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2012年四川省外贸规模相关经济运行数据

2024-04-24

(资料分析)2012年四川省外贸规模相关经济运行数据(通用5篇)

篇1:(资料分析)2012年四川省外贸规模相关经济运行数据

2013年以后,公务员(事业)考试《行测--资料分析》 可能出题涉及以下数据。

2012年四川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59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9%,高于同期全国

6.2%的整体进出口增速。其中出口总值为384.6亿美元,增长32.5%,同期全国整体出口增长7.9%;进口总值为206.7亿美元,增长10.5%,同期全国整体进口增长4.3%。综合全国数据,2012年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列全国第10位,居中、西部之首。在全省21个市、州中,成都以475.4亿美元的进出口额独占鳌头,增长25.5%,占全省整体外贸的比重高达80.4%。连续三年一年一个台阶从四川制造向四川创造迈进

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我省对外贸易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10年突破300亿美元,达到327亿美元;2011年突破400亿美元,达到477亿美元;去年又突破了500亿美元,连续三年一年一个台阶。四川外贸3年三大步,每年超百亿美元的增长速度,连破300、400、500亿美元大关。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来看,四川2012年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为84.1%,其中机电产品的比重为66%,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为45.5%,分别较2011年提升3.6、7.4和5.7个百分点。从绝对数字上来看,不算很高,但我们要注意到四川2012年工业制成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速,分别为38.5%、49.1%和51.3%,也就是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了结构调整和效益优先的转变。以前我们出口上百万条裤子才能换一架飞机回来,现在我们也开始出口发电设备、石油钻机、集成电路和便携式电脑等高价值商品,从四川制造正在向四川创造迈进。

成都独占鳌头综保区产业集聚效益显现

纵观2012年,全省外贸以成德绵城市群为主,另有6市外贸规模上7亿美元。数据显示,2012年全省21个市、州中,成都以475.4亿美元的进出口额独占鳌头,增长25.5%,占全省整体外贸的比重高达80.4%。2012年成都综合保税区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增速远超过全省整体外贸增速,表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集聚方面优势突出,已成为我省迅速扩大外向型经济规模,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载体。

预测2013年今年肯定过600亿美元

过去一年全国的外贸形势比较艰难,外需疲软、成本上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这些因素在2013年仍然存在,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四川外贸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增幅预计保持在两位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出口总额超过600亿美元肯定没有问题。

篇2:(资料分析)2012年四川省外贸规模相关经济运行数据

1.1 生猪

1.1.1 生产形势:

生产稳定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当前生猪生产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产量稳定增长。据行业预计,一季度全省生猪出栏同比增长3.06%,3月末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同比分别增长1.72%和1.6%。二是生产方式继续转变。主要表现在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持续增加,散养继续减少。据行业统计,2011年全省生猪养殖户1037.67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4.5%,减少7.25%。但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34.06万户,比上年增加3.44万户,增长11.23%。适度规模养殖出栏量比重达到56%,比上年提高5.92个百分点。三是近期规模养殖户补栏积极。近期对泸州、宜宾、绵阳、德阳、遂宁和资阳6市调查显示,适度规模养殖场补栏积极,有的场仔猪存栏同比增加20%左右。

1.1.2市场价格:

仔猪价格继续上涨,活猪价格高位回落。今年以来,我省生猪价格与全国走势基本一致,仔猪价格保持上涨,活猪、猪肉价格高位回落,但仍高于去年同期。据对36个定点县集市价格调查,1~3月每千克仔猪、活猪、猪肉平均价格分别为23.37元、17.08元和27.81元,同比分别增长37.29%、13.45%和15.58%。当前价格分别为24.27元、15.73元和26.12元,比年初分别上涨1.69元、下跌2.14元和2.45元,分别增长7.48%、下降11.97%和8.58%。当前一头二杂后备母猪价格为1350元,比年初下降27元,比去年同期上涨163元。

活猪、猪肉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春节后属传统的销售淡季,猪肉销售量有所减少,价格环比下跌;二是去年三季度猪价最高,养殖户积极补栏的仔猪在今年一季度正常出栏,市场供给充足;三是去年猪价持续上涨,创历史新高,今年价格下跌是相对于去年高价位的正常回落。

仔猪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春节前大量宰杀生猪后,节后出现仔猪补栏的高峰,对仔猪需求增加;二是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和温度反常,冬末春初低温持续时间较长,导致仔猪死亡率上升,形成仔猪市场供求偏紧,拉动仔猪价格上扬。

1.1.3 养殖效益:

养殖成本上升,利润保持合理。一季度我省生猪养殖总体效益较好,前三个月猪粮比价分别为7.25∶1、6.90∶1和6.37∶1,高于6∶1的盈亏平衡点。当前玉米价格达到2.50元/千克,同比增长8.22%;每月人均人工工资达到1500~2000元,比去年又有所上涨。由于今年饲料、人工等养殖成本继续上涨,活猪价格回落,养殖效益有所降低,但仍处于有一定利润阶段。据调查,目前自繁自育出栏一头育肥猪成本在1300元左右,利润保持在250~300元左右。

1.1.4 走势预测。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影响生猪价格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从供应情况分析,当前全国生猪存栏总体上保持稳中略升,今年生猪出栏量将保持基本稳定,供应充足。从消费需求分析,全国猪肉消费需求基本稳定。从养殖成本分析,饲料、人工等养殖成本均有所上涨。自繁自养育肥猪保本价位在13元/千克左右,较2010年保本价位抬高13%,养殖成本上涨对生猪价格将起到一定支撑。从政府调控分析,猪肉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消费品,国家将加大调控力度,一旦出现猪价波动幅度过大,政府将通过调节猪肉进口量、储备量等手段实施调控。

综合以上因素,预测今年生猪价格将呈扁“V”字形走势,波幅不会超过去年,下半年将出现回升,但总体利润低于去年。

1.2 牛羊:

生产稳定,价格高位运行,养殖效益良好牛羊肉是我省价格最高的大宗畜产品。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肉牛、肉羊等节粮型畜牧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并将出台对肉牛、肉羊产业大县的奖励政策。各地也将肉牛肉羊作为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工作来抓,提高了牛羊产业的比重。加之两者在市场上价格高位稳定,养殖效益好,农户养殖积极性高,发展势头良好。据行业快报,一季度出栏分别增长1.45%和1.66%。

1.3

家禽产业持续发展,价格高位回落,效益略有下降据行业快报,一季度全省禽、兔出栏同比分别增长5.53%和6.52%,增幅在主要畜种中居首位;季度末禽、兔存栏同比分别增长4.13%和5.19%。

今年以来,我省家禽价格有所回落。活鸡价格小幅调整,当前每千克23.3元,比年初下降7.43%,同比下降0.48%。鸡蛋价格下调幅度明显,当前每千克10.57元,比年初下降11.67%,同比下降5.98%。蛋雏鸡和肉雏鸡价格仍然保持较高价位,反映出养殖户对市场仍有信心,补栏积极。

1.4

玉米、配合饲料价格有所上涨我省玉米价格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大幅上涨,目前已达到2.50元/千克的历史高价,由于生产、运输等原因,我省玉米价格长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比全国平均高0.15元/千克。育肥猪配合饲料3.23元/千克,同比上涨4.27%。预计因玉米供应紧缺的因素,饲料价格上涨的趋势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缓解。

2 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有待加快

尽管近几年我省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有所提高,但与现代畜牧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据初步统计,2011年我省年出栏5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比重为55%,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以上。同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养殖污染治理问题也逐渐成为我省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2.2 农民畜牧业持续增收压力大

产业链各环节利润联结机制不健全,养殖环节处于弱势,利润既受人工、饲料等成本上涨的影响,又要受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保障程度低,农民增收压力大。

2.3 疫病、市场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整体加大

畜禽疫病复杂多变,除重大动物疫病外的其它疫病时有发生,也对畜牧生产带来较大影响,防疫难度增大;市场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市场行情波动大、频率高,养殖效益不稳定;“三聚氰胺”、“瘦肉精”等畜产品质量安全恶性事件不断发生,质量安全风险加大。

3 二季度全省畜牧经济工作建议

3.1 继续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认真落实《关于深化试点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经济强省的意见》精神,细化完善政策措施,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步伐。深化试点市、县和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以现有32个重点县、16693个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小区、163个部和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小区为基础,加快加强推广先进经验,加速推进我省现代畜牧业深化试点和提质扩面工作。

3.2 不断加大畜牧业政策的投入支持力度

一是继续加强现有畜牧业扶持政策。扩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范围,增加良种补贴、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动物卫生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畜牧产业化、草原生态建设资金;二是优化畜牧业投资结构。加大对牛羊禽兔等畜种发展,种畜禽场建设等的财政投入;三是逐步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方式。通过引导民间资本注入、加大信贷资金扶持力度等措施吸引社会资金进入畜牧业。

3.3 努力加强畜牧科技创新和推广

加快畜禽育种攻关,完善畜禽良种体系建设,培育优质高效的畜禽新品种。推进畜牧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大协作机制,形成科技创新合力。加强技术推广体系和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开展畜牧科技推广行动,掀起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促增收的热潮,全面提高畜牧科技入户率、到位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贡献率。

3.4 更加重视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强化畜牧生产“效益在规模,成败在防疫”意识,毫不松懈的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扎实开展重大疫病集中强制免疫为基础的季节性防控工作,加强日常补免,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确保动物常年处于有效免疫抗体保护水平。加强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从源头上控制畜产品质量;加强畜产品市场监管,推行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加快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监测手段和监测标准。

3.5 大力发展畜牧业专合组织建设

篇3:(资料分析)2012年四川省外贸规模相关经济运行数据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对外贸易得到迅速发展。无论从进出口的规模、进出口商品结构还是我国贸易对全球贸易的贡献来看, 我国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在既有的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 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有相当多的文献, 但对外贸易结构问题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中国成为一个贸易大国的重要方面正是对外贸易结构的迅速提升” (江小涓, 2007) , 忽略贸易结构问题的研究注定是存在偏颇的。

四川省地处我国西部地区, 同时也是西部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开放的地区之一, 四川省的经济发展较具西部大开发的典型性。地处西部的四川牢固树立“大开放促大发展”的思路, 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 开发领域进一步扩大, 2006年全省对外贸易总额突破110.2亿美元, 外贸依存度达到10%, 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 四川省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进出口达到56.14亿美元, 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50.9%。重装设备出口增长迅猛, 电站设备、钻井设备、机车等成套设备出口额达到6.29亿美元, 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达到26.76亿美元。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幅增加, 而初级产品出口迅速下降, 贸易结构变化非常明显。

国内外部分学者探讨了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L e e (1995) 根据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 强调一国国内含有先进技术的进出口投入到国内生产, 可直接提高国内既有生产函数的效率, 进而最终导致经济增长。Keller (1999) 通过不同贸易结构与技术转移影响本国TFP的视角, 发现国内TFP的增加与进口份额存在正相关关系。关于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结论。如国内学者王永齐 (2004、2006) 基于Baldwin (1992) 和Mazumdar (1996) 关于贸易与增长关系的争论, 构造了一个贸易结构测度指标, 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VAR模型估计中国的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检验结构显示, 中国的贸易结构并不显著影响经济增长。但是徐光耀 (2007) 得出了在不同的贸易结构下, 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有不同促进作用的结论, 李兵 (2008) 的研究表明工业制成品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 而初级产品进口则有抑制作用。

本文拟选取四川省1989-2006年的数据对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通过综合运用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分析等方法, 系统研究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

二、变量、数据与研究方法

贸易结构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按照附加值的高低, 可以用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相对比例来表示贸易结构。初级产品附加值低, 技术含量低, 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弱;工业制成品附加值高, 技术和资本密集度高, 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往往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而工业制成品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却相反, 以进口初级产品为主, 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经济学家通常以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在进出口中的相对比重来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劣。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 四川省的对外贸易结构日趋优化, 进出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提升。我们用EXM表示出口贸易结构, IMM表示进口贸易结构, 由图1可以看出, 1989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仅为0.65, 而2006年该值达到了0.92;与此类似, 1989年工业制成品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为0.83, 而2006年达到了0.93。无论是进口贸易结构, 还是出口贸易结构, 在90年代以来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优化。

我们用人均实际GDP来代表经济增长变量, GDP的数值采用1978年不变价格, 数据来源于四川省统计年鉴2007。而进出口贸易结构数据来源于1990年~2007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为消除时间序列经济数据存在的异方差现象, 对所有变量的实际值均采取了自然对数, 处理后的数据不影响原序列的相关关系和协整关系, 三个变量我们分别记为:LNGDP、LNEXM和LNIMM。

本文从进出口贸易结构的角度来考察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因此我们考虑构建三变量VAR模型来进行考察。这一方面是因为VAR模型较单方程模型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因为本文所考察的经济变量多为水平变量, 具有非平稳性, 简单回归方程容易产生伪回归问题, 必须进行协整检验, 因此我们选择在多变量VAR系统中的考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1) 式中, 表示外生变量, 表示残差, 为各变量的系数, p为滞后阶数。可根据研究需要而改变各变量的具体指标内涵, 从而得出最合适的结论。

三、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1. 单位根检验。

由于几乎所有表示绝对量指标的宏观经济变量都是非平稳的, 具有时间趋势。因此我们在对变量进行具体分析之前, 需要首先检验其平稳性。本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对变量的水平和一阶差分进行平稳性检验, 其中, 检验过程中滞后期的确定采用AIC最小准则, 以保证残差值非自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1。

注:检验形式 (C, T, L) 分别表示带常数项、趋势项, L表示滞后阶数, D表示差分算子* (**, ***) 表示在10% (5%、1%) 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

由表1可以看出, 在变量的水平值上, 所有检验结果均没有拒绝单位根假设, 因此可认定LNGDP、LNEXM和LNIMM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而所有变量的一阶差分均拒绝有单位根的假设, 表明变量是平稳的。于是, 我们认为所有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即为I (1) 。对于这些非平稳的经济变量不能采用传统的线性回归方法检验他们的相关性, 而应采用协整方法进行分析。

2. 协整分析。

由于VAR模型的稳定性与其滞后期有很大的关系, 滞后期越长模型的稳定性越差, 因此VAR模型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滞后阶数的确定。在选择滞后阶数时, 一方面要使滞后数足够大, 以便能完整地反映所构造模型的动态特征。但是另一方面, 滞后数越大, 需要估计的参数也就越多, 模型的自由度就减少。所以通常在进行选择时, 需要综合考虑, 既要有足够数目的滞后项, 又要有足够数目的自由度。依据上述思路, 本文根据Eviews软件中的Lag Length Criteria综合考虑LR检验、AIC信息准则和SC准则等检验方法, 并对模型的异方差、自相关和正态性进行检验, 最终确定最优滞后期。通过对各最优滞后期模型进行AR视图检验, VAR模型所有根的模的倒数均小于1, 即位于单位圆内时, VAR模型是稳定的。

为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采用Johansen提出的方法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通过对原始数据序列的分析来确定数据空间中是否存在线性趋势, 并根据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所得的结果, 从而确定我们选择的检验形式 (具体检验步骤略) , 综合检验结果见表2。

*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由表2可以发现, 迹统计量表明三者无协整关系, 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表明存在一个协整关系。相应的协整方程为:

由协整方程 (2) 发现, 工业制成品出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 可以引起人均GDP增长约7.67个百分点, 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 而工业制成品进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 可以引起人均GDP增长约0.157个百分点。但是从括号内的标准差来看, 进口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出口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比, 前者作用较小, 但也较显著;后者较大, 但并不显著。

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统的基于VAR模型的检验, 另一种则是最近发展起来的基于VEC模型的检验, 两者的区别在于适用范围的不同, 前者仅适用于非协整序列间的因果检验, 而后者则是用来检验协整序列间的因果关系。本文三变量VAR系统是协整的, 因此我们的检验基于VEC模型作出。具体检验结果可见表3。

注:在10%的条件下显著均拒绝。

从表3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可以发现, 在样本考察期内, 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进口都不是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工业制成品出口与工业制成品进口之间也不存在因果关系, 但GDP的增长确是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格兰杰原因, 即随着人均GDP的上升, 四川省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例也趋于上升。

四、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四川省出口贸易结构、进口贸易结构和人均GDP的相关数据, 对1989年~2006年间贸易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我们发现:

1. 在样本期内, 四川省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均呈现出大幅度的增加, 贸易结构趋于优化, 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已经成为四川省对外贸易发展的主流, 初级产品进出口比例不断趋于下降。

2. 协整分析表明, 工业制成品进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加均能促进四川省人均GDP的上升。但工业制成品出口的经济增长效应要远大于工业制成品进口的经济增长效应。

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 出口贸易结构和进口贸易结构的提升均不是人均GDP的格兰杰原因, 但人均GDP的增加却是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格兰杰原因, 即四川省人均GDP的增加能够促进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加。

摘要:本文基于四川省出口贸易结构、进口贸易结构和人均GDP的相关数据, 对1989年~2006年间贸易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并得出了三个方面的结论。

关键词:贸易结构,经济增长,四川贸易,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江小涓:中国经济的开放与增长:1980~2005[M].人民出版社, 2007

[2]徐光耀:我国进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7 (2) :3~7

[3]王永齐:对外贸易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因果关系的检验[J].世界经济, 2004 (11) :31~39

[4]王永齐:贸易结构、技术密度与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 2006, Vol5, No4:1007~1022

篇4:(资料分析)2012年四川省外贸规模相关经济运行数据

关键词:总产出,货币,物价,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2008年2月我国CPI同比增长8.7%, 这一轮通胀不仅引起了民众和媒体的热议, 更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同时, 后危机时代各国政府出台各种经济刺激政策, 此类政策的时滞是否会带来新一轮物价上涨甚至实体经济的疲软等, 这些问题都必须落实到货币供给量变化与物价变动、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上, 寻求解决路径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及宏观经济目标实现都有重要应用价值。

在经济学领域中, 达成较为一致的观点是:货币在短期非中性, 在长期则倾向于中性。国外学者M.friedman和Schwartz (1963) 对货币与经济周期关系做出了经典研究, 以美国近百年来的数据资料为基础, 得出了货币增长率变化引起实际经济活动变化的证据, 支持了货币量变动可以解释产出波动的结论。B.Friedman (1992) 曾以大量资料证明, 美国到了1982年以后, 货币与产出的相关关系可能出现了中断, 两者之间的联系不再明显。国内相关研究始于邹至庄 (Chow 1987) 的实证, 他通过1952-1983的年度数据检验显示支持货币数量论, 而且模型拟合很好。董青马、雷洪光和胡正 (2011) 利用VAR模型证明了短期内产出和价格受货币供给冲击, 且产出变动更明显;但长期来看, M1存在显著的中性特征, 需要更加有效的货币政策目标来调控价格水平以促进经济增长。然而, 我国学术界对“货币中性”并未达成共识。张成思 (2012) 认为, 货币增长率无论在短期还是中长期都是通货膨胀的增长因素, 但不影响实际经济增长率;调控货币供应量可以有效遏制通胀, 达到稳定物价的最终货币政策目标。

面临全球宽松货币政策, 我们仍存在关于通胀和实体经济增长放缓的疑虑。而控制好货币供应量是否有助于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我国央行是否仍可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监测目标更应该倾向于哪一个口径?这些问题仍需要结合最新数据的深入研究, 谨慎做出结论。

本文以2001年到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货币供给量 (M0、M1、M2) 的季度数据和消费物价指数的月度数据对中国在样本期内的货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 采用协整理论检验各层次货币供给量与产出和物价的长期关系, 利用Granger检验测算货币与产出及物价的因果关系。

二、M0、M1和M2与价格及产出的相关性

基于我国现有统计口径, M0是流通中的现金, M1=流通中现金+可交易用存款;M2=M1+准货币。M0和M1流动性较强作为商品和劳务交换的媒介, 反映了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 对当期的价格水平影响更为直接。若M0和M1增速较快, 说明货币需求强劲, 表现为价格水平上涨;反之, 则引起价格水平下降。广义货币M2中的准货币主要以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和其他长期存款的形式存在, 对准货币的持有主要是为了保值或增殖。准货币作为延期的、潜在的购买力对现期的价格水平并不产生直接的影响。

从图一发现, 虽然M1和M2都有所增长, 但就增长幅度来看, M1远不及M2迅速, 准货币占M2的比例在1994年以后均保持在60%以上, 为M2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解释。准货币比重上升, 导致大量的货币供给无法进入流通领域, 以存款的形式贮存起来, 结合费雪交易方程式MV=PY, 准货币以存款沉淀下来, 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在实际经济增长一定的条件下, 就造成了M2的增长对物价的影响不显著。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提供的数据整理得出

M2包含了居民储蓄和企业定期存款, 它代表着社会拥有的存款规模, 主要反映了社会财富的变化情况, 难以体现出经济冷暖, 对产出变化的解释力不够。一般而言, 无论经济好坏, M2都会呈上升趋势。准货币与经济产出同步增长, 这只能说明人们的财富水平与收入存在函数关系。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 特别是对生产活动的调节, 主要反映在企业活期存款上, 而M1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活期存款。因此, M1的变化更能反映央行货币政策导向, 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调节作用。

三、数据统计描述

本文采用2001年到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 、货币供给量 (M0、M1、M2) 的季度数据和2001到2012年的货币供给量和消费物价指数 (CPI) 的月度数据, 对中国在样本期内的货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分别采用产出的季度数据和物价的月度数据对货币供给在经济波动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检验。为了消除时间序列的波动性, 对数据进行对数处理, 以字母Y、M0、M1、M2和P表示它们取对数后的序列。

下面是各个变量时间序列的线形图, 从图中可看出变量的波动情况。样本期内我国的总产生、物价和货币供给都没有太大的波动, 波动最小的是我国的消费物价水平, 波动最大的是M2。

从各线型图可看出产出和货币供给M0具有明显的趋势和季节波动, 价格波动幅度较大, 特别是07、08、09三年, 价格大起大落, 这与08年的金融危机密切相关。M1和M2则是稳步上涨, 几乎没有波动。

四、实证检验

本部分的实证分析将利用ADF检验测算变量序列的变化规律及其平稳性特征, 采用协整理论检验各层次货币供给量与产出及价格的长期关系, 并利用Granger检验测算货币与两者的因果关系。

总产出、货币供给和物价指数皆采用2001年1月到2012年10月的月度数据, 为了避免时间序列的伪回归问题, 对上述序列数据进行了单位根检验, 经过检验:Y、M0、M1、M2和P都是I (1) 序列, 因此可以做协整检验。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序列, 只有产出Y在10%的显著水平下是一阶单整, 其余皆在5%的显著水平下即为一阶单整。因此可以对各序列进行协整检验。检验模型如下:

t=1、2....表示时序, αi、βi、γi、λi。。。等表示第i期M、Y、P的系数, 求和号上的小s表示滞后阶数, ε表示随机误差项。式 (1) 表示货币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式 (2) 表示货币与物价间的关系。

下面对货币、价格和产出进行协整分析, 运用EVIEWS软件, 分别使用E-G两步法对产出和货币、价格和货币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如下:

表1中的第一组到第三组为产出与货币的协整检验, 第四组到第六组为物价与货币的协整检验。第一组变量结果表明, Y与M0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所以, 在该检验中GDP与M0之间没有表现出相关关系。第二组变量结果表明, 在5%的显著水平下GDP与M1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即GDP与M1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具有共同的随机趋势, 说明货币政策能够通过M1对GDP的增长发挥作用。同样第三组检验表明, GDP与M2之间在10%的显著水平下存在协整关系。第四组到第六组为物价与货币供应的协整结果, 结果表明物价与M0在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协整关系, 物价与M1、M2在10%的显著水平下存在协整关系。

从上文结果可见, 货币变量M1、M2与产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但是与M0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针对这个现象, 可以做出以下解释:1989年以来M0占我国货币供给总量的比例一直都低于20%, 近年来, 更是只在10%上下波动, M0的变化已经不能说明全社会货币供给总量的变动情况, 因此无法将其与总产出进行对应分析。同时, M0作为现金收入和支出的结果, 其本身并不是直接可控的。现金收入主要是由商品销售收入、工资性现金支出和储蓄收支等因素决定的,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贷款规模、利率以及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对其施加间接的影响, 但无法进行直接的调控。因此从协整检验中体现出M0与GDP之间没有稳定相关的关系。

从协整检验结果可知, GDP与M1、M2协整关系稳定, 只有与M0稳定性略差, 所以从总体上来看, 近十年内数据显示, 样本期内我国货币与实际产出和价格之间存在稳定协整关系。但需要进一步检验它们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如果存在, 那到底是货币供应量增长拉动了产出和物价, 还是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受产出影响, 通过货币需求创造了货币供给, 从而支持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解释?

本文采用Granger检验来验证货币变量和产出变量、价格变量的关系, 测算货币在多大程度上是引发后两者变化的原因。下面分别以滞后期一年、两年、三年对货币与产出、价格间的Granger关系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如表2与表3。

表2中货币与产出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在短期中M0与Y互为因果的关系, 长期来看Y是M0的Granger因果, 但M0不是Y的Granger因果, 这与货币的内生性相符;M1与Y的Granger检验表明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 M1都与Y互为因果的关系;M2与Y的Granger检验得出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 Y都是M2的Granger因果, 但M2都不是Y的Granger因果。

表3中货币与物价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 M0和M2与物价的Granger因果分析结果相似, 它们互不为Granger因果关系;而M1始终不是P的Granger因果, 但在滞后期半年短期和两年以上的长期内, P都是M1的Granger因果, 只有在中期1年内P不是M1的Granger因果;

从以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可知, 总体来说, M0和M2在长期内都不是Y的Granger原因, 只有狭义货币M1, 影响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变量Y;但是, Y却始终是M0、M1还有M2的Granger原因。实证结果表明, 就M0和M2口径来看, 中国在样本期内货币供应量不是产出的原因, 而产出影响货币需求, 从而影响货币供给, 证实了古典货币数量论, 符合货币主义的观点;但是具体到M1层次, 狭义货币对产出的影响说明货币具有弱内生性, 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内, M1的变动都可以对产出造成影响。

五、研究结论

货币中介目标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经济变量的可控性、可操作性和相关性。通过货币供应量、产出和物价三个变量关系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

1. 就协整关系来看, M0与产出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但与物价存在协整关系

M1与M2与产出和物价的关系都是协整的, 且M1与产出和物价间的协整关系优于

M2与产出和物价间的协整关系, 因此, M1更适合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控制目标;再者, 在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的Granger因果检验中, M0和M2在长期内都不是产出的Granger因果, 产出反过来影响着它们, 只有M1不管在长期还是短期都是产出的Granger因果, 这说明控制好M1波动能显著地影响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变量, 进一步说明M1更适合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控制目标;

2. 货币供应量这一中介目标在实现另一最终目标——稳定物价的传导机制中作用并不显著

在货币供应量与物价的Granger因果检验中, 只存在物价对M1的Granger因果关系, M0、M2与物价互不为Granger因果关系, 总体来看, 货币供应量对物价的影响不显著。综合来看, 为了兼顾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这两个最终目标, 现阶段的货币中介目标一方面应控制好以M1为主的货币供应量以促进产出;另一方面为了稳定物价, 应培养更好的金融市场环境, 如推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进程等为转化货币中介目标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旺霞.魏克塞尔以来货币产出相关论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 2010 (15) :124-125.

[2]范涛, 张涤新.确定情形下的货币、利率与内生经济增长[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10 (04) :22-35.

[3]耿中元, 曾令华.我国货币供应量对物价和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9 (02) :40-41.

[4]邹至庄.市场导向经济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 [J].中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04) :15-16.

篇5:(资料分析)2012年四川省外贸规模相关经济运行数据

1.印度人口问题

1.1人口增长历程

从古到今, 印度一直是地球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人口总数仅次于我国, 长期居世界第二, 其人口密度又大大超过我国, 2005年达363人/km2。

自上世纪20年代起, 印度资本主义发展加速, 社会经济环境好转, 人口增长速度显著加快, 到2000年人口已达到10亿。造成人口高速增长的直接原因是人口出生率持续偏高, 而死亡率则有所下降。

二战后40-60年代印度的出生率波动于41‰上下, 到2004年仅降至26.7‰, 仍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数。究其原因, 首先是生产力水平低, 小农经济仍占有很大比重, 它直接刺激着农民的生育意愿。此外, 宗教的强烈影响、森严的种姓制度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影响着出生率。

印度人口死亡率近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明显的下降势头, 2004年已降至7.7‰, 表明社会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然而人口死亡率仍偏高, 其中婴儿死亡率2004年为61.6‰, 明显高于世界平均值54.1‰, 其平均预期寿命也偏低 (比我国低7.9岁) , 还有着很大改进余地。

目前, 印度是世界上每年出生人数较多, 死亡人数较多, 自然增长人数也较多的国家, 并且总人口数已经达到我国的83.7%。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看, 印度人口将在21世纪30年代左右赶上并超过我国, 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2人口压力的具体表现

印度自独立以来在社会经济领域取得了很大进步, 但同其他多数国家相比, 发展速度不算快。加上人口增长过快, 所带来的人口压力十分沉重。其具体表现如下:

(1) 人均收入增长缓慢。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以人均GDP算, 2005年印度是720美元, 只高于南亚平均水平684美元, 人均增长率7.1%, 低于中国的9.2%。2000-2005年人均GDP的增长率, 中国是8.57%, 印度是4.78%, 这表明印度仍是当今世界上比较穷的国家, 人口增长过快是一个重要原因。经验表明, 在印度这样每年人口增长2.0l%的发展中国家里, 新投入资本的2/3要用来供养新出生的人口, 以便维持原来的人均收入水平, 只有剩下的1/3才能用于提高收入;而在每年人口增长不到1%的国家里, 后一部分可多达3/4。

(2) 消费多, 积累少, 生产力发展不快。印度人均消费水平很低, 但由于人多, 消费总量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很高, 这虽然推动了经济发展, 但也减少了积累, 影响了扩大再生产规模。结果政府每年预算的大部分都只能用于非生产性开支, 用于发展生产的只占一小部分。对军队方面的大力投入也严重消弱了经济发展潜力。

(3) 人口经济结构变化不明显, 失业问题严重。21世纪以来, 印度农业人口比重仍占51%以上, 迄今没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这在世界上是少见的。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人口增长过快, 超过了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致使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无法向其它经济部门转移。由于劳动力大量过剩, 造成了严重的失业问题, 几乎每十人就有一个半人失业。

1.3 人口对经济的消极影响

印度社会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 一方面高科技造就了不少亿万“知本家”, 另一方面, 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数居高不下。诚如印度乡村发展部部长尚塔·库马尔于2002年12月17日在议会人民院 (下院) 所说, 印度仍有2.6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印度的贫困线标准是每天不足1美元) 。失业、贫困、恶劣的生存条件、贫富两极分化及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 使许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对社会产生不满心理, 有些人甚至成为反社会分子。贫穷又使印度成为各类疾病的高发区, 这不仅损害着国民的身体素质, 而且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综合国力提高极为不利。

2.印度经济增长相关分析

2.1经济增长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印度开始着手进行经济改革, 实施对外开放政策。改革的主要思路是稳定宏观经济, 大力进行结构改革, 使经济从政府控制下解脱出来, 融入经济全球化, 尽快摆脱困境, 走上持续增长的道路。印度经济改革的措施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公营企业等方面:在财政方面围绕降低财政赤字目标, 削减和取消部分出口产品的政府补贴, 压缩行政开支, 提高公司税率;在金融方面, 实施货币自由化改革, 废除私人部门进入银行系统的限制, 减少对银行货币存贷款业务范围的限制, 部分放松存贷款利率, 实行卢比贬值, 实现卢比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并为卢比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创造条件;在公营企业方面, 减少公营企业所占比重, 放松对私营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 对经营不善、技术水平低的公营企业实行私有化, 减少财政预算对公营企业的支持。

新世纪, 印度人民党政府又提出“第二代经济改革”的新思路。其目标是深化第一次改革的成果, 针对目前所遇到的现实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予以解决, 同时还要为下一步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此, 印度陆续采取了一些步骤:如开放保险市场, 允许私人及外国资本进入市场参与竞争, 对信息技术产业进一步实行政策倾斜, 建立政府风险基金, 扶持中小企业等等。

印度实行经济改革以来, 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GDP总量由1990年的3169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7855亿美元, GDP增长率由1990年的6%增加到2005年的8.5%, 平均增长率达6.1%。

2.2影响经济增长相关要素分析

经济增长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动态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制度变革推动了印度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近几年, 又依靠低储蓄率、低投资率实现了具有印度特色的经济增长模式。虽然影响印度经济增长的因素相当复杂, 但总的来说, 目前其经济增长仍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这三种关系中, 生产力即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最终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 资本形成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

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根据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 印度经济增长目前还处于要素投入推动发展阶段。在较长时期内, 要素投入仍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在各要素投入中, 资本形成又是印度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 而资本形成主要来源于国内储蓄及投资。近几年, 印度遵循依靠低储蓄率、低投资率实现具有印度特色的经济增长模式, 但从动态上分析, 资本形成仍然是印度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储蓄为国内投资提供了可靠的资金来源, 是资本形成的源泉, 是印度经济增长的基石。目前印度储蓄已占GDP的29%, 投资占GDP的比重为31%, 这两个指标可以支撑印度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第二, 人力资源推动经济增长。

快速成长且丰富的人力资源是实现独具特色经济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对教育的投入加速了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2000年, 印度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4.12%, 2003年达GDP的5%, 2006年预算比2005年提高了31.5%, 政府承诺在未来几年内比重将提高到6%。

与此同时, 也加大了对科技领域的投资力度。预计到“十五”计划末期, 科技投入将达到GDP的2%。目前, 印度拥有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 有200万科技人员, 居世界第三位, 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英语的普及也方便了新技术的引进。对教育的大力投入加速了人力资本形成进程, 推动了第三产业发展。服务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印度正由一个农业大国向服务业大国迈进。

然而, 劳动力供给仍存在一定的约束性。 (1) 印度劳动力中绝大多数是农民, 整体素质不高, 难以适应和满足现代经济增长的需要。 (2) 技术人员大量外流, 人力资源潜力受到挑战。 (3) 虽然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 但基数大, 人口绝对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整体经济水平欠发达, 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 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加剧了本已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 形成大量剩余劳动力, 使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发挥, 造成人力资源极大浪费, 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第三,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尚需时日。

当今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于科技进步, 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目前, 这只在一些少数发达国家才得以实现。科研经费不足, 科研机制不健全, 使自主研发能力受限, 因而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一直是印度利用外资的核心。但是印度获取国外技术不得不付出高昂代价。如果美国或俄罗斯, 在大多数领域对印度都实行禁止政策, 就大大限制了其获取先进技术的渠道。

第四, 经济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起长期推动作用。

从长期动态上看, 经济结构, 尤其产业结构的演进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 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进入二、三产业人数逐年增加, 居民总体收入呈上升趋势, 有利于资本形成和积累, 提高储蓄率。 (2) 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 使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进一步强化, 使其经济增长结构升级。随着经济不断发展, 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提高, 分别由2000年的1.47%、2.52%提高到2005年的2.16%、4.80%。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2004年达53.2%, 超过了中国同期同比情况下12.5个百分点, 对国民经济的拉动率2005年比中国高出1.68个百分点。不难看出, 第三产业对印度经济增长的影响与日俱增, 服务业已开始成为经济重要的增长极。

2.3经济增长动力

自1991年经济自由化以来, 印度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增长的潜力和动力在于其持续增长的服务业, 蒸蒸日上的信息技术产业, 高效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强大的私营企业。从经济增长模式可看出, 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服务业推动的:在年均6%的GDP增长率中, 服务业的贡献率高达51%, 其中增长最快的两个领域为金融和软件业。2003-2004年印度软件服务业增长了28.2%, 产值达159亿美元。信息产业的突飞猛进, 带来了经济增长:它使印度积极地抓住新一轮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创造了就业机会, 使更多印度人能凭借智慧、知识创造财富;使印度经济成为低投资、低成本、高效益的更“经济”的经济;信息产业的潜力正在使印度成为知识型制造中心, 造就了一批闻名世界的私营企业, 如维普罗公司、1nfosys公司、Satyr公司。印度私营企业占了经济的75%以上, 并为合营企业和外国资本的合作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这些私营企业享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 能满世界赚钱。企业家精神和规范的管理制度支撑着印度私营企业的强大。私营企业的较快发展, 自身内部有机增长的注重, 使其对资源的利用更加充分, 这也使印度逐渐迈向经济大国。

2.4人口规模带来的经济增长潜力

随着经济发展, 印度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国内总需求也进一步扩大。随着私营经济的发展, 出现了一批具有极强购买力和消费需求的大垄断财团;众多中小企业家, 拥有相当经济实力;改革开放中出现了一大批暴发户, 积累了数亿卢比财富, 也有很强购买力;机关公务人员及知识分子的较高工资政策, 使其成为具有一定购买力的庞大群体;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的“绿色革命”、“白色革命”和“蓝色革命”形成了庞大的农村富裕阶层。上述种种人形成的中产阶级队伍逐渐扩大, 据估计人数超过2亿, 其巨大的消费需求是印度经济增长极其重要的力量。

一定程度上讲, 人口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刺激因素和动力, 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在已经存在的人口规模中寻找经济发展的机会, 人口规模刺激消费, 再由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从这一角度来讲, 印度人口所带来巨大的国内消费需求使经济增长后劲很足。

3.结语

综上分析, 在印度经济增长中, 资本、劳动力 (人力资源) 要素起着决定性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则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第三产业比重增加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人口规模刺激消费, 而消费又拉动了经济增长。本文之所以对印度人口规模带来经济增长潜力做这样的乐观分析, 只是在对已经存在的人口规模中寻找到经济发展的机会。但印度人口过度膨胀仍是不容忽视的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控制人口增长, 消除贫困刻不容缓。这对我国走人口、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有值得借鉴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才等.世界经济地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145-155.

[2]唐鹏琪.浅析印度经济增长的动力[J].南亚研究, 2005, (2) .

上一篇:汇仁头孢克洛胶囊说明书下一篇:化学发光法在水分析、大气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