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权表现法律论文

2022-04-20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版权侵权纠纷随之而起,本文就分析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展开,目的是厘清网络环境下公众使用版权作品时合法与违法的界限,进而对公众产生确定性的指引,规范网络行为、保护网络版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网络版权表现法律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络版权表现法律论文 篇1:

网络版权侵权诉讼证据收集难题破解

【摘要】当前,网络版权侵权方式呈现多样化,网络版权客体具有专业技术性强、不稳定、易毁灭等特征,侵权证据与其他普通民事案件相比收集难度较大,成为制约网络版权侵权诉讼的瓶颈,严重阻碍了网络版权侵权诉讼的进行,甚至影响了知识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需深入探究,寻找对策,破解这一难题。

【关键词】网络版权侵权 侵权诉讼 证据收集

随着知识、技能在生产中日渐占居主导地位,知识经济兴起并速速发展①,人们的法律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在当今的版权领域,互联网无可争议地成为多种版权作品的传播媒介,无形之中扩大了著作权客体的范围,不但传统的传播形式发生了改变,各种版权作品的传播范围和速度也实现了质的飞跃,然而网络版权侵权行为日益猖獗。司法实践中网络版权侵权诉讼中相关的证据制度基本上依附于《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然而网络版权客体具有特殊性,侵权方式不断翻新,在司法实践中与证据收集相关的问题日益突出。

网络版权侵权主要表现形式

第一,没有经过他人许可擅自利用互联网传播其作品并且没有支付相应报酬。发表权是版权权利人享有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权利,作为版权权利人能够自主认定自己作品是否对他人公开。网络环境下侵权人在版权权利人毫无防备的状态下,传播、转载、下载其作品更为容易。根据现行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使用他人的作品不仅需要征得权利人的许可,还需要支付相应报酬。在网络极为发达的今天,利用网络肆意传播他人的作品,却没有予以支付报酬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这是一种极为严重的侵权行为。

第二,随意篡改、歪曲他人的作品。不可否认,每一件作品均凝结着创作者的智力劳动成果,随意歪曲或篡改权利人的作品,不仅破坏了作者原有创意而且直接影响到作品的价值。尤其是当作品在网络上发表,容易被一人甚至多人肆意歪曲、篡改,网络空间无限性使得追查到直接侵权人十分困难。

第三,剽窃他人的作品。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随时可以通过网络搜寻相关的信息,无形之中也为侵权人随意剽窃他人的作品提供了很多便利,侵权人没有进行任何创作,在网上下载他人原创的作品签上自己姓名在网络或者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这是非常严重的个人侵权行为。

第四,没有经过权利人同意擅自以复制、展览、发行、放映、改编、翻译、注释、汇编、类似摄制电影等方式把他人的作品在互联网上传播。鉴于网络传播速度之快,以数字化为重要的表现形式,权利人的作品在网络空间会以上述多种方式传播,但是无论哪一种方式都需要征得作品版权人的许可,否则会涉嫌侵权行为。

第五,侵犯版权邻接权的行为。一是将他人表演的视频在互联网上传播,故意更改或隐藏表演者姓名;二是没有征得表演者同意擅自将其现场表演以视频形式进行直播,或者私下将表演制作成摄影、录音或录像进行网络传播并牟利;三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恶意颠覆表演者塑造的形象;四是侵权人没有经录音或录像制品制作者同意私自復制相关作品并且在互联网上传播;五是侵权人没有经电视台或广播的同意,私自复制并在互联网上播出享有版权的电视或广播节目。②

网络版权侵权诉讼中证据收集的特殊性

网络版权侵权主体多样化、侵权对象复杂化使得相关证据难以收集。网络空间的无限延展决定了网络版权侵权主体可能是众多的网络用户、可能是网络运营商、也可能是除以上二者之外不特定第三人,包括个人甚至多个组织。网络版权的侵权对象更加复杂,在网络环境中只要能被传播的作品比如电子图书、各种类型的视频和电影、不同软件等多种形式作品的著作权和邻接权都有可能成为被侵权的对象。以往的证据收集手段早就无法满足当事人收集证据材料的需求,当事人对于正确、有效收集证据难以有科学的认识,费尽周折收集到与案件有关证据材料极有可能由于多种因素的不规范最终不被采用而不得不面对败诉的结果,因此网络版权侵权诉讼中的证据材料收集给当事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网络版权侵权证据能够被轻易篡改,时限性突出。相当数量的知识产品具有无形性,特别体现在网络版权侵权中,信息的网络传播、存储、流转以数字化方式体现,作品一旦在互联网上传播,侵权人也可以随时复制、下载和删除与侵权行为有关痕迹,权利人即便能够搜集到相关的证据材料,将其有效固定并保存也有一定难度,因此不稳定性十分突出,权利人难以掌控。③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的需求极为不稳定,相当一部分的网络版权侵权证据事先进行了保全也极有可能会被市场淘汰;另一方面,侵权人倘若根据诉讼程序期限恶意拖延,权利人则会丧失极为重要的的维权时效。

行政机关的大力配合是及时有效收集证据的重要手段。权利人觉察到其合法权益正在被侵害,可是没有能力锁定谁是罪魁祸首,此时应当先选择向特定行政机关申请立即查处侵权人的侵权行为,查处后一旦确定侵权人,可以随后向法院起诉来捍卫自己享有的合法权益。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来实施系列执法行为,在侵权人的相关行为进行核实的过程中,以下的证据材料诸如询问笔录、证人证言、扣押侵权人涉嫌侵权产品等都可以作为权利人向法院起诉的有力证据。

当前网络版权侵权诉讼中证据收集制度的不足

当前实行的诉前证据保全制度不健全。诉前证据保全制度一方面能有效维护网络版权人的实体权利,另一方面还可以有力的维护双方公平地收集证据。但是当前我国关于网络版权证据保全的相关法律规定漏洞较多:一方面,关于诉前证据保全申请的规定为以下两点:“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范围过于宽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法院是否批准双方当事人证据保全的申请缺乏统一的操作规则,适用的差异较大。

另一方面,司法实践中诉讼双方当事人都向法院提出申请证据保全,应当提供担保数目是多少?需要提供担保的情形是什么没有明确的规定。数字化下的版权复杂多变极不稳定性,相当多的网络版权纠纷中申请诉讼证据保全的当事人双方均会涉及名誉、经济利益损失和千变万化的市场竞争,以上的立法缺陷极有可能导致一方当事人滥用而损害另一方当事人利益。

双方当事人收集证据的权利缺乏有效维护。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为了有效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双方会在程序合法的前提下积极地收集尽可能全面的证据材料或提供证据线索。如上所述,网络传播速度极为迅速,权利人的作品一旦在网上扩散基本就无法控制,同时网络版权客体具有无形性,网络版权侵权案件中的证据材料技术性极强。④此外,网络版权侵权行为地大都选择在十分私密的场所,侵权人完全可以事后轻易隐匿甚至销毁相关痕迹,权利人几乎没有可能立刻觉察和发现,倘若权利人觉察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也不可能私自进入到侵权地收集证据材料。尽管《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证据规则只是笼统的规定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都享有收集证据的合法权利,但是涉及到双方当事人收集证据材料可以采取哪些方法、享有何种权利以及法律保障缺乏具体规定,导致权利人无法及时有效收集证据不得不承担败诉的风险。

与网络版权相关的司法鉴定体系亟待完善。司法实践中网络版权侵权主体更为复杂,任何能够传播于互联网的作品几乎都有成为被侵权对象的可能,而且绝大多数侵权行为与专业技术问题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司法鉴定作为相关证据材料效力认定的重要手段,往往对正确有效认定事实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还没有构建完整的司法鉴定体系,严重阻碍了司法鉴定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当前与网络版权相关的司法鉴定制度缺失,我国不同地区鉴定人的准入标准有所差别,使得不同地区的鉴定资质差别较大,极大影响了司法鉴定结论的权威性。其次,针对具体的鉴定程序,当前的法律法规也仅仅有原则性规定,不同的地区因为掌握的标准不同操作也有所差别。最后,当前与司法鉴定配套制度亟需完善,由于法官相关知识有限,一旦存在技术问题便需要进行司法鉴定,作为当事人不得不去承担多次鉴定的费用,既加重了经济负担,又延长了诉讼时间。

法院对当事人的释明义务需进一步明确。特别是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都会接触到举证责任、证明标准等专业法律问题,何种证据材料可以收集?通过何种方法收集到的证据材料可以被认定符合证明标准?对于这些在诉讼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当事人极有可能会缺乏科学的认知,尤其是网络版权侵权诉讼,侵权人实施的侵权手段日益翻新其技术性强、收集侵权证据材料范围广,权利人没有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很可能会延误适合的取证时间甚至根本无法及时收集到有效、关键的证据而导致败诉。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当案件进入诉讼程序,案件的审理法官承担释明义务,在司法实践中该义务仅限于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上显示的格式化提示。尤其是在网络版权侵权诉讼案件中的案件审理法官,都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加强对诉讼当事人行使与证据相关知识的释明义务不仅仅能够及时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能有效促进网络版权诉讼高质量的完成。

健全网络版权侵权诉讼证据收集的司法路径

进一步完善诉前证据保全的法律体系。鉴于网络版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放宽能够进行诉前证据保全的范围,也就是任何网络版权侵权诉讼中与案件有关联性的证据材料,当事人双方均可以申请诉前证据保全,同时应当细化具体实施细则,方便于当事人和法院申请和实施以控制当事人滥用诉前证据保全。另一方面应当明确何种情况属于“可能灭失”与“证据以后难以取得”,提出申请证据保全的一方当事人必须要将侵权人实施侵权行为存在的可能性及其危害性进行合理的解释,法官需要特别进行审查。

规范诉前证据保全申请和适用程序。首先,申请人应当提交准备申请证据保全证据材料的价值证明,考虑到因为申请诉前证据保全有可能带给被申请人不利的方面,申请人有必要支付一定担保金并且提供担保人。假如另一方当事人此时为了抵制证据保全的执行,刻意藏匿甚至销毁相关证据材料,法官完全可以据此对其作出不利的认定。其次,为了防止证据材料恶意被藏匿甚至毁坏,应当确保诉前证据保全措施的及时性。司法实践中网络版权侵权案件经常会涉及到多种证据种类,必须结合不同证据种类的特点而选择相应的保全手段:体积不大的侵权物品直接扣押;如果是被申请人正在使用的大型电子设备或多种摄影、录像和录音资料,需要进行拍照、录像、现场勘验等手段。再次,网络版权侵权案件中会有绝大多数诉前证据保全材料涉及知识产权、网络技术等专业技术领域,因此有必要请相关领域专家指导诉前证据保全工作。

健全当事人收集证据权利保障制度。如果双方当事人完全能够自行收集较为简单的证据材料,例如证人证言、物证、书证等,我们可以考虑借鉴发达国家的申请证据调查令的做法,也就是事先在调查令中详细注明证据收集人、证据持有人确切资料和分别享有的权利、需要履行的义务;准备收集证据材料的具体内容;证据材料同待证事项之间有何关系。为了充分保障取证人行使取证权,调查令中应当特别标注取证人在取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取证人必须履行保密义务。此外,取证人一旦违反相关保密义务必须要负法律责任。考虑到网络版权纠纷时间性极为突出,法院方面一收到取证人申请材料必须马上开展相关工作:如果审查后认定符合规定,批准签发调查令并且必须及时送达申请人和被调查人;如果法院审查后认定申请理由不成立则不予批准并说明原因。

完善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制度。首先,健全网络版权司法鉴定的启动程序。一方面,是否有必要启动司法鉴定方面,法官应当特别注意当事人提交申请司法鉴定的证据材料同网络版权侵权行为之间是否具有关联性、是不是有其他的技术方式可以解决有待鉴定的证据材料?这两项能够防止司法鉴定的滥用。另一方面,是否能够启动司法鑒定方面,法官应当严格审查具体实施司法鉴定机构是否具备应有的资质,检材是不是符合相关标准。在司法实践中需要鉴定事项如果可能涉及疑点较多、复杂的网络信息技术问题,或者案件中所涉及标的数额较大,应当事先召开司法鉴定听证会,以便能够事先科学、有效设置鉴定方案。

其次,完善网络版权鉴定的具体程序。应当加强对具体实施司法鉴定的程序的监督,即最初同意接受检材一直到最后出具鉴定书全程进行录像,事后及时备案;具体到司法鉴定过程中所依据的技术标准、运用哪些鉴定技术设备、采取的具体鉴定手段及其鉴定人员存在不同意见应当标注于鉴定意见书中,鉴定结论必须要在庭审过程中接收双方当事人的质证才能确定其法律效力。

最后,针对多次、重复鉴定的现象实施规制措施。具体到双方当事人事先可以协商申请司法鉴定的次数:对于那些情节比较单一、标的不大的案件,如果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只进行一次鉴定,则不能够再次委托重新鉴定;对于协商后没有办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双方当事人,在案件审理一审过程中进行司法鉴定次数只能限制在两次以内;二审委托司法鉴定仅限定为一次,再审不再允许进行鉴定,特别注意的是当事人举证鉴定的不受此限。以上举措是为了确保司法鉴定的严肃性和规范性,有效防止司法鉴定的滥用。

加强法官的释明义务。首先,申请诉前证据保全的具体程序和对相关证据材料如何实施保全。当事人在收集证据时根本意识不到某些证据材料非常容易被销毁,没有及时向法院申请诉前证据保全,因此法官有必要提前提醒当事人。法官还需要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提前告知当事人如何对不同的证据材料采取不同的保全方法。其次,对于证明标准的释明。因此法官应提前向当事人提示向法庭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符合哪些证明标准?如果提交的证据材料没有符合相应的证明标准会导致哪些法律后果?最后,当事人双方举证责任的释明。在网络版权侵权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双方对各自举证责任是否充分、有效履行是保障案件高质量审理的基础,因此法官应当结合法律法规、相关司法解释预设的举证责任规范,再综合具体案件分别向双方当事人阐明举证责任。

(作者为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本文系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的证据制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457622)

【注释】

①杨英法:《文化图强正相宜》,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

②丛立先:“网络版权侵权行为构成要件探论”,《法学评论》,2007年第5期。

③王智源:“网络信息传播中的版权问题及对策研究”,《知识产权》,2012年第2期。

④杨娜:“知识产权诉讼证据问题研究”,《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5期。

责编 / 韩露(实习)

作者:王琳

网络版权表现法律论文 篇2:

网络版权侵权行为之构成要件的界定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版权侵权纠纷随之而起,本文就分析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展开,目的是厘清网络环境下公众使用版权作品时合法与违法的界限,进而对公众产生确定性的指引,规范网络行为、保护网络版权。

关键词:网络版权;侵权行为;构成要件

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一方面给公众一个新的创作环境,产生了新的作品形式,另一方面把著作权人对其传统作品的权利延伸到了网络上,丰富了传统的版权权利内容。网络版权是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版权的新类型,伴随数字出版的兴起而产生,是指版权人对其所创作的文学、音乐、电影、科学作品、软件、图片、外观涉及等知识作品在互联网中所享有的权利。我国《民法通则》将侵权行为分为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根据特殊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法律没有规定的,则依照法律关于一般侵权的规定。网络版权侵权行为在侵权行为中尚未有法律的特别规定,因此适宜划分为一般侵权行为。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各国法律对此规定不尽一致。我国民法理论通说主张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是四要件说:行为的违法性、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研究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判断一个具体行为是否侵权的指南。

一、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违法性判断

行为的违法性是判断侵权行为的首要条件,如果行为人没有突破法律的界限则不应受到法律的惩罚,正所谓“法不禁止即许可”,行为人只对自己从事的违法网络版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网络版权违法行为,是指违反了关于网络版权保护的法律或禁止性规定的行为。这里的“法”主要是指违反了网络版权保护的法律、司法解释、法规等其他规范性文件。在版权的基本法律制度方面,主要有:《著作权法》明确了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对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的原有规定进行了具体化;司法解释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称《解释》)对于涉及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有关问题作了具体规定。在规范互联网经营业务方面,《关于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的通知》、《关于规范网盘服务版权秩序的通知》、《关于加强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治理的意见》等一系列法规、条例的出台,有效地保护了互联网领域的知识产权,遏制了侵权假冒行为。

具体而言,我国《著作权法》第46条和第47条采用了列举法规定了19种版权侵权行为,丛立先将网络版权侵权行为划分为十类:未经作品权利人许可,擅自发表其作品;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歪曲、篡改他人作品;剽窃他人作品;未经许可擅自以复制、展览、发行、放映、改编、翻译、注释、汇编、摄制电影和类似摄制电影等方式将作品用于网络传播;将他人作品用于网络传播,未按规定支付报酬;侵犯版权邻接权的行为;规避或破坏保护作品版权的技术措施;破坏作品的权利管理信息。另外,《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第五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详细规定了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表现。

二、网络版权侵权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

损害事实是指因一定的行为或事件对他人的财产或人身造成的不利影响,网络版权侵权行为侵犯的主要是版权所有者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由于网络传播的迅速性,往往一项网络著作权被侵权之后,被迅速的重复侵权,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害后果极其严重。权利侵害内容主要包括作者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复制权等。其表现形式有:其一,未经许可将他人作品如图片、文字、电子书数字化上传至网络,这种行为侵犯了权利人的发表权、网络信息传播权;其二,将他人在网络上发表的且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的文章擅自转载,且再次使用作品的时候不表明作者信息,侵犯了作者的署名权、网络信息传播权等;其三,侵犯网页设计权,体现为网页设计者直接复制、盗用或修改已有的网页设计,在视觉上对公众产生明显的误导;其四,非法链接指引,目的是骗取点击量。其五,侵犯网络域名权,恶意抢注域名严重地侵犯了企业或其他机构的商业利益。

三、网路版权侵权行为因果关系的认定

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是着眼于个案的特殊情况如何在众多的因素中研究思考认定归因的问题。根据因果所起的作用,可将因果关系分为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和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前者是侵权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后者是侵权责任成立后,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大小的因果关系。普通用户的一般侵权行为如上传、下载、转载对作品本人的危害较小,在现实的司法审判实践中虽认定成立侵权行为,但是往往不追究责任,而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行为通常具有营利目的,将承担法律上规定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等。

四、网络版权侵权者主观上有过错

在判断行为人主观过错时通常把著作权侵权分为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直接侵权是行为人有直接的主观的故意,往往是没有经过作者同意,擅自将他人的作品上传至网络、下载或其他方式获得,并造成了侵权后果的发生。行为人主要包括网络拥护和网络服务者。

间接侵权是指行为人虽然没有直接实施侵犯受版权法保护的作品的行为,但是给其他人的直接侵权行为提供了引诱、教唆、或者有意的帮助,这类主体主要是指网络服务商。为了准确地判断网络服务者的主观过错,美国《千禧年数字版权法》创设了“避风港原则”与“红旗标准”,两个规则结合起来判断间接侵权行为,相应的我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体现了对该规则的借鉴,即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的理由应当知道服务对象侵权,作为不承担责任的条件,而“知道或应当知道”内容侵权的,需承担共同侵权责任。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版权侵权行为将呈现更加多样的表现形式,因此,深入研究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不仅有利于这类纠纷案件的及时、正确处理,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而且能够促使公众自我约束,从而形成保护网络版权作品的社会氛围和网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成思.知识产权论[M].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3版.

[2]丛立先.网络版权问题研究[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175

[3]丛立先.论网络版权侵权行为之表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3

作者简介:师艳娇(1991-),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环境刑法方向。

作者:师艳娇

网络版权表现法律论文 篇3:

网络版权技术措施应用的考量

[摘要]随着互联网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领域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出现了严重困难。网络版权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往往通过设置技术措施的手段来防止他人侵犯自己的权益。为了应对技术措施广泛使用的局面,世界各国都通过立法的形式对其进行了保护。文章分析了对技术措施使用时应该进行的考量,并提出对中国相关立法如何完善的建议,以期对这一方面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网络;版权;技术措施;公共利益

进入21世纪,互联网高速发展,传统的文学艺术作品通过互联网这一工具大量传播,网络版权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加强对网络版权的保护,打击侵犯网络著作权的行为,对于维护我国的社会秩序有着非常重要作用。现实生活中针对网络版权的侵害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互联网等高科技的发展,因此对网络版权的保护就更加需要从维护权利人所设置的技术措施上入手,进行相关的法律规制,对网络著作权人的权益提供更加有效的保护。

版权技术措施在创作的过程中成本高,版权人实属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将其运用到版权权利之外。版权人在运用了版权技术措施后会对其作品的控制程度,将不法侵权人排除在外,信息流通变得不是很畅通。实际是采用版权技术措施实属一种无奈之举。但版权技术措施的种类纷繁复杂,对于什么样的版权技术措施应该给予保护,版权技术措施应该具有一些要件,比如保护的对象必须是网络版权作品。在使用时如何能实现版权人专有权利,又能兼顾公共领域的保留,使社会公众合理使用的权利不受到限制,传统的利益平衡机制面临着挑战。

1网络版权技术措施应用过程中的利益分析

将版权技术措施纳入保护范围毋庸置疑,但是保护的度要拿捏得当,一旦利益天平倾斜就要寻求调整措施。有人曾这样描述对版权技术措施加以调整的重要性:在数字化时代,如果要对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进行保护,就必须对用于著作权法的版权技术措施加以保护,这足以看出版权技术措施保护的重要性,其在著作权法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当今社会利益多元化趋势很明显,社会关系是纷繁复杂的,其中有一对社会关系是著作权人和社会公众的社会关系。这一对关系主要表现为如何能促进信息的传播、文化的繁荣发展思想的活跃并且兼顾到版权人的个人利益。在利益平衡的过程中,各方的妥协是必不可少的,公共领域保留和个人自由都应充分考虑。郑成思先生说“合理使用制度是到什么时候都应坚持的,不管权利是如何变化。要综合的考量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公共政策等”。任何权利的行使不能没有节制,版权技术措施权里的行使就要受到善良风俗,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限制,随意滥用给他人造成损害是要被阻止的。

11个人版权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博弈

在信息网络社会中存在这样一个悖论:不将版权技术措施纳入保护体系,版权人的权利就得不到保障,容易受到侵害,版权的网络空间会非常狭小,公众合理使用制度会受到来自版權技术措施保护的威胁。用戶拥有的浏览阅读作品的权利,某些情况下复制作品或复制作品片段的权利会受到不利影响。赋予用户的这些权利就好比是法律为用户开的一扇门,但是版权技术措施的保护,使这道门被技术手段堵死了。如果不对版权技术措施加以限制,那么基于科研、教学或者政府机关数据统计等权利行使都得不到保障。版权技术措施就像是一个牢笼,禁锢住信息的流通,无论是法律允许还是法律禁止的都被控制。权利人一旦运用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垄断,私有领域权利扩张,一定会限缩私有领域,破坏利益平衡机制。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这对矛盾是你弱我强的对比关系,偏向哪一方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12版权合理使用制度

国际条约对版权技术措施的限制规定过于模糊,但还是对版权技术措施的规制有指导意义。从中可以得出几个原则:如不得妨碍电子商务活动、保障言论自由、公平程序及隐私权利人保护等基本原则。公共领域保留的法律原则会受到对版权人利益倾斜的立法倾向的侵犯。美国法律较完备,但是有的瑕疵表现在缺乏与合理使用的衔接,对版权技术措施设立了严密的保护体系。欧盟在注重版权人权利保护的同时还为公众预留了合理使用的空间,即公共领域的保留,对版权权利的保护采取两步走的方法。美国队版权技术措施的限制体现为在版权的实行阶段允许使用人以合理使用作为正当使用的根据,并且使用人可以此为侵权抗辩。欧盟做出了对版权的例外规定无论是作品传播的过程中,还是作品在创作涉及的过程中都规定了公众合理使用的制度,前提是已经得到了版权人的授权。现对美国而言,欧盟更加注重社会大多数群体的利益。相对于注重保护版权人利益的国际社会而言澳大利亚则更加注重对合理使用制度的衔接。由此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对版权技术措施的规定比较宽松。许多国家将向他人提供规避版权技术措施设备、制造或者进口规避设备的行为规定为违法行为,但是澳大利亚没有将此种做法看作违法行为,没有限制规定。

通过合理使用制度实现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衡平。合理使用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合理使用制度要做出调整。合理使用制度能明确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减少纠纷的发生,恢复倾斜了的利益天平。而伴随着计算机版权技术措施的不断进步,调整制度的具体内容以适应生产力的变化显得尤为重要。

2我国版权技术措施更加合理使用的建议

21完善禁止规避技术措施的相关条款

我国关于禁止绕开技术手段的阐明零星分布在《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都是一些零散的法条,而且对于技术措施的规定也仅仅只是笼统的加以介绍,并没有系统的说明。虽然,我国也规定了针对规避或破坏技术措施的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而且在民事、行政以及刑事上予以处罚。但是我国的这些规定大都是原则性的,并没有从具体的实施手段、实施程序上加以说明,对于是否构成侵权缺乏具体的判断标准,这给法院的判案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外,针对技术措施的有效性问题,我国法律并没有作出说明,而是予以回避,这对我国网络版权法律的完善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我国应在未来的法律制定过程中对于技术手段的有效性问题进行认真的探讨,要积极学习《美国千禧年数字版权法》的有关规定,对于规避技术措施的行为进行分类,从而针对不同的情况拿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式,还要向ACTA协议学习,逐步提高我国对于网络版权侵权的惩罚力度,从而补充和完善我国的网络版权技术措施制度,促进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建设。

22加强技术措施保护的限制和例外

将技术措施纳入到知识产权领域内,就要通过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在禁止规避技术措施的规定中,我们要考虑到网络版权人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因此我们就要对这项禁止规定进行限制。在禁止绕开技术手段的限定中,我国在《信息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只是通过第十二条确认了四种排除状况,并没有通过一些标准界定限制的范围,缺乏弹性,难以应对未来世界出现的诸多事态。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千禧年数字版权法》里的规定,对于互联网著作权人和消费者以及技术设计、制造人员之间的利益平衡进行系统的阐明,从而加强技术措施保护的限制和例外,积极应对由于未来科技发展导致的各种状况,使公众利益得到维护。

23关注公共领域规定技术措施的保护期限

我国虽然针对网络版權人和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十二条中规定了四种例外情形,但这是远远不够的。除了要加强技术措施保护的限制和例外,对于滥用技术措施的问题,我们应该也要给予充分的关注。我国要针对滥用技术措施的行为制定专门的法律制裁措施,在具体的实施方面要严厉打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公共利益。

我国在《著作权法》中虽然明文规定了合理使用的权利,但是由于技术措施的出现,导致合理使用一些网络作品不得不承受一些额外的负担。对于那些以合理使用为目的规避网络版权技术措施的行为,我国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制。因此,要想切实地维护公共利益,就要对这些具体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在具体的实施问题上做出严格细致的规定。

我国针对版权,在《著作权法》中明确了作品的保护期限,但是因为技术手段的出现,即使作品过了法律规定的维护期限,在客观上普通公民终究无法免费利用作品。所以,我国有必要将技术手段纳入到作品的保护时间制度中,对于技术手段的运用也要确立相应的保护期限,这样公众的权益才能获得切实的维护。

我国在网络版权技术措施方面的规定还不够完善,仍存在很大缺陷。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的ACTA协议协定后,我国的网络版权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因此,我国在立法上更要积极提升网络版权的保护水平,针对技术措施制度的缺陷进行补充和完善。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以及欧美和东盟各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加强,我国应该严格遵循TRIPS协定、《伯尔尼公约》和《罗马公约》的规定,缓和ACTA协议的冲击,同时要加强和完善关于网络版权的技术措施制度,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成思版权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薛红数字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3]薛虹因特网上的版权及有关权保护[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4]王迁版权法保护版权技术措施的正当性[J].法学研究,2011(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5FXE02)。

[作者简介]吴晓明(1976—),女,满族,黑龙江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

作者:吴晓明 石晶玉

上一篇:老区农村义务教育论文下一篇:营销核心思想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