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论文

2022-04-26

摘要:制造业的水平依赖于技术工人的职业素质,技术工人的职业素质依赖于技工院校的理论培养和教学实践,如何结合实践从理论源头来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以供教学参考。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论文 篇1:

浅谈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培养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技工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始终围绕“高素质、高技能”的目标开展,在技工院校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能有效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分析技工院校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培养的必要性,从学生自身、教师以及学校等多个角度出发,探究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培养的方式。

关键词:技工院校;职业素质;教育培育

G718.1

一、概述

职业素养是技工院校学生培养的重要方面,同样也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职业素养指的是职业内在要求和规范,是职业化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职业素质的高低对其职业生涯起着关键影响作用。技工院校为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专业型人才,就必须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

技工的职业素质在是学习和活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是对职业活动产生的个性化反应。笔者从对该领域的调查分析来说,影响技工职业素质的因素主要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因素包括:环境、心理素质、道德观念、知识水平等,客观因素是影响技工职业素质发展路径的因素。当前我国大多数技工院校结合当前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面向社会化生产、服务、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然而,我国技工院校的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方面仍存在着较大问题,加强对技工职业素质的培养任务十分艰巨。

二、技工院校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适应当前社会职业化发展的需要

当前企业在应用人才时,不仅注重其能力大小,更加注重其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以长远的人生规划、职业规划和创新精神作为职业素质培养的重点,企业用人的秉承“有才有德”的观念,这里所说的“德”指的是职业素质,可以看出,职业素质已逐渐成为企业用人的重要内容。

(二)适应学生个体发展

技工院校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相对较差,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兴趣,对自身定位相对较低且不准确等,学生缺乏爱护和关爱,或存在悲观心理,缺乏展现自我的勇气和平台,因此,需要技工院校通过从学生心理、价值观、道德素质等多方面进行培养。

(三)技工院校教育发展需要

技工院校相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其任务主要是培养社会高素质综合型发展人才,在传统的教育方法中,往往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在新教育改革背景下职业教育更加注重从知识本位到素质本位的变化,这是职业教育不断发展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途径。

三、技工院校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

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中,我校始终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致力于培养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在学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引领下,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以企业用人为标准,建立我校独具特色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一)构建课程体系

技工院校应在研究国内外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总结职业院校素质教育实践经验,以实际调查研究的方式,对技工院校教师、实习生、、用人企业进行職业素质教育目标和要求的研究,根据开发企业对毕业生职业素质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教育体系,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逐渐形成职业素质的教育方案。学校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实证研究发现,学校可以通过不断调整院校专业结构和课程内容,可以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以就业为向导构建职业素质培养模式

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思想境界和精神文化素养,学生就业问题,是学校和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技工院校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用人企业对人才需求,不断强化教学手段,以此来提高技工院校的教学效果。提高就业率能有效避免失业人数增多给政府造成的压力。我国要求技工具备交稿的职业素质,这就需要技工院校在进行资源选择和引入时,以就业为向导,不断优化、调整就业结构,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增设相关专业,建立起极具本校特色的教育体系,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学校在进行教育资源整合时,应遵循教学由易到难、由复到简、由浅及深的原则,坚持以培养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为核心,逐渐建立起学生考核体系,完善课程结构,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学校应加强与专业对口企业的联系,提高就业率。

(三)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下,其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与当前新教育模式相背离,很多职业教学体质已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对技工人才的需要,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体制。建立职业素质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活动融合在教学活动之中,建立起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人才的教育基地,如:學校建立模拟实训基地,按照工厂、企业的工作模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安排学生到实际工厂实习,加强学生素质文化教育,让学生在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中更加注重培养自身职业素质。

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签订劳动培养合同, 在保障学生权益的同时,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企业环境中,通过强化实训的方法,培养学生素质培养模式。

综上所述,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改革过程。技工院校需加强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树立严禁的教学作风,不断完善教学体制和课程体系,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工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海霞. 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成就学生职业未来[A]. .中国职协2015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6:6.

[2]张艳艳. 技工院校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A]. .中国职协2015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6:9.

[3]陈瑶,宋波. 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职业素质培养策略探析[A]. .中国职协2015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6:10.

[4]杨成飞.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J]. 中国培训,2015,02:28-29.

[5]李成飞.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A]. .中国职协201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4:6.

作者:宋志辉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论文 篇2:

从理论源头看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

摘 要:制造业的水平依赖于技术工人的职业素质,技术工人的职业素质依赖于技工院校的理论培养和教学实践,如何结合实践从理论源头来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以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

培养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是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是推动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素养的需要。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技工院校在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体现出不能很好地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

近几年来,盐城技师学院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多次受到省、国家相关部门的表彰,成为全国技师学院发展的“排头兵”。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新的发展模式、新的就业形势和新的人才理念不断要求我院提升职业教育的实践水平。

一、实践是职业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源头

培养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就是基于“德立身、技立业”的培养宗旨,以技工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帮助学生适应就业需要,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有了良好的职业素质,就有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适应更高层次职业和岗位的要求。

然而,技工院校作为新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办学模式、教学和学生管理等尚在探索阶段,由于各地区经济、教育等发展的差异,全国不同地区技师学院发展也存在着很大差异,甚至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均衡性。认清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性,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研究思考学生成人教育和管理的出发点。

二、切实解决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无缝对接”问题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对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各地都出现了高技能人才“用工荒”。就我院多年的实践来看,在“学生”转变为“技师”期间,如何解决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无缝对接”,仍然是难以回避的问题,从大的方面看,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根源。

1.生源结构复杂

技师学院的生源结构比较复杂,不同学生的文化基础不一样,来校学习的目的及毕业后的期望值都不一样,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这些学生编在同一班里上课,教师不知该如何兼顾,对教学要求、难度等难以把握,自然影响了教学和管理。

2.师资队伍建设仍是瓶颈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没有高水平的教师,要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几乎是不可能的。技师学院由于底子薄,教师的学历层次偏低,新进的教师从学校到学校,实践能力不强,“双师型”教师比例很低。

3.外部政策环境需要营造

目前,影响技师教育的外部环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技师等级证书的社会认可度不高。(2)社会薪资待遇问题。

三、我院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方向

1.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特点,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它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对技术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

2.加强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学校活动、学校秩序和学校环境的集中体现,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职业学校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严格班级和教学秩序管理,建设知荣明耻、乐观向上、热爱专业、勤奋好学、苦练技能的学风。

3.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

技师教学进程中有1年至1年半的时间要在企业中实习,占了整个教学时间的30%左右,而且技师实习是穿插在整个教学进程中间的,学生实习结束后还要回校学习,所以实习单位的安排就变成了至关重要的事情,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学习。要积极推动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引进和融合优秀企业文化,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跨越。

4.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育人作用

学院要根据网络特点,按照网上信息传播规律,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建设融思想性、职业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络文化平台,为师生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要加强对校园网站的管理,重点加强对校园网电子公告栏、留言板、贴吧、聊天室等交互栏目的管理,规范上网内容,杜绝各种违法有害信息在校园网上传播。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作者:蔡赟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论文 篇3: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职业素质,是技工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技工院校的实际,以职业素质课程体系构建为切入点,探索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为技工院校全面、有效地开展职业素质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操作经验。

关键词:技工院校 职业素质 课程体系 构建

课 题:本文系江苏省盐城市高级技工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特色项目“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S201012。

一、构建职业素质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技工院校的改革发展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坚持高端引领,内涵发展,强化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加快培养一流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高素质技能人才不仅要符合国家相关的职业标准,取得国家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具备与职业或岗位相对应的较完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能够胜任岗位工作,更重要的是具备较高的素质。

高素质的表现,一是职场应变能力,它包括:及时把握特定职业在职场中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的能力;自主学习新的职业技能的能力;掌握最先进的操作方法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形成更全面的具有延伸性知识结构的能力。二是专业创新能力,其内涵主要包括:不断发现现存事物的缺陷,不断找出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出创造性的设想的能力,并能够具体实践、操作和开发;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以适应创新要求的能力。同时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应该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乐于奉献、高度负责、不断学习、善于沟通交流、能够相互协作、富有创造力的现代职业人。

过去,我们往往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放在第一位。然而调查发现,多数企业更看重员工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培养受企业和社会欢迎的人,使学生做到高起点与可持续就业是技工院校的生命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职业素质,是技工院校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职业素质课程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职场适应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满足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需要为目标,通过分析典型事件,构建课程体系,借助学习任务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社会技能和方法技能的课程。技工院校建立完善、科学的职业素质课程体系是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首要条件, 是保证学生“成人在先”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

二、构建职业素质课程体系的实证研究

1.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职业成长,围绕 “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技工院校职业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成人成才诚信”育人模式,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以责任意识、角色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等职业意识培养为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相联系,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实施多方位的职业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不断变化的职场要求,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构建符合技工院校实际的职业素质课程体系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的任务就是要给学生提供系统的教育服务,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真正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要求的无缝衔接。针对技工院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结合素质教育的经验,对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从职业理想的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职业生涯的规划能力、就业选择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工作中运用外国语言的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以及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等方面构建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以“学分制”为载体,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结构体系、课程目标体系、内容形式体系、课程开发和实施队伍体系、评价反馈体系、课程质量与保障体系六个方面,以此构建一个比较全面的职业素质教育平台。

构建较为完整、科学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就要在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过程中,设计和组织能够体现专业特点、职业特征,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课程体系。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职业素质教育方面的必修课如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团队协作等,还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有目的、适当地开设一些内容广泛、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较强的选修课程。通过专门化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学习、社会实践、定岗实习等形式开展职业素质教育, 使学生深入社会、行业、企业,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评价,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此外,在课程设置上要处理好职业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关系,尽可能把专业素养与职业素质融注到一个整体中,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文化教育体系。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发现与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提升他们的精神品位,锻炼其自理、自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章守纪的优良品质和交流表达、革新创新、团队合作、信息处理等方面的核心能力,从而培养出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积极的职业精神、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三、构建职业素质课程体系的挑战与对策

1.认识方面

对技工院校来讲,职业素质是一个新鲜事物,构建职业素质课程体系面临许多挑战。技工院校上至领导下至普通教职员工,都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充分意识到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技工院校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端定位、需求第一、服务诚信”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市场,建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满足经济体制转变和知识经济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2.师资方面

职业素质源于企业、服务于企业,课程内容须紧贴企业的需求。技工院校总体师资力量较强,但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和社会历练,对企业了解不多,知之不深,对企业的需求缺乏系统的研究和一手的经验,因此对职业素质的认识不够,相关的知识储备也不够。针对这些情况,技工院校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批组织教师进行企业培训,并聘请企业讲师对全体教师开展职业心态、团队建设、有效沟通和高效激励等主题培训。这样做不但可以为职业素质课程建设打下基础,也将为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起到作用。

3.资源方面

职业素质这个词目前炙手可热,但由于其内涵太丰富,权威性、系统性的东西不多,需要我们自己去搜索整理并进行甄别。因此,不仅要投入资金让教师参与企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发职业素质课程,还必须要依靠管理咨询公司尤其是一些知名管理咨询公司,因为他们对企业的需求把握比较准确,知道企业最需要什么,企业员工最缺什么,哪些课程可以前置,从而帮助学校,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王俊山,等.高职院校职业素质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

[2]邓志革.职业素质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6.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作者:武银华 王建林

上一篇:奥运会对旅游产业影响论文下一篇:道路桥梁建设工程造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