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由于各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差异大。针对该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的特点,提出用分组教学以实现分层教学的方法,结合任务驱动的方式分工与合作来完成教学内容。既解决学生操作水平不等的问题,又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方法,激发了学习热情,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第一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微课”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课堂的探讨

【摘 要】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课堂,“微课”应用于高校教学课堂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对“微课”的应用为例进行思考,详细的探讨“微课”的主要特点以及课堂应用的优势。

【关键词】“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一、引言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随着新一轮教学信息化的改革,“微课”应用于教学课堂是新的趋势,同时也是新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在傳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但又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资源。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一种以教学重点或者教学难点为中心录制的长度为5-8 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由于教学时间较短,学生比较容易保持注意力,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课堂,“微课”应用于高校教学课堂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欢迎。本文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对“微课”的应用为例进行思考,详细的探讨“微课”的主要特点以及课堂应用的优势,为以后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有益的探索。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及应用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

相对于传统的较宽泛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堂,“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它能够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避免了长时间枯燥的讲说以致增加学生学习的枯燥感,能够充分地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较短的时间内精彩地呈现教学重难点。因此,“微课”教学就能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率得到充分地提高。

2.资源容量较小,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

“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一般较小,只有几十兆左右,《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各章节可以切割制作成视频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或者放上网络上,在视频中设置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让师生能够生动流畅地在线查看教案、课件、观看课例,实现移动学习这种效果。这样,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迅速提升,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3.研究草根、创作趣味

由于课程内容的微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方向去研发,并且可以结合一些趣味性的创作,可以让微课更加接近地气,更加让学生易于接受。大部分学生对于类似《计算机应用基础》这类公共基础课程的兴趣相对较小,一般而言,对自己专业的关注程度相对较高,如果能够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使用通俗的语言、形象而贴近生活的事例制作充满草根、趣味、接地气的微课、微视频,对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有非常大的帮助。

4.反馈及时、针对性强

相比较于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微课“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达到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三、结语

微课”应用于教学课堂是新的趋势,它是有别于传统的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它内容小、时间短、内容研发草根趣味等特点,能够很好地传统的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不足,能够引起学生更大的注意力关注,最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业水平、教师教学水平等等。所以,我们应该尝试把“微课”应用于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当中去,以“微课”制作、“微课”系统教学、“微课”共享等方面,充分发挥“微课”自身的优点及先进之处。“微课”应用于高校教学课堂尤其是《计算机应用基础》目前还处于一个比较新的阶段,需要不断的进行尝试探讨,才能在更好的普及及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依然.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微课教学方法探索[J].广西教育.2011

[2]刘磊,龚少卿.“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江西.2014

作者简介:

彭明程(1986.9~),男,籍贯广东廉江,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作者:彭明程

第二篇:《计算机应用基础》分组教学探索

[摘要]由于各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差异大。针对该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的特点,提出用分组教学以实现分层教学的方法,结合任务驱动的方式分工与合作来完成教学内容。既解决学生操作水平不等的问题,又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方法,激发了学习热情,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关键词]分组教学 分层教学 任务驱动 自主探究 协作学习

一、分组教学的背景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面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进一步深入学习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基础。学生来自不同生源地和不同专业,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学习需求复杂多样。在课堂教学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很快完成上机练习,容易产生自满情绪,就会去玩游戏或上网。基础较差的学生由于缺乏合理的学习方法,同时受了玩游戏和上网的影响,也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通常一个老师要指导四五十个学生,很难面面俱到地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影响到后面的学习,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影响到课堂上学生的管理工作。

我院的计算机基础考核方式是以平常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部分学生单纯为了拿到学分,寄希望于考前集中复习,平常的学习中也缺乏积极主动性。在期末考试中,往往平常操作较好的学生由于考试环境,身体不适等客观因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平时操作较差的学生在考试时超常发挥,取得较好的成绩,这时学生的成绩就不能衡量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也导致学生在实际应用时操作能力差,进入企业需要较长的适应期。

计算机发展快速,新的知识需要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同时当今职业素质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我们选用的是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而编写的实践性强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在教材中很多任务都要求学生通过开展合作活动来完成。该课程主要教学内容都在机房实验,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尤其是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要求,把实验教育思想的转变、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提高等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在较短的课时内使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合理整合呢?笔者在对该课程十二年的实践教学中,通过对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调研,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资源、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网络辅助教学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建设和改革,总结出相应的教学思路: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在任务驱动的基础上,结合分组教学进行分层教学,实现补差提优,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探究、协作学习能力。

二、分组教学的意义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出发点与归宿的”,要求尊重并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同时新一轮学习革命强调参与学习的个体在实践中获得发展,具备团体协作精神,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分组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工与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创新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体协作精神,更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多样需要的新型人才。

(一)扶优提差,激发学习兴趣

分组教学在班级内分成多个学习小组,上机的时候按照小组安排座位,水平较好的学生挨着水平较差的学生。基础好的学生通过辅导基础差的同学,巩固了已有的知识,同时遇到自己操作时没有出现的问题时会通过寻找问题的新的解决方法从而激发其深入研究的兴趣。水平较差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得到及时帮助,能跟上全班进度,也增强了继续学习的信心。遇到综合复杂问题时,同组的学生共同讨论、集体探索,在组间进行竞赛时团结一致,献计献策。这种分组教学方式既能解决老师少学生多带来的问题,又能解决学生玩游戏、上网等问题,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提出问题,请学生分析,组里推荐一个组员来为全班学生讲解,有时难度较大的,请组长来分析。这时每个学生都会主动参与,热烈讨论,在组内交流、讨论、争辩的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在该组员回答问题的时候,同组的同学还会不断地为他进行补充,如果老师对该组的回答再加以及时肯定,该组所有人的热情高涨,其他组也会受到感染,也会在想下次轮到自己组的时候也争取有个好的表现。

在分组教学时适当地组织一些竞赛,促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进而培养了独立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风气。如果再让学生适当参与教学评价,学生备感受到尊重,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较快,在实际生活和学习的应用中,学生会碰到许多没有接触过的知识领域,因此需要在教给他们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上课时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把要求学生完成的实验内容布置下去,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每个小组在在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要独立自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又要互相帮助提高,有助于培养独立求知与思维的能力与协作学习的能力。

三、分组教学的实施过程

分组教学可以不按年龄编班,而按学生的能力、兴趣或学习成绩标准跨学科分组、学科分组、选修分组等。也可以在按年龄编班的班级教学条件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和学习兴趣等因素进行分组。本文中主要讨论在班级授课中,相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前提的分组教学。

(一)分组人数的多少

小组的规模影响组内可能汇集起来的知识、经验和其他信息的量。人数多了,意见分歧较大,有些学生会丧失在组内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人数少了,起不到相互合作的效果,也不便于对众多的组长进行管理。国内外研究证实,按照教育心理学的一般经验,可以将人数定在3-7人。当然,在分组的时候还要根据机房位置分布的不同以及班级总人数的多少来决定每组人员的数量。

(二)分组人员的确定

组员的组成可以从学生的操作水平、学习能力、兴趣、个性等方面考虑。通过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一般采用如下分组方式:计算机应用基础通常是在第一个学期开设,学生刚到新的学校,彼此之间还不是很了解,这时不适合于分组,开学两周后,在学生相互之间比较了解的基础上开始分组。5人一组,男女生混编,建组以自愿为主,组长和组员双向选择,老师和课代表把握各组操作水平均衡。每组选出一名组长,上课时各组位置固定,且组长坐中间。为了避免各小组之间的学习能力悬殊太大,学习一段时间后适当调整组长和组员,尽量让各小组力量均衡。在完成综合性较强,课外拓展性较大的学习项目时,打破人数的限制及原有的组合方式,按照学生的协作能力、宿舍分布等因素重新组合。

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小组学习的效果与组长有很大关系。小组长可通过自荐、推荐或指定的方式产生。组长应该是操作水平较好的学生,且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有乐于助人的思想。在选择之前,教师可以公布挑选组长的标准,先自荐,然后请学生推荐组长,由组长和组员“双向选择”等方式产生组长。在有自愿建组的前提下,这样选出的组长易于得到组员的认可和追随。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由组合成的学习小组,相互比较熟悉,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相互适应,组员之间相互信任,感情融洽,互帮互学的气氛浓厚,凝聚力强。组员对自己推选的组长比较信任,小组的组织纪律性明显增强,小组间在活动中的竞争更加激烈,在学习过程中更能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分组教学过程

分组教学的过程主要有: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和展示评价。设计是否合理影响到各组任务的完成,课堂教学时要体现分工与协作,教师要加强对组长和组员的管理,展示与评价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1.优化“分组教学”设计。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课前设计的任务要能贴近生活,与企业要求相结合,同时要适合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要从教学大纲和职业学生的特点出发,确定基础目标和提高目标。知识和技能主要以任务或项目的形式提出,其深浅程度、重难点要以班级中大多数学生的操作水平为基础,同时还要适量设计有一定难度和深广度的任务,激发操作水平较好学生的求知欲。适当布置一些综合性的拓展任务让小组学生课外协作完成。例如在Excel公式与函数的教学中,可以分别设计不同的课堂练习:公式的计算过程,求和与求平均函数是全班学生都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提示操作水平较好的学生根据函数的帮助来完成If、Rank、Countif等函数,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在基础好的学生的指导下完成一部分函数的使用。课外还可以布置Pmt、PPmt、Ipmt等计算本金和利息的函数让学生去综合实践。这样的教案设计,既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要求,又能满足基础好的学生的学习需要,把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外。

2.课堂教学。由于采用了分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要进行适当更改。该门课程主要是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般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任务,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分析,分工与合作完成任务。随着计算机在生活,学习中的普及应用,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也一届比一届好。在机房中教学,对于内容较浅的部分,通过调查了解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有基础的知识(比如Windows中文件管理,Word和Excel中格式的设置)可以不再讲解,直接给出相关的练习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组长辅导,教师巡视,任务完成后老师在评讲的过程中再对该部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大众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内容相对难一点的(如附件程序集的综合应用,Word的表格操作,Excel中的图表创建等),由教师边在机房巡视边讲解,全班学生集体操作,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基础较好的学生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争取全体进度一致。难度较大的内容(如Word表格中公式的计算、Excel中三维地址的引用、高级筛选、数据透视表等)可采用广播教学的方式,教师统一控制学生机器进行讲解,再给出练习题目进行练习,教师进行辅导,组长负责巡视,督促全组完成教学内容。

对于综合性较强的内容,采取分组布置实践任务并产生实验报告的方式来解决。例如:Windows中文件的管理(包括建立文件夹,搜索指定对象,并对这些对象创建快捷方式,复制、移动、删除,属性的设置等);Word中小报和简历的制作,综合处理长文档;Excel中系统地完成生产统计表(包括数据清单的设计,格式设置,公式计算,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并最后生成图表)。任务由整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分担,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相互讨论协作完成,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组优秀的作品由该组学生上台展示。学生在分组学习过程中,教师检查各组学习情况,并进行个别辅导。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为了集体的荣誉,小组成员在讨论中都积极主动地分析,寻找解决方法,从而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探索。同时这种方式也给了学生展示自身才华的舞台,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3.加强组长和组员的管理。教师的作用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除了在教学方面的主导作用外,在组织方面,要加强对组长和组员的管理。教师需要对组长进行监督辅导,发挥他们的积极性,组织、监督、指导好本组的组员。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任务,组长要组织好本组同学进行分工与合作,齐心协力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对于机房上课时学生上课打游戏、上网等问题,如果要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维持纪律,或者通过多媒体教室软件去监控制止是不能完全杜绝的,这时要充分发挥组长的监督作用,监督、管理好本组的组员。当学生频繁的提问导致老师无法一一指导时,组长要及时指导帮助。教师还要调动所有组员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同学交流配合,协作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全体学生是对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在解决问题中协作学习,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4.展示评价。每个组完成任务后,老师利用一定的时间,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各组的协作意识与组员的参与程度等项目对各组进行点评,以鼓励为主,指出不足,提出建议。也可采用自评、组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并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对基础差的学生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推动他们积极向上。对操作水平较好的学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不断超越自己。在分组教学过程中,把课堂中每组任务完成的分数计入平常成绩,这会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有更大的积极性。当然,成绩的给定是依据每个学生所做工作的多少以及完成质量来综合评定的。

四、分组教学有待探讨的问题

利用分组教学实现分层教学,能扶优补差,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然而,实际操作时,各组之间水平差异比较大,同组之间各个成员水平差异较大,有的组较快地完成任务,而有的组的成员间交流和合作不协调,整个小组的任务停滞不前。每个班的人数比较多,教师很难对每个学生都进行个别指导。笔者也试着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组员调整,并参与到水平较差组里进行辅导,尽量让每个组水平均衡,但是每个学生的操作水平不一致,很难能有更完善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个别学生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而是由其他同学帮助其完成。基础差的学生容易产生依赖思想,不主动去解决困难,而是把困难推给了组长或其他同学。组长或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进行辅导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把握好指导的尺寸,变指导为帮助其完成任务,也助长了一部分学生的惰性。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采用加强对组长监督,也加强对组员的监督,在提问时多针对组员提问,甚至也采用组长轮流做的方法,但不能彻底地解决。

五、结束语

本文是笔者在多年分组教学的实践中积累的点滴思路,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对于解决学生操作水平不等,机房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协作学习,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力。并把这种方法逐渐推广到C语言、数据结构等其他的课程中,在多门课程的实践中正在日益完善。但是,在分组教学的实践中也存在许多的不足,实践任务如何设计分配,如何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独立自主完成任务,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探索。

本文于2008年获得江苏省第六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品大赛高校组教育技术应用论文二等奖。

参考文献:

[1]叶琳莉、黄日茂,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组教学探讨,计算机时代,2007.8.

[2]苏新健,浅谈分组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中国教育科研与探索杂志,2006.l2.

[3]陈禄伟,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堂分组教学探究,信息技术教育,2007.4.

作者:胡 慧

第三篇:“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

摘 要:通过分析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从教学模式、教材建设、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提出改革方案,以便提高这门课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西藏民院;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

University computer basic application teaching innovation

Zhao ErP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ibet nationalities Institute shan’xi xianyang 712082)

Key word: Tibet nationalities Institute;Computer basic application;Teaching innovation

在面向21世纪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中,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全面素质为目标。在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的改革都必须以提高大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全面素质为出发点。这对于提高我校“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校是一所西藏办学的民族院校,主要为西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合格人才。生源主要来自于西藏,学生结构复杂多样,有藏族、有汉族,有区内、有区外,因此入校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一少部分已接近课程要求,还有一部分仍处于零起点,这给教育者教学教改提出了新课题。因此教研教改时要尊重我校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相差悬殊的事实,不能走区外高校模式,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自己的方法。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总结,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改革主要思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1以培养能力和应用为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是信息社会与素质教育的需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既是文化基础教育、人才的素质教育,又是强有力的技术基础教育[1]。全社会都已经认识到计算机基本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当代知识分子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教育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7]。在各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应把“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目标放在培养能力和面向应用方面。即介绍计算机初步知识;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掌握现代办公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多媒体工具的使用及其信息的处理和使用;掌握网络和电子商务基本知识及使用方法;会使用数据库进行数据查询、修改和管理,等。即教学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个重要的现代工具,在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乃至在工作岗位上熟练地应用这个工具。整个教学活动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自学能力,使学生自觉地去钻研、去学习,循序渐进,最终成为一名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较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开设这门课的教学目的。

2改革教学模式

2.1因材施教,实施分级教学

我校生源主要来自西藏,有少部分是区外考生,西藏考生中一部分因各种原因在区外就读中学,据统计我校有三成左右的学生在区外就读中学,内地在中小学已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文献[3]中论述,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因此这些学生入学前有一定计算机应用水平,还有一部分来自西藏牧区或边远山区的学生,他们还未摸过计算机,水平几乎是零,这种差别给组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果教学起点过低,必然会使程度较好的学生受到影响,若起点过高,教学又只能为少数尖子生服务,这会严重挫伤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使差生越来越差,降低整体教学质量。谭浩强教授指出:“计算机的应用是分层次的,同样,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也是分层次的。”[2]

所谓分级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基础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班,将层次相当的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学班中组织教学,并结合学生的客观实际,协调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使之置于各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促使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以达到分级教学的目的。[6] 笔者认为分级教学承认学生的差异,本着“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实施目标分级、教学分级是符合教学中可接受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的“教”更好地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分级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教学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实际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对入学新生进行一次计算机基础水平模底考试,然后依据考试成绩把学生分成初、中、高三个级别教学班。在构建和动作分级教学时,我们遵照不同的层次制定教学计划、选取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目标以及安排考核时间。具体做法是,高级班可用30-40学时完成教学内容,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摘选“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避免重复知识再次讲授,并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时来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教学方法以疑难指导、组织学生自学为主,课堂讲授为辅,结合大量练习题进行指导教学,在十月完成教学任务,并让这些学生参加当月的一级等级考试或学校组织的类似一级水平的上机考试。合格的学生继续学习其他计算机基础课程,如:VisualFoxPro,不合格者可以自学或在中级班继续学习。中级班和初级班仅在教学进度和课时分配上有所不同,中级分配70学时左右,初级分配90-100学时左右,在第一学期末完成教学内容,参加学校组织的上级考试或第二年四月份一级等级考试。

2.2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

目前教学安排上,理论课和实验课一般是分开上的,这样安排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上理论课时,虽然教室配有计算机和投影仪,但是学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师操作而无法亲自动手试一试;上实验课时,老师也很难在实验课上再次全面讲解,只能把重点和难点部分演示一遍,另外,理论课和实验课往往隔了几天,不能做到及时练习,及时巩固。这些因素造成这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反而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建议将目前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合并来上,直接在配有投影仪的机房授课。这样在老师讲解和演示的同时,学生可以马上进行操作,两者先后进行,印象会更深刻,学习效率会更高。此课只有多上机、多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务必认真、负责、有针对性地备好实践教学内容,有的放矢,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根据调查了解,很多学生都认为这是最理想的上课方式。

3以目标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社会信息化向纵深的发展,加速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计算机应用水平也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志。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一开始就向学生强调,学习知识和取得证书的关系,取得教育部规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是检验自己通过学习掌握知识的程度,是每个同学在公平、公正的考试平台上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是学习的目标之一。

在这个目标的驱动下,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在讲授这门课时把等级考试的考纲中要求的知识点融合、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与此同时,在每个机房服务器上公布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纲以及历届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试题,并安装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软件,以便学生练习。实践证明,这种目标驱动的教学方法便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4定期更新教材内容

现实表明,我国高校计算机课程设置滞后于该学科知识的发展和实际应用,与当前主流技术差距太大。这就导致了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造成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大大限制高校毕业生实际工作水平。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部分教学内容陈旧过时,落后于社会实际应用。在软件方面,没能及时系统地介绍各类当前广泛应用最新版本的软件。在硬件方面,未对计算机的硬件发展趋势作必要介绍。比如目前社会上使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基本上都是WindowsXP,最新版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Server 2003,只是推出不久,用的人不多而已。这就要求教材选用WindowsXP版,但目前的教材基本都选用Win2000版;还有Office目前广泛应用的是2003版,Office2007版也已推出,但教材选用Office2000甚至是Office 97。这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解决教材内容滞后问题,笔者建议教学内容2-3年必须更新换代一次,把社会普遍应用的计算机新技术,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最新版本及时编入教材;其次教师在备课时要备软件新旧版本的差异,备计算机新技术,并在授课中作为重点传授给学生;第三,21世纪是网络时代,第三次计算机普及高潮的切入点和重点是互联网的应用。在21世纪,“网络就是计算机”,不懂网络就是不懂计算机。[5]现在远程教育、网络通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图书馆等风起云涌,网络影响人们每天的生活和工作。因此教材要加大网络知识,除Internet有关知识外,还需网络应用知识,例如局域网的知识、小型网站建设、网页制作、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内容。如果我们紧紧抓住网络应用这个纲,我们的教材就会出现全新的感觉,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5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方法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实践与钻研。不能只有课堂教学,在现在形势下,网络的应用给我们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推进该课程的网站建设使教学中的高层次需求在网络中得到补充;网站的建设包含讲义、实验指导书、自学需要的素材库、试题库,以及各种教学资源和软件。它们各自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各种教学形式互相补充又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以满足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教学应该是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品尝艰辛和乐趣,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操作能力[4]。在上机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许多学生不清楚或不理解的问题,通过上机操作可迎刃而解。当然,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并不等于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方面就要求教师要有新观点。在组织学生上机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设计一些综合性作业,有目的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大力提倡精讲多练,深入探索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探索各种教学模式混合的新式教学手段。

6改进考核方式

促进教学改革同时,考核手段改革也非常重要。它是衡量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理解与掌握,运用知识进行综合操作能力的手段。将笔试考试方式改为上机考试方式。结业考试可用类似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软件组织上机考试或让学生直接参加一级等级考试,通过一级考试或学校组织的上机考试而且平时成绩及格者可视为本课程合格。虽然笔试成绩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核,但是上机考试和一级考试软件都含有理论知识试题,所以上机考试不但考察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而且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起到理论、实践并重的作用。平时成绩是对学生平时上课表现和完成作业的考核。上机考试避免学生盲目追求高分而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算机,激励学生创新追求全面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顺应专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真正考核应试者对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7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通过量化考核的手段进行检验(即教改后的总课时量、学生合格率等指标)。教改后扩建机房,网站教学平台建设,考试软件的购买或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都需一定经费的投入,这是本次教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此教改对提高这门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同类课程教改起到指导和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陶深.试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计算机教育[N].广西大学学报,1998,增刊:70.

[2] 谭浩强,林定基,刘瑞挺.计算机基础教育丛书出版说明[M].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10.

[3] 黄荣怀,曹 原 .论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J],2003,3期:24-27.

[4] 龚雄涛.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初探.辽宁基础教育教研网,http://www.lnedu.net/Tresearch/ShowArticle.asp?ArticleID =17948,2005.

[5] 谭浩强.计算机解放思想 勇于实践 开创计算机基础教育新局面.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R],2002.

[6] 方向.因材施教——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势在必行[J].计算机教育,2004,5期:64-65.

[7] 姜灵敏.《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计算机世界报,1997,17.

收稿日期:2007-09-10

个人简介:

赵尔平(1976-),陕西彬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软件工程。

作者:赵尔平

上一篇:数据库设计毕业论文下一篇:大学生网络贷款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