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探究状况论文

2022-04-1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校园的突发事件越来越具有新的形式和新的特点,因此大学校园突发事件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辅导员的视角、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列举了大学校园突发事件的类型,并提出一些预防和应急的具体措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大学校园探究状况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校园探究状况论文 篇1:

中国大学校园政治传播百年历史述略

[摘要]大学,是近代人类政治思想产生和传播的主阵地之一。在中国,自京师大学堂设立以来,大学校园政治传播已有百余年历史。文章对之展开历史视角的宏观分析,粗线条地揭示了大学校园政治传播发展与中国社会变迁的内在联系、大学校园政治传播的独特社会功能和面临的现代挑战。尤其是自1978年以来,大学校园政治传播呈现主导和多元性:大学校园政治传播主体多元并存;政治传播观念岐见纷呈;政治传播内容纷繁复杂;政治传播渠道多层多元;政治传播的斗争正渐趋激烈。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校园;青年政治;政治传播;精英培育;大学生

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的视角审视大学校园政治传播,它的孕育和初生、发展和演变,在受社会因素制约的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社会变革的动因、规律和图景。因为,“大众传播研究的主要任务不是去探究媒介信息的意义,而是通过研究信息的建构和解释以及形成这些建构的语境和压力来分析社会过程”。所以,从历史视角研究大学校园政治传播,既能更多维地认识中国政治发展的图景,又能彰显大学校园政治传播研究的必要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大学校园政治传播虽对社会的影响不具有决定性,但却具有能动性和重要的影响力。它关乎着各个时期大学生这个未来精英政治群体的培育、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塑造和社会舆论的导向等重大社会问题。

一、大学:人类政治思想生产和传播的主阵地之一

从人类史的角度来看,随着人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一部分人开始专门固定地从事脑力劳动,构建每个时期人们的精神世界。为了更好地从事脑力劳动和传承精神产物,古希腊式的学院、中国古代的私塾或官学,开始渐次举办。到近代,工业革命的发展对社会提出了大规模的人才需求。近代意义上凝聚大量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的大学组织逐渐产生。

而大学,之所以能成为大学,就在于它聚合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和大师。他们既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积淀,掌握了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工具,又对所在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尤其是政治问题——高度敏感。因为,“人在本性上是政治的动物”。自喻为“社会良心”的学者,必然对具有高度公共性的政治问题展开系统的科学研究。这就使各个时期形成了具有高度理性特征的政治思想,也诞生了人类政治思想史上灿若星河的政治思想家。

这些政治思想产生后,就立即找到了宣传的阵地(即大学)和响应的社会群体(即大学生)。大学校园,为政治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多元多层的传播路径。课堂讲授、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使大学校园政治传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基于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国家命运等的思考,大学生群体既思想活跃,又对新鲜事物——包括新的思想充满着渴望和兴趣,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认知需求。大学里紧扣时代的政治思想、多元多层的传播路径和求知若渴的受众的存在,共同使校园政治传播呈现出极强的生机和活力。它在培育和塑造未来社会政治精英群体的同时,也对社会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引领着社会政治思潮的发展和政治舆论的导向。从历史上的学生运动来看,具有特定政治价值取向的学生群体往往对社会发展——尤其是关键转折时期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他们常常扮演着“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角色。总之,分析和理解每个时期的大学校园政治传播,则是认知未来政治社会和时代发展的一把关键性钥匙。它以萌芽式的思想方式,反映和预示着特定政治社会的阶层变化和社会力量的对比关系。

二、中国近代(1840—1949)大学校园政治传播:初生和并起

中国近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要追溯到1898年创设的京师大学堂。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它的诞生,也标志着中国的政治传播自此有了一个新的阵地。而随后在京师大学堂基础上新生的北京大学、清华学堂、燕京大学等大都奉行相对独立的办学宗旨。如1916年至1927年担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就倡导“学术”和“自由”,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1928年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在就职演说中就提倡校园内的“学术会、民主化”。这就为各种政治思想在大学校园里面的传播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小环境。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大学校园政治传播呈现出以下特点。

1.社会背景的变迁促使大学校园政治传播顺势而生。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在经济多元分化基础上形成了多元社会阶层和阶级。各个社会阶层的代表人士都在寻求救亡图存的思想、道路和支持者。政治思想的多元并起和时局的紧迫,提出了多元大众传播的迫切时代要求。恰逢其时所诞生的近代意义上的大学校园,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公共试验田。伴随着民智的开启和民权观念的逐步形成,大学校园政治传播越来越具有主动性、多元性等特征。专制政权的干涉和压制,常常成为大学校园政治传播激化和快速发展的助推器。而此时逐渐传人中国的近代传播理念、传播技术和传播工具,更是为大学校园政治传播配上了大众传播的翅膀。所以,有学者认为,“近代政治在制度层面和思想层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人类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为大众传媒的诞生提供思想基础和丰富内容的同时,出现了不同政治利益主体和权利主体希望获得某种载体表达自己观点、维护自己利益的迫切需要。”正是在社会分化、思想多元、民权初起和近代传播技术引入的大背景下,近代中国的大学校园政治传播得以初生和快速发展。它的出现,既是中国内部经济和政治变化的结果,也是外部刺激和技术传人的结果。

2.多元社会阶级的存在使大学校园政治传播主体多元并存。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社会在生产方式、社会阶级阶层方面呈现出多元并存的政治现象。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代理人群体等等社会力量的代表人物,在质疑旧有的“王权礼法”政治思想救世能力的同时,形成了多元的政治思潮。各种政治思潮及其代表人物都争相进入大学校园,借助多元传播渠道,力图以各自的思想主张影响聚集在大学校园里面的中国未来社会精英群体。无论是他们各自思想传播的需要,还是他们相互之间消融分歧彼此沟通的需要,都使近代大学校园政治传播的主体呈现出多元性的特征。这种主体的多元性,既可能是个体性的多元,也可能是群体性的多元。多元主体和思想潜在地形成诸多分歧,大学校园中的各个成员就对信息传递和意见沟通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传播对政治生活的介入也就显得更为重要,形成了近代大学校园政治传播发展的动力之一。

3.近代大学校园政治传播主体的多元性使传播内容异彩纷呈。

近代中国社会,政治思想领域急剧变迁,各种内生或外来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几乎都能看到他们的影子。依附于特定生产方式的社会阶级或阶层,各自按照自己的内在需求和对国内外政治思潮的理解,形成具有特定内涵的救世政治主张。这就一方面为大学校园政治传播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传播内容;另一方面,“传统政治思想的变化使通过大众传媒来表达政治主张、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成为社会各主要阶层的迫切要求。”

4.近代传播技术的引入使大学校园传播渠道渐趋丰富。

多元传播主体表达政治主张的迫切需求,刺激了中国近代传播技术的引进和发展。林则徐曾强调信息沟通的重要,提出“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的救世主张。在此背景下,大学机制的引入,产生了近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式的政治传播。社团组织概念的引入和民权观念的普及,催生了大量的非正式社团群体和正式社团群体(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政党组织);这些具有民权观念支撑的社团群体组织在大学校园的渗透和设立,促使大学校园人际政治传播、群体政治传播、组织政治传播如雨后春笋般快速生长和拓展阵地。而国人办报,则将近代西方的主要大众传播技术——报刊杂志——引入中国。报纸在中国一诞生,就具有强烈的挽救危亡、寻求出路和传播思想的政治倾向。有学者就认为,近代“中国报,有一点与各国不同。就是各国的报是作为一种大的实业经营,而中国报原则上是文人论政的机关,不是实业机关”。甲午战争后,在维新派的推动下,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诞生了《万国公报》(康有为,1895)和《时务报》(梁启超等,1896)等一系列蜚声中外、影响甚巨的报刊。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成立。作为青年才俊汇集的地方,它一成立,就被卷入了近代以报刊杂志等形式传播政治观念和思想的洪流之中。

5.各方势力和代表人物展开了激烈的大学校园政治传播主导权的争夺。

对于大学校园政治传播,各方日渐认识到它在争夺社会信息主导权、塑造政治环境、劝服大学生群体、赢得大学生政治支持和深化各个时期政治合法性等方面的重大作用。所以,各方一方面呼吁传播的自由,认为“民主是今世主流,人心所归,无可抗阻。我们不能同意任何代表少数人利益的集团独断国事,漠视民意。我们不能同意政府的一切设施措置都只是为了一部分人的权力和利益。国家政策必须容许人民讨论,政府进退必须由人民决定,而一切施政必须对人民负责。”另一方面,各方又争相夺取大学校园政治传播的主导权,政治传播呈现出阶级性和斗争性的特点。有人就据此认为:新闻传播“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反动阶级为了达到蒙蔽大众的目的,“必定要曲解事实,而且要闭着眼睛造谣呢?因为他害怕事实。”

总之,这一时期的大学校园政治传播,具有强烈的救世特征。各方力图借助政治传播塑造具有特定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的青年学生政治人格,以达到救世目的。但是,政局的瞬息万变直接影响着大学校园政治传播的起伏跌宕。民权初生和专制独裁相互冲突和激荡,决定着大学校园政治传播的内容和主题。这就构成了一个主体多元、内容复杂、渠道通阻无常、冲突激荡的近代中国大学校园政治传播生态图。

三、中国现代(1949—1978)大学校园政治传播:普及和僵化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获得独立、人民获得解放、国家政权日趋民主。作为当时的大学生,迫切地想了解、认知指导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主流思想。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产物——毛泽东思想,在大学校园的普及性政治传播奠定了坚实的社会需求基础。但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学校园政治传播在普及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强化,乃至最后走向僵化教条状态。

1.大学校园传播主体政治态度日趋高度的同质化。

建国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旧有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赖以依附的经济成分,基本上被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取代。整个国家的社会阶层趋于简单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消融了封建性质、资产阶级性质和帝国主义性质政治思想在中国滋生和传播的社会土壤。绝大部分在高校从事教育工作的知识分子,对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产生了较强的政治认同性。这种政治认同性,为建国初期在高校普及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1957年反右运动的扩大化,使一些高校知识分子和新闻传播界的新闻工作者受到错误批判,要么被迫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要么不敢讲真话、人人自危。这就使得大学校园政治传播主体逐渐丧失政治主体性和判断力,而趋于盲从和盲信。到文革前,传播领域中“‘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最后变成了一花独放和一家争鸣”。这种现象也体现在大学校园的政治传播里。“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观念在全社会——当然包括大学校园,甚至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学校园——片面发展。

2.大学校园政治传播内容渐趋单调和空洞。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洗涤校园腐朽政治思想影响的同时,大学校园政治传播呈现出了主题鲜明地歌颂党、宣扬爱国主义、赞美革命和建设英雄的良好局面。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成就,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共产主义理想和领袖人物充满了政治热情和政治幻想。而庐山会议之后,对毛泽东个人的政治崇拜由于林彪等人的煽动和诱导,在全社会蔓延。大学校园则深陷其中。校园里的政治学习和传播,陷入一种狂热的状态;正从领袖魅力型权威向法理型权威过渡的中国社会,制度和法理的缺失使这种政治狂热既缺乏制度约束又缺乏正确的政治引导。大学校园政治传播的内容,逐渐固化在毛泽东个人和他的一些语录的反复宣传上。传播主体和受众独立性的丧失,又反过来强化了个人崇拜。因为“个人崇拜也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在人民不停地表达对领袖的崇敬时,领袖也逐渐改变了对自我的认知。这种变化的一个表现就是通过对自己权威的维护以期达到对共产党执政基础的维护,也就是说将自己的意见视作全党的决定,不容许出现不同的声音,否则被视为对党执政的质疑与否定。”这最终导致大学校园政治传播内容的日趋空洞,甚至不顾事实、任意扭曲和虚假宣传。

3.大学校园政治传播体制逐渐丧失独立性。

建国前,为了更好地进行政治劝服和舆论控制,中国共产党就开始着手整顿政治传播领域。一方面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机关对于本单位负责主管的大众传播工具一尤其是报纸,“必须于每天出版之前,由一个完全懂得党的正确路线和正确政策的同志,将大样看一遍,改正错误观点,然后出版。各地领导同志必须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对待宣传工作。”这在当时有助于大学校园政治传播生态的净化。另一方面,又要求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即“马列主义的修养;政策路线的知识;正确的基本态度;独立地做相当艰苦的工作。”这就进一步为包括大学校园政治传播在内的整个社会政治传播提出了明确的思想指导和工作要求,有效地提高了传播从业者的政治素养和规范了政治传播活动。这为建国后社会主义各级政治传播体制的建立和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建国后,公营新闻事业网逐渐建立,私营新闻事业内部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至1953年,私营报纸除停办者外,全部实行了公私合营。“1954年10月,全国共有报纸248种,均为公营报纸。”建国前所确立的领导原则和从业要求,使这些政治传播体制获得了规范有序、旗帜鲜明的运作。但是,“这一时期的传媒只对执政党负责,主要构成包括了各级党报党刊、党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传播的手段以宣传为主,主要内容是围绕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来展开,包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宣传;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以及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痛斥;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各种报道与歌颂;动员、发动和鼓励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等。”各级传播体制——包括大学校园的政治传播体制,都渐趋丧失独立性,甚至违背基本的传播客观性原则,回避是非原则问题。而随后群众性政治运动在大学校园里的大规模普遍性展开,进一步使这种趋势得以强化。缺乏权力制衡的中国政治结构,使民粹主义轻易地和集权主义相结合,群众运动因此就变成了极权主义的运动。在激情超越理性的群氓式政治运动面前,大学校园政治传播体制的独立性几乎丧失殆尽,成为简单的政治传声筒。

4.集权政治体制下大学校园政治传播高度僵化。

大学校园,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子系统,必然受到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影响和控制。随着初创的民主政治体制丧失其民主意涵,在1957年至1976这一时期,大学校园政治传播逐渐受到集权政治的束缚和控制。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学校园政治传播媒介性质发生了畸变,由普通的新闻舆论和大众传播工具发展为单一的阶级斗争工具,其他的属性和多样化功能统统丧失。所以,有学者认为,“在‘四人帮’的压制下,形成了舆论一律,但这样的舆论使得全国变得没有一点声音,万马齐喑”;“报纸广播形成了‘千报一面’与‘千台同声’的局面。……‘新闻为政治服务’的观点成为统治新闻界的主流观点。”

高度僵化的大学政治传播机制,使大学生这个最具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勇气的社会群体丧失了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整个社会因此而陷入了一种狂热无序的状态,最终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青年学生关于社会主义的政治理想信仰、政治价值认同和政治情感忠诚,导致了“文革”结束后一段时间内的思想混乱。

四、中国当代(1978-)大学校园政治传播:主导和多元

“文革”结束后,“两个凡是”的指导思想仍然束缚和控制着大学校园的政治传播。但是,思想禁锢的坚冰被一个高校教师胡福明所捅破。1978年5月全国渐次掀起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突破了“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对高校形成的长期思想禁锢。大学校园政治传播,又呈现出春机盎然的蓬勃生命力。南京大学教师胡福明,坚持真理,大胆向整个社会说出真理。这也彰显了虽历经“文革”的压制和打击,大学校园政治传播者仍毅然承担起了澄清理论是非、引导社会舆论的重大责任。大学校园政治传播,展现了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敢于坚持真理的大无畏精神,凸显了传播主体深厚的理论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操守。这一举动改善了大学校园政治传播的社会形象,提高了它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社会地位。大学师生再次以实事求是作为认知方法,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直面社会问题,独立思考,大胆批判和分析。大学校园政治传播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有学者就认为,在改革开放后,“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已成为重塑意识形态的重要部分。”带着这一艰巨任务的大学校园政治传播,呈现出一元主导下多元竞相生长的复杂状态。

1.大学校园政治传播主体多元并存。

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渐形成了多元并存的社会阶层结构。大学生和老师,虽处于相同的社会小环境,但却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专业领域,具有某种相对固定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认知倾向。他们的群体凝结,形成了大学校园的多元政治传播主体。在这多元的政治传播主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隶属于学校的宣传媒介部门、专业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外部公有性质的主流大众媒介组织。但是,公民自由的宪政保障、大学校园民主政治的深化和现代的交往交流技术,使得这些主体之间信息互动和交流频繁快速。各个传播主体,在宪政约束和保障下,不仅仅要相互给予对方平等的政治尊重,而且还需要以协商和沟通的方式与观念不同于自己的主体进行妥协。大学校园里就形成了各种政治重叠共识、社会合力或者不同观点有尊严的社会并存。因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现代网络传播使大学师生享有更广泛和平等的政治表达权力。它使大学校园中少数人对表达权利和渠道的垄断变得既不具合法性和道德性,而且在实际上也不具操作性。

2.大学校园政治传播观念歧见纷呈。

大学校园政治传播主体的多元,潜在地决定了对政治传播的认知具有多元性。在大学校园政治传播的特性方面,一部分人仍固执地突出强调政治传播的阶级属性,将政治传播视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在大学校园政治传播中强调不妥协的斗争;一部分人认为政治传播具有大众属性和社会属性,和平建设时期就是为大众群体服务,主张淡化或取消政治传播的阶级属性;还有一部分人折中协调,认为当代大学校园政治传播的大众属性和无产阶级政党党性不相冲突,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大学校园政治传播的作用功能方面,有的人片面夸大大学校园政治传播对政治的影响和作用,认为它是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主张应对它加强控制或利用;有的人认为大学校园政治传播不仅仅具有影响政治权力的力量,而且在现代信息社会里它更是大学校园中一个政治信息沟通和交流的渠道,精神交往等社会功能大于它的政治功能。这些关于大学校园政治传播的多元观念,相互激荡,使政治传播呈现出了复杂的运用格局。它们的内部协调和整合,有待于认知的拓展、实践的深化和相关规则的健全完善。

3.大学校园政治传播内容纷繁复杂。

从大学校园政治传播的信源来看,既有占据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产物,又有对立意识形态的政治价值观念和政治知识的渗透,还有多元政治传播个体一尤其是大学教师——基于自我政治实践和认知而形成的各具特质的政治观点。虽然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产物,在正式传播渠道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由于传播形式的僵化、过度的信息释放和重复、传播内容和现实在某些方面的脱节等因素,它的主体地位正在某种程度上被虚化和空置。而西方抽象意义上的政治价值和政治知识,借助于潜在的多元传播渠道正对师生产生着强烈的影响。一部分师生异于主流政治思想的政治观念,也在自发的个体扩散和在非正式群体中传播。其中,“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文化保守主义、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走向、人心走向影响大的社会思潮。”叫这虽在某种层面上展现出了大学校园政治生活的自由探索特性,但也为主流政治思想对其他政治思想的吸收、整合和批判提出了艰巨的挑战。总之,在大学校园的舞台上,政治传播已经成为国内外各种社会力量和政治思潮较量的工具之一。

4.大学校园政治传播渠道多层多元。

改革开放,中国民主政治的意涵逐渐恢复。大学校园的政治生活趋于正常,民主成为大学校园政治生活的主流价值。政治传播中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课堂传播、传统大众媒介传播和新媒体传播,在大学政治信息交流中都出现并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但是,多层多元的传播渠道也存在诸多问题。如课堂传播的效果整体上次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传统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要逊色于新媒体传播;随着大众传媒媒介的企业化经营,它们在大学校园政治传播方面的公益角色与商业角色之间正萌生着冲突,逐利动机正在消解它们的公共责任;不仅如此,而且外资进入传播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带来更加多元的政治传播动机和内容,潜在地诱发冲突;互联网的出现迅速改变了大学校园个体、群体、组织和宣传部门内部或相互之间传播政治信息的方式,但是在这种急剧变迁面前,也可能出现因互联网技术掌握程度不同而出现政治传播的能力排斥、匿名之后政治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质疑、传播权力集中与网络自由互相冲突、公共传播空间出现商业异化等等现象。这些问题既存在大学校园政治传播空间,也存在社会政治共同体的大众传播领域。作为一个群英荟萃和研究探索的社会组织,大学校园应该对这些问题做出创新性的解答,引领社会的政治传播工作。

5.大学校园政治传播领域的斗争正渐趋激烈。

大学,是人类政治思想生产和传播的主阵地之一;大学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未来的精英群体。对大学校园政治传播阵地的争夺和对大学生进行特定倾向的政治塑造,成为当今中国政治思想领域斗争的焦点之一。而多元传播主体、传播观念、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的并存和竞争,则使得这个斗争正以较为醒目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邓小平就曾指出:“现在有些同志对于西方各种哲学的、经济学的、社会政治的和文学艺术的思潮,不分析、不鉴别、不批判,而是一窝蜂地盲目推崇。对于西方学术文化的介绍有些混乱,以至连一些在西方国家也认为低级庸俗或者有害的书籍、电影、音乐、舞蹈以及录像、录音,这几年也输入不少。这种用资产阶级没落文化来腐蚀青年的状况,再也不能容忍了。”江泽民针对这种严峻的斗争形势,就警告全党全国在思想争夺战中,“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大搞多元化,势必导致人心大乱、天下大乱,给党和国家带来灾难。这是绝不允许的。”为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不允许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在建党九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结合新形势更是明确提出了要“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和依靠广大青年”这一重要而又艰巨的战略任务。

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政治发展的精英群体和主力军。他们的政治文化素养和政治参与能力,势必对未来中国政治发展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影响。因此,关注未来中国政治发展,就应该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人格塑造和政治能力培养问题。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政治知识和政治能力习得的主要社会空间。其内部的政治传播,形成了大学生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渗透和影响到了大学生政治思想、政治价值和政治行为的方方面面。而当代大学校园政治传播面临的社会环境变化正孕育着复杂艰巨的挑战。中国社会正在逐渐步入“以物质生产为主的社会转向无形的知识、信息生产为主的社会”。在信息化社会中,大学校园往往成为多元信息和思想价值冲击最为集中的社会区域。知识信息和价值观念的大爆炸,使今天中国大学校园政治生态呈现出风险社会的特征——即“危险的来源不再是无知而是知识”。多元政治信息和政治价值冲击之下,每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极具理性批评精神而又亟待塑造的大学生个体,不仅使大学政治系统,而且使整个政治社会系统都面临被撕裂的危险。传播视野中的政治文化、价值、伦理和信仰的融合,就成为当今时代大学校园和整个社会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面对这样一个争夺青年和赢得青年的复杂社会工程,国内关于政治传播——尤其是大学校园政治传播,匮乏多学科交叉视野下的综合研究和系统思考。因此,从政治学、传播学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维交叉“视界融合”的高度,对大学校园政治传播展开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主体和客体、路径与功能、效果和评价等多方面的系统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落实当前“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和“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战略任务的切实战略举措。

【责任编辑:李绍华】

作者:王洪树

大学校园探究状况论文 篇2:

浅议大学校园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校园的突发事件越来越具有新的形式和新的特点,因此大学校园突发事件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辅导员的视角、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列举了大学校园突发事件的类型,并提出一些预防和应急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大学校园 突发事件 预防 应急

大学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紧急的危及到在校大学师生的身心安全、财产安全以及影响到大学校园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各类事件总和。[1]它是大学发展航道中暗樵,具有复杂性、突发性、隐蔽性、强危害性等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事件越来越具有新的形式和新的特点,因此大学校园突发事件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各领域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大学校园突发事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大学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是指高校为了防止或应付大学校园突发事件发生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它是一项系统工程,由高校各部门共同合作完成,旨在降低大学校园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最低影响的工程,应包含突发事件发生前的预防措施和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措施。笔者试图基于辅导员视角,以身边所发生的大学校园突发事件为案例,探究辅导员应在大学突发事件中的预防及应急中的作用和做法。

一、案例分析

大学突发事件是某些社会问题在大学校园内的反映,形成的因素也多种多样,有外在环境、内部管理和学生自身心理等多种因素。它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从类型上看,主要分为以下五种:政治事件、意外死亡、意外伤害、自我伤亡和他害伤亡。[2]本文以近来笔者身边所发生的几个大学校园突发事件为典型案例。

案例1:2009年4月某晚,某男子从广州市某高校教学楼跳楼自杀身亡,留一遗书,因找不到工作,一时压力巨大,无颜见父母,以此了生。事件发生后,学校立刻封锁现场并核实死者身份,该校区辅导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所负责学生逐个进行排查,及时向学生处及保卫处汇报学生情况并做好同学的情绪安抚工作。后经证实,此男子非该校在校学生,是长期租在该高校校区附近考研和找工作的已毕业它校学生。

案例2:2009年7月底,某高校一名少数民族同学期末考试完后,在宿舍上网,因看到某汉族同学在网上发表了一些评价少数民族生活习性言论之后,便一时激动,与他人在网上发生对骂事件。事发之后,该校论坛网络管理人员迅速汇报学校有关部门,通过追查IP地址和论坛实名找出事件的双方。双方辅导员及时了解事情原委,并安抚双方情绪,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事件双方都深深认识到不理智的错误,作了自我检讨,并达成了和解。其后,辅导员均在大班进行思想教育大会,号召同学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尊重,共创和谐校园。

案例3:2009年9月初某晚,某高校一大二学生在开学第一天未经请假私自回家,与父母一起到亲戚家参加宴席。席后,该生因刚刚学会驾车,一时兴起,便独自驾母亲小车出去办事。途中,因驾驶技术不熟练,操作不当,引发了一起伤亡惨重的交通事故,该生也当场被交警拘留。亦日,班上考勤干部及时向该生辅导员汇报了该生旷课情况,该生辅导员与该生连续联系多次未果,故与其家长联系,方得知此事,先做好该生的家长的情绪安抚工作,同时立即汇报给该高校学生处及保卫处。同时该生辅导员立刻深入该生宿舍和班级,向学生说明情况,稳定学生情绪,并以此为反面教材,对同学们进行深刻的现场安全教育大会。

案例4:H1N1甲型流感自墨西哥爆发以来,以惊人势态迅速扩散到全球,并呈现出向学校和社区扩散之趋势。2009年9月中,某高校某生突然发高烧38度以上,并持续几日,后送到某三甲医院诊治,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被暂时隔离。事件发生后,该校学生都感到非常惊慌。该校辅导员首先出来稳定大学校园内人人自危情绪,向学生说明甲型流感的预防方法以及甲型流感的的临床表现,并引用许多被治愈的甲型流感事例使学生充分相信现代医学是完全可以治愈甲型流感,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同时该生的辅导员组织同学们去看望该生,给他支持和关心,帮助他消除心理惧怕,配合医生,战胜流感。

二、辅导员对大学校园突发事件的预防措施

以上案例虽为典型的个案分析,但从其原因和特点上都呈现出大学校园突发事件的共性来。大学校园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后果都是深远的,其代价也是惨重的。对大学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是多部门共同合作的长期任务,辅导员在大学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因为辅导员是大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重要路径,也是大学校园突发事件预防措施实施的主渠道。辅导员在预防大学校园突发事件主要有以下途径:

1.完备的信息网络。辅导员必须建立完备的信息网络,让各种有效信息保持通畅,以便有效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及学生干部的情况汇报是辅导员了解思想动态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有效引导,以便使学生干部从“关心同学”为宗旨,及时将学生中异常情况报告老师,从而能及时的、主动的做好问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建立辅导员信息网络,不仅是包括学生干部队伍,同时也包括普通同学。在宿舍设立心理安全和消防安全委员是建立辅导员信息网络有效模式,能减少上报环节,缩短上报时间,达到有效的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2.有效的安全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是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要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校纪校规,提高防火、防盗、防骗意识,防治传染性疾病,提高自我保护应急能力,同时结合一些安全事故对学生过行案例或视频资料教育,提高学生安全保护意识,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紧急救护和消防灭火的知识竞赛,丰富学生安全知识。同时也要形成有效的安全工作机制,成立安全工作小组,定期检查学生宿舍的用电用火安全、防盗工作等。及时发现、消除事故隐患。

3.健康的心理辅导。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心理因素已经成为许多高校校园突发事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不仅是预防大学校园突发事件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同时也是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阴影、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缓解压力、提高自信的重要方式。辅导员应通过信息网络,密切关注一些心理有问题的同学,时常找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生活上有困难、交往上有困难学生谈心,及时了解这些特殊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信心。

4.灵活的反馈渠道。对于一些困难学生、问题学生,消防漏洞,学生身体状况等易引起校园突发事件的因素要做好跟踪服务,通过有效的信息渠道反馈进展情况,有便有效的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辅导员不仅与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困难学生、问题学生等群体进行交流,同时辅导员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与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身体情况、心理情况等。特别是对于一些重点关注对象,更应该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行动,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5.丰富的专业知识。辅导员是大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主要渠道,对于大学生在防火、防盗、防骗、防止传染性疾病、进行心理辅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辅导员的宣传教育正确与否对预防大学校园的突发事件有着重大的关系。辅导员必须加强自身专业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熟练掌握突发事件应付的策略,才能科学的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因此,对辅导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辅导员的突发事件的能力,讲解大学校园突发事件应付策略也是预防大学校园突发事件的一项重要措施。

三、辅导员对大学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大學校园突发事件发生有其必须性和偶然性。尽管做好了很多预防措施,但仍不能绝对保证没有突发事件的发生。从上述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到,辅导员第一步工作的妥善,对于整个突发事件的解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在大学校园突发事件担负着排头兵和桥梁的角色。辅导员在应对大学校园内突发事件主要有以下措施:

1.第一时间的信息上报。辅导员应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同时也第一时间汇报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辅导员个人的能力及职权是有限的,在汇报后,在能力和职权允许范围内开展相关工作,一切听从指挥,并配合学校积极行动。

2.有效进行家长沟通和安抚。在日常的工作中,,家校互动是大学生教育体系当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有助于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增进双方的友谊,一旦发生突发情况,也能使家长保持对学校的基本信任,而不至于走向极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辅导员要及时向直接当事人的家长通报情况,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一同做好危机的善后处置工作。

3.准确的信息发布。突发事件常会以小道消息的形式迅速在校园蔓延,甚至引起恐慌,任其发展将会影响大学校园的稳定。因此,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内辅导员要在上级领导同意的情况下,以科学、负责的态度,准确把握问题实质,拿出有力措施,及时反应;要通过召开年级大会、党支部会议、学生干部会议等不同层次会议的方式;同时利用QQ群、飞信等网络载体准确地向学生传递真实信息,辟开谣言。充分尊重广大学生的知情权,才能获得学生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4.及时的心理干预和安全教育。突发事件对事件当事人会带来惨重和难以承受的代价。对于其他学生而言,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因此,危机之后,要采取个体或团体辅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安抚其情绪,抚平他们的心理创伤。同时也以此作为反面教材和案例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其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沈燕.高校校园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预防及应付[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2]凌常荣.大学突发事件有关问题的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1997(3).

责任编辑 马永义

作者:李雄

大学校园探究状况论文 篇3:

浅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摘 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自信,营造高品位校园文化,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本文针对新时代大学校园文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几点对策,探究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新途径与新方法,目的使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对未来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发展方向的把握上做到有的放矢。

关键词: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其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抓手。推动并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落地、落小、落细,让大学生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点也是落脚点。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和作用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大学文化”。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目的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筑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努力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助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为提升全校师生对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及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发挥作用。

(二)大学校园文化集中体现师生共同认可的学术、文化、价值以及生活观念等方面,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广义的校园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以及学术文化等,是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产生的一种积淀,它是大学校园学风、校风、教风的外在体现。从高校来讲,大学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除了这几个基本的功能之外,更深层次的还有文化传承功能。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在培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大学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文化的优劣,不仅关系到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优劣,而且关系到培养学生质量的优劣。高等教育是校园文化产生的母体,它体现了高等教育的风貌和内涵,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讲话中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大学生能否成长成才与其所处的校园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高品位校园文化,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四)大学校园文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载体和显现形式,能够起到凝聚和认同的作用。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发挥教育导向功能,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学习生活方式以及就业方式加以熏陶和引导;规范行为和凝聚共识,转变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易变性、双重性以及功利和实用意识;凸显审美调试和健全心理功能,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在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健全心理,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中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规章制度缺乏完善。制度是维系个体生活及人类社会关系的各种规章、法制的体系。学校也不例外,学校的传统及各项规章制度能集中体现出校园文化先进性。随着依法治校的快速推进与新时代文化建设总体要求,旧的条例及规章制度渐渐不适合现在大学生校园文化的行为状况,如果我们仍使用过去的制度来约束教育学生,那么就违背了校园文化科学发展的要求,偏离我们的教育目标。

(二)弱视中华传统文化。目前校园文化普遍地存在着社会性内容过多的现象。特别是各种时尚资讯、流行文化、社会热点以及西方文化渗透等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主流;另外,大学的生活环境相对宽松,一些缺乏自我约束力,沉迷于谈恋爱、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大学生随处可见;其他部分学生缺乏意识形态方面的知识储备,弱化了校园文化中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三)活动主题不够鲜明。校园文化活动有的偏离学生实际,其中不乏充斥着一些主题不够明确、学术与文化结合不够、专业特征不明显以及参与度不高、覆盖面不广、娱乐化庸俗化的活动,活动的开展显得有些盲目和无序。如果内容健康的校园文化辅之以学生兴趣爱好就会为更多的大学生们所接受、认可,那么这种校园文化就会更有市场、更有生命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更加精准、贴切。

(四)“课程思政”建设亟待加强。目前,校园文化建设缺少普通教师的重视和参与,部分教师重视教学而轻视甚至忽略了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潜在教育力量。有些教师极少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与普通教师的脱节,使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空洞性和肤浅性。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大学生,教师是校园文化的主导,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观念的转变需要全校上下的重视。

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成因

(一)社会思潮的影响。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一样都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校园文化也受到社會上各种思潮的影响,学校师生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中所产生的思想、行为等都会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而校园文化具有主体结构相同、年龄相仿等特征,其层次、品位相对社会其他文化均要高出许多。同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所以,结合当前社会形势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是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对校园文化内涵的狭隘理解。有些人认为校园文化的内容就是以社团活动、文体活动为主的校园群体文化。这种观点狭隘地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这样势必造成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单调,形式单一,而对那些道德文化、政治文化、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却重视不够、关心不够。此外,我国高等教育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需要适应新时代特征,不能一味追求数量忽视质量,而要注重活动“精品化、层次化、全程化、全员化”的构建,以此形成上下紧密结合的校园文化建设新格局。

(三)与当下大学生的特点契合度不够。当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的阶段,接受大学教育的人口数量大大增加。目前,零零后加入高校大学生队伍,他们中独生子女占大多数,思想境界以及言行举止都有着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如:网络、交友、兼职、服饰、消费、休闲等都凸显新时代青年人的特点。过去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已经适应不了这一代学生。加之这些青年学生维权意识较强,在文化认同方面还需做大量的工作。

(四)把握时代特征不够全面。文化的力量在于改变一个人一个群体。在高校,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培育和弘扬校园文化精神,培育和弘扬反映时代特征、适合人类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校园精神,使学校永葆生机和活力,汇聚开拓创新强大精神力量。目前,高校中存在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弱化,师生、生生人际关系淡化,以及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平衡等现象。校园文化作为校园精神的载体,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开展与组织要与时俱进、引领时代,这样才能激发巨大的号召力。

(五)校园文化内涵式发展有待提高。我们都知道,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更加充实自己。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不稳定的情绪得到调节。有利于渲染学校的文化氛围,增添学校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强调“量”忽视“质”的文化活动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让学生过多的参与活动而忽视课堂。频繁的文化活动使学生没有自己的自由时间。过多的校园文化活动会让组织者以及参加活动的同学产生一种消极的态度,从而达不到原有的效果。

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几点对策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思想引领,培养新时代“六有”大学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把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引领作为工作遵循,与学生的思想特点紧密结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为主题,依托“四进四信”“与信仰对话”“我的肩膀——能挑多重的担子?”“青年大学习”为主要阵地的线下引领,和以微信、微博、网站、APP以及易班网、青年之声为平台的线上引领,将校园文化活动贯穿到理论学习、基层讲堂、学术报告、舆论环境、文化平台、平安校园之中,努力培养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新时代大学生。

(二)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宣传与引导,师生共同筑牢“学校精神”。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所希望形成与发展的校园价值、校园意识等是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系列宣传活动予以推行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报告会、讲座讲堂向师生宣讲学校精神的内涵,将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予以强化和固定。还要创新宣传方式,大力运用网络新媒体技术加艺术、时尚、情感等元素,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动漫短视频、抖音、H5和小游戏等方式予以传播,切实增强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当学校各层次、各种宣传活动所倡导的观念与主流思想体现出一致性和系统性时,一定的校园精神就可能形成和发展起来。

(三)构建校园文化建设多元化平台,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首先要重视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有效的发展平台,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广泛开展主题鲜明、积极向上、参与性强、覆盖面广、寓教于乐的活动同时,形成届次化、精品化的文艺、体育和学术科技类的大型活动和赛事。其次大力推进“第二课堂”体系建设,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常态开展,打造“校级品牌活动,一院一品活动,社团精品活动”的“三位一体”校园文化建设格局,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有效精准服务。第三积极构建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设。推行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发挥博物馆群功能,开展文化建设专项研究等工作。

(四)营造优良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充分发挥校园“隐形文化”作用。充分利用学校的办学历史,厚实的文化积淀以及校训精神、办学特色等隐形文化,完善并优化校园环境与设施,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爱校的责任感和认同感。建设和谐氛围的大学生宿舍、教室、餐厅文化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部分。宿舍文化能够使舍员建立并长期形成团结协作、规范行为的氛围和影响力。教室也要增加适当装饰,营造“会说话的墙壁”,比如民族教育特色的高校,可以将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对照标语结合使用增加民族团结氛围。餐厅文化的营造从饭菜质量、文明秩序、功能开放以及餐厅内的装修设计入手解决,从而起到校园文化凝聚力的暗示、陶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魏敏敏,谢晓亮.浅谈大学校园文化的陶冶功能[J].《当代经济》高教研究,2009,(01).

〔2〕謝纳泽.进一步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16).

〔3〕傅进军.大学校园文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4〕王邦虎.校园文化论(当代大教育论丛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姜黎梅)

作者:张伟 白玉堃

上一篇:城市轨道铁路经济论文下一篇:电力管理安全措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