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继续教育与特殊教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通过对牡丹江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的调查,了解牡丹江市农村中学继续教育已经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的实际与教师教育发展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牡丹江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提供参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继续教育与特殊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教师继续教育与特殊教育论文 篇1:

论学习型社会中的教师继续教育

摘要:教师继续教育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的发展史上,教师继续教育也被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探讨教师继续教育的缘起,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有效途径等,无疑会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电化教学

一、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

“继续教育”一词各国虽有不同,但其基本涵义却形成了共识,这就是指对已获得一定的学历教育,并已参加工作的人员所进行的各种各样教育活动,以便使受教育者不断地更新和补充知识,提高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工作需要的适应能力。

教师的继续教育只是继续教育这个庞大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教师参加工作以后对知识的一种补充、更新。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只要有益于教师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都是一种继续教育。

再从继续教育当时提出的历史背景来看,教师继续教育应该是指教师在参加工作以后,由于工作需要而进行的知识和实践两个方面的认识的提高。换句话说,就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综合提高。

二、教师对继续教育应持有的态度

教师对于继续教育的认识,应该达到这样一种境界,把继续教育既作为一种权利,也视为一种义务。深层的理解是:对于社会要求的继续教育,不能仅依靠个人的好恶接受或者拒绝。对于教师个体有兴趣的知识,教师当然容易接受。但是,对于教育所必需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育相关法规的学习,教师个体也必须认真地学习和领会。因为每一种行业,都有其特殊的行业专业知识的要求,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从教师的好恶来决定。从这个角度来讲,继续教育对教师来说,就是一种义务。

三、教师继续教育应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执教学科的知识

执教学科方面也可以说是专业方面。教师在这方面进行继续教育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学校教学内容必须不断更新。而教师要得心应手地处理好,或者说要组织好教学,自身必须领先一步,先用新的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地再学习,不断地进修。

第二,与此相关的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开设的课程也在更新,旧的学科被新的知识所取代,这样教师就有了改教新知识的任务,因而教师进修机构需要组织教师为执教新知识而进行学习。

第三,有些教师度假后,重新开始执教前,需要为适应原来的教学工作而进行重新学习。同时有些教师为获得新的执教资格,如基础学校教师打算进入中等学校教书等,这也需要通过进修来获得这种新的资格。而在这方面教师进修的内容是根据上述各种进修需要安排的。它们包括补充性的新的科学知识、新学科和学校当前的实际教学课程内容以及教师要获得某种资格必须具备的学科教学能力。

(二)教育理论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教师进行教育科学方面的继续教育主要是为了使教师能够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包括新的教学理论思想,以便更好地胜任学校教育和教学任务。因此,这方面教师进修的主要内容应是组织教师进行教育学、教学论和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在这些领域中的新进展、新研究成果。教师通过学习而具备推广某种教学方法和进行教育和教学改革实验的能力,进而推动学校教育革命。同样,心理学的发展对教育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和教育方面紧密相关的心理知识,更是对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教师要深刻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教师教学的心理也是十分必要的,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可见,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仅有学科专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大力发展师范教育的原因,而师范教育不同于其它教育的特征就在于它强调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重要作用。

(三)相关、相邻学科的知识

作为教师,必须有这样的一种理念:知识从它本源上来讲是一体的。这一点,可以从越来越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出现来加以证明。此外,在实践层面上,一个管理者具备的知识面越宽、知识的理解越精细,他所做出的决策越系统、越科学,而不是顾此失彼。作为教师,一是要树立这样的一种理念,另外还要有实践的能力,给学生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综合型的人材。

(四)新技术、电化教学的运用

世界在不断的变化,我们这个世界,从人类的出现到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经历了太长的时间。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世界的变化在呈现出一种加速度的景象。我们所要掌握的东西也必然越来越多。作为教师来讲,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东西,仅靠理念上的更新是不够的,在教学的工具、手段上也必须加以更新。从技术层面上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范围、效率,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就要求教师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技术。

四、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自学

作为个体来说,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少,主要看其对客观世界了解的欲望,也就是其主观能动性的大小。教师的继续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对客观世界知之更多,这就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教师的自我教育应被视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因素。教育当局和教育研究及文献中心应该通过提供指导、必要的文件和文献、阅览室等,并使教师有必要的时间,以帮助教师进行个人的在职培训。

(二)听课

听课是实践层面上的再学习,再教育。通过听课,就会比较出自己在知识体系、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努力程度、教育理念和别人的差异,发现不足,做出改进。除此之外,也可以发现别人上课中的不足,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避免。所以,听课是继续教育的实践层面上的最佳方式。

听课这一继续教育方式在美国也比较流行。新教师通过听老教师的课、观察老教师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等,从而学到处理教学和教育问题的方法与经验,尽快地适应教学,提高教学能力。这种在工作中培训的方式对新任教师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同时,由于这种方式在校内进行,教师又不离开工作岗位,而是在工作中就能得到培训和提高,因而深受学校管理者的欢迎,被认为是一种“最有效的、而且开支也最少”的教师继续教育的方式。

(三)教研

教研是教师在任职学校结合教学工作边教边学。学校和教研室组织业务学习、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指导和帮助新教师,鼓励制定自学规划,不断提高文化业务水平。这是在职教师最基本、最经常、最普遍的进修提高方式。

如果说,听课是从微观上做以对比,发现别人及自己的不足,那么教研则是从宏观的层面上对课程的体系加以把握。教研的内容,可以是任教的学

段的整个知识体系的把握与计划;也可以是把任教的学段的学科知识加以扩充,研讨它与下一个学段以及上一个学段的联系,把教育教学真正地落实到为教育做贡献的境界中来,而不仅仅是为功利而努力。当然,集体的教研也可以是针对章节、针对某一课、针对某一知识点的讨论,也可以是一种教育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的讨论。因此,可以说,教研是教师继续教育,促进教师迅速成长的一个极好的途径。

(四)报告

作为一些教育行政机构,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做法:邀请在教育管理或教学方面很有成就的教育家、一线教师来做报告,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继续教育的形式。尤其是一些教育方面的专家,他们经历过更多的事件,见过更多的案例,他们的视角比我们的更大,也就更容易把握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规律。聆听他们的报告,无疑会大大拓宽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在教学中少走弯路,从而加速我们的成熟与成功。

(五)留职带薪深造

教师的离职进修一般是短期的。在中国,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各级教师培训中心及师范院校,经常根据教师继续教育的需要,举办各种类型的短期培训班或研讨班。各学科承担不同任务的教师,按工作需要和个人条件参加短期培训,离职进修,其学习期间的工作任务由其他教师分担,进修期满回原岗位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有时学校根据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选派教师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新的学科教学带头人,提高其学历层次,送少数教师到高等学校参加教师进修班或专门进修部分课程,进行较长时间的离职进修。教师的离职进修除有益于个人的提升之外,更多的是会推动教育的发展。

五、学校及教育行政机构应提供的支持

(一)从体制上给予保证

在职进修制度化是很有必要的。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大会第69号建议指出:继续教育应该是教师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应定期地安排各类教育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程序和方法应该尽可能地灵活,适合教师的个人需求和各个地方的特点,并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发展和知识的扩展。修订一些规则、条例和法规,以突出在职培训的重要意义、必要性和效果,重视继续教育在组织机构方面的进展,并为所有教育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权利提供法律保证。

除此之外,教师的继续教育最好和教师的职称评定、晋升相结合,以此来激发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热情。

在英国,教师的在职进修与他们日后的晋级和加薪是相互挂钩的。英国中小学晋级的主要依据是教师的学历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因此,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与新教师,通过在职进修提高教学水平后,可望较快晋级;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通过进修获得高级证书或学位后,可望晋级和被聘为教研组长或青年教师的导师等职,而晋级又意味着加薪,加薪又刺激在职进修。

(二)从时间上给予保证

英国政府为教师进修提供方便。如进修机构尽量把活动安排在非教学时间内进行,在冲突时,学校要设法解决代课问题,甚至由校长自己去代课。教师中心和所在学校常为教师在职进修提供信息资源方面的服务。

但在中国,情况却大有不同,教师的继续教育从时间上是不能保证的,尤其是在高中,由于很多高中不按照国家规定的开学时间开学,而是把开学时间提得很早,结果导致本来安排在假期中的教师的继续教育从时间上不能得到保证。学校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把本来应该属于教师的继续深造的机会给剥夺掉。再者,由于中国师资紧缺的缘故,有些教师若选择继续教育,随之就会出现班级无人代课的问题,因而,为学生考虑,教师也只能放弃继续教育的机会。

所以,作为教育的行政部门,以法规的形式保证教师的继续教育时间是很有必要的,没有行政部门的参与,教师的继续教育从时间上也会受到极大的威胁。这样长此以往,对教师的各种水平都要造成极大的伤害,从而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从财力上给予保证

在德国,教师工资待遇高,教师继续教育用不着过多地考虑待遇问题。德国教师目前的地位是很高的,在国际比较中处于领先的位置。战后德国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作为国家公务员,教师首先受宪法的保护,领取国家工资,不受解聘的威胁,享有职业安全保障。赋予教师国家公务员身份同时亦给教师职业与其他国家公职部门进行比较提供了基础,这有利于保证教师地位和待遇的提高。

德国教师的基本工资标准由联邦《薪金法》统一规定,它是根据教师工作的学校种类、职务种类以及工龄来确定的。基本工资每2年升级一次,工作28年后达到最高工资级别。除基本工资之外,德国教师一般还享受地区津贴、子女津贴、假日津贴、年终奖、矫正课/特殊教育津贴、职务和官职津贴。但在英国教师的工资制度中,专门设有鼓励教师参加在职进修的津贴,在同等条件下,参加并完成一年制长期课程学习的教师,其工资可比同行高4%-5%。这些措施都刺激了教师参加在职进修的积极性,是相当有效的。英国中小学教师参加进修的热情很高,参加进修的要占教师总数的90%以上。

有鉴于此,中国政府不但有必要提高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更要为教师继续教育投入更多的资金,以保障教师继续教育的顺利进行。唯有如此,才能大力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使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均衡,使我国的国民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使国民素质得到普遍的提升。

责任编辑 郭延彬

作者:郭小能 陈建波

教师继续教育与特殊教育论文 篇2:

牡丹江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 要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通过对牡丹江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的调查,了解牡丹江市农村中学继续教育已经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的实际与教师教育发展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牡丹江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牡丹江 农村小学 体育教师 继续教育

1 研究目的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成果显著,但农村地区长期受经济环境等因素掣肘,导致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他们的专项运动能力、教学科研能力难以满足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再培训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牡丹江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的调查,了解牡丹江市农村中学继续教育已经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的实际与教师教育发展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牡丹江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以参加2013年牡丹江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32名教师为研究对象,参加培训的教师来自牡丹江市四个县的16所中学。

2.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参阅了国家关于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以及黑龙江省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资料。(2)问卷调查法。根据本研究的目的,依据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关理论,结合农村体育教师教育特点以及新体育课程改革对农村体育教师的要求,编制了《牡丹江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问卷。经过检验,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调查共发放问卷32份,实际回收问卷32份,回收率100%,最后确认有效问卷31份,有效率 96.8%。同时,采用了访谈法对部分体育教师进行了访问。(3)数理统计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

3.1.1 年龄、职称等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牡丹江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从性别上看,男性多于女性(男性约占80%);从年龄上看,在22~35岁的青年教师占大部分(约78%),中年教师约占19%,而老年教师只占3%;从学历上看,在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前,中专及以下占所调查教师比例的 31.25%,大专占56.25% ,本科占12.5%。体育教师经继续教育培训后的学历数据如下:中专占6.4%,大专占71.8%,本科占21.8%。根据培训后的学历大幅度提升的数据分析,牡丹江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在刚刚从事体育教育时主要是大专学历,经过继续教育培训后,大多数农村体育教师能够提高自身学历。但着眼于农村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需要高学历人才提升本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

根据对体育教师年龄的调查显示,目前中青年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师队伍的主力军,说明目前体育教师的组成比较合理,青年体育教师的不断增多能够为体育教师队伍注入新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经过继续教育培训的中青年教师能快速接受并掌握新的学科知识,并将新的学科知识传授给其他体育教师。

3.1.2 理论知识和自身能力的情况

在理论知识的调查中,大多数教师认为体育人文知识较欠缺,其次是运动人体科学知识欠缺;在运动能力知识的调查中,大多数教师认为需具备的田径知识与能力排在第一位,其次是篮球、足球、排球;在科研能力的调查中,科研创新能力被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是目前最缺乏的。分析认为,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应根据教师的具体需求,增加相应课程,满足体育教师对运动技能及科研能力的需要。

3.2 体育教师继续学习的客观与主观驱动力

3.2.1 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情况

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在学历教育中,由于评定职称的一项标准是学历达标,因此大部分教师参加本科函授的继续教育是以提高学历为主。在非学历教育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占总数的56.8% ; 排在第二位的是新课程教师培训,占总数的24.5% ;排在第三位的是校本教研培训,占总数的18.7%。因此,目前我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迫切需要提高的是科研创新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

3.2.2 继续教育教师主观情况

在继续教育教师主观情况调查中,分列前三位的是,以提高专项运动能力为目的的占35.8%,评定职称需要的占32.4%,以充实学科知识为目的的占15.6%。这表明大部分体育教师已经意识到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发展中学历对于评定职称的重要性。

3.3 参与继续教育的情况与反馈情况

3.3.1 继续教育内容的评价情况

调查中45%的教师认为继续教育的内容较符合体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而55%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继续教育的内容缺乏创新、与实际教学相去较远。问卷调查结束后的访谈中,部分教师认为当前进行的体育教师培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培训内容限于纯理论,缺乏对具体教学的指导性、针对性,培训教师对中学体育课教学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因此,为提高体育教师整体素质应设计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培训课程。

3.3.2 继续教育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的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继续教育的组织形式中校际观摩学习,行政部门举办的教师短期培训,专家讲座最受体育教师喜爱,分别占46.8%、28.1%、15.6%。其中,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最喜爱的培训方式是校际观摩学习和实践操作。这表明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更关注继续教育对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更关注继续教育的实际效果。

4 建议

针对牡丹江市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牡丹江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有针对性的构建培训内容

(1)着眼于改善教育理念课程的开设。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增加对国内外先进教育思想的学习,重点学习当前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新的教育思想,使教师对当前先进的教育思想有一定的了解,能在实际教学中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完善教学,逐步地充实体育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提高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2)增加提高体育教师专项运动能力的课程。结合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实际情况,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高体育教师专项运动能力,在培训中增加运动项目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体育教学水平。(3)多次观摩优秀体育教师教学课程。通过观摩优秀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借鉴优秀体育教师的经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4.2 采取有效措施,调动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农村体育教师在教学资源的利用及福利待遇等问题上较城市体育教师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农村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培训不够积极,为增强农村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首先政府部门应建立对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积极吸取先进国家教师继续教育的经验,完善培训模式。此外,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增强其对体育教师培训的有效性。

4.3 更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继续教育的培训方法已逐渐落后于课程改革的步伐。传统的培训模式注重形式,忽略了体育教师这一特殊教育者真正需要的专项运动能力的提升,改革培训模式,使之从传统的注入式变为启发式。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应注重提高实际教学能力;在教学手段上装备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装备,多方面完善教学质量。

作者:贾晓东

教师继续教育与特殊教育论文 篇3:

战后日本教师继续教育政策特征述要

摘要:二战后,日本教师继续教育进行了系列政策改革,呈现出以提供保障为前提,以资格证书制度为依托,以实际指导能力为核心,以规范化运行为目标,以强化激励机制为杠杆,以提高信息化水平为新的关注点等特征。

关键词:日本;教师继续教育;教育政策

日本教师素以过硬的综合能力、极度的敬业精神和突出的社会地位被世界所公认。这与日本政府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二战后,为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日本对教师继续教育政策进行了系列调整。本研究以二战以来日本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变迁为主线,着力解析日本教师继续教育法规政策之特征,以期为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改革提借鉴。

一、以提供保障为前提

(一)研修机会保障

日本《教育公务员特例法》第19条明确指出:“教育公务员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必须不断致力于研究和修养。教育公务员的任命权者,必须努力为教育公务员的进修提供设施,制定奖励进修的方法和进修计划,并付诸实施。”第20条规定:“教育公务员必须享有进修的机会;教员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经过所属单位领导同意后,可以离开学校参加进修;教育公务员根据任命权者的规定,可以在职参加进修。”日本《国家公务员法》第73条第1款、《地方公务员法》第39条第1款均对教师获得研修权利作了相应规定。

(二)研修经费保障

日本对教师研修进行了巨大投资,文部省对地方研修财政措施以及教师定员措施进行决策并给予国库补助。根据《教育公务员特例法》中“教育公务员的任命权者,必须努力为教育公务员的进修提供设施”的规定,日本都道府县和指定都市的教育委员会全部设置了教育中心,其费用均由国库补助。为了保证教师在职研修工作的顺利开展,文部省还逐年增加在职教师的培训预算,专门拨款支付教师在职研修费用。

(三)管理体制保障

日本政府以法律形式对教师研修管理体制做了规定,《文部省设置法》(1949年5月)规定,日本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为文部省。文部省负责宏观上的管理指导、联络及援助教师研修,具体工作主要由文部省普通教育局下属幼儿园教育课(科)、小学教育课(科)、初中教育课(科)、高中教育课(科)、职业教育课(科)、特殊教育课(科)以及地方课(科)主管。基于文部省下属各课(科)的明确分工,这在客观上保证了日本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

二、以资格证制度为依托

教师资格证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法定职业许可制度,规定了教师职业必备的基本条件、证书授予机构和程序、证书种类和级别等内容。1949年5月31日,日本公布了《教育职员许可法》,并于同年9月1日生效。该法目的是“为了保持和提高教职员的素质”,该法明确规定“教职员必须是拥有根据本法规定授予的各种相应合格证者”,“许可证有普通资格证、特别资格证及临时资格证”三种;“教职员持有相当资格证为二级资格证者,必须为取得相当于一级资格证而努力。”

在日本,获得教师资格证的应聘者必须参加由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举办的严格招聘考试,合格者方可获得相应教师资格。新录用的教师需要经过一年的试用期,考核合格者才能成为正式教师,在职教师必须修得规定学分并经过各级行政组织的考试,及格后才能发给相应级别的证书。此外,1991年的《教育职员许可法》修订法还明确规定:“对于欲获取小学、初中、高中或幼儿园教师专修资格证或一种资格证或小学、初中、幼儿园二种证书资格证者,必须在大学或文部大臣指定的教员培养机关,履修文部省令设定学科的学分。”此法还规定了最低在职年限及最低学分数;并对证书升格作了说明,工龄可以转换成必要的学分,但也需要履修一定的学分。在职年限与递减学分数的对应关系如表1。

所谓特别资格证书,就是任命权者对具有各种社会经验和资格的人实施教育职员检定,对合格者颁发的教育资格证书。特别资格证书在建立之初,对其有效期限(3-10年)以及教授学科都曾有过限制,但随着1988年《教职员许可法》的修改,其教授学科扩大到小学所有学科,有效期也延长至5-10年。2000年许可法又进一步修改。新法规定,特别资格证书持有者只要学够规定的学分,就可以取得普通资格证书(包括专修许可证)。特别资格证书的设立和实施,有效地吸引了社会优秀人才加入到教师行列,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2002年,中教审根据文部科学大臣的政策咨询,提交了审议报告——“今后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应有状态”,从综合性教师资格证制度、教师资格证更新制度、特别资格证运用等方面对教师资格证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也成为近年来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政策依据。

三、以实际指导能力为核心

日本教师“研修”是指“研究和修养之意”;用其来定位教师继续教育,其实质就是使教师在继续教育中学以致用,在学到更多的教学知识与技能,更好地适应学科教学需要的同时,还注重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形成人格魅力,提高内在价值。1966年的《扩充与完善后期中等教育的咨询报告*明确表示,教师研修不仅要提高有关学科的教学能力,更需要提高教师作为中小学生人的形成的指导者的素质。1971年的《关于今后学校综合扩充和整顿的基本施策》指出,教师必须具备对教育宗旨和人的成长与发展的深刻理解;对学科内容有专门的知识;对取得教育效果有实践指导能力。1988年公布的《教育公务员特例法及地方教育行政法的部分修正法》也明确提出了建立初任者研修制度,并将其定位于为培养新任用教师的实际指导能力、使命感以及开阔视野为主要目的的研修。

为了培养能够适应时代急剧变化的具有实际指导能力的教师,自上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就十分重视教师的实践能力、专业发展以及“说明责任”。2005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了《关于教师培养和资格证制度改革的中间报告》。报告将教师养成和资格证制度改革作为整体改革的关键环节,并确定了新的改革方向:一是大学的教职课程要使学生切实具备作为教师的必要资质能力;二是教师资格证要切实保证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具有相应的资质能力。审议会还提出了实现学校“说明责任”的具体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确立学校评价体系和实施新的以实际指导能力评价为核心的教师评价体系。中教审指出,以往的研究生院制度只加强了教师在个别领域上的学术性知识和能力,却忽视了教师在学校现场中的实践和应用能力,而后者正是教师专业性的集中体现,为此有必要创建专门的教师研究生院制度,培养高度专业性的教师。2006年7月,中教审在《关于今后教师培养、资格制度改革目标》的咨询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创设以教师培养为特定目的的“专职研究生院”——

“教职研究生院”的设想,旨在通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和选择科目的扩充,提高教师超越现有学科框架的教学指导能力。该设想受到了相关大学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国立兵库教育学院很早就公布了相关课程等信息;在京都地区,由京都大学、京都府立大学、立命馆大学、同志社大学等15所大学也联合设置了“教职大学院”。在如此多的大学联合设置师范研究生院,在日本尚属首次。

四、以研修制度化和体系化为目标

基于日本政府对教师在职研修的重视和继续教育制度的完善和扩充,日本现已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其主要包括下述几种。

(一)研究生院研修制度

根据1971年中央教育审议会报告,日本分别创建了兵库、上越、鸣门3所新构想教育大学。新构想教育大学的研究生院将招生指标的三分之二留给在职教师。其他教育大学的研究生院则将三分之一名额留给在职教师。1988年12月公布的《教育职员许可法》修正法规定,欲取得专修证书者必须修完研究生院的硕士课程,这使得硕士学历教育在教师资格制度中有了保障。1998年10月24日,日本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在《关于积极活用硕士课程的师资培养,推进现职教师的再教育》的第二次咨询报告中,建议设置不满两年也可取得硕士学位的课程。预计到2010年,日本中小学具有硕士学位和专修资格证的教师将占教师总数的20%;到2020年,具有硕士学位和专修许可证的中小学教师将占教师总数的45%。

(二)教师检定制度

日本政府从1980年前后开始了教师任用制度的改革。1999年在对教师培养、录用和研修一体化改革的口号下,强调在取得普通证书后,还要经过严格的选考录用环节才能登上讲台。2002年通过的《教育公务员特例法》修改法,强化了对教学能力低和违规违法教师的人事管理,严格资格证的罚没制度。2005年,以“创造新时代义务教育”为契机,加大关注“指导力不足教师”问题;文部科学省明确要求,所有都道府县和指定都市教育委员会都要对“指导力不足教师”进行妥善处理,以巩固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

(三)教育休假制度

2000年通过的《教育公务员特例法》修正法建立了“研究生院修学休假制度”,使更多的在职教师有机会接受硕士水平的教育。该法明确规定:“小学等学校的教谕、养护教谕或者讲师,一种资格证书或者特别资格证书的持有者,在得到任命者的同意后,可以以取得专修资格证书为目的,休假3年以内,到研究生院学习”,“正在享受研究生院修学休假的教谕、养护教谕或者讲师,具有国家公务员或者地方公务员的身份,但可以不从事本职工作”。

教师资格证更新制度。2005年,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的《关于教师培养和资格证制度改革的中间报告》提出更新教师资格证制度。2006年,中央教育审议会《关于今后教师培养、资格制度改革目标》的报告再次明确了“教师资格更新制度”,报告认为资格证的有效期可定为10年,教师只有在有效期内学习、完成“资格更新讲习”,才能更新资格证。更新的条件是在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限内接受20-30课时的资格更新讲座。

五、以强化回报和奖励为杠杆

日本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法规鼓励教师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1972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报告指出,作为一种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师待遇的措施,有必要设立一种制度,对那些在研究生院研修过、并被认定为具有高深专业性的人,从职称和工资上给予优惠,因而,提案将小学教师的工资按校长、教头、主任、教谕、助教谕分为五段工资体系。也就是说,如果想晋升工资,就必须取得高一级证书或者从事管理工作。1986年,《审议经过概要(之三)》提出,为提高职业能力开发的自觉积极性,应当缩短劳动时间(增加休假时间),实行带薪教育训练休假制度、优秀教师研究进修假期制度、“教育投资减税制度”和“奖学金制度”等。2002年日本教育改革国民会议提出的“建立教师努力能够得到回报的评价体制”的建议、2003年日本文部科学省确定的新的人事考核制度,以及2006年教育再生会议提出的“对公立学校的优秀教师,在工资、晋升、津贴方面予以优待等教师回报与奖励机制”,均为教师积极参与继续教育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六、以提高信息化水平为新的关注点

面对世界教育信息化潮流,日本政府不断调整教育政策,以使日本教育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1990年,文部省指出,要为所有学校配备多媒体硬件和软件,训练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支持先进技术的应用计划。1993年日本开始全面实施新教学大纲,根据修改后的中小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开始实施信息教育;决定在教师培训阶段设立“信息设备操作”的实用课程,并把它列入培训学分制的计算机考核范畴。1998年,文部省提出《关于在教育有关职员研修中推进活用卫星通信》报告,要求灵活运用卫星通信技术,充实国家和各都道府县的教师研修活动,中央和各地方之间要建立完善的卫星通信教育情报网络系统,并与大学建立网络联接,要求在制度上对学校教师接受计算机教育给予确实的保证。作为教师信息教育研修和信息教育课程的必要辅助,1999年9月日本成立了“教育信息化人才支援中心”。该中心的职责是,把具有计算机使用经验但已失业的中高年龄人员、计算机知识丰富但未就业的毕业生,转化为教师信息教育研修的辅助人才。依据计划,日本各都道府县将培养出计算机指导人员3000人,然后通过他们培训各学校使用计算机的骨干和所有教师。

责任编辑 匡春风

作者:李中国

上一篇:基于异议处理的信贷管理论文下一篇:计算机技术应用下的电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