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学私学教育特色论文

2022-04-30

摘要:佛教寺院教育发展到宋代,呈现出不断与儒学相融合的趋势,并且对宋代书院教学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使得书院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形式。在这种影响的背后,实际上是两种文化——佛教文化与儒家理学文化相互碰撞的结果。多元文化的融合对于我们今天教育思想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国古代小学私学教育特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小学私学教育特色论文 篇1:

探析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摘 要]书院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在我国长期的古代高等教育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古代书院促进了中国学术的进步及文化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基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书院官学化倾向日渐严重的同时,也决定了其最终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然而,对中国古代书院教育进行研究,可以为现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起到借鉴、启示作用。本文将对古代书院的产生、发展以及教育特色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古代书院教育;现代高等教育;启示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古代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之间相得益彰,结合非常的缜密,其最早开始于我国南宋时期。随着理学的不断成熟和分化,以学术思想著称于世大学者不断涌现,在他们看来自由讲学是非常有益的,于是热衷于创办各类书院,以此作为主要讲学场所,并且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近代以来,书院逐渐停办、减少,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其官学化现象日益加重;然而,虽然古代书院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古代书院的教育理念、模式等,对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古代书院产生与发展

古代书院的产生,有其历史背景。首先,当时的官学衰落,士人大量失学,尤其经过“安史之乱”,唐朝陷入严重的军阀割据状态,节度使纷纷拥兵自重,战争连年不决,以致于从中央到地方财政困顿,整个社会陷入了无序状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官学逐渐衰弱,大量失学士人被迫另辟奇径;其次,书籍积累和传播成本大大降低,而且民间的印刷作坊也不断涌现,所以当时的书籍得到了快速的传播;最后,私人讲学形成风气。自春秋战国以降,诸子百家就有私学之风,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加之佛教禅林影响,古代书院逐渐形成。

对于古代书院而言,其发展历程从南宋兴盛,到元代官学化,经历了明代的复兴,再到清代的类型分化与清晚期的学院改学堂。[1]南宋兴盛时期,官学作用减小,为维系文化教育传统,朱熹等人重振书院。这一时期的书院多是理学家用来讲学的地方,当时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等。到了元代时期,书院逐渐官学化,汉族儒家学者们不愿做官,也不愿任教,于是退到书院自行讲学,当时的元朝政府只能对其加强控制,以致于书院进逐渐走向官学化。明朝立国后大约130年的时间里,因统治者将教育重点放在了官学兴办、科举等方面,所以对书院并不重视;直到正德年间,书院渐兴。清代书院根据不同的类型有所分化,在清代大约300年的时间里,学术思想以及学风频繁变化,因此书院深受其害。到了清末,清政府下诏对现有书院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理由,并且将各省的书院,其中省城书院改名为大学堂,府厅、直隶州为中学堂,州县为小学堂。至此,一千多年的古代书院教育性质有了质的改变,并且以全新的形式发挥着它兴学育人作用。[2]

二、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高等教育带来的重要启示

基于以上分析,虽然古代书院已经走向了历史舞台的尽头,但是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对现代高等教育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启示和指引。

(一)古代书院的讲会会讲制度,对现代高等教育带来的重要启示[3]

对于古代书院而言,百家争鸣、开门办学的教育方针,对现代高等教育以启示;实际上古代书院在某知程度上相当于现代的高校,其实行的讲会会讲制度,也体现出开放办学以及自由交流的教育思想。实践中可以看到,为何当前国内高校会出现“近亲繁殖”的现象,即多数从本校毕业的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留校任教;从整个大的教育环境来看,很多高校在学术上存在着多年吃老本的现象,缺乏创新。笔者认为,高校学术并非闭门造车,相反需要多交流,甚至只有在讨论、争辨中才能有所创新,才能实现进步。正如蔡元培先生所制订的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北京大学才能成为了国内高等教育的佼佼者。从这一层面来看,现代的高等院校继承了古代书院办学特点以及自由交流的价值取向。在当前新的历史形势下,高校是否应该继承和发扬古代书院的精神,是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亟待反思的问题。

笔者认为,现代高等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大胆地去借鉴古代书院采取的会讲讲会制度,并将其分成校内讲会、校外会讲等形式,而且每会会期都规定天数,以保证其具有合理的周期性。对于校内讲会而言,可利用新课标中的研究性教学活动开展,在兴趣小组内部举行;在此过程中,高校先规定统一的讲会活动时间,不同兴趣小组可以根据研究方向,同时参加多场讲会,这样就能够满足实际需求,促使各兴趣小组的研究得以实现,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时间利用率;对于校外会讲而言,则可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地去聘请有影响力的教授、学者或者老师,虽然他们的观点不同甚至相反,但是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自由辨别,通过该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的论辩能力以及辨识能力得到锻炼。从实践来看,校内讲会、校外会讲之间的有机结合,实际上就是对时间相对富余,自由度相对较大的高校开展的活动,而且其借鉴意义以及实际可操作性更强。[2]

(二)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古代书院教学课程的设置、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方法来看,均体现了学生中心主义教育思想,旨在培养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从主观层面来讲,古代书院的教育形式给人一种非常享受的感觉,教育就是体验教学的过程,这与现代高等教育过程中的“苦役”完全不同。对于知识传授型高等教育而言,实践上就是将学生观众、知识容器,而高高在上的老师就是主宰,他们在课堂上尽量给学生管输知识,即填鸭式教育。实践中可以看到,该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启发意义非常的小,只是告诉学生对现有的结论不容置疑,而且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教学完全单向性;这种没有弹性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被动适应,以致于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积极性被磨灭了,最终形成了一种非常消极的人生态度。在改正该种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古代书院教育中得到启示——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并且以老师为指导进行教育教学;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当摒弃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该种启示下,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学会质疑、问难以及启发和点化,并且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擦出智慧火花,及时更新知识体系。目前来看,国内很多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均提出了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促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老师角色转变,将课堂还给学生。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特点以及学校的整体水平等,摸索一套最合适本校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从古代书院教育理念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即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主导,质疑、问难以及启发和点化,都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应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对于古代书院而言,其主要是以学生自学、自主钻研为中心,强调的是学生自己的深造体会,老师的作用只是讲授、辅助教学而已;古代书院的该种教育模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自学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治学之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少教多学的目的,这是古代书院教育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发非常的大。[4]从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的视角来审视,古代书院更加注重自学研讨,这相当于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学生自主性学习。从实践来看,古代书院强调的学生中心主义、自主学习方法,均符合知识建构特点——知识建构靠学生,老师只是这一过程中的引导者而非包办或者代替者。从教学实践来看,通过一味地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想要使学生们有效地掌握知识、构建牢靠的知识体系,简直是天方夜谭;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在接受现成结论以后,一旦离开了老师的引导,则无法自主学习,就是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造成的严重弊端。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理论中提出的过程理论,实际上就是对古代书院教育教学标准的借鉴,从这一层面来讲,书院重视学生的自学研讨是有其科学依据和现实意义的。古代书院采取学生自学研讨的教育模式,给学生留出了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以及读书交流空间,即便是有问题向老师请教,也应当先自己独立思考;值得强调的是,在学生请教过程中,老师并不急于告知,或者强求学生立刻认同、接受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相反,在古代书院中,老师更多时候采取的是鼓励法,即鼓励和引导学生另辟蹊径。从这一实践过程来看,学生的角色始终具有主动性,而非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观点,学生在书院环境中,能够体会到师友中优游暇豫、玩索有得因的感触。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自学研讨教育方式要比老师一味地灌输知识来的给有效,前者更有價值。所以,在现代的高等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继承、发扬古代书院的该种精神和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三)古代书院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在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加强常规教育,使他们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在高等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将人格教育提到应有的高度上来。[5]第一,明确学生学习、待人接物行为规范。实践中可以看到,很多高校大学生连最基本的礼节也不懂,所以应当以古代书院之礼仪,来约束和熏陶当代带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品格、人格。第二,强化养成教育。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因此必须教育学生,任何事情都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实际上,现代人格中的创新、独立以及诚信和敬业等精神,是现代人应对挑战、机遇甚至安身立业的基本素质,高校大学生也不例外。在古代书院中,学生无论学术成就如何,皆是谦谦君子,这是古代书院教书育人的结果。所以,在现代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做学问之前,一定要先要求他们学会做人,否则就是失败的教育。[6]正如托夫勒所言,新的时代不会创造理想的超人,只是对社会中的普遍人格进行改变,不是产生新的人类,而是对全社会人格进行重塑。基于此,人格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的头等大事,古代书院的学生人格教育,给了我们非常大的启示,即学生人格不成,则教育难见其效。

结语:总而言之,古代书院倡导的是自由讲学、重讨论、讲学术风气,而且还开辟了新的学风,因此推动了我国教育、学术事业的快速发展。[7]正如张正藩教授所言,古代书院对于今日的教育,乃至社会、政治以及学术思想等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以教育为重,院址优美、讲学自由,实行教训合一和有教无类,若与现代高校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由此可见,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孫培青.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祁敏霞,赵倩.从古代书院精神看中国现代大学的价值理想[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04).

[3]于玉.书院教育模式对研究生教育的启示[J]理论前沿,2009(13).

[4]王瑜卿,袁敏英.中国古代教育的办学类型及现代启示--以书院为例[J]2010(03).

[5]郭鑫,屠峰.我国古代书院教育制度对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些启示[J]2011(07).

[6]陈小亮.古代书院教学对文科研究生教育的启示[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3(04).

[7]〔英国〕麦克.扬著,谢维和等译:未来的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3C175)

作者简介:汪德彪,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服务及古代书院文化遗产研究。

作者:汪德彪

中国古代小学私学教育特色论文 篇2:

佛教寺院教育对宋代书院教学的影响与启示

摘要:佛教寺院教育发展到宋代,呈现出不断与儒学相融合的趋势,并且对宋代书院教学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使得书院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形式。在这种影响的背后,实际上是两种文化——佛教文化与儒家理学文化相互碰撞的结果。多元文化的融合对于我们今天教育思想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寺院教育;宋代书院;教学影响;启示

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到唐宋时期达到了顶峰,与此同时,佛教寺院教育在长期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可以说是一种在官方支持下的宗教教育。从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历程看,佛教寺院教育对中国书院教育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书院兴盛的宋代,尤为突出。

书院的名称起源于唐代,唐朝皇室创设的“书院”,主要是指用围墙围起来的藏书、校书之所,到了宋代,书院的发展逐渐走向繁荣,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育机构,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与以往官学、私学的教学活动明显的差异性,如果要找其根源,它与佛教的寺院文化或者是禅林讲学制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下面集中论述的书院的五个教学特点——研究型教学、开放型教学、自由型教学、美感型教学和融洽型教学中,一直贯穿着佛教寺院文化对宋代书院教学的影响轨迹,并且这种影响轨迹是深远而又潜移默化的。

一、书院将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形成研究型教学

隋唐时期结束了中国分裂混乱的局面,重新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帝国,伴随着佛教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佛教宗派也大量涌现,它吸收了汉代经学教育中师法、家法的经验,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宗派团体以及理论体系。各个宗派团体通过寺院教学制度,宣传本宗派的主张,每一个寺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某一宗派研究与宣传其佛学思想的阵地。这些佛教寺院所体现出的非常稳定的教学传法系统,为宋代书院教学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支撑。

书院本来就是官方与私人藏书治学的地方,后来逐渐发展为研究学说的机构。到了宋代,由于朝廷对佛道持保护与崇尚的态度,所以佛道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对儒家的思想产生了威胁。为了复兴儒家文化,摆脱儒学的这种困境,宋代理学家通过大力兴办教育来抗击佛老思想,以此推动书院后来进一步成为一个教学机构。书院的这种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特点,应该是其教学思想的一大特色和精华所在。书院的创建者往往都是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宿学鸿儒,他们一方面致力于自己的学派研究,建立自己学派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招收学徒,讲授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与促进其学派的理论体系,使得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比如在南宋时期,书院讲授的内容基本都是理学,白鹿洞书院就是朱熹宣传理学,与学生共同研究理学的重要阵地,在这里,学术研究成为了教学的基础,而书院的教学又将教学成果进一步的拓展,汇集朱熹毕生精力的《四书集注》正是他在白鹿洞书院一边教学,一边研究完成的。

书院把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宣传本学派的思想,把推动学派的发展作为教学的中心,这与佛教寺院教育中把寺院作为某一宗派研究其佛学思想的阵地,而不是一个松散的团体,是有一定联系的。儒家的教学为早期书院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一个雏形。而佛教寺院教育却是早间教育和后世书院教育之间的一个重要历史环节。[1]174

二、书院实行门户开放、兼容并蓄的教学形式,形成开放型教学

书院崇尚自由讲学,注重不同学派之间的学术交流与探讨,倡导并推行“讲会”制度,进而打破了师徒之间授业的地域限制,这些教学形式在佛教寺院教育中是长期存在的。下面集中从升堂讲说、不同学派共同讲学这两个方面来论述寺院教育对书院的这种开放式教学的影响。

(一)升堂讲说

在佛教寺院中,高僧讲经通常采用升堂讲说的形式,这种讲经形式在南朝梁武帝时期发展形成的,后来逐渐发展为禅林讲经的一个定式,这种讲学形式被后来的书院所采用。朱熹在白鹿洞书院也升堂主讲过《中庸首章》、《白鹿洞讲堂策问》等讲义。事实上,这种讲学是将很多学生放在一起进行的集体授学形式,宋代的理学家们运用这种教学形式的用意是:结合社会现实去探讨儒学的传统文化理念,以此来达到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目的。

(二)不同学派之间共同讲学,形成书院“讲会”制度

佛教寺院教育更多的是主张自己打上门去进行辩难,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学有成就的一些高僧就游学于四方,各寺院门户开放,形成自由讲学之风,这些特点在佛教教育中表现的非常充分,并且逐渐随着寺院制度的完善而趋于定式。寺院教学中存在着“普说”与“普茶”的讲学形式,“普说”不同于正式的讲经,人人都可以发表见解,类似于讨论研究;“普茶”由寺院住持宣布寺规,讨论平常出现的事情,类似于现在的茶话会。佛教寺院的这些讲学形式有力的补充了正式的讲经仪式,为宋代的书院形成门户开放的政策以及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

书院在宋代的发展中,更加注意去打破官学的自我封闭、呆板的教学特点,实行兼容并蓄的开放式教学,使得学生有机会去聆听来自不同学派大师的见解,以此来拓宽思路,并形成了书院极具特色的“讲会”制度。所谓“讲会”,通常是一位大师讲课,有一群学生去听,但是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简单师生教授形式,类似于现在的学术研讨会,提倡的是一种双向性的互动式教学,不去遵奉权威,鼓励师生之间通过交流和对话来达成共识。

比如淳熙二年(1175年)吕祖谦在江西信州主持的“鹅湖之会”,是有名的一次讲会,与会的有朱熹、陆九龄、陆九渊等,争论的双方为朱熹和二陆。朱熹认为应先打好学问的基础,然后再身体力行,以求人格的完善;二陆认为应先端正思想,而后扩充知识。虽然讲会因各方相持不下而以无果告终,但是朱熹和陆九渊的争论,意味着理学和心学在这里的第一次交锋,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鹅湖之会开始的朱陆之争,构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大公案,对后代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101书院所倡导这种的相互切磋、门户开放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寺院禅林的影响,但是其形成与发展的讲会制度是宋代书院教育对中国古代教育史做出的特有贡献。

三、书院形成以自学为主导,质疑问难为特色的自由型教学

自由讲学是私学教育的传统,书院出现之后,成为了儒家学者自由讲学的基地。但是书院除受到传统儒学的影响外,佛教寺院教育中的自悟教学法,各个宗派之间的质疑问难精神对于书院的影响也是潜而默化的。

(一)寺院教育中的自悟教学法对书院读书法的影响

佛教中在讲经时很注意教学方法,以使受教育者能够更好的领悟其中的含义,使得一些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比如武则天时期,一位高僧释法藏为了使大众容易领悟佛经道理,利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在四面八方安置镜子,中设一佛像,用火把照明,光影互射,从而使学者懂得佛法无边之义,并且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得武则天较为容易的理解了他的教义。[3]341佛教寺院教育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解深奥的经义,在这个过程中,寺院教育很注意人在接受教义时的自我领悟和理解,这种自悟的教学方法源于佛教禅宗中强调的顿悟见性说,它对后来陆九渊的心性学说也有一定的影响。简而言之,寺院教育是通过直观的教学和受教者自我的领悟来达到理解经书的目的,这与宋代书院教学重视读书方法不无联系。

(二)寺院教育中质疑问难的教学法对书院的影响

佛教教学重视在讲堂上质疑问难,如设讲师与都讲两职,都讲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发难,由讲师回答,讲堂上,除都讲之外,座下学僧听众均可发问作难,这种质疑问难的教学方法,对宋代书院教学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朱熹主持的白鹿洞书院,师生之间相互切磋,相互质疑问难,后来朱熹的学生将师生质疑问难的言论记录编成了《朱子语录》,一直流传到现在。陆九渊在他的《语录》、《文集》中记录了书院师生大量的问难辩论言语,他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4]214他也认为读书要敢于怀疑,不能盲目听信,只有独立去思考问题,学问才能有所长进。在书院的这种充满质疑精神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并非被动的去接受,质疑的精神激励学生大胆发出不同的声音,最终使得学生殊途同归,塑造出完美的人格。

四、书院重视陶冶学生的心性,在美的环境中形成美感型教学

佛教寺院中的各种清规戒律对于书院的教学制度是有深远影响的。最值得指出的是朱熹的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是我国著名的学规。在学规中,朱熹集儒学经典语录于一体,提出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明人伦”,以达到人人都自觉维护封建制度的最终目的。其次,他提出了修身之要,处事、接物之要,并把这些作为实际生活和思想修养的一个准绳。所以这一学规一出现,就成为南宋书院学规的一个范本。朱熹制定的学规一方面吸取了前人制定的规章制度的经验,另一方面,就是受到了佛教寺院教育中的清规戒律的影响。据《朱子年谱》记载,在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当陆子寿来访,提出要为小学订立学规时,朱熹明确指示说:“只做禅院清规样亦自好。”[3]359可见,寺院的清规戒律为书院学规的制定提供了一个参照。

儒学自古以来就有重视美育的传统,孔子就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5]180在这里孔子强调了自然环境之美对人的陶冶作用。儒家重视美育的传统固然给书院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启示,但是我们不能排除一点,就是书院的建立也受到了佛教禅林的影响。书院选址一般都在山明水秀之地,这些地方便于清静讲学,这与佛教寺院选址是很相似的,也成为书院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宋初的四大书院——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都建立在风光秀美的名胜地区。在这些地区,既是读书求学的好场所,又是陶冶情性的地方,朱熹每当闲暇时就会去书院居住,与学生在山林河谷之间传授、点化知识,探讨学术,与此同时,也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师生情谊,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难怪近代学者康有为曾很有感触地说:“学地当选山水佳处、爽垲广原之地,以资卫生,以发明悟;”[6]213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中,对学生进行大自然的美感教育,是对官学陈旧、呆板的教学形式的一种批判,也成为书院所特有的一种教学模式。

五、佛教寺院教育对宋代书院教学影响的现今启示

儒学发展到宋代,在儒佛融合大背景的影响下,产生了理学教育思想,这种思想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多元文化长期碰撞和融合的结果。佛教对于理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是理学教育思想没有被佛学所同化,反而取代佛学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在宋代,理学家传播其理学主张的阵地,便是书院,而佛学家为了扩大佛教在中国的影响,积极与中国本土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进行融合,其阵地是寺院。从某种意义上讲,理学与佛学在文化上交融与影响的载体反映到教育上来,就是书院和寺院。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寺院对于书院教学的影响,更多的应该是非主流文化对于主流文化的影响。佛学在中国的发展,主要是与儒学合流并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如果没有佛学的影响,就不会有今天我们看到的宋明理学。所有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一个社会有主流文化,有非主流文化,当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发展处于多元发展、百家争鸣的发展格局时,社会的文化发展才是良性的、和谐的。[7]250

从教育这个层面上,探讨了寺院对于书院的在教学上的积极影响,其实背后隐藏着是两种文化的碰撞。中国的教育是有其生存与发展的文化背景的,它要受到文化的影响,正如顾明远教授所说的:“教育传播和创造着文化,同时,教育又离不开文化。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总是受制于整个文化传统。”[8]30佛教寺院教育对于宋代书院在教学上的影响仅仅是中国多元文化相互交流,反映在古代教育思想上的一个缩影。虽然佛学在明清之后逐渐衰落,但它其中积极的影响,仍然可以成为推动当代文化不断发展的一个借鉴因素,因为在教育方面,我们现今的教育思想也是需要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争鸣的,这一点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和关注的。

参考文献:

[1]丁钢.中国佛教教育——儒佛道教育比较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2]高全喜.理心之间——朱熹与陆九渊的理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2.

[3]程舜英.隋唐五代教育制度史资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田正平,肖朗.中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郭竹平译,丁乐绘.论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康有为.大同书[M].北京:中华书局有限公司,1936.

[7]张学强.拒斥与吸收——教育视域中的理学与佛学关系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2.

[8]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The influ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Buddhism temple education

to the Song Dynasty academic teaching

Zhao Yan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haan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haanxi 710061,China)

Key words: Temple education; Song Dynasty academy; teaching influence; enlightenment

(责任编辑/彭巍)

作者:赵 燕

中国古代小学私学教育特色论文 篇3:

中国古代书院的兴衰对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摘要:通过对我国古代书院兴起的历史原因和古代书院的办学特色的研究,可以借鉴其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方面,创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等服务于现代高等教育。

关键词:古代书院;现代高等教育;人格教育

书院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对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书院不仅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学术的进步,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随着书院官学化倾向的日益严重,极盛一时的书院最终退出了历史发展的舞台。从古代书院的发展史中,我们可以借鉴其有利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方面,服务于现代高等教育。

一、我国古代书院兴盛的历史原因

书院是我国唐末以后出现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的名称始出现于唐朝,当时有两种场所被称为书院。一种是中央政府设立的主要用做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例如,丽正修书院和集贤殿书院。另一种是由民间设立的主要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这类书院或者直接以个人名字称呼,或者以所在地命名。例如,在《全唐诗》的诗题中以书院称呼的有李秘书院、杜中丞书院、李宽中秀才书院。见地方史志记载,注明为唐朝设立的书院有:皇寮书院(吉水)、松洲書院(漳州)、义门书院(德安)、梧桐书院(奉新)等。

在私人设立的书院中,出现了授徒讲学活动。虽然在当时还不普遍,规模一般也不大,没有形成系统的规章制度,但它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新的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正式萌芽了。现有资料表明,书院始于唐末。从事授徒讲学活动的书院在唐末萌芽,原因有三个方面。

首先,由于官学衰落,士人失学。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由盛而衰,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相互征伐,战争不断,严重危害了学校教育事业,造成官学日趋衰落,士人大量失学。于是,一些好学之士便在山林名胜偏僻安全之处,建屋藏书,读书求学,进而聚徒讲学。正如朱熹在《衡州石鼓书院记》一文中所说:“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无所于学,往往相与择圣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阐明了社会动乱、官学衰落是书院萌芽的直接原因。

其次,因为我国有源远流长的私人讲学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秦朝虽禁私学,但私学禁而不止。汉朝以后,私学一直与官学并行发展,遍设与全国城乡各地,成为培养人才的另一条重要渠道。当社会发生动乱,官学无法维持时,私学往往能以顽强的生命力存活下来,甚至还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再次,受佛教禅林的影响。佛教在西汉末,东汉初开始传入中国,魏晋时期日益兴盛。至唐朝,佛教重要派别禅宗流行。禅宗把禅定作为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佛教徒往往在山林名胜之处建立禅林精舍,从事于坐禅和讲授佛经。他们认为依傍山林胜地便于清净潜修。书院大多也设立于名胜之处,显然是受到禅林的影响。此外,佛教禅林中,高僧讲经说法通常所采取的升堂讲说,质疑问难等方式,以及徒众把讲经说法的内容记录下来称为《语录》,《章句》,《讲义》等做法,对于书院的教学活动也产生了影响。

二、古代书院的教学特色

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联系密切,二者相得益彰。从历史上看,书院的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始于南宋。这一时期理学趋于成熟并分化,出现了一些以学术思想闻名于世的大学者,这些学者大师充分认识到自由讲学的长处,都热衷于创办或复兴书院来做他们的讲学场所,传播他们的学派与观点,由此形成了各种学术流派。同时书院也就成了学术发展的基地,呈现出自身发展的特色。陆九渊曾在象山讲学时对其弟子说:韩退之言轲氏之死不得其传,固不敢诬后世无嫌,然直是至伊洛诸公得千载不得之学,但草创未为光明,今日若不大段光明,更但当什事。(《象山全集》第35卷语录),可见,陆氏讲学,意不在一般地教知识,而在可创建学派,而陆氏正是通过象山讲学而完成“心学”学派的创建,湖湘学派创建书院,吕祖谦办丽泽书院,其目的也在于此。

1.书院的教学提倡各用所长,因材施教

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其创立的初衷,是专志于学术研究,而不是科举。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政府的控制和利禄的引诱,逐渐官学化,与官学一样一步步沦为科举制的附庸,但在教师的使用上,贯彻“各用所长”,即充分发挥教师学术专长的原则。如孙星衍“深究经史文字音训之学,旁及诸子白家,皆心通其义”,便在诂经精舍教经史,文字,音训及诸子之学。在诂精精舍和学海堂肄业的学生,允许专课生“各因资性所近,自择一书肄业”,各因自己所长,“于学长八人中择师而从”。这一制度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的专课生后来成为著名的学者。

2.书院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做人

书院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明“理”,遵循“仁、义、礼、智、信的封建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达到“明人伦”。要求学生通过“存天理,去人欲”的学习修养过程,具备完善的人格。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制定的,这是我国书院发展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纲领性的学规。这不仅对于当时及以后的书院教育,而且对于官学教育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三、古代书院对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1.创造宽松的自由的学术环境

面对新的时代特征,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只有创新才有发展,只有创新才有价值。然而,创新与自由向来是一对孪生子,没有自由的探讨空间,没有学术民主的气氛,没有批判的精神和宽容的态度,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人的才智之花就不可能绽放。所以,学校必须奉行学术自由的法则,尊重每个人的意志和权利。当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许多学校在如何给学生、教师更多自由的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学术自由争鸣已经不再受到干涉,但由于各种原因,有些方面仍值得进一步探讨。例如,在学生成绩评定方面,所谓的标准答案要点仍是各类考试的主要标准,但只要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想象,其理自通,其说可圆都应给予肯定,因为任何发明创造都没有规定的模式能够参考,每一次错误尝试都是向真理靠近。

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催化剂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古代书院教育成绩斐然的重要因素,而书院教师以身作则,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作风是建立融洽师生关系的前提,他们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模仿、感染、暗示三种途径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人格层次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举止。目前,大多数教师与学生交往仅限于课堂之上,课后接触较少,各不相干。缺少沟通与了解的交往,自然无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的教师除了在课堂上通过教学交流之外,应主动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中去。建立起师生平等、爱生尊师、互信互助、共同进步的朋友式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

3.大学应加强对学生的常规教育,日常行为教育,使学生“习与智长,化与心成”

大学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把人格教育提到应有的地位。首先,应明确学生学习、研究、接物、处事等行为规范。目前,有许多大学生连最起码的礼节都不懂,因此,有人呼吁对大学生进行小学教育。其次,要加强养成教育,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必须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现代人格中的独立、创新、敬业、诚信等精神是一个现代人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安身立业,待人处事的基本素质。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新的浪潮不会创造某个理想的超人,而是对分布于社会的普遍人格发生变化,不是产生一个新人,而是重塑一个全新的社会人格。爱因斯坦也认为,生活的要求太多种多样了,不大可能学校采用这样专门的训练,而“学校的目的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它时有一个和谐的人格,而不是使他成为一个专家。”由此可见人格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人格的形成就是日常活动中日积月累的过程。所以,大学必须把此列为教学计划,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的培养和训练。

参考文献:

[1]章柳泉.中国书院史话——宋元明清书院的演变及其内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张正藩.中国书院制度考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

[3]夏吉莉.刘英中国古代书院兴衰对大学的启示[J].教育与教学,2004,(4).

[4]李定仁.赵昌木论书院的教学特点及其现实意义[J].高等教育,2002,(6).

[5]林永强.中国古代书院兴盛原因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2).

[6]张秀琴.中国古代书院的教学特点及其现实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

作者:史瑞龙

上一篇:基于人才培养的毕业生就业论文下一篇:小组合作学习数学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