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计学习心得

2022-08-29

第一篇:无障碍设计学习心得

“服务零障碍”活动学习心得

为深入推进我县“打造效能环境第一县”活动,认真贯彻“创业服务零障碍”政策文件精神,我镇下发了《龙南县创业零障碍政策汇编》,认真读完这本学习资料后,对相关文件的精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思想觉悟。

“创业服务零障碍”文件精神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对于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执行科学发展观,更好的开展效能服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反复研读资料汇编,认真体会后,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个基层干部,必须着力谋求在服务上尽位赶超、跨越发展上有新作为新突破。以下就结合我自身的工作实际,谈一谈个人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创业服务零障碍”文件实施的重要性,坚决贯彻文件精神体现于工作中、生活中。打造“效能环境第一县”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做出的重大决策,为全面促进我县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为广大企业个体提供一个真正零障碍的创业平台,提高自身服务效率,优质服务质量,完善服务体系,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总结考评三个阶段的活动之中,开展好“创业服务零障碍”活动,努力为创业服务做贡献。作为基层干部,我们必须具备大胆创新的精神、敢于向前的勇气来加强对创新工作思路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的思考,建立健全促进我镇经济建设持续平稳发展的长效机制,确保个人责任范围内的工作做到优质服务、微笑服务、畅通服务。

第二篇:责任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学习《团队协作五大障碍》心得二-滕岩

责任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

——学习《团队协作五大障碍》心得二

《团队协作五大障碍》一书中介绍,团队协作的第四大障碍是逃避责任。在团队协作中,逃避责任是指团队成员在看到同事的表现或行为有碍于集体利益的时候,不能够及时给予提醒。之所以不愿指出别人不妥的行为,是因为他们害怕这样会损害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当因团队成员逃避责任而导致整体效益下降时,他们要么相互怪罪,要么无视集体利益。

要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想一下在一个团队中,什么人经常指出团队成员的不妥行为。通过思考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往往是指出团队成员不妥行为最多的人。原因是他要为整个团队的行为负责,他思考、处理问题的角度不同。团队成员如何也能做到这一点,我想应该解决两点问题:

一、正确理解什么是责任心。责任心,不只是“此事我负责”,而是“这虽不是我造成的,但我愿意为改进目前的状况负责,尽全力面对和解决”;是主动协助他人改进困境,主动带动所有成员共同面对。

二、从对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对的事情。什么是对的事情?即:让组织更成功,让员工更卓越。高看自己,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做老板的事,做好自己的事。

万事俱备了,你的价值何在?人生在世,学会承受,学会担当,无论那些“应该”承担的和“不应该”承担的。马云曾说过:“责任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你愿意为1个人承担责任,那你是很好的人;你愿意为5个人承担责任,你是个经理;你愿意为200人、300人承担责任,你是总经理„„。能力和责任是不一样的,你愿意为多少人承担责任,能承担起多少人的责任,这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责任”。放大你的责任心,放大你的格局,你的舞台将随之扩大。

滕 岩

2016年11月

第三篇:无障碍设计

关于无障碍设计的探讨

20世纪初,由于人道主义的呼唤,建筑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设计方法--无障碍设计。它运用现代技术建设和改造环境,为广大残疾人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空间,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环境。国际上对于物质环境无障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初,当时在瑞典、丹麦等国家就建有专供残疾人使用的设施。1961年,美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无障碍标准》。此后,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了有关法规。

无障碍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物质环境无障碍主要是要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应方便残疾人通行和使用,如城市道路应满足坐轮椅者、拄拐杖者通行和方便视力残疾者通行,建筑物应考虑出入口、地面、电梯、扶手、厕所、房间、柜台等设置残疾人可使用的相应设施和方便残疾人通行等。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主要是要求:公共传媒应使听力言语和视力残疾者能够无障碍地获得信息,进行交流,如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的字幕和解说,电视手语,盲人有声读物等。

一个坡道,既可使残疾人走出家门,又方便其他公民;影视字幕,既可使聋人走出无声世界,又利于社会信息传递„„。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重要措施。同时它也直接影响着一个建筑,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民公共道德意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我国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是从无障碍设计规范的提出与制定开始的。1985年3月,在"残疾人与社会环境研讨会"上,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北京市残疾人协会、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联合发出了"为残疾人创造便利的生活环境"的倡议。北京市政府决定将西单至西四等四条街道作为无障碍改造试点。1985年4月,在全国人大六届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在建筑设计规范和市政设计规范中考虑残疾人需要的特殊设置"的建议和提案。1986年7月,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编制了我国第一部《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试行)》,于1989年4月1日颁布实施。 十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沈阳、青岛等大中城市比较突出。在城市道路中,为方便盲人行走修建了盲道,为方便乘轮椅残疾人修建了缘石坡道。建筑物方面,大型公共建筑中修建了许多方便乘轮椅残疾人和老年人从室外进入到室内的坡道,以及方便使用的无障碍设施(楼梯、电梯、电话、洗手间、扶手、轮椅位、客房等)。但总的来看,设计规范没有得到较好执行,同残疾人的需求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相比,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还较为落后,有较大差距。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由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联联合发布,系全国范围实施的强制性规范。主要内容是: (1)城市道路。实施无障碍的范围是人行道、过街天桥与过街地道、桥梁、隧道、立体交叉的人行道、人行道口等。无障碍内容是,设有路缘石(马路牙子)的人行道,在各种路口应设缘石坡道;城市中心区、政府机关地段、商业街及交通建筑等重点地段应设盲道,公交候车站地段应设提示盲道;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居住区及主要公共建筑设置的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应设符合轮椅通行的轮椅坡道或电梯,坡道和台阶的两侧应设扶手,上口和下口及桥下防护区应设提示盲道;桥梁、隧道入口的人行道应设缘石坡道,桥梁、隧道的人行道应设盲道;立体交叉的人行道口应设缘石坡道,立体交叉的人行道应设盲道。

(2)居住区。实施无障碍的范围主要是道路、绿地等。无障碍要求是,设有路缘石的人行道,在各路口应设缘石坡道;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地段的人行道应设盲道,公交候车站应设提示盲道;公园、小游园及儿童活动场的通路应符合轮椅通行要求,公园、小游园及儿童活动场通路的入口应设提示盲道。

(3)房屋建筑。实施无障碍的范围是办公、科研、商业、服务、文化、纪念、观演、体育、交通、医疗、学校、园林、居住建筑等。无障碍要求是建筑入口、走道、平台、门、门厅、楼梯、电梯、公共厕所、浴室、电话、客房、住房、标志、盲道、轮椅席等应依据建筑性能配有相关无障碍设施。

针对在建筑中的无障碍做法中的常见问题有以下几点:

(1)在设坡道扶手、扶手栏杆下端设不小于50mm的坡道安全档台、坡道的坡面应平整,不应光滑及坡道宽度等方面,由于有较成熟的标准图做法,除个别设计外,一般出现遗漏或不准确的现象较少。 (2)在坡道的坡度确定方面问题较多。坡道位于不同位置时的坡度应符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表7.2.4的规定,室内走道及有台阶的建筑入口最大坡度为1/12。此限定是以国际统一规定为依据,既能使一部分乘轮椅的残疾人在自身能力的条件可以通过坡道,也可使病弱及老年的乘轮椅者在有人协助的情况下通过坡道。在有条件的地方,将坡道做1/16或1/20则更为理想、安全和舒适。

(3)坡道在不同坡度情况下,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应符合表7.2.5的规定,此表的含义在于:坡道选用1/12的坡度,当高度达到0.75m时,此时坡道的水平长度是9.0m,需要在坡道中间设深度为1.50m的休息平台。

(4)对建筑入口坡道几种坡度形式的理解偏误,造成设计不满足要求。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第7.1.1条、第7.1.2条、7.2.4条的要求:

有台阶的建筑入口,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并应设扶手;

只设坡道的建筑入口,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20,并应设扶手

入口为无障碍入口时,入口室外的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可不设扶手。

一个好的建筑设计,不光有华丽的外表,更应该突出的是它的舒适性,不光真对正常的成年人,更应该考虑到儿童,老人和残障人士。一个好的无障碍设计更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一大家子吃年夜饭所选的餐馆可能不是味道最好的,价钱最实惠的,可能只是因为这个餐馆门前有个坡道,方便了行动不便的老人。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城市设计亦是如此。

以下针对近年来新兴的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公共设施需要适应各种类型人群的问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并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社会问题。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注意这一问题,并取得了很大进展。70年代以来,日本吸取了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探索并提供便利的物质环境条件,提高这部分人的自立程度,使得他们的生活圈子大为扩展。我国自80年代起开始这方面的努力,颁布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50-88),发行了有关无障碍设施的通用图集(88J12),并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对一些公共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但一般只局限于部分医院、学校、图书馆、车站大厅等公共建筑或公用设施上,很少涉及园林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园林是公共设施,它是以植物、建筑、山石、水体及多种物质要素,经过各种艺术处理而创造出来的,占有一定的空间、提供大众游赏的公共设施。它同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行为模式联系十分密切。在城市园林化的进程中,园林环境已成为人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目前经济条件下,如何在园林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适应各种类型游人的需要,体现对各类游人的关爱,创建一个安全便捷、舒适宜人的无障碍园林环境,是园林工作者十分紧迫的研究课题。

老年人在生理上,体力弱,感官衰退、反应迟钝;在心理上,重人情、重世情、重乡情;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人交往,要求独立自主。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园林环境的特殊要求。主要表现在园路通行及使用公用设施的系列环节上。老年人的经济地位发生了变化,一般都由主导变为辅助;由忙于工作无暇休息变为余暇时间大幅增加;由以社会工作环境为主变为以社区居住环境为主。这些变化又势必会对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情绪上的波动,导致出现孤独、失落、自卑和抑郁感。因此,他们迫切希望走出居所,到园林中呼吸新鲜空气、淋浴阳光、锻炼身体、与人交流、愉悦身心并积极参与各种社区活动。

从现有的资料看,无障碍设计就其本身而言并不复杂,也没有什么深奥的理论,更不妨碍总体设计布局,而且可以做到基本上不增加造价。眼下关键的问题在规划设计人员的无障碍意识,以及实施过程汇总细部构造的处理。因此,只要我们在园林规划设计初期能认真地考虑并重视,无需花费很多的精力和财力,就能够消除游赏过程中给游人带来的不便及障碍。

无障碍性系指园林环境中应无障碍物和危险物。这是因为老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变化,自身的需求与现实的环境时常产生距离,随之他们的行为与环境的联系就发生了困难。也就是说,正常人可以使用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可能成为障碍。因此,作为园林规划设计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设身处地为老弱病残者着想,要以轮椅使用者和视觉残疾者为基准,积极创造适宜的园林空间,以提高他们在园林环境中的自立能力。

易识别性系指园林环境的标识和提示设置。老年人由于身心机能不健全或者衰退,或感知危险的能力差,即使感觉到了危险,有时也难以快速敏捷地避开,或者因错误的判断而产生危险。因此,缺乏空间标识性,往往会给他们带来方位判别、预感危险上的困难,随之带来行为上的障碍和不安全。为此,设计上要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的手段,给予他们以重复的提示和告知。并通过空间层次和个性创造,以合理的空间序列、形象的特征塑造、鲜明的标识示意以及悦耳的音响提示等等,来提高园林空间的导向性和识别性。

易达性系指园林游赏过程中的便捷性和舒适性。老年人行动较迟缓,因此要求园林场所及其设施必须具有可接近性。为此,设计者要为他们积极提供参加各种活动的可能性。从规划上确保他们自入口到各园林空间之间至少有一条方便、舒适的无障碍通道及其必要设施,并保证他们有通过付出生理上的努力,能得以实施的心理满足感。

可交往性系指园林环境中应重视交往空间的营造及配套设施的设置。老年人愿意接近自然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后,是可以消除一些孤独感和抑郁感,宣泄一下心中的自卑失落和急噪烦闷。因此,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上,应多创造一些便于交往的围合空间、坐憩空间等,以便于相聚、聊天、娱乐和健身等活动,尽可能满足他们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而对空间环境的特殊要求和偏好。

园林中无障碍设计,除了对环境空间要素的宏观把握外,还必须对一些通用的硬质景观要素,如出入口、园路、坡道、台阶、小品等细部构造,做细致入微的考虑。

出入口宽度至少在120cm以上,有高差时,坡度应控制在1/10以下,两边宜加棱,并采用防滑材料。出入口周围要有150cm×150cm以上的水平空间,以便于轮椅使用者停留。入口如有牌匾,其字迹要做到弱视者可以看清,文字与底色对比要强烈,最好能设置盲文。园路路面要防滑,且尽可能做到平坦无高差,无凹凸。如必须设置高差时,应在2cm以下。路宽应在135cm以上,以保证轮椅使用者与步行者可错身通过。纵向坡宜在1/25以下。另外,要十分重视盲道运用的诱导标志的设置,特别是对于身体残疾者不能通过的路,一定要有预先告知标志;对于不安全的地方,除设置危险标志外,还须加设护拦,护拦扶手上最好应注有盲文说明。坡道和台阶坡道对于轮椅使用者尤为重要,最好与台阶并设,以供人们选择。坡道要防滑且要缓,纵向断面坡度宜在1/17以下,条件所限时,也不宜大于1/12。坡长超过10cm时,应每隔10cm设置一个轮椅休息平台。台阶踏面宽应在30cm~35cm,级高应在10cm~16cm,幅宽至少在90cm以上,踏面材料要防滑。坡道和台阶的起点、终点及转弯处,都必须设置水平休息平台,并且视具体情况设置扶手和照明设施。厕所、座椅、小桌、垃圾箱等园林小品的设置要尽可能使轮椅使用者容易接近并便于使用,而且其位置不应妨碍视觉障碍者的通行。总之,园林无障碍细部构造设计,所考虑的涉及面很广,这里因篇幅所限,不一一枚举。

鉴于我国在无障碍设计方面的不足,因此对国外这一方面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订"无障碍标准"的国家,其无障碍环境建设既有多层次的立法保障,又已进入了科研与教育的领域;各种无障碍设施既有全方位的布局,又与建筑艺术协调统一,同时给残疾人、老年人带来了方便与安全,堪称世界一流水平。1961年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制定了第一个无障碍设计标准。1968年和1973年国会分别通过了建筑无障碍条例和康复法,提出了使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在公共建筑、交通设施及住宅中实施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并规定所有联邦政府投资的项目,必须实施无障碍设计。为了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美国许多高等院校建筑系,已专门设立无障碍设计技术课程,作为必须训练的一项基本功。现在新建道路和建筑物基本能做到无障碍建设,改造也能考虑无障碍,尤以残疾人居住的建筑最为突出,针对使用者的特殊要求,采取了更多措施,包括建筑设施的灵活调整等,以使残疾人通行安全和使用方便。日本目前为残疾人、老年人增设的无障碍设施比较普及,国家所制订的统一建设法规中就包括残疾人、老年人无障碍设计。每一幢建筑物竣工时,有专门部门验收其是否符合残疾人、老年人无障碍设计。在一些公共设施中,尤其是商店,是按商业建筑面积大小实现不同等级的无障碍设计,建筑面积大于1500平方米的大中型商业建筑要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专用停车场、厕所、电梯等设施。在机场、电力火车站、电力火车以及道路等地方和设备,无障碍设施、服务也较为完善。这些都为我国日后的无障碍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照。

近年来,随着设计师和居住人群对生活环境的进一步要求,另一个新的概念被提出并日渐被人们重视,那就是通用设计。通用设计作为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教授Ronald L.Mace提出以来,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通用设计的核心是一切为人类而创造,为人类所使用的建筑、环境、产品设计都应该无对象界定地适宜于所有人群,即在设计中应该综合考虑所有人所具有的各种不同的认知能力与体能特征,构筑具有多种选择对应方式的使用界面或使用条件,从而向社会提供任何人都能使用,且任何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来使用的优良设计。而由他的“通用设计中心”所提出的通用设计七原则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认,并成为各国通用设计研究领域的指导原则,引领着建筑工程、环境、产品设计探索的方向。

其通用设计七原则为:

① 使用的公平性原则——指对各种能力的人均有益,都购买的起的设计;

② 使用的灵活性原则——指适应每个人广泛的爱好及能力的设计; ③ 使用的简单、直观性原则——指不论使用者的经验、知识、语言能力和注意力集中程度如何,都应该是方便使用,易于理解的设计; ④ 信息明确性原则——指不论周围的状况或者使用者的感知能力如何都应该是能够有效地传递必要信息的设计;

⑤ 容错性原则——指因漫不经心的操作和无意识的操作造成的危险和不当的后果控制在最小范围的设计;

⑥ 低体能消耗原则——指能不费气力、轻松愉快地使用的设计; ⑦ 尺度空间可接近使用原则——指不论使用者身体的大小、姿势和移动能力如何,在接近、操作和使用时应提供恰当的空间大小和宽敞度。

作为另一个新的概念,它一方面区别于无障碍色设计,另一方面又与之有密切的联系。

无障碍设计的出现源于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关注,其设计就是要满足残障人士最低的物质与环境要求,并通过各种规范、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及特殊需求人士结构的变化和社会老龄化的趋势,使人们认识到人类能力的差异性,即每个人的能力会随着年龄、体能以及周围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同时,能力和残疾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任何人都有可能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或环境中成为“暂时的”或“永久的”不健全人。譬如,在一个光线不好的环境下,具有正常视力的人其识别物体的能力就会下降,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等同于视觉障碍者;某人因肢体的暂时性损伤而无法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或操作,这类似于肢体残障者;在一个文化、语言不同的异地或是在一个高噪声环境中,人们的交流就变得极其困难,这就是聋哑人平时所遇到的情况。另外,在无障碍设计的实践中发现,从一般性设计中分离出来的设施,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缺乏必要的美学考虑。而那些为适应残障人士使用所做的设计改动,实际上对任何人都是有益的。换一个角度考虑,在为一般人所做的设计时一并考虑那些特殊人士的需求,可能会使产品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市场潜力。这些认识促使无障碍设计有向通用设计发展乃至被取代的趋势,即我们的建筑、环境应该充分满足社会所有成员的需求,以使他们能够公平、自尊、独立地参与社会生活。通用设计是所有的建筑、环境及产品都能够很好地满足所有人要求的设计,这与为特殊需求的群体提供特殊设计的无障碍设计观点刚好相反。通用设计思考的是,无论残疾与否,以开阔的视野来把握人类的需求,并做出应答,所以障碍存在与否已不是单一主要问题,而是以如何方便、适宜地适合所有人的使用为出发点来进行综合分析、考虑。例如,在每条人行道或等待信号灯的交叉路口、公交车站等设置与街道有机结合的,可作短暂停歇的场所(如设置必要的休息座椅等),以及在相应路段、站牌等处设置提供多种语言服务的道路指示牌和相应地段周边详细信息的信息牌等。同时,在必要的交通节点处设置LED显示屏,以便于在紧急事件或灾难发生时发出紧急通知,而平时可用作显示新闻或天气预报等信息。又如,在各大建筑入口及其内部各个楼层、区域分别设置相应的,具有多种使用方式(包括盲文与语音服务等)和语言的建筑功能平面示意图,及在紧急情况下撤离和自救等服务信息。而这些都是基于使人们更加便利、安全、适宜地使用为出发点考虑的。无障碍设计具有限定对象的意思,而在通用设计中并没有将伤残者、体弱者和健全者区别对待,同标准化的概念更为接近(图1)。也因为通用设计面向的对象广,所以对于问题的考虑更为全面、细化。例如,建筑入口的门把手会考虑采用与门通高且易于抓握的杆式把手,这样就能适宜所有身高人的使用,包括儿童及坐轮椅的人士。又如,公共场所的卫生间除了满足无障碍规范中的要求外,还需要考虑将座便器与蹲便器同时设置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多种需求。而这些都是基于通用设计思考的,并非仅是关注于残障人士本身。通用设计涉及面更广,它不仅兼顾环境设计的无障碍性、实用性和美学需求,而且它还涉及到家电产品、日用产品、医疗设施、标识系统等领域,甚至涉及到教育、网络、交通等方面,以至于目前无障碍设施的建设需要依靠各种通用设计产品、技术来实现。如果通用设计的理念被广泛地采纳,那么这些给所有人带来利益的设计就会让更多的民众支持该理念,并使更多的非残障人士支持提高残障人士的可达性设计。同样地,通用设计的实践能够大幅度地促进残障人士更好地融于社会,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全体成员的参与性。

通用设计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无障碍设计所产生的局限性和缺点,以此来完善和发展现有的设计。

①较为显著的问题就是那些标有“残疾人专用”的设施无形间将残障人士与一般的人区别开来,使得一些设施的设置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与设置的预期目标相背离,以至于一些极具使用价值的空间不得不常常闲置着。如一些独立设置的无障碍卫生间等。而以通用设计理念进行思考时,要求在设计初期尽量将无障碍卫生间设置在普通卫生间里,一方面可增加其利用率,满足多种人群的需求(如孕妇、老年人及伤病患者等),另一方面可减少特殊人士入厕时发生意外而没被及时发现的可能性。

②某些无障碍设计仅考虑特殊群体的需求而忽略了其他群体。如,无障碍设计关注于老年人及残疾人的无障碍住宅方面,而忽略了一般性住宅对于不同用户不同阶段的需求,以至于随着住户结构的改变及个人年龄的增长,需对某些空间(如卫生间)进行无障碍改造时,因相应位置缺乏必要的预埋件而使安装的扶手等设施不能承受必要的外力,而产生潜在的安全隐患。所以,在住宅设计初期应综合地进行考虑,在相应的位置设置预埋件以满足不同群体不同阶段的需求。又如,路缘坡道能够方便轮椅人士的使用,但可能会给那些有视觉障碍的人士带来危险。他们会把笔直的路边当作路开始的信号而有误入车行道的危险,所以应将路缘坡道的材质与周围材质分开并采用对比色以示提醒。

③一些无障碍设施适用对象面窄,经济回报率低,缺乏市场价值。以通用设计理念进行思考时应将不同群体的需求进行简化、综合以满足多方需求,从而扩大适用面及利用率,提高市场价值。如前面提到的将无障碍卫生间与普通卫生间合并设置,以及在主要街道口处及公共建筑内设置具有多种使用方式和语言的信息服务牌,以满足残疾人、外来者(包括外国人士)等的多种需求。所以,应该说通用设计理念的形成是对无障碍设计质疑的产物,而它并不是要推翻原有的无障碍设计标准,而是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来审视目前无障碍设施建设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并以开阔的理念来指导适宜所有人使用的环境、建筑设计。这才是“通用设计”在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领域中运用的真谛。

无障碍设计也好,通用设计也好,正是有了这些概念的形成,到被关注,再到逐步完善着付诸于实践,才使得我们的建筑,我们的城市给予我们的亲和感越来越多,使得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完善着。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这一方面的建设力度将不断被增大,相信我们的家,我们的城,我们的国到我们的世界都会收益于这种人性化的关怀设计。

第四篇:8.6无障碍设计

8.6.1无障碍设计的意义及内容

本着“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在研究正常人的心理及生理活动规律的同时,应为残疾人及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创造条件,使其能正常生活并参与社会活动,消除人为环境中对行动不便者的各种障碍,让全体公民都有平等的机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进行无障碍设计首先要研究环境中存在着的对残疾人行动不便的各种障碍因素,然后要针对不同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在设计中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满足残疾人的正常使用要求。在城市规划及总体设计中,无障碍设计的内容贯穿于各部分,如室外 8.6.2 无障碍设计的具体处理

1、坡道

方便残疾人通行的坡道类型,根据场地条件的不同可分为一字型、L型、U型、一字多段式坡道等。见图8.73。每段坡道的坡度、坡段高度和水平长度以方便通行为准则,其最大容许值见下表8.12。

为保证安全及残疾人上下坡道的方便,应在坡道两侧增设扶手,起步应设300mm长水平扶手。为避免轮椅撞击墙面及栏杆,应在扶手下设置护堤,详见图8.75。坡道面层应作防滑处理。

2、门

(1) (1) 供残疾人通行的门不得采用旋转门和不宜采用弹簧门。 (2) (2) 门扇开启的净宽不得小于800mm。

(3) (3) 门扇及五金等配件应考虑便于残疾人开关。

(4) (4) 共走道的门洞,其深度超过600mm时,门洞净宽不宜小于1.1m.。 3. 楼梯

(1)梯段

踏步梯段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柱杖者及视力残疾者使用时的舒适感及安全感,其坡度宜控制在35°以下。

梯段净宽度不宜小于1200mm,每梯段踏步数应在3~18级范围内,且保持相同的步高,梯段两侧均设置扶手,做法同坡道扶手。

(2)踏步

踏步形状应为无直角突出,踢面完整,左右等宽,临空一侧设立缘、踢缘板或栏板,踏面不应积水并做防滑,防滑条突出向上不大5mm,踏步的安全措施见图8.78。

(3)平台

上下平台的宽度除满足公共楼梯的要求外,其宽不应小于1500(不含导盲石宽)导盲石内侧距起止步距离为300或不小于踏面宽。

4、电梯与自动扶梯

考虑残疾人乘坐电梯的方便,在设计中应将电梯靠近出入口布置,并有明显标志。候梯厅的面积不小于1500mm×1500mm,轮椅进入轿厢的最小面积为1400×1100mm,电梯门宽不小于800mm。自动扶梯的扶手端部应留不小于1500mm×1500mm轮椅停留及回转空间。

5 .卫生间

与残疾人专用坡道一样,供残疾人使用的卫生间设计与普遍卫生间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它的设计是否合理,对老年残疾人的使用至关重要。设计中应严格依据残疾人的行为动作,确定适宜的空间,辅助支持物的尺度要适宜,构造合理、坚固实用。公共浴厕应设残疾人专用的浴位及厕位,在布置上与其它部分之间应设遮挡。卫生间要采用坐式便器。残疾人使用的厕所布置方式详见图8.79。

6. 浴室

(1)浴室设计的一般要求(带浴缸)

1)浴室必须留有轮椅的回转空间,为残疾人安全便利地使用浴室各项设备提供良好条件。

2)下肢残疾人使用的普通浴缸,其上缘距地面高度不宜大于450mm,其洗浴坐台与浴缸上缘持平,以利乘轮椅者移位乘降。拄杖者使用,其高度可提至 500-550mm。

3)浴缸背端宜设固定洗浴坐台,非固定式坐台要与浴缸配套设计,务必使其有良好的稳定性、牢固性。

4)冷热水开关应设在便于接近位置。

5)淋浴器应设可调节喷头高度的支架。

6)附设的安全抓杆应直接固定于建筑物承重件或浴缸本体上,位置适当,便于抓握。 7)浴缸底要平,表面防滑地面应选用遇水不滑面材料。浴室的设备布置同样要兼顾轮椅的尺度及浴缸的大小,同时要考虑支持物的设计,详见图8.80。

(2)淋浴间设计的一般要求

1)淋浴器开关应设在便于操作位置,位于侧墙时,应靠外侧。喷头不得位于坐位正上方。

2)喷头出水温度不得超过46~49℃,人身高度范围内的热水管道不得露明设置。 3)淋浴隔间应安装遮帘,高度≥1800mm。淋浴间的最小平面尺寸及浴 室平面布置见右图8.81。

第五篇:养老院的无障碍设计

【摘要】:无障碍设计针对的人群是社会中的特殊人群,如老人、小孩或者身体生理有缺陷的人。他们的生活环境需要人们给予特别关注。本案“福寿居”养老院设计,其服务的人群即是老年人。他们是社会中的一股迅速增长的力量,为他们提供舒适、便捷、人性化的设计尤为必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身体和心理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身体方面会出现体力、视力、智力、听力等方面的变化,需要大家的特别关注。“福寿居”养老院主要对其外观建筑和内部居住及公共空间进行设计,分别从养老院的功能划分、室内平面布置、具体空间尺度等方面进行考虑,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无障碍设计,让老年人在这里的生活能够真正像“家”一样贴心、自然。【关键词】:养老院无障碍设计人性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246.2 【目录】:中文摘要6-7ABSTRACT7-8第一部分毕业设计选题与实现方案8-111.1选题内容、目的和意义81.2本领域相关专题设计动态分析8-91.3毕业设计方案及成果9-11第二部分养老院的无障碍设计——以“福寿居”养老院为例11-19第一章养老院的无障碍设计概述11-121.1.相关概念111.1.1养老院111.1.2无障碍设计111.2我国无障

碍设计现状11-121.3养老院的无障碍设计原则12第二章无障碍设计在养老设计中的应用——以“福寿居”养老院为例12-192.1“福寿居”养老院室外空间无障碍设计12-142.2“福寿居”养老院室内空间无障碍设计14-192.2.1室内功能空间划分14-152.2.2居住空间无障碍设计15-172.2.3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17-19结语19-20参考文献20-21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21-22致谢22-23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23-25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上一篇:无纸化学法用法平台下一篇:万有引力的发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