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剪纸民间艺术论文

2022-04-19

【摘要】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国农耕文明下的产物之一。陕县南沟村的剪纸艺术也是由来已久,代代相传,因为它已成为承载豫西民俗、民风最理想的一种艺术平台,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文章从其三个方面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南沟剪纸对传承与发展中国剪纸艺术的造型与审美都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豫北剪纸民间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豫北剪纸民间艺术论文 篇1:

浅谈黄河流域孕育的豫西剪纸艺术

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而作为文明的发源地,当地的确孕育出许多艺术形式,豫西剪纸艺术就是其中之一。在道家文化和仰韶文化的影响下,豫西剪纸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黑色成为其代表色。同时,由于豫西特殊的地理位置,豫西剪纸不仅粗犷豪迈,也精巧细致,其以丰富的内涵,展示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一、豫西剪纸艺术的起源

豫西剪纸艺术指的是河南省晋豫大峡谷的南部、南阳盆地以北地区的民间艺术,该地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坡为主,地理位置相对封闭。而正是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在剪纸文化的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当地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剪纸文化。独特的豫西剪纸艺术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由于物质需要而传承下来,人们对它的喜爱几乎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多种的剪纸样式和夸张的变形为豫西人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增加了活力。

豫西剪纸艺术之所以能够长久不衰,延绵至今,是因为豫西剪纸能够表达当地的民俗特征和一些风情、风貌等,同时豫西剪纸有着古老的传说和多元的历史渊源,当地流传着为人所熟知的三则古老传说。

其一是“周成王剪叶封弟为王的故事”。周成王很小的时候,有一次,他和弟弟叔虞一起出去玩耍,看到地上有一些梧桐树叶,便随手拣起一片看了看,一时兴起用剪刀将它剪成“圭”的形状并交给叔虞,并笑着对他说你现在是诸侯了。若干年后,没想到笑话成真,叔虞被封为唐国第一任国君。

其二是老子的“青牛救民”故事。传说,老子在函谷关修行,专心作《道德经》时,当地爆发瘟疫,却缺医少药,人们的生命危在旦夕。一天,老子的青牛吐出了一个大肉团,老子便用青牛吐出的“肉团”制成仙丹,治好了当地百姓,消除了瘟疫。人们都说老子的牛是头神牛,具有镇邪除魔之功,从此以后人们就用黄纸剪成一只金色的牛,然后把它贴在门口。金牛的下面有一条纸条,用朱砂写上“新春正月二十三,太上老君炼仙丹。家家门上贴金牛,一年四季保平安”。

其三是汉武帝以剪纸的影排遣自己的思念之情。传说,汉武帝最喜爱的李贵妃死后,他非常悲伤,终日寝不安、食无味,思念成疾。齐地方士李少翁是个懂神仙方术的人,为了排解汉武帝的思念之情,他把李贵妃的影像剪了出来,挂在帐上,然后又在纱帐中点燃灯烛,使映出的李夫人身影在帐幔上随之起伏飘动。汉武帝在远处看,远远望去犹如李贵妃的真人到来一样,他的思念之情得以排遣。从那时起,河南的西部地区就一直流传着剪纸艺术。

依据这些传说确定豫西剪纸的起源,尚不足为凭。但可以推测,剪纸艺术当起源于纸张出现之前。在纸张尚未出现的周代,古人已知用树叶等材料镂刻出各种实用图形(如青铜器上的浮雕连续纹饰),这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汉代民间已使用铁质剪刀,河南西部出土的文物已经证实。

再者,豫西剪纸艺术的产生也有着多元的历史渊源,它与古代文明的诞生、发展和传播有着不可分割的因果关系。虢国是西周初期分封的嫡亲诸侯国,西周后期,从陕西东部迁到豫西三门峡一带,建都上阳(今三门峡市李家容,公元前665年)。后来,晋国设计从虞国派兵,从而灭掉了虢国,为后人留下了“假虞灭虢、唇亡齿寒”的成语典故。虢国虽然是个小国,存在的历史时间不长,但这个国家丰富而灿烂的文化艺术为河南人民留下了无法估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虢季、虢仲两座君主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国宝级文物,最吸引人的要数百种美丽的仿生玉:翱翔的龙、咆哮的老虎、展翅欲飞的鹰,以及蝉、龟、铜蕊铁剑等,玉器、铜器上的多样纹饰、精美雕刻的动物造型为豫西的剪纸艺术奠定了基础。

历史的发展规律证明了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出现,既非必然的也非偶然的,在它形成之前,一定有着与之相关的艺术形式或艺术特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在历史的长河中反复实践、发展,从而形成另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二、豫西剪纸艺术的特征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各族人民世代生活和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文化结晶。其独特的本土文化气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审美情趣,展现出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和民俗精神。几千年以来,剪纸以它独特的魅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展着,寄托着人们的情怀、爱憎和企盼。它们总是以最朴实、最真挚的美伴随着人们的生活,表达了人们的情感。郭沫若曾谈到剪纸:“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淳厚。今见南方之剪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天工,美在民间永不朽。”豫西剪纸以独特的魅力带给人类纯真的感悟和生命的欢乐。豫西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长期以来深受南北文化的影响,使得豫西剪纸既有北方剪纸的粗犷豪迈,又有南方剪纸的精巧雅致。

(一)造型的夸张变形

夸张变形、概括取神是豫西剪纸的造型特点,在此基础上赋予极大的想象力,给人带来美感和联想的余地。河南农村盛行枕头顶花样,主要是剪一些花、瓜、莲、石榴的花样。民间艺人剪的枕头顶花样极为概括夸张,剪艺极为高超娴熟,在突出主题的基础上大有发展,剪的花既枝繁叶茂,花无重样,叶有多变,又夸张概括简练,把现实中的瓜藤枝蔓压缩到最短的限度,虽是瓜藤却又如花般赏心悦目,实在是难以想象,耐人品味。

传统的“宝相花”装饰图案就是对花卉总的概括,图案中有枝丫有藤蔓,有花有叶有果有籽,同时共生,花非真花、叶非真叶,却又胜似真花、真叶、真藤、真蔓。豫西剪纸以锯齿纹、月牙纹、镰刀纹、锅纹和内圆外方的构图而独具风格,制作工艺简便,内容以花鸟鱼虫和传统题材为主,分为窗花、门帘花顶棚花、炕沿花、灯笼花以及绣花底样等。这些纹样来源于对生活中图像的模仿与概括,如月牙纹可以表现动物的羽毛、植物的纹路、人物的眉毛等,这是因为月牙纹与植物的纹路有相似之处。不过,民间艺人不一定用月牙纹来表现植物的纹路,也用锯齿纹来表现植物的纹路,因为锯齿纹同样是对植物纹路的模仿与概括。在对纹样的选择取舍中,作品的风格由此而生,“宝相花”裝饰图案中的月牙纹就是对瓜果纹路的概括,简洁的几笔使图案变得生动、活泼,意趣无穷。

(二)简练质朴,适度修饰

刀法简练质朴是河南剪纸的另一特色。剪纸作品无多余之刀、多余之处,毫无造作之感,就连报纸、书纸都不会影响它们的“语言”陈述,表现出质朴如“土”般的直白。民间艺术的宝贵就在于此,自己对一切的感受都是心底的“语言”,不加任何过多的修饰,简单大方,直抒胸怀,唯有的是真诚。如果说增加修饰的话,那就是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对美好生活执着的爱,对生活美好的感受。那画面上洋溢着的质朴情感无不打动每一个人,同时又给人以轻松、愉快和无尽的回味。

豫西剪纸常常用简练质朴的手法勾勒出作品的主形,然后添加造型上必有的纹样,如表现植物纹路的月牙纹,在此基础上适度增加吉祥纹样来进行修饰。这些吉祥符号从不同方面阐释了中国人的心理追求,它们虽然要面对不同的现实,但都指让生活幸福美满的吉祥方面。这是民间美术有别于纯粹审美形式的特殊性质,即它的精神功利性,通过理想化视觉形象的塑造,使主体在审美想象的心理状态中,抒发被现实所压抑的功利意愿,从而有效地消除有碍社会实践的心理紧张和焦虑。

(三)尚黑的色彩

黑色剪纸是豫西剪纸的一大特色。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黑色是不吉利的象征,是只会在丧事上出现的颜色。而豫西地区则恰恰相反,在这里,黑色代表着好运、幸福,特别是在结婚或重大喜庆的场合,黑色被普遍地运用,这与中国其他地方使用红色形成了鲜明对比,十分少见。

尚黑是豫西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也是夏文化的表现,夏代是我国古老的朝代,由于当时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夏代以黑为美,认为黑色是庄重的,是神明的象征,于是把黑色定为国色。而豫西作为当时夏王朝的一部分,崇尚黑色的传统就延续了下来。豫西剪纸尚黑除了文化的影响外,同时还有着实用的价值功能,由于豫西地处内陆,干旱少雨,太阳照射时间长,而黑色耐高温、耐晒,并且不易褪色,这样黑色剪纸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为剪纸的长时间保留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豫西独特的黑色剪纸是我国民间剪纸的表现形式之一,黑色的盛行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形成了一种欣赏习惯。它不但体现了豫西人民的审美追求,而且表达了人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

(四)点染技术

豫西剪纸独特的点染技术独树一帜,点染顾名思义分为“点彩”“染彩”两种形式。染彩首先用宣纸或白棉纸把图案剪好,然后用水进行调色,颜料一般用米黄、米红、果绿三种颜料,偶尔也会用上紫色,以此来增加剪纸的感染力。调好颜色后,用毛笔将所需要的颜色一一涂上即可,形成不同的色彩和纹路。

点彩与染彩所需要的颜料工序大致一样,不同点在于染色上先染浅色,然后等颜色渗透后,再根据图案所需要的颜色依次加重。陕县南沟村任崇卓为了提高染色的效率,发明了蘸染法,将剪好的一沓图案直接蘸到调好颜色的碗里,例如,将猪、兔等动物蘸染成黄色,植物的花和叶子蘸染成红色或绿色。等到图案的大部分颜色蘸染后,趁颜色未干时,用毛笔在细节处处点上辅助颜色,相互渗透,过渡自然。

豫西剪纸的染色技术充分体现了中原文化的原创性和丰富性,同时打破了河北蔚县独一无二的点染技术,为剪纸的染色技法又增添了丰富的一笔。

三、仰韶文化的影响

仰韶彩陶文化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历史性阶段,它不是静止的,就像波涛滚滚的黄河水一样,充满活力,源远流长,其文化内涵必然在豫西乃至沿黄河流域传播并相互影啊,在中国农耕文明的沃土中世代传承发展,开花结果。

仰韶文化也诞生于豫西,对豫西民间剪纸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豫西剪纸中出现的艺术符号。在仰韶彩陶文化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纹饰符号,有鱼纹、鸟纹、锯齿纹、花瓣纹等,这些超写实的艺术符号代表了氏族社会晚期人们的审美观念,豫西剪纸的纹样和表现手法中有着许多表意、谐音、借比等方法,这与仰韶彩陶绘画中出现的以意表形、以意表义的造型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豫西剪纸表达着人们对生命意识乐观向上,向往美好、祥和,善待大自然,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活理念,也是豫西人数千年来艰苦奋斗,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延续。

四、道教文化的影响

豫西地区位于河南的最西边,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蕴育出了多种文化。同时,豫西还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老子的《道德经》就是在此地完成的。道家文化是中国正宗的本土文化,主张无为,淡泊于世间的名利,亲近自然,归隐于山林,一心求道,祈求得道升仙,可以长生不老。这些追求信仰来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故此民间流传出许多神仙故事,例如,蟠桃盛会、太上老君炼金丹、八仙祝寿等,这些故事反过来又影响着民间的吉祥图案,人们在节日时为了表现心中理想,会设计出多种神仙图案来帮助自己实现愿望,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等,人们把对生活的美好寄托到他们身上,给人以希望,这也正是传统道教文化的体现。丰富的道家文化为豫西剪纸提供了多样的题材,据说,每年正月二十三,豫西地区的每家每户都会用裱纸剪一个大青牛贴到门上,以此来保佑全家一年的幸福安康。在二十四节气中,不同的时节会有不同的剪纸作品,如钟馗捉鬼、吕祖降妖、太极八卦门神等。这种丰富的剪紙活动,已然成为豫西地区一道独特的风景。

(温州大学)

作者:安亚锋

豫北剪纸民间艺术论文 篇2:

浅论陕县南沟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特征

【摘 要】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国农耕文明下的产物之一。陕县南沟村的剪纸艺术也是由来已久,代代相传,因为它已成为承载豫西民俗、民风最理想的一种艺术平台,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文章从其三个方面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南沟剪纸对传承与发展中国剪纸艺术的造型与审美都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南沟剪纸;审美特征;艺术分析

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国农耕文明下的产物之一,古已有之。2003年被列入我国民间十大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后,全国对其的关注度一路升温。陕县南沟民间剪纸,就是中原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的代表。

一、陕县南沟民间剪纸艺术的产生与演变

(一)陕县南沟民间剪纸艺术历史起源

民间剪纸艺术已有近四千年的历史,由最初的类剪纸发展到至今的剪纸艺术,是农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而传承、发展下来的一种优美的艺术形式。作为中原豫西地区的代表,陕县南沟村的剪纸艺术也是由来已久,代代相传,因为它已成为承载豫西民俗、民风最理想的一种艺术平台,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

(二)陕县南沟民间剪纸艺术的农耕文化背景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

陕县南沟“剪纸窝”能够得到较好地保存,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其地理位置与其农耕环境。这里地处晋豫大峡谷以南,南阳盆地以北,境内沟壑连连,山川纵横,特别是三门峡地区,境内多山地、丘陵以及黄土塬,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对于剪纸文化的保存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这里是以农耕为生,农民农忙时耕种,农闲时就会将农耕生活予以娱乐,剪纸的内容大多也与农耕生活相关。此外,剪纸也和豫西一带百姓的居住环境紧密相关。加之,这里许多的窑洞和民房的门窗依然保留传统的木方格形式,因此,这为窗花提供了大显身手的“阵地”。

(三)陕县南沟民间剪纸发展历程

被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民间剪纸艺术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陕县南沟村的民间剪纸艺术也因此开始有一个发展高潮,陕县南沟被称为“剪纸窝”,2006年村里组织了全村性质的剪纸协会,会员就有三百多人。之后不断被邀参加各类剪纸比赛、会展、民间艺术交流等活动,甚至是国际民间艺术会展,享誉国内外。现如今,陕县南沟民间剪纸在继续向前发展,向下一代传承的同时,也开始了剪纸产业化的步伐。

二、陕县南沟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特征

陕县南沟民间剪纸艺术,农民艺人为的是纳吉求福,千变万化都离不了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这四个字,围绕这四个字,剪纸特别讲究内容上的寓意。民间剪纸艺术是创作者思想感情、审美心理的直接体现,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率真至美的艺术形式。陕县南沟民间剪纸艺术形式上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吉祥主题

陕县南沟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民俗艺术,原本就服务于岁时节令、婚嫁丧葬、生诞寿宴、刺绣花样、民间信仰等农耕民俗活动,在这片传统的民间沃土上,剪纸的作用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里几乎张张作品都是吉祥如意。吉祥图案在南沟剪纸中几乎无处不在,无人不用。没有人说得清,这种吉祥文化产生于何时,源自哪里。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人有了追求幸福、平安、美好的愿望时,它们便被创造出来,并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遍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剪纸中常见的蝙蝠,谐音“福”,就是福至的符号,代表人们追求幸福生活。总之,怀着趋吉之心,追求生活之美,这就是南沟民间剪纸。

(二)以形寓意

陕县南沟民间剪纸艺术造型单纯、简练、富有装饰性,形式自然、淳朴、夸张,传统剪纸多是团花式圆形剪纸,且多是些吉祥如意的图案,借物寓意表达美好愿望是豫西民间剪纸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所以艺人常常利用动植物的谐音和寓意,把各种纹样造型融合贯穿在一起进行创作,这种象征、寓意、符号化的表现手法是豫西民间文化特有的形式和产物。就南沟剪纸题材的图案内容看,大体上划分为植物类、动物类、动植物结合类、人物生活类和文字类,且“图必有意,意必吉祥”[1],表现出广大劳动人民对于吉祥富贵的向往和安宁生活的期待。植物类以莲、牡丹、芙蓉、海棠、石榴、苹果、葡萄、萝卜等较为常见。常见的“榴结百子”,通常置放在新婚夫妇的喜床上,石榴多籽,象征多子多福,牡丹代表“雍容华贵”,芙蓉代表“荣华富贵”,海棠代表“福入厅堂”,苹果隐喻“平安如意”。动物类以龙、凤、虎、狮、候、驴、猪、娱蛤为代表。龙是炎黄文化的遗存,凤是楚文化的图腾,有着通天地、降鬼怪的无比威力,折射出人们对力量的仰慕和崇敬。虎有镇宅辟邪之意,,“鸳鸯卧莲”象征男女爱情,婚姻美满,白首偕老,此外,鱼、莲、石榴、麒麟等动植物结合图案在豫西剪纸中也并不少见。这些象征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希冀。总之,剪纸是按照当地居民自身特有的观察方法,思维模式以意象的自我理解的美的观念来造型,表达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念和心理愿望。

(三)崇尚黑色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一些变量消失了,一些变量加了进来,一些变量被保留了下来,陕县南沟剪纸艺术的黑色剪纸就是被保留下来的那部分。据当地人所说,相传陕县是夏代遗址,夏代尚黑,于是尚黑就在其剪纸中保留了下来。原因是夏代有崇尚黑色习俗。今天的三门峡市是夏王朝的衍生地,崇尚黑色习俗从古延续到今天。“夏”字在甲骨文是是“蝉”的形象,夏字用夏虫“蝉”来代表,而蝉是通体黝黑发亮的,这即是夏代尚黑的一个例证。《史记·夏本纪》:“帝锡禹玄圭,以告功于天下之。“玄圭,也就黑色的玉圭。舜帝赏赐禹以黑色的玉圭和黑色的族旗飘带,显示对其治理水土的功绩的表彰。至此,中国人将黑色与水之玄色联系在一起来。

南沟村的黑色剪纸具有原生态的抽象审美意味。民间美术的根本在于它的传承性,阿诺德·豪泽尔在其《艺术社会学》中讲到:“精英艺术与民间艺术的不同在于,前者无论在继承传统方面还是在创新方面总是保持着自己的质量,而后者一量抛弃传统,不仅不再是民间艺术,而且压根儿不成其为艺术了。”[2]剪纸作为民间艺术的重要分枝,同样必须坚守这份传承剪纸作为民间艺术的重要分枝,陕县南沟剪纸以黑色为主,当地人认为黑色沉稳、庄重,是色中之王。比如,常见的剪纸作品黑色顶棚团花,其中石榴的造型巨大而又夸张,用粗网格状的奇特手法表现石榴内部籽的形状与结构。石榴莲花的形象在似与不似之间,倾向于抽象的变形。因此使作品充满了神秘的原始色彩,简单大方,大拙大雅。当地百姓不仅喜欢用黑色的窗花,而且新婚喜庆也喜欢用黑色的双喜字。而且,黑色耐日光照射,持久不退色,这也表达了他们幸福生活长长久久的祝福。

剪纸艺术是用一把剪刀灵活的在纸上剪出各种图形,是一种庄子所说的“技艺”。剪纸能成为艺术,就是因为艺人娴熟的程度就犹如庖丁解牛、卖油翁等例子一样,游刃有余,像在做艺术品。剪纸的过程就是剪纸艺人“天人合一”的一个过程,艺人在剪纸时,人、剪刀、纸三者合为一体,不分彼此,艺人达到了一种“自由”的境界,于是就出来了一张张完美的剪纸艺术,可以说陕县南沟民间剪纸艺术是一种体现出“天人合一”的“道”的技艺,她是中国剪纸艺术中的一朵璀璨的花朵,对传承与发展中国剪纸艺术的造型与审美,都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玉婷.河南与陕西民间剪纸艺术比较[J].东京文学,2008(10):45.

[2]阿诺德·豪泽尔,居延安译.艺术社会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235.

作者:薛彭飞

豫北剪纸民间艺术论文 篇3:

浅谈中原民间剪纸艺术

摘要:剪纸是我国最普及和最具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它有着浓厚的民族艺术特色,是一种精巧的民间手工艺。中原剪纸艺术具有造型夸张概括、刀法简练质朴、生活气息浓郁、装饰与实用并存的艺术风格,在我国民间美术研究中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剪纸 艺术 民俗 喻意 继承 创新

剪纸是我国最普及和最具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它有着浓厚的民族艺术特色,可以说是流传至今内容最丰富和最具数量的装饰艺术体系。剪纸应属于雕镂剔刻艺术,是一种精巧的民间手工艺。它可剪、可刻、可撕,或采用烫烧等方法制作,形成玲珑剔透或影廓的平展艺术效果,为此也有人称其为平面“镂花艺术”。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剪纸民风极为盛行,几乎是每一个县、乡都有,其中豫西、豫北最盛,豫东、豫南则次之。就其风格而言,从总体讲上是质朴、粗犷;但因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剪纸风格自然也有所差异。

一 中原民间剪纸艺术的源头探寻

中原剪纸艺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追溯历史,早在六千年前仰韶文化的彩陶上便已出现了和剪纸纹样极其相似的漩涡纹,显现出剪纸艺术的古朴流畅意识。近代出土的铸造于三千多年前的殷墟司母戊大方鼎及其它青铜器,不仅造型宏伟、壮观,器物上的纹饰更是复杂、精美,出现了刻线、浮雕等各种纹饰。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750多件精美玉器,并有象牙杯、铜镜、青铜器等多种器皿,其中的圆雕、浮雕人形及人兽合体玉器则运用了刻线(凸凹纹饰)和镶嵌等多种难度极高的装饰技巧,堪称世界艺术珍品,成为我国历史上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工艺美术品。这些事实有力地证明了生活在中州大地的古人类早在几千年前便已经有了镂空、雕刻的审美意识。

唐代诗人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剪纸”这一名词曾出现在他的《彭衙行》诗中:“暖水濯我足,剪纸照我魂。”据说花木兰是东亳地人(今商丘虞城人),而《木兰诗》中的花木兰“对镜贴花黄”中的面部饰物“花黄”也应该是一种镂花饰片。豫西一带则流传着一个“剪金牛过函谷关”的传说,大意是说被尊为道教始祖的战国时期的大哲学家老子(河南鹿邑人)骑着牛过函谷关(升天),用金箔剪春牛赐百姓为符以“驱邪免灾”,现在河南大部分地区还保留着正月二十三迎春耕、剪春牛的民俗。

二 中原剪纸的类型、风俗喻意及地域分布

河南剪纸之所以流传千百年而延续不断、经久不衰,主要原因是它和民俗、民风关系密切,最终成为一种民俗文化,在人民生活中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直到如今,人们在四季节令、婚丧嫁娶、人情礼仪、环境装饰等活动中,仍样样都离不开剪纸造型。

豫西一带民风淳厚,每年入冬一进腊月,大姑娘、小媳妇就“放下锄头上炕头,拿起剪刀铰虎头(驱邪)。”春节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气,也是展现民间剪纸艺术最为丰盛的场合。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里里外外一片红红绿绿,大门头上挂“吊笺”,门扇上则贴上“福字、门神”,影壁墙上贴“春牛”,窗户上贴“窗花”,屋顶上有“顶棚花”(象征全家团团圆圆),炕上、床沿有“墙围花”(象征富贵不到头)。追求吉祥美满是中国民俗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河南民间剪纸的重要内涵。河南剪纸中的吉祥图,同样集中表现在“福”“禄”“寿”和“婚姻、生育”方面。例如:闺女要出嫁,娘家要在陪送嫁妆、礼品上都放置有吉祥如意的剪纸礼花。这些礼花有象征小两口恩恩爱爱、白头偕老的“白头翁”,有显示夫妻性爱的“鱼吮莲”、“石榴”等。儿童12周岁时,有些地方还有剪“五子登科”和“祛石桥”的习俗。老人寿辰时,儿女们要团聚一堂为老人祝寿。礼品要用金纸、红纸剪成“寿”字、“寿桃”、“八仙”、“鹤鹿同春”、“蝙蝠戏桃”等图案花样覆盖,寓意老人福寿延年。高寿老人过世,称为喜丧,在豫东、豫西都有制作“彩宾楼”、“送终塔”、“孝彩莲”、“香幡”的习俗,其剪工精巧别致。

动植物在吉祥图的表现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动物类如麒麟、狮子(瑞兽)、龙(尊贵,象征男性,传说是黄帝氏族的图腾,剪纸多见于豫北、豫东淮阳一带)、凤(象征女性,传说是楚文化图腾,多见于淮河以南信阳地区)、鹤(长寿)、羊(祥)、鸡(吉)、鱼(余)、喜鹊(喜)、蝙蝠(福)、虎(驱邪、消灾,多见于豫北地区);植物类多采用牡丹(富贵)、松柏(长寿)、莲花(幸福)、石榴(多子)、百合(百年好合、白头偕老)、桃(寿)、花瓶(平安)、佛手(吉祥)等。豫北地区近年还出现“双喜临门”、“三阳(羊)开泰”“、“四面春风”、“五谷丰登”、“六合(鹤)同春”、“七夕相会”、“八方同乐”、“九九重阳”、“十大全福(蝠)”等新的吉祥语,在传统吉祥图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近年来,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反映中原图腾文化的民间剪纸,它不属于自然形态的物体,应属于原始图腾崇拜的遗存。如河南的北部、东部包括豫西一部分民间剪纸中大量出现龙的形象,是一种“炎黄文化”的图腾遗存。

三 中原剪纸的艺术风格与特征

1 造型夸张概括,立意为主,取神变形

造型夸张变形、概括取神是中原剪纸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作者赋予作品极大的想象力,给人留有无限回味和联想的空间。在河南三门峡、安阳、濮阳农村流行枕头顶花样,主要是剪一些花、瓜、莲、石榴的式样。民间艺人剪的枕顶花样极为概括夸张,剪艺高超娴熟,在突出实体形象的基础上大有发展。艺人们剪的花样既枝繁叶茂、花无重样、叶有多变,又夸张、概括、简练,把现实中的瓜藤枝杈压缩到最短的限度,即便是瓜藤也如花般的悦目,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品味不尽。

2 刀法简练质朴、妙趣横生

从前面所举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质朴、简练、妙趣无穷的刀法的展现和运用,这些作品都毫无多余之刀、多余之处,又毫无造作之感,就连色彩的运用也是如此。民间艺人剪纸时,随意取身边的纸,或黑、白、红,或是一般报纸、书纸,都毫不影响其“语言”的述说,无不表现出他们对生活直率的、热辣的感受和追求,既质朴如“土”,又精湛无比。我们认为民间艺术的宝贵就在于此,自己对一切的感受都是发自于“肺腑之言”,是不加任何多余造作和修饰的直抒胸怀,那画面上洋溢着的质朴情感无不打动每一个观众,无不感染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同时又给人以轻松、愉悦、回味无穷、“余音”绕梁般的妙趣惬意。如濮阳县黄河滩区的叫赵王氏的婆婆,她的刀法风格极为简练,多在求神趣上下工夫,她剪的猫,画身只有十四个剪口,采用对折,一剪双雕剪出面部,既有胡须又有嘴巴,面部的神情与高翘的尾巴相呼应,好像在给主人“咪咪”答话,神气十足地炫耀自己是捕鼠能手似的。看似稚拙的刀法和造型,给人一种朴实无华、稚拙的童趣感。

3 生活气息浓郁,装饰与实用并存

中原剪纸艺术有它独特的装饰性。任何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装饰手法和表现效果,剪纸艺术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它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并深受人们的喜爱。如果剪纸的式样和内容与人民生活毫不相干,必然成为空中楼阁,决不会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就拿“窗花”来说,它本身就是装饰性与实用性统一完美的结合。“窗花”是贴在窗户上的剪纸,它炽热、艳丽,每个窗格贴一桢,有游龙、飞凤、莲花、鲤鱼、金鸡、耕牛……从“窗花”的实用性上来说,“窗花”在豫北的安阳地区叫“窗亮”,原意为“窗子透亮、透气”所用。那些花、鸟、禽、兽图形的剪出(有时还加上色彩),既达到了流通空气的用途,又起到了美化装饰环境的效果,它的装饰性与实用性的结合是那么恰当、自然、紧密,可谓天衣无缝。

四 中原民间剪纸的价值

剪纸艺术是一种民族文化艺术的展现,它源于生活,积淀着深厚的古老艺术传统、社会意识、民族文化和人们的审美观念,在我国民间美术研究中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使用价值,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1 学术价值

民间剪纸有着极旺盛的生命力。几千年来,广大劳动人民喜爱它、保护它并紧紧地与人民生活、习俗、信仰、愿望结合在一起,使它成为扎根于民间土壤的一朵奇葩。随着国家对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视和发掘,民间剪纸艺术也进入了非民间的艺术欣赏领域,跨入了国家的艺术殿堂。近几年来,随着对外文化的交流,有很多中原民间剪纸优秀的代表之作漂洋过海参加了国际文化交流,并以它们那构思巧妙;民族性、乡土味浓;富有变化、操作灵活的表现技法和艺术效果,折服了异国观众;赢得赞誉的同时,也使他们认为“这种艺术只属于中国”。国外的观众着迷于我国中原的剪纸艺术,不仅在于它的量大和面广,而是它有着浓厚的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试想,借助于一把小小剪刀或刻刀,在纸上镂空剪刻成花样,一会是《喜鹊闹梅》;一会又是《凤凰牡丹》;似乎是手中有百宝箱似的神奇。可见中原剪纸艺术奥妙无穷、技法深不可测,有着深奥的学术研究价值。

2 艺术价值

中原剪纸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主要是人民群众自我娱乐的文化活动,其中又以妇女的创作为主。她们虽然没有经过专门的艺术训练,但在从事生产劳动之余,基于对生活的审美趣味,自发地创造出各式各样的作品,通俗易懂,深得人们的喜爱。她们的创作绝不受“主体先行”的约束,对什么感兴趣就剪什么,也不为传统剪纸所束缚。由于作者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创作本身也是一种自我欣赏、自我慰藉和自我陶醉,所以作品尽管不十分写实,却亲切可爱;技巧虽朴拙而不华,却生机勃勃;简单夸张,却源于现实生活。所以常剪常新,有着不可低估的艺术研究价值。

3 使用价值

中原剪纸艺术也是中国民间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那琳琅满目的剪纸作品给人以欢乐、愉快、爽朗的艺术情趣,铺展开来,幅幅呈现出丰美的生活写照。中原剪纸的表达内容极为丰富,有人物、鸟兽、文字、花木、果菜、昆虫、山水等;剪纸的用途也非常广泛,有窗花、屏花、箱柜花、壁花、团花、边角花、礼吊花、喜花、寿花、供花、门神花、门笺等。民间剪纸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适应了不同层次人们的需要。它不但美化了生活,也美化了人们的心灵;它反映着人们祈求吉利、幸福的美好愿望,以其真挚、淳朴而使人愉悦、振奋,给人们带来了不尽的欢乐和希望。

五 中原剪纸艺术的抢救、继承、发扬

然而,在对中原剪纸艺术的生存现状进行调查后,我们不无忧虑地发现,现在的中原剪纸能手大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年妇女和少数五十多岁的农妇,年轻人绝大部分不会剪,即便会剪一些,也只能剪出一些有限的普通纹样,更不用说对剪纸艺术进行时代创新了。严峻的事实已摆在我们面前:中原民间剪纸艺术正面临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窘境,如不及时加以抢救的话,这门艺术极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手中失传。一门艺术形式一旦在某个时期失传,后人再想去“寻根觅源”、发扬光大就难了。这也是我们最大的忧虑,由此我们也可以联想到,我们中华民族有很多宝贵财富只有在某一天突然被外国人重视、承认之后,国人才意识到它的宝贵。

中原剪纸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宝贵财富,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它的精髓完整地继承、发扬光大,从而不让其消失在我们这一代手中。令人欣喜的是,在冯骥才先生“抢救祖国民族文化遗产”的倡导下,“中原剪纸艺术研究会”已于几年前成立并开始运行,并且有一批年轻人也逐渐热心于剪纸艺术;部分传统的经典之作也得到了挖掘、整理、保护,一些优秀老艺人的传统技术也毫不保留地向青年人传授,我们似乎又看到了中原剪纸艺术得以继承和发展的希望。一个国家的复兴离不开文化艺术的复兴,愿中原民间剪纸艺术在将来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2] 张鹏:《推动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美术研究》,2003年第1期。

[3] 陈伟萍:《试论中国民间剪纸造型》,《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作者简介:张旭,男,1969—,河南鹿邑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教学、民间美术,工作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张旭

上一篇:高速铁路机电设备论文下一篇:制度环境会计准则论文