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改革论文

2022-04-29

[摘要]本文以机械类专业的学生为对象,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对机械制图课程分别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从而进一步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有效地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识图的技能。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改革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改革论文 篇1:

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机械制图作为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从二维到三维立体空间的转换能力,使其具备绘制和识读工程图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日常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这一课程的过程中,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依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简化教学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由于生源素质的变化,企业对学生的要求有了变化,学院对学生学习要求也要提高。这些都从侧面要求对机械制图教学进行改革。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改革探索和实践。

一、改革中的学生因素

随着这些年本科院校的扩招,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和质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由于在学习机械制图课程过程中,需要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而这一能力不是几天就能培养起来的,所以在学习之初,学生之间的差异化比较明显,有的学生学习情况较好,能够完全掌握老师的授课内容,而有的学生几乎入不了门,即便是非常努力地学习,也是收效甚微,久而久之,也就放弃了这一学科的努力与学习,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他今后的其他专业的学习和生产实践。

针对出现的这一问题,我们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机械制图教学开始时,下足工夫,利用各种手段简化教学内容,方便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学生作为教学环节的主体,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而每届学生的情况都各不相同,所以探索一条方便改革、适应性强的机械制图教学之路,非常重要。

二、改革中的教师作用

教师作为教学环节中的主导作用,担负着组织教学的任务。如何上好一堂课,笔者认为,首先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不要墨守成规,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和研究一些与机械制图课程关系密切的相关专业课程,增强对机械类专业课融会贯通的能力,这样可以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其次,时刻关注该课程的发展,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多去企业调研,时刻了解企业的需求与新技术的引进,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有效地解答学生提出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学生学习开始时,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这门课有什么用,学了以后能干什么,如果学好了,会有多大的帮助等等。笔者认为,解答这些问题的最好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实际生活或生产中的例子,特别是绘图能力在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和作用,生动且形象,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动力。

三、改革教学内容

1.增加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学习

现在要求学生不仅仅掌握视图和绘图能力,还要具备计算机绘图的能力。计算机绘图软件可以分为二维软件和三维绘图软件。目前常用的二维绘图软件有AutoCAD、CAXA,三维绘图软件有Creo/SolidWorks等。计算机绘图软件学习的引入,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和巩固的作用。

2.增加机械制图课程学习课时

增加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学习不能以牺牲传统教学内容的课时为代价。所以,在加入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学习之后,要适当增加机械制图课程总的课时量。笔者认为,课时量的增加不是简单的数量的增加,仅仅在原有机械制图课程课时量的基础上增加计算机绘图软件的课时量,而是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原则上要让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学习和课堂学习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合理搭配,提高效率。

3.按照年级调整课时比例

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计算机绘图软件学习的课时量和机械制图课程课时量之间的比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学生在低年级学习计算机绘图软件时,由于掌握的机械制图知识较少,所以,这时的计算机绘图的课时量不宜过多,仅仅起到一个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认识的作用。随着学生机械制图知识的增加,可以逐渐提高计算机绘图软件学习的课时量。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绘图的效率,也可以规范他们的绘图,增加熟练程度,为以后的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改革并不是完全推翻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最新的方法取代,因为机械制图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保留的、有价值的内容。对于这一部分内容,要将其融合到教学中。

机械制图是一门标准化要求极高的课程,在各种图线的画法及应用、尺寸的标注、工程图的画法等方面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所以,要充分发挥传统教学过程中的课堂作用。教师言传身教,以标准的画法让学生信服,从而让学生在开始就形成严谨的作风,虽然学习和练习过程中有些枯燥无味,但仍是必需的。

在增加了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学习内容之后,绝不能淡化或放弃传统的徒手绘图能力的培养。因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完全是计算机绘图,在图样的设计之初,往往需要设计人员进行徒手绘图,当设计图样进行修改后,才会进入计算机绘图阶段。所以,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徒手绘图要保留下来,并且保证课时量,这是保证徒手绘图能力和规范性的必要条件。

在机械制图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软件的作用,从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各个方面强化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传统教学往往简单地依靠一些木质模型,对着模型向学生反复地讲解。学生听得心烦,教师讲得无味。现在,可以依托三维软件生成三维模型,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模型,可以放大缩小、旋转,特别是对于一些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的零件,可以任意进行剖面的观察,而且可以将三维模型即时生成工程图,直接建立二维和三维之间的转换,让学生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由于软件中二维和三维视图之间是关联的,所以可以随意改变模型的观察角度,二维视图也随之变化。这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是无法想象的。实践证明,计算机三维绘图软件的引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縮短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知识量,有效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伴随着3D打印技术的普及,笔者学院引入了桌面型3D打印机和光固化3D打印机。打印机的引入,为拓展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了多一种选择。现在不再让学生的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停留在书本、练习册、计算机,更是扩展到了实体,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将设计的三维实体图形,利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拿在手上,这对于学生的诱惑是非常大的。实践证明,3D打印与机械制图课程的结合非常成功。机械制图课程可以为3D打印提供素材,反过来3D打印可以促进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最终目的就是不仅要让学生学好机械制图这门专业基础课,培养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更是要让学生学得简单、学地快乐、学以致用,让老师教得舒心,教得有成就感。

隨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要让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发挥它的作用。虽然在改革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笔者相信,只要秉持改革的信心不变,努力探索,不断实践,必将会迎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胜利。

(作者单位:淄博市技师学院)

作者:李志勇

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改革论文 篇2:

浅谈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以机械类专业的学生为对象,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对机械制图课程分别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从而进一步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有效地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识图的技能。

[关键词]机械制图 课程改革 教学质量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制图的标准、投影基础、形体的表达、零件及装配体的表达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生产实际中对制图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图板、丁字尺等绘图工具、绘图仪器已经被计算机所取代;手工绘图已经被计算机绘图所取代。因此制图课的教学也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结合课程特点,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出符合现代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笔者在多年从事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中,深深感到现在的高职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生普遍认为机械制图课程难学,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较难构建,从而给“由物想图”和“由图想物”的想象构思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复杂的立体转化为平面和平面转化为立体的空间思维活动中,大多数的学生都存在难以适应的情况。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解决好学生对课程的适应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识图的技能呢?

一、培养学生兴趣是学好机械制图课程的前提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切入点,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可接受程度,灵活变换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为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讲究传授知识的科学性,还要讲究授课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例如在讲解“机械制图是一门技术语言”时可以联系对现代人为何无法制造出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进行分析,结合影视作品中经常看到的技术人员看图的场面,使学生明白机械制图在现代工业制造中的现实地位。通过生动事例的讲述和经验教训的阐发,使得原本有兴趣的学生兴趣更浓、兴趣不大的学生产生兴趣。

二、教学内容改革,满足能力培养的需要

1.贴近专业,精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在教学中,结合机械类和近机类各专业的不同特点,从培养应用能力的需要出发,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理论服务专业,专业依托实践,实践紧扣应用,应用面向一线”的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改革思路。“以必需、够用为度”,进一步精简教学内容‘,特别是空间几何图解等理论问题,“突出实际、实用、实践和实效,教学做一体,注重实践训练,加强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阅读和应用图样能力,以及绘制图样的能力”;提出并运用“面向对象(项目),任务驱动法”,“统一教学与分组教学、个体自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建立了网络学习辅导与交流互动平台,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开展“制图员”职业资格考试,以突出高职特色。

2.组合课程内容,注重计算机绘图技术融合。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需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与计算机应用技术已得到快速发展,计算机绘图已是企业需要的一种技能。工矿企业很多技术图样都需要在计算机上完成,因此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是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增加计算机绘图内容,应重点放在CAD软件的二维绘图系统学习,学会用正投影法来绘制机械图样,能够绘制一般的零件图、装配图。加上轴测图的画法和一些简单的三维造型设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具体操作时,可在讲完正投影法后,先集中几堂课学习CAD软件,重点讲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然后逐步引入CAD软件其他内容。同时把CAD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教师把它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来处理,可使图示图解变得精确简便快捷。

3.加强徒手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训练,培养学生岗位能力。高职学生就业岗位主要是面向生产。工程第一线,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零件、机器设备的测绘,其中很重要的一步工作就是徒手绘制零部件的草图,而且计算机绘图技术的日益普及,计算机绘图技术替代尺规仪器绘图是必然趋势。因此,强化徒手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训练,是课程改革的一方面。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徒手绘图能力和利用计算机熟练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以达到现代企业对制图人才的要求。

4.及时贯彻最新制图标准制图,增强标准意识

国家标准是使图样能真正成为工程界共同技术语言的保证。而且,图样的画法不仅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标准,还必须使国家标准与ISO国际标准一致。采用国际标准是我国技术领域的努力目标,机械图样传递着设计、加工和制造的各种信息,为保证图样功能的发挥,必须以标准为支撑。所以,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改革必须及时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制图标准,这对学生进行图样的绘制和识读大有裨益。

三、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1.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学生绘制与阅读装配图能力。机械制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产品设计的制图方法。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一开始就把学生当做产品设计师来对待。完成一次成功的产品设计图就是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如何正确选择任务、明确任务目标是任务驱动模式能否成功的基础。我们创新引进“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通过向学生展示任务,让学生明白“我将要做什么?”“最后的成果是什么?”从设计图纸,到机加工出产品,全部让学生自己完成。通过两周的实训,学生能够掌握常用测绘工具的使用方法、零部件在加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丰富了装配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制图能力,同时为学习后续课程打好了基础。任务驱动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先用“泛洪法”灌输基础知识面,最后从面中求点,反其道而行之,以纲张目,由点到面,实现了从上向下认识,再从下向上实现的过程,达到认识与实践的完美统一。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引入制图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以及活动影像等特点,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在直观感、立体感等方面的不足,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机械制图课的教学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对于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物体,在制作模型又很困难时,教师无论怎样讲述,学生始终难以想象出来,如果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剖视图”这部分内容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在屏幕上从多个角度演示机件的内部和外部结构,学生可以很轻松地看懂这个机件的结构。然后再演示剖切过程,既突出重点、

解决了难点,又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学起来也很轻松,提高了学生空间想象、思维能力。同时,利用网络教学有助于学生自我学习,如我们在网上建立三维立体电子模型库、机械制图电子习题库,让学生自己阅览学习,也可将教学课件直接放在网上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3.建立“一体化教学”的全真化教学新平台。近年来,随着我国图学教育的飞快发展,机械制图传统教学方法与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已成为教师研究的一个焦点。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粉笔+模型+挂图,教学节奏较慢,过程演示详细、清楚,信息量少,模型、挂图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视觉感强,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有利于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但信息量大,教学节奏快,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对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进行四个“一体化教学”,即: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教学一体化;教材、习题集、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所贯穿的思想和内容一体化;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一体化;教学场地(教室、制图室、多媒体、计算机绘图)一体化;将普通制图室转变成集多媒体设备、黑板、学生用绘图板、教学模型展示柜等综合性一体化专业教室;计算机机房与机械制图教室相邻。采用全方位的一体化教学,其优点是:①在较少课时的条件下,使学生既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又强化读图、计算机绘图和草绘能力,省时高效。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变厌学为想学。③适当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绘图和读图能力,尤其是加强计算机绘图能力。

4.结合生产实际进行一定的现场教学,注重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机械制图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加强课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必须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标准件、常用件和零件上的一些工艺结构在课堂上不易讲清楚,在现场讲解可一目了然。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到工厂去参观,对学生进行生产认识教育,使学生不仅会画图还要知道它真正的零部件是什么。既要让学生看模型,又要让他们看一些实物,二者要结合起来使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拿一些工厂用的图纸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尽快将所学知识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机械制图课程在机械类专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制图教学更加繁重,但相信通过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的不断改革创新,一定能够克服课时少任务重的困难,把高职制图教学工作做好。

作者:谢文明

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改革论文 篇3:

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机械制图》作为高职院校机械类的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课程教学中占据着贯彻始终的地位,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绘图及读图能力。然而,目前的《机械制图》教学存在有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等问题。如何整合该课的内容和结构,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做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关键词]高职教育;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1.130

新世纪以来,为更好的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着力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国家为高等职业教育配套了一系列的措施办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然而,在高职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本文所涉及的《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就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比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模式等不能较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整体的教学质量,这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亟须对该课程作进一步的改革与探索。

1 《机械制图》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由于目前我国人才选拔的机制还存在弊端,高职的学生大部分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不强,他们的空间逻辑思维发展相对较晚。但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读图和绘图能力,就必须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由于高职学生的基础差,空间逻辑思维发展较弱,如果一味以传统的教师为主中心进行教学管理,学生势必处于被动地位,主动参与的机会就少,对基础底子薄弱的学生来说,《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便会枯燥乏味,他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对后续开展的专业课程极为不利,从而达不到课程所需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势必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1.2 教学内容改革力度不够,知识连贯性欠佳

很多人认为,《机械制图》这门课程传授的是一种相对成熟的知识,教学内容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其实不然。笔者认为,其教学内容仍有很大的改革和创新的空间。例如,传统的《机械制图》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和机械制图三部分,而画法几何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很少用到,它只是起到一个锻炼学生空间思维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高职院校往往把《公差配合与测量》《计算机绘图》《机械制图》作为单独的一部分分开讲授,而通过实践教学不难发现,其实这三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且它们的知识点是存在内在联系的,单独讲授势必造成学生所学知识缺乏连贯性。再如,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将《公差配合与测量》放在《机械制图》之后学习,学生就会对零件图中的尺寸标注无法理解。如果将《公差配合与测量》放在《机械制图》前面学习,在缺乏《机械制图》做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学生就不能理解所讲解的《公差配合与测量》。再如,《计算机辅助绘图》课程,如果不能很好地与《机械制图》做好知识体系的衔接,学生就会支离破碎地只学习到计算机绘图的功能和命令,他们终将不能很好地具备借助计算机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1.3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不少院校的《机械制图》仍以循规蹈矩式的课堂讲授为主,由于老师习惯于手工绘图,而手工绘图效率低下,节奏相对较慢,致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信息量就很有限。学生被动地在教师循序渐进的方式下接受新知识,习惯于记忆教师讲过的、书本上现成的知识或答案,从而忽视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致使学生缺乏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和创新意识,难以激发出创新成果。另外,由于对《机械制图》课程投影几何学的认知不足,缺乏对相似原理的比较和鉴别,运用时往往容易出错,学生难以理解和完成比较复杂的投影关系,制图速度也较为缓慢。除此之外,教学手段上缺乏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和讨论教学,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机械制图》课程依然是学生感到难学的一门课。总之,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融会贯通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就必须加强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力度。

2 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的改进措施

2.1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高职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我们应转变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引导”作用上,提前设计教学情景和过程,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一步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增强学生的创新欲望和自我表现意识,在实践中提高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处在一个比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以期达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2.2 加快课程整合力度,改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教学内容应本着“够用、实用”为原则,从这个目的出发,针对教学内容和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可加快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力度。对《机械制图》中画法几何模块,对不实用的复杂部分,可进行适当的删减。关于《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和《计算机辅助绘图》各作为单独的课程所引起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我们可整合该三门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把它们融合到一起,分清主次和先后顺序,上课过程就能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识图和绘图的综合能力。

2.3 切实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具备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课堂讲授是其传统的教学方法,黑板、三角板、粉笔、圆规则是其传统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已不能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并改善教学手段。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绘图水平呢?首先,我们应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在整个课堂中,合理调节“老师讲、学生练”的比例,重点突出实践,增加实践练习的比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兴趣,在实践中提高作图的技巧和能力。其次,可采用“讨论式”教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对于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如果采用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有目的引导学生来进行讨论,学生通过讨论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再次,还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在上课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启发他们自己分析原因并归纳总结,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最后,还应利用实物、挂图、视频和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可增加直观性,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行想象,它们不仅具有较强的表现力,还能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视觉、听觉、触觉多种知觉系统协同参与学习,有助于知识获得的精确性和完善性,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显著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成果。

3 结 论

综上所述,《机械制图》的课程改革,需要在教学工作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需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内在关系,只有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只有通过课程整合来改善其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从而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鲜明特色,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真正把学生从较为复杂机械图样的枯燥知识体系中解放出来,使《机械制图》变为学生较容易理解并乐于接受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

作者:陈琳

上一篇:PLC控制系统中通信网络论文下一篇:提高市场准入改善投资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