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路径研究论文

2022-04-20

近年来,在中国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纺织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动作频频,不少企业开始拓展国际市场,中国纺织业也从产品出口发展到与国际产能合作并重,因此,企业对国际化、创新型复合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现有技术研发人才、跨国企业管理人才以及国际营销人才不论在专业国际前沿知识储备和创新设计能力,还是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上,都难以满足企业要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西文化路径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西文化路径研究论文 篇1:

翻译课堂融合思政教育

【摘要】高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建设应体现在专业教学中。在高校翻译课堂融入思政教育,真正实现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外语人才,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本文基于翻译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路径研究,以河北传媒学院英语翻译教学为例,探讨课程思政融入翻译课堂的策略方法,主要包括提高专业教师的思政德育素养、精选教学内容以及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翻译教学;思政教育;融合

【作者简介】王九敏(1985-),女,满族,河北承德人,河北传媒学院国际传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张淑红(1979-),女,汉族,河北保定人,河北传媒学院国际传播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河北省普通本科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项目编号:2019YYJG092)的研究成果之一。

一、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强调人才的全面发展,又把“德”(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学应该相互统一,同等重要。高校外语英语专业是中西文化思想激烈碰撞的前沿学科。实际教学中,忽视思政教育,生搬硬套思政理论或是强行说教的情况并不少见。如何实现思政教育与翻译课程的有机融合,改善翻译课堂中母语文化的缺失、思想认识落后的状况,让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成为具有国际视野、交流才能的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新时代人才,这是高校翻译教学应该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课程思政与翻译教学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意识形态建设和国家人才培养。新时期,高校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各门各类课程都应充分发掘学科知识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把正向、积极的思想价值贯穿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高校思政教育的普遍化、协同化、多样化,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化。“课程思政”正式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得到了广泛的探索和长足的发展,很多高校积极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有关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方面的研究越来越丰富。有一些是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辩证关系及其功能的角度进行研究,例如陈霁霞等人基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对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实施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能力提升和职业能力培养三维功能的融通进行了探索。另一些从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致力于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外语专业教学相结合体系建设”的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创新,从制度建设、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构筑全校“大思政”格局。此外,还有一些是基于一类外语专业单一课程课堂教学的改革研究。例如:王文臣的“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育的策略研究”、许晏玮的“融入思政元素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探索”、师莹的“科技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要素挖掘及案例分析”等。然而从翻译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翻译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路径研究却非常少,尚在初级阶段。

三、翻译课堂融合思政教育的方法策略

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实现思政教育与翻译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三个重要方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因此教师是实现思政教育的关键因素。教学内容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因素,教师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并深挖其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内涵,避免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结合时出现“两张皮”的现象。教学方法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重要纽带,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思政教育的基本途径,直接影响思政教育落实的成效。

1.提高教师的思政德育素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思政教育的引导者,因此实现思政教育的关键在于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政德育素养。对于高校英语翻译专业教师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德育能力,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专业教师首先应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国际国内大事,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其次,高校应帮助专业教师了解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内容,理解其内涵和逻辑,掌握德育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并引导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学校通过组织培训、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树牢师生人生观、价值观,激励教师为教育事业和民族复兴不懈奋斗。学校还注重加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沟通,并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帮助专业教师深入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方法和内涵。

(2)增强德育意识,挖掘教材的思政元素。翻译专业教师要善于在翻译课堂植入思政元素,更要善于利用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实现双方的相互促进,协调统一,最终使得“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能够同频共振。这就需要专业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教材的思政内涵,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研讨等方式不断培养自身挖掘思政内涵的能力。

(3)积极在课程思政方向上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翻译专业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钻研探索,不断激发对于翻译教学和思政教育融合方向的研究兴趣,并积极将课程思政引入翻译课堂的教学改革中,从而为翻译教学提供更加科学的方向和指导,实现教研相长。

2.精选教学内容。教学素材是思政教育内涵的来源。翻译课堂教学素材的选取应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选择既有思想内涵又能体现学科专业的相关材料。

河北传媒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较好的汉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一定的传媒素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能够在媒体、外事、文化、语言服务机构和教育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口笔译、译后编辑、文化推介、语言教育及其他语言服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根据本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校的办学特色,翻译课程设计优先选取新闻翻译、影视字幕翻译类的相关文本,以彰显传媒特色。

(1)在新闻翻译教学中,教师在英译汉新闻报道材料的选择上优先选取能够提高学生鉴别和批判思维的材料。世界各国因文化差异、思想意识形态不同、立场角度不同、利益考量等诸多因素,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会从不同的视角、主题进行宣传、评论,因此教师需精选翻译素材来不断培养学生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和意识形态分析的能力,以科学的批判性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使得学生能够正确分辨新闻事件的是非黑白,不被某些外国媒体歪曲事实的报道所迷惑,从而加强意识形态阵地意识。学会用辩证、科学、客观的思维认识判断评价外国媒体的新闻报道,这是当代大学生在翻译课堂上应收获的重要能力之一。精选不同国家主流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报道作为翻译素材,解决了学生在大量鱼龙混杂的网络媒体信息中感到困惑的问题,以期真正实现“传业授道解惑”的教育目标。

(2)在影视字幕翻译教学中,教师主要选取汉译英翻译素材,力足本土文化与特色,精选各种能体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优秀影视素材进行英译,如介绍中国思想文化、饮食文化、戏剧曲艺、工艺制品、风景名胜、民族习俗、音乐建筑、地域特色、城市发展等方面的宣传片、纪录片等。随着网络的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快餐文化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并在慢慢变成一种时尚,不但冲击着传统文化,也使得大学生获取信息有碎片化、片面化的倾向,很多学生缺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了解和认知。因此精选能体现中国本土文化精髓的影视素材进行翻译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其在翻译过程中深入理解中国文化,并在此基礎上不断提高其母语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翻译能力,培养其成为具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的英语人才,为弘扬中国文化、传播中国声音奠定基础。

3.创新教学方法。翻译专业教师在课堂中融合思政教育要注意方法策略。在传授知识时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种引领和教育不是强行输入而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在自然的教学中水到渠成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功效。

以河北传媒学院英语新闻翻译教学的一次课为例,教师选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西方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在课前发送给学生并从以下三个层面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1.Description层面:每篇报道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是否与事实相符?哪些词汇或语句体现了外媒报道的不实之处?2.Interpretation层面:报道源自哪些媒体?这些媒体的背景、立场是什么?是否与不实报道有关?3.Explanation层面:外媒报道与事实不符的原因?(可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来分析)课上先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学生们总结出一些西方主流媒体大肆宣扬中国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源头,抨击中国隐瞒疫情,在疫情相关问题上一直抹黑中国,举着言论自由的大旗肆无忌惮地将他们自我标榜的新闻专业主义抛诸脑后,充分暴露了其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歧视心态和意识形态偏见。而事实证明,中国在抗疫上信息是透明的,方法是成功的,贡献是巨大的。教师秉持科学的方法、客观的态度,引导学生对国外涉华报道进行梳理分析,深入解读外媒新闻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问题,做到客观、理性、敏锐,时刻捍卫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决不允许任何外媒对客观事实进行刻意歪曲。对外媒涉华报道进行深刻解析之后,翻译工作才能真正开始,译文才能做到如实还原外媒的真正意图。课后布置作业“If the facts are contrary to the mainstream opinion, would you report the facts directly?And why?”,学生提交后进行互评,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并对思政教育进行巩固。

四、结语

翻译课程中的思政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浸透在每一个教学文本和每一堂课中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育人方式。翻译课堂融合思政教育,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思政德育素养,精选翻译素材,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运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法,巧妙设计课堂活动,科学布置作业,以激发学生兴趣,并启发学生在翻译中进行深层次的文化探寻和自我探寻,自觉完成良好品格的塑造和正向价值观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2]J.F.Herbart.普通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陆梅,邓琳.翻译教学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实践与反思[J].西藏教育,2019,(3):7-10.

作者:王九敏 张淑红

中西文化路径研究论文 篇2:

西安工程大学:面向“一带一路”,探索国际化复合人才培养路径

近年来,在中国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纺织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动作频频,不少企业开始拓展国际市场,中国纺织业也从产品出口发展到与国际产能合作并重,因此,企业对国际化、创新型复合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现有技术研发人才、跨国企业管理人才以及国际营销人才不论在专业国际前沿知识储备和创新设计能力,还是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上,都难以满足企业要求。

基于此,以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胡伟华领衔的课题组从2014年开始,聚焦行业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在《陕西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一带一路”新机遇下西安纺织服装专业高端英语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模式研究》和《艺工结合背景下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等数项校级及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础上,更加深入聚焦纺织服装行业国际化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实行“校企联合+国内外联合+学科交叉融合”新模式,将专业知识、外语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深度结合。从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培养路径、教学设计和创新创业实践方面探索纺织服装行业国际化、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

“纺织服装行业国际化、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及实践”教学成果因此获得了“纺织之光”2019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针对问题实行教学改革

在胡伟华看来,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与纺织服装行业国际化创新型复合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表现在学生专业知识单一陈旧,国际前沿专业知识欠缺,无法满足企业对产品研发人员创新产品设计的知识需求;学生缺乏国际视野,跨国企业管理和国际营销知识架构不健全,难以在企业国际化拓展项目和国际贸易中担当重任;学生在产品开发设计中融合中西文化的意识和创新能力薄弱,所设计产品单调、缺乏创意,难以达到中西两种文化元素的协调统一;从事纺织服装行业的管理、营销专业毕业生相关行业背景知识不足,对行业国际发展趋势和产品性能把握不够准确。

针对上述问题,课题组运用“一核心、两关键、三平台、四支撑、‘+融合’”的培养路径予以解决。据胡伟华介绍,“一核心”即围绕“构建学生国际前沿专业知识”,引进海外知名高校专业教师和国际前沿课程,对接国际教学理念和内容。学校将“国际前沿专业”课程纳入培养方案,聘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师等20余名外国专家开设《功能性服装设计与研究》等20余门专业前沿课程,组织翻译《时装设计元素:造型与风格》等国外教材,切实将国际前沿专业知识融入教学。

“两关键”即聚焦“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设置《中西方文化比较》等文化通识知识课程、《学术英语写作》等语言基础知识课程、《西方文明史》等跨文化交际课程、《时尚营销》等专业基础知识课程、《中西服饰文化比较》等相关专业拓展课程,举行中外学生互访交流,选派学生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鼓励学生为外专进行助教助研。

“三平台”即打造三个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和创业能力,包括校企联合国内外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国内外联合办学及实习进修、创新创业大赛。

“四支撑”即形成“组织机构、外专引智、师资建设、激励机制”四个支撑,培养学生国际前沿知识、外语能力和多元文化素质,成立“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中心”,组织编写以纺织服装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大学英语》,实行以纺织服装专业为依托的多模式学术英语教学,鼓励学生修读多元文化课程,提高学生多元文化素养和跨文化职场适应力。

“+融合”即加强纺织服装行业相关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针对纺织、服装专业学生开设《服装市场与消费动态聚焦》、《经济学新趋势》、《现代企业管理》等管理、国际营销、跨文化交际学科交叉课程,弥补其从事该行业各项业务所需的专业背景知识。针对管理、营销专业学生开设《纺织服装概论》、《现代纺织》、《职场法律》等课程,加强其对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理解和把握。

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课题组的探索使西安工程大学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以纺织服装为特色,提升质量推动内涵发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化教学格局。

在就业方面,全国排名前列的纺织服装企业每年大量招录西安工程大學纺织服装专业、管理专业及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许多毕业生就职于企业国际拓展部或直接派往国外工作,成效显著。根据2015/2016年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推出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西安工程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名列前茅,获评 5星水平。

在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外贸跟单(纺织)+跨境电商职业能力大赛、全国大学生非织造材料开发与应用大赛、全国大学生“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等国内外大赛中,纺织、服装、管理等专业学生多次获奖。

该成果提出的纺织服装行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被北京服装学院、中原工学院、陕西省纺织行业协会等多家机构借鉴采纳,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郝杰

中西文化路径研究论文 篇3:

新时代外语院校进行“文化自信”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目前文化自信面临着西方文化渗透、网络文化“泛娱乐化”、文化认同的迟疑等问题。外语院校要加强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就要做好以下几点:提高大学生文化积累和文化创新的能力;提高大学生文化眼光和文化远见的本领;培养大学生文化责任和文化担当的使命意识。

【关键词】外语院校;大学生;文化自信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年教改项目“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Y1965258)的阶段性成果;2018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大学生学习青年习近平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项目编号:18SKSJ044)的阶段性成果。

一、前言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文化自信事关高校教育工作“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对于高校实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外语院校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根本目标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重新建构起大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而不是对其他文化的推崇;二是文化自信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化的核心和本质是人,文化自信的培育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积极的支撑和强大的力量,大学生群体在对文化的认知、比较和选择中对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也会促进自身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外语院校要进行“文化自信”教育,就要提高大学生文化积累和文化创新的能力,提高大学生文化眼光和文化远见的本领,培养大学生文化责任和文化担当的使命意识。

二、提高大学生文化积累和文化创新的能力

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四大功能,其中,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其他三大功能的重要基础和核心纽带。文化属性是高校固有的根本属性,有着传承文明、引领价值和创新文化的重要作用。

1.加大对文化相关课程的投入

作为外语外贸院校,我们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在专业课的设置和打造上,各外语专业核心课程如精读课、口语课、听力课、文化概况课等不胜枚举,而像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华文化等通识类课程更像是一种花边课程,从师资力量到课时数量方面都要薄弱很多。一部分学习外语的学生对外国文化津津乐道,而对本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缺乏深刻了解,态度上也是比较陌生和疏远的。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古代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和道德理念等,这些思想成为中国人独特的价值体系和深厚的精神意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根基。对传统文化的疏远,势必导致对本土文化的不自信。针对这个情况,我校成立了大学语文教学部,组建了专门的师资队伍来教全校的必修课如古代汉语、古代诗文、古代传统文化等,并增设了国学导读、书法鉴赏、文化赏析等选修课。这些举措提高了学生在理论层面、知识层面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下一步我们还要增设一些近现代文化相关课程,让大学生更系统地了解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渗透中国文化元素到第二课堂

在外语院校第二课堂融入传统文化方面,注意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近年来我校中文系举办了中国古文朗读比赛、成语解说比赛等,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但仅靠二级学院的力量远远不够,我们还从学校层面提供资金、资源,让大学生们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如2018年4月份,我们邀请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基地在我校举办了“非来不可的歌乐蒙正荟——二十四节气系列活动”,让师生既可以体验传统文化项目,例如春有桃树酒坛,夏有木筒竹签,秋有绣球红线,冬有茶具毽子等,又可以欣赏传统文艺演出,例如民乐演奏、舞蹈串烧、诗词朗诵、合唱、旗袍秀等丰富的表演形式,《赛马》《茉莉花》《四季调》《迎春花》等多彩的中国风节目诉说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之美。2018年6月份,校团委和教师发展中心邀请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谭先华来我校举行重庆谭氏面塑互动讲座。很多院系部门的老师积极参与了此次讲座,亲身体验了面塑创作环节,大开眼界的同时感受到了传统艺术的巨大文化魅力。2019年4月,“肆蜀杯”创意设计大赛,发挥学生挖掘校史校风校训校歌文化内涵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怀。下一步我们计划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节”体验活动,从全年划出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七夕节、重阳节等9个节日板块,让二级学院自主选择承办一个节庆活动,宣传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让大学生们了解和熟悉更多的传统节日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加强文化积累与创新。

在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可以结合地域特色,以文化论坛、读书分享会、故事会等形式,了解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发展史,把握其中富有时代价值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文化积累和文化创新的能力。

3.利用图书馆和新媒体共享文化资源

“图书馆是高校的心脏。”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和公共育人空间,在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思想指导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导读活动,对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具有重大的意义。

阅读经典是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例如,阅读马恩经典著作、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作、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系列著作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等。

随着信息社会、网络社会与数字化阅读的到来,导读成为高校图书馆进行导向式服务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图书馆通过阅读指导可以适时帮助大学生节省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在导读形式上,要通过校报、专题讲座及书评书介等方式加大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力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与需求,可以不定期开展读书会和读者联谊会等。

除了图书馆,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现代化教育媒体,比如利用微信、微博、视频、视窗、网站、论坛等新媒体向大学生推荐经典书目,切实提高大学生阅读经典的质量和成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弥补传统媒体的短板,突破其局限性,使大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成长成才,从而提高其文化积累和文化创新的能力。

三、提高大学生文化眼光和文化远见的本领

文化眼光指的是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文化远见则表现为一种文化想象和历史远见。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远见和文化眼光表现为一定的文化鉴别能力和文化反思能力。

1.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要牢记使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高校要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当前的主流文化。主流文化在文化育人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它所倡导的集体主义、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爱国精神、共产主义信仰和追求等,对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期的大学生有着指导和引领作用。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远大目标,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勤奋刻苦,勇往直前,爱岗敬业,做一名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积极乐观、品德高尚的社会新人。

外语院校要通过实践教育推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比如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遗址等,促进大学生对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的了解,体会革命文化鲜明的特色以及所蕴含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党的革命文化是精神旗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了优质的文化基因。考察经济特区、沿海城市等,见证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从而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2.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

面对多元的异质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吸纳世界现代文明的精华,还要坚持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追求。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正处在急剧变革中,各种新兴媒体全面覆盖,其传播手段日新月异,西方文化趁势施加影响力。外语院校大学生专业发展需要频繁地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大学有条件借鉴和吸收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元素,为本土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不同民族文化因信仰追求、价值观念迥异,必然发生冲突和碰撞,那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念相悖的消费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西方价值观念随之进入大学生的视野,并影响着他们的精神生活。这需要高校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地对待外来文化,教育大学生坚定对本土文化的信念和充分肯定,保持自己,吸纳外来,以卓越的文化眼光和文化远见处理好一元主导与多元发展的关系,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摒弃消极的腐朽的有害的因素,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真正树立文化自信。

3.积极汲取民间文化的养料

我校每年都有辅导员利用寒暑假带着大学生进行“三下乡”活动,我们的大學生深入农村小学,教小学生们背古诗词,读历史典故,练习书法,讲革命故事等。

今后我们在“三下乡”时准备拟定一定的与文化相关的主题,加强与当地的互动,积极汲取民间文化的养料。比如结合重庆特点,我们可以探寻巴渝文化,了解当地特色文化的历史和现状。重庆农村地区打连响、山歌会、秧歌舞等民间艺术,以及木雕、石雕、铁器、服饰等民间工艺,因为人口的外流以及现代化观念的冲击,一些优秀的民间文化无人知晓,优秀的民俗文化无人继承。大学生可以利用“三下乡”的机会挖掘、整理、收集、保护、传承、发展这些优秀的民间文化,从民间文化中汲取养料,使这些真正优秀的文化沉淀下来,深深地扎根于人民大众鲜活的土壤之中,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成为受大家广泛认同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培养大学生文化责任和文化担当的使命意识

大学生不仅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而且要成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接班人。外语外贸院校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责任和文化担当意识,使其充分利用所学专长,成为在民间传播文化的使者。

1.通过出国留学传播优秀文化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交流在增强不同国家人民互信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优秀文化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升国际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担当起中国故事“第一讲解人”的角色,出访越南、老挝,面向全世界对中国制度理念和发展前景进行精彩路演。外语院校的大学生有着各种形式的出国留学机会。就我校而言,有校际交换生项目、留基委的公费留学项目、涉外志愿服务项目等,只要学生愿意,就一定有出国的机会。大学生在出国学习外国语言,掌握外国文化的同时,可以通过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参与到传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交流与活动中来,向外国人传播我们中国的优秀文化,讲述我们中国的故事,并在对比和借鉴中树立文化自信。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这种基因在大学生的心里如星星之火,只要我们用一种合适的方式传播它,唤醒它,相信它就能以燎原之势受大家喜爱,不仅在国内让人民“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而且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2.通过精准翻译实现无缝对接

从2004年到2017年13年间,我国在全世界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这里活跃着大量的外语专业教师,他们举办艺术展览及各项文化讲座等交流活动。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为各国人民学习中国语言、文化、艺术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认知平台,增进了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了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同时也敞开了一扇透视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的窗口,让世界重新认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文化中国。

外语外贸院校的大学生接触的中西文化方面新事物多,可以利用专业优势,注意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对我国优秀的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通过精准翻译,实现中国文化与国际世界的无缝对接,从而彰显出更为深沉、广泛和具有历史延续性的文化自信。

可以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与时代发展密切的文化精华,将这些优秀的文化思想推向国际社会,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机。可以讲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中国共产党带领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正在带领中国人民走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讲改革开放的故事,让世界了解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面貌的巨变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展现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

五、结语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从国家层面而言是国家发展的精神内核和思想动力,就个体层面而言则是个人政治认同的信念之核和价值之基。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梦的实践者和担当者,文化自信教育为实现中国梦起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外语院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不忘育人初心,牢记使命,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習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7-10-18.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7-02(02).

王尚君,刘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8(02):97-100.

李卫红.文化自信指引下高校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的若干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07):102-106.

肖萌.全球化背景下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功能探析[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03):167-168.

代金平,陈雨轩.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路径创新[J].重庆社会科学,2019(06):108-118.

张军成,张世超.文化自信语境下当代大学生革命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2):21-23.

衣玉梅.红色文化视角下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08):119-122.

作者:包淑萍 申艳婷

上一篇:河洛大鼓文化遗产论文下一篇:桂林抗战文化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