管理[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199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任甲振 梁文静

上一篇:城市公共信息城建档案论文下一篇: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