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计探究

2022-09-10

1 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发展现状

1.1 概述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按照建筑用途不同, 可以划分为商业建筑, 旅游建筑、通信建筑、交通运输建筑以及办公建筑。比如, 商场、金融建筑、酒店、科研、教学楼、广播用房以及高铁站和机场等。公共建筑有空间构成、功能分区、人流疏散和组织以及空间形状、量度以及物理环境组成。其中, 建筑空间的使用和规划是公共建筑的重点关注部分。

1.2 无障碍设计

1974年联合国组织提出无障碍设计主张, 旨在强调公共空间环境、各类建筑设施以及设备规范, 需要充分考虑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和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使用需求。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 公共空间环境、各类建筑设施以及设备规范需要满足该需求的服务功能和装置, 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的现代生活环境。

1.3 我国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发展现状

1.3.1 无障碍设施建设

2002年, 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为了推进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 建设部、民政部、全国老龄委、中国残联在会上提出了开展创建全国无障碍设施示范城的活动, 推进了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发展。

1.3.2 特色无障碍设施

经十多年努力, 我国部分城市相继建设了一批有特色的高水平无障碍设施, 如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南京的盲人植物园、大连的野生动物园等。推动了我国无障碍设计发展。

1.3.3 现存差距

与发达国家相比较, 我国的无障碍设计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问题有:一, 缺乏无障碍意识;二, 管理部门和设计人员执行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规范标准不到位;三, 已建成的无障碍设施不够系统、规范等等。

2 探究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

通过公共休息区的无障碍设计, 分析了其无障碍设计规范、设计要点等情况, 探究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计细节。

2.1 公共休息区无障碍设计原则

2.1.1 适用性

该原则使用范围较为广泛。比如, 为满足有眼残的人, 垃圾处理箱应体现适用性的原则, 通过触觉或听觉进行设计, 通过表面凹凸的设计进行触觉引导, 生产出容易被人使用的设施, 或者设计具有语音提醒的垃圾箱, 便于有视力残疾的人士使用。再如, 因为老年人行动较迟缓, 因此公共休息区的设计要求必须是便捷可达的。为尽可能为老年人或是行动不便的人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 需要在规划上进行无障碍的道路设计, 方便行走方便。为此, 可以采用混凝土或沥青做成的地面, 便于残疾人行走。

2.1.2 可识别性

可识别性是指公共休息区标识和提示是易辩性和易明性的。因为老年人身心机能不健全或者衰退, 常常会有突发情况。因此, 公共休息区缺乏空间标识性会给他们带来预感危险上的方位判别困难、行为上的障碍和不安全。针对上述情况, 需要运用设计上视觉、听觉和触觉的科技手段, 给予他们以重复的提示和告知。识别符号就其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图形性符号、指示性符号、象征性符号。指示性符号可用直接的文字标志。如“拐弯”“小心危险”等。

2.1.3 安全性

安全性原则是其主旨。不论设计的设施如何美观, 达不到基本的安全性, 就是失败的作品。所设计的参数和造型应该以安全为第一要素, 不能造成设施的坍塌和变形影响使用。老年人接近自然环境, 可以宣泄一下心中的自卑失落和烦闷, 可以消除一些孤独感和抑郁感。因此, 在具体的设计上, 应多创造一些便于交往的坐憩空间、围合空间等, 比如鸟语林、小水池、中式凉亭和拱桥等设施, 在休息玩耍的同时放松身心, 达到心灵和身体上的满足。

2.2 绿化设计

2.2.1 兴造相地

强调“因、借、体、宜”建造理念, “因”是指依据园内现有条件进行建造加工, “借”是指借助现有的自然、场地资源, “体”是指园林美观, “宜”是适合居住, 宜居宜室。以颐和园为例, 颐和园充分利用昆明湖、万寿山地理地形, 以杭州西湖景色为建造蓝本, 以佛香阁为构图中心。为达到皇家恢弘气势, 体现山水之趣, 颐和园采取全园四分之三为水面, 四分之一为陆地的布局。其中的兴造、相地理念可以借鉴参考。

2.2.2 立基屋宇

在园林地基布置、屋宇设置方面, 可以有效运用的绿色手段有:一各园林内厅堂、楼阁、门楼、书房、亭榭、房廊、假山等, 均应因地制宜, 尽可能与当地环境、经济条件适应;二做到环保施工, 合理规划各楼宇亭台, 做到门楼、堂、斋、室、房、馆、亭、台、楼、阁等各处与整体主题协调, 采用环保材料, 尽可能延长使用寿命。

2.2.3 铺地山石

在进行园内铺地、山石布置时, 要注意遵循园林主题, 各园林设计主题不同, 铺地山石摆放也就不同。比如, 以公园游玩为主的园林规划, 当以考虑游人方便为先, 注重草地、林地结合, 注意路径规划, 尽量做到在园林日后使用当中, 不被游人行走所破坏, 降低投入成本。以观赏植物等的园林, 要体现自然美和人文美, 善于使用各类石墙、砖墙、粉墙以及镂空墙、石路、卵石路、砖路等各式园林部件。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无障碍设计遵循可识别性、安全性和适应性原则。针对公共休息区的无障碍设计, 绿化设计是重点设计部分。在绿化设计中, 兴造相地、立基屋宇以及铺地山石需要遵循国家相关设计标准, 遵循有关园林规划进行绿化设计。

摘要: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可有效提高人文舒适性, 为残疾人提供更加舒适的体验。一般来说, 无障碍设计遵循可识别性、安全性和适应性原则。在绿化设计中, 兴造相地、立基屋宇以及铺地山石需要遵循国家相关设计标准, 在此基础之上, 遵循有关园林规划进行绿化设计。

关键词: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

参考文献

[1] 孟燕.“以人为本”——公共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J].四川水泥, 2016, (04) :75.

[2] 张动海.公共建筑广义无障碍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15.

[3] 张淑琴.宾馆建筑内部无障碍设计探究[J].山西建筑, 2014, (12) :14-15.

[4] 李鑫.面向残疾人使用的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7.

[5] 尹冰.关于公共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北京市残疾人活动中心设计浅析[J].宁夏工程技术, 2002, (04) :333-335.

上一篇: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水中草甘膦下一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基本问题及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