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财务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营改增”在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巨大挑战,本文从企业财务管理角度阐述了“营改增”给建筑行业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完善建筑行业财务管理的有关对策。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建筑行业财务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筑行业财务管理论文 篇1:

对建筑行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探究

摘要:财务管理的效益能够反映建筑施工单位的经营成果,提高建筑行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对于建筑企业有着重大意义。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越来越大,如何做好财务管理以提高自身竞争力成为了建筑行业共同面对的问题。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手段,本文分析了建筑行业现阶段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并为加强建筑行业财务信息化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建筑行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

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及必要性分析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指一个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企业的财务流程重组的过程,企业的财务管理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能够更加充分地调动人力资源信息潜能,将企业的财务信息更加深入地发掘出来,更加灵活的组织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从而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是一种先进的财务处理手段,虽然,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将计算机技术引进财务管理之中,但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绝不是单单地将电脑与线路架设起来就可以的,必须要深刻的理解信息化的内涵。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手段能够使企业的信息传输通畅,在进行财务分析、结算企业资金、融资、投资时,能够让决策者更加及时地掌握相关信息,从而做出准确的决策,会使企业的管理效率大大地提高。

二、建筑行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

1、信息化基础薄弱

我国的建筑行业财务管理正朝着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迈进,大多建筑施工单位在财务管理中都引进了会计电算化技术,在实际运用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建筑施工单位会计核算的准确信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是,建筑施工单位的规模大、财务工作繁重,财务管理的难度大,单靠电算化对于建筑施工单位的财务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单位中普遍缺乏对单位整体财务运营的把控,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主体的管理网络,导致如今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只能片面地反映出某个层次、某个方面的财务管理状态,不能实现包括资金管控、会计报表信息化管理、财务预算控制等方面的系统管理。

2、财务信息的失真

我国的建筑行业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模式,在公司分级多、规模大的建筑施工单位中,财务信息的失真现象依旧时有发生。在体积庞大的建筑施工单位里,即便是母公司制定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财务管理方案以及财务管理制度,但是想要顺利地实施还是存在着较大得难度的。在实际运营中,各地的分公司有时会递交不真实的财务信息来隐藏实际的利润,将管理费用拖欠,这种现象阻碍了母公司对分公司真实运营情况的了解,会影响到建筑施工单位整体的发展方向,管理的风险加强。

3、预算控制体系不全面

虽然,当前的建筑施工单位对于预算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也积极地制定了相关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部分公司甚至还建立了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但是,这些体系建立之后的实际效果还是没有达到预想的状态。此外,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还有可能引起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摩擦。

三、建筑行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改进方向

我国的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财务信息化改进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将财务管理与单位的综合管理工作的关系理清,要协调好单位信息化管理与财务信息化工作,将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目标树立清楚,依据现有的、符合单位实际的财务管理需求,尽可能地将单位信息管理工作的集成统一,尽可能快速的实现信息化管理,强化部门之间的交流,实现业务与财务的统一。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将现代化企业资源管理的思想融为一体的,贯穿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始终。财务的信息化管理不是将企业内部的工作交由自动化的系统管理,是指企业要充分地利用系统的基础,建立一个快速、完整的信息化交互平台,完成财务信息相关的所有信息的录入分析,建立专门的资金管理系统,将企业的经营管理信息的收集融入管理体系当中,降低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量,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效率。

其实,建筑单位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本质上还是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特点来建立的,要根据运行特点、固有管理模式来确定具有企业特殊性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在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当中,具有较强普遍性的方法有相对平衡、相对分权、相对集权三种模式,企业可以根据这几个普遍性原则来选择自身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

四、关于建设建筑行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1、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

建筑单位建立财务信息化平台要根据近年来财务管理的状况、经营管理的状况以及单位企业的结构模式来进行,可以借鉴国内外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优秀经验,或者邀请相关的专家来参与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中,确定企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向,以单位的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为依托,分立财务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报表管理、核算管理等方面的财务信息管控平台,将这些信息化手段与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结合起来,防止建设过程中的脱节问题,制定合理科学的战略,建立起一个相对健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

2、建立资金管理的信息化

建筑单位在组织结构上有着自己的特点,对于内部资金的全面掌控对于企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建筑单位应该建立起较为全面的资金管控体系,对日常管理工作中的资金进行集中的控制,将项目分配的资金纳入全面监管的范围汇总,实现对资金的统一调度分配,将账户管理作为资金管理整体的核心部分,兼顾资金日常管理的结算、票据等系统的建设,实现资金的直连。

首先,单位资金的现金管控中,要将所有的分公司设立成为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部门,实现分公司核算以及运营决策管理的独立性,提高资金的集约化水平,避免分散管理造成的不必要成本,降低现金沉淀问题的发生概率。

其次,子公司要牢牢跟随母公司的管理步伐,根据母公司的要求开设指定账户,实现子公司独立管理与母公司集中管控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外部银行以及交易系统资源,及时了解各个公司的账户信息,了解子公司资金使用状况,提高母公司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此外,建筑单位还可以实行限额支付,根据各部门的运行特点制定支付的权限,实现全面、直接的业务管理。

3、健全财务核算体系

建筑单位的不同部门应该在同一个数据库中完成相关的财务工作,通过统一的系统完成账务工作,只有这样,总管部门才能够在平台上及时地了解各部门在日常管理中的财务状况,了解部门的财务报表,深入地了解各部门的财务状况,以便核实财务工作。在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之后,建筑单位就可以实现财务业务数据的集中管理,达到现代化的管理水平。

4、建立健全财务预算以及财务分析体系

建筑单位的财务预算以及财务分析体系的建立健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办法进行。首先可以开放部门、层级之间的财务预算管理的经验探讨,加强各部门单位之间的交流,在单位的内部实现预算以及分析体系的自我完善,提高财务预算编制的效率,使预算管理的可行性提高,最终加强财务管理。其次,要建立健全的财务分析工作,完善单位的财务评估。最后,企业单位要在现有基础上根据数据对单位的财务管理进行客观分析,通过分析的数据来改进财务管理。

【结语】建筑行业的财务管理是非常复杂的,系统科学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能够为建筑行业的财务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建筑行业应该深入地了解财务管理信息化,为提高单位自身的财务管理提供新的办法。(作者单位:博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贵林.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应用的研究与探索[J].施工技术,2012,41(4):92-95.

[2]杨江 . 特大型建筑集团财务信息化探讨[J].科技视界,2012,(19):253-254,100.

[3]毛可法,霍福生.新形势下建筑行业“法人一套账”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建筑施工行业集团财务信息化[J].中国总会计师,2012,(10):124-125.

作者:虞建明

建筑行业财务管理论文 篇2:

“营改增”对建筑行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其对策

摘要:“营改增”在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巨大挑战,本文从企业财务管理角度阐述了“营改增”给建筑行业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完善建筑行业财务管理的有关对策。

关键词:“营改增” 财务管理 建筑行业 对策

一、“营改增”对建筑行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实施“营改增”税制改革后,建筑行业的资产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金额入账,而收入也由不含营业税的营业收入转变为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营业收入,从而导致企业整体现金流量、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产生相应变化。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

一是“营改增”实施后企业购买固定资产可以抵扣进项税,可能刺激建筑行业的投资冲动从而大规模增加投资,由此产生的融资需求和还本付息压力势必加剧企业资金链条的紧张程度,当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时可能危害其持续生产经营。二是建筑企业可能拖延支付材料商、分包商款项从而无法及时获取其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进行抵扣,增加了经营性现金流量的支出。三是建设单位在支付验工计价款时往往存在迟滞和扣付一定比例的暂留金、垫资款及预留质保金等情况,而建筑企业通常需要为尚未收回部分款项垫付相应税金,使得企业资金链条更加紧张。

(二)对利润和收入的影响

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有关规定,建筑行业实施“营改增”后其增值税应税收入需要剔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影响,如原先营业税制下建筑企业确认1 000万元工程营业收入,“营改增”后其营业收入实际应为900.90万元(即1 000/(1+11%)),相较而言收入下降9.91%。同时,其营业成本也不再包含租赁费、燃料、原材料等成本有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工程合同预计总成本较营业税制期间有所减少。应当注意的是,当前确认的合同费用仅剔除了部分增值税进项税额,而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则是按总价剔除,导致当期确认的合同毛利较营业税制期间有所下降,净利润和利润总额随之减少。

(三)对负债和资产的影响

“营改增”后企业购置固定资产、原材料等获取增值税发票后可从原值中抵扣进项税额,资产的入账价值较“营改增”前有所下降,鉴于固定资产、原材料等在建筑行业总资产中占比较高,在企业负债总额变动不大的前提下,“营改增”后建筑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将会上升。同时可抵扣因素的存在使得建筑行业倾向于大规模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尽管这样可以引进新的机械设备减少人工费用,但同时也将增加企业负债,不利于企业构建合理的资产结构。

(四)对税务管理的影响

“营改增”实施后建筑行业的税务管理较营业税制期间存在明显差异,其所面临的税收优惠政策、纳税期限、申报、税率、税务征管范围、纳税地点等都将产生变化,具体来说体现为:

一是相比营业税,增值税可通过筹划纳税人身份、选择优惠政策等管理手段进行税务筹划,税务筹划空间更大,同时增值税筹划涉及业务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管理,需要从建筑行业的整体出发以最大化增值税筹划利益。

二是“营改增”后有必要增设税务管理有关岗位以应对增值税征管复杂、法律风险大、专用发票管理难等一系列问题,实际操作中企业可能还会面临国税、地税难以协调、具体申报地如何确定等难题,因而应当增设专岗来全程跟踪控制增值税的缴纳情况。

三是理论上“营改增”实施后建筑行业的税负将整体有所下降,但在实际操作中建筑行业的自身特征给其增值税的计算带来一些问题,如建筑材料来源多样、发票管理难度增加导致增值税进项抵扣存在诸多问题,个别企业税负可能不降反升。此外,建筑工程项目所用砂、土、石料、自来水、商品混凝土等主要材料在取得正规增值税发票后可抵扣3%的进项税额,远低于建筑行业增值税销项税率11%,其中8%的差异势必增加企业税收成本。

四是建筑行业施工项目可能遍布全国各个地方,其材料管理部门杂且多,地域分布可能较为分散,“营改增”后所有采购业务都要按规定开具增值税发票,涉及数量大金额多,对发票的整理、审核及认证等工作耗时长难度大,可能无法满足增值税进项税额180天内完成认证的税务要求,以上情况无疑给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五)对会计核算及预算决算等制度的影响

“营改增”在建筑行业实施后,企业现存的财务预算、决算、会计核算、税务筹划、绩效考评等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可能无法满足增值税有关核算要求。因而有必要作进一步修订,建立健全增值税有关的风险管理体系,对增值税有关的会计核算科目进行细化和落实,为“营改增”在建筑行业的全面实施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营改增”后完善建筑行业财务管理的有关对策

(一)加强招投标及工程合同有关的财务管理

一方面,“营改增”对建筑行业不同企业的影响不尽相同,部分内部管理混乱的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更大,导致市场竞争能力相对不足。在招投标过程中企业可以利用这一点作为谈判的筹码,适当地提升建设工程造价,同时应注意到“营改增”后工程造价的计算也将产生相应变化,对此建筑企业应预先做足准备工作。

另一方面,建筑行业中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需要密切配合以完成建材供给、工程分包等工作。应全力做好与建设单位的合同管理工作,在合同中明确甲供材料发票的开立对象,要求材料商对工程施工单位直接开具专用发票,而非由建设单位直接面向供应商,避免不能取得可抵扣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合同应明确税收管理事宜,建设单位无须代扣代缴增值税,而是由工程施工单位自身计算并缴纳增值税。对于发票遗失责任的区分、发票开具的时间及类型、开立虚假发票的归责处分等也应在合同中列明。与建设单位协商由其对所代扣的诸如临建使用费、场地租赁费、水电费等费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对方不予配合,可考虑将该块税务成本加在索赔签证上一并追讨。

(二)强化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环节的管理

在营业税制期间,建筑行业往往选择小规模纳税人、个体户等作为材料、设备供应商以减少工程成本,“营改增”改革实施后,建筑企业在选择合作商时应重点考虑其增值税纳税人资格及其货物相应的抵扣税率,避免取得的发票不能抵扣进项税额。企业应合理减少劳务支出、增加设备购买,以取得更多的可抵扣进项税额减少企业整体税负。还应完善财务管理有关收集、审核进项抵扣凭证的具体工作。在“营改增”试点阶段,建筑行业可能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对此企业应增强防范意识,主动学习增值税有关知识,合理减少税负。

(三)选择合适的工程分包商和材料供应商

一方面,为有效防范税务风险,在“营改增”税制改革前建筑行业就有必要对其工程分包商进行一次资格筛选,适当剔除一些不具备增值税发票开具资质的分包商,使企业可以顺利得到可抵扣发票以完善抵扣链条,同时注意进一步完善分包合同、劳务合同等有关条款,切实遵守见票即付原则,加强对分包单位业务情况的监督。此外,建筑行业劳务成本中可能还包含部分材料费用,“营改增”实施后企业可考虑与劳务公司重新拟定合同,将材料成本和人工费用分开核算,以充分利用材料成本可抵扣进项税额的税收条件,企业还可以考虑运用包耗方式对材料部分进行统一采购并结算以降低整体税负。

另一方面,针对建筑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以小规模纳税人或个体工商户作为零星材料供应商以方便就近购买或为满足临时采购需求但却无法获取可抵扣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企业可考虑将材料供应商更换为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或小规模增值税纳税资格的供应商,以充分利用进项税额可抵扣条件。

(四)积极开展教育与培训工作,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养

“营改增”税制改革对建筑行业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尤其表现在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税收管理等重要方面,建筑行业应当提前储备这些方面的优秀人才,为确保“营改增”后企业财务管理能够合法合规而提供综合素养高的人才。

1.税收筹划人才。认真研究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等有关规定以合理进行税收筹划。“营改增”后建筑行业原有的税务管理模式将面临巨大变革,增值税管理应放眼于法人层面的总机构,而不应局限于某个企业分部或某个工程项目,税务人员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建立适当的税收筹划方案,拟定税收筹划步骤并严格遵照执行,充分利用税制改革带给企业的税收红利,争取实现涉税零风险。健全企业财务岗位设置,在总部及各下级单位配备税务专员,专门负责发票收集、认证、抵扣等税务有关事宜。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结合行业特点及行业特别规定,通过参与教育与培训活动、查阅官方网站、企业内部报刊、参与行业会议等途径深入掌握增值税纳税要求、税收环节、税率及基本原理等有关专业知识,确保税制改革后能够熟练运用税务知识。“营改增”后建筑行业面临的成本压力日益加大,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应树立正确的成本理念,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在保证各项成本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无效成本的发生,如选择供应商时做到货比三家以确定合适的采购价款,有效降低建筑行业的运营成本。

3.会计核算人员。应积极配合“营改增”改革,全力做好会计处理核算工作,并督导企业其他有关人员在工程分包环节、材料采购等业务中强化索取专用发票的意识,严格按税法规定做好税项抵扣工作。做好发票管理工作是“营改增”背景下建筑行业财务管理工作内容调整的重要方向之一,其中重点是增值税发票管理。会计人员应及时进行增值税发票的审核和抵扣申报工作,规范会计核算日常管理流程,正确设置并利用增值税有关科目,厘清纳税项目,为“营改增”工作的持续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石太庆,张秋玲.对建筑业“营改增”问题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0).

2.张新华.“营改增”初期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3,(24).

3.程双华.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会计师,2013,(02).

作者:路风利

建筑行业财务管理论文 篇3:

建筑行业财务管理对策分析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企业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稳定发展,首先要为社会建设高品质、高标准的建筑工程,建筑企业也要适当加强自身成本。通过对企业的管理和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建筑行业企业的成本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以作为参考。

关键词:建筑行业;成本控制;控制措施

引言

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提高管理水平,要求管理赢利。成本管理一直是建筑企业管理的挑战和关键因素,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首先,加强成本管理可以帮助建筑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提高核心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建筑企业的成本与各项经济活动必然联系在一起,重视成本管理,提高企业各方面的管理水平。最后,成本管理是企业进行招投标的有力砝码,是企业进行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

一、建筑公司财务风险的类型

1.1资金风险

融资风险是指企业因融资而丧失偿债能力和收益波动的可能性。建筑行业与普通企业有不同的特点,生产周期较长,资金需求较大,结算后有实践,产生大量收入和支出。您可能面临再融资、项目失败的风险。

1.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根据其投资目标,在后续经营和财务活动中可能面临的亏损或破产风险。在大型项目的资格审查过程中,建筑企业往往会投资购买必要的设备以提高竞争力,从而导致资金短缺和资本结构变化,容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1.3操作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内外部因素的复杂性,导致企业无法经营或达不到标准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来自于收付款环节,处理不当会导致资金流向无效,影响企业流程的正常运行,导致破产,重要的问题之一是,项目拖欠很容易导致公司的财务危机。

二、建筑企業财务管理过程的主要风险

2.1缺乏合理的风险规避方法

就建筑公司而言,从前期招标工作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到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到最终项目的完成,科学合理地控制财务管理风险,保障建筑公司的健康结算等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但是,很多建筑企业缺乏对当前国内市场环境的充分考虑,投标过程中的财务风险预测不够全面,尤其是过程中的财务管理相关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对投标活动参与者的资质和参与者个人的整体信用度无法进行充分核查,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外部管理风险和失控现象日益增多。

2.2企业参与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

目前,大部分建筑行业主要通过招标方式从事承包工作,而一些投标人在招标过程中采取不公平的行为,随意提高投标标准,制定不平等的合同条款,将大部分风险转嫁给投标人,在这种情况下,投标人无疑会给后续项目带来巨大的隐患,同时,企业在参与招标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招标项目投资方的实力、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竞争对手的情况,中标需要在项目建设后进行前期市场调研,编制详细的项目标书,在此过程中,由于中标失败,所消耗的资源和参与投标所需的押金往往得不到补偿,这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可能性。

三、加强建筑工程行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3.1转变理财观念

建筑工程企业的企业主应高度重视财务管理,不应让财务管理部门“记账、结账、还账”,而应让财务管理部门参与企业的管理,应建立财务监测体系,加强事中事后事前和事后监测,促进建筑工程行业健康发展。

3.2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企业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制度,保证会计核算的规范、完整,保证会计数据的可靠性,需要建立一个金融监管体系来控制,用于监督和管理项目资金,建筑工程企业也要以财务管理为意识中心,实行全过程、全面财务管理,这就需要在对公司情况、能力和市场前景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公司财务管理战略规划,然后将目标分解成层次结构,落实到各个部门,进行全面落实,对公司各项财务活动进行财务管理,实现财务管理的完善,通过让公司所有业务部门和全体员工参与财务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管理的潜在价值,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

财务管理不仅仅是记账,而是实现企业财务资源、人员、信息、业务一体化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专为建筑工程公司量身定制,以加强成本控制。要根据具体项目,建立项目管理平台,统筹材料、机械设备、劳动力的财务管理。研究表明,材料成本占项目成本的70%以上,因此,在进行成本控制时,要注意运用价值工程理论,从市场上选择低成本、优质的材料,人工成本约占工程造价的30%,应注意尽可能多地选择技术工人,保证施工人员的合理收入。此外,要加强现金流管理,注意及时清理债权债务,加强资金周转,及时结算项目,及时清算应收账款和预付分包项目款,确保生产经营正常进行。

3.3实施信息化财务管理

从长远来看,建筑工程企业必须积极创新,实施信息化财务管理。对此,可以考虑一个ERP系统,这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决策者和员工提供操作决策的方式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成了计算机软硬件、网络、云计算和大数据,综合平衡和优化企业的总资源,人员、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时间和空间,协调各部门,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活动,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ERP包括六个管理方面:工程数据管理、生产管理、项目管理、客户服务管理、物料管理和财务管理。ERP系统的财务管理模块是ERP系统的一部分,区别于一般财务,可以与ERP系统的其他模块集成,自动计算录入企业生产和采购活动的信息,将它添加到财务模块以创建总帐,几乎完全取代了旧的手工会计,利用ERP系统进行财务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效率。

3.4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同时,建筑工程企业要淘汰低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建筑工程企业要引进一大批具有中高级职位的专业财务管理人才。此外,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职业素养,组织学习财务专家理论,提高财务管控能力。

结束语

目前,建筑工程行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短板,为了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尽快弥补这些不足,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辛玉美.关于物资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1):304~305

[2]巨宏伟.工程施工项目现场物资管理研究[J].工程管理,2017:142~157

[3]刘爱君.规范和完善物资管理制度的几点建议[J].经管视线,2012,(5):23

作者:潘贝贝

上一篇:挣得值法工程造价论文下一篇:农业观念转变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