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发展和教改思路建议

2024-04-29

本校发展和教改思路建议(精选8篇)

篇1:本校发展和教改思路建议

本校发展和教改思路建议

临夏州“影子教师”项目学员积石山县吹麻滩中学 樊玉成1.学校管理方面:应减少行政干预,放手让校长干,校长放手让教师干,放下去才能浮上来,先进的方法,优秀的人才才能浮现出来。行政的过多干预只能让校长听命于教育局,老师听命于校长,学生听命于老师,在管理中没有民主,呈现不出百花齐放的现象。在学校管理上应实行有效管理,努力改善学校的管理机制和学校评价机制,如自修课的文化课教师值日制、教室宿舍的学生评价制、值日领导管理教师制、无课教师课堂巡堂制等。从管理机制上强化学习氛围的营造。让学生自修的时间充足,在课堂教学上,处处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思结合。

2.在教师队伍方面:要严把教师入口关,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教师队伍,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加强校本教研工作,侧重于集体备课,要求进课堂之前根据个人情况要进行二次备课,尤其是青年教师。我校虽然进行了一些校本教研形式,但力度不够,教研一般停留在听课、说课、评课上。深入多层次的进行教学研讨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并要求青年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在“公开课”、“师德制”等基础上进行培训讲座、参观学习、自主交流等形式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关注学生成长。我校学生作业量太大,许多老师为了出成绩搞题海大战,忽略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应改善评价机制,要彻底改变教师的认识观,始终把学生的成长放在首位,让学生真正减负,轻装上阵,真正体现出学校的办学宗旨——以人为本,要从各方面着手,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

篇2:本校发展和教改思路建议

让教师与课改同成长

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大潮已席卷全县,我校在这次课改大潮中跨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新课改带来的新理念、新方法,犹如春风吹进校园,展现出一派新气象,促进了教师与课改同成长。下面浅谈我校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中的几点做法,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抓住关键——课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改理论是指导教师实践的基础,对课改理论的学习一般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听专家讲座,但专家的讲座,一般都是宏观层面上的,教师往往是听讲座时心中豁然开朗,回到教室却头脑空空,或是不知如何结合自己的学生实际去应用;另一种普遍应用的理论学习形式是老师自学理论书籍,但这种方式枯燥乏味。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用了灵活多样的理论学习方式。在培训内容上由浅入深,从对课标的学习抓起,然后上升到对各种课改理论书籍的学习,学校对课标的领会作了统一的要求,无论是课改实验班,还是非实验班教师,均要求备课标,将课标要求写上教案或预学案。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以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精选能解决本校教学实际问题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在培训形式上我们同样采取了老师自学、观看专家讲座及教学录像和集中学习三种形式。但每种形式都以实用为目的。

(一)教师自学

我们的教师自学在内容上不强求一律,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平时积累的理论知识要在实践中应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再到理论书籍中去寻找答案。为了这一学习方式的有效,我校将《课程标准》、《给教师一生的建议》、《如何做最好的老师》等老师应该必备的理论书籍让老师们传阅,以便老师结合实践对照学习。

(二)观看专家讲座及教学录像

我们观看专家讲座及教学录像采取的是边看边结合实际讲解的形式,为了使老师的课改能力迅速提高,课改以来,我们购买了大量全国名师的教学录像,由教务校长组织教师观看并讲解,与教师共同研讨做课,教师是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课改的先进理念的,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存在哪些差距,怎样在实际中落实等。然后把经验交流推广,对困惑通过共同探讨寻求解决

问题的办法,通过这种对照学习的方式,教师乐于接受,达到了对理论知识边学习边吸收的目的。

(三)集中学习

除此之外,我们还集中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为老师创造互相交流的机会,达到教师理论水平共同提高的目的。我们对教师的理论培训虽然是以结合实践自学为主,但我们注意对教师已经形成的理论水平进行验收,四月底,我校将对全校教师进行课改理论知识竞赛,来了解教师的学习情况。

二、组内研究,同伴互动,摸索规律。

1.“梳理分析、合作筛选”,精心设计教案。

从改变教学设计入手,我校制定了备课制度,明确了“合作(集体)备课的调整意见和操作流程”,强调落实备课的五个基本要求: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就有价值的问题展开讨论,设置自学和尝试答疑的环节,重视知识的应用与迁移。如五年级语文组在备《将相和》一课时,老师们依据自己教学经验判断,考虑到学生刚开始学习主动提问时,问题不是很小、很琐碎,就是不着边际。为了提高学生提问的质量,通过集体研讨,大家拟出对课题、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和围绕重点段让学生提问的教学思路,对提高学生质疑的意识与能力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讨,老师们深深地感到集体研究是科学设计的保障,每个教师在奉献自己智慧的同时,也在收获他人的成果,提高了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

2.“研究实践、引领反思”,研讨教学方法。

在师生双向互动过程中,教师教学方法的变革是关键。我们根据中心校提出的《如何打造高效课堂》为基础,力求教学改革中的五个“还给”学生。即(把提问与质疑的自由还给学生,把思考与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知识产生与发展的原过程“还原”给学生,把知道运用的机会留给学生,把交流与分享的意识带给学生),另外在教研组的合作教学实践中,紧扣这一内容,不断加强研究实践、引领反思,使课改的理念逐步深入到了每一个教师的心中。

如上五年级下册第三组口语交际内容《如何劝说别人》,最初的设计是预设了几个情景让学生思考,如劝说爸爸戒烟和劝说小伙伴不打电游,并且给每个情景做出了提示,如:劝说爸爸戒烟,在预学案上就提示:着重谈谈吸烟的危害。试教时,课堂上很顺利,学生预习已经查阅了资料,基本按提示进行陈述和劝说表演。但是,听课后我们总结,总感觉课堂上缺少学生思维的精彩,脱离实际,教学效果很一般。教研组开始了细细的反思,有的老师提出:口语交际内容来源与生活,学生是有实际生活体验的。我们要大胆的放手,给学生足够的表达展示空间。

于是,第二次上课,预习时教者只提供了两个情境,让学生思考还有什么时候需要我们的劝说,可以自己创设一两个情境,对于劝说方法不再提示,只要求能说服别人。这次的课堂,学生没有束缚,放开来了。创设的场景生动有趣,表演惟妙惟肖,非常贴近生活。老师们深深地体会到了:勤于反思,集体研讨,相信学生,就能创设快乐的课堂。

三、“爱学生”以及“如何爱”是课改的热点问题

爱学生,这是我们大多数教师具备的职业操守,因为我们都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如何爱学生则是相当多的教师比较盲目的。因此,课改启动时我们就把“爱学生”以及“如何爱学生”作为重要命题交给老师们去思考、去开发、去延伸。

第一,每一位实验班的教师都要弄清楚“教育爱”的真谛,弄清楚“教育爱”在新课堂的建构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讨论这一问题时,有的老师说,要象爱自己的子女一样爱自己的学生。我以为,这种认识还只是站在师德的层面上思考的,而事实上对学生的爱与父爱母爱在价值取向上是不尽相同的。教育爱是以高尚的师德为前提,深厚的教育哲学作支撑,充满着教育智慧与理性的大爱,其教育性与科学性是一般的父爱与母爱所不能替代的。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时有发生体罚学生的现象。作为当事人之一的教师检讨自己时常有的体会是:我不是不爱学生,而是有着“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这些现象的发生,就是因为教育哲学与教育智慧的缺失,情感重于理性导致的。新的教育价值理论认为,教育的目标在于学生个性和谐健康地发展,学生不是学校生产的统一规格的“标准化产品”,张三就是张三而不是李四,铁就是铁,不一定非要变成钢不可。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用途。

第二,如何爱学生,怎么对待学生,就这一问题我们与实验班的教师达成了共识,并形成了较为规范的行为方式。其一,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个性,可以让教育爱更具有主动性。了解学生,掌握具体的学情,是设计新课堂的必要过程,是因材施教的有力保障。我们要求实验班教师都要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详细记载每一天,每堂课以及每个学生所发生的一些有意义有研究价值的教育现象。班主任教师要

有详细的家校联系记录。这样,就能够使学校与家庭,课程与社会紧密相连,知识学习与学生的生命成长齐头并进,课堂教学就一定是灵动的,开放的。再者,深入了解学生个性,分析学情,就能够科学的搭建学习小组,畅通合作学习的渠道。其二,建立课堂表扬与批评的新机制。对个体的热情专注,充满情感的表扬鼓励等都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上进心。当然,我们反对那种无原则的,千人一面的表扬和话语形式。要结合课堂的具体情境,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不同学生不同的对待。不一定要鼓掌,也不一定要公开表扬或批评,有时,一个亲昵的动作、一张温馨的纸条、一句鼓励的话语可能效果会更好。这些“小动作”蕴涵着教育科学的大道理,平常我们做过,可能没有很好的去体会。其三,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在过去的教学活动往往被忽视。通过一个学期的课改实验,我校教师特别是实验班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有了较彻底地转变,对教育科学真理有了敬畏,对自己的学生多了尊重。课堂内外,教师杜绝了过去那种对学生大声呵斥,冷嘲热讽的现象,更没有了对学生的体罚。实验老师与学生谈话交流老师坐着,学生也一定坐着,学生站着,老师就一定站着和学生说话。一种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已经在实验班形成。

第三,爱学生还应该关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课堂内外的每一细节都充满人文关怀。我们在实验班的分组,座位的摆放,小黑板设置的位置、高度,小组学习评价等都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力求让学生在一个温馨平等,充满关爱的环境中学习与生活。

四、关注课堂,重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有效评价

新课改倡导开放的课堂。如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勿庸置疑,教师只能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如何当好这个角色大有文章可做。其中,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察言观色,深情注视。课堂上教师应细心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通过学生的面目表情,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透过学生的目光,读出或迷茫、或困惑、或苦思冥想、或恍然大悟的眼神。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表情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该用亲切的目光,饱含深情地注视班级里的每一名同学,要让所有的同学都能感觉到老师在注意他、关心他、重视他。要让优等生在教师的目光中读到欣赏、读到器重;要让中等生在教师的目光

中读到鞭策、读到期待;要让学困生在教师的目光中读到鼓励、读到希望。当学生“不规距”时,要让他们能在教师的目光中读到责怪、读到提醒;当学生进步时,要让他们能在教师的目光中读到赞许、读到肯定。亲切的目光,深情的注视,能够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神奇效果。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的真心期待,会让学生产生无穷的动力。

二是认真聆听,适度点评。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课前对教学内容的讲解,重点难点的恰当处理等问题早已熟记于心,并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学生中可能产生的疑问,也都进行了合理预测和充分的估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意外情况,对于教材上的正确结论,总有一些学生会产生这样或那样不同的见解。教师对学生中的那些看似正确而实际错误的结论要认真聆听,慎重对待,适度点评,不要因为怕影响教学进度而轻易地给予否定。更不应该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避而不谈或者大肆鼓励而不指出其错误所在。教师要善于聆听课堂上自然生成的各种不同声音,要给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条件,对学生的不同见解应百听不厌,百问不烦。点评时应科学评价,从多角度进行鼓励,特别是能反映学生求异思维与智慧火花的地方要充分肯定。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在寻求真理过程中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对症下药,评中要害。教师要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明确各章节的知识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各章节知识点间的紧密联系,具有较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同时还要深入地了解学生,合理地评判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真正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学生把好脉。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不同“病情”,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找准切入点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合理地进行“对症下药”。

伴随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惊喜的发现,教师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学生沐浴课改的阳光雨露,正在健康成长。无论是教育的管理者还是教育一线的教师,尽管倍感课改工作的艰辛,但只要勤于学习,乐于奉献,大胆实践,一定能品尝到课改给我们带来的别样甘甜。我们的课改工作一定能迎来一片艳阳天,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

篇3:云南蚕桑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1、坚持提高蚕桑效益, 推进基地建设稳步发展

基地是产业的第一车间, 鲜茧产量规模的提升是蚕桑产业后续加工的基础。检验衡量基地建设成效的最主要指标就是养蚕量和交茧量, 我们要认真查找全省近年基地面积不断扩大而养蚕量徘徊不前的原因, 最终还是一个亩效益不高和与其他产业相比比较效益不高的问题, 因此我们只有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这一主体, 合理规划布局, 推进蚕桑基地稳步科学发展。总结以往的经验, 凡是合理布局、连片集中、用地条件好的桑园, 其产茧量就高、效益就好, 稳得住而且不会轻易挖桑毁桑。所以我们要因地制宜, 重点打造蚕桑基地县、万亩乡、千亩村、百亩组、专业户, 避免粮桑、烟桑、果桑等产业用地矛盾, 使中等桑园亩产真正达到3 500元以上, 高产桑园亩产超过5000元, 一定要通过效益的引导使蚕桑基地发展成为群众的广泛意愿, 切不可为求基地面积摊派任务遍地开花。

2、坚持政府科学引导, 推进蚕桑产业科学发展

一是将基地建设扶持资金和各区县的养蚕总量、养蚕增量进行挂钩, 扶优扶强, 切实转变由各区县自报基地建设面积套取专项资金的局面。避免个别区县年年争取几百万专项资金, 而养产量和交茧量极小且连年下降, 桑园种不下、种桑不养蚕。

二是将基地建设扶持资金和蚕桑生产配套设施相挂钩, 转变专项资金仅限于种苗、共育室、催青室建设的不合理引导方式。蚕桑产业是种养加结合的产业, 只种桑不养蚕的现象在云南一定程度存在, 所以农户大蚕房建设、水利、道路、 新型簇具、蚕桑农机具建设可以给予相应的补助。各级政府也要相应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 大力改善蚕桑基础设施条件, 包括水利、道路、蚕房、新型簇具、收烘设备、 蚕桑农机具补贴等, 建设高产稳产桑园。

三是拿出一定比例的蚕桑专项资金, 将缫丝企业生丝产量、纳税额相挂钩, 转变蚕桑专项资金仅限于基地建设的扶持方式。“没有龙头带动的产业就没有生命力”, 这样不仅可以推进云南鲜茧的就地加工, 推进产业链延伸、提高政府财政收入, 同时又能鼓励实实在在从事鲜茧加工的龙头企业稳定提升鲜茧收购价格, 以工哺农, 提升蚕农茧价和效益。

3、坚持不断延伸产业链, 推进蚕桑产业精深发展

一是随着东部产业结构的调整, “东桑西移”转变为“东丝西移”已成必然趋势, 西部建丝绸加工企业必须在科技创新上做文章, 必须在“名、优、特”上做产品。 云南要抓住机遇,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出台优惠政策, 提供优质服务, 创造优良环境, 筑巢引凤, 主动承接, 加快发展丝绸加工。国家要对东部企业到西部投资丝绸加工的给予重点扶持, 以增强东部企业到西部投资的吸引力。

二是要更好的发挥政府财政补助资金的引导作用, 扶持龙头, 引领发展。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加工型龙头企业的扶持, 尤其是对精深加工优先给予固定资产贷款贴息和蚕桑收购贷款贴息支持, 增强本省缫丝企业竞争力, 确保我省干茧实行就地加工, 推进我省茧丝绸产业尽快走向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4、坚持加强管理创新, 推进蚕桑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不断创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农庄等新模式, 在蚕桑主产区、重点村成立蚕桑专业合作社, 公司与合作社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出台蚕茧收购最低保护价, 确保合作社和蚕农利益, 保持蚕桑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对违规违法的企业, 商务厅茧丝办不予审批发证。结合云南省红盾支持产业发展行动, 在鲜茧收购期间相邻地州工商执法部门的联动监管执法, 严厉打击茧贩子和违规收购鲜茧企业。

三是根据年度蚕桑市场行情和国家蚕桑指导价, 由省政府组织发改、物价、农业、商务、茧丝绸协会、企业代表等, 协商出台年度或期别的鲜茧收购价格, 以文件形式发往各地州 (市) , 各地可根据茧质情况允许上下浮动10%。

四是加强对蚕种市场监管。尽快出台《云南省蚕种管理办法》, 蚕种乱则蚕茧乱, 则蚕农损。

5、坚持创新经营模式, 推进云南蚕桑产业规模发展

通过组建云南省丝绸集团, 极大的提高茧丝绸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把分散弱小的茧绸企业,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 形成大集团, 合力大发展, 着力打造中国茧丝绸产业“桥头堡”。通过集团公司平台, 吸引国内丝绸加工企业和贸易企业、以及研发机构来云南发展, 并将“云丝”品牌拓展全国, 走向世界。

篇4: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弊端和教改思路

一、中等职业学校固有语文教学模式的弊端

大纲中提出“语文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密切结合的关系,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不强,对学生在语文素质的培养上成效也不明显。主要表现在:

(一)课文比重太大,过于重视阅读教学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过程是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过程。然而,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仍是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用于阅读教学。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学生多学一篇课文或少学一篇课文,没有多少实质的区别。况且目前的阅读教学只是孤立的案例(即课文)分析,学生早就习惯于这种缺少拓展延伸且程式化的语文教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样教学必然是用大量的理论来指导学生的阅读学习,学生学起来索然无味,难以得到实际的可用的知识,难以形成职业能力。

(二)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不高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按照阅读教学理论进行组织安排的,过于抽象,而且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基本按这样的程序开展过训练,过于系统的理论对他们而言,一没有兴趣,二没有实际用处。而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绝大部分人的入学动机是找一份工作,他们需要未来工作和个人发展中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他们需要学了就会用的“快餐式”学习,而不太需要“高档宴席”。在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要么应用文写作只占很小的比重,其可供学生研究的资料很少,教师在教学中所花的时间也少得可怜;要么干巴巴地讲解应用文写作的格式要求,教学内容十分枯燥,学生学起来索然无味。这种教学现状满足不了学生的就业需求,应用文教学形同虚设,质量不高。

(三)口语教学随意性大

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中,都能把口语教学当成语文能力训练的一个环节,但其体系并不完善,缺乏合理的梯度性,内容也不完整,训练的时间得不到保证,教学中充其量只是简单地涉及。这样的结果是使得口语基础本身就不牢固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两年的语文学习后仍难以应付一般的求职面试。

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改的设计思路

总体的思路是以阅读探究、应用写作、口语训练三者并重组合进行模块化单元教学,以中职语文教材为基本素材,设计相应单元主题活动,文道结合,以道为主线,将阅读教学、应用写作、口语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语文课程模式,真正突显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这样的设计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围绕明确的教学主题,组织职业能力本位的模块化单元教学,阅读、写作、口语教学形成有机整体;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打乱了教材中原有的课文呈现顺序,精选学生生活中需要了解的语文知识模块内容设计了八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均是一个学习探究的大课题,然后结合各单元的主题内容设计单元主题活动,再结合单元主题活动设计和开展应用写作训练和口语训练。使得每个单元均成为一个教学的有机整体。而八个单元主题也不是平行的,结合八个单元的活动所进行的阅读训练、应用写作训练和口语训练均是由浅入深、逐步开展的,其内容的难易安排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认知规律,使学生易于接受。在总体上保持阅读、写作、口语训练的比例达到4∶2∶2,形成探究学习与训练并重的职业能力本位的模块化单元教学结构。

语文教学以阅读教学为主、写作训练没有针对性、口语交际训练几乎为零的实际,建立起符合中等职校学生学习需要的语文教学体系,使学生读了书能记住点、拿起笔能写几句、张开嘴能说起来,真正培养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

(二)针对单元目标、立足教学素材,科学整合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教学活动要素,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综合实践课题,合理规划整个单元的教学对策。

在教学对策上,我们注重了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实践课题。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不是在课堂讲授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训练出来的。我们设计的综合实践课业通常是需要团队合作,需要联系具体任务所完成的较全面的综合性课题训练,它能够体现职业能力目标要求,并需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方能完成。学生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困难,自主解决各种问题;需要运用语文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判断;需要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努力;需要组建小组,自立课题,进行调查分析,分工合作完成任务。这样的综合实践课题迫使学生走进阅览室、网站,收集和整理资料,进行判断分析,做出调研结论。在调研过程中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探讨,齐心协力完成课业。在掌握调研能力的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系统思考问题、团队合作精神、计算机运用、交流表达、刻苦受挫的心理承受力等职业通用能力也同步得到了锻炼。

总之,课改实施以后,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能力和通用职业能力均有较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能力和通用职业能力,提升了学习兴趣,促进了

篇5:本校发展和教改思路建议

关键词:山丹马场,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建议

山丹马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 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 总面积2192.54km2, 耕地30668km2, 海拔2420m~4933m, 年平均气温0.2℃, 年平均降水量358.8mm, 蒸发量为1701.2mm, 无霜期100d左右。现下辖一、二、三、四场4个农牧企业, 地处黑河水系和石羊河水系的分界处。境内属黑河水系的主要为童子坝河、马营河、后稍沟河以及大香沟、小香沟等;属石羊河水系的主要为西大河。其水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和南部祁连山冰雪融水。场区地表水集水面积为1336.19km2, 多年平均径流量30494.75万m3。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雨洪和谷沟潜流, 其次为渠系、管道输入渗漏, 合计为1085万m3。山丹马场境内土地资源丰富, 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条件比较好, 但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区域内部分地表水资源量, 只有1959万m3。目前, 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经济欠发达是基本场情。

一、场区高效节水发展现状

山丹马场可利用水资源严重不足, 现状可灌溉面积只有二、三、四场的11.5万亩, 其余耕地无灌溉, 匀为旱作农业。现有各类渠道447.63km, 其中干渠62.74km, 支渠51.56km, 斗渠103.4km, 农渠93.5km;干管75.78km, 支管53.05km, 输水隧洞7.6km。上世纪末, 山丹马场倾其数十年之积累, 建成二场四墩、三场大、小香沟三座小型水库及输水管道, 总库容108万m3。但山丹马场长期作为部队军马繁育基地, 主要以开发建设为主, 国家对马场的投入很少, 自身积累有限, 农牧业基础非常薄弱,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较为滞后, 现有渠道等农田水利工程大部分是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军队管理期间由总后勤部投资修建的, 至今已经使用近50年, 建成后因资金短缺等原因, 农田渠系年久失修, 破损渗漏严重, 破损失修率达80%以上, 加之水库调蓄能力有限, 灌溉水利用率只有50%, 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生产效益低下。

场区农业一方面干旱缺水, 一方面水量浪费又十分严重, 决定了必须走高效节水之路。山丹马场加大了节水灌溉工程投资, 自筹资金, 利用大、小香沟水库及输水管道, 在三场配套建成大型电动圆盘型指针式喷灌机19台, 节水喷灌面积达到0.053万hm2。喷灌工程的修建, 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通过产业种植结构调整, 发展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 轮作地块种植大麦、油菜、青稞等作物, 产量大幅度提高且稳定。据统计喷灌净灌溉定额65m3, 与场区渠灌74.1m3相比, 节约灌溉水量136.5m3/hm2, 节水效果和经济效益明显。

二、场区发展高效节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喷灌技术的优势在山丹马场已经得以体现。然而, 由于资金短缺、水资源不足, 一些政策、技术还不完善, 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㈠缺乏资金投入, 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比例偏小 受经济条件的限制,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投入明显不足, 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所占比重明显偏低。截止2012年底, 山丹马场发展高效节水面积仅有0.05万hm2, 仅占控制灌溉面积0.77万hm2的7%,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比例偏小。

㈡节水工程建设标准低, 示范作用不够充分 现有设施部分未严格按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标准实施, 工程配套不完善, 严重影响工程安全运行, 致使高效节水的效益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了较大影响。

㈢农业布局与高效节水的规模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由于目前农业种植结构繁杂, 对灌水方式、时间、数量要求不一, 且粮食作物所占面积偏大, 单方水效益偏低, 加之以户为单元分散的农业生产方式, 使得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规模化发展受到制约。

㈣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体系不够完备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节水灌溉技术固定的技术队伍还没有完全建立, 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素质低, 运行不当, 造成设备损坏及灌溉配水不及时, 致使工程不能持续发挥效益。

㈤缺乏与高效节水技术配套的农业耕作、施肥与栽培技术 一些工程灌溉都能满足作物要求, 但缺乏与高效节水技术配套的农业耕作、田间管理与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措施, 致使喷灌作物产量不高, 达不到节水高效的目标。

三、场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㈠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山丹马场是一个典型的干旱灌溉农业区,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技术落后, 水资源利用率低下, 灌溉供需水矛盾突出, 已成为严重制约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 只有加强场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发展以节水增效为核心的节水农业, 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科学管理, 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通过调整产业种植结构, 提高作物产量, 增加企业和职工收入, 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可行性 高效节水喷灌设施在三场运行正常, 经过几年测算, 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85,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22.5%, 让职工体会到了高效节水灌溉与传统灌溉模式效益的明显差别, 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增加灌溉面积有着较高的积极性;山丹马场现有耕地绝大部分为条田, 单块面积都在千亩以上, 铺设低压管道和喷、滴灌设备运行方便, 适宜规模化连片种植, 管理也方便。

四、场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思路和目标

㈠发展思路 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中心, 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根据场区各地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条件制定总体发展思路, 确定适宜的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模式, 找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关键环节, 讲求实效。节水重点是发展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和田间节水工程, 合理确定工程布局, 重点选择特色、高效等优势作物, 如高原蔬菜、中药材等大力发展微灌技术, 马铃薯发展喷灌技术, 轮作地块种植大麦、油菜、青稞等作物。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和改造中低产田的目标。

㈡发展目标 根据山丹马场场区水资源状况、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条件, 未来发展趋势、发展潜力和需求, 合理确定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规模。至2015年在山丹马场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47万hm2, 其中在二场、三场发展大田马铃薯、大麦、青稞、油菜等喷灌面积0.37万hm2, 在四场发展大田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滴灌面积0.1万hm2。

五、场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建议

㈠加强组织领导 山丹马场总场结合各分场实际情况, 已编制了《山丹对局高效节水灌溉规划》, 严格按照规划部署, 明确任务, 强化措施, 扎实推动场区高效节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要以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统一规划, 统筹推进, 确保高效节水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和绩效奖惩制, 对工作力度大、推进速度快、实施成效好的单位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㈡综合考虑, 讲求实用性 要综合考虑, 讲求工程的实用性和系统性。要加强系统设计配置上的监管, 除了合理布局外, 还应根据不同的水源、水质合理确定水质净化模式, 科学建设沉沙池, 合理配备过滤系统、施肥装置及监测等设备, 绝不能为节省投资而任意减少或简化设备环节。

㈢加强科学管理 高效节水工程科技含量较高, 需要科学的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要按“三分建设, 七分管理”的原则管理好, 做到建设一处, 完善一处。既要重视项目立项, 抓好设备安装, 也要配套运行管理制度, 搞好操作培训, 完善后续管网维护。同时要根据当地气候、不同种植作物以及植物不同生长阶段, 积极探索并形成科学有效的灌溉制度、水肥一体化技术及田间耕作管理技术, 真正做到增产又增收, 节水也节能, 让农户切实获得高效节水工程带来的效益。

㈣加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 场区农业改革承包后, 职工以户为单元经营, 土地划分面积小, 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影响到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效益。在山丹马场企业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和蔬菜生产基地, 展现了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从长远发展看, 职工承包田还要通过土地流转和专业合作社等方式, 走规模化经营的路子, 提高集约化水平, 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提高种植效益。

㈤做好水利科技工作 加大对水利科技工作的投入, 加强水利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和技术服务工作, 将先进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注重分析研究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效果, 不断总结分析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 提升自治区节水灌溉工作技术水平。

六、结论

篇6: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弊端和教改思路

一、中等职业学校固有语文教学模式的弊端

大纲中提出“语文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密切结合的关系,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不强,对学生在语文素质的培养上成效也不明显。主要表现在:

(一)课文比重太大,过于重视阅读教学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过程是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过程。然而,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仍是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用于阅读教学。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学生多学一篇课文或少学一篇课文,没有多少实质的区别。况且目前的阅读教学只是孤立的案例(即课文)分析,学生早就习惯于这种缺少拓展延伸且程式化的语文教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样教学必然是用大量的理论来指导学生的阅读学习,学生学起来索然无味,难以得到实际的可用的知识,难以形成职业能力。

(二)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不高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按照阅读教学理论进行组织安排的,过于抽象,而且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基本按这样的程序开展过训练,过于系统的理论对他们而言,一没有兴趣,二没有实际用处。而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绝大部分人的入学动机是找一份工作,他们需要未来工作和个人发展中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他们需要学了就会用的“快餐式”学习,而不太需要“高档宴席”。在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要么应用文写作只占很小的比重,其可供学生研究的资料很少,教师在教学中所花的时间也少得可怜;要么干巴巴地讲解应用文写作的格式要求,教学内容十分枯燥,学生学起来索然无味。这种教学现状满足不了学生的就业需求,应用文教学形同虚设,质量不高。

(三)口语教学随意性大

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中,都能把口语教学当成语文能力训练的一个环节,但其体系并不完善,缺乏合理的梯度性,内容也不完整,训练的时间得不到保证,教学中充其量只是简单地涉及。这样的结果是使得口语基础本身就不牢固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两年的语文学习后仍难以应付一般的求职面试。

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改的设计思路

总体的思路是以阅读探究、应用写作、口语训练三者并重组合进行模块化单元教学,以中职语文教材为基本素材,设计相应单元主题活动,文道结合,以道为主线,将阅读教学、应用写作、口语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语文课程模式,真正突显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这样的设计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围绕明确的教学主题,组织职业能力本位的模块化单元教学,阅读、写作、口语教学形成有机整体;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打乱了教材中原有的课文呈现顺序,精选学生生活中需要了解的语文知识模块内容设计了八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均是一个学习探究的大课题,然后结合各单元的主题内容设计单元主题活动,再结合单元主题活动设计和开展应用写作训练和口语训练。使得每个单元均成为一个教学的有机整体。而八个单元主题也不是平行的,结合八个单元的活动所进行的阅读训练、应用写作训练和口语训练均是由浅入深、逐步开展的,其内容的难易安排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认知规律,使学生易于接受。在总体上保持阅读、写作、口语训练的比例达到4∶2∶2,形成探究学习与训练并重的职业能力本位的模块化单元教学结构。

语文教学以阅读教学为主、写作训练没有针对性、口语交际训练几乎为零的实际,建立起符合中等职校学生学习需要的语文教学体系,使学生读了书能记住点、拿起笔能写几句、张开嘴能说起来,真正培养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

(二)针对单元目标、立足教学素材,科学整合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教学活动要素,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综合实践课题,合理规划整个单元的教学对策。

在教学对策上,我们注重了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实践课题。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不是在课堂讲授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训练出来的。我们设计的综合实践课业通常是需要团队合作,需要联系具体任务所完成的较全面的综合性课题训练,它能够体现职业能力目标要求,并需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方能完成。学生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困难,自主解决各种问题;需要运用语文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判断;需要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努力;需要组建小组,自立课题,进行调查分析,分工合作完成任务。这样的综合实践课题迫使学生走进阅览室、网站,收集和整理资料,进行判断分析,做出调研结论。在调研过程中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探讨,齐心协力完成课业。在掌握调研能力的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系统思考问题、团队合作精神、计算机运用、交流表达、刻苦受挫的心理承受力等职业通用能力也同步得到了锻炼。

总之,课改实施以后,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能力和通用职业能力均有较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能力和通用职业能力,提升了学习兴趣,促进了专业技能的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篇7:本校发展和教改思路建议

关键词:漯河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加快转变漯河市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

加快转变漯河市经济发展方式, 从短期看是应对漯河市能源资源短缺、环境容量不足、资金流量有限的迫切需要, 从长远来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强发展后劲的根本措施。

(一) 建设经济强市的迫切需要

漯河市是内陆城市, 资源相对匮乏, 加上人口少、底子薄, 经济总量较小、科技水平不高, 实现从经济小市向经济大市的跨越, 不仅要求发展快、速度高、总量大, 而且要求结构优、质量好、后劲足。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切实把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第三产业带动和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才能推动漯河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经济强市的目的。

(二) 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漯河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 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较快发展, 但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经济来说, 社会事业发展仍显滞后, 存在经济进步和社会事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巨大需求。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转变漯河市的经济发展方式。

(三)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

西方发达国家在上百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 在我国最近20多年集中出现了, 漯河市有些地区历史上也曾经是碧水蓝天、林草丰美, 但由于长期以来乱采滥挖、过度开发, 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空气质量下降, 水源受到污染;有些地区环境事故频发, 老百姓反映比较强烈, 环境问题的投诉和纠纷明显增多。只有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才能保护好漯河市脆弱的生态环境, 提高环境的承载能力。

二、漯河市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

(一) 从经济结构上看, 存在着“三个不合理”的问题

一是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不合理。在拉动漯河市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 长期以来都是投资拉动一马当先, 而消费和出口的作用很弱, 存在着动力失衡问题。虽然市情决定了漯河市的发展目前仍然要依靠投资来拉动, 但从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内外都在调整经济结构, 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和国内发展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情况来看, 过度依赖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将很难持续;二是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2009年, 漯河市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3.3:69.7:17.0, 这表明漯河市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第二产业支撑, 虽然有发展服务业的区位优势, 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很突出;三是支柱产业结构不合理。2009年, 全市四大支柱产业食品、造纸、化工、纺织实现的增加值分别为179亿元、29.2亿元、17.2亿元、5.3亿元, 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分别为41.1%、8.8%、2.5%、1%, 食品工业的增加值比造纸、化工、纺织三个产业的增加值之和还多, 单一产业比重过大易产生风险。

(二) 从协调发展上看, 存在着“三个不协调”的问题

一是“三化”进程不够协调。按一般发展规律, 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 (即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的比例大致为1.4~2.5:1, 我国城镇化率早在2003年就超过了工业化率, 而漯河市2009年的城镇化率为39.3%, 工业化率为55.6%, 二者比例为0.7:1, 农业产业化水平也不是很高, 粮经比例为70:30;二是城乡发展不协调。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看, 漯河市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4倍;从公共服务水平看, 全市60%多的农村人口仅拥有17.5%的公共资源, 85%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从社会保障情况看, 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比例为26:1, 保障项目、保障标准也有明显差距;三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社会事业投入明显不足。

(三) 从战略任务上看, 存在着“三个比较低”的问题

一是食品产业层次比较低。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不够长、知名品牌少、高附加值产品少、总体效益还不高;二是城镇化水平比较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表明,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时, 城镇化水平一般在50%左右。漯河市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为3493美元, 但城镇化率只有39.3%, 略高于河南省的平均水平但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3%;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程度比较低。在全国统计系统确定的23项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中, 漯河市还有14项指标没有达到要求, 包括单位GDP能耗、环境质量指数、人均生产总值、第三产业比重、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平均受教育年限等。

(四) 从发展动力上看, 存在着“科技投入不足”的问题

漯河市2010年科研与试验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0.62%, 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3, 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事业费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为0.36%, 远低于河南省科技进步考核指标规定的不低于1.4%的标准。

三、加快转变漯河市经济发展方式的整体思路和建议

加快转变漯河市经济发展方式既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也是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 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形成推动漯河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合力, 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一) 坚持在加快发展中加快转变

发展是硬道理、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漯河市有些地区一讲转变就放慢发展速度, 一讲加快发展就忽视转变,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市情决定了一方面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尽快做大做强经济规模, 否则就无法有效解决就业、分配、社会保障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加快发展又必须依靠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来提供动力。因为只有经济结构优化了、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了、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了, 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发展。

(二) 坚持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中加快转变

针对漯河市“二、三、一”产业结构的特点, 调整和优化的重点是:第一, 尽快提升第二产业竞争力。为此要实施两项计划:首先着力推进食品名城提升计划。目前漯河市最具竞争力的产业是食品工业, 这个特色不仅不能丢, 而且要通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努力实现特色更特、优势更优, 在继续壮大食品产业规模的同时, 下更大的气力提高产业层次。其次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计划。这方面漯河市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 引进和培育了电动汽车电池、笔记本电脑和液晶电视、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等项目, 下一步要着力培育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以及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同时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提升工业经济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第二, 大力推动第三产业大发展。服务业发展滞后一直是漯河市经济发展的“短板”, 而“短板”也正是最大的潜力所在, 今后促进漯河市服务业大发展, 关键在于立足优势, 发挥优势, 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首先是发挥好区位交通优势。漯河地处河南中部, 京广、洛浦“双十字”交叉路口, 又是河南省三大物流园区之一, 还拥有全国最大的冷链物流企业——双汇物流公司和全省第二大口岸——豫南陆路口岸, 要用足用好这些优势, 在继续抓好各类市场建设和完善商贸设施的同时, 更加注重发展食品、粮食、棉花、盐化工等行业物流, 尽快使漯河市建设成为河南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其次要发挥好人文景观优势。漯河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现在又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具备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 要精心研究、论证如何把漯河市的历史文化游、特色工业游、农业观光游与穿市而过的沙澧河景观游结合起来, 不断丰富文化旅游的内涵。第三,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漯河市农业基础较好, 又是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市。今后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前提下, 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优质果品、花卉园艺、观光农业以及特色经济林等高效农业, 继续推进双汇产业化工程, 带动全市畜牧业做大做强, 致力把漯河市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的优质畜产品基地。

(三) 坚持在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中加快转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根本出路在于自主创新。漯河市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表面上是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上的差距, 实质上是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上的差距, 必须把推进科技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来抓。一是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以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 扎实开展企业创新年活动, 加快建设和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 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和其他科技园区。以漯河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依托, 积极开展科技创业孵化基地, 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二是探索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选择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领域, 把相关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组织起来, 开展紧密的技术合作和联合攻关。

参考文献

[1]2009年漯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篇8:靖会灌区水价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靖会灌区,水价改革,思路,建议

白银市靖会灌区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建成大中型泵站38座, 装机容量63567千瓦。总干渠1条, 干渠5条, 总长度178.85千米。设计流量12立方米/秒, 总扬程529米, 设计灌溉面积30.45万亩。灌区位于靖远县南、会宁县北部之间, 年平均降雨240毫米, 最大蒸发量1818毫米。灌区水资源匮乏、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无霜期较短, 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灌区具有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上不均、年内降雨量变化大等显著特点,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认真研究水价形成机制, 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合理制定水价政策, 充分运用价格杠杆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优化水资源配置, 加快水管体制改革, 推动建立节水型社会发展, 建立一套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 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水价的涵义和水费收入的作用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就是指水利管理单位通过拦、蓄、引、提等水利工程设施提供给用水户的天然水价格, 它是由供水生产成本、费用、利润和税金组成。考虑到农业比较效益差, 农民承受能力低, 为了体现向农业的政策倾斜, 国家明确农业水价中不计利润和税金。水费是农田水利工程维修管护、正常运行的重要经济来源。没有水费的保障, 灌溉工程就难以正常运行, 渠系老化失修, 工程供水能力衰减, 灌溉面积严重萎缩, 直接影响灌溉效益的发挥, 灌区末级渠系管理和养护就会缺位, 也不利于农民树立节约用水观念, 最终受到影响的仍然是农民。因此, 进行水价改革对于保证灌溉工程良性运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节支, 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灌区供水价格现状和水价改革

靖会灌区在1973年建成通水, 群众用水只收0.03元/立方米。竣工验收后, 灌区全面进入管理阶段, 水价由固定水费和基本水费两部分组成, 水费按照物价部门审批标准执行。自1988年以来, 根据国家水价改革政策和灌区实际, 先后对供水价格进行了几次适度调整, 对促进灌区农业经济发展和增加单位收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虽然经过多次水费上调, 水费达到目前的0.34元/立方米, 但是仅占成本水价0.86元/立方米的44.19%, 与成本水价相差太远。水费偏低导致供水管理机构只能勉强维持简单的生产运行, 工程的正常维修和更新改造无法保障。同时, 造成灌溉用水浪费严重, 不利于节水灌溉, 工程长期带病运行, 供水能力下降, 渠系水利用系数减小, 以致灌溉效益低, 灌区面积逐渐萎缩, 加快了灌区运行的恶性循环。

三、水价改革的重大意义

㈠调整供求关系, 促进节约用水

长期以来, 水利工程供水水费没有真正纳入商品定价范畴。使价格机制不能真实地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 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水资源的供求关系, 不能引导人们自觉调整用水数量和用水结构, 导致了水资源短缺、用水浪费和水资源配置低效率同时并存。因此, 合理确定供水价格, 抑制用水需求, 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十分必要。

㈡体现商品属性, 兼顾用水公平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纳入商品价格范畴进行管理, 进一步确立了水利工程供水的商品属性, 有利于通过市场机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把有限的水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和效率更高的环节。在发挥价格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的同时, 充分考虑了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 需要国家给予政策扶持, 把农业用水定位为一种特殊商品, 明确规定在核定农业水价时不计税收和利润, 使水价杠杆在调节水资源供求关系, 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的同时, 较好地保证全社会的用水公平。

㈢规范供水价格, 适应市场要求

水价由供水生产成本、费用、利润和税金构成。明确水利工程供水实行分类定价, 农业用水价格按补偿供水生产成本、费用的原则核定,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避免了定价的随意性, 切实维护供用水双方的利益, 使水利工程供水行为更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使水利工程最基本的维修养护经费得到了有效解决。有效地保护了供用水双方的合法权益, 解决了擅自变更水价、用水不交水费、截留、挪用和减免水费等现象的发生。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水价秩序。

四、农业水价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靖会灌区农业水价偏低, 导致工程带病运行, 效益衰减, 水管单位队伍不稳, 严重危及工程的运行安全。

㈠水费不能足额计收, 基础设施维修资金严重短缺

靖会灌区水利工程设施点多面广、老化严重、病险工程多, 维修加固资金严重缺乏。水费仅占成本水价的44.19%, 不能足额收取, 水费拖欠严重, 工程管理和维修资金难以保障, 带病运行的问题得不到完全根治, 给工程安全运行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农业水费是维系农田水利设施正常运行,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保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经济来源。水费收入锐减是当前农业水价改革工作中出现的最大问题。灌区水管单位面临生存困境, 导致部分农田水利设施难以正常运行。

㈡公益性经费落实不到位, 水管单位难以生存和发展

由于水管单位属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职工工资和水利工程维护完全依靠收取的水费来维持。加之水管体制改革滞后, 公益性人员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能足额补贴到位。水利管理单位职工工资难以保障, 造成职工队伍不稳, 管理服务不到位, 职工上访事件不断增多, 农民群众的意见也很大。另外, 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严重不足, 水利工程运行状况存在较多问题。用于工程维修养护的投入更是微乎其微, 导致水利工程渠系管理维护差, 工程状况下降。靖会灌区修建于20世纪70年代, 工程运行40余年, 工程老化情况十分严重, 病险渠段较多, 工程带病运行。近几年灌溉期间渠道经常出现病险和跨塌, 但由于水费收入下降, 水管单位可用于抢险的资金不足, 所以不能及时进行维护, 水管单位职工生存问题显性化, 也使农田水利设施良性运行面临挑战。

㈢搭车收费现象不断出现, 加重了群众对农业水价改革的误解和不满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 水费成为向农民收费的唯一途径, 也成为搭车收费和截留挪用的目标, 加重了群众对农业水价改革的误解与不满。灌区大多数农民都能按时足额缴纳水费, 但有些村社以种种理由截留、挪用水费的问题, 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引起群众对农业水价改革工作的不满情绪, 由此产生了拒交水费的现象, 激化了用水户和水管单位的矛盾, 水管单位也缺乏必要的制约手段。

㈣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滞后, 导致水利设施产权不明晰, 管理缺位

由于末级渠系不配套, 计量手段和量、测水设施不完善, 难以实行计量收费, 渠道损坏, 水的利用率低, 地方将这些损失分摊给农户负担, 导致水费过高。同时, 过高的水费和由于渠系不配套造成的供水保证率下降, 使农民用水的权利和缴费的义务严重不对称, 激化了用水户和水管单位的矛盾。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的进展总体滞后, 农业供水管理缺位, 部分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建立和运行缺乏社会支持, 运作不够规范。

五、灌区水价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㈠加大农田水利设施的资金投入, 确保工程正常运行

农田水利设施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 农业末级渠系是农田水利设施发挥效益的关键环节。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 应该纳入公共财政支持的范畴, 加大中央财政对农业末级渠系改造的投资与支持。通过机制创新和现有支农政策的协调落实, 解决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长期投入不足的问题, 从而降低水费成本, 减轻水价过高给灌区群众带来的负担。

㈡建立农业水费补贴新机制, 促进农业节水和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为适应农田水利建设的新形势, 加强农村末级渠系建设, 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和用水计量设施, 解决农业灌溉难和农业水费收取难的突出问题, 必须探索建立中央 (省) 财政直接补贴农业水费的新机制, 作为农业水费补贴, 按灌溉用水定额和水价标准直接补贴给用水户。同时, 按市场经济原则, 用价格杠杆对水资源供求关系进行调整。充分发挥水价机制促进节约用水, 巩固广大农民长期形成“用水缴费”的水商品意识, 减轻农民负担, 促进农民维护末级渠系和节约用水的自觉性, 实现农业用水商品化, 促进农业节水和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㈢加强农业水价管理, 取消不合理的加价收费

在物价部门、水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下, 给予国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一定的水价调整空间, 开展农业供水成本测算和审核工作, 使管理单位能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及时下调或上浮水价, 充分发挥灵活性, 对规范灌溉管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整顿水价和严格审核农业供水成本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 合理制定农业水价调整方案, 规范正常的供水成本费用, 提高水价构成的透明度。

㈣推进水管体制改革, 规范水利工程运行管理

上一篇:月季花观察日记下一篇:朱经武校长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