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教改课题申报

2022-08-30

第一篇:新工科教改课题申报

教改课题结题报告

篇一:教研教改项目研究结题报告 教研教改项目研究结题报告

—法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本课题是人文社科学院法学教研室为加强法律学科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而申报的教改课题。该课题于2003年9月由攀枝花学院批准并列入工作计划。随后,课题工作人员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了该课题,经过近两年的研究,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内容和基本原则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法学专业是人文社科学院发展势头良好的专业之一,自2001年秋开始招收本科以来,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层次和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法学专业发展的重点。为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需要,特申请立项该课题。该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挖掘法学专业教学的发展潜能,使专业教育和市场需求能更好的结合,有利于提高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实现攀枝花学院“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这个课题蕴涵着丰富的研究内容,我们将课题内容分解为以下方面:

1、教学内容的改革:

2、教学形式的改革;

3、教学环节,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在以上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中,我们认为该课题选题需要突破的难点有以下两点: 一是法学专业的教学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的变化; 二是专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如有机整合。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提出了课题研究工作的几项基本原则:

1、以邓小平教育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教育部教高[1998]2号文件印发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等五个文件精神。

2、本研究特别注重和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充分重视本地区和本院校的优势和特殊性,使研究富于特色。

3、以研促教,以研促改,通过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项目研究情况

(一)研究计划和项目分工

整个项目的年底进展计划及目标共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03年9月——2004年3月拟定法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2004年4月——2005年3月实施计划,包括大量阅读理论专著,开展调研,搜集材料,撰写论文等;第三阶段:2005年4月——2005年9月加工整理材料,撰写论文、结题报告、成果应用。为保证上述计划的顺利完成,提高项目组成成员的工作效率,在课题组内部进行了项目分工。其中,付晓梅同志为项目总负责人,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及对外联系、撰写结题报告等工作;寇桂君同志承担教学实践环节部分的改革研究;刘德玉同志承担教学内容部分的改革研究工作;罗辉国同志承担教学形式部分的改革研究工作。

(二)项目研究过程回顾

2003年5月,当时的法学教研室主任付晓梅同志在一次教研会上提出,法学专业学生仅有理论水平是不够的,随着社会对本科生的要求日益提高,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经过这次教研会,达成了“法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立项的一致决定。鉴于当时法学教研室师资力量有限,而申报课题对研究者又有职称上的要求,故决定由有教学经验较为丰富且均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付晓梅、寇桂君、刘德玉、罗辉国四位同志担任该课题的具体研究工作。

2003年9月,该课题获得学院批准并列入该工作计划。为此,课题组成员紧接着召开会议讨论、确定关于课题研究的各项具体事宜。这次会议商定了该课题研究中各位研究者的具体任务分工,课题的项目进度即进展计划及目标。

2004年4月,课题组成员开始着手实施计划,搜集材料。鉴于研究者研究经验不够丰富,职称不高,课题组成员在着手实施计划的具体工作中,特别作了两项准备工作:一是用教改经费的四分之一购买了一些理论书籍,认真阅读,以提高理论水平、加强理论修养为课题的研究服务;二是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一系列调研,参考、学习他人在该课题领域内的成功经验,同时加强了对外联系,为实践性改革的具体实施作准备。 2004年4月——2005年3月,课题组成员积极的展开了研究工作。寇桂君同志承担教学实践环节部分的改革研究具体适用于教学计划的修订,其中,2004级和2005级的教学计划中,增强了教学实践环节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实践性教学环节532学时(21学分,其中军训2学分,专业实践5学分,毕业实践8学分,“两课”社会实践2学分,毕业论文4学分),占总学时的19﹪。刘德玉同志承担教学内容部分的改革研究工作,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更为丰富,时间的配置也更为合理。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学期为期2周的军训,第一或二学年暑期为期3周的“两课”社会实践(调查),第四或五学期为期3周的模拟法庭,第

三、五学期为期2周的法律咨询实习,第七学期为期1周的法学专题辩论,第八学期为期12周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罗辉国同志承担教学形式部分的改革研究工作,除了继续坚持运用带领学生去法院听庭审、课堂讨论之外,还增加了运用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同时多次要求学院建设一个规范的模拟法庭,方便实践教训环节的实施。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观点

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任务和要求,课题组成员积极、认真地开展研究工作。他们在较广泛、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丰富的阶段性成果。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模式、途径、方法的研究

基于对时代背景的分析,课题组认为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水平是顺应时代需要,培养富于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世界公民的必然要求。经过多次讨论,我们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可从四个层面加以考虑:一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的转变;二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三是对符合其目标的实现途径的探讨;四是对影响其途径实现的若干因素的分析。

课题组对我校与其他高等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诸方面如课程体系、教育目的、教育模式、教学内容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其他高等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均十分重视,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多样,经费投入充足,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而我校的研究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设计的科学化和教学方式多样化等方面存在着差距。

课题组通过本校与其他高等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比较,论证了当前加强法学专业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为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时代的呼唤,并提出了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新模式。

课题组研究指出,建立科学规范的运作机制,是高校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运作机制至少包括办学思想的导向机制、目标引导机制、教师培训和各种保障机制以及监督、反馈、评价、激励和社会参与机制等。 课题组提出法学专业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到课程设置、教务管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教学环境的优化、教学经费的投入,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些任务是任篇二:(结题报告)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1 -- 2345 - 篇三: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高校本科体育专业改革的探索与研究”研究报告

课题主持人:章红兰

课题组成员:蔡学俊、钟运健、秦琴、王道杰 2014年6月10日

高校本科体育专业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章红兰、蔡学俊、钟运健、秦琴、王道杰

摘要:体育教育实习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也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有机的组成部分,通过教育毕业实习,不仅能够使学生印证、检验、巩固和提高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技能,而且有助于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检查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反馈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差距与不足之处。本文以高校2006级至2009级体育教育实习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教育实习的诸多因素,得出结论如下: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育实习得到了校领导、实习生和实习单位的高度重视。2教育实习时间采取一次性分段式的方式,大三下学期0.5周分散式的见习时间,大四上学期进行8周的实习时间。总体来说能够完成预定目标,但是时间有点相对较紧。3教育实习基地主要以高校、中学为主。4教育实习组织管理机构比较完善,指导教师队伍相对来说比较稳定。5教育实习评价方式采用实习考核表一次性终结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评价。6毕业生就业状况对教育实习效果也具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毕业实习体育教育 本科生 高校

目录

1、前言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教育实习的概念 1.2.2 教育实习模式的概念 1.2.3 国内外教育实习情况简介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数理统计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实习改革的研究现状 3.1.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模式的现状分析 3.1.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基地的分析 3.1.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时间的分析

3.1.4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成绩的评价模式分析 3.1.5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分析 3.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改革探究 3.2.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模式的改革探究 3.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基地的改革探究 3.2.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时间的改革探究

3.2.4 高校体育教育实习成绩的评价模式的改革探究 3.2.5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改革探究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参考文献

6、附件(问卷调查)1 前言 1.1选题依据及意义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不断兴起,综合国力竞争的加剧,各种新技术的持续发展,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科教兴国”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我国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重要和突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作出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及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使高等院校面临着全方位就业选择的机遇与挑战。与此同时,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作为高等院校教育的一个分支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此,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有必要作出相应的调整,重新审视其培养的目标定位和方向。

体育教育实习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也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有机的组成部分,通过教育实习,不仅能够使学生印证、检验、巩固和提高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技能,而且有助于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检查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反馈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差距与不足之处。因此,教育实习是高等院校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合格人才,检验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体育教育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这一趋势要求我们对体育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作出一些新的思考和探索。对高校近年来体育教育实习模式的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为高校体育教育实习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有益的补充。 1.2文献综述

1.2.1教育实习的概念

顾明远在他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指出,教育实习是“各级类师范院校高年级学生到实习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的一种形式。包括参观、见习、试教、代理或协助班主任工作以及参见教育行政工作[1]。”张念宏主编的《中国教育百科书》指出,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参加教育、教学实践的学习活动,是体现师范教育特点培养合格实质的重要环节,是各级师范院校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 1.2.2教育实习模式的概念

教育实习模式是长期以来教育实习工作的产物,用于指导教育实习工作。在教育实习过程中,由于教育实习指导思想或教育实习目的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实习模式。 1.2.3国内外教育实习的情况简介

(1)我国教育实习的发展: 国内对教育实习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做中外教育实习比较研究,二是做教育实习各要素研究,主要包括教育实习时间、教育实习基地、教育实习模式、教育实习评价等方面。 在教育实习时间方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明 确规定:教育实践时间为10-12周,其中见习1-2周,实习8-10周。通过查阅文献得知,我国本科院校教育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七或第八学期,实习时间在6至8周,并且在第五或第六学期安排2周左右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三方都认为教育

[3]实习时间短是影响教育实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王启明的《体育教育实习》、 金健秋的《体育教育实习改革的研究》[4]提出改变高师教学计划中将教育见习固定于一周或是两周的做法,提出将教育见习分散处理,安排在二三年级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的课程中。

在教育实习基地方面,盛昌繁的《论体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的改革》[5]、王永红的《高师教育实习改革思路探索》[6]通过研究发现,国内教育实习基地数量有限且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相对较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基本不参与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学校对教育实习基地建设也不热心,几乎全部是由高校独自建设,

第二篇:如何撰写教改课题结题报告(参考)

对于一个科研课题来说,撰写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最后一个程序。

结题报告如何撰写呢?尽管研究方法各有不同,具体的撰写因而也各有所异,但是,从其基本的格式来说,它们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就其结构而言,教育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是:

1.研究报告的题目

研究报告的题目就是课题的研究报告。如“高职五年制数学教学与初中数学教学思维链接研究报告”;“„成功教育‟实验与实训报告”;“„和谐教育实验与实训‟阶段性成果研究报告”;“„基于工作导向的教学思路‟研究报告”;“利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结构,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高职课堂教学TET模式实验与实训报告”等等。一般在题目下面都应该写清楚课题研究组或课题研究报告撰写人姓名。

2.研究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实际上就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有如“引言”的功能。这部分主要内容是写清楚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背景、价值和意义,以及这一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成果、现状,研究这一课题预计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理论框架。在这一部分还要分析清楚研究假设是什么,假设用语是否明确、是否具有可检验性,对课题假设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当然可以参考课题立项申请报告中的有关内容。

3.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这一部分主要写明进行这一课题研究所选用的方法。包括:

(1)根据课题的特点,选用何种研究方法。

(2)研究对象(即样本)的取样方法、数量(即容量)、条件(即研究前所具备的水平)。

要求取样方法科学,样本容量合适且具有代表性。

(3)根据所选用的研究方法确定研究设计。

(4)明确操作定义。即对课题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给出明确的定义或解释,使研究更具有可操作性。

(5)对研究的变量给出明确、具体的测量方法和统计检验方法。

(6)对课题研究的无关变量给出控制方法。

(7)课题的具体实施程序。即研究时间和步骤。

4.研究的结果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是整篇结题报告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一个结题报告写得好不好,是否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使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价值,就看这部分的具体内容写得如何。一般说来,这部分的文字内容所占的篇幅,要占整篇结题报告的一半左右。“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内容的表述,要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不要只讲实践成果,不讲理论成果。一个结题报告的研究成果,应当包括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两个部分。不少的结题报告,是这样陈述研究成果的:我们通过研究,开设了几节公开课、观摩课,发表了多少篇论文,获得哪一级奖励,在公开刊物和那些汇编上发表了几篇文章,有多少学生参加什么竞赛获得了那些奖项。或者是,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获得了哪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了哪些提高等等。这些是不是研究成果?是成果。但仅是属于实践成果。一篇结题报告,单单这样陈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的陈述,别人无法从你们的研究成果中学习到什么,这样的研究成果没有什么借鉴推广价值。具

有借鉴价值和推广价值的,往往体现在理论成果部分。有的同志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没有什么理论成果。其实不然。我们所说的理论成果,就是我们通过研究得到的新观点、新认识,或者新的策略、新的教学模式等等。这些新观点、新认识、新策略、新模式,又往往与我们在“研究目标”或“研究内容”中所确定了的要达到的成果密切联系。例如,有项研究阅读教学的课题所确定的研究目标是:要通过研究,“建构具有主体性、开放性、实效性、体验性、创造性的自主探究、激励成功的阅读教学新模式,研究探讨该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操作程序和常用操作程序以及操作该程序的有效展开和运作的基本教学策略”。那么,在“研究成果”中,具体陈述所建构的新模式是什么,以及基本原则、操作程序、基本教学策略等。这些就是研究的理论成果,这样的研究成果才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第二,研究成果的陈述不能过于简略。有些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撰写出多篇学术论文。这些学术论文,就是课题研究的部分主要成果。在结题报告“研究成果”部分,要将这些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炼、归纳进去。有的结题报告是这样陈述所取得的成果的:研究成果详见什么什么论文。只是这样的陈述是不行的。如果一个课题分为几个子课题来研究,在结题报告的成果表述中,也要将这几个子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提炼、归纳。在提炼、归纳时,应注意不要只是简单地罗列这个子课题的主要成果是什么,那个子课题的主要成果是什么,而应融会所有子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出几点。同时也应注意这些子课题的研究成果必须体现所确定的研究目标。

第三,有关课题的研究经验或研究体会不要在“研究成果”这个部分来陈述。一般说来,一个研究课题在通过结题验收以后,课题组还需要进行总结。这个总结,就要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谈及研究的体会。而在结题报告中,就不要陈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实验与实训)课题研究的结果是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内容。这一部分要求客观、真实地对研究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既要有定性分析,也要有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实际上就是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和逻辑分析,因此,在定性分析时要避免研究者主观判断,以陈述研究所取得的事实为主。这样的目的是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到下一部分对这一研究结果的讨论中去。对定性分析的信度检验可以用公式计算:(n为对同一内容加以分析的研究人数)。在定量分析过程中,应该把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有关数据经过统计、分析、检验后的结果列出来,能以图表的形式表示的,应该尽可能地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并且图表要求清晰、合理,使读者一目了然。在定量分析中,主要是①计算数据的平均数、中数和众数,判断数据的集中趋势程度;②计算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以判断数据的离散程度;③计算标准分数以判断研究对象在群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④计算相关系数用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程度;⑤运用统计检验,解析和鉴别研究的结果。关于数据的检验分析,主要有:z检验(适用于大样本容量的显著性检验,即容量大于30,它是用正太分布理论来推论差异发生的概率,从而判断两个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著或者判断样本与总体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著);t检验(适用于小样本容量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即容量不大于30,与z检验一样,它是判断两个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著或者判断样本与总体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著);f检验(用于对多参数进行假设检验);检验(适用于计数数据的检验,用来判断研究结果与理论假设的期望值之间的差异)等等,对于各种检验的方法可参考有关教育统计分析书籍。对于那些不是数据的结果,但对研究结果很有价值的资料,如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等也要在这一部分里列出。

5.讨论部分

这一部分就是对有关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说明,阐明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并分析和评价研究的结果和意义。在这里可以阐述个人对研究的结果的见解或观点。

6.结论部分

结论部分就是对所研究的问题或课题假设给出一个答案,要求简明扼要。在这一部分中也可以对研究中有待于解决的问题给予指出。

7.参考资料和附录

在这一部分,可以对研究报告中所引用的或者是提到的资料注明其出处来源,以备读者进行查对。参考资料的排列格式一般是:

①如果是期刊资料,则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标题、刊名、刊号。②如果是书籍资料,则注明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名、出版时间、页码等。

结题所需的材料

教育科研结题是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总结、是对研究成果的鉴定。对一个教育科研课题的结

题工作,需要哪些材料呢?一般需要准备如下材料:

1.结题申请报告;

2.课题立项申报报告;

3.课题立项批复通知;

4.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

5.课题研究终结性结题报告;

6.附件:

(1)课题成果;

(2)课题的有关研究材料等。

第三篇:2011年江苏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指南

附件1:

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指南

一、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1-1.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1-2.跨校、跨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试验研究

1-3.产学研用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1-4.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1-5.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1-6.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及其他领域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的研

究与实践

1-7.高等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8.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1-9.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1-10.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本科教学模式研究

二、 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

2-1.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或产业结构调整的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及动态

调整机制的探索研究

2-2.分行业人才年度需求分析与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研究

2-3.高校师范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2-4.高校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5.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2-6.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7.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8. 与国家职业(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探索 2-9.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2-10.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研究

2-11.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课程发展研究

三、 高校课堂教学方法与评价机制研究

3-1.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3-2.高校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和个性化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3-3.高校应用性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3-4.高校探究式学习的试验研究

3-5.高校实验和实践教学评价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3-6.高校教师教学激励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3-7.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的教考分离和题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3-8.高校选修课评价机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四、 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研究

4-1.区域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与实践

4-2.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3.高校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试点研究

4-4.高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5.高校精品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6.高校国际化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7.本科院校教学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8.高校终身教育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9.高等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10.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的示范性、推广性研究

4-11.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五、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5-1.高校校内外实习基地、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5-2.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和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5-3.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5-4.工科教育实习、工程训练和实验创新等实践教学诸环节改革的研究

与实践

5-5.高校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5-6.高校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研究与实践

5-7.成人高等教育实验、实训、实践教学研究

六、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6-1.高校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

6-2.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创新与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试验研究

6-3. 各类高校专业评估、专业认证的标准、方法、程序及反馈机制研究 6-4. 各类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

6-5.各类高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机制研究

6-6.各类高校提高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6-7.培养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6-8. 完善高校内部教师、院系、学校三级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6-9. 建立高校内外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价制度研究

七、 高校教师教学素质提升研究与实践

7-1.基于教学为中心的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7-2.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7-3.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研究与实践

7-4.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

7-5.完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的试验研究 7-6.成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7-7.高校名师成长机制与培养途径的研究与实践

7-8.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7-9. 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与试验。

八、 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外研社合作立项课题) 8-1. 大学英语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

8-2. 不同类型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的特色研究

8-3. 大学英语教学的分类指导研究

8-4. 大学英语与专业教育的衔接研究

8-5. 基于课堂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8-6. 各类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8-7. 英语写作课程、演讲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研究 8-8.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8-9. 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的开发与研究

8-10. 大学英语课程评估体系研究

8-11. 新型大学英语教师团队的建设研究

九、 其他

申报者可结合高校教育教学实际,自行确定其他选题。

第四篇:新课程教改总结

新一届初一我们采用的是北京版的实验历史教材,面对新教材、新课标,为使课改试验工作持续的发展,2005年8月暑假期间XX区教师进修学校为我们进行了有关新课程的培训(属于二级培训)。通过培训使我对课改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从各国课程改革的历史看,一些重大的课程改革不能取得重大的成功,问题基本都出在课程理念与教师行为的转换上。从理念到实践之问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基础比较薄弱的初中学校的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换过程。改变教学行为首先要改变教育教学理念。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教师的的教学行为,需要教师不仅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还需要对这种理念的进一步的感悟,而这种感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例如,旧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知识。因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旧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材,教材又是知识的载体,因而教材是中心,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建设课堂。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材中学到得多。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师只有教材意识,只知道教材、教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而新课程观则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正是这些理念的不同,才是我们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面临严峻的考验。

基于对新课程的认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力求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例如,讲京张铁路时我专门设计了一个专题,即南口与京张铁路。为什么设计这个专题,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我们所居住的南口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特殊贡献,但这些贡献却不被学生所知。二是许多学生就家庭背景来看,或多或少都与铁路有关,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三是可借此进行热爱家乡教育。整个的教学过程可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资料的搜集,包括史料的搜集及流散于民间的资料。第二步,课堂上学生进行资料的展示与交流(多媒体资料)。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第三步,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师生共同感受历史。最后,进行小结。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使同学们切身领悟到,詹天佑创造了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契机,而南口恰恰是见证这一历史奇迹产生的地方。通过这种教育同学们还感受到家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存在和作用,并以此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对于这节课学生反映非常强烈,也是我认识到只有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才是一节成功的课。

经过近一年的课程改革工作,我感觉自身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提高。首先,在实际教学中,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做到面向学生,面向生活。使原来索然无味的历史有了一些“声气”。在课堂上我积极营造一种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中受到激励和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其次,在多媒体教学上,觉得更加得心应手。这学期由于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我在学期开学之前,就利用各种条件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有文字信息、图片信息、影视资料及大量的历史纪录片资料。这些资料为营造情景教学提供了有利的保证。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冲动和兴趣。与此同时在新教材的使用上,我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由于教材信息量过大,往往课堂上很难做到精讲精炼,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明显不够。而且多位互动的交流空间也不够,分层教学的工作也开展得不够好,不能给不同认识的学生以更大空间和展示机会等等。这些不足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改善。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转变观念,要时刻提醒自己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认清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明确新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到一个性的高度。

第五篇: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改的创新策略论文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传统的初中语文课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在初中语文教改的过程中,要探析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找准教改的切入口,并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等各方面进行教改创新。【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语文课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课程,也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课程。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课要擅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语文课上的简单灌输与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应现在初中语文课发展的要求。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理念、方式方法以及评价措施等方面对初中语文课进行教学改革是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探析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找准教改切入口

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必须找准教改切入口。如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迫于升学压力,只知道应试,而不顾学生的感受,造成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乐学性;多数教师的语文教学方法为“满堂灌”,教师成为语文课的主宰者,将应试知识硬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的学习能力;部分教师综合能力差,不会或不愿意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内容抽象,教学手段单调。要想取得初中语文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依照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针对上述现状进行教学改革。

三、初中语文教改的创新策略

1.教学观念创新,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初中语文教改要进行创新首先要进行观念创新,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做起。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主角角色,使学生逐渐变为课堂的主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宽容的心,给学生以充分的理解和信任,包容学生,更要赏识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在教学中让学生与我们进行平等地交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和观点,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2.教学方法创新,实施多元化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在教学中融入情感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具体可感的教学情境,融入与教材内容相对应的情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性,从而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内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利用挂图、课件和视频等多种教具来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画面,让学生积极体验,从而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在教授《变色龙》一课时,笔者在课前准备了与小说前后情节密切相关的六幅图画,随着讲解的深入,学生可以清楚的认识到主人公的六次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大变化。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深入地认识和理解。

(2)擅于设问质疑,提起学生的乐学性

在初语文教学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擅于设问质疑,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提起学生的乐学性。课堂教学中良好互动的前提就是教师设计的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在问题中深入进去,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层次上地理解力和创新能力。问题的设计不仅要符合教学要求,还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还应该根据课文的不断变化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积极思维,而不能把课堂内容简单地直接灌输给学生。

(3)增加课外实践课,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为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适应各种社会情况,必须增加课外实践课,从而拓展学生的学习视而不见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课堂内感受不到的学习乐趣。为了配合课文内容讲授而进行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均可以在课外实践中进行。如校外采访、手抄报纸、新闻广告的改编、资料查检等。把课外实践课当成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一定能够发挥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

3.教学手段创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各级学校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语文的课堂上也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从而提升学生的乐学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文本、图片、动画,乃至音频、视频文件融为一体,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直观生动的形象,丰富多彩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以及全方面的视觉效果在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感,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师准备的教学素材之中,主动探索,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笔者在语文课上就会经常结合教材内容为同学们播放与课文情感基调一致的音乐作为课堂教学的背景,学生们对此种教学方式非常欢迎,他们在音乐渲染的气氛中进入课文情境,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品产生共鸣。如《社戏》一文主要讲述作者的童年趣事,笔者就运用多媒体播放了歌曲《童年》,轻快动听的乐曲把学生带到天真烂漫的童年,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营造出一种特定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国玉.浅谈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的思路[J].教育革新,2007,(8).

[2]张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新教学方式的特点[J].陕西教育,2008,(11).

[3]何小花.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时代教育,2009,(8).

上一篇:消防站揭牌仪式致辞下一篇:小狗狗可爱卖萌照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