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带生态农业论文

2022-04-17

摘要:淮河流域耕地面积广,包括5省40市,人口密集,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以“互联网+农业”助推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推进重要农产品生态产业链数据建设,可构建平等互利、共信负责、合作共赢的生态农业平台,同时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总值,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济带生态农业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经济带生态农业论文 篇1:

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逐渐显现出系列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小觑,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短缺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而农业是立国之本,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本文重点介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发展模式,体现了生态农业理论方面的优势,从而实现物质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和对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

關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

生态农业是在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学科的技术和原理,进行科学的统计,把当代的科学技术和传统的农业科学结合到一起,创建把农业种植生产、发展管理和环境保护治理有效的综合起来的具有可实施性、效益较高的新型农业综合体系,实现生活和生态上的有机统一,也是实现农业发展与水土资源及其环境之间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特别应对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人均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农业是一种前景很好的发展形式。

1.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

1980年,在宁夏举办的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中,生态农业的第一次被提了出来,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马世俊先生开创了生态农业研究的先河,专注研究生态农业在各地的应用以及发展生态经济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我国目前的生态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基础上进行优选,尊重大自然规律,考虑环境承载力,提倡合理利用大自然的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利益、生态保护的互相协调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以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骆世明教授也是生态农业领域中有非常有影响力的学者,提出了生态补偿制度,通过生态品牌、生态旅游发展生态农业,不仅保证了生态效益,还保证经济效益。我国生态农业方面的发展不仅具有战略性,同时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它在包含不同类型的生态经济模式的同时,也包含了各种生态技术的发展模式。

2.常见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反映了生态农业的具体表现形式,生态农业的建立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脚踏实地的实践,不断的总结失败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土地现状、资源情况、气候条件,在不同地区,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发展适当的生态农业模式,逐渐形成具有我国自己特色的生态农业技术,使我国的农业发展更上一层楼,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1种养加功能复合模式

集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多功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需要依靠当地的农业资源,致力于发展植物种植、动物养殖、农产品的加工处理的综合循环经济模式,多方面进行扩展,推动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

2.2立体式复合循环模式

集种植、蚕桑、养殖为一体的立体式复合循环农业经济模式。这种模式依靠当地的农业资源和蚕桑资源,致力于发展植物的种植、桑蚕的养殖,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将动植物的生产和资源的利用有效的结合起来,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3以秸秆为纽带的循环模式

把秸秆作为整个循环的纽带,综合利用秸秆饲料、秸秆燃料,以种植农作物、养殖动物作为主体,构建“秸秆、燃料、用户”“秸秆、饲料、养殖”的循环模式,使农业循环得到更好的发展。

2.4以畜禽粪便为纽带的循环模式

集动物粪便燃料、粪便化肥为一体的综合利用,利用畜禽粪便池产生沼气,结合各种设施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畜禽的合理养殖技术,构建“畜禽粪便沼气池肥料植物”“畜禽粪便沼气池燃料用户”的产业循环链,使当地的养殖产业和种植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2.5创意型农业循环发展经济模式

把农业资源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通过核心的文化、新颖的创意、良好的产业融合,把农业和文化、生活、生产、产品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将现代农业升华为具有更高度融合度的新型业态,同时剔除传统农业中对环境保护不利的技术手段,把以生产功能为主的传统农业模式转变成为集生产、生活、产品和文化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模式,使未来的农业发展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任晓风 齐星宇

经济带生态农业论文 篇2:

以“互联网+农业”助推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

摘要:淮河流域耕地面积广,包括5省40市,人口密集,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以“互联网+农业”助推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推进重要农产品生态产业链数据建设,可构建平等互利、共信负责、合作共赢的生态农业平台,同时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总值,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生态农业;建设;发展

2018年11月,国家发改委通知印发《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规划明确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将给予大量的政策支持,将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结合“互联网+”对农业产业链进行协同管理和监督,发展生态农业,助力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实现地区农业生态产业链资源信息化,意义重大。

1 “互联网+农业”的研究背景

“互联网+农业”概念的前身是农业信息化概念,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世界各国尤其是农业发达国家,在农业信息化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就,且发展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处,可归纳为“计算机与农业初步结合的阶段”“农业数据处理、数据库开发以及知识管理的阶段”“自动控制技术、物联网应用阶段”三种主要历程。相比西方农业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的信息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其发展过程可归纳为“单机辅助管理系统规划起步网络技术应用”。现阶段,我国农业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农业信息技术集成开发”也已完成,目前正从信息技术的应用阶段逐步进入“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农业阶段,将“互联网+”与生态农业有机的结合起来,是目前“互联网+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2 “互联网+”背景下的生态农业建设

生态农业的建设涉及到农业生产体系的整体转型,由于当前农业产业链上的各主体信息缺乏有效的流通渠道,仅从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进行分散决策,难以构建平等互利、共信负责、合作共赢的生态农业平台。结合“互联网 +”对农业产业链进行协同管理和监督是实现生态农业的现实需要,可使农产品各生产环节得到准确、动态、科学的全方位监管和宣传服务,是实现农业生态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农业全产业链各环节的有机融合可开创农业生产和经营新模式,孕育出新的行业形态,展现了“互联网+”农业的巨大革新力量。研究“互联网+生态农业”,推进重要农产品生态产业链数据建设,可构建平等互利、共信负责、合作共赢的生态农业平台,对助推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 结合地区差异进行战略定位

淮河生态经济带涉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5省,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8亿人。在制定“互联网+生态”农业战略时,一定要结合各地区的环境差异,对农业信息化进行产前现状、产中现状、产后现状的分类研究,将“互联网+”背景下农业全产业链的信息化现状进行详细调研,分析 “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内在优势和劣势,并对外界的机遇和威胁进行探讨。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通过对该市主要农产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交通及政策环境进行分析,得出该市在“互联网+生态农业”方面发展的内在优势、劣势和外界的机会及威胁,利用SWOT态势分析模型,列出战略选择矩阵,为盐城市农业全产业链资源整合利用的战略定位提供依据,详见表1。

4 结语

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互聯网+”背景下的新时代,农业发展在新时期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尤其是生态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要达到良性发展涉及到政策的支持和社会信任系统的重建,应结合地方环境从全产业链进行宏观调配,并做到严格全面的监督,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业,单凭百姓个人更难以达成,只有通过地方政府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生态农业有机的组织到一起,方能达到最佳效果。

作者:陈中玉 高连兴 马方

经济带生态农业论文 篇3:

生态农业中植保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摘  要:在如今生态农业的发展背景下,加強人们的环保理念,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尤为重要。相关的职能部门也认识到了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并推广应用了相应的植保新技术,以保证生态农业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主方向。本文针对目前生态农业上正在积极推广的新型植保技术进行简单分析,以期充分发挥植保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植保;新技术;生态农业

在当今现代农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基于生态背景的绿色农业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现如今,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需求,但在新时期农业技术水平快速提高的情况下,人们不单单要求产量等,而是将目光逐渐转向农业产物的特质和其受污染程度上,逐渐提出了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并逐步推广了对应体系下的植保新技术[1]。而做到这些转变也必须以以下几点为基础,首先要生产一些具有绿色性能的农作物,并采用一些先进的有机技术;其次是在一些粮食主产区逐渐推广植保新技术,国内目前已经以“三诱技术”为新技术的主导方向;最后是不断加强植保技术和生态农业的联系,并在这一环境下逐渐发展相应的生态产业,以带来最大的收益。

1生态农业

我国的生态农业其实就是在发展相应农业的基础上保证环境和生态的同步发展,要在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经济带的逐渐延长和规律性拓宽。新时期,我国的农业工作者应使用现代农业中较为先进的方法把生态和农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一些环节能相互紧凑连接,并实现精神和物质上的收益,以求双方友好和谐发展[2]。但要了解生态农业的应用领域是极其广泛的,不仅要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为主要大环境,而且还要在这种背景下应用新型的农作物生产和保护技术。此外,一定要以尊重环境的发展为最终的出发点,并以此得到当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和支持。因为只有这样,我国的生态农业才能不断适应新的环境,才能满足各种因素相互对应的要求,否则当今农业的发展就会受到不小的影响,最终对社会和公众会产生不利的影响[3]。

2植保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作用

生态农业作为未来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技术领域,并逐步提高农业工作者的生态和环保理念。而又因为农业的发展是一项较为复杂但又具有挖掘性的产业,所以,想要提高整个生态农业的发展进度和应用范围,就需要保证相应的农业生产技术给予实施应用。比如,现在广泛使用的“三免”技术,已经大范围地在相关栽培工作中得以应用;同时,在植物保护的基础上加大应用“三诱”技术,通过颜振式杀虫灯的大面积应用获得良好的效果,达到市场上的有效互动,并因为快速高效的性能而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同时,在农作物的生产环节,农业工作者也应保证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推广应用“三避”技术,由此达到“免、诱、避”的“三高”效益。

3植保新技术的应用实例

3.1颜振式杀虫灯

上文提到的颜振式杀虫灯,因为其良好的杀虫效果和较大的应用范围而被广泛应用。深究其得以广泛应用的原因,首先在于杀虫灯应用物理方法可以消灭大范围的成虫,达到降低虫害密度,减轻相应的成虫数量的目的;同时,可以减少相应农药的使用,所以将会避免农药对农作物本身带来的污染,并对应感应出一定的病虫防治规律,以此预测出生态农业防治中的应用趋势[4]。

3.2黄板

以小白菜生产的工艺流程为例,黄板的应用关键是要做到在操作时应保证黄板充分地与蔬菜相接触,并加大整个操作用量,同时要保证正确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术,尽最大可能减少农药使用量,以“三诱”技术的推广使用,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农作物的污染和环境的破坏,保证生态农业的合理有序发展。

3.3性诱剂

对于不同的农作物,性诱剂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以夜蛾的性引诱剂为例,比如在一个诱捕周期内,对于成虫的诱捕量是相当大的,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达到近千只,所以推广性引诱剂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做好新的引诱剂的研发与制备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以促进新技术的不断产生,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4植保新技术与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该文针对目前生态农业上正在积极推广的新型植保技术进行简单分析,发现其广泛应用推广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同样,未来生态农业的发展仍离不开植保新技术的应用。

4.1植保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首先,植保新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其是当今社会比较具有潜力的一项新的农业技术,可以在生态农业发展中逐渐实施和推广该种技术并不断深入研究。其次,生态农业主要重视的是绿色问题,同时也需要农业发展理念进行支撑和相应的植物保护技术进行相应的支持。最后,该种前沿的植保技术要在尊重农业的基础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确保新技术的使用周期和时间,以保证其使用是处于最大效率下的,以不断表现出新技术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4.2生态农业发展前景

生态农业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不仅要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为主要的大环境,而且要在这种背景下应用新型的农作物生产和保护技术。此外,一定要以尊重环境的发展为最终的出发点,并以此得到当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和支持。同时,在农作物的生产环节,农业工作者也应保证在田间管理过程中推广应用“三避”技术,由此达到“免、诱、避”的“三高”效益,并在生态农业中不断加以实施和应用。在生态农业发展中不断进行技术上的改进,同时结合相应的基因修饰技术,以将其成功地应用到植物保护技术中,并在分子角度上深入地对植物内部进行分析研究,做好外除病害、内除微生物,力争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对植物生长的不良影响,从而解决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问题,以提升生态农业的发展成效,从而提升整体农业生产效益,为社会和公众带来福利。

参考文献

[1]  杨春梅,钱春荣,张学玉.浅议绿色植保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A]//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2008.

[2]  张夕林.探索植保科技创新途径推进成果产业化的发展[J].农药市场信息,2007(17):6-8.

[3]  戴晓,邵斌.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运用分析[J].农家科技旬刊,2015(10).

[4]  董爱国.园林设计中的绿色园林植保技术的主要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6(7):147-148.

作者:李启臣

上一篇:跨文化语言艺术论文下一篇:办公室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