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会计电算化论文

2022-04-16

摘要: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行动纲领和实施计划,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本文从分析"课赛融合"教学的意义入手,提出基于“课赛融合”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设计需要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策略及教学评价方法,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教学设计的会计电算化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设计的会计电算化论文 篇1: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会计 电算化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职业教育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接受教育的学生能够“招之即用”,这也是职教毕业生在职场上的最大优势所在。然而,由于教材编写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因材施教”脱离实际,实训环境与工作岗位不尽相同,学用脱节导致学生学习质量下降等原因,致使职教体系出来的学生在职场的竞争优势不再明显。本文从任务驱动法的角度,就改进职教教学应用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教育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需求教学设计任务驱动教学法

【中国分类号】G718

前言

职业教育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获得充足的实践经验,在类似实际工作的环境下进行模拟训练,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即插即用,立即上手,省去了熟悉工作环境、学习工作技能的过程,从而为用人单位节约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由此导致社会组织形式迅速变化,职业教育所传递的知识和技能与社会的实时需求相比较,似乎总存在着滞后的问题,从而导致职教学生就业陷入困境,传统就业优势不再。究其原因,或是由于学校的教学设备与实际工作场所不尽相同,或是模拟工作环境下的工作要求与实际工作内容差异较大,致使学生们学用结合不理想,实际工作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培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的模拟工作环境,广大的职教工作者们费尽心思,近年来,关于“双元制”、“校企合作”的课题更是成为了职教研究的热点。然而笔者却以为,真要为学生提供更贴近真实的工作岗位体验,关键不在于外部环境,而在于自身的“内功修炼”,外部条件固然重要,但只有把自身的工作做好,潜力挖掘好,才能够真正地帮助学生形成工作体验。本文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为例,进行探讨。

一、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理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一种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的传授不能依靠教师来获得,而是通过在一定的环境下,借助于外界的帮助而习得的,学习者在习得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这种教学理论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更倾向于引导者和环境的塑造者,而非讲授者。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则是这种教学理论的具体化体现,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创造物理性的学习环境,更要注重心理层面的学习环境塑造,在教学过程中以一个个任务为学习单元,把知识点置于任务当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应用方法的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自主思考能力。

二、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

在职教专业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依靠大量的机械设备或者较高的技术条件来构成实训场所的,如机床、维修车间等;另一类则是可以依靠较少的技术设备即可完成实训作业的。对于前者,必须要通过与外界的合作来帮助学生获取实践体会,而后者则对外界环境的依赖程度较低,能够相对独立地开展实训活动。本文所讨论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即属于后一种情况。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仅有一些课堂练习穿插其中,没有系统的工作任务相伴,学生们在完成课程学习后的技能掌握仍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因此要打破原有的课程模式,根据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分析,以就业为导向设计实训情景,以工作任务为学习单元,以技能培养为核心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将知识的传授融合于任务驱动教学中。

笔者将课程设计了五个学习情境:电算主管、总账会计、出纳管理、薪资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每个情况下设计若干工作任务,每一个情景的完成都是一次工作任务的完成。从而打破传统的教学以章节为单元进行的模式,针对不同会计电算化岗位进行技能培养,具体见表1。

表1 课程目标设计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1、能够熟练的在主流操作系统环境下完成财务软件的设置。2、能够熟练的操作财务软件完成记账凭证的填制和编制工作。3、能够运用财务软件进行记账、结账等工作。4、能够运用账务软件完成整个财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工作,并进行报表编制。 1、能够掌握基本的会计理论。

2、能够迅速准确的归纳财务软件的功能与流程环节,具有清晰的概念。3、能够正确的理解各环节的操作方法。 1、培养学生具备会计从业人员所必需的职业道德与心理素质。2、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

三、 以能力评估为中心的考核评价体系

任务驱动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因此,考评体系也必须紧紧围绕能力来进行评估。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内容已经不再按传统的章节进行传授,而是通过任务的形式进行分解,因此,也不宜使用传统的定期测试来进行考评,而是应当以任务完成具体情况作为考评依据,就任务的完成时间、完成质量进行评分,这种与教学方法一致的考核改革,能够有效地起到促进作用。

具体说来,考评的主要指标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 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效率

2、 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正确性

3、 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表现出的团队性与参与积极性

此外,教师对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的评价也应当纳入评价体系,给予一定的权重比例。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下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是把知识点重新排列,以实际应用的不同场景为小组进行知识点的训练组合,学生通过场景训练,成功的实现技能的应用,获取经验,构建应用技巧,教师通过设置场景,对教授课程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而随着原有的章节式教学模式的打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有着极大地提高,从而增强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姜军.“任务驱动教学” 法在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

2. 孙莲香.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8

3. 王永军.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中的应用.新课程研究,2008;12

4. 张道珍,陈丽琴,朱晓丹.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内容设计.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5. 马月.高职会计专业实训之我见.财会月刊,2009;33

6. 高建立等. 高职高专财会类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能力的培养.财会月刊,2010;18

7. 吴越等.基于项目驱动导向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研究.财会月刊,2010;21

作者:黄素香

教学设计的会计电算化论文 篇2:

基于“课赛融合”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设计探讨

摘 要: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行动纲领和实施计划,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本文从分析"课赛融合"教学的意义入手,提出基于“课赛融合”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设计需要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策略及教学评价方法,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课赛融合 教学设计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信息化条件下进行会计业务处理与财务管理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混乱、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和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实施“课赛融合”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就业竞争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帮助。

“课赛融合”是指将职业技能竞赛的要求融入课程的理论和实训教学中。由于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紧扣职业领域的发展方向和企业需求,成为企业和社会对人才规格要求的“风向标”。将技能大赛和教学工作融洽的结合在一起有助于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使教师所教和学生所学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实现“在赛中教、在学中赛”的有效统一。笔者结合近几年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课赛融合”教学设计进行了一下探索。

一、“课赛融合”教学内容设计

要实施“课赛融合”,需要将竞赛要求融入课程教学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将“教、学、赛”融为一体。以我学院为例,目前学生参加的会计技能比赛主要有全国(省、市)职业院校会计技能大赛和“用友新道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这些大赛的竞赛内容都包括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具体要求是使用用友U8.72软件中的财务会计模块(总账、固定资产、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和UFO报表)、供应链模块(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和存货核算)和人力资源模块(薪资管理)进行业务单据填制、记账凭证处理、账簿登记、期末结账、财务报表编制及分析等业务处理。而目前很多高职学校只将《会计电算化》课程定位为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课程,因此教学内容一般只包括财务会计模块,供应链管理模块只是简单介绍或直接省略。

基于“课赛融合”的要求,首先要将《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竞赛内容相对接,增加采购管理等供应链管理模块内容,并给与足够的教学课时保证。课程内容从原来以财务会计为主到以会计业务一体化为主的调整,也是新形势下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岗位的新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逐渐认识到对购销存业务管理的重要性,利用购销存软件可以规范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教学内容的调整让学生可以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去理解会计电算化的整体业务流程,了解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并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知识及操作技能。

表一:“课赛融合”的会計电算化教学内容

二、“课赛融合”教学策略设计

课程教学可以按照赛前准备、组织比赛和赛后评价三个阶段来组织。教师首先要制定出“课赛融合”的授课计划,对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内容、课时分配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调整,确保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第一阶段是赛前准备,教师要向学生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要求、教学安排及考核方法,然后开始课程新知识的讲授,由教师对理论基础进行简要讲解,并演示操作过程,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模仿,边学边练,教师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随时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实际遇到的问题。由于竞赛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他们都希望通过自己在第一阶段的努力学习可以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学生都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阶段教学可以进行两次的竞赛,以小组形式进行,每组4名学生,使用用友U8.72软件作为会计业务处理工具。第一次比赛的竞赛任务是完成一个工业企业某个月份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包括基础设置、各功能模块的初始设置、业务单据的处理、记账凭证的编制、期末业务的处理、会计报表的编制和财务分析。由学生一人承担多个岗位角色独立完成全部经济业务处理,既计算学生个人的比赛成绩,也进行小组成绩计分排名。第二次比赛则以完成一个商品流通企业某个月份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为竞赛任务,工作任务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每个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根据岗位分工完成相应的工作内容。学生可以兼任不同的角色,但必须遵循岗位牵制原则,本次比赛只计算小组成绩。

第三阶段是赛后点评和交流,教师根据比赛成绩进行点评,及时总结指出学生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予与纠正,对于在比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具体地指出并加以表扬。学生对独立完成和分角色完成的操作体验、心得进行分享和交流,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赛、支持比赛。

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课程的教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设置障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回答,给予肯定、补充及完善,这样既能够加深学生对该问题的印象又能增强学生的信心。(2)案例教学法。通过重现现实工作场景,让学生置身场景中利用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源于一线企业发生的实际业务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表达、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得益彰。(3)情境模拟教学法。教师根据工作任务创设教学情境,学生根据情景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不同岗位角色的实际操作。情境模拟教学法将学生带入“工作现场",亲身体验岗位角色的工作,从而更深刻的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更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课赛融合”教学评价设计

课程的评价采用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考核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平时成绩、竞赛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参考赛前准备阶段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比赛过程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工作效率、职业道德素养等;比赛成绩是指两次竞赛的综合成绩,通过操作用友教考系统平台,由系统平台根据竞赛评分规则给出各人、各小组的成绩,该成绩主要反映出学生对会计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财务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期末成绩是指课程期末考试的成绩,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考核成绩。

四、结语

“课赛融合”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上的实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在掌握课程专业知识的同时对技能竞赛有了更多的了解,并掌握了竞赛的方法和技巧。但如何更好的实施“课赛融合”, 达到“以教促赛、以赛促学”的效果,还需要会计电算化教学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倪丽丽.基于“课赛融合”的高职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中国西部科技,2015(2)

[2]亓文会. 《会计电算化》“课岗证赛”深度融合的研究,商场现代化,2013(28)

[3]陈炳和.技能大赛对高职人才培养的价值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9)

[4]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会计技能”(高职组)赛项规程

[5]2014年“用友新道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赛项规程

作者:谭璇臻

教学设计的会计电算化论文 篇3:

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程的教学设计

摘 要:随着会计电算化在企事业单位的普及,会计电算化教学逐渐成为高校教学改革关注的热点,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程教学,是会计专业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运用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指导、期末考核三个阶段,本文结合教学体验谈及个人体会与设想。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实验准备;实验指导;期末考核

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程是继会计电算化理论课程之后开设的实践课程,旨在通过帮助学生巩固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实际运用会计软件的能力。

一、实验准备

1.教材准备

要保证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效果,首先必须有一本合适的实验教材。目前市场上会计电算化实训教材林良满目,但大多内容空泛,或者只是会计软件操作步骤的简单罗列,或者所提供的实训资料信息脱离实际,为了提高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程的质量,相关教师可以结合本校和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配套的实验教材,但必须满足以下几点目标:第一,初始资料的给出应该是给出某个企业完整的公司介绍,让学生在电算化初始设置阶段能有自己的判断。例如,初始资料的给出可以分这几个部分:①基本情况(给出公司的成立时间、注册资本、注册地址、开户行、注册登记号等信息);②公司的组织结构介绍(分多少个部门,以及各个部门的岗位设置);③会计工作组织及分工;④基本生产流程;⑤货币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⑥进、销、存管理的相关规定;⑦收、付业务管理的相关规定;⑧存货、固定资产管理等相关固定;⑨工资核算规定;⑩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第二,会计业务资料的给出应该是某企业一个完整的会计期间完整的会计资料,这样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如亲临企业现场操作一样,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多的涉及到实际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2.师资准备

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程的知道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①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能帮助学生解决会计实验中遇到的问题;②必须具备一定年限的会计实践经验,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中加以重视;③爱岗敬业,认真、负责,恪守职业道德。

3.实验场所和实验设备的准备

具体准备有:①实验室必须具备多媒体教学条件,网络环境良好;②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而且电脑配置不能太低,同时装好相应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最好是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同时装备;③发放实验教材和实验用品。

二、实验指导

1.指导思想

(1)营造身临其境的仿真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思维

本課程开始的第一节课起,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把自己置身于企业实际之中,实验室相当于企业财务室。教师带领学生了解企業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的经营性质、企业法人、注册资本,企业部门设置,运营流程、生产流程,货币种类,存货、固定资产的管理规则,工资核算情况,收、付款项的管理,进销存的管理等情况。在这个过程重点地方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注意了解企业基本信息在电算化实验过程中的作用,比如,企业的性质在注册账套时核算类型模块需要填写,供应商是否分类,有无外币核算在基础信息设置时需要选择;又比如企业的部门以及岗位设置在初始设置时需要填写;总账模块会计科目的设置,工资管理模块工资类别建立,所得税参数的设置,以及固定资产管理模块,进销存模块的很多设置以及操作都需要学生根据企业的基本信息做出判断和选择。

(2)将会计电算化和会计核算方法结合起来实训

首先应该明确,会计电算化实验并不仅仅只是对财务软件操作功能的巩固,而是对会计核算方法进行电算化操作,或者说是将账务处理程序借助多媒体和财务软件的形式完成。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进行实训的时候要将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与财务软件操作结合起来运用。掌握财务软件操作基本技能,同时要清楚操作原理特别是清楚一些基本设置的原理,例如,在增加结算方式的操作中,是否勾选票据管理复选框,学生要知道这是从企业的基本资料中得出的信息;又如,在设置凭证类别的时候可以仅仅设置一种凭证,即记账凭证,也可以设置收款、付款、转账三种凭证或者其他类别,那么选着设置何种类别的凭证类型需要学生根据企业的基本资料以及以往的账簿资料进行选择。

2.实验步骤和要求

(1)仔细研读资料、遵守实验规则

在电算化实训开始之前要求学生仔细研读实验资料,了解企业基本信息,部门设置,财务核算制度等信息,使实验过程中财务软件的基础设置复核企业实际情况,账务处理程序与企业财务核算制度吻合。除此之外,教师在知道学生进行实验之前一定要反复强调实验规则,必须严格按照实验规则进行操作,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例如,期末结转,电算化软件可以自动生成相应的转账凭证,有的学生可能不会自定义转账这个模块的操作,而违背誓言规则手动输入转账凭证;又如,在生成报表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得到的报表不平,但是又不想检查或者检查不出具体的原因,而违规手动修改报表数据,强行平账等等这些违规操作都不利于达到预期实验目标。

(2)提示重、难点

对于教材中的难点问题要及时进行提示。例如,在进行会计科目设置实验时,学生最容易忽略的是辅助核算类型,教师指导教师应该提醒学生进行辅助核算类型设置,辅助核算一般提供部门核算、个人往来核算、客户往来核算、供应商往来核算、项目核算5大类,学生根据实验资料得出的信息以及初始设置自己判断辅助核算类型。进行期末自动生成转账凭证实验时,知道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所谓的自动生成转账凭证是在进行自定义转账设置之后才能自动生成转账凭证,转账凭证的定义类别有自定义结转、对应结转、和期间损益结转。恰当的提示不仅有利于实验顺利进行,而且可以提高实效效果。

(3)培养学生自查错误的习惯

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错误或者实验中断的情况,指导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找出错误,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又能加深学生对电算化软件的了解。比如,学生日常业务处理的实验中不能进行出纳签字,知道教师不能立刻告诉学生是因为没有进行指定会计科目的操作,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出纳签字涉及到的是哪些科目(现金、银行科目),这些科目特点(保密性等),电算化软件如何分出出纳管理的科目(在设置会计科目时进行指定会计科目操作),慢慢引导学生找出不能签字的原因。

(4)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阐述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得到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实验报告的撰写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实验过程,总结本课程的所得,还可以作为期末考核的依据。

三、期末考核

1.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

实验课平时成绩的给出与理论课不同,不能仅仅根据到课率、作业完成情况来确定,实验课主要考核学生动手能力,指导教师在实验过程的始终要注意观察学生完成实验的独立性和规范性,并及时予以记录,根据平时操作的表现最终确定平时成绩。例如,有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独立完成任务,及时偶尔遇到问题也能通过查阅资料自己找到解决的方法,甚至帮助其他同学解答问题,这样的学生的平时成绩应该确定在优秀档;有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问题不断,但是态度较好,虚心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能最终完成任务,这样的学生成绩可以在良好和中等之间确定分数;有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经常卡壳,理论知识掌握不好,但是不虚心请教或者查找资料而是违规篡改数据或者抄袭同学的实验结果,这样的学生成绩应该在及格与否之间考虑平时成绩。

(2)根据实验报告给出平时成绩

根据实验报告中的心得与体会可以看出学生对实验方法和实验规则的把握程度,也可以看出学生的实验态度。

(3)根据实验作品评分

实验结束,学生应该将自己所做帐套资料电子版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认真审阅学生电子帐套后给出成绩。试验项目的得分比例分配:初始设置完整、符合实验资料信息(20分)账务处理程序正确(40分),凭证、账簿、报表数字正确(30分),按时完成实验任务(10分)。

2.考核结果评定

上述三项考核方式分别按百分之给出成绩,然后给定每项的百分比,计算出综合得分,最后根据成绩五级制评定学生综合考核等级。

例如:对张力同学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程的考核成绩如下:

平时成绩:70分

实验报告成绩:80分

实验作品成绩:90分

张力同学综合得分80分,期末考核成绩评定为良好。

通过多方为多角度对学生实验成绩进行评定,避免片面和不公平现象出现,同时可以提高课程效果。

作者:曹红

上一篇:古代诗歌艺术风格综述论文下一篇:多自由度系统机械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