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价值链区域经济论文

2022-04-16

[摘要]文章认为,经济国际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国际化发展的主要载体,企业国际化水平或产业集群国际化水平正成为一国或地区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文章通过比较分析指出,企业国际化和产业集群国际化之间有着共同的内涵和相互促进作用,但在先后次序、主体构成、风险和绩效等方面也有重要差别。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国际化价值链区域经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际化价值链区域经济论文 篇1:

区域经济国际化进程中苏州模式探析

摘要:区域经济国际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进入21世纪之后,苏州加快了区域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步伐。基于苏州经济发展的特点,苏州的区域经济国际化战略应以“引进来”来带动“走出去”为主。

关键词:区域经济;国际化

一、区域经济国际化的战略比较

区域经济国际化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体系融合,并朝着经济最终无国界方向变化的过程和程度。从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看,世界各国乃至其内部的各个区域,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一个部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已经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及其内部各个区域要不要国际化的问题,而是如何国际化的问题了。任何一个国家及其内部区域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没有国际化的发展战略,都是很难成功的。区域经济国际化的战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引进来为主的国际化战略

“引进来”是以跨国公司为主导,服务于跨国公司战略的一种整合模式。从积极的意义上看,“引进来”国际化战略是国家或区域以国内市场为基地,通过引进产品、技术、管理经验等提升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但从国际化的主体力量来看,则是外商投资整合中国企业和资源而形成的一种被动式的国际化过程。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参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以及国内许多区域经济国际化的重要形式。目前苏州的区域经济国际化就是通过大规模引进外资,来提高区域经济国际化程度。2006年苏州实际利用外资61.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6%。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有113家落户苏州,投资兴办企业349家。

(二)走出去为主的国际化战略

“走出去”国际化战略是指本土企业向国际市场提供产品、技术、资金等一揽子生产要素,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国际化,它是区域经济国际化的高级阶段。“走出去”国际化战略,更多体现是本土企业层面上。企业通过出口产品、出售技术专利、对外直接投资、承包国际工程项目等方式实现经营国际化。在“走出去”的国际化过程中,企业的主动性往往至关重要。企业是否具有国际化经营的动因,是否具备国际化的条件,以及通过何种途径实现国际化的目标都关系到“走出去”国际化战略实施的成功与否。

(三)以引进来带动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

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化进程来看,单纯的“引进来”战略或“走出去”战略都是不可取的。“引进来”是一种被动的国际化,只是国际化发展初始阶段的战略,而“走出去”则是一种主动的国际化,是国际化发展高级阶段的战略。“引进来”是“走出去”的基础,是“走出去”的手段,“走出去”则是“引进来”的目的。由于国际市场竞争环境非常复杂,没有成功的“引进来”战略来带动本土企业在产品质量、技术、品牌以及资源整合能力的提高,是很难实现“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

二、苏州区域国际化模式

早在1985年,苏州就被国家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享受国家优惠政策,但当时盛行的是以乡镇企业为特征、主要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苏南模式”。1990年前后,苏州利用其与上海毗邻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上海,实现了外向型经济和错位发展战略:一方面积极发展出口加工贸易,增加地区外汇收入,另一方面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兴办“三资企业”。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推行,苏州再次抓住国际产业资本加速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机遇,积极发展出口加工业,从而迅速推动苏州模式走向成熟。

(一)苏州区域国际化路径选择

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历史机遇决定了苏州走上以跳跃式发展为主的国际化道路。苏州模式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企业国际化的道路。从国际化的经营阶段上来看,企业目标市场的扩展通常遵循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相邻市场→全球市场的顺序。而从企业跨国经营的演变上来看,最常见的道路是纯国内经营→中间商间接出口→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分部→海外生产。这些是企业国际化的一般渐进式的路径,但是有时候也会跳过某些阶段,使得某个地区的国际化道路呈现跳跃式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苏州相继利用浦东开发和台湾产业资本转移的机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推动了出口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在1985-2005年期间,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外商投资大幅度增长,2005年度苏州实际利用外资比1990年增长了72.57倍(见表1)。苏州通过发展配套产业,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进行产品内分工,本土企业因而能够参与价值链中的某些环节的价值创造,并将产品随着加工贸易的出口而输往国外市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将包含有本土企业参与生产的产品,跳过几个国际化阶段,直接出口而面对海外市场,而且通过搭上外商再向海外投资的顺风车,本土企业也可以借此向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基地。

(二)苏州国际化模式的特点

苏州模式属于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内向国际化模式,目前还处于引进来的阶段,对外投资比例并不高。主要是通过吸引国际资本开办出口加工企业,发展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的配套,来实现本土企业的国际化。因此,苏州模式是一种“子公司承接国外订单”的“两头在外”模式。尽管苏州引进的是高新技术产业,但实际上都是高新技术产品的组装工业,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和附加值并不高。通过外资引进,苏州民营企业正在努力向跨国公司学习,希望能在为跨国公司的配套互动中逐渐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从低附加值环节走上高附加值环节。

三、苏州区域国际化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本土企业对外资企业的配套比例不高

苏州乡镇企业改制后,无论是经济总量、产业层次,还是企业规模,都没有成为苏州经济的主导力量。民营经济主要分布在纺织、化工、化纤等传统行业中。企业的经营层次和盈利能力较差,产业升级较为困难。由于本土企业与外企技术差距太大及跨国公司自身的战略考虑等多种原因,目前本土企业对外资企业的配套比例并不是很高,出口加工贸易以外资企业为主(比例约为97%)。2006年苏州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1,587.03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91.1%,外資企业对全市进出口增长贡献率为89%。其中出口852.62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比重为90.04%。此外,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化模式,决定了本土企业只能参与产品价值链中某些环节的生产,很多出口加工品是“在本土生产”的而非“本土企业生产”的产品。从境外投资角度来看,尽管投资规模巨大,但是以外商的海外再投资为主。即使是合资企业,其海外资产的控制权也主要在外商手中。

(二)本土企业遭到外资企业的挤压,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苏州既存在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较高的新兴产业部门,如高新技术产业部门;也存在着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都较低的传统产业部门,如食品加工部门。从经济主体结构上来看,高新技术产业基本上被外商把持,而且外资企业之间结成了共生共荣的配套关系。如当台湾某些领头大企业进驻苏州后,其相关配套企业也纷纷跟进,形成紧密结合的企业群落。外资与本土企业的关联性较弱,外资经济占据了主要地位,本土企业尤其是民营经济遭到挤压。据调查发现,尽管外资企业的资金基本来自国外,但有60%左右的外资企业的流动资金几乎全部依赖国内银行贷款,外资企业基本上不存在现金流的问题。而相比之下,民营企业向银行贷款则明显处于劣势。因此外资企业对本土企业的挤出效应确实存在。

(三)苏州模式面临着产业空心化危机

苏州模式是凭借工业化初期廉价的要素资源吸引外资,而外资总在不断地寻求最佳的性价比地区以获取更高利润,当本地资源优势丧失时,这些外资很快就会发生迁移。如果外资撤离后,本土企业还没发展起来,原先想借助内向国际化来促进外向国际化即以引进来带动走出去的战略就会失败,当地经济也面临着产业空心化的威胁。2005年第一季度,苏州在吸引外资、进出口贸易方面都有不少指标下滑,有些甚至是多年来首次下降。这说明苏州的一些外资、台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已经开始撤资外迁。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苏州资源价格的进一步上升,外迁的出口加工企业将会越来越多。

四、调整苏州区域经济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一)如何选择区域经济国际化模式

区域经济国际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区域经济扩张,提高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因此,把引进外资的数量、外贸出口的数量和企业走出去的数量作为区域经济国际化程度的考核标准往往会导致区域经济国际化成为政府行为,而这些行为又往往没有顾及区域经济长期发展的目标,甚至于会导致经济发展的非理性化。区域经济国际化要走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相结合的道路,“走出去”和“引进来”并举,引进外资、商品出口和对外投资同时进行。区域经济国际化模式的选择,一是要从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出发,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本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二是区域经济国际化是一个渐行渐近的过程,不能指望短时间内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任何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都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从未来的发展方向上看,苏州企业的国际化模式也应该走一条由引进来带动走出去的道路,通过从低向高的技术学习和模仿,再慢慢走上自创品牌和自主创新的规模经济道路的。

(二)增强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

强大的生产基地需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的支撑。因此,苏州都应把增强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放在首要位置,逐步提高自主技术比重,减少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本土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如鼓励本土企业的研发投入,促进产学研一体化;鼓励外资企业的技术人员出来创业或向本土企业流动;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政府通过项目审批来控制引入外资的技术水平等。此外,在自主研发能力的基础上推动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并逐步形成具有国际市场影响力的品牌。这就需要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积累,尤其是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人力资本积累,以及政府服务功能的加强。政府应着重提供有关创新的公共设施和产品,特别是支撑着产业技术创新的区域性公共创新基础设施。

(三)积极鼓励本土企业国际化

国际化不能仅仅依靠单纯的“引进来”,还应该积极的鼓励本土企业的国际化。因此,苏州不应把引进外资的数量作为国际化的目标,而是应积极鼓励本土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通过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和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帮助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从而实现外资出口加工企业的配套主体的转变,即本土企业加入跨国公司的垂直专业化生产体系,真正成为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生产体系的一部分,通过“干中学”,积累大量技术和管理诀窍,从而增强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參考文献:

1、卢新德.论经济国际化的内涵和特点[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0(2).

2、周晓男等.区域经济国际化发展战略选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4(3).

3、刘志彪等.中国沿海地区外资加工贸易模式与本土产业升级:苏州地区的案例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8).

4、刘志彪等.区域经济国际化的模式比较与升级方向——以苏州和温州为例[J].河南社会科学,2006(5).

(作者单位:苏州职业大学)

作者:魏 庆

国际化价值链区域经济论文 篇2:

企业国际化与产业集群国际化比较研究

[摘要]文章认为,经济国际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国际化发展的主要载体,企业国际化水平或产业集群国际化水平正成为一国或地区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文章通过比较分析指出,企业国际化和产业集群国际化之间有着共同的内涵和相互促进作用,但在先后次序、主体构成、风险和绩效等方面也有重要差别。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产业集群国际化;全球价值链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产业国际化的发展,各种资源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配置和重组,加速了生产、贸易、投资和金融等领域的全球化进程,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国际化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企业和产业集群顺应这一历史趋势,积极地融人国际经济、参与全球竞争,反映了不同国家中观和微观层次经济的竞争力和发展状态。因此,企业国际化与产业集群国际化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普遍关心与关注的问题。

一、经济国际化

(一)经济国际化的内涵

一般而言,经济国际化是指一国或地区经济内的主体(企业或产业集群等)通过某种形式跨越国境,进行生产要素配置、产品营销以及与国际组织往来,在与国际经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中实现发展和升级的过程。它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过程和程度。经济国际化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不断开放国内市场和渐渐融入国际经济。因此,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和自由贸易体制的经济体,其经济国际化发展步伐较早也较快;而实行内向型发展战略和保护型贸易体制的经济体,则会出现相反的局面。

经济国际化的目标是通过发挥比较优势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而企业国际化和产业集群国际化作为区域价值链的主体,也成为了区域经济国际化的主要载体或实现形式。它们通过工贸互动方式,使区域经济体的生产与贸易相互依托与促进。一般而言,根据经济国际化主体不同,可以将区域经济国际化分为企业国际化和产业集群国际化。侯茂章、汪斌(2009)认为,产业集群国际化是指产业集群(其内部企业和相关中介组织)通过某种形式跨越国境,进行生产要素配置、产品营销以及与国际组织往来,在与国际经济发生联系中实现发展和升级的过程。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以下简称GVC)实现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其参与全球分工、与GVC其他行为主体发生联系的过程。

(二)经济国际化与价值链

经济国际化发展使产业的区域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联结成为一个GVC。从目前GVC角度看,工业与贸易是同一GVC上的两个相互衔接的不同阶段。在生产阶段形成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增值,而在贸易阶段则通过改变产品的物理空间传递来实现其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在开放背景下,工业与贸易从本质上要求互动发展。因此,作为工贸互动结合较好的产业集群,经济国际化发展和价值链扩展为其提供了良好发展条件,也对其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经济国际化要求和GVC规则,各国或地方政府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支持产业集群进入国内外两个市场,同时也要求作为区域经济国际化重要载体的产业集群,在GVC上实现顺利升级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国际化水平与质量。所以,区域经济国际化进程、嵌入GVC程度与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是高度相关的。从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原来的工贸隔离,发展到工贸结合、互动发展,经历了从低级逐步向高级的演化过程,促进了中国经济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国企业和产业集群也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壮大,并加入这个过程,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经济国际化进程。

二、企业国际化与产业集群国际化的紧密联系

任何产业集群都是由各种企业组成的。因此,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离不开其内部单个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二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关系。

(一)内涵一致

企业国际化和产业集群国际化都包括“进”和“出”两个方面。其中,“进”主要包括商品与服务、原材料、技术、设备、资金与人才等引进;而“出”则是指商品与服务、原材料、技术、设备、资金与人才等输出。因此,企业国际化和产业集群国际化内涵都包括三点内容。首先,它们都是一个跨越国界的过程,具有双重属性。即一个国家的企业或产业集群国际化也涉及到其它国家或地区,对这些国家或地区而言,也是它们的经济国际化过程。其次,它不仅仅包括企业或产业集群(内部企业或中介组织)在他国或地区所进行的各种生产、贸易和投资等活动,也包括它们在国内利用来自国外的生产要素所开展的各种生产、贸易和投资等活动,即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行为都构成了国际化发展的内容。第三,它既是一个过程,能反映出主体竞争能力的增强,也表现为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既有量的扩张,也有质的提高,必然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二)互相促进

1.企业国际化是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基础。(1)企业是集群国际化发展的主体之一。任何集群都是由各类企业和中介组织两类主体构成的,其中企业是集群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可以说,集群内的企业国际化是集群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没有企业的国际化就没有集群的国际化。因为企业是集群嵌入GVC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最重要主体,它主导了集群的国际化发展过程的每一个方面。(2)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源于企业国际化发展。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新型产业组织,其内部组织协调性远低于企业。产业集群的国际化发展最初都是源于企业的不自觉地国际化行为,在企业自觉的进行国际化发展时,产业集群的国际化发展也变成了一个有序推进过程。(3)企业国际化所采用的方式也是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的最主要方式。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的方式是在企业国际化发展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因为对于一个产业集群而言,其最重要的与GVC上其他主体的交往,是由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对外国际交往来实现的。

2.集群国际化发展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相对一个集群而言,一个企业的实力是有限的。因此,当集群国际化发展开始后,通过发挥集聚效应和协同效应,带动和促进集群内其他尚未国际化发展的企业也开始这一进程,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形成集群品牌或区域品牌。对于集群内单个企业而言,要在GVC上形成自己的单个企业品牌,需要长期的培育、宣传与投入,对企业的人力和财力造成较大压力。而产业集群利用群体性效应,结合区域内特色资源,在GVC上形成具有一定知名度、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集群品牌或区域品牌。如湖南长沙的工程机械、浙江温州的“中国鞋都”、浙江乐清的“中

国电器之都”、浙江嵊州的领带以及浙江海宁的皮衣等。这种品牌既是产业集群集聚效应所形成的,也是集群内各个企业长期努力的结果。因此,通过集群品牌或区域品牌共享,能使各个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受益。如参加各种国际性博览会,很容易受到国外客户的认可,为新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缩短了时间,也节约了广告宣传等成本。(2)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所获得信息有利于企业国际化。由于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在地理位置上比较接近,有关产品、技术和竞争等市场信息能够迅速地、成本低廉地在集群内企业间集中和传播。因此,产业集群国际化过程中,通过企业或中介组织获得的各种有关市场供求、原材料供给、消费市场信息、东道国文化与风俗等,对于即将国际化发展的中小企业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它们通过共享或低成本使用这些信息,能加快其国际化发展步伐,准确掌握市场动态,及时作出应变策略,从而降低国际化过程中的成本与风险。(3)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能增强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一方面,集群内中小企业以联合形式进行国际化发展,可以在远离本土的情况下,互相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另一方面,集群国际化过程中,其中介组织如协会、律师团等能积极协调与GVC上各方关系,解决一些单个企业无法处理的问题或障碍。如浙江温州打火机商会,在协助集群在应对欧盟反倾销起诉时,积极组织集群内企业应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三、企业国际化与产业集群国际化的不同之处

(一)企业国际化先于产业集群国际化

企业国际化先于产业集群国际化是由经济发展规律和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在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企业数量少、势单力薄,无法发挥集聚效应,此时的企业国际化行为是零星的个别现象。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伴随着企业规模壮大、数量增加,产业集群逐渐发展起来,此时企业国际化行为成为了产业集群国际化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单个企业国际化与集群内企业国际化

集群内企业的国际化,常常受到集群内国际化先行企业的影响。这些先行企业国际化的成功经验,为其他企业提供了示范效应,也为它们提供了各种信息,从而降低其国际化初期的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国际化热情和速度,提高整个集群国际化发展程度。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许多区域经济体系内并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企业缺乏集群内国际化先行企业的影响。这些企业的国际化是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要而开展的,在其国际化过程中,尤其是在国际化初期,其国际化进程是曲折的,投入的成本也是较高的。

(三)主体构成不一样

从主体类别看,产业集群主体包括各类企业和中介组织两大类,因而其国际化的主体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类,也包括中介组织。随着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和企业国际化发展,要求中介组织国际化,以提供更多的与企业国际化有关的服务。因此,产业集群国际化主体的类别更多些。从主体数量看,企业国际化仅限于单个企业本身,而产业集群则包含众多国际化主体。因为产业集群内同时存在许多企业和中介组织等微观主体,它们都是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的潜在主体。同时,对一个产业集群而言,其内部所有主体都发生国际化过程的可能性较小,一般是部分主体的行为。

(四)国际化方式

虽然企业国际化所采用的方式,也是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的最主要方式。但是,采用何种方式,与各主体的实力、产品或服务特点以及市场特点等直接相关,使产业集群内不同的主体所采用的国际化方式可能有所相同,某些企业国际化可能仅采用某一种方式,某些企业则可能结合几种方式进行国际化,而这些方式都构成了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的方式。因此,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方式更加多样化,单个企业的国际化方式只是集群国际化方式的子集。此外,产业集群国际化还包括中介组织的国际化,这是与企业国际化所不同的。它可能与企业国际化过程结伴而行,也有可能是单独进行的。

(五)风险

无论是产业集群还是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风险。作为一个由多个主体构成的组织,集群国际化会遇到更多的风险类别与数量,这些风险是由集群内所有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所遇到风险构成的。也就是说,一个企业国际化所遇到的风险类别与另一个企业遇到的风险可能并不同,但它们都是产业集群国际化的风险。所以,一种风险对某个企业构成重大威胁,甚至使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但对整个集群而言,可能只是一种影响局部的小威胁,并不是产业集群需要全力加以应对解决的。但是,一种来自产业集群国际化过程中并对整个产业集群生存构成威胁的风险,则是产业集群内大多数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共有风险。此外,在处理风险过程中,应对策略也有所不同。对于个别企业面临的小风险,一般是由企业通过自身努力解决。但是,对那些于整个产业集群发展形成重大威胁的风险,从所在区域政府、产业集群自身到企业,都会动员起来共同应对。如政府相关部门会同产业集群内中介组织、代表性企业,研究风险源、风险可能危害以及采取何种措施等,以消除此类风险对整个产业集群的危害。

(六)绩效

企业国际化所形成的绩效,主要表现为对企业自身发展的促进或阻滞作用,如对企业产量、国际市场份额和利润等方面产生影响。正的绩效会促进企业进一步国际化发展,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负的绩效则会阻碍企业国际化发展,使企业收缩其在国外的阵线。当然,企业国际化也会对集群内其他企业产生影响,如对其关系密切的上下游企业产生影响;此外,其示范效应也会对集群内同类企业产生影响,对它们国际化起促进或延迟作用。而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的绩效,包括多个方面,对产业集群自身(包括企业和中介组织)、区域经济发展、GVc和东道国等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其影响范围与程度都比单个企业国际化要大得多。

作者:侯茂章 邓和平

国际化价值链区域经济论文 篇3:

价值链视阈下广西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研究

[摘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相关性,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智力支持,区域经济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撑。广西地城环境独特,建构广西“高等教育一区域经济”价值链能够判定广西高等教育资源优势所在,提出基于有效链条分析高等教育差异化、焦点集中、战略联盟、经济需求创新等策略,促进广西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价值链;高等教育;区域经济

[作者简介]刘魁,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23

广西与泰国、缅甸、越南等东盟各国在经济与教育上早有往来与交流,2004年广西首府南宁市被确定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会址后,政府对中国—东盟经济发展投入了更多资源和政策支持,广西与东盟各国在经济与教育交往上变得更为密切。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怎样推动中国一东盟经济发展,但是不能忽略的事实是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相关性。加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双方改革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研究如何利用高等教育理论与广西资源优势对推动中国-东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广西“高等教育-区域经济”价值链的构建

(一)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是哈佛商学院教授波特提出的,是一种“用于判定竞争优势和寻找加强竞争优势的方法的基本工具”。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这些互不相同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集合即价值链(内部价值链)。价值链也是从供应商开始,直到顾客价值实现的一系列价值增值活动,是由原材料转换成最终产品并不断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集合。因此,价值链进一步还可以和上游供应商与下游顾客价值链相连,构成一个产业价值链(外部价值链)。这样,内外价值链就作了充分有效的串联,利益主体就可以在整体环境中确定自己的价值活动,判断和寻找资源优势链条,最后重构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链。

(二)广西“高等教育-区域经济”价值链

同样,价值链可用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关系分析,构建以高等教育为中心,经济环境与高等教育一体化的价值链体系。首先,我们把高等教育整体比作一个生产组织,对它的价值活动按照“投入-生产-产出”过程进行分析。“投入”是指包括人、财、物在内的各类教育资源的投入或消耗,这种投入是由政府和经济环境所提供的;“生产”是根据高等教育基本职能定义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类生产过程;把高等教育三大职能的最终成果作为“产出”,环境需求(主要指经济需求)作为顾客,这就构成了高等教育内部价值链。高等教育要大力发展,寻找推动经济发展的优势链条,不仅依靠内部价值链完整,还要延伸到高等教育外部经济支撑环境,构建一个以高等教育为中心,与政府供应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和社会各因素相互作用的价值链,即广西“高等教育一区域经济”价值链(图1)。

如图1所示,整个价值链处于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中。从左到右体现广西经济环境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优化整合过程,从上到下的过程体现的是资源优势(包括政策)流入广西到成果产出的价值增值过程。左边方框代表着广西区域经济环境,右边方框代表着东盟国际经济环境,两者分别与政府、广西高等教育形成相互促进的发展循环体;下方方框代表着高等教育生产运转过程,根据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分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职能链,其中高等教育产出(互反馈)对价值链起着及时有效的反馈作用。从图1中还可看出价值链包含许多链条,这些链条都是经济环境从高等教育资源中获取发展资源的可能来源。因此,这些链条反映出经济发展通过高等教育取得整体性成效时,在价值活动之间的权衡取舍。经济发展若要透过链条取得发展资源,就应协调高等教育各种价值活动的需求,并且促使区域经济发展链条产生最佳效果。

二、广西“高等教育-区域经济”价值链链条分析

(一)供应链条分析

分析价值链,供应链条应成为优化价值活动的首要切入点。从价值链上看,政府与广西高等教育、经济环境组成了一个循环的链条。政府是资源与政策的提供者,良好的政府不是一个奢侈品,而是非常必须的。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政府在政策与资源上的有效支持,会使高等教育价值活动与经济发展总体价值增加,三者相互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因而应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在政策支持和资源提供的基础上进行畅通无阻的双向沟通,使双方成为名符其实的促进伙伴,实现整体的价值最大并达到共赢。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地处边境的广西不仅成为经济融合之处,也成为文化与教育的碰撞之地。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应把独特的区域优势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等政策优势结合起来,抓住国家给予的政策优势和资源,并从中创造出适合自身的更独特、更先进的发展模式,实现广西高等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从而推动广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内部价值链条分析

知识创新是保证高等教育获取优势资源的最主要因素,高等教育的知识创新必须在三大基本活动过程中实现,高等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必须通过三者的活动结果来体现。因此,三大基本活动的结果就是通过对其优势资源的整合与有效运作,使其能够产生不易模仿的新知识与能力体系,具体体现为人才质量、学科水平、创新能力、综合办学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高等教育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也是在培养高等教育自己的发展,科研学术的领先就是高等教育各种能力的提升,为社会服务就是在服务中寻找自己的特色。因此,广西高等教育应该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活动与广西地方经济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相互支撑,为广西经济创新知识、人才、科技、品牌优势,从而使两者共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能力。

(三)隐性链条分析

社会经济因素是隐藏在经济环境中的隐性链条,其包括经济需求环境链条与发展机遇链条。

1、经济需求环境链条

波特十分强调经济需求在刺激和提高竞争优势中的作用,他把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作为生产过程的终点,即价值链是由真正的顾客需求拉动的。因此,需求链条是围绕外部需求(经济需求与社会需求)与内部需求(培养目标的需求与高等教育本身的需求)对优势资源进行逐步的增值处理,最后将符合需求的服务传递给社会组织。其中,各项增值处理活动的实质是以经济需求为导向,对高等教育现有的价值链进行整合优化。同时,内部价值链条对经济需求链条存在着反馈作用,即高等教育发展

可以扩大经济需求,这样需求链条也形成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未来5~10年是广西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北部湾经济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泛珠三角”区域的全面合作,为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的是强大的人才和科技支撑。但现实来看,广西的高教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西部部分省市的发展水平。因此,以广西区域经济、社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针对需求优化整合高等教育资源,这才是现阶段广西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真正互促的有效手段。

2、发展机遇环境链条

发展机遇链条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在北部湾经济区、西部大开发、中国加入WTO、“泛珠三角”区域全面合作的大好形势推动下,广西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而经济建设必然需要很多方面的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的职能之一就是为社会经济服务,因此未来几年内广西高等教育必将得到很大的发展。二是在中国—东盟环境下,在向新时代高等教育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其优化高等教育内部价值链提供了机遇。具体表现为,国外新的教育思想强化了高等教育资源竞争意识,各国也通过教育的国际交流、教学和科研合作、跨国办学、扩大留学生规模等手段,提高了本国高等教育在国际范围内的资源优势。总之,在广西“高等教育一区域经济”价值链的各环节上,要充分考虑现实经济环境的影响,抓住一切可以对高等教育发展有益的机遇和条件,促进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

三、基于有效链条提升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策略

(一)高等教育差异化策略拉动和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高等教育差异化策略实质是高等教育通过知识更新实现标新立异。具体是指高校作为社会组织和利益主体,不断发现、协调、整合和重构内外部价值链,满足知识经济需要,实现社会价值增值的策略,具体表现为高等教育产品、知识以及组织资本(结构、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将直接决定现代高等教育在价值链体系中的地位。换句话说,差异化就是广西高等教育要有与其他地区高等教育不同的特色,具体体现在教育理论的更新、教育产品的适应性提升、教育组织资本的创新等方面。由此,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将成为学校的办学实力、品牌和社会声誉的综合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广西高校必须树立特色意识,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取胜,通过特色实现理论更新,进而拉动和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焦点集中策略提供更有效的经济支撑环境

通过价值链分析,可以找出高等教育在哪些方面具有更强优势资源或潜在可开发资源,焦点集中策略就是集中已有优势资源再发展其他优势而形成特色品牌。具体就是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所在区域资源环境、政策环境的变化,以变制变,以达到提升培养目标能力的目的,进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更有效的经济支撑环境。而寻找学校特色和优势,应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客观分析高等教育的现实条件。分析广西高等教育现实发现,广西高等教育与国内一流高等教育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单纯从外部链条上打造优势品牌很不现实,因此广西高等教育应从内部链条的需求因素人手,打造高等教育的特色品牌链条。首先,抓好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工作,打造专业品牌;其次,以学校专业品牌为基础紧密结合广西经济发展形成人才品牌;再次,运用人才品牌效应集中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力求使学科平台办出特色与品牌,即形成高等教育形象品牌;最后,“特色品牌一经确立,就要以此为重点,集中力量进行建设,变特色为优势,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由此促进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整体实力的提升”。以广西师范学院为例,广西师范学院从“巩固成果上水平,科学发展创品牌”出发,建立了地理科学和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特色品牌专业,并通过优势特色专业的建设带动相关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真正提升学科专业(群)建设水平,在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上效果明显。总之,打造特色品牌不仅是现阶段广西高校追求的目标,也应是广西高等教育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形式。因为不管什么品牌最后的落脚点都是人才的培养,只有人才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使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才能为经济提供有效的支撑环境。

(三)高等教育战略联盟策略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战略联盟策略是指国内外高等教育组织、政府为了各自的战略目的,通过协议或联合等方式组成的联合体,其基本原理即:战略合作远胜于对立竞争,能够实现合作各方的共赢。广西高等教育联盟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广西高等教育组织与政府结成战略联盟,政府通过对广西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与教育政策倾斜为高等教育生存与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空间。然后,广西高等教育组织利用可靠资源与倾斜新政策激发教育潜能,不断开发具有竞争力的“最终产品”,使人才价值增值以支撑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与政府的有效运作。二是广西高等教育组织与东盟国家高等教育组织、国内高等教育组织通过合作办学、互派教师、建立教学联合体、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等结成产品和知识联盟。广西高等教育组织要认识到国内外高等教育人才产品之间或者知识能力之间的区别,要重塑竞争环境并有效实现与竞争环境的“对话”,利用价值链对自身进行优势资源鉴别,对相互的优势资源进行功能与知识能力上的互补,使自己能够获得其他学校及组织的技能和能力,并且可以和其他学校或组织合作创造新的知识和能力。总之,广西高等教育运用战略联盟策略就是进一步实现广西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即与越南、泰国等周边国家形成人才的交流、知识的互动。在高等教育交流与互动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广西区域经济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四)高等教育需求创新策略加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

外部需求(经济需求与社会需求)与内部需求(培养目标的需求与高等教育本身的需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动力。需求创新策略就是以这些现实需求及其发展趋势为指针,优化整合相关链条,创造优势资源。更准确地说,需求创新策略源于对经济供求关系的准确把握,对外部需求的及时反馈,走的是“直接服务社会”的道路。对广西整体实力相对较弱的地方性高校而言,该策略更有实用价值。由于广西的地缘、产业和资源特点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特点,广西区域经济发展比同类地区表现出更大的潜力。这种经济发展潜力必然对区域社会的劳动力与人才结构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进而要求区域社会相应地提高培养规格和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以广西大学为例,它根据广西独特的地域和资源特点设立了生物技术与亚热带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特色学科,学科很快脱颖而出,在中国同类学科中居于领先地位,有效地支撑了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广西区域高等教育更应以经济需求为导向,以环境优势为依托,紧密结合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中国一东盟国际贸易区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加强高等教育的优势资源建设。

四、结语

价值链对于研究具有相互作用的实体间如何采取正确策略达到自身与集群的最优化状态,对有效指导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在各种价值活动中构筑资源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价值链应把可能影响广西经济发展的良性因素,都纳入思考逻辑之中,在整体环境中判断资源优势,通过知识创新与教育资源优化整合资源优势。同时,广西高等教育应该根据实际水平明确定位,紧密结合北部湾经济建设和中国一东盟经济建设要求和人才需求,采取适合自身的发展策略,不断地把无形资源转变成有形资源,实现广西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的良性互动。

[责任编辑:霁 月]

作者:刘 魁

上一篇:服装艺术专业网页设计论文下一篇:乡村工业发展制度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