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市场营销论文

2022-04-20

【摘要】本文在电力市场营销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电力市场营销内涵分析,提出了电力市场营销工程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现阶段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电力市场营销的几点策略。【关键词】电力行业;市场营销;垄断行业1.电力市场营销现状分析电力行业的主体是大型国有企业,其本身也是一个是垄断性行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电力市场营销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国电力市场营销论文 篇1:

浅谈我国电力市场营销现状与营销策略

【摘要】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的核心任务。目前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模式较为单一,管理机制缺乏创新,市场化水平、营销管理水平及核心竞争力与国内一些先进企业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现代营销管理体制,把市场营销观念引入电力企业,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用电和社会生产用电的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营销;现状;策略

一、我国电力市场营销现状

在电力市场供需状况发生明显变化之后,现行的电力体制暴露出一些不适应社会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弊端。垄断经营管理的体制性缺陷日益明显,省际之间市场壁垒阻碍了跨省电力市场的形成和电力资源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能力。

(一)市场营销管理意识淡薄

我们必须高度认识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市场营销的需求,电力产品销售困难、供电服务质量差、服务体系不健全、不能完全适应电力需求的增加,这些都制约着电力销售,使得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形成了电能需求量大但供应不足和电力企业销售困难同时并存的矛盾性电力市场。因此必须完成从生产管理为主到市场营销管理为主的转变,转变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二)营销管理机制与信息化不相适应

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方便、快捷、高效,其基本要求是信息处理标准化、统一化。而目前用电业务流程都是在传统用电营销体制下制定的,程序复杂,环节太多,与当前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加之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现有用电客户的一些营业档案和基础资料不全,直接导致一些业务传票无法正常传递,有关信息也无法得到共享。

(三)服务质量要求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客户至上,对电力企业来讲,为客户服务是电力企业员工的宗旨,要树立优质的服务是一种长期投资的思想,以优质满意的服务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电力法》颁布实施后,用户对供用电双方的权力义务认识越来越清楚,加之电力市场的供需矛盾的转变,用户要求供电企业提供更多的优质的服务,同时对供电企业不规范的现象投诉增加,要求供电企业必须依法经营,规范优质服务,促进营销。

(四)高素质营销人员缺乏

在电力营销管理上,整体队伍的素质较低。未来的供电企业在服务市场上赢得并捍卫自己的一席之地,意味着在多层面上与他人竞争。而电力营销人员不能完全正确的认识自己企业的生存状态和市场变化,将会给企业顾客群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必须把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作为促进电力的市场营销的自觉行为,体现在整个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使每一个电力营销人员都为企业的社会形象负责,真正树立全员营销的观点。

(五)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存在风险与不足

目前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一是技术风险,由于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上有一定缺陷,造成系统不稳定或不安全漏洞较多,如非法用户或电脑黑客可轻易地入侵系统、电费统计有时会出现重复或遗漏等;二是误操作风险,误操作风险主要指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无意识的误操作带来的风险,如电价标准修改时因出错而造成的电费误算;三是违规操作风险,违规操作风险主要指个别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可能利用工作之便,采用隐蔽的技术手段,蓄意对某些重要数据进行更改而造成的风险。

二、我国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在市场经济导向下,供电企业应当改变过去建立在卖方市场基础上的旧的供电管理模式,建立一个能适应市场需求,充满市场活力的市场营销体系和机制。把电力营销定位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的生产经营活动须服从和服务于电力营销的需要。

(一)优质环保产品策略

电能质量是电力营销的基础保证。清洁、高效、快捷是电能的优势,使用电能符合国家的环保能源政策,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能源用户的重视,以此为契机作为能源市场的切入口在宣传和推广上打出环保能源的品牌,并成为形象设计的主要特点。同时,为了提高电力产品的质量,可通过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满足客户对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不断提高的要求,为电力用户提供优质环保的电力产品。

(二)弹性灵活的价格策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消费者与供电部门是一种平等的互惠互利的关系,给客户优质和满意的服务是电力市场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国家电力体制彻底改革,电价形成机制完全理顺后,供电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而价格作为企业市场营销组合中的最活跃因素,是电力市场营销中的核心问题,但是电力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电价是属于国家管制价格,供电企业不具备电价制定自主权。积极推行新的电价政策,处理好电度电价和基本电价的比例关系,在电价中考虑充分考虑各类费用因素,建立灵活弹性的电价体系,对不同类型的电力用户采取差别定价,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

(三)长短结合的渠道策略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电力市场除采取发电公司——输电公司——配电公司——用户的长渠道销售外,在一定条件下还可采取分销短渠道,即发电公司通过签订合同直接向大用户批发销售电量,同时要求输电公司提供传输通道的有偿服务,各发电公司均有机会使用传输通道。这样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电价,刺激大用户电力消费,促进电力工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丰富多样的促销策略

促销的手段以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促销为主,以广告促销为辅,采取立体的、多方位促销方式,加强与电力用户之间的双向信息沟通,向用户传播电能、电力服务及电力观念等方面的信息,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关系,增强用户对电力企业的好感和信任,在促进电力企业销售的同时,塑造电力公司的良好形象。

(五)优质的营销服务策略

在电力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电力产品的质量差异将逐步缩小,以至不复存在,而电力企业为顾客服务的差异性却是永恒存在的。客户以服务的优劣来选择供电企业,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优质服务是供电企业营销中的重要部分,建立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目的的新型用电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电力需求管理与服务,把不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作为促进电力市场营销的自覺行动,要向客户提供高效益的、不间断的、十分便捷的服务,开辟绿色通道来开拓市场,就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和拓展为客户服务的功能,简化业务流程,对新客户主动、超前进行服务,改变营销方式,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用户是上帝"的观念。

(六)定期的员工培训策略

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现代市场营销,已不再局限于产品的流通领域,与企业经营的整体活动密切相关,电力营销不仅仅局限于销售环节,需要每个岗位、每位员工的共同参与。电力企业必须重视员工的素质教育,定时地对职工进行岗位培训,使职工在思想认识上更加以客户和市场为重点,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总之,电力企业目前面临着新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想营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不断发展壮大的电力市场,我们只有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强化市场营销管理,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带动和刺激电力消费的增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杜松怀,温步赢,蒋传文.电力市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李瑶虹.电力营销现代化建设现状与前景分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4,(6).

[3]文建生.电力营销应推行目标市场管理[J].电力技术经济,2001,(5).转

作者:杨淑春

我国电力市场营销论文 篇2:

我国电力市场营销工程的探讨

【摘要】本文在电力市场营销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电力市场营销内涵分析,提出了电力市场营销工程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现阶段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电力市场营销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电力行业;市场营销;垄断行业

1.电力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电力行业的主体是大型国有企业,其本身也是一个是垄断性行业。一直以来电力行业的运营模式为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市场基本为卖方市场,但是由于存在用电指标的限制和我国电力行业的建设较慢,形成了对用户的用电限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家在电力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明显加大,电厂电网建设也发展迅猛。同时,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进一步规范,在以后将不会有垄断性行业存在,电力市场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国有电力企业必须要迅速适应这种转变,迅速建立自己的市场。

1.1 电力市场营销优势

(1)供电企业拥有比较广泛、稳定的电力客户。在能源市场上,能与供电企业有竞争的如天然气、石油等,但是它们在现阶段无法对供电产生威胁,供电企业占据了能源市场上的绝对优势。

(2)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改革以来,电网结构的改建越来越来合理,供电能力以及运输电力的能力明显加强,可靠性增加,损失率减少,为实现良好经济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供电企业也培养了大批专业的综合人才,在管理、技术等各个部门都有稳定的核心力量,这些人力资源将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4)随着市场营销意识和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电力企业的全程服务体系也将建立,会使用电客户得到最好的服务和最大的便利。

1.2 电力市场营销劣势

(1)创新能力不足。主流的工作方式仍然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在技术创新和观念上,还需要不断的加强,以跟上时代和客户的要求。

(2)电价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电价是调节电力市场至关重要的因素,而我国目前的电价管理机制造成电力企业不能运用电价杠杆调节、开拓电力市场。

(3)品牌意识不强。供电企业开展了多年的优质服务,但是忽视了品牌在电力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把好的典型、好的做法凝练成一种品牌去经营。

(4)社会形象欠佳。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并没有达到最佳效果,客户对某些电力部门仍然心存戒心,这也会影响到电力市场的营销工作。

2.电力市场营销的内涵

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的中心就是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通过电力企业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经营活动,实现人们对电力的消费需求,通过电能的交换,电能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交易,最终客户消费掉电能,完成其使用价值,电力企业从中获得利润,并占有了市场。

电力企业的经营目标及利潤目标等能否实现,电力企业能否在竞争的市场上求得生存和发展,最终都要取决于电力消费者是否购买电能和增大电能的使用量。因此,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是以扩大市场销售量和增加市场客户为中心而展开的。它的核心是:电力企业必须面向市场、面向消费者,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并及时对营销策略做出正确的调整,力求用最小的成本以最快的速度将电能送到客户手中,满足客户对电力的消费需求。

3.电力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1)市场竞争意识问题。电力企业一直以来是垄断行业,没有主动参与竞争的意识,在行为上表现为不主动分析市场,不进行市场调查,对电力需求分析预测不够,对于如何加强电力供需预测没有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电能的宣传方式落后,宣传内容简单,品牌观念淡薄,长期以来坐等消费者上门进行消费。

(2)价格问题。电力企业要开拓用电市场就必须规范电价,国家制定的电价并不高,但到了某些地方就出现了变相涨价的问题,线路损耗、配电损耗或一些违法行为如偷电、窃电都加大了消费者的负担,所以在价格问题上,一定做到规范。

(3)电力管理体制问题。我国的电力企业已转为市场经济,但其销售模式依然还在沿用计划经济使其的管理模式,

这样就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要求。日前的电力市场营销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营销,市场和销售价格的制定与监管有违市场经济规律,进一步改革,建立电力市场的营销体系,使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成为电力企业最首要的任务。

(4)服务意识问题。电力企业长期以来是垄断行业,有部分员工仍然封闭在计划经济的行业圈里,缺乏创新和服务意识,要真正意识到只有靠优秀的服务才能得到更大的市场,要在服务理念、设施和态度上都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4.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4.1 市场开拓策略

(1)产品策略。电是一种商品,它的特殊性决定其产供销一体化瞬间完成,电力产品市场首先要进行分析预测,摸清底数,掌握市场潜力,制定详细的市场计划,引导用户用电,增强人民的环保意识。

(2)基础建设策略。加强用电市场的建设和电网改造。电力市场的载体是输电网和配电网,电能通过它们送到千家万户,只有拥有一个现代化水准比较高且网络布局合理的电网,作为商品的电能才能“卖”得出去。

4.2 管理创新策略

创新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供电企业要走出买方市场条件不良的营销环境,必须不断地进行营销创新。

(1)观念创新。供电企业要认清经营新形势,将计划用电观念转变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电力市场营销为手段的思想观念上来,树立起企业良好品牌形象。

(2)市场创新。供电企业不仅要抓国有重点大型企业和有效益的中小企业用电市场及国家重点发展的铁路、公路、住宅建设产业的用电市场,还要激发城乡居民生活、农村、三产等具有长期发展潜力、前景广阔的用电市场

(3)技术创新。要大力促进科技与市场营销的结合,加快实施对电力市场营销全过程的计算机网络化控制与管理。要在现有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加速营销环节电子化业务流程管理。

4.3 电力价格的调整策略

电力企业与其他企业一样,节约成本才能提高利润,消化成本增长的策略:一是提高销售价格来补偿成本的提高;二是减少内部企业的利润来清化成本;三是加强企业管理,减少内部其他项目的成本。

4.4 优质服务策略

(1)业扩报装。业扩报装是用电营销工作面向客户的第一个环节,业务扩展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客户用电工程的用电时间。

(2)故障报修。故障报修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供电或用电故障,恢复供电或用电,满足客户用电需求,实现增加销售电量的目的

(3)缴电费便捷服务。电费缴纳方式要多样化、多元化,可在传统的用电营业窗口缴纳电费的基础上,积极实施金融机构或其他社会服务机构或以网络的形式代收电费。

(4)有偿性延伸服务。对产权不属于供电企业的输配电设施,供电企业可通过签订代维护协议,实行有偿服务,充分发挥供电企业的专业特长和行业特长,既解决用电客户在正常使用电能方面的困难,同时也稳定了用电销售市场。

参考文献

[1]于崇伟,电力市场营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2]刘运龙,电力客户服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作者:鲁伟 曾渤

我国电力市场营销论文 篇3:

我国电力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摘 要]本文对电力营销基本策略进行了分析,并对实施积极的价格促销策略、公共关系策略、差异化策略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1 概 述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也迫使电网经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注重服务作用的发挥。长期处于垄断经营下的电力企业服务意识、竞争意识薄弱,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转变观念,以树立服务为先导的竞争理念来指导营销工作,主动承担大电网公司的社会责任,引导电力市场公平、有序竞争。

2 电力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2.1 市场化下电力基本营销策略

(1)提升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可靠、更规范、更高质量、更周到和更有针对性的产品与服务,吸引新客户、稳定老客户,保证电力市场健康、稳步的发展。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企业的形象,为此,企业全体干部职工都应树立客户至上的服务观念,急用户所急,及时解决用户的实际困难。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注重市场研究,学习法律法规,研究国家政策,熟悉市场规则,勇于开拓市场,为电力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

(2)积极开拓电力市场。电力市场开拓的重点很多是竞争激烈的领域。必须提供比对手更可靠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更合理的优惠政策,建立更牢固的关系,才能吸引客户使用大电网电力,发挥大电网的社会效益和规模效益,保证市场份额逐步增长。2008年的国际金融海啸,严重制约着电力市场的发展需求。面对供过于求的市场状况,如何在电力市场实现双赢的局面,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内部的调控,积极去开拓电力市场。以电网公司提出的供电服务承诺的标准,把供电服务承诺的时间缩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电力市场增供扩销的最终目的。

(3)管理水平。竞争就是优胜劣汰,将竞争理念引入考核、激励、管理机制,调动各级营销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员工之间、供电局之间争创先进的竞争氛围。通过对电力营销人员的专业培训和业务技能训练,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和营销服务水平。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农网配电营业员工技能鉴定,大幅度提升员工专业技能。

(4)适应市场化改革。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未来电力市场将全面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未雨绸缪,率先树立起全方位的竞争意识,做好各方面准备,及时掌握竞争对手的竞争实力,在区域竞争中知己知彼,保持竞争优势。

2.2 实施积极的价格促销策略

价格策略不仅涵盖销售电价,还必须考虑上网电价、输配电价、优惠电价和为用户提供其他相关服务的价格等,也要考虑可替代能源价格等市场因素的影响,并随市场环境的变化对相关部分进行及时调整。尽管售电价格由国家严格调控,但供电公司也应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价格对市场的激活作用。正确引导工业用户合理安排生产用电时间,错开峰平谷时段用电负荷,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极大地激励企业使用网电。

2.3 公共关系策略

公共关系策略以增强公司的社会凝聚力、提高公司竞争力为目标,充分利用外部力量,以公共关系为主导,实施“全社会大营销”,争取公众和社会的合作,共同推进增供扩销与优质服务工作的开展。

加强与客户的合作,与客户形成一种平等互利的伙伴关系;加强与政府合作,积极参与地区社会经济建设;争取政府的理解和支持,保证企业优惠政策及依法催收电费的贯彻落实;加强与设备制造商合作,共同推广使用新型绿色节能电器产品;加强宣传工作,树立电力商品化形象,加强企业形象建设。

2.4 差异化策略

根据市场细分结果,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实施差异化开拓策略。

(1)工业用户市场。适当运用价格杠杆,稳定用电市场,提供差异化服务,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稳定大用户用电,吸引新用户。对特殊行业的大工业用户,提供更优越的优惠政策。

(2)居民及第三产业用户市场。实施多方位的宣传策略,辅以价格手段,引导消费,培育市场。重点开拓电采暖市场,并形成配套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地区供电企业的积极性,大力开拓农村居民生活用电。

(3)竞争市场。树立竞争意识,巩固已有市场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配合政府的环保政策,大力宣传电力清洁、高效、方便的优势;建立电价的比较价格优势,提高电力产品的竞争力。

3 小 结

电力市场开拓的重点很多是竞争激烈的领域。必须提供比对手更可靠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更合理的优惠政策,建立更牢固的关系,紧紧抓住市场、客户这两个基本要素,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营销服务,才能吸引客户使用大电网电力,发挥大电网的社会效益和规模效益,保证市场份额逐步增长,这会成为企业在市场中取胜的无形资本,推进企业不断发展与进步。

[作者简介]张茜(1982—),女,汉族,江苏淮安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营销。

李智强,等:对我国股指期货创新发展的初探

作者:张 茜

上一篇:初中英语趣味教学论文下一篇:建设社会全面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