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培育超细毛羊工程技术论文

2022-04-29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我国培育超细毛羊工程技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国培育超细毛羊工程技术论文 篇1:

科技榜样

2006年获兵团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人员

刘守仁:中国工程院院士,遗传育种、羊毛品质研究應用专家,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历届委员、自治区科协名誉主席,石河子大学终身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主持培育的“军垦细毛羊”新品种,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主持培育出“中国美利奴(军垦型)细毛羊”新品种,各项品质及指标达到国际优质毛纺原料水平,先后育成个体大、产毛量高的A品系和毛质优良的B品系,长毛C品系及无角、多胎品系,丰富了中国绵羊基因库,填补了国家多项空白。主持的国家攻关课题“中国美利奴(军垦型)细毛羊”,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主持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繁育体系”研究,创造性地建成适合我国细毛羊生产需要的三级繁育体系。此成果获1990年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主持繁育出新一代羊毛品质更佳的“U”系羊,经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新品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澳大利亚优质绵羊的绝对垄断地位,40年来,共选育出绵羊新品种2个、新品系6个,向全国25个省区输送了12万余头种羊。

陈学庚:新疆农垦科学院农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1990年获评农业部优秀中青年专家,1991年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6年人事部优秀中青年专家。多年来,他主持过省级以上研究课题18项,已取得研究成果14项。主持的“棉花铺膜播种机研究与推广”项目曾获199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0年至2002年期间,推广的四种新型机具获国家优秀新产品称号,其中3ZF系列中耕施肥机获“九五”国家优秀新产品奖;撰写的《精准播种》一书成为兵团职工培训教材。

郭庆人: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天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经济师,中国塑料节水器材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氯碱协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全国创业企业家和新疆劳模。他于上世纪70年代引进、推广的地膜覆盖技术,研制开发超薄地膜;根据我国国情研制开发出膜下滴灌技术和农民用得起的成套节水器材,累计推广节水面积超过1000万亩。从2003年起,他把新疆的煤、石灰石、盐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打造循环经济,建成国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氯碱工业基地。在他的带领下组建了天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10多项。

李国英: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学科带头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植物保护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参加兵团以上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主编专著2部,发表论文60余篇,获兵团级以上科技进步奖9项,曾荣获自治区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兵团优秀专家、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亚洲农业研究发展基金会“亚农杯”农业贡献奖称号。

李家胜:农七师农科所副所长,新疆棉花学会常务理事,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专业组委员,“十五”兵团早熟棉育种专题主持人,首席专家,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主持承担完成多项科技部、农业部、自治区、兵团重点科研项目,主持选育出新陆早13、15、16号和参加选育出新陆早3、4、6、9号棉花新品种,累计推广1000万亩以上;获兵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8次获得农业部、自治区、兵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荣获兵团种子工作先进个人和兵团农村科技先进工作者,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为新疆和兵团棉花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李尔文:农一师农科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棉花育种工作,先后主持长绒棉新品种选育、陆地棉新品种选育及机采棉品种选育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主持培育出6个棉花新品种。其中,新海13号是我国第一个内在品质达到埃及棉“吉扎70”标准的超级长绒棉品种;新海15号、17号在长绒棉抗枯黄萎病育种上实现了较大突破;新陆中7号是近20年来兵团育成的第一个适用于新疆南疆棉区种植的早熟、抗病、高产陆地棉新品种。获奖成果6项,其中优质长绒棉新海13号的选育获1996年兵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先后获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农一师重大科学技术贡献奖、兵团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2008年获兵团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人员

王新华:新疆农垦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国家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绵羊繁育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部绿色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石河子)主任,科技部项目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和兵团各类重大科研项目12项,参加完成重大科技项目3项。作为主要完成人,他研究的项目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农业部、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国家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1项;兵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兵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多数项目成果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曾获兵团新长征突击手、兵团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兵团首届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和新疆第三届优秀大中专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曹连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点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带头人,作物育种学负责人,兵团麦类作物育种联合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农业部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主持育成小麦、啤酒大麦和小黑麦新品种17个。其中,新春8号在国内自育的强筋春小麦品种中单产居领先水平,新春11号创造平均单产781.9千克的超高产纪录,新啤1号结束了新疆啤酒大麦品种国外引进的历史,新小黑麦1号填补了新疆小黑麦育种工作的空白,先后荣获自治区及兵团科技进步奖10项,育成品种近10年累计在兵团和自治区推广896万亩,为广大种植户创造经济效益5.46亿元,先后荣获国家和自治区教学成果奖4项,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自治区劳模等16项国家及省部级荣誉与奖励。

彭心宇: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兼任国际包虫病协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包虫病外科治疗中国联络员等,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26年,目前主要从事肝胆胰疾病的诊治与研究。在肝癌个性化综合治疗、胃癌根治术手术方式的改进、肝包虫病外科治疗、下肢返流性静脉疾病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和临床工作,多项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囊型肝包虫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达国际领先水平。近年,他主持国家级课题4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级课题6项,获兵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李双全: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天业(集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副主任、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副主任、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节水器材专委会副秘书长。主持国家部委重大科技项目30余项,其中863项目3项、863引导项目1个,市级以上项目110余项,取得科技成果40余项,已授权专利38项,主持制定了节水器材国家标准3项和企业标准10余项,获兵团和师、市科技进步奖10余项。

2010年获兵团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人员

石国庆: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所所长,研究员,石河子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羊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畜牧协会养羊分会理事,曾获得第三届兵团“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和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他曾参加农业部科技司、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兵团科技局等攻关科研课题20项,独立主持研究课题1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获农业部一等奖1项,农业部二等奖1项,兵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新疆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专利5项,培育细毛羊新品种1个,新品系3个。

宋晓玲:新疆天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石河子中发公司经理、石河子化工厂厂长、天业(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近年,由她负责的国家科技支疆重大项目、兵团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火炬项目等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共获得国家省部级各项奖励15项,获得兵团及师、市科技进步奖22项,发表行业论文30余篇,有14篇论文在全国行业论文大赛上获奖。她先后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杰出星火带头人”、“第二届兵团青年科技奖”、“兵团十大杰出青年”、“兵团劳动模范”、“兵团学术技术带头人”、“兵团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尹飞虎:新疆农垦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研究员,兼任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新疆农学会副理事长、新疆土壤肥料学会副理事长、兵团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主持国家及兵团计划课题11项,参加课题6项,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项,兵团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各两项,省部级三、四等奖7项,其中主持的《微滴灌高效固态复合肥的研究与开发》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兵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我国培育超细毛羊工程技术论文 篇2:

科技创新促“内蒙羊”产业升级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肉羊产业是内蒙古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内蒙古科技厅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围绕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致力于推动畜牧产业的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等,成就斐然!

2010年8月27日,在该厅的倡导下,内蒙古肉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宣告成立,此举对于促进我国肉羊产业产、学、研的资源整合,促进肉羊繁殖、羔羊育肥、羊产品深加工等关系到肉羊产业发展关键环节的技术手段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提高肉羊系列产品的食品安全系数,增强“内蒙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都具有长远的意义。

近期,本社记者对内蒙古科技厅和内蒙古肉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起单位—内蒙古草原金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一、“十二五”期间“内蒙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自治区科技厅副巡视员李增建认为:1.世界羊肉消费将迎来快速增长期。他说,首先,从国际市场来看,西亚、中东等地是穆斯林的传统聚居地,肉食多以牛羊肉为主且大多依靠进口;同时,世界羊肉的主要出口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近几年由于受羊毛出口量下降的影响,羊肉产量正日渐萎缩。所以,中国羊肉,特别是内蒙羊肉在国际肉类贸易中的出口量将稳步增加。其次,从国内市场来看,当前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以食草为主,较少补喂精料和添加剂的羊肉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由于食用羊肉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等原因,内蒙肉羊正在受到京、津、冀及其他地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普遍青睐。与此同时,伴随改革开放后南、北方在经济、文化方面交流和融合的不断加深,我国南方的消费者也纷纷走进“小肥羊”、“小尾羊”等连锁店品尝美味的内蒙“涮羊肉”。由于以上原因,在“十二五”期间,内蒙古羊肉生产和消费将迎来快速增长期。2.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为肉羊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低碳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保护生态、退耕还林、退田还草的政策为内蒙古肉羊的养殖、繁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从2003年起,国家在12种优势农产品中,确定了肉羊为优势农产品,并在华北、西北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建立了四个肉羊产业带,内蒙古自治区成为国家主要的肉羊发展优势区域之一。国家和自治区以及各级政府在肉羊良种繁育、良种补贴、棚圈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扶持力度正逐年加大。3.逐水而牧、靠天养羊的养殖、繁育方式急需改进。自治区肉羊生产,特别是牧区肉羊生产,主要还是靠天养羊,逐水草而牧。这种传统的生产模式没有常年均衡的优质饲草的保障与供应,导致西部牧区目前的养羊生产效益欠佳。而在广大的农区,养羊业生产中的千家万户仍是分散饲养占主导地位,虽然饲养成本低,但营养不均衡,管理粗放,饲料转化率低,不利于竞争。此外,还存在引种肉羊品质参差不齐、优良种羊缺乏适时选育、出栏羊没有严格的质量标准等问题。总之,引自国外的肉羊良种,除小范围的饲养和杂交优势利用外,未形成规模化的杂交肉羊生产体系,肉羊屠宰率、胴体重、个体产肉量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优质高档的羔羊肉产量不高。

二、产学研结合打造“内蒙羊”特色品牌

内蒙古肉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全国首家肉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自组建以来一直受到业界的普遍关注。先后有华中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赤峰学院等高校和多家企业加盟,联盟成员已增加到21家,覆盖范围拓展到中国北方肉羊主产区。

联盟按照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院士提出的“有利于推进养羊业组织化进程、有利于发展养羊业规模化养殖、有利于促进产学研实质性结合、有利于实现产业链一体化经营”的总要求,坚持“培育品种、创建品牌、建立标准、引领产业、服务三农”的方向,针对本地区肉羊产业品种混杂、效益低下、经营粗放、技术落后等问题,不断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完善肉羊生产体系,促进肉羊产业的集约化、高效益发展,有力促进了当地农牧业经济的发展。

针对自治区高质量肉羊良种引种缺乏的现状,作为联盟的发起单位,内蒙古草原金峰集团在科技部和自治区科技厅的支持下,积极推进昭乌达肉羊育种工程。在育种过程中,草原金峰集团引进了精子品质评价控制技术、同期发情控制技术、MOET及腹腔镜胚胎移植技术等手段,通过高频繁殖成套技术的应用,提前完成了昭乌达肉羊核心种群的繁育。

为普及上述母羊两年三产高频繁殖配套技术在牧区的广泛运用,联盟秘书处一年来共组织专家开展技术讲座5期,300多个养殖户和20多名基层技术员接受了技术辅导。这一技术的普及推广将使养殖户的母羊繁殖能力平均提高30%~35%,综合效益显著。

针对绵羊支原体肺炎等肉羊高危常见病,联盟组织内蒙古牧科院动物医学研究所等单位开展技术攻关、研制生物疫苗、建立监测防控体系,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好鲁库地区羊支原体肺炎传染发病率从35%下降到5%以内。

目前,为增强肉羊产业链的关联性,积极探索有机羊终端产品开发,在技术研发部门的支持下,草原金峰集团已经建成万只有机羊饲养基地,并开发出昭乌达、金蒙两个高端有机羊产品品牌,年产量达到1000吨。集团应用先进的羔羊育肥饲料配比技术生产雪花羊肉的试验正在进行,预期效果良好。

联盟依托内蒙古牧科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的技术优势,由成员单位草原金峰集团、小肥羊公司和内蒙古社会发展中心向科技部合作申报的国家星火计划重大项目—内蒙古现代肉羊生产体系关键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推广,已通过科技部的评审。项目总投资1480万元,将在地方专用肉羊品种培育、终端精加工产品开发以及借助星火科技12396信息网络建立肉羊产业专家咨询系统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这对促进联盟企业的创收、牧民的增收和产业的发展壮大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草原金峰集团董事长、内蒙古肉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负责人李瑞对记者补充说:“从今年开始,在国家科技部和自治区科技厅的支持下,再经过几年的努力,完全可以在‘十二五’期间把肉羊产业打造成为我区农牧业经济的最新增长点,使‘肉羊’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和主要途径。”

为此,联盟将充分依靠各级政府及科技部门,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资源优势,在品种培育推广、养殖经营模式优化、终端产品研发、质量安全控制及风险评估等方面不断创新,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把肉羊产业真正做大做强,使之成为草原经济区的支柱产业。

他表示,当前联盟必须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信用合作机制。要逐步完善经费管理、项目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相关制度,提高联盟体系的凝聚力和服务能力。二要在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框架内,依法规范运行。三要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四要加大成员间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合作和协作,更多地承担国家科技计划和产业发展项目,借助政策加大投入,有针对性地实施一批核心技术研发和推广项目。

三、科技创新让羊肉更绿色

由草原金峰集团负责培育的“昭乌达肉羊”具有适应性广、耐粗放、产肉性能好、肉质优良等优点,既能在草原进行季节性放牧,又能在农区进行阶段性舍饲、补饲。这对于推动赤峰地区肉羊品种的专门化、肉羊生产的产业化、疫病防治的系统化、提高内蒙羊的整体生产质量等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在安全控制方面,联盟内部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正在进行绵羊支原体肺炎、羊痘、布病等常见高危传染病的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研究,由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和草原金峰集团共同研制的支原体肺炎生物疫苗正在中试阶段。这样的防控体系建立以后,能有效地防范传染性疫病尤其是人畜共患疫病的发生,尽可能减少生产环节的用药,特别是减少抗生素类兽药的使用,联盟生产的羊肉会更加安全、健康。

联盟负责人李瑞认为:今后,随着草原金峰及其他联盟成员企业良种肉羊养殖、生产、销售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内蒙羊”将成为京、津、冀及其他地区有机肉羊消费的首选地方品牌。对此,他认为联盟有必要加强与上述地区大型商超、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对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销售、流通长效合作机制。

四、全面推进自治区畜牧业的科技创新、技术创新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内蒙古科技厅将如何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以内蒙古肉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为契机,全面推进自治区畜牧业的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成为建设创新内蒙的科技先驱?

对此问题,内蒙古科技厅厅长徐凤君对记者说,从自治区当前的经济形态来看,传统产业进入调整期,农牧业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期,科技创新要适应未来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在“十二五”期间,自治区科技厅在畜牧业领域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组织实施家畜繁育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科技重大专项,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即:重点开展家畜性控繁育技术的大面积应用和现代高效繁育技术集成示范等工作,提高各品种性控冻精生产效率、性控准确率、品种整齐度等,总体提升家畜良种化水平和养殖效益。二是推进畜牧业科技创新,突破养殖业领域关键技术。通过对奶牛、肉牛、肉羊、绒山羊、细毛羊等优良家畜高效养殖技术的模式示范,提高畜牧业养殖水平。在家畜良种繁育技术、牧草远缘杂交育种技术、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技术、家畜现代营养工程技术、新型生物活性多肽饲料发酵技术上取得突破。三是促进发展集约型畜牧业,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农区推广舍饲圈养、模式化饲养技术,牧区推广休牧、禁牧和轮牧配套技术,家庭草牧场合理利用技术。加快建设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兽药质量监测和残留控制、动物防疫技术支撑等系统。加快推广农村牧区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四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农畜产品加工业。通过实行全面的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优化产业整体技术结构。重点开展乳制品、肉制品、羊绒产品关键技术研究。重视加强食品添加剂和配料高效安全制造技术、食品原料和食品包装材料纳米化加工技术、食品高效分离提取技术、食品非热加工技术、可食性全降解食品包装材料工业化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继续保持乳、肉、绒生产装备与工艺技术的国内领先水平。

作者:林伟

我国培育超细毛羊工程技术论文 篇3:

师之楷模 校之灵魂 

一所大学的水平和地位,是由学校教师决定的。中国农业大学有11位德高望重、贡献卓著的学界泰斗。他们代表着不同年代的农大人,他们与祖国共成长,与祖国共辉煌。

中国农业大学有11位教师,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他们身上体现了:静,和,爱。静是一种心态——这11位院士,无论是战争年代的动荡,还是变革时期的浮躁,都没有动摇他们的理想、志向和抱负;和是一种气度——这11位院士,都是科学的领军人物,他们能够整合和带动一个个齐心协力、精诚合作、团结奋斗的团队;爱是一种动力——这11位院士,有着对事业的至爱,对学校的深爱,对人生的热爱,对学生的无比关爱。

从院士们的科学之路和风雨人生中,可以看到他们报国济民的崇高理想,历经逆境而矢志不渝的斗志,敢于创新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立足实践服务社会的工作风范,不计虚名踏实奉献的人生态度。

11位院士的科学人生,是农大过去几十年发展的缩影;11位院士的精神风采,是农大人风貌的典型代表。他们是农大优良校风的集中体现,也是农大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讴歌院士们“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和“团结、朴实、求是、创新”的精神和传统是时代所需。面对历史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新要求,需要弘扬院士们所彰显的精神风采,他们是师之楷模、校之灵魂。

娄成后:厚德博学解民忧

娄成后,祖籍浙江省绍兴县,出生于天津。植物生理学家、生物物理学家、农业教育科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5年,获得“亚洲农业发展基金奖”和“中华农业科教奖”;1997年,荣获199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陈嘉庚基金农业科学奖”。

1939年,在美国留学的娄成后绕道越南回国,赶赴昆明就任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植物生理室副教授。

1940年,娄成后与汤佩松、殷宏章、华罗庚等15名年轻科学家组织了一个学术交流集会。这种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在当时直接产生了一批由不同学科科学工作者协作完成的科研成果。

新中国成立前夕,娄成后、祝宗岭赴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20世纪50年代,娄成后系统地论证了植物细胞核物质穿壁运动与细胞间物质分配、运转过程的密彻关系。这一成果首次揭示与确证了参与胞间运动的成员不限于核物质,还包括了多种细胞质组分,从而摆脱了早期工作中仅能以核的动态为指标的局限性,并为澄清赝象与真象的争议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成为植物细胞间交通研究上的第二项突破。

1992年,虽已耄耋之年,他仍挂帅出任国家科委“攀登计划”主要农作物高产、高效、抗逆生理学基础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率领、组织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承担这项重任。

2008年初春,罕见的雪灾肆虐南方,农作物冻害严重。娄成后连夜与中国农业大学武维华院士、王学臣教授提出了实施以“育苗移栽”为措施的灾后农作物栽培应急建议,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认同。

石元春:根植泥土济苍生

石元春,湖北省武汉人。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主持黄淮海改土治碱项目,曾获199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10多项国家和部委级奖励;曾获“陈嘉庚基金农业科学奖”、“王丹萍科学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世纪70年代,黄淮海平原已经成了盐碱旱涝重灾区:“春天白茫茫,夏季雨汪汪。只闻漏雪声,不见粮归仓。”1973年,抱病主持北方抗旱会议的周恩来总理下了决心:科学会战,综合治理黄淮海平原。石元春拉上妻子、相约几位教师毅然来到了河北省的低产穷县——曲周县安营扎寨,开始了黄淮海平原的旱涝盐碱综合治理试点工作。

在进行大量的科研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他们总结出半湿润季风气候条件下“水盐运动”理论,大胆提出从地下碱水入手,“以浅井深沟为主体,农、林、水并举”的综合治理方案。

在石元春领导下,年轻的团队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实验。从此,实验区的土地一年比一年好,生态环境一年一年地改善,粮棉产量和人均收入大幅度增长,村里的破土房变成了新砖房,农民愁容换新颜。

1988年,石元春被任命为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国家科技攻关顾问专家组组长及项目主持人,1,000多名科技人员参加了这场亘古未有的大会战,治理范围涉及32万平方公里,耕地1,800 万公顷。

1988年,喜气洋洋的曲周农民走进了北京农业大学,向石元春报告喜讯:粮食亩产上千斤,年收入近千元了……曲周农民把一块汉白玉碑立在了校园,碑上刻着:改土治碱,造福曲周。

李季伦:桑榆如金霞满天

李季伦,河北省乐亭县人。微生物学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3年,获农业部优秀教师奖;1986年,获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1989年,获国家级五一劳动奖章;1990年,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1949年,李季伦调入北京农业大学任教,开始了他的科教生涯。1958年,在国内他首次研制成功的植物生长激素——赤霉素,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1959年,李季伦提取了100克赤霉素结晶在德国莱比锡博览会上展出,使得国外专家十分震惊。1987年,李季伦又研制出赤霉素有效成分GA3含量达90%以上的产品,被国家列为食品级产品,用于啤酒酿造业,还打入了国际市场。

1985年,李季伦成功研制防治鸡、兔、羊羔、犊牛等动物球虫病的“莫能霉素”。这一研究成果打破了在国际上一直被美国垄断的局面,解决了国内养鸡等行业生产中的一大难题。

此后,李季伦又成功地研制了预防鸡球虫病效益更高的“马杜霉素”、防治动植物寄生虫病的“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等微生物制剂。其中,“伊维菌素”以其突出的效果被誉为近代超级抗生素。

1980年6月~1982年6月,李季伦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生化系固氮中心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他在研究固氮酶催化机制时,否定了当时国外学者所提出的固氮酶可催化不依赖N2的HD形成的论点。回国后,又指导研究生研究了固氮酶催化放H2的机制,提出固氮酶的双位点放H2的假说,得到国际固氮权威Burris的认可,认为这是对固氮机理研究的重要贡献。Burris在给北京农业大学校长的信中称:“他是你们国家的优秀代表。”

吴常信:“动物世界”科学家

吴常信,浙江省嵊县人。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世界“遗传学应用于畜牧生产大会”国际委员会委员。现任世界家禽学会中国分会主席,中国马业协会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

1957年,吴常信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1970年初,吴常信参加了北京市黑白花奶牛的育种工作,这成为他早期从事科研工作的标志性项目。接着,他运用数量遗传学理论和现代育种技术,研究出从商品鸡中育成纯系和配套系种鸡的理论和方法,育成了生产性能高、生活力强、遗传稳定的优良白壳蛋鸡种。

1983年,吴常信参加了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美利奴羊新品种的选育,并主持内蒙古“良种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的计算与应用”这个子课题。课题组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绵羊育种资料数据库,成功地测算出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的育种参数,对种公羊进行育种值排队并制定了选择指数。

1986年~1998年,为了研究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与技术,吴常信从理论到技术、从宏观到微观,阐明了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分析了影响保种的遗传因素,提出了保种的优化设计,解决了保种群体的大小、世代间隔的长短、公母畜禽最佳的性别比例和可允许的近交程度等一系列群体遗传学的理论与方法问题,对我国和其他国家的畜禽遗传资源的保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他还将“攻关”的目光瞄准了节粮小型蛋鸡的选育研究项目。经过8年的选育,他成功地将法国“明星”肉鸡中的小型基因(dw)引入中型褐壳蛋鸡,育成了小型蛋鸡纯系,对我国利用有限饲料资源生产更多的鸡蛋有重要意义。

陈文新:踏遍青山为中华

陈文新,湖南省浏阳县人。土壤微生物学及细菌分类学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文新将科研锁定在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体系上,先后主持国家科委、国家自然基金委一系列课题及国际合作项目。

陈文新是革命烈士的女儿,她的父亲陈章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湖南学运和工运的领导者之一。

1959年,陈文新从苏联留学回国后,进入北京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她选择了既艰辛耗时又偏僻生冷的研究——肉眼不可见的神奇生物——根瘤菌。

20世纪70年代,陈文新带领100多人,开始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豆科植物根瘤情况的调查和采集工作。20多年来,他们对32个省700个县市,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各种豆科植物结瘤情况进行挖掘调查,采集植物根瘤标本10,000多份,其中300多种植物结瘤情况未见记载,入库保藏根瘤菌8,000株,菌株数量和所属宿主植物种类之多居世界首位。建立起目前世界上菌株最多、其性状信息最丰富的根瘤菌资源数据库。

陈文新率先在我国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细菌分子分类和数据处理程序实验室,确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根瘤菌分类、鉴定技术方法,描述并发表根瘤菌新属两个、新种25个。大量枯燥、繁琐的重复性实验,陈文新一做就是8年,终于发现了第一个新属——当时世界已知的第四个根瘤菌属。该菌被命名为“中华根瘤菌”,这也是第一个由中国学者发现并命名的根瘤菌属。陈文新在祖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中挖宝探秘,使中国的根瘤菌分类研究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数十年的执著探索,陈文新总结了4点做科研之道:踏实、勤奋、认真、求新。

曾德超:犁铧拓野开新田

曾德超,海南省琼山县人。农业工程与农业机械化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1952年2月,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正式开学,曾德超任教授兼这个学院唯一的农业机械化系系主任,成为这一学院的创建人之一。1978年,曾德超出任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副院长,兼任学院学术和学位委员会主席,主管教学、科研和外事工作。

1957年,曾德超发表了有关犁的牵引调整的学术论文,提出了平衡稳定的条件和减少耕作阻力的途径;1963年发表了按翻土曲线变化规律设计滚伐犁曲面的论文,提出了更为合理和直观的几何绘图设计法;1970年发表了《犁体曲面设计的数学解析法》,试图以解析式表达犁体曲面以便进行优化;1982年~1988年期间,采用以土迹线构成犁体曲面的途径,实现了犁体曲面优化的设计方法。样机获得了“常速高速通用优化犁”的国家专利。

考虑到犁耕具有较大的牵引阻力等缺点,曾德超致力于对既保留犁耕良好的耕翻性能,又比犁耕的牵引阻力小得多的耕具——旋转翻垡犁的研究。这一成果于1987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曾德超在国内外首先建立土动剪强、动摩擦方程和切土动力模型,并编撰了《机械土壤动力学》专著,为土方机械耕挖加工领域的技术进步提供了基础。他开创农田建设和土壤耕作水热盐气定量效应与调控工艺领域的研究,发表系列论文并提出“集雨蓄水耕作”,农场生产经营与资源、生态、环境综合管理,节水、变量、保护、培育等技术符合农耕制的中国型可持续农业工程技术解决方案。

曾士迈:“植物医生”护新绿

曾士迈,原籍湖南省湘潭市,出生于北京市。植物病理学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植保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和亚洲植物病理协会主席。

1948年,曾士迈在北京农业大学毕业留校,从事植物病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1951年~1958年,他研究烟草病害,每年带着学生开展生产实习,去河南、山东、安徽3大烟草种植区调查。从1958年~1964年,他研究小麦条锈病,跑遍了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等省区的80多个县。这期间,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他逐步形成“小麦条锈病大区流行和流行区系”的概念和理论,也开始思考“品种抗病性丧失”的问题。1962年,他发表的论文《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规律的数理分析》,开创了定量研究的先河。

20世纪70年代,曾士迈在国内率先将系统分析和电算模拟方法引入流行学研究,研制出了国内第一个植物病害流行模拟模型——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模拟模型(TXLX)。90年代,他又研制出小麦条锈病大区流行和品种——小种相互作用计算机模型PANCRIN。这个模型,在1988年东京第五届国际植物病理学大会上引起了重视。曾士迈带领他的课题组还研制出稻、麦、蔬菜方面多种病害模拟模型,并逐步从单一病害发展为多种病害乃至病虫害的综合模型,以及从时间动态到空间动态,再到损失估计、品种药剂效果和防治决策模型。这些模型与国外同类模型相比,在系统结构和实用性上都有独到之处。

曾士迈不仅是中国植物病害流行学的创始人之一,在研究植物水平抗病性、小麦条锈病定量流行学和大区流行规律及其计算机模拟等方面有突出贡献,很多人形象地把他誉为“植物医生”。

汪懋华:情注沃土生奇葩

汪懋华,农业工程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1962年,汪懋华以全优的成绩获得了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回到祖国开始了人生的新历程。

20世纪60年代,他经常到地方和农场进行农村电气化和电能在农业中应用技术的社会调研,主动带头组织教研室教师到京郊农业科技综合试点村蹲点,思考如何开展实用工程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研究。他认真考察当地农村的实际需求,成功研制了“无塔式自动化供水系统”,因陋就简地让村办养殖场和村民用上了自来水。这项研究成果引起了当时北京市科委的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现场观摩推广会,并印发宣传资料向全国各地区养殖场、卫生防疫部门和部队营区推广。后来,北京市自来水公司将这一设计理念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产品化的“压力罐式自来水供水系统”在全国推广后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

同时,根据试点村农学、畜牧专家提出的要求,合作实验研究成功的可有效控制病毒传播的甘薯电热育苗控制技术和很具创意的养猪场电围栏实用技术在京郊示范应用。在基层农村,汪懋华与一批农学、畜牧专家密切合作,为如何将传统农艺与现代实用工程技术结合开拓了思路,为后来取得若干应用推广研究成果埋下了伏笔。

汪懋华数十年科研工作,硕果累累。如今,这位七旬老人依然精神焕发,每天工作不少于12个~13个小时,他说:“我不知道自己能作多少贡献,还是要每天老老实实地工作。”

戴景瑞:愿为人民做点事

戴景瑞,辽宁省海城人。玉米遗传育种学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被评选为“全国优秀教师”和“北京市优秀教师”;曾获得“农业部突出贡献专家”和“全国农业科技大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

1963年,戴景瑞在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他研究遗传学,而玉米是遗传学里最好的研究材料,从此他便与玉米结下了不解之缘。

20世纪60年代,戴景瑞首先实现我国玉米双交种三系配套用于玉米种子生产。70年代育成“农大54号”,此后相继育成“P138”、“综31”和“农大60”等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10余个。

“九五”期间,戴景瑞主持了“863计划”转基因抗虫玉米项目,培育了我国第一代转基因抗虫玉米新品种;主持国家“九五”玉米育种攻关专题和农作物育种材料及方法加强专题,共育成10余个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优良玉米新品种。他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倾斜项目,从分子水平阐明玉米C型不育与小斑病C小种专化感病性的机理,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抗C小种的雄性不育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率先在国内利用分子技术研究玉米杂种优势,定位了若干个控制玉米产量性状的QTLs。

1997年,高产玉米新品种选育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玉米遗传转化体建立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玉米新品种“农大60”选育和推广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参与育成的玉米新品种“农大108”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玉米自交系“综3”和“综31”的选育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玉米新品种“农大3138”的选育与利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玉米自交系“综3”和“综31”的选育与利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武维华:只愿躬身静耕耘

武维华,山西省孝义人,出生于山西临汾。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首都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7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和“何梁何利基金科技与技术进步奖”。

从1978年3月进入大学学习植物生理专业开始,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武维华一直在植物生理学研究领域默默耕耘。近10余年来主要从事植物细胞信号转导分子机制、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调控机制、植物高效利用养分及抗逆的生理及分子遗传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1994年从美国留学回国后,武维华在研究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社会媒体上鲜有武维华的身影——他几乎谢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他的理由很简单:“我们这个行当与别的不同,最需要的是静静地做事。”

1980年8月,中国科学家曾在《细胞》(国际公认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顶尖杂志)发表过一篇论文。此后却迟迟不见中国大陆的第二篇论文。2006年,在习惯了争分夺秒埋头工作,习惯了甘于寂寞专心科研的武维华的带领下,其研究团队取得的科研成果在《细胞》杂志发表,轰动一时。

他领导的团队对植物响应低钾胁迫及钾营养高效的分子遗传及生理生化机制进行了多年研究,其成果揭示了调控植物在低钾胁迫条件下高效吸收钾离子的分子调控网络机制。

10年磨一剑的艰辛历程,武维华却从不提起。2007年5月,在中国农业大学举办的“博士讲坛”上,是他的弟子陈利清等4名博士,讲述了这篇文章背后的故事。

李宁:克隆世界响惊雷

李宁,江西省南昌人。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获“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成就奖一等奖,“863计划”先进个人,WCGALP青年科学家奖,首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中国遗传学会“李汝祺优秀动物遗传学论文奖”。

有人说:“‘两弹一星’,十几年的寂寞只是为了那一声巨响。”李宁特别欣赏这句话,他常常用此鼓励、鞭策自己和团队:“没那一声巨响,谁知道我们?”

1996年7月5日,克隆羊多莉在英国诞生。1997年2月,李宁与“克隆羊多莉之父”伊恩·维尔穆特进行了一次交谈,从此他决定投身克隆研究。

10多年来,李宁将自己的兴趣与国家的需求相结合,在克隆研究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02年4月,李宁课题组克隆出我国第一头冀南牛。同年10月,又成功克隆出一头体细胞克隆胚经过玻璃化冷冻技术处理的高产黑白奶牛,标志着我国体细胞克隆技术迈上了新台阶。

2003年3月,李宁课题组成功获得中国第一头体细胞转基因克隆牛。同年10月,又获得世界上第一头转人岩藻糖转移酶基因的体细胞克隆牛,并开创了用冷冻卵母细胞克隆成功的先例。

2005年8月,中国独立自主完成的首例体细胞克隆猪在李宁课题组诞生。

2007年5月,李宁课题组培育的首批体细胞克隆哥廷根医用小型猪诞生。这项研究还首次在国际上成功实现了同一移植受体内进行不同品种和不同类型克隆胚胎的混合移植。

目前,李宁课题组正在开发一套“傻瓜克隆技术”。他们开发这套方案的初衷是,作为高校研究人员,应当把精力集中在前沿的研究项目,而克隆技术应当规范化、“傻瓜化”,让没有经过长期专门训练的普通技术人员都能使用。

如今,在克隆领域,李宁已经能够和世界最前沿的科学家对话。

(执笔人:何志勇)

[责任编辑:常 晶]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上一篇:煤炭企业基层工区管理创新论文下一篇:车床支架机械加工夹具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