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网页设计论文

2022-04-17

关键词:会展空间无障碍设计人文关怀引言随着国际会展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会展行业也方兴未艾,但是我国会展空间室内环境中的无障碍设计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无障碍网页设计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障碍网页设计论文 篇1:

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的探讨

摘 要:残疾人和老年人是社会特殊困难的群体, 这个群体更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要求充分参与社会生活, 能够获得与正常人一样平等的权利。无障碍建筑设计确保了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人群行动的自由,使其能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回归社会主流, 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这不仅体现了社会对他们的关怀, 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城市的社会文明程度的水平。同时对建筑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无障碍设计要求。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环境与障碍;信息交流

对无障碍环境的研究和发展, 在国际上,有的国家已先走一步。我国的无障碍环境的研究和建设, 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相比于欧洲及日本等发达国家, 我国的无障碍设计是滞后的。我国的无障碍设计任重而道遠!

关于无障碍公共建筑设计的思考。邓朴方同志曾坐着轮椅, 深入广东省深圳特区视察时, 说过一句很生动实际的话:“无障碍环境,对我们残疾人确实重要, 没有无障碍, 要进入公共场所, 寸步难行, 真是难于上青天!我们的城市建设发展很快, 但因为无障碍设施的考虑不足, 使残疾人遭遇种种不便!”这既是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关注, 又是其深刻的体会。

1 我国无障碍公共建筑设计的现状

无障碍设计简单的讲就是为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的生活、工作提供方便、舒适的设计, 使其享有同健全人一样的权利和机会。我国1989年颁布实施“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2001年废止)随之各省市也相继颁布了该“规范”的“实施细则”, 2001年我国颁布实施的《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对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的入口、坡道、道路和走道、地面、楼梯和台阶、扶手、电梯、卫生间、轮椅坐席、停车位、盲道、标志等内容都作了详细的规定。2003年国家又颁布实施《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规范》为无障碍住宅建提供了设计依据。。

随着我的经济发展, 国力的增强, 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无障碍设计在我国一些发达的城市已经得到了重视。如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已经对一些公共设施进行了无障碍的改造。但在中小城市情况并不乐观, 绝大部分天桥、地下通道、公共厕所等地方都没有无障碍设施, 也从侧面反映出整个社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意识的集体缺失。

2 物质环境无障碍

物质环境无障碍首先体现在都市建筑、交通、公共环境设施设备以及指示系统等方面。进而扩展到工作、生活、娱乐中使用的各种工具等。

2.1 公共建筑和设施设计

许多图书馆在入口处多数采用大台阶的方式直通二楼, 从无障碍设计角度出发, 在建筑中若坚持在正立面设计成这样的入口, 则必须在台阶两侧设扶手, 扶手最好设有盲文, 台阶两侧提供坡道(坡度应小于1/12)或是配备电梯等升降设备。呼和浩特市新建成的呼和浩特体育馆不仅注重入口采用坡道设计, 建筑周围也采用平缓的坡道设计, 使建筑和环境更好的融合。既符合无障碍的设计要求又美观,成为呼和浩特市一建筑亮点。

无障碍设计中提出, 当出入口门采用旋转门时, 还应另行设置入口, 或是有门卫人员提供服务。最好的方法是采用自动感应门, 但成本会有一点高。出入口除了对门的要求, 还有对入口宽度有要求。宽度应大于80cm并设防风门斗。门口无高差。为乘坐轮椅者或拄拐杖者提供方便。

无障碍对路面有一定的要求, 路面无高差, 走廊大于120cm,为方便轮椅乘坐者转动、调头、错车。走廊墙壁应设有高在60cm~80cm之间扶手。扶手内侧设有盲文或音响导向装置。

公共建筑内电梯轿厢厢内标准为宽215cm, 进深160cm, 进出口宽140cm, 按有音响提示装置, 设有盲文按钮标识。卫生间是无障碍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任何建筑物中都应配有一个以上可供轮椅乘坐者等人使用的蹲位间。在商场及铁路车站等大型的建筑物中, 应分别设置一个以上男女轮椅乘坐者专用厕所。在大型建筑物的公共厕所铁路车站厕所内, 应设有一个婴儿床。婴儿床也可以设在轮椅乘坐者专用的蹲位间内。厕所的出入口应铺有供视觉障碍者使用的导向盲道,并配备盲文标识和音响等导向装置。同一幢建筑物, 男女厕所的位置应统一, 建筑物中应适当设置轮椅乘坐者专用蹲位间的导向示意图[1] 。

医院、商场、办公室等公共空间, 门把手多采用杠杆式、圆棍式, 家庭多数采用杠杆式水龙头。在酒店、商场等公共场所, 多采用感应式水龙头、鞋拔子形冲洗阀不仅方便残疾人使用, 同时也更加卫生、节约用水。电源开关都采用便于按动的宽体开关。不仅方便残疾人也方便正常人的使用。楼梯走廊的扶手也不容忽视。有效宽度3cm~4cm, 易于把握。

2.2 信息交流无障碍

信息交流无障碍主要是要求: 公共传媒应使听力语言和视力残疾人能够无障碍的获得信息, 进行交流, 如影视作品, 电视节目的字幕和解说, 电视手语, 盲人有声读物等。

“消除心理上的障碍、媒体方面的障碍、社会制度的障碍以及物理环境方面的障碍、任何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社会活动, 无论是身体有残疾的人还是没有残疾的人, 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能安心的生活。”[2]“创建一个针对全人群的, 不在区分残疾人和健康者的使用形式, 无论是残疾人士、老年人群都能享有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3]设计为全社会使用, 健康和谐无障碍生活环境是研究视觉信息无障碍设计的意义所在, 也是目前城市无障碍建设发展的方向。

视听觉信息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现在很多现代图书馆里为方便盲人无障碍操作电脑, 在特定的电脑中配置盲人专用软件,设计无障碍网页, 方便盲人、弱视者、色盲者通过网络使用图书馆资源。为了方便聋哑读者观看多媒体视盘, 视听资料室收藏手语字幕的盘, 体现图书馆处处为残疾人着想的服务理念。

听觉障碍者在残疾人群的比重也很大。手语是帮助听觉障碍者与健康者之间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方式, 我国对于手语服务的意识逐渐提高, 在我国很多城市如宁波、北京等推广中国手语培训。以方便广大社会工作者和市民和聋哑人之间的交流勾通。

3 呼吁全社会关注无障碍设计

根据2008年2月21日全国老龄办公室主办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意见》和《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从2004年的1.26亿增长到1.49亿, 占人口比例的11.3%。我国还有6000多万残疾人。此外,我国现有14岁以下的儿童近3亿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就是他们正常行动的基础。无障碍设计不仅仅是设计师的事情, 它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无障碍设计的建设, 首先需要政府在法律、法规方面规范建筑设计。其次是媒体和教育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再次更有赖于国民自身素质的提高, 增加对残疾人的关爱和理解。只有各方面的不懈努力, 才能尽快的使这些人享有和健全人一样的劳动与就业的权利。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老龄化的加快, 老年人和残疾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和社会的重视。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时, 应考虑这部分人的特殊需求, 最大可能地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使人和环境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郭建模.残疾人工作基本知识读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王珍吾.建筑环境设计呼唤人文关怀——感悟无障碍环境设计[J].城市开发,2003,(4).

[3]陈洪伟.关于无障碍景观设计的思考[J].装饰,2007,8.

作者:邱人峰

无障碍网页设计论文 篇2:

会展空间室内环境中无障碍设计的研究

关键词:会展空间 无障碍设计 人文关怀

引言

随着国际会展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会展行业也方兴未艾,但是我国会展空间室内环境中的无障碍设计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目前我国会展空间室内环境中的无障碍设计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无障碍设计的细节不够规范,不能使已有的无障碍设施发挥其最大效益;其次,现有的无障碍设计大多是参考欧美发达国家的成果,无障碍设施的尺寸大小也直接采用国外的标准,这和中国的实际需求并不吻合。为了使社会中的全部人群,包括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弱势群体都能参与到会展空间中,和普通人群一起共享人类文明的成果,我们应该重视会展空间室内环境中的无障碍设计,做到尽善尽美,为弱势群体带来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关怀。

一、会展空间中的物质无障碍设计

物质无障碍设计是指为弱势群体尤其是残障人士的通行和使用提供方便的建筑物、道路和辅助设施等的设计。例如使盲人、拄拐杖者以及坐轮椅者能够正常通行而设计的街道,又如为方便视觉残障者的通行和使用而在建筑物的进出口、电梯、地面、卫生间等设置相关的辅助设施,这都是所谓的物质无障碍设计。在会展空间中,物质无障碍设计主要包括出入口的无障碍设计、内部交通的无障碍设计以及卫生设施的无障碍设计。在参考《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的基础上,要实现会展空间中的物质无障碍设计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出入口的无障碍设计:会展空间的出入口的无障碍设计包含道路形式、细部构造、材料选择、标识设置等内容。会展空间的出入口应采取坡道加楼梯相结合的设计,以保障轮椅使用者能够自由出入。出入口的无障碍通道应设置盲道,并且从室外延伸至室内,位置需容易辨识。在细部构造与大小尺寸上需注意坡度不能过大,控制在1:10以内;净宽度小于1200mm。坡道与入口的连接处应具有1500mmx1500mm的面积能方便轮椅回旋,以及检票口需要设置轮椅通道,净宽大于900mm。轮椅坡道的设置还应配备相应的扶手,在坡道转折处设置休息平台,以便行动不便者在此处休息,不会出现体力不支而摔倒的情形。另外,在設置扶手时应注意,终点与起点处要顺延0.3米以上,保证残障人士的行走安全。展厅出入口的宽度也要大于2000mm,可供轮椅通行。会展空间出入口的材料选择也应注意,铺装应选用表面平整的材料,地砖接缝要小,防止拐杖或轮椅的轮子被卡住;同时出入口楼梯和道路应设置防滑设施,例如在楼梯上安装防滑条,过于光滑的地面用防滑胶进行处理。出入口的导向标识设置应大而清晰,颜色辨识度高,在出入口处和门厅附近应设置关于展会及其相关设施的信息提示,形式可以是带有频闪和声音的应急疏散指示灯,还有为视觉残障者设置的音响提示装置,便于残障人士高效参观。

(二)内部交通无障碍设计:会展空间内部交通是指通道、地面、电梯等通行设施。会展空间的内部交通无障碍设施应直观明显,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展厅内步行通道的净宽应大于1800mm,地面应防滑,平整,反光较小,尽量不使用厚地毯。通道和走廊的拐角处宜做成切角或曲面,应尽量避免死角。展厅内部地面铺装应采用表面凹凸少,平整、防滑的材料。使用的铺装材料接缝要小,以避免轮椅的轮子被卡以及幼儿活动时被绊倒。对于有电梯需求的会展空间,至少配备一部无障碍电梯,位置应靠近大厅的入口处,同时配有醒目的国际通用的无障碍标识。电梯门洞的净宽度大于900mm,电梯内部安装紧急呼叫按钮,高度在900mm-1100mm之间,方便轮椅使用者操作。

(三)卫生设施的无障碍设计:卫生设施的无障碍设计包括无障碍厕所、无障碍洗手池、母婴儿童的卫生设施等。卫生间内无障碍厕所应设有无障碍标识。对于大型会展空间,其厕所入口的设计应便于轮椅使用者的使用,入口和通道能够方便轮椅进入及回旋,因此入口和通道的直径不小于1500mm。男、女厕所的无障碍设施都应具有最少1个无障碍厕位和1个无障碍洗手池。其中男厕所的无障碍设施还要包含1个无障碍小便器。对于小型会展空间而言,卫生间内需要配备至少一个空间较小的,同时方便轮椅使用者进入的无障碍厕位。无障碍厕位内部,应在距离地面高度400mm-500mm的墙面处设置呼叫按钮,以应对突发状况。无障碍厕位可安装自动冲水设备。同时无障碍厕位的门应方便开关,门的净宽度不小于900mm。卫生间地面要使用防滑材料、保证地面无积水。大型及特大型会展空间需配备哺乳室,卫生间内也要安装儿童洗手台以及儿童小便池。

二、会展空间中的信息和交流无障碍设计

信息和交流无障碍设计是指公共传媒的载体可以让听觉及视觉残障者畅通无阻地接收信息,顺畅交流的设计。比如电影和电视节目里的字幕及讲解,电视手语翻译,有声书APP等。在会展空间中,信息和交流无障碍设计主要包括可视听化设计和可触摸化设计。要在会展空间中实现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可视听化设计。人类主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研究表明,人类日常生活中大约75%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渠道获得的,而其余的信息则是由触觉和其他感官来获取的。因此视觉残障者是最难获取外界信息的人群。健全人士在进入展馆后能迅速获得展览所要传递的信息,视觉残障者则会无所适从。因此要传递信息给视觉残障者就务必要做好“有声音的展览”。在会展空间中,可以为他们提供语音电子导览系统,在没有讲解员的情况下,通过这种系统了解到展会的相关信息。电子导览系统的讲解应当生动而具体,语速不宜过快,声音温柔,口齿清晰。策展方也可以为视觉残障者录制相关语音资料,这些音频资料应与对普通观众的讲解内容有所区别,可以添加欢迎辞和展览的简介等,使视觉残障者听后感到亲切。将这些音频资料配以轻柔的背景音乐,使听众放松,从而更好地获取关于展览的信息。此外我们还可以将定位式自动导览系统与语音讲解系统相结合,参观者停留在何处,就能听到关于此处讲解。故宫博物院就采用这种定位式自动语音导览系统,讲解内容详细而全面,有多种讲解形式可供选择,并包含普通话及粤语方言。它能够跟随使用者位置、时间、速度的变化,及时调整讲解的内容,让使用者用“听觉”去获取展会的详细信息。图1为故宫博物院提供的电子语音导览器的外观。在残障人群里,不但有丢失“视觉”通道的视觉残障者,还包含丢失“听觉”通道的听觉残障者。听觉残障者在会展空间中获取信息较视觉残障者而言,要容易许多。听觉残障者虽然可以通过视觉大体上获得关于展览的有效信息,但是他们无法通过声音感受到关于展览的细节以及氛围。在这种情况下,展会应配备专门的手语工作人员或者招募志愿者,为听觉残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位于史密森尼的美国艺术博物馆聘用教育部门培训的听觉残障志愿者为讲解员,这些志愿者都精通美国手语,志愿者们通过手语,热情地为听觉残障观众讲解博物馆精美的艺术品。这个项目推出后,引起了华盛顿博物馆界引起巨大反响,听觉残障志愿者通过手语为听觉残障观众讲解艺术品,一方面使这一特殊群体能体验到了艺术,另一方面使得听觉残障志愿者在博物馆和这些特殊观众中,担当了领导者的角色。图2为听觉残障志愿者为特殊观众做讲解。大型特大型展会可以在内部为视听残障者设定一片区域,专门设置一种动感体验装置,可以随着声波而振动,使体验者设身处地感受振动的触感。听觉障碍者也可以使用互联网、多媒体、VR、AR等方式获取更多的展会信息,使信息无障碍的传播与交流。

(二)可触摸化设计。对于视觉残障者来说,仅靠“听”来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触觉”感知通道对他们来说也很重要。因此在信息和交流无障碍设计中倡导展览的“可触摸化”设计。视觉残障者了解周边事物最快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触觉,大脑内部会反射出所触碰物体的形态。视觉残障者在展会中通过触摸能得到更真实更直观的感受,因此在大型展会中,可选择一些特殊展品,供视觉残障者和其余参观者去体验,为保护展品可佩戴特供的手套去触碰,或复刻一些高仿品帮助视觉残障者感知。图3、4为美国艺术博物提供复刻的艺术品供视觉残障者去触摸和体验。他们可以通过触摸感受展品的纹理、质地,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展品。这样不仅仅是为残障人士提供便利,正常人群也因此获得了与展品互动的机会,从而对展会内容有更好的体验和感知。有特殊需要的大型展会可以为视觉残障者制作触觉书,内容包含主题展览的概况以及和展品内容相对应的盲文宣传材料。同时触觉书可以绘制会展空间的每一个层面,包括会展空间的洗手间、每层的展馆布置动线图。这可以使他们知道如何正确抵达每个展馆或展区,帮助视觉残障者在脑海中大致形成一个展馆的平面图,以便于他们的行动。有条件的展馆还可以为视觉残障者提供一款特制的平板电脑:siafu。其外表是用一种概念性的物质称为mmagneclay 0r magnetized liquid(一种磁性黏土),这款新材料可以通过控制电磁场向上形成各种形状。视觉残障者可以通过其所创造的盲文和三维图像进行阅读。图5是通过saifu阅读盲文。它的亮点在于图片通过siafu可以呈现出3D状态,让视觉残障者通过触摸来感受实物。圖6为saifu将2D图像转化为3D可触摸模型。其键盘仅有九个按键,并伴随盲文提醒。底部设有麦克风,用语音代替打字更为方便。siafu不但能方便视觉残障者参观展览,还能使他们享受网络的乐趣。图7是用Siafu体验谷歌网页。

三、会展空间中的心理感受无障碍设计

心理感受无障碍设计是指在公共空间中提供给残障人士的适量帮助、平等使用而不是过分保护和特殊化环境的设计。“残疾”一词在词典中即指人在肢体功能上发生障碍,又指由此而引发的心理障碍。心理感受无障碍设计目的就是消除他们心中的“差异感”,与正常人_样平等地、有尊严地参与到会展空间中。

(一)通过硬件设施消除残障人士心中的“差异感”。通用设计(Equitable Use)的提出者罗纳德.梅斯(Ronald L.Mace)等人在1995年针对通用设计的设计指南中提出了最具代表性的七个原则,其中最特别、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平等的使用(Equitable Use)原则。所谓平等的使用原则即不区分特定使用族群与对象,提供一致而平等的使用方式。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在1942年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就是通用设计中平等使用原则的典型范例。图8为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外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观呈现出一个倒漏斗的形态;外部向上、向外螺旋式上升,是因为其内部的螺旋形坡道。图9展现了其内部螺旋形坡道。整个建筑的中部是一个开场的空间,从圆顶的玻璃采光,内部的曲线和斜坡直接通往六层。这个坡道以3%的坡度缓慢上升,可以视为一个巨型的螺旋楼梯,参观者根据既定的路线,可以在行走的过程中—方面可以欣赏馆内的艺术展品,另一方面也完成了垂直向上的移动。图10则展现了其内部的上升结构,其采用了螺旋型坡道代替传统台阶的设计理念,使残障人群可以和普通人以同等的方式体验艺术带来的魅力,无差别地畅游在艺术的长廊中。这样的设计虽然有损普通的健康人群观展的舒适性,但却极大地满足轮椅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二)通过行为消除残障人士心中的“差异感”。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需求层次由低到高排列。弱势群体在使用无障碍设施时,他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进而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他们希望获得尊重,希望体现自己的价值,体现自己的人格尊严。比如,法国遗产理事会在培训专为残障人士提供服务的员工时,让培训人员模拟残障人士,亲自使用轮椅或拐杖参观展览,让员工们更好地体验残障人士的心理感受与需求,避免在提供服务时有差异的对待,从而消除残障人士心理上的隔阂。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专门设置了一个经理位置负责残障人士服务的相关内容。因为残障人士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心理,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服务、帮助他们时往往要提前征求他们的意见。出发点是尽量支持他们独立参观展览,不能假设他们需要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参观展览。

因此,在会展空间中基于心理感受的无障碍设计不仅要做到让残疾人能够无障碍、独立出行并参与展会活动,更需要照顾他们的心理感受和使用体验。会展空间中的心理感受无障碍设计的基本理念就是不应该将参观者因为自身差异区分开来,而应该是以同样的心态和热忱去对待所有的群体,为每一个参观者提供文化交流、贸易往来、感受艺术的机会。

结语

无论是残障人士还是健全人士,每个人都有享受日常娱乐生活的权利与参与公共空间的愿望。在会展空间室内环境中,我们应使无障碍设计变成一种常态的设计理念,将“无障碍设计”与“通用设计”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充满关怀与和谐的会展空间,使残障人士自由、安心、更加舒适地融入其中。总之,在会展空间室内环境中融入无障碍设计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新的时代赋予会展空间的一种使命和人文关怀。

作者:郭无霜 胡平

无障碍网页设计论文 篇3:

网络无障碍与计算机专业教学整合研究

摘要:目前网络无障碍教育在计算机教育界中已成为一个新兴研究课题,本文探讨了网络无障碍的概念、国外的相关研究现状以及网络无障碍与计算机专业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网络无障碍与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整合的策略及相应的课程设置模块。

关键词:网络无障碍;计算机专业教学;整合;网页设计

1导言

在当今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网络的发展一方面为残疾人打开了通向信息社会的大门,使他们因残疾而受到限制的存取信息能力得到了释放和延伸,但另一方面广泛存在的Web网站不易访问、Web信息资源存取障碍等问题,却使大多数残疾人在网络的世界里举步维艰。特别是随着网络作为数字化学习、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以及其他服务平台的广泛使用,使得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一个必要技术手段。为了使残疾人能在Web环境下公平而自如地参与信息交流,融入现代社会,信息无障碍、网络无障碍已经成为IT界、学术界及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信息交流的无障碍已经成为促进全纳性信息社会的重要方面。

我国残障人士人数众多,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我国残疾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肢体的残疾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并不是所有的残障人士都不能访问网络,残障人士访问网络的人数将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加,他们都将受到不具有无障碍特征的网页影响。因此网络无障碍问题是一个需要教育者、网页开发者们持续关注的问题

网络无障碍(Web Accessibility)是网站的一种属性即用户可操作的软件环境,一种能力即能够被所有用户访问,不论用户的身心状况如何,不论用户使用的何种硬件或软件设备,不论用户采用何种网络连接方式,不论用户的信息技能素养如何,不论用户的受教育水平如何,不论用户的种族、语言、文化背景、社会经验等,均能够访问到该网站中的资源,且在访问过程中没有障碍。这是一种理想的网站状态,虽然实现起来存在很大困难,几乎不可能使每个人真正完全无障碍,但这是我们网页设计和开发的目标和终点。

2国外对于网络无障碍与计算机专业课程整合的研究

在国外网络无障碍教育已经引起了从教育者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重视。网络无障碍教育的兴起激励着那些跃跃欲试的教育者纷纷尝试进行教学实践。

在2006年SIGCSE技术研讨会上就将网络无障碍和计算机科学教育话题作为计算机科学教育小组的一个讨论主题[1]。据Brian Rosmaita(该小组负责人)强调网络无障碍对计算机科学课程的影响深远,要使学生在整合课程中学习到良好的编程习惯、无障碍网页设计标准并增强实践能力。

美国中央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Gellenbeck[2]提倡网络无障碍理念应被纳入计算机专业的整个课程,并介绍了他们的实践经验。他们认为整合应考虑到早期引入,在许多课程中的持续讨论,和课程中讨论的主题结合以及知识点重复次数最低和最大范围知识点的覆盖。

无障碍主题可以整合到软件工程、人机交互、超媒体、网络编程甚至是计算机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波士顿校区的科恩[3]等描述了他们把无障碍主题引入计算机科学技术概论课程中的经历。他们的概论课程是用JAVA语言来讲授的。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Ludi[4]介绍了无障碍与网络编程课程整合的情况。在他们的教学中突出强调了使学生熟悉无障碍规范、辅助技术,了解无障碍网页制作工具的重要性。

美国纽约汉密尔顿大学的Rosmaita[5]提出了一门网页设计课程,名为“Accessibility First-以无障碍为先”,他建议应该把无障碍设计作为这门课程的重中之重,在课程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都应关注无障碍的内容,而不是仅仅把它看作临时插入的一部分。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Harrison[6]描述了把无障碍引入网页设计课程的实践经历。他们通过使用屏幕阅读器和通过与盲人用户的接触,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网络无障碍的重要性。

西班牙Sidar基金会的Benavidez与西班牙马德里科技大学的教师一起[7]利用“Hera”,这个网页自动检测工具在课程中的使用,来支持网络无障碍教育。他们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来教授网络无障碍,既通过一个名为“Contramano”极不满足WCAG规范的网页与一个满足规范的网页的对比来深化学生的网络无障碍意识[8]。

随着网络无障碍重要性的日益显现,一些专家也把这一主题引入了研究生课程。澳大利亚的Miesenberger和Ortner[9]在他们的报告中介绍了澳大利亚把无障碍与研究生课程整合的案例,课程名为“设计的无障碍”。这门课程涵盖了无障碍所需的基础技能、辅助技术、无障碍法律和规范、无障碍概念、无障碍网页设计、可用性以及实践经验。

3网络无障碍与计算机专业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尽管国外已经颁布了许多网络无障碍相关的规范和法律,但大多数网站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原因是网站的研发人员很少将残疾人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作为考虑对象,大多数网页开发商、设计者、运营者没有意识到网络无障碍问题和网页的通用性设计,缺乏网络无障碍的知识。网页开发商们不仅缺少教育和培训,还缺乏如何使残疾人更好地使用网络的相关知识,从而造成了残疾人群访问网络时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在网站设计者开发者中提高网络无障碍意识是致力于网络无障碍的第一步。要培养在制作网站时具有网络无障碍意识的网页开发者和设计者,教育是关键的环节。在计算机专业及其相关课程中引入网络无障碍理念更是扭转这种局面的关键。

首先这是法律法规的要求。联合国在2007年通过了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残疾人权利公约》,其中“无障碍”是其八项原则之一,并且在其第九条明确阐述“无障碍”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无障碍。中国代表王光亚代表中国在该公约上签字,81个国家及区域一体化组织的代表签署了该公约。在立法方面,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制订了有关残疾人权利法律、法规,以及无障碍技术法规和标准等。万维网联盟(W3C)的子组织网页内容无障碍推动小组(WAI)于1999年5月5日发布了网页内容无障碍规范1.0版(WCAG),WCAG2.0版也于2006年出版,WCAG规范被认为是无障碍网站开发的国际标准,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制定相关法律的基本依据。这些法律规范的目标是使网络更具有易访问性,使任何人包括残障人士都能通过Web中获取其需要的信息资源。在计算机专业及其相关课程中引入网络无障碍理念,正是充分体现法律要求的表现。

其次这是一个容易做到的事情。无障碍特征用如Java Swing等计算机语言是不难实现的。网站中的一些无障碍特征只用几行代码就可实现。有关网络无障碍的概述用一本教材里的几页或者一个讲座的几分钟就能阐述清楚。无障碍内容几乎可以无缝地嵌入到任何现有的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中。

再次这是一个好的习惯。无障碍是法律所要求的,因此它可以作为一项职业技能。网页设计者应该从网页开发伊始就考虑无障碍问题,将无障碍贯穿整个网站开发全过程,形成良好的设计习惯。因此从全局来看,无障碍知识应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尽早引入。

最后这是正确的事情。信息全纳性社会要求所有人能完全参与网络。残疾人群和老年人群也是信息社会的一部分,也渴望获取信息、学习知识。构建无障碍的网络环境可以为他们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他们可以借助各种辅助科技手段在计算机中或者网络环境中进行学习工作,增长知识,提高生活技能,同时也增加他们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的机会。而在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中整合网络无障碍理念,为未来构建无障碍的网络环境提供网页设计开发人才,是构建无障碍网络环境的基础。

遗憾的是在国内高校中几乎很少有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把通用性设计和网络无障碍整合进他们的课程。我国在无障碍网页方面、网络无障碍教育方面的研究很少,虽有零星文章或著作提及,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找不到相关的文献。无障碍与计算机专业课程整合的研究就更少,这主要是因为该内容没有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所以有必要提出将无障碍与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整合,将无障碍作为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

4整合策略与课程内容模块

教师可以把网络无障碍作为一个讲座主题,但是把这个主题与当前的课程整合则是一个更有效的方法。这个方法可以使学生们意识到网络无障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我们在整个课程中贯穿网络无障碍理念,并配合一些相关主题的讲座,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主题布置课后作业,同时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一些相关的资源和网站。整合可采取以下策略:

① 尽早引入。最好在计算机专业及其相关课程中尽早引入网络无障碍理念,使学生尽早接触网络无障碍,将网络无障碍理念贯穿他们的整个大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更容易实现的方法是把网络无障碍纳入大学生第一学年的计算机课程。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波士顿校区的科恩等提出把网页无障碍规范引入到用Java语言讲授的计算机课程中的方法也是可取的。因为Java的无障碍特征,Sun和IBM网站都提供了具体的网上指导,这些网上教程和资源也可应用于其他编程语言。在大学伊始就在学生们的课程中整合无障碍理念,使学生们在其专业课程学习中始终贯穿这一理念,更有利于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另外微软为他们的活跃无障碍技术和.net平台提供了一个无障碍的SDK程序。完整的无障碍训练模型可以从美国政府的508法案的网站获取,网站还含有如何在Visual C++、Visual Basic以及Java,COBOL中体现无障碍特征的案例。

② 在大多数课程中持续讨论。如网页设计、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络伦理、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等课程中都可整合无障碍主题。

随着残疾人群访问网络人数的逐年增长,网络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广泛使用,电子商务为残障人士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因此电子商务课程中更应该正视网络无障碍问题。通过使一个电子商务网站具有无障碍特征,可以为其增加许多潜在的客户。在电子政务中整合无障碍话题,为残疾人、老年人参与政治生活提供方便,也是和谐社会中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

随着和谐社会、和谐教育观点的提出,网络伦理课程不仅应该关注一般的网络道德,更应该关注Web的发展趋势既确保所有的人包括残障人士都可以无障碍的访问网络获取所需的信息,以及作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学生要在这当中担负什么样的责任,怎样才能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去帮助残障人士。

在“网页设计”课程中,可以介绍在一些编程语言(HTML,JavaScript,Java,CSS)和网页制作工具(FrontPage,Dreamweaver)中实现无障碍特征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网页中媒体资源的无障碍设计技巧。要使学生们在设计网站时,具有无障碍的设计思想,并在设计中具体体现,使学生学会设计和开发无障碍网站。

在“人机交互”课程中,可以介绍交互设计、可用性测试的概念,网页无障碍的核心思想通用设计,还应研究特殊人群在用户界面上的特殊要求,以及针对残障人士的输入输出设备,如可适性键盘,屏幕阅读器。

“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等课程中要考虑到满足残疾用户需求的信息系统的设计包括需求调查、概念设计、测试、培训与实施整个过程的设计,学生们要在课程中学到如何开发与残疾用户交互、与辅助设备兼容的信息系统。

③ 开设专题讲座或短期专题培训课程。在讲座中可介绍有关辅助科技,进一步促进网络无障碍、信息无障碍的立法,有效创建和评价网页无障碍的工具,还可以从一些残疾人机构请一些相关人员做相关报告,大家一起分享观点和资源,专题讲座还可用来为感兴趣的公司和机构提供无障碍培训。

最后,由于许多课程都要引入无障碍内容,为了避免出现相同的话题反复出现在多个课程而其他主题又没有提到的现象,承担这些课程的系、部要制定好课程总体规划,以便更好地把无障碍融入课程,同时要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

如果把无障碍作为一门长期教授的学生必修课程,笔者认为应当包括以下模块:

网络无障碍的相关知识及概念。在这个模块中,为学生介绍无障碍、信息无障碍以及网络无障碍的基本概念、关系、发展历程,重点介绍我国网络无障碍的发展历程。

无障碍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不同的国家关于无障碍的立法情况,WAI制定的WCAG1.0/2.0(草案)版本、UTAG、ATAG等规范的介绍,这些法律法规是开发、评价无障碍网页的重要依据。

辅助科技。在这一模块中,为学生介绍辅助技术的概念,呈现一些辅助技术用于盲人、聋人和肢体残障用户的案例,对辅助技术与网页接口问题进行重点讨论。

无障碍网页设计及实践。在这一模块中为学生介绍无障碍网页设计的核心思想通用设计,无障碍网页设计工具及用户代理工具,在实践中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满足WCAG规范的无障碍网页的开发,使学生把课程中所讨论的概念技术运用到实践中。

软件的无障碍。在这一模块中为学生介绍一些能实现软件无障碍特征的编程语言,并利用这些编程语言来开发残障人士适用的软件,如辅助输入设备、辅助通信软件、无障碍音乐作曲程序等。

游戏的无障碍。这一模块的目标是让学生探讨并尝试开发一些简单的、适合不同类型的残障人士使用的游戏软件。

网络无障碍评价。这一模块包含网络无障碍评价的概念、无障碍自动检测方法和人工检测方法以及它们所采用的评价工具,并对自动评价工具进行比较。目标是使学生能使用无障碍网页评价工具WebXACT,A-Prompt,Bobby,WAVE等来检测网页的无障碍程度,并会使用修复工具对其进行修复。

5小结

随着残障人群中访问网络人数的增加,网络无障碍的要求已日益凸显。高等院校是培养下一代系统分析员、程序员、网络管理员、网站开发者和设计者的场所。高校里的计算机专业及其相关课程有责任让学生意识到网络无障碍的重要性,并提高学生对残障用户需求的敏感度。同时随着全纳教育在大学校园的兴起,网络无障碍教育在计算机科学教育中将成为一个新兴研究课题。

The Integrated Study of Web Accessibility and Computer Science Major Teaching

作者:张 燕 程如铁

上一篇:安置区家庭教育论文下一篇:跨文化语言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